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通史整理世界现代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现代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考点概要】
考点1:《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背景&条件
(1)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壮大,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1831、1834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6英国宪章运动、1844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3)思想基础: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英:欧文;法:圣西门、傅立叶)、德国的古典哲学是其理论来源。
(4)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
2、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主要内容:①肯定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②揭示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资本主义发展促使阶级矛盾激化。
③揭示无产阶级的使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④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3、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考点2:巴黎公社
1、背景&原因
(1)主要原因:法国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
(2)直接原因:1870普法战争失败,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对内准备解除巴黎人民的武装。(民族矛盾激化阶级矛盾导致革命的爆发)
2、经过
(1)成立:1871年3月18日,国民自卫军推翻临时政府,3月28日,建立巴黎公社政权。
(2)革命措施:
①政治措施: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建立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立法机构;由直接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
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评价: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体现革命首创精神)
②经济措施:a.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建立公有制,最能反映无产阶级革命性质)。b.通过有利于工人的劳动立法,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后被各国广泛采用)等,保护劳动者利益。
③教育措施:用世俗教育全面代替宗教教育,实行义务教育。
3、结果:失败。①标志:1871年5月,五月流血周。②失败的原因:
A.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法国的政治、经济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B.客观原因:敌人疯狂镇压,巴黎公社寡不敌众。
C.主观原因:缺乏先进政党领导;未接管法兰西银行,财政拮据;未建立工农联盟。
4、历史意义:①性质: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②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③其英勇斗争和革命首创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
5、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①成功地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必须具备成熟的社会条件,无产阶级的解放是漫长的渐进过程。
②要有先进的理论和政党的领导。
③要建立工农联盟,争取人民支持。
考点3:俄国十月革命
1.条件:
①经济:俄国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但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②政治:国内矛盾尖锐;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③主观条件: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并有成熟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广大农民是其革命同盟军。
2.经过:
(1)二月革命:1917年3月,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统治,革命后出现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掌握实权。这次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四月提纲》:1917年4月,列宁提出革命任务: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为革命指明方向。
(3)“七月流血事件”: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4)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11月,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革命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
3.巩固政权的措施:
①政治上:建立政权——人民委员会。②经济上:《土地法令》土地分给农民。③外交上:《和平法令》,退出帝国主义战争(最符合当时人民愿望)。④1918春,苏维埃政体在苏俄初步确立;1922年,苏联成立(四个加盟共和国)。
4.意义:
(1)国内——对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2)国际:①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③打破了资本主义制度一统天下的局面,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考点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
(1)背景:国内战争爆发,苏联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2)内容:农业——余粮征集制;工业——工业国有化;商品流通——取消一切自由贸易,;社会劳动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3)特点:适应战时需要;具备某些共产主义的特征,否定商品货币和市场规律。
(4)实质:用军事、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4)评价:①积极——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
权。②消极——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引起人民不满,引发了政治、经济危机。
2.新经济政策(间接过渡)
(1)内容:农业——粮食税;工业——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
营,恢复私人小企业;商品流通——允许自由贸易;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
(2)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
(3)意义: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②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