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脑梗死51例临床分析
出血性脑梗死50例分析
出血性脑梗死50例分析我科自2003年5月-2007年10月间收治经CT诊断的出血性脑梗死(HI)共50例,现就其临床表现和CT表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34例,女16例,年龄38-74岁,平均58岁,风心病房颤11例,冠心病伴频发室早、房早5例,有高血压病史28例,糖尿病史10例。
1.2 临床表现急性起病32例,亚急性起病14例,隐袭性起5例,昏迷6例,嗜睡4例,头痛头昏20例,呕吐8例,眩晕5例,运动性或混合性失语10例,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29例,锥体术征12例,同向偏盲6例,癫痫4例。
本组病例中,除9例外病后均有病情加重。
HI发生时间距缺血性梗死最早40h,最晚37d,平均8d,其中梗死后3d内8例,4-7d 12例,8-14d 23例,>14d 7例。
1.3 CT检查结果本组50例病人均经2次以上CT检查,其中2次CT检查41人,3次检查9人,扫描时间为病后1-42d不等,发病6h内首次CT检查11例,其中9例CT检查为阴性,2例显示大脑中动脉及供血区大面积脑梗死,50例CT复查均显示大面积梗死伴出血。
梗死于颈内动脉系统42例,其中大脑中动脉供血区30例,大脑前动脉12例,大脑后动脉8例。
出血型态可分为血肿型和非血肿型。
本组血肿型12例,即原有梗死灶内继发性片状团块状高密度影,单发或多发,其中有一个病灶范围>2cm×2cm,临床表现:血肿型原有症状明显加重,非血肿型症状加重者多为灶型。
HI发病时间越早(3d以内),血肿型越多;HI发生时间较晚,非血肿型多见[1]。
1.4 治疗及预后本组病例全部采用甘露醇加利尿剂脱水治疗,同时给予脑细胞活化剂及对症治疗,8例基本痊愈,37例好转,5例死亡,死亡病例全部为血肿型,其中2例为梗死后3d内出现HI,继发脑疝死亡,2例为出血梗死后5d死于肺感染,1例为梗死后8d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
2 讨论2.1 HI的诊断出血性脑梗死是指在梗死病灶内出现继发性脑出血,过去一直为病理诊断,自CT、MRI应用以来,可以依靠直观影像诊断,动态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出血性脑梗死24例临床分析(一)
出血性脑梗死24例临床分析(一)出血性脑梗死或称梗死性出血,是脑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
出血性脑梗死多见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CT呈现大片状低密度阴影,多为脑叶或跨脑叶分布,脑组织损害范围较大,易引起梗死区的出血,故称为出血性脑梗死。
临床上除表现脑梗死的一般症状外,还伴有意识障碍及颅内压增高,治疗上与一般脑梗死有所区别。
我院于2000~2006年收治24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本文对其临床资料作一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0例,女14例;年龄56~84岁,平均67岁。
1.2病因高血压合并糖尿病6例,高血压病合并房颤4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5例,单纯高血压病9例。
1.3临床表现全部患者均有头晕、乏力,17例有面瘫,22例有偏瘫,患侧肢体肌力2级6例,3级9例,4级7例,6例伴有意识障碍,8例伴有吞咽功能障碍。
颈抵抗10例,病理征阳性20例。
1.4CT扫描检查病后12h内行CT扫描检查14例,阳性6例,24~72hCT 扫描10例,阳性8例,1周内CT扫描10例,阳性9例。
CT扫描示出血量在20~30ml左右。
1.5治疗对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均行内科保守治疗,早期治疗以脱水降颅内压为主,消除脑水肿。
2周后应用血管扩张剂以及康复治疗。
1.6转归本文24例经内科综合治疗后20例好转。
1例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顽固性心力衰竭而死亡,1例因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而死亡,另有2例自动出院。
2讨论出血性脑梗死是脑梗死中较重的一类,多数进展快,有类似脑出血的凶险度,多数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或高血脂病史,有的已发生过TIA或卒中。
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糖尿病是其主要危险因素〔1、2〕。
于活动及安静均有起病,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的高颅压症状,如头痛、呕吐及意识改变,有明显的肢体活动障碍及言语障碍。
出血性脑梗死CT与临床分析30例
HI 较 高 的发 生 率 : 有 本组 3 O例 HI
4 平均 1 . { 其 中 1~ 7例 ) 5H, 3 5 I, 7 H( ,
7~1 日 (3例 ) 1 4 1 ,5~2 日( 1 5例 ) 2 ,2~
占同 期 本 科 收 治 的 25 例 脑 梗 死 的 0
1% 。以前 认 为 Ⅲ 少 见 , 2 占脑 梗 死 的
脑 梗 死 易 导 致 H : 组 1 在 活 动 I本 7例
的 低 密 度 影 内 , T值 比 高 血 压 脑 出 血 约 C
时发 病 , 1 此 7例 在 临床上 均诊 断 为脑栓 塞, 占全组病例 的 7 %。此 1 1 7例 资料 还
显 示 : 心 源 性 脑 栓 塞 中 , 心 病 明 显 高 在 冠
出血 性 脑 梗 死 C T与 临 床 分 析 3 0例
动脉供血 区。C T特点 : 出血 都在 脑梗 死
何 艳 秋 160 3 30吉 林 省 东 丰 县 医 院
d i 1 . 9 9 j sn 1 0 —6 4 . 0 0 o: 0 3 6 / .i . 0 7 s 1 x 2 1
2 7.1 0 8
梗死 区血 流再 灌 区。① 栓 子突 然 阻塞 动 脉, 不但致供 血 区急性 缺血 , 且常 引起 而 血管痉挛 , 缺血 范 围更 加 扩大 , 使 当血管 痉挛减轻或栓 子分解碎裂 , 栓子移向动脉
远 端 或 溶 解 , 塞 的 血 管 再 通 , 缺 血 受 阻 因
例 。②血肿型 6例 , 示低密度影 内有 局限
例 。本 组 3 O例 中 ,0例 有 较 明 显 占 位 , 1 并 有 中线 结 构 移 位 。3 0例 进 行 了 C T跟 踪 随访 , 察 到 出 m 基 本 吸 收 的 时 间 为 观
出血性脑梗死36例临床及相关因素分析
出血性脑梗死36例临床及相关因素分析[关键词]脑梗死;出血性;相关因素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cerebral infarction, HI)是指在脑梗死区内的继发性出血。
为了提高对HI的认识,现就我院2004年8月至2006年12月收住的5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确诊为出血性脑梗死36例进行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34~78岁,平均59岁。
其中高血压病史14例,糖尿病史9例,冠心病史18例,风湿性心脏病史12例,房颤28例,高脂血症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史4例。
1.2 临床表现:36例均为急性起病,不同程度意识障碍16例,头痛17例,眩晕11例,偏瘫32例,颈强直2例,失语19例,偏身感觉障碍21例,偏盲1例,病理征阳性32例,癫痫样发作1例。
2 结果2.1 急性脑梗死后HI的发生率:急性脑梗死患者548例,发生HI 36例,发生率为6.57%。
2.2 急性脑梗死类型与HI的关系:脑栓塞组58例,发生HI 26例,发生率44.83%;脑血栓形成组490例,发生HI 10例,发生率为2.04%;提示脑栓塞患者继发HI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脑血栓的HI发生率(χ2=147.79,P<0.001)。
2.3 急性脑梗死的发生部位与HI的关系:发生在脑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0例,发生HI 23 例,发生率为12.78%;其他部位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68例,发生HI 13例,发生率为3.53% 。
提示发生于脑叶的脑梗死患者继发HI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部位的HI发生率(χ2=15.36 ,P<0.001)。
2.4 脑梗死病灶大小与HI的关系:梗死灶直径在3cm以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38例,继发HI 6例,发生率为1.37%;直径在3cm以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继发HI 30例,发生率为2 7.27%。
提示脑梗死病灶越大继发HI越高(χ2=91.93,P<0.001)。
45例出血性脑梗死临床治疗分析
45例出血性脑梗死临床治疗分析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随机选择2006年10月~2009年10月3年时间里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患有出血性脑梗死的45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23例采用口服抵克立得的方法进行治疗,B组22例采用口服氯吡格雷的方法进行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表现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除4例死亡外,其余患者在用药后均未出现特别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结论对患有出血性脑梗死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十分明显,患者在用药后不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值得在今后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时予以使用和推广。
标签:出血性脑梗死;临床治疗;分析出血性脑梗死(HI)指的是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梗死区发生的继发性出血现象,其病理表现为再通血管供血区点片状出血灶,是脑梗死的一种特殊形式和自然转归过程之一[1]。
近年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患该病的人数正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病的预防和治疗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和临床的广泛关注,如何对该病进行有效治疗,可以使患者的转归更加理想,使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减少,已经成为当今医学界同仁所研究的共同课题[2]。
为了对患有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更有效的治疗,使其转归更加理想,提供可靠而有力的依据和方法,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随机抽取2006年10月~2009年10月这3年时间里,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患有出血性脑梗死的45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口服抵克立得和口服氯吡格雷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表现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06年10月~2009年10月这3年时间里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患有出血性脑梗死的45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58~91岁,平均74.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出血性脑梗死50例临床分析
出血性脑梗死5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其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住的50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基本治愈26例,显著进步14例,进步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0%。
结论出血性脑梗死需及时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头颅ct或者mri复查,以便早诊断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预后主要取决于出血性梗死的部位、范围及合并症等,【关键词】出血性脑梗死;临床特征;治疗出血性脑梗死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特殊类型[1]。
主要是由于脑动脉闭塞后造成供血区梗死合并梗死灶内血液漏出激发出血,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ct呈现大片状低密度阴影内有斑点状以及斑片状和条索状混杂密度影,或有高密度的血肿影[2]。
脑组织损害范围较大,多为脑叶或跨脑叶分布,临床上除表现脑梗死的一般症状外,同时还伴有颅内压增高以及意识障碍,治疗上有其特殊性。
回顾分析山东省潍坊市益都区中心医院于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5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5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
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的诊断标准[3],患者年龄50~79岁,平均68.5岁,其中男29例,女21例,其中大面积脑梗塞36例,脑栓塞14例,患者发病时间从脑梗死发生到发现hi的时间:最短9 h,最长21d,其中, <3d 5例, 3~7d 15例, 8~14d 20例, 15d以上 10例。
合并有糖尿病病史16例,高血压病史36例,心房纤颤病史9例, 50例患者均行头ct或mri扫描确诊,非血肿型41例,表现为梗死灶内新出现条索状、片状以及点状高密度影,血肿型5例,表现为梗死灶内新出现团块状高密度影,梗死部位:颞叶梗死9例,小脑大面积梗死7例,基底节梗死3例,额颞叶梗死11例,顶叶梗死5例,颞枕大面积脑梗死8例,额叶梗死5例,额颞顶枕大面积脑梗死2例。
巴曲酶治疗51例脑梗死的护理与观察
自己进食 )增强患者对 生活的热爱及 同疾病抗争 的信心 , , 争取
早 日康 复 , 回归社 会 。
用药中要保持静脉通畅, 注意调整滴数 , 静滴速度不宜过快 , 1 h以上滴完 , 防止渗漏皮下。 如发现渗漏 , 给予热敷 4 一 d d5. 如凝
血 酶原 时 间 > 5s纤 维 蛋 白原 减 少 至 05 2 , . 以 下 , 即停 药 , 立
神经功能缺损 。因此使缺血脑组织 在坏 死前 恢复正常血流 , 改 善缺血区的血液供给 , 可减轻神经细胞及其功能损 害。随着 我
3 密 切观察病 情变化 3
严 密观察 体温 、 搏 、 吸 、 脉 呼 血
压的变化。检测血压调整降压药 的剂量 , 观察有无病灶扩大及 合并 颅内出血 , 并观察全身情况。 注意注射部位创面有无出血 , 鼻出血 , 牙龈 出血 , 有无恶心 、 呕吐 , 上腹 不适 , 黑便 等 , 同时观 察药物疗效 , 昏 、 头 头痛有无 改善 , 及时评估 患者意 识水平 、 理
3 护理
35 饮 食 护 理 .
加强饮食护理 的重要性 , 栓治疗后 , 溶 全
血黏度降低 , 了巩 同疗效 , 为 治疗 中让患者进低胆 同醇 、 清淡易 消化饮食 , 禁吃蛋黄 、 动物肝脏 、 脂肪 , 多食蛋清 、 豆制品及谷类 食物, 多食 苜蓿 、 叶蔬菜 ( 绿 内含维 生素 K) 防止 出血倾 向发 ,
期 间纤 维 蛋 白 原 应 2 4h定 期 复 查 , 如 果 纤 维 蛋 白 原 浓 度 低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51例的安全性及临床护理
和致 残率 。本组 3 急 性 脑 血 管 意 外 病 人 中 ,3例 病 情 逐 渐 [ ] 郭新萍. 6例 3 2 院前急救中护士应具备 的素质[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 J.
杂 志 ,04,( :8 20 2 6 6 . B)
[ ] 王一镗. 3 急诊医学[ . M] 北京 : 学苑出版社 ,0 3 39 20 :5 .
现 将 对该 药 的不 良反 应 观 察及 护 理 小结 如下 。
用药的前 1 i 5mn护士最 好能在 床边监护 , 3—5mn测 压 1 每 i
次, 至静滴尤瑞克 在静滴过程中发现病人血压下降迅速 , 意识障碍加深或血压低 于 9 /0m I , 0 6 m- 应及时停止滴注尤瑞克林并通知 医生 , I g 配合升 压治疗。在我科使用该药出现 的血压下降事件中, 1例为男性 ,
8 呈嗜睡状 态, 血压 15 8 m g 首 次用药( .%生理 4 / 2m H , 09 1 1 临床资料 2 0 . 07年 4月至 2 0 0 8年 6月我 院神经 内科 收 5 岁 ,
磊一 一 藉一
盐水 10m +注射用尤瑞克林 0 1 N 0 l .5P A静滴 ) 5~ i 约 6mn时
考
文
献
[ ] 晏丽蓉. I 脑血管 意外 的院前急救 护理探讨 [ ] 现代 医药卫生 , J.
为进一步救治提供时间 , 而挽 救病人 生命 , 低病人死亡率 从 降
好转、 稳定 , 9 .7 ; 病 情 恶 化 死 亡 , 8 3 % 。 因 此 , 占 16 % 3例 占 .3
正确 应用 急救 护 理措 施 对 院 前 急 救 急 性 脑 血 管 意 外 病 人 具 有
[ 章编 号 ]17 -7 8 20 ) lo 4 -2 文 6 376 ( 09 O -110
出血性脑梗死40例临床观察
论著临床论坛CHINESE C OMMUNITY DOCTORS出血性脑梗死(HI)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特殊类型[1],是由于脑梗死期间缺血区血管重新恢复血流灌注,导致的梗死区内出现继发性出血,增加患者的风险[2],也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3]。
为探讨出血性脑梗死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2013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出血性脑梗死患者40例,对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3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出血性脑梗死患者40例,男27例(67.5%),女13例(32.5%),男女之比2.08:1,年龄43~82岁,平均68.9岁,所有患者均经CT或MRI确诊。
根据Berge r HI分为:①血肿形成但小于梗死面积的30%3例(7.5%);②血肿形成但大于梗死面积的30%7例(17.5%);③梗死区内范围广泛片状出血16例(40.0%);④梗死边缘小片出血14例(25.0%)。
根据梗死直径分类:大面积梗死为梗死直径≥4cm,33例;非大面积梗死为梗死直径<4cm,7例。
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CT或MRI检查并确诊,治疗方法:立即停用抗凝、溶栓、扩血管及血小板抑制剂等药物,并给予甘露醇、β七叶皂苷等药物控制脑水肿,对有凝血功能异常者,在确诊的3~7d内适当给予止血剂、新鲜血浆或纤维蛋白原等,同时给予支持治疗,监控血压。
有手术指征者,尽快手术治疗。
结果临床特征:本组患者年龄>50岁者居多,男性多于女性,出血性脑梗死多见于脑梗死发病后1~2周,表现为原有症状加重,且多数患者为占位效应的大面积脑梗死,因此在溶栓、抗凝治疗治疗时,要严格掌握药物用量,预防颅内出血的发生。
CT或MRI对诊断出血性脑梗死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在进行溶栓治疗的同时,及时复查脑CT或MRI,及早发现出血倾向,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4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评分(ADL)[4]、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NIHSS评分情况:经过治疗后NDS评分、ADL评分、ESS评分、NIHS S评分明显得到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出血性脑梗死36例分析
出血性脑梗死36例分析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在临床较常见,治疗有一定难度,为探讨其临床特点和头颅CT表现特征,我们对本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452例中,经头颅CT确诊为HI的36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6例中男20例,女16例。
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8岁。
既往有风心病并房颤16例,冠心病并房颤6例,高血压病22例,糖尿病6例。
有缺血性脑血管病史者6例,无明显后遗症。
临床诊断脑栓塞22例,脑血栓14例。
1.2临床特点:2例在入院时经头颅CT检查首次确诊为HI。
以脑梗死入院的34例中,大脑中动脉分布区大面积梗死18例,小脑半球大面积梗死2例,多发性梗死16例,治疗中18例患者病情加重,其中15例为大面积脑梗死,表现为意识障碍加深,及颅内高压表现如头痛、呕吐,经再次复查头颅CT确认为HI,余16例为常规复查中确认为HI。
1.3CT检查:36例患者入院时均行头颅CT检查,HI在脑梗死发病后1~2天检查出2例,3~7天检查出12例,8~14天检查出20例,15~24天检查出2例,根据出血的形态分为血肿型和非血肿型。
血肿型20例,表现为原有梗死灶内继发高密度影,密度不均,边缘不整,呈片状及团块状,其中血块超过梗死区30%10例,非血肿型16例,表现为在原有梗死灶内散在点状、斑片状、条索状高密度影。
经治疗3周后恢复期复查CT:22例出血部位显示低密度影,周围无水肿带,基本吸收,12例血肿吸收好转,2例血肿较前扩大。
1.4治疗与转归:HI经CT确诊后,停用抗凝、溶栓、降纤、扩血管药物等,给予加强脱水(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等),并根据个体化治疗原则对确认为血肿型的HI患者3~7天内短期使用止血剂,并予吸氧、脑保护剂等治疗。
监测肾功、血糖、电解质,控制血压,防治并发症,按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疗效评定标准,治疗结果为:基本痊愈12例,显著改善21例,死亡3例。
出血性脑梗死56例临床分析
出血性脑梗死56例临床分析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6例急性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从病因、临床特点、CT分型及治疗等进行回顾性总结。
结果:56例出血性脑梗死中大面积脑梗死、长期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者占多数,临床病例中常规复查CT,依CT分型中HI-I、HI-II型临床治疗中不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并未引起病情恶化。
结论:对大面积梗死、合并高血压、长期糖尿病、房颤、糖尿病患者应密切动态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梗死后出血可能,治疗中应结合CT分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标签:出血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分型;治疗;预后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又称为脑梗死后脑出血转变或梗死后脑出血,是指缺血性脑卒中梗死灶内血管重新恢复血流灌注后出现的继发性脑出血,为急性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形式。
目前颅脑CT扫描以及颅脑MRI 检查的广泛应用致使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率呈现显著提高,为患者的治疗与预后争取了良好的时机,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56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6例急性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 及MRI确诊,排除明显凝血功能异常及严重肝肾功能不良。
56例HI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22例,年龄(41~80)岁,平均61.6岁。
其中高血压42例,糖尿病18例,冠心病14例,风心病6例,房颤20例,高脂血症22例,既往脑卒中10例,吸烟22例,饮酒18例,无任何病史6例。
1.2分析方法对选取56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
1.3疗效评定标准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1]。
基本治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病残程度为0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
出血性脑梗死100例临床分析
2.2疗效本组100例患者经内科综合治疗后87例好转,6例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顽固性心力亡,另有3例自动出院。有效率87%,病死率10%。
3讨论
国内资料报道HI的发生率占脑梗死的发生率约18%~42%[2],多见于脑栓塞和大面积脑梗死,其发生率与梗死面积成正比,梗死面积越大,发生几率越高。出血性脑梗死的病因与发病机制:HI的危险因素包括大面积脑梗死、皮质梗死、高血糖、高血压以及抗凝、溶栓治疗等。其中最常见的是发生于风心病、冠心病、心房纤颤基础上的脑栓塞,本组病例中有75例为大面积脑梗死,其中62例有明确的心脏基础疾病,本组心源性脑栓塞发生率为62%,可见心源性脑梗塞是造成HI的主要原因。HI发生机制:(1)闭塞血管的栓子发生破碎、溶解或向远端移动使远端缺血受损的血管的再灌注导致动脉破裂出血,形成血肿型HI[3]。(2)梗死区侧枝循环的建立或梗死区水肿消退后侧枝循环开放,使缺血区周围血管过灌流或部分受损毛细血管破裂引起梗死灶周边斑点、片状出血[4]。(3)高血糖:邵自强等[5]认为血糖水平对HI作用较复杂,一方面高血糖降低脑组织血流量4,降低阻塞动脉的再通率和再灌注量,抑制HI形成;但同时高血糖时梗死局部酸中毒使血管内皮受损,加重动脉壁缺氧和营养不良,使动脉壁易变性和坏死,促进HI发生。(4)抗凝、溶栓、降纤治疗与HI的关系尚无定论,多数认为抗凝治疗将增加HI的危险性,本组各有4例HI发生于降纤、抗凝治疗后。因此,在进行溶栓、抗凝治疗时,须定期复查CT或MRI,以便及时发现HI。
45例出血性脑梗死临床治疗分析
【 关键词 】 出血性脑梗 死 ; 临床 治疗; 分析
出血性脑梗死 ( I指 的是在缺 血性脑卒 中的梗死 区发生 的 H) 继发性 出血现象 , 其病 理表现 为再通 血管供 血区点 片状 出血灶 ,
是脑梗死的一种特殊形式和 自然转归过程之一 。近年 以来 , 随 12 方 法 . 随机抽取 20 0 6年 1 0月 ~2 0 0 9年 1 0月在笔 者所 在
2 1 , ( 3 :9— 0 0072 )2 3 .
[ ] 燕飞 , 3姜 匡素 清. 达拉 奉辅 助治疗 急性脑 出血 3 疗效观 依 4例
察. 山东医药,0 0 5 ( )5 . 2 1 ,0 3 :9
[] 9 吴裕珍 .2 16例脑 出血 患者并发症 的预 防及护理研 究. 中国 医 学创新 ,00 7 5 :4 2 1 , ( ) 14—15 4. [0 宫春风 , 丽娜. 1] 徐 急性脑 出血 患者急救护 理 需注意的几 个 问
肿型 8例 , 表现为梗死灶 内新 出现 团块状 高密度 影 , 中 4例有 其
明显 的占位效应 , 侧脑室受压 , 中线移位 ; 非血肿 型 3 7例 , 表现 为 梗死灶 内新 出现片状 、 条索状 、 点状高密度影 。
间里 , 在笔者所在 医院就诊 的患有 出血性 脑梗 死的 4 5例 患者 , 将 其随机分为两组 , 分别采用 口服抵 克立得 和 口服氯 吡格 雷的方法 对其进行治疗 , 两组 患者的临床治疗效 果和表现及用药后 的不 对 良反应情况进行 比较分析 。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 般资料 . 随机抽 取 20 0 6年 1 0月 一20 0 9年 l 0月这 3年 时间里在笔者所在 医院就诊 的患有 出血 性脑梗 死 的 4 5例患 者 ,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 中男 2 其 6例 , 1 女 9例 ; 年龄 5 9 8~ 1岁 , 均 平
76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H I ) 是指 在脑 梗死期 间 , 由于 缺血 区血 管重 新恢 复 血 流 灌注 , 导致 的梗 死 区内 出现继 发 性 出血 , 脑 C T扫 描 或 脑 MR I 检 查 显 示 在 原 有 的 低 密 度 区 内 出 现 散 在 或 局 限性 高密 度影 。这 种现 象称之 为 出血性 脑梗 死 或脑 梗 死 后脑 出血[ 1 ] 。该病 的产 生严 重威 胁着 患者 的治疗 与 预 后生存 质 量 。本 研究 对 2 0 1 2年 2月一 2 0 1 4年 8月 我科 收 治 的 7 6例 出血 性 脑梗 死 患者 的临 床诊 治 资料
后 。
关键词 : 出血 性 脑 梗 死 ; 临床 特 点 ; 影 像 学资 料
中图分类号 : R 7 4 3 [ , : 1 2 5 5 文献标 识码 : B d o i : 1 0 .
. i s s n . 1 6 7 2 —1 3 4 , 9 . 2 0 1 5 . 0 5 . 0 5 3 文章 编号 : 1 6 7 2 —1 3 4 9 , ( 约1 5 ) 0 5 —0 6 一 0 仑
水、 降颅 压 、 调节 和控 制 血压 、 血糖 , 清 除 自由基 , 维 持 水 与 电解 质平衡 , 应 用脑 细 胞 保 护 剂 和神 经 系 统 营 养 类药 物等 治疗 。针 对 重 型 出血性 脑梗 死 患 者 , 按脑 出 血治 疗 , 使 患 者保 持 安 静 , 同时积 极 脱 水 降颅 压 , 减 轻 脑水 肿 , 防止 脑疝 , 调整 血 压 , 防治 并 发症 等 综 合 治疗 措施 。对 于脑 血 肿较 大者 或 以破 入 脑 室 系统 者 , 应 及 早行 转 入外科 行 血 肿 引 流术 、 血 肿 清 除 术 或 去 骨瓣 减
出血性脑梗死53例的临床分析
1 资料 与方法
1 1 临床 资料 5 . 3例均为近 l 0年在 我院住院 , 头颅 c 经 T确 诊的住院病人。男 2 9例 , 2 女 4例 , 年龄 2 8 (2±1 ) ; 4— 3 6 5岁
毒复制及减轻病毒 弓 起 的免 疫损 伤 的作 用 , I 可提 高 乙脑患 者 的治 愈率并降低后遗症 的发生率 。 由于乙脑病毒 可侵 犯整个 中枢神 经 系统 , 神经 细胞 内 在 繁殖 引起 脑炎 , 若能早期诊断 、 早期 干预 、 缩短 意识 障碍时 间 , 可降低后遗症 的发生 及降 低病 死率 。本 文死 亡 3例 , 有后 遗 症1 5例 , 均是 由于院外延误诊 断或 因交通不 便而 未能早 期干 预治疗 , 引起意识降碍时 间过 长所致 。因此 , 做好 此病 的宣教 工作 、 结合城 乡清 洁工程 消失 蚊 子 、 善居住 环 境 、 改 接种 乙脑
维普资讯
广曲医壁
! 生
笙 查星 塑
参 考 文 献
16 29
递质和酶的活性 , 增加脑组 织对 葡 萄糖 的利 用 , 善脑 细胞缺 改 氧状态 , 对缺 氧脑组织具 有保护作用 , 而减轻及 阻 断脑组织 从 的进一步损害 ; 因此 , 脑患者 使用 脑 活素治 疗 , 促使 患 者 乙 能
史。
位效应 9例 , 受压 , 脑室 中线 结构移 位。②非 血肿 型 4 例 , | 表 D
现为梗死 区中继 发的高密度灶 呈点状 、 条状 及片状 分布 , 明 无
显 占位 效 应 。
出血性脑梗死 56 例临床分析
1 . 1 临床资料 :选 自我 院 2 0 1 0 年 1月至 2 0 1 3年 1 O月收治
的符 合全 国第 四届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 ] 的急性脑 梗死患
者9 8 2例 , 其中 5 6例经 头颅 c T或磁共振成像 ( Mi d ) 证 实为 出血性脑 梗死 , 同时排 除其他 出血性疾病 、 肿瘤 及严重 心肺 肝肾疾病 。本组病例 中男 3 0例 , 女2 6例 , 年龄 4 1 ~ 8 3岁 , 平 均( 6 8 ± 7 ) 岁; 有心房颤动病史 3 5例 , 冠心病病 史 8例 ,风湿 性心脏瓣 膜病病史 4 例 ,高血压病史 3 7 例 ,糖尿病病史 2 2 例; 大 面积脑梗死 3 8 例, 非大面积脑梗死 1 8例 ; 病前应 用抗 血小板治疗 4 4例 , 抗凝治疗 1 5例 。 降纤 治疗 1 1 例 。临床表
梗死在出血时间上进行 比较 , 7 2 h以内发生 的出血多为血肿
型, 3 1 4 d 发生 的出血则 以非血肿 型较 多 ,计数 资料 采用
检验 , 1 9 < 0 . 0 5 ,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中国药物与临床 2 0 1 4年 3 月第 1 4 卷第 3 期C h i n e s e R e m e d i e s &C l i n i c s , M a r c h 2 0 1 4 ’ v o 1 . 1 4 , N o . 3
・
37 5 ・
出血 性脑 梗 死5 6 例 临床 分 析
再灌 注等原因所致梗死区 内继发 出血 的现象 , 临床也称 为脑
梗死 后 出血 性转化 [ ( H T ) , 它是 脑梗死 的严重并发 症之一 。 因其 直接影响患者的I 临床治疗和预后转归 , 甚至威胁 患者 生
出血性脑梗死50例临床分析
出血性脑梗死50例临床分析
鞠振;杨国兰
【期刊名称】《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年(卷),期】2013(023)001
【摘要】目的分析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症状以及病因,以便及早预防与治疗该疾病.方法如果患者在使用抗凝药物、降纤药物、溶栓药物以及能够对血管起到扩张作用的药物,则应立即停用;缓解患者出现的脑水肿,并将颅内压降低.采用一定药物来保护脑细胞,如清除自由基的药物等,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针对性的支持治疗.结果得以治愈的患者有21例,有23例患者的病情得到显著好转,好转的患者为2例,另有2例患者的病情恶化,1例患者死亡.结论因为HI通常不会出现附加临床症状,所以容易被漏诊;对此应为患者定期检查脑脊液,并复查CT.
【总页数】1页(P168-168)
【作者】鞠振;杨国兰
【作者单位】山东省安丘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山东,安丘,262100;山东省安丘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山东,安丘,262100
【正文语种】中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 根据是否形成血肿 , 进一步将①和②归为非血肿型 , 和 ③
( 为血 肿 型 。 归
13 治 疗 -
全部 病 例予 分 型分 期 个体 化 治 疗 。在 颅脑 C T或 MR证 实 HI , 即停 止 溶栓 、 纤治 疗 ; 后 立 降 非血 肿 型 Ⅲ 仍 按 脑 梗死
积脑梗死 组发生率高 。按梗死 部位分组 。 病灶位 于皮质 2 8 , 3例
go pa dtedf rnew ss t t a ys nf a t( < . 1 . h jryf eh mao —y eHi aetee r — n ru ,n iee c a t i i l i icn P 0 0 ) T ema i fh e tma tp s r al o - h f a sc l g i o t ’t h y
患者 8 5 0 例。全部病例符合以下条件 : 符合全 同第 四届脑 ① 血管 疾 病 学 术会 议 的诊 断标 『 ② 全部 经 头颅 C 停; T或 MR证
实 ; 无血 液 系 统疾 病 。其 中 出血 性 脑梗 死 5 例 , 2 ③ 1 男 7例 , 女2 4例 , 龄最 小 3 年 9岁 , 大 8 最 5岁 , 均 年龄 5 . 。 平 76岁 伴有
经 2 5次 头颅 C ~ T或 MR证 实 ,发 现 8 5例 患者 中继 发 0 的 HI 5 例 。根 据颅 脑影 像学 表现 , H1 有 1 将 分为 4种类 型I: I
脑 梗 死 病 人 8 5例 合 并 血 性 脑 梗 死 5 0 1例 . 占同 期 脑
① 出血性 梗 死 一I : 状 血 ; m血性 梗 死 一 型 点 ② Ⅱ型 : 合 的 融 斑 片 状 影; 脑 实质 血 肿一I : 死 区域 出 现 的颅 内血 肿 在 ③ 型 梗 梗死 区 3%以内 , 0 有轻度 占位效应; 脑实质血肿一Ⅱ型 : ④ 梗
G O G afe g U un n
De a t n fNe r l g , h n o t h o a g Di t c f n s i l n Gu n d n r v n e S a t u 5 1 4 p rme t u o o y S a t u Ci C a y n sr tDa e g Ho p t i a g o g P o i c , h n o 5 ,Ch n o y i a 1 5 ia
发 生 出血 性 脑梗 死 3 5例 , 1 . ; 灶 位 于非 皮 质 5 7 , 占 47 病 % 6例
CHI A MOD RN DOC OR 中 国现 代 医 生 1 1 N E T 5
・
临床探讨 ・
21 0 2年 4月 第 5 0卷 第 1 0期
发 生 出 血性 脑 梗 死 1 6例 , 28 ; 占 .% 以上 两 组 比较 差 异 有 统 计学 意 义 ( 3 .0 P<0 0 ) 皮 质组 发生 率 高 。见表 1 X = 99 , . 1, 。
n n h mao n ( < . 5 . n l s n T e rltd fc r f Iicu ec r b a e b l m, a s ec rb a fr— o — e tmao e P 0 0 ) Co cu i h eae a t so l d ee r l m oi m si ee r l na c o o H n s v i
c r b a mb l m,ma s v e e r l i f r t n n e e r l c re i f r t n o c re r a i h n t e c n r l e e rle oi s s i e c r b a n a c i ,a d c r b a o t x n a c i c u d HI mo e e sl t a h o to o o y
组和非皮质组。比较各组的发生率 。 ②根据出m性脑梗死的
影 像 学 表 现 . 为 非 血 肿 型 和 血 肿 型 . 较 各 组 出 血 转 化 的 分 比
发 生 时 问 及 预 后 1 . 计 学 方 法 5统
我 院 神 经 内科 2 0 0 9年 9月~ 0 1 9月 收 治 的 脑 梗 死 21年
2 2年 4月第 5 01 0卷 第 l O期
・
临床探讨 ・
出血性脑梗 死 5 例 临床分析 1
郭 广 锋
广东 省 汕头 市潮 阳大 峰 医院 神经 内科 , 广东 汕 头
5 55 114
[ 要】目的 探 讨 出血性 脑 梗死 的 相关 因 素 、临床 特 点和 预后 。 方 法 回顾 性 分 析 5 摘 1例 出血 性 脑梗 死 的 临床 资料 。 结果 脑 栓 塞组 、 大面 积脑 梗 死组 、 皮层 梗 死组 易 发生 出血性 脑梗 死 , 与对 照组 比较差 异有 统 计学 意 义 ( 0 0 ) 血 P< . 1 。
『 键 词 1出 血 性 脑 梗 死 ;分 型 ; 后 关 预 ’
【 中图 分类 号】R7 33 4 .
【 文献 标识 码]B
【 文章 编号】1 7 — 7 1 2 1 1 一 1 1 0 6 3 9 0 (0 2)O 0 5 — 2
H e o r gc i a c i n :A l c la l sso 5 a e m r ha i nf r to ci a nay i f 1 c s s ni
1资 料 与 方 法 11一 般 型分 为脑 栓 塞组 和脑 血栓 形 成 组 ;
根据 A a d ma分 型 法 分 为 大面 积 脑梗 死 组 、非大 面积 脑梗 死
组 ( 面积 脑梗 死 组和 腔 隙性 梗 死组 )按梗 死 部 位分 为 皮质 小 ;
s to e . e c i i a u c me a d p o n ss o h e t ma t p r t tsia l i n f a t r e t a h s ft e e n s Th ln c lo t o n r g o i ft e h ma o — y e HI a e sa it l s g i c n l wo s h n t o e o c y i y h
治疗 : 血肿 型 HI 时停 用抗 血 小 板 、 同 降脂 、 活血 化瘀 药 物 , 予 降颅 内压 、 脱水 、 除 自由基 等 治疗 。 全 国第 四届 脑血 管疾 清 按 病 学 术 会 议治 疗 的评 分 标 准 , 定 为 治 愈 、 著 进 步 、 步 、 评 显 进 无变 化 和恶 化 、 亡 。 死 有效 包 括治 愈 、 著进 步 、 步 ; 效包 显 进 无
t n a d c r b a o e n a c i n T e h ma o i l c u s a a l t g s o t o rp o n s s i , n e e r lc r x i f r t . h e t ma ma n y O c r te ry sa e fH1wih a p o r g o i . o t o
【 ywo d 】H m rh gcifrt n y ig Pon ss Ke r s e o ai naci ;T pn ; rg oi o
m 血 性 脑 梗 死 (e r ai frt n HI 是 指 脑 梗 死 h mo h gci aci , ) n o 后 , 血 区 血 管 恢 复 血 流 灌 注 . 液 从 病 变 的 血 管 进 入 脑 组 缺 血
高 压病 史 3 3例 , 尿 病 史 7例 , 颤 3 糖 房 1例 。
1 . 像 学 表 现 2影
以 S S l. PS1 5软件 进 行 统计 分 析 , 数 资料 采 用 x 检验 , 计 P< . 00 5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2 结 果
2 1HI 生 率 . 发
表 1 各 组 发 生 Hl 料 资
退 后 , 损 的 周 围 血 管 发 生 再 灌 注 损 伤 , 易 发 生 渗 血 和 出 受 容
血 。此 机制 多 数 出现非 血 肿 型 H 。③ 新 生毛 细血 管 : 梗 死 I 脑
发 生 几 天 后 , 细 血 管 增 生 开 始 活 跃 , 未 成 熟 的 毛 细 血 管 毛 尚 容 易 渗 血 。 此 机 制 绝 大 多 数 现 非 血 肿 型 HI 。
( I. to s erse t ea a s fh l ia aao csso a o d ce . eut h ain ru f H ) Meh d A rt p c v n l i o eci cl t f 1 ae f w scn u t R sl T ept t o po o i ys t n d 5 H1 d s e g
死 区 域 出现 的颅 内血肿 在梗 死 区 3 %以上 。 明 显 的 占位效 0 有
梗 步 病例的 63 按梗死 类型分组 , 栓塞组 15 , 生 出血 匕 - %。 脑 2例 发 性脑梗死 3 l例 , 2 .% : 血 栓形 成 组 6 0例 , 生 血 占 48 脑 8 发 性脑 梗 死 2 0例 , 29 占 . %。以上 两组 比较 , 差异 有 统 计学 意 义 ( 8 . , x = 76 P<0O ) 脑 栓塞 组 发生 率 高 。按梗 死 面 积 分组 , 0 .1 , 大 面积 脑梗 死 组 16例 , 生 出血 性 脑梗 死 3 7 发 5例 , 1. 占 9 %: 9 非大 面积脑 梗死组 6 9例 , 2 发生 出血性 脑梗 死 1 例 , 25 6 占 .%。 以上两 组 比较 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 义 ( 6 .0 P<00 ) 大面 x = 97 , .1 ,
【 b ta t Obe t eT v s gt terl e atr, l ia c aa t i i n rgoi o eh morai ifrt n A src】 jci oi et ae h e tdfcos ci c l h rce s c a d po n s f h e r gc naci v n i a n r ts s t h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