临床常见心电图的识别与判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VF导联最为突出,多见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疾病,又称 “肺性P波”
右心房肥大(2)
左心房肥大(1)
心电图表现: P波时间≥0.12s,出现双峰,峰间距≥0.04s,
以Ⅰ、Ⅱ、aVL导联最明显;此类P波多见于二尖 瓣病变,因此常被称为“二尖瓣型P波”
左心房肥大(2)
心电图的连接(2)
心电图的连接(3)
反映矢状面情况
反映水平面状况
心脏传导系统解剖
心脏传导系统接受迷走-交感神经支配
心脏电活动与心电图各波段的关系
QRS波群的命名示意图
心电图的测量
横向:走纸速度25mm/s(每一小格为0.04s) 纵向:电压10mv/cm (每一小格为0.1mv)
心率的估算
据P波的特点来推测窦房结活动)
正常窦性心律
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
窦性心动过速
诊断:窦性心动过速,HR110次/分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HR55次/分
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动过缓,HR57次/分,P-P间期 差异大于0.12s
期前收缩
起源于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提前发出激动, 又称过早搏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相关术语
Cornell诊断标准: RavL+SV3 >2.8mV(男)或>2.0mV(女)
左心室肥大(2)
右心室肥大(1)
心电图表现: V1呈R型或Rs型,R/S>1;V5、V6呈rS型,
R/S<1;RV1+SV5或SV6>1.05mV;
右心室肥大(2)
心肌缺血与ST-T改变
心肌缺血心电图表现
① ST段下移:一般为下斜型或水平型,下移≥0.1mV ② ST段抬高:多为一过性 ③ T波异常:
左心室肥大(1)
心电图表现: QRS波群电压增高 ,胸导 联 :RV5或RV6>
2.5mV , RV5 或 RV6+SV1 > 4.0mV ( 男 ) 或 > 3.5mV(女);肢体导联:RⅠ >1.5mV,RavL> 1.2mV,RavF >2.0mV, RⅠ+SⅢ >2.5mV。(面 向左室导联R波增高,面向右室导联S 波加深)
③ 完全性代偿
异位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特点: ① 快: 160~250次/分 ② 齐:QRS波群形态正常,绝对整齐 ③ 窄: QRS波群时限正常
室性心动过速
特点: ① 室性早搏连续出现在三次以上 ② QRS波群宽大畸形,可见心室夺获与心室融合波 心室率140-200次/分 ③ RR间期规整
大格数 1 2 3 4 5 6
心率 300 150 100 75 60 50
波型 P波
P-R间期 QRS波 Q波 ST段 T波
Q-T间期
波形的测量
意义
正常波形
其他
左右心房除极
时限<0.12 s;振幅<0.25 mV aVR↓ Ⅱ、Ⅲ、 P波 Ⅱ、Ⅲ、aVF
aVF↑V4-6↑
来自百度文库
直立,aVR倒置.逆 行P波(冲动起源
(1)联律间期 :指异位搏动与其前窦性搏动 之间的距离
(2)代偿间歇:指期间出现的异位搏动代替了 一个正常的窦性搏动,其后出现了一个较正常心动 周期为长的间歇。
特点:
室性期前收缩
①QRS波群提前出现,宽大畸形,时限>0.12秒
②早搏的QRS波群前无与其相关的P波
③完全代偿
特点:
房性期前收缩
① 出现异型性P‘波
② P‘R间期>0.12秒,P’波后继的QRS波群时间、形态正常
③ 不完全代偿
交界性早搏
特点: ① QRS波群提前出现,形态多正常 ② 出现逆行性P’波,与QRS波群关系不定(QRS波群之前,PR间期<0.12
,或与窦性PR间期相差较大;QRS波群之后,RP间期<0.20秒;QRS波群之中,不易辨认)
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
病理性Q波出现的导联
心梗的定位
V1 V3 V3 V5 I, aVL, V5 V6 V1 V6 II, III, aVF
前间壁 前壁 侧壁
广泛前壁 下壁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窦性心律失常
正常窦性心律(sinus rhythm):凡起源于窦房结 的心律,称窦性心律
正常窦性心律的心电图特征:方向:PⅡ↑ PavR↓ 心率:60~100次/分 P-P之差<0.12〃 P-R间期 0.12〃-0.20〃(一般的心电图机不能描记窦房结电位,因此根
若出现弓背抬高, 常见于心梗
心室快速复极 方向与QRS波主波方向一致
T波过高见于心肌 损伤、心肌梗死 或高血钾
心室除极+复极 时限为0.32~0.44 s
临床常见心电图的特征
心房肥大
a 正常 b 右房肥大 c左房肥大
右心房肥大(1)
心电图表现为: P 波 高 尖 , 振 幅 ≥ 0.25mV , 以 Ⅱ 、 Ⅲ 、
临床常见心电图的识别与判读
心脏中心Ⅲ病区 简 斌 2014.06.24
讲解内容
一、 临床心电图基本知识 二、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值 三、临床常见心电图的特征 四、临床常见心电图病例荟萃
心电图的连接(1)
导联
位置
V1 胸骨右缘4肋间隙 V2 胸骨左缘4肋间隙 V3 V2与V4的中点 V4 左锁骨中线与5肋间隙交点 V5 V4水平与腋前线交点 V6 V4水平与腋中线交点
于房室交界处)
心房除极开始到 时间为0.12~0.20 s,<0.21 s 心室开始除极
心室除极
时限为 <0.12s;V3。V4R R波与S波振幅相当; V3呈rS: 顺钟转V3
V1-6 R波渐增,S波渐减
呈Rs:逆钟转
时限<0.04 s,振幅<同导联R波1/4
若出现深宽Q波, 常见于心梗
心室缓慢复极 等电线,下移<0.05 mV,上移<0.1~0.3 mV
在QRS主波向上导联T波低平、双相、倒置 偶为T波对称高耸 对称性T波倒置或高耸价值较大
缺血型心电图改变——T波变化
心内膜下缺血—高大T波 心外膜下缺血—T波倒置
T 波异常
缺血型心电图改变——ST段变化
心内膜下心肌缺血:ST段压低 心外膜下心肌缺血:ST段抬高
各型ST—T改变示意图
ST段下移
变异性心绞痛
病因: 短暂冠状动脉痉挛
心电图表现: 1、暂时性ST段抬高,伴高耸T波 2、对应导联的ST段下移
变异性心绞痛
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
(1)“缺血型”改变:高尖T波:常出现在急性 心肌梗死早期 ;倒置对称T 波。 (2)“损伤型”改变:ST 段抬高,与T波融合形 成单向曲线。 (3)“坏死型”改变:病理性Q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