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靶向诊断及治疗ppt
合集下载
肿瘤的靶向治疗PPT优秀课件
Med)
EGFR信号通路
其他酪氨酸激酶受体信号
VEGF信号通路
肿 瘤 免 疫
肿瘤细胞
T细胞活化增殖
抗原提呈
信号传递
信号1: MHC-抗原-TCR
信号2: 协同刺激因子 激活信号 抑制信号
MHC TCR
T细胞耐受无应答
CD80/8 CD28 6
树突状细胞 静息T细胞
APC
PD-1在抑制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调控蛋白功能:改变调控基因表达和其他细胞作用
伏立诺他(Zolinza) 治疗加重、持续和复发或用两种全身性药 物治疗后无效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 罗米地辛(Istodax) 治疗全身性药物治疗后无效的皮肤T细胞 淋巴瘤。 贝沙罗汀(Targretin治疗全身性药物治疗后无效的皮肤T细胞 淋巴瘤,是一种新型的合成维甲酸类似物。 阿维A酸(Panretin) 治疗AIDS相关的卡波济肉瘤(KS)病人的皮 肤损伤。
Ipilimumab
Ipilimumab是活化的T细胞和抑制调节 性T细胞表达的抗CTLA-4的全人源单克 隆IgG1κ抗体,属一种新型的T细胞增 强剂和免疫系统激活剂 其靶向作用于CTLA-4,可阻断CTLA4与 B7结合,从而去除免疫抑制效应,并调 动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 2011年3月美国FDA批准了ipilimumab用 于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
靶向治疗成功的范例
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治疗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4年生存为 88%, 75%仍处于慢性期
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治疗胃肠道间质瘤, 53.7%的患者部分缓解(PR), 27.9%的患者疾病稳定 (SD),88%的患者已存活1年以上
赫赛汀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
易瑞沙、特罗凯治疗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
EGFR信号通路
其他酪氨酸激酶受体信号
VEGF信号通路
肿 瘤 免 疫
肿瘤细胞
T细胞活化增殖
抗原提呈
信号传递
信号1: MHC-抗原-TCR
信号2: 协同刺激因子 激活信号 抑制信号
MHC TCR
T细胞耐受无应答
CD80/8 CD28 6
树突状细胞 静息T细胞
APC
PD-1在抑制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调控蛋白功能:改变调控基因表达和其他细胞作用
伏立诺他(Zolinza) 治疗加重、持续和复发或用两种全身性药 物治疗后无效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 罗米地辛(Istodax) 治疗全身性药物治疗后无效的皮肤T细胞 淋巴瘤。 贝沙罗汀(Targretin治疗全身性药物治疗后无效的皮肤T细胞 淋巴瘤,是一种新型的合成维甲酸类似物。 阿维A酸(Panretin) 治疗AIDS相关的卡波济肉瘤(KS)病人的皮 肤损伤。
Ipilimumab
Ipilimumab是活化的T细胞和抑制调节 性T细胞表达的抗CTLA-4的全人源单克 隆IgG1κ抗体,属一种新型的T细胞增 强剂和免疫系统激活剂 其靶向作用于CTLA-4,可阻断CTLA4与 B7结合,从而去除免疫抑制效应,并调 动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 2011年3月美国FDA批准了ipilimumab用 于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
靶向治疗成功的范例
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治疗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4年生存为 88%, 75%仍处于慢性期
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治疗胃肠道间质瘤, 53.7%的患者部分缓解(PR), 27.9%的患者疾病稳定 (SD),88%的患者已存活1年以上
赫赛汀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
易瑞沙、特罗凯治疗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靶向治疗基本原理及分类ppt课件
针对肿瘤细胞里面的某一个蛋白家族的某 部分分子,或者是指一个核苷酸的片段, 或者一个基因产物进行治疗
;.
3
分子靶向治疗原理
▪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利用具有一定特异性的载体,将药物或其他杀伤肿瘤细 胞的活性物质选择性地运送到肿瘤部位,把治疗作用或药物效应尽量限定在 特定的靶细胞、组织或器官内,而尽量减少对正常细胞、组织或器官的功能 的影响,从而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的一种方法。
;.
6
高特异性
高亲合力
理想的靶向药物
高通透性
高同源性
高稳定性
;.
7
分子靶向药物与传统化疗药物对比
作用靶点 选择特异性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传统化疗药物 DNA,RNA或蛋白质
差 差别很大 消化道和造血系统
分子靶向药物 特定蛋白分子,核苷酸片断
强 效果明显 少有,但独特反应
;.
8
靶向治疗药物分类
1.肿瘤细胞表面靶标的单克隆抗体。 是通过直接激活抗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激活补体途径或与细胞膜受体结合
;.
4
取材
肿瘤分子靶向诊疗基本程序
手术活检、穿刺活检、镜下取材、抽 取积液收集体液脱落细胞等。
检测,确定肿瘤靶位
分子靶点检测肿瘤标志物
用药治疗
;.
5
分子靶点检测方法
▪ 免疫组织化学(IHC) ▪ 荧光原位杂交(FISH) ▪ 显色原位杂交(CISH) ▪ Southern印记杂交(Southern blot ) ▪ PT-PCR,Realtime PCR等
关键词:破坏肿瘤生存环境
缺点:费手用术昂或贵化,疗操、作生物有疗难法度联合 关键词:抑制、破坏肿瘤
缺点:费用昂贵
恶性肿瘤靶向 治疗新进展PPT课件
综合文件报告:RR 88-95%,并可达到细胞遗传 学转阴,急变期亦可有60%的疗效。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已公认格列卫可以作为CML治疗
的早期一线治疗药物。
.
8
多国家、多中心随机研究表明(Ⅲ期临床 1106例)
格列卫(%)
遗传学反应
87
IFN﹢LD ﹢Ara-C (%)
35
完全缓解率
76
14
疾病进展率
例数
93 2 (2.2%) 56 (60.2%) 28 (30.1%) 7 (7.5%) 13月 94.0%
.
12
吉非替尼(易瑞沙、Irassa)
吉非替尼是强有力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一种糖蛋白跨膜受体,属 于EGFR家族中的一员。
表皮生长因子(EGF)在肿瘤增殖、细胞分化、 细胞生存和新生血管生成过程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1:1 随机分组
多西他赛 75 mg/m2 每三周方案
*modified Hochberg procedure applied to control for multiple testing; CT, chemotherapy; PS, performance status
研究终点
主要终点 • 总生存期 协同分析 (1) 所有人群非劣效 (2) EGFR 基因复制高表达
具有多靶点的靶向药物,如:索拉非尼、范 德他尼等
据报道用于临床的靶向药物已接近80多种, 但属于EGFR和VEGF两类药物占60%以上, 而且均取得一定疗效.
.
5
常用的靶向治疗药物及临床 研究结果
.
6
伊马替尼(格列卫、IM)
2001年上市,首先用于肿瘤临床的靶向药物, 它是一个具有选择性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作用
肿瘤靶向治疗及护理ppt课件
植物类:干扰微管系统导致细胞分裂增殖受阻
抗代谢药:干扰核酸/蛋白质的合成/代谢
抗增殖药物仅作用于肿瘤细胞,部分细胞可产生耐药
肿瘤血管异常,血浆渗漏 组织压↑,药物递送↓
残存的肿瘤细胞继续得到血供,恢复生长
除抗细胞增殖药物治疗外, 肿瘤治疗的另一重要环节是 针对肿瘤微环境,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肿瘤无血供,仅靠弥散获取营养时,体积不超过2mm3,处于静息期
靶向药物治疗前的评估要点
靶向药物护理常规(2013修订)
Cetuximab是EGFR的lgG1单克隆抗体 应用于结直肠癌,如化疗进展改用爱必妥与CPT11仍然有效,在一线爱必妥+FOIFOX或FOIFRI有较高疗效 联合化疗或放疗对头颈部鳞癌显示出很高的抗癌活性。
(2006年7月22日在上海上市)
差
强
治疗效果
差别很大
效果明显
不良反应
消化道和造血系统
少有,但独特反应
教学目标
什么是靶向治疗
靶向药物分类
靶向药物护理
4
1
2
3
各种靶向治疗药物在中国的上市时间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美罗华
赫赛汀
格列卫
易瑞沙
多吉美
爱必妥
特罗凯
2008
索坦
靶向药物
单 抗
用药中出现左心功能不全时应停药。 曲妥珠单抗治疗相关的充血性心衰可能相当严重,特别在与蒽环类药物和环磷酰胺合用时,但大多数治疗后症状好转。治疗药物通常包括利尿药,强心苷类药和或ACEI类。 在10%的患者中可出现急性超敏性反应,包括寒战和/或发热等的症候群,很少需停用,抗组胺药、抗炎药物及皮质激素类药物可预防。
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详解演示文稿
VEGF强表达肿瘤: 乳腺癌、结直肠癌、卵巢癌、肾及肾上
腺肿瘤等。
人类VEGF/VPF引物含有四个功能强大的AP1位 点,它是ras基因信号转导途径的关键部分,所以突变的 ras基因通过VEGF/VPF直接的转录控制而上调血管形
成的活性。
当前第26页\共有58页\编于星期五\19点
第1个抗血管形成的抑制剂被美国FDA批准通过 bevacizumab:化疗联合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 两种过程均触发一系列细胞内信号传导通 路,最终导致癌细胞增殖,诱导血管形成 及转移。
当前第15页\共有58页\编于星期五\19点
(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肿瘤发展中 的作用
受体、配体结合
受体活化,构象改变
生长刺激信号传至细胞核
激发MAPK、PI3K通路
阻止凋亡 激活侵袭
转移
刺激血管生成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
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 kinase PI3K)
当前第16页\共有58页\编于星期五\19点
EGFR signal transduction in tumour cells
当前第43页\共有58页\编于星期五\19点
西妥昔单抗(cetuximab,爱必妥) v 临床应用:
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2.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抑剂制 4.多激酶抑制剂
当前第7页\共有58页\编于星期五\19点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
1.抗EGFR单抗: 西妥昔单抗(Cetuximab, Erbitux爱必妥)
《中国抗癌协会胆道恶性肿瘤靶向及免疫治疗指南(2022)(简要版)》解读PPT课件
EGFR抑制剂
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 通过抑制EGFR酪氨酸激酶活 性,阻断EGFR信号通路,从 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血管
生成。
HER2抑制剂
如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 等,通过结合HER2受体,阻
断其下游信号通路,抑制肿 瘤细胞生长和转移。
VEGF抑制剂
如贝伐珠单抗、雷莫芦单抗 等,通过抑制VEGF与其受体 结合,阻断血管生成信号通 路,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和生长。
指南制定背景及意义
胆道恶性肿瘤发病率上升
近年来,胆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
诊疗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胆道恶性肿瘤的诊疗水平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亟需规 范化指导。
推动精准治疗发展
随着精准医学的不断发展,胆道恶性肿瘤的靶向及免疫治疗逐渐成 为研究热点,制定相关指南有助于推动精准治疗的发展。
《中国抗癌协会胆道恶性肿瘤靶向 及免疫治疗指南(2022)(简要
版)》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20
目录
• 指南概述与背景 • 胆道恶性肿瘤基础知识 • 诊断与评估方法 • 靶向治疗策略与实践 • 免疫治疗策略与实践 • 综合治疗策略与多学科协作 • 患者管理与生活质量提升
01 指南概述与背景
特点
胆道恶性肿瘤具有侵袭性强、预后差的特点,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
发病机制与危险因素
发病机制
胆道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可能与慢性炎症、结石、寄生虫感染 等多种因素有关。
VS
危险因素
长期胆道疾病史、胆道结石、原发性硬化 性胆管炎、炎症性肠病等都是胆道恶性肿 瘤的危险因素。此外,吸烟、饮酒等不良 生活习惯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 通过抑制EGFR酪氨酸激酶活 性,阻断EGFR信号通路,从 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血管
生成。
HER2抑制剂
如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 等,通过结合HER2受体,阻
断其下游信号通路,抑制肿 瘤细胞生长和转移。
VEGF抑制剂
如贝伐珠单抗、雷莫芦单抗 等,通过抑制VEGF与其受体 结合,阻断血管生成信号通 路,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和生长。
指南制定背景及意义
胆道恶性肿瘤发病率上升
近年来,胆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
诊疗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胆道恶性肿瘤的诊疗水平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亟需规 范化指导。
推动精准治疗发展
随着精准医学的不断发展,胆道恶性肿瘤的靶向及免疫治疗逐渐成 为研究热点,制定相关指南有助于推动精准治疗的发展。
《中国抗癌协会胆道恶性肿瘤靶向 及免疫治疗指南(2022)(简要
版)》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20
目录
• 指南概述与背景 • 胆道恶性肿瘤基础知识 • 诊断与评估方法 • 靶向治疗策略与实践 • 免疫治疗策略与实践 • 综合治疗策略与多学科协作 • 患者管理与生活质量提升
01 指南概述与背景
特点
胆道恶性肿瘤具有侵袭性强、预后差的特点,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
发病机制与危险因素
发病机制
胆道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可能与慢性炎症、结石、寄生虫感染 等多种因素有关。
VS
危险因素
长期胆道疾病史、胆道结石、原发性硬化 性胆管炎、炎症性肠病等都是胆道恶性肿 瘤的危险因素。此外,吸烟、饮酒等不良 生活习惯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肿瘤患者诊疗PPT课件
识。
肿瘤的影像学检查
01
02
03
04
X线检查
利用X射线对肿瘤进行初步筛 查,观察肿瘤的位置和形态。
CT检查
通过多层扫描获取肿瘤的详细 信息,包括大小、形态、位置
和浸润程度。
MRI检查
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对肿瘤进 行无创检查,特别适合软组织
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检查。
超声检查
利用高频声波显示肿瘤的回声 特征,常用于浅表器官和腹部
药物治疗原则
根据肿瘤的类型和分期, 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药物种类
包括化疗药物、靶向药物、 免疫药物等,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药物治疗方案
制定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方 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 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方案。
肿瘤的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原则
放射治疗剂量和时间
根据肿瘤的类型和分期,选择合适的 放射治疗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 果。
05
肿瘤的预防与控制
肿瘤的一级预防
定义
一级预防是指在肿瘤发生前,通 过改善生活习惯、环境和生活方 式等手段,降低肿瘤发生的风险。
措施
戒烟限酒、均衡饮食、规律作息、 加强锻炼、避免过度暴露于辐射
和有害物质等。
意义
一级预防是预防肿瘤最有效的方 法,能够显著降低肿瘤的发病率
和死亡发病机制
总结词
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 生活习惯等。
详细描述
肿瘤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 生活习惯等都与肿瘤的发生有关。例如,长期接触某些致癌物质会增加患癌的 风险,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则有助于预防肿瘤的发生。
肿瘤的影像学检查
01
02
03
04
X线检查
利用X射线对肿瘤进行初步筛 查,观察肿瘤的位置和形态。
CT检查
通过多层扫描获取肿瘤的详细 信息,包括大小、形态、位置
和浸润程度。
MRI检查
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对肿瘤进 行无创检查,特别适合软组织
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检查。
超声检查
利用高频声波显示肿瘤的回声 特征,常用于浅表器官和腹部
药物治疗原则
根据肿瘤的类型和分期, 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药物种类
包括化疗药物、靶向药物、 免疫药物等,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药物治疗方案
制定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方 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 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方案。
肿瘤的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原则
放射治疗剂量和时间
根据肿瘤的类型和分期,选择合适的 放射治疗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 果。
05
肿瘤的预防与控制
肿瘤的一级预防
定义
一级预防是指在肿瘤发生前,通 过改善生活习惯、环境和生活方 式等手段,降低肿瘤发生的风险。
措施
戒烟限酒、均衡饮食、规律作息、 加强锻炼、避免过度暴露于辐射
和有害物质等。
意义
一级预防是预防肿瘤最有效的方 法,能够显著降低肿瘤的发病率
和死亡发病机制
总结词
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 生活习惯等。
详细描述
肿瘤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 生活习惯等都与肿瘤的发生有关。例如,长期接触某些致癌物质会增加患癌的 风险,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则有助于预防肿瘤的发生。
肿瘤靶向用药PPT课件
VEGF抑制剂在肾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结词
针对肾癌,VEGF抑制剂如贝伐珠单抗等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缩小肿瘤体积,延长生存期。
详细描述
肾癌是一种血管丰富的恶性肿瘤,肿瘤的生长和扩散依赖于新生血管的形成。VEGF抑制剂如贝伐珠单抗等可与 VEGF蛋白结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缩小肿瘤体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HER2阳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
总结词
针对HER2阳性的乳腺癌,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等可显著降低肿 瘤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详细描述
约20%的乳腺癌患者HER2基因过度表达,这些患者病情进展较快,预后较差。 然而,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等靶向药物可特异性地与HER2蛋白结合,抑制 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显著降低肿瘤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肿瘤靶向用药ppt课件
目 录
• 肿瘤靶向用药概述 • 肿瘤靶向用药的研发历程 • 肿瘤靶向用药的临床应用 • 肿瘤靶向用药的未来挑战与对策 • 肿瘤靶向用药的案例分享 • 总结与展望
01
肿瘤靶向用药概述
肿瘤靶向用药的定义
01
肿瘤靶向用药是指针对肿瘤细胞 特有的基因或蛋白质,设计具有 针对性的药物,以抑制或杀死肿 瘤细胞的治疗方法。
肿瘤靶向药的未来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肿瘤靶向药的研发将更加深入,有望发现更多的治疗靶点和治疗 策略。
未来,肿瘤靶向药将更加个性化,根据患者的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特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
同时,随着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新型治疗方法的出现和发展,肿瘤靶向药将与其他治疗方 法相结合,进一步提高肿瘤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肿瘤靶向用药的发展前景
新型靶点的发现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将会有更多的新型靶点被发现, 为肿瘤靶向用药提供更多的治疗
肿瘤精准靶向治疗ppt课件
No. Patients 8 8
Median Survival 15.5 mos 6.8 mos
P 0.0028
ERCC1表达与铂类药物疗效相关 的临床数据
ERCC1低表达患者,能从铂类辅助化疗中获益.
BRCA1/2表达与铂类药物疗效 相关的临床数据
BRCA1过度表达 •铂类耐药的预测因子 •抗微管类药物的敏感因子
药物代表:西妥昔(默克);贝伐单抗(罗 氏)。
基因EGFR热点突变位点
•EGFR主要突变在:外显子18,19,20,21 •耐药突变:T790M
➢靶向药物西妥昔单抗靶标——K-ras基因检测
✓ NCCN明确指出西妥昔单抗(爱必妥)用药 之前须检测K-ras基因突变检测;
野生型 突变型
✓ K-ras突变型患者并不能从抗EGFR治疗(爱 必妥)中获益,反而徒增不良反应危险和治 疗费用;
•化疗前后CTC数量都少于阈值 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和 总生存期明显高于只有一次测出CTC数量少于阈值的患
乳腺癌阈值5,结直者肠癌。阈值3,前列腺癌阈值5
为什么要选择使用CTC系统? 唯一的标准化,自动化循环肿瘤细胞计数系统 具可重复性和高敏感度 系统最低检测限度:7.5ml外周血中的1个肿瘤细胞
临床意义 预测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转移性癌症的监护 疗效监控 复查(早于影像学发现疾病进展情况)
原发肿瘤血管 生成侵润
侵入血管内 凋亡的CTC
循环肿瘤细 胞(CTC)
循环肿瘤 微栓
(CTM)
上皮-间质 转化
(EMT)
侵润
转移
肿瘤细胞 扩增
血管生成
间质-上皮 转化
(MET)
侵入血管外 (CTC)
转移到骨 髓和其他
恶性肿瘤靶向治疗新进展课件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药物不良反应管理与应对
01
02
03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建立完善的药物不良反应 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处 理不良反应。
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基因型、病情等 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 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药物剂量调整
根据患者反应情况,适时 调整药物剂量,确保治疗 效果与安全性。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因肿瘤类型、部位、分期等不同而异,常见症状包括肿块、疼痛、出血等。
诊断方法
包括病理学检查(如活检)、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肿瘤标志物检测 等。
03
靶向治疗药物概述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靶向治疗药物原理及分类
原理
ERA
恶性肿瘤现状与挑战
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
全球范围内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类 健康。
恶性肿瘤治疗现状
传统治疗手段如手术、放疗、化疗等具有一定局限性,疗效与副作 用之间存在矛盾。
恶性肿瘤异质性
恶性肿瘤具有高度异质性,不同患者之间以及同一患者不同病灶之 间存在差异,给治疗带来挑战。
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分裂、迁移和血管生成等过程, 达到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
分类
小分子靶向药物和大分子靶向药物(包括单克隆抗体、抗体 偶联药物等)。
各类靶向治疗药物优缺点分析
小分子靶向药物
01
02
优点:口服方便,透过血脑屏障能力强,适 用于多种肿瘤。
缺点:易产生耐药性,副作用较多,对正 常细胞也有一定杀伤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EGFR的单抗
( Erbitux)
• 作用机制:特异性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HER1,c-ErbB-1)
结合,竞争性抑制表皮生长因子与该受体的结合,阻 止相应酪氨酸激酶磷酸化后的信号传导过程,从而抑 制细胞生长,诱导凋亡。 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活性。
• 临床疗效:适用转移性大肠癌。 1. 与依立替康合用治疗其他化疗失败的晚期大肠癌,
生物治疗新热点 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
肿瘤治疗发展趋势
• 多学科综合治疗; • 生物治疗成为必要的手段之一; • 靶向治疗成为生物治疗的新热点。
分子靶向治疗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分子 细胞生物学上的差异,采用封闭受体、抑 制血管生成、阻断信号传导通路等方法 作用于肿瘤细胞特定的靶点,特异性地抑 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促使肿瘤细胞凋亡。
• 临床疗效:适用转移性乳腺癌。
单药治疗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 肿瘤缓解率 15%,中位缓解期 9.1个月, 中位存活期 13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 3.1个月, 中位治疗失败时间 2.4个月。
• 副作用: 心脏毒性。
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
( Glivec )
• 作用机制:特异性抑制V-ab1的表达及bcr-ab1细胞的增殖;
分子靶向药物的特点
• 具有非细胞毒性和靶向性; • 具有调节作用和细胞稳定性作用; • 临床研究中不一定非达到剂量限制性毒
性(DLT)和最大耐受剂量(MTD); • 毒性的作用范围和临床表现与细胞毒性
(cytotoxic)药物有很大的区别; • 与常规治疗(化疗、放疗)合用有更好
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果等等。
分子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
肿瘤研究的深入
• 肿瘤细胞信号传导途径 • 肿瘤细胞内部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
相互作用 • 肿瘤微环境改变的影响
影响癌细胞的生存的因素
•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网络决定癌细胞增殖或 死亡。
• 癌细胞增殖或死亡与否又受诸如DNA损 伤、肿瘤微环境和应急信号等影响。
• 干细胞类似特性的癌细胞亚群在启动肿瘤 发生过程中可能起关键作用。
分子靶向治疗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 是指“针对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的细胞信号传 导和其他生物学途径的治疗手段”;
• 其作用靶点可以是细胞表面的生长因子受体或细 胞内信号传导通道中重要的酶或蛋白质;
• 广义的分子靶点则包括参与肿瘤细胞分化、周期、 凋亡、迁移、浸润、淋巴转移、全身转移等过程 的、从DNA到蛋白/酶水平的任何亚细胞分子。
肿瘤缓解率 22.9%,肿瘤进展延迟 4.1个月。 2. 依立替康已治疗失败,可单独使用,
肿瘤反应率 10.8%,肿瘤进展延迟 1.5个月。
• 副作用: 过敏反应、呼吸困难、低血压。
抗HER-2的单抗
( Herceptin )
• 作用机制:与HER-2受体结合,抑制细胞生长信号传递通路;
加速HER-2受体降解,使HER-2受体表达下调; 在PBMC存在时,对肿瘤细胞株可介导抗体依赖 的细胞毒作用,杀伤靶细胞;抑制血管内皮生长 因子的生成,阻断肿瘤内血管组织的生长。
1、大分子单克隆抗体类
作用机理:药物作用于细胞膜外,与生长因子竞争结合受体,阻断信 号传导。
Rituximab
Mabthera 美罗华
Trastuzumab Gemtuzumab ozogamicin Alemtuzumzb
Herceptin
Mylotarg
Campath
赫赛汀
麦罗塔
坎帕斯
2、小分子化合物类
1. 小分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 抑制剂
2. 抗EGFR的单抗 3. 抗HER-2的单抗 4. 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6. 抗 CD20的单抗 7. 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
小分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 抑制剂
• 作用机制:竞争性结合于细胞表面的EGFR-TK催化区域Mg-ATP结
合位点上,截断EGFR生成信号传递至细胞内,从而遏 制细胞的异常增生和转移。
• 临床疗效: Iressa:适用于铂类、泰素帝等化疗失败的NSCLC。
客观缓解率 12-18% 维持有效时间 3.2个月 中位生存时间 6.5-7.6个月
Tarceva:单药治疗局部晚期、转移性NSCLC。
中位生存期 6.7个月
2. 抗EGFR的单抗: Erbitux 3. 抗HER-2的单抗: Herceptin 4. 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Glivec 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Avastin 6. 抗 CD20的单抗: Mebthera 7. IGFR-1激酶抑制剂:NVP-AEW541 8. mTOR激酶抑制剂:CCI-779 9. 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Bortezomib 10. 其他
• 副作用: Iressa—皮疹、腹泻、间质性肺病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 ErbB 家族成员之一。 • EGFR由细胞外区、跨膜区和细胞内区构成,通过
细胞外区结合配体(如 EGF、TGF-α和 HBEGF) 而被激活。配体与EGFR结合导致细胞内区的自动 磷酸化,以及细胞内酪氨酸激酶活性的激活。酪 氨酸激酶磷酸化常伴随下游信号传导蛋白分子 (包括 Src2、GRB2、SH3和 SOS)的激活。由 上述受体-配体复合物介导的下游信号导致不同 信号通路的激活。
理想的靶向肿瘤的候选药
• 能特异性靶向肿瘤组织,最好能主动寻找 到原发灶及转移灶;
• 不影响正常组织及正常细胞; • 既能杀灭肿瘤细胞,也能杀灭肿瘤干细胞; • 能进入肿瘤组织内部; • 无免疫障碍;
分子靶向治疗的靶点
• 细胞受体 • 信号转导 • 细胞周期 • 血管生成
分子靶向药物的分类
按药物分子大小分类:
作用机理:药物作用于细胞膜内,抑制酪氨酸激酶磷酸化,阻断信号 传导。
Imatinib
Glivec 格列卫
Gefitinib
Iressa 易瑞沙
Bevacizumb
Arastin 阿瓦斯汀
Cetuximab
Erbitux 埃比特斯
分子靶向药物的分类
按药物作用靶点和性质分类:
1. 小分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Iressa、Tarce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