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日照小时数
运城市新能源资源状况
![运城市新能源资源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8503d561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ad.png)
运城市新能源资源状况运城市作为山西省的一个地级市,是中国煤炭能源基地,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然而,近年来,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新能源的快速发展,运城市也开始加大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力度,积极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努力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对运城市的新能源资源状况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运城市在太阳能资源方面拥有较好的条件。
运城市位于北纬35°30′-36°20′,拥有充足的日照资源。
根据气象数据统计,全年阳光日照总时数超过2500小时,年均日照时数超过6.5小时,具备较好的太阳能利用条件。
因此,运城市在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其次,运城市在风能资源方面也具备一定的优势。
位于运城市境内的运城河谷和晋南山地区,地势较高,植被稀疏,形成了一些较为理想的风力发电区域。
根据风能资源测量数据显示,运城市南部的平均风速在每秒4米以上,是风能发电的较理想地区之一、因此,运城市在风能开发和利用方面具备良好的条件。
此外,运城市还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
运城市农村面积较大,农作物秸秆、农畜禽粪便等生物质资源非常丰富。
运城市积极推广生物质能利用项目,如秸秆发电、沼气发电等,有效利用生物质能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农村能源结构转型。
另外,运城市还面临一些新能源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技术问题。
新能源技术水平不高,缺乏新能源技术人才,制约了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
其次是新能源市场和政策环境问题。
缺乏健全的市场机制和政策支持,使得新能源项目不易融资,限制了新能源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运城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新能源开发利用。
首先,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养并引进新能源技术人才,提升新能源技术水平。
其次,制定出台一系列新能源发展政策,鼓励投资者参与新能源项目,推动新能源市场的繁荣发展。
此外,运城市还积极争取国家新能源项目扶持资金,引导和支持企事业单位发展新能源产业,提升新能源开发和利用水平。
关于山西晋城的建筑环境分析
![关于山西晋城的建筑环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71fb92bceb19e8b8f6bab9.png)
关于山西晋城的建筑环境分析1.建筑外环境我的家乡在山西省晋城市,晋城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大陆性季风影响,年平均气温5-10摄氏度,年平均降水550-750毫米,这里气候温和,冬季与夏季比山西西北部温度稍有上升,与河南新乡接近,早午晚温差变化稍有缩小。
区内地形地貌复杂,各地区小气候差异大。
全市可分为:温寒作物区,温凉作物区,温和作物区,温暖作物区。
为“长日照地区”,年日照时数在2393~2630小时之间,平均为2563小时。
无霜期一般在185天左右。
年降水量在626-674亳米之间。
从经济地理角度来看,晋城也不失为中国古代重要的经济地区之一,晋城市素以丰富的自然资源而著称。
地上地下,宝藏遍布。
在东西长160公里,南北宽100公里的地下,蕴藏着煤、煤层气、铁矿石、铝土矿、铜、锰、锌、金、银、大理石、水晶石、白云石等数十种矿产资源,尤以煤铁为著,有"煤铁之乡"的盛誉。
地上资源也极具优势,山川相映,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被茂盛,这里不仅是猕猴、大鲵等珍稀动物的栖息地,也是拥有数百种珍贵植物的植物园。
遍览晋城,物华天宝,为人类开发大自然展示了广阔的天地。
晋城市素以丰富的自然资源而著称。
煤炭资源极具优势。
晋城地处“沁水煤田”南端,全市含煤面积535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6.4%,总储量808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271亿吨,占全国无烟煤的1/4多,占山西省的1/2多。
年产原煤达4000万吨。
晋城块炭晶莹光亮,手摸时不沾不涂,燃烧时无烟无味,工用民燃均为佳品,历史上曾被英国皇室选为壁炉专用煤。
它不仅可以代替焦炭直接用于冶金,而且是理想的化工原料。
水资源相对丰富。
晋城为太行、太岳和中条诸山环抱,沁河、丹河两大河流绿水环绕,降水、河川径流和地下水都比较丰富,是中国华北地区相对的富水区。
水资源总量为21.49亿立方米。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872立方米,高于全省和周围各省区平均水平。
山西太阳能资源分布特点
![山西太阳能资源分布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1b3ba7cf50e2524de5187e3f.png)
山西太阳能资源分布特点山西省南北长约 550km,东西宽约 290km,属于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境内海拔多在 1000m 左右。
地形复杂,山区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 86%,地处中纬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日照时间长,总辐射量较多。
全省年日照数在2200-10000h 之间,年日照百分率为 51.67%。
其中绝大部门地区全年日照数在 2600h 以上,有约 1/3 的地区在2800h 以上,属于日照充足的地区。
一年中,以 5、 6 月份为最多,北部地区月平均日照时数达 270 -290 小时,南部地区一般也达 2100-260 小时。
11 月份,山西省大部分地区日照时数最少,一般都在 200 小时以内。
7、 8 月份正值雨季,云量较多, 日照时数相对减少。
全省年总辐射量介于 5020-6110MJ/m2,平均在 5440 MJ/m2以上。
在每平方厘米面积上一年内接受的太阳辐射能总量平均为1100 万千卡,相当于 186kg 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虽不及西藏、新疆、青海、甘肃等地,但高于同纬度的河北、北京、东北和山西以南各省市,是我国太阳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之一。
由于省内地形复杂,年总辐射量的等值线不规则,其分布特点是由南向北逐渐增加,总辐射最高的地方是北部的左云县为 6130 MJ/m2,右玉、五寨次之为5980 MJ/m2,南部的垣曲最低为 4840 MJ/m2。
吕梁地区的方山县以至左云、右玉一带和五台山及其西北部的繁峙、应县的部分地区,年总辐射量在 5860MJ/m2以上。
临汾地区的部分及晋城市、沁源县在 5020~5440 MJ/m2之间。
运城地区大部分在 5020 MJ/m2以下,是本省太阳辐射的低值区。
其余,约占全省60%的地区年总辐射量介于5440-5720 MJ/m2之间。
由此说明,山西开发利用太阳能有相当丰富的资源优势。
山西省太原市气象资料
![山西省太原市气象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66a996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29.png)
山西省太原市气象资料山西省太原市气象资料一、概述太原市位于山西省中部,是省会及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全市地处温带冷半湿、黄土高原半干旱气候区,总体呈现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降水分布不均等特点。
下面详细介绍太原市的气候特点及气象资料。
二、气候特点1. 季节特征太原市春季从3月中旬开始,夏季从6月中旬开始,秋季从9月中旬开始,冬季从12月中旬开始。
四季温差显著,春秋温和,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2. 年降水量太原市年降水量为450毫米左右,入夏后7、8月份为主雨季,雨量占全年约60%。
3. 年平均气温太原市年平均气温为10.5℃左右,冬季平均气温为-5℃左右,夏季平均气温为25℃左右。
4. 日照时数太原市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00小时左右,大部分集中在春夏季节。
5. 风力特点太原市风力较强,多数月份平均风速大于3级。
春秋季节为最为明显的风季。
三、气象资料1. 温度太原市近期气温差异较大,气温波动较为频繁。
请市民及时增减衣服,以应对气温变化。
2. 降水近期太原市气温较低,雨雪天气较频繁,请市民注意防范路面结冰等安全问题。
3. 风力太原市风力较强,请市民注意加强物品固定,防止被风吹倒造成损失。
4. 空气质量太原市空气质量以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居多,请市民注意保护好自身健康,并降低排放污染物。
5. 日照时数近期太原市日照时数较少,请市民调整作息时间,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多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
四、小贴士1. 多层衣服由于太原市气温波动较大,请市民适当增减衣服,以应对气温变化。
2. 防护雨具由于太原市降雨频率较高,请市民随身携带雨具以备不时之需。
3. 物品固定由于太原市风力较强,请市民注意加强物品固定,防止被风吹倒造成损失。
4. 关注空气质量由于太原市空气质量状况不佳,请市民注意关注空气质量指数,并采取有关措施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6b9781b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2.png)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山西省朔州市位于华北地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季节分明,气候特征鲜明,同时也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在朔州市,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春季和秋季为过渡季节。
根据历史气象数据分析,该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为9.6摄氏度,年降水量为446毫米,年日照时数为2662小时。
其中,气温和降水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
在朔州市的气候条件下,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夏季长,冬季短,春秋季间降水少,春季开始,植被生长迅速。
夏季是粮食生长成熟的关键季节,高温多雨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大面积爆发,同时也会影响作物品质。
寒冬时节,当气温低于零度时,冰雪覆盖对农牧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对于冬季休耕种植有益。
春季和秋季是粮食播种和收获的关键季节,气温、降雨和光照时数的变化对于农作物生长和收成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农民需要科学合理安排种植时间和管理措施。
山西省朔州市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下也受到了影响。
过去几十年来,朔州市的气候变化趋势表现为气温上升,降水稳定或略有下降,频繁的自然灾害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这些变化对于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因素包括温度、降水和气候灾害。
在朔州市,气温变化导致农作物生长周期的改变,降水数量和分布的变化导致抗旱措施需要调整,气候灾害特别是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不断增加,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不稳定性。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上,我们需要积极采取措施,包括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加大投入,推广新技术和管理模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提高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和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总之,在朔州市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天气是决定性因素之一。
农民们需要密切关注气象变化,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应对各种天气极端事件的影响,确保高品质、高产量、高效益的农业生产,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全国光照有效利用小时数表格
![全国光照有效利用小时数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a727875f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12.png)
全国光照有效利用小时数表格全国光照有效利用小时数表格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太阳能作为最为清洁、最为可靠的可再生能源之一,被各地政府和人民所广泛利用。
而实际上,太阳能的利用程度与地理位置以及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因此,在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进行研究时,必须考虑到每个地区的光照有效利用小时数。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全国光照有效利用小时数表格。
一、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由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省构成。
由于这一地区大部分地区地势高峻,森林覆盖率高,加之冬季天气寒冷,气温一般比较低,因此东北地区太阳能的利用率较低。
各个城市的光照有效利用小时数如下:城市旺季日照时数光照有效利用小时数沈阳 7.8 5.5大连 7.9 5.6长春 7.1 5.0哈尔滨 7.3 5.1二、华北地区华北地区由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省构成。
这一地区一般为干旱的半湿润气候和湿润的半干旱气候,所以采用太阳能的程度较高。
各个城市的光照有效利用小时数如下:城市旺季日照时数光照有效利用小时数北京 8.2 6.5天津 8.3 6.6石家庄 8.1 6.4太原 7.6 6.0三、华东地区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份,这一地区的气候较为温暖,日照时间长,尤其是夏季,因此太阳能的利用率较高。
各个城市的光照有效利用小时数如下:城市旺季日照时数光照有效利用小时数上海 7.2 6.2南京 7.6 6.5杭州 7.5 6.4济南 7.0 6.0四、华南地区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省份,这一地区最为典型的特点是日照时间长,气温高,降水充沛,非常适合太阳能的利用。
各个城市的光照有效利用小时数如下:城市旺季日照时数光照有效利用小时数广州 6.8 6.5南宁 6.5 6.2海口 6.6 6.3福州 6.9 6.7五、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包括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等省份。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这一地区太阳能的利用程度相对较低,但在一些高原城市则有一定的优势。
山西长治天气环境怎么样
![山西长治天气环境怎么样](https://img.taocdn.com/s3/m/09e6851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c.png)
山西长治天气环境怎么样
长治属典型中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
年平均气温在4.9--10.4摄氐度之间,气候条件与避暑山庄承德相近。
1月份最冷,平均最低气温为-6.9摄氐度;7月份最热,平均最高气温为22.5摄氐度。
号称“无扇之城”。
年日照时数2418--2616小时,一般年降水量在537.4--656.7毫米,7月最多,为132.2毫米,1月最少,为5.5毫米,年平均无霜期在156.8--181.9天,年平均风速为1.5--3.0米/秒之间。
长治各月平均气温:一月:零下6.9°C二月:零下3.4°C三月:3.7°C四月:11.7°C五月:17.4°C六月:20.5°C七月:22.5°C 八月:20.5°C九月:15.6°C十月:9.8°C十一月:2.6°C十二月:零下5.6°C。
综上,长治的气温是四季分明。
夏季凉爽,估计是地势高的缘故;冬天不是很冷,盆地效应,抵触晋东南,还是暖和。
山西省及主要城市概况
![山西省及主要城市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37877010f18583d0496459b4.png)
太原是山西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信息中心,是以冶金、机械、化工、煤炭为支柱,以输出能源、原材料、矿山机械产品为主要特征的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城市。
太原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年平均降雨量456毫米,年平均气温9.5℃,全年日照时数平均2808小时。
太原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尤为丰富,享有“煤铁之乡”美称。
在诸多矿产中以煤、铁、石膏储藏量为最,并以质地优良享有盛誉。
太原旅游资源丰富悠久文明的历史给太原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较为著名的有晋祠、天龙山石窟、永祚寺、纯阳宫、崇善寺、窦大夫祠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
名山、石窟、寺院、庙宇、湖泊、森林、温泉、溶洞、峡谷、河流、古建筑、古遗址、名人故居、历史文化纪念地、博物馆等旅游资源的丰富以及高品质的文物的集中,在国内也是非常少有。
其中晋祠圣母殿内宋塑侍女像栩栩如生,姿态各异,在海内外享有盛名。
天龙山的北朝石窟及隋唐造像、崇善寺明代藏经、纯阳宫关羽立马铜像,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均占有辉煌的一页。
此外,唐太宗李世民撰写的“贞观宝翰”《晋祠铭并序》碑文,是现存最早的唯一完好的唐太宗行书碑。
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上党盆地,它东倚太行,与河北、河南两省为邻;西屏太岳,与临汾地区接壤的;北交晋中;南连晋城。
市辖城区、郊区、长治县、潞城市、长子、黎城、襄垣、沁县、屯留、武乡、平顺、壶关和沁源共13个县市区,面积l.5万平方公里,人口292.82万,是山西著名的米粮产地。
长治市地处北纬35°49′-37°02′之间,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为“四季分四个月”,雨热同季,温和适中,是旅游、观光的理想胜地。
长治自然风光神奇壮美。
太行“迤丽东北,延袤千里”,峰峦叠嶂,英雄隘险;太岳群耸峙,巍峨峻秀,标密谷幽;漳河三源相汇,滋润上党沃土,蜿蜒潺潺东流。
长治有以山地为主体的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东望巍峨的太行山,千峰竞秀,万壑争奇。
(完整版)山西省的自然条件与植被分布规律
![(完整版)山西省的自然条件与植被分布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36d538c0fe4733687f21aa5f.png)
山西省的自然条件与植被分布规律(2007-04-27 11:42:50)转载标签:关于山西植被一、自然条件山西位于黄河中游东侧,黄土高原东缘。
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
省境四周山河环绕,东和东南绕太行山和河北、河南相邻;西、西南隔黄河与陕西、河南相望;北以长城与内蒙古相毗连。
疆界轮廓约呈一由东北向西南华侨的平行四边形。
南北界于北纬34°34.8′~40°43.4′,东西界于东经110°14.6′~114°33.4′之间。
总面积156 266平方公里。
地貌、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是制约植物类群分布的主要因素。
(一)地貌山西是一个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山地占40%,丘陵占40.3%,平川、盆地占19.7%,最高五台山,海拔3058米,最低垣曲黄河谷地,海拔185米,其最大高差2800米,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
与东侧海拔不足100米的华北平原和西侧海拔1000米左右的黄河峡谷两岸的高原相比,显示出山西高原整体隆起的地形。
在整体隆起的高原中,由北向南排列着一连串断陷盆地,依次为大同盆地(海拔1000~1100米)、忻定盆地(海拔800~900米)、太原盆地(海拔700~800米)、临汾盆地(海拔400~600米)和运城盆地(海拔400~500米)。
中部的断陷盆地将整个高原分割成东西山地。
东部以太行山为主,由北而南,包括六棱山、恒山、五台山、系舟山、太行山、太岳山和中条山,海拔大部分在1500米以上。
西部以吕梁山为主,由北向南,包括七峰山、洪涛山、云中山、芦芽山、管涔山、黑茶山、关帝山、石千峰及龙门山,海拔一般在1500米左右。
南北长550公里;管涔山以南统称吕梁山。
晋西黄土高原,位于吕梁山以西,北起内长城,沿黄河东侧与吕梁山之间的狭长地带。
北高南低,由东向西倾斜,地面覆盖着10~13米厚的黄土层,局部地区黄土层厚达70~80米。
由于长期流水冲刷,把高原切割成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中国各地区全年太阳日照时间表
![中国各地区全年太阳日照时间表](https://img.taocdn.com/s3/m/8e159787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5a.png)
中国各地区全年太阳日照时间表中国各地区全年太阳日照时间表如下:类别主要地区全年日照时数/h 年总量/(KJ/㎡)1 宁夏北部、甘肃北部、新疆南部、青海西部、西藏西部、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新疆南部 502~670 ~30002 山东、河南、河北东南部、山西南部、新疆北部、吉林、辽宁、云南、陕西北部、甘肃东南部、广东南部、福建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南部、黑龙江、台湾东北部 419~502 ~22003 江苏省部分地区的地理纬度:南京、江宁、南京市、六合、江浦、溧水、高淳、苏州、张家港、苏州市、常熟、太仓335~419 ~1400全国各地太阳能总辐射量与年平均日照当量如下:地区类别地区太阳能年辐射量年平均日照当量1 宁夏北部、甘肃北部、新疆南部、青海西部、西藏西部6680-8400 1855-23332 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新疆南部 5852-6680 1625-1855 3000-3200 4.45-5.08 3200-3300 5.08-6.3 MJ/m·年kWh/m·年 22与其它国家相同地区比较:地区比较结果印度、巴基斯坦北部(670~837)×10⁴相当 3200~3300于225~285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586~796)×10⁴相当~3200于200~225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印度尼西亚 ___美国 ___标准光照下年平均日照时间及年日照时数如下:地区平均日照时间(时)年日照时数山东、河南、河北东南部、山西南部、新疆北部、吉林、辽宁、云南、陕西北部、甘肃东南部、广东南部、福建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南部、黑龙江、台湾东北部 1393-1625 5016-5852湖南、湖北、广西、江西、浙江、福建北部、广东北部、陕西南部、江苏南部、安徽南部、黑龙江、台湾东北部 1163-1393 4190-5016江苏省部分地区的地理纬度如下:城市名地理纬度南京31°56′N江宁31°58′N南京市32°03′N六合32°20′N江浦32°04′N溧水31°39′N高淳31°18′N苏州31°19′N张家港31°52′N苏州市31°19′N常熟31°39′N太仓31°27′N本文提供了各地区的经度、纬度、太阳赤纬、太阳时角、太阳高度角和太阳方位角等信息。
山西省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
![山西省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f70852bf51e79b89680226a0.png)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15):124-128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山西省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赵永强,王志伟,李海涛(山西省气候中心,太原030002)摘要:基于山西省109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的日照时数资料,笔者采用气候倾向率分析、M-K突变检测和空间插值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山西省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近50年来,山西省平均日照时数在年代、年、季尺度上都呈减少趋势,年平均减少幅度为64.16h/10a;四季日照时数中,夏季日照最多,冬季最少,各季变化中夏季减幅最大,春季最小;月变化为单峰型,最大值出现在5月;山西省日照时数年、季都存在由多到少的突变,年突变在1987年。
山西省日照时数空间差异明显,表现为由南部到北部逐渐增加,南部地区少于北中部地区;大部分地区表现减少趋势,个别地区为增加趋势,其中年日照时数以潞城减幅最大,减幅为207.7h/10a。
关键词:日照时数;时空变化特征;山西中图分类号:P422.1+1文献标志码:A论文编号:casb16060074Sunshine Hours in Shanxi: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Zhao Yongqiang,Wang Zhiwei,Li Haitao(Shanxi Climate Center,Taiyuan030002)Abstract:Based on sunshine hours data of109meteorological stations from1961to2010in Shanxi,the authors used the methods of climate tendency rate analysis,M-K mutation detection and spatial interpolation, to analyze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unshine hours in Shanxi.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easonal,annual,and decadal sunshine hours decreased with an average rate of64.16h/10a;sunshine hours in summer was the most,that in winter was the least,sunshine hours decline in summer was the maximum,and that in spring was the minimum;monthly sunshine hours was unimodal,the maximum appeared in May;annual and seasonal sunshine hours had mutation in1987from more to less;the annual sunshine hours decreased from north to south,and the annual sunshine hours in north and middle was more than that in south;most of the region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and some areas had an increasing trend,of which,the annual sunshine hours in Lucheng had the biggest decline with a rate of207.7h/10a.Key words:sunshine hours;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Shanxi0引言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日照作为重要的气候因子,极大地影响着农业生产及人类生活。
山西省村镇建筑日照系数规定
![山西省村镇建筑日照系数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ba9a2acaa1c7aa00b52acbee.png)
山西省村镇建筑日照间距技术规定1总则1.0.1为便于指导全省村镇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科学利用土地,合理确定村镇建筑的日照间距,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特制定本规定。
1.0.2本规定适用于全省的村庄和集镇。
县城以外的建制镇亦按本规定执行。
1.0.3本规定依据《村镇规划标准》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
1.0.4本规定参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规定的原则编制,部分符号和基本术语沿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中有关规定。
1.0.5在进行村镇规划建设中,除遵守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与规范的规定。
2术语符号2.0.1低层居住建筑建筑层数为1~3层的居住建筑。
2.0.2多层居住建筑建筑层数为4~6层的居住建筑。
2.0.3中高层居住建筑建筑层数为7~9层的居住建筑。
2.0.4高层居住建筑建筑层数等于或大于10层的居住建筑。
2.0.5长日照建筑指托儿所、幼儿园的活动室和卧室,中小学教室,医院、疗养院的病房,老年人公益性专用住宅以及国家规范中指定的日照标准高于住宅的其它建筑。
2.0.6主要采光面指被遮挡建筑物中具有日照要求的主要使用功能房间的采光面。
南北向建筑的主要采光面为南向。
2.0.7非主要采光面本规定特指遮挡建筑物中与被遮挡建筑物相对的外墙面。
2.0.8日照间距(Lx)为保证被遮挡建筑物达到日照标准要求而确定的最小建筑间距。
日照间距计算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不设挑檐的遮挡建筑物,日照间距计算取值为遮挡建筑物非主要采光面至被遮挡建筑物主要采光面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即建筑间距;2 设挑檐的遮挡建筑物,日照间距计算取值为遮挡建筑物非主要采光面挑檐外沿的垂直投影至被遮挡建筑物主要采光面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
3 遮挡建筑物非主要采光面有每处不超过3米长(含3米)的凸出部分(如楼梯间),凸出距离不超过1米,且其累计总长度不超过同面建筑外墙总长度的1/4者,计算其日照间距时可忽略不计凸出部分。
关于山西导游词一百字10篇
![关于山西导游词一百字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045ff8fe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20.png)
关于山西导游词一百字10篇山西导游词一百字篇1太原市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昼夜温差较大,无霜期较长,日照充足。
年平均降雨量456毫米,年平均气温9.5℃,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6.8℃;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3.5℃。
全年日照时数2808小时。
太原市地处大陆内部,距东部海岸线较远,其西北部为广阔的欧亚大陆腹地。
在全国气候区划中,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理环境三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太原地区所处的北半球中纬度地理位置和山西高原的地理环境,使之能够接受较强的太阳辐射,光能热量比较丰富,在农业光能利用划分上属于高照率范畴;同时,受西风环流的控制及较高的太阳辐射的影响,又使其气候干燥,降雨偏少,昼夜温差大,是典型的的大陆性气候。
太,古通“大”,如太宰亦作“大宰”,太子亦作“大子”;大、太也有差异,太者大加一点,犹言比大还大,表示大之不尽,或谓很大、极大。
原,指宽广平坦的地形,若平原、高原、草原、沙原、苔原者然。
中国最早诠释词义的专著《尔雅》说:“广平曰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皆“原”之妙用。
太原,是一座具有47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古城。
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资源而闻名天下。
太原文化渊源淳厚,与全国任何一个历史古城相比,包括著名的古都北京、西安、杭州、开封、洛阳在内,都毫不逊色。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盛赞太原“天王三京,北都其一”“雄藩巨镇,非贤莫居”。
历史文化是古城太原最大的一笔精神财富。
太原曾经是唐尧故地、战国名城、太原故国、北朝霸府、天王北都、中原北门、九边重镇、晋商故里……“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只要来过太原的人,都会深深地陶醉在它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之中。
山西导游词一百字篇2李家大院位于山西省万荣县阎景村,是晋南巨贾李子用的私家宅院。
关于太阳能的一些知识
![关于太阳能的一些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965be28ccbff121dd3683ca.png)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的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2°34′——114°33′,北纬39°03′——40°44′之间。
年平均日照2700h,接受太阳辐射为120——140 cal/cm2,平均日照时间为4.6小时左右。
设L为用户的日耗电量,则有如下计算:1.蓄电池组的容量计算蓄电池的容积是根据系统日用电量、蓄能的天数及蓄电池放电的深度来确定的,其计算公式为C=( L×D)/[ DOD×E1×(1-E2)]式中:L —系统日耗电量,单位kW·h;D—估计最多无风无光照的天数,或要求的蓄能天数;DOD—蓄电池的最大放电深度,约50%~80%;E1—系统能量转换率,约80%~90%;E2—电力传输损失,约5%。
由此可以计算出C。
若选择12V的标称电压铅酸蓄电池单体,串联成24V电池蓄电池组,根据电池组容量安时数等于所需瓦时除以电池组电压,得电池组的容量为:C'= C/24,由此计算可得电池组总容量。
从而选择出合适的蓄电池组。
2.控制器的选择由于系统日耗电为L,根据当地平均日照时间为4.6h,可以得出太阳能电池板需要的时均总功率为:P总=L/4.6。
根据太阳能电池对太阳光的转换效率90%,控制器和逆变器的转换效率为75%,得出太阳能电池板的功率为:P板=P总/0.75/0.9I板= P板/24根据蓄电池的采用,又依据上述计算结果,我们就可以选择出合适的控制器。
3.太阳能板的选择太阳能电池组件是太阳能供电系统工作的基础,它的功能是将太阳能辐射转化为电能,其光电转换效率决定了供电系统的工作效率,所以光电转换效率是选择太阳能电池组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参数。
目前,太阳能电池主要分为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3种。
其中单晶硅电池板的光电转换率为15%~20%以上,最高可以达到24%,使用寿命一般为15年左右,最高可达到25年。
多晶硅电池板的光电转换率为12%,非晶硅约为10%。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eb38114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26.png)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山西省朔州市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地处北纬40°48′至39°43′,东经113°34′至112°20′之间。
山西省朔州市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四季分明特征。
该地区的气温变化较大。
冬季长而寒冷,1月份的平均气温为-10℃左右,最低气温可低至-20℃。
而夏季则相对短暂而炎热,7月份的平均气温为24℃左右,最高气温可达35℃。
春季温暖宜人,秋季凉爽宜人。
该地区年降水量相对较少,呈现干旱的倾向。
年降水量约为400-6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占总降水量的70%以上。
冬季和春季降水较少,容易造成旱情。
降水不均衡,容易引发干旱和水灾等自然灾害。
山西省朔州市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00小时左右。
夏季阳光强烈,光照充足,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和繁殖。
但是由于高温和长时间的照射,也容易引发作物的旱灾。
该地区的气候波动较大,极端天气现象较多。
夏季常常会出现干热风暴和强烈降雨等极端天气现象,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
同时也会出现强风、雾霾等气象灾害。
由于该地区冬季长而寒冷,农作物的生长期相对较短,部分取决于冰雪天的持续时间,所以选择适宜的种植作物非常重要。
农民需要选择适应性强、抗寒性能好的农作物进行种植,如小麦、玉米等冬灌作物。
由于降水不均衡和干旱倾向,农民需要在灌溉、水资源管理方面下功夫,确保农作物的灌溉和生长。
应选择旱作农作物进行种植,如马铃薯、小麦等,并采取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由于高温和充足的日照时数,农民需要加强对农作物的温度和光照管理。
合理安排种植时间,选择适宜的作物品种,避免高温时段种植,减少作物受热的影响。
同时要加强防晒,减少作物叶片的水分蒸发。
由于极端天气现象多发,农民需要加强灾害防范意识,做好天气预警和紧急应对措施。
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农作物受灾,如加固大棚、做好防风固沙等。
山西省朔州市的年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建筑工程管理]山西省村镇建筑日照间距技术规定
![(建筑工程管理]山西省村镇建筑日照间距技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1182966083c4bb4cf7ecd185.png)
(建筑工程管理)山西省村镇建筑日照间距技术规定关于印发《山西省村镇建筑日照间距技术规定》的通知晋建村字[2005]97号各市建设局(建委、规划局):根据《村镇规划标准》要求,参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结合我省实际,我厅制定了《山西省村镇建筑日照间距技术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于进行村镇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时参照执行,且将执行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及时反馈给我们。
附1、《山西省村镇建筑日照间距技术规定》2、条文说明山西省建设厅二○○五年四月十九日山西省村镇建筑日照间距技术规定1总则1.0.1为便于指导全省村镇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科学利用土地,合理确定村镇建筑的日照间距,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特制定本规定。
1.0.2本规定适用于全省的村庄和集镇。
县城以外的建制镇亦按本规定执行。
1.0.3本规定依据《村镇规划标准》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
1.0.4本规定参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规定的原则编制,部分符号和基本术语沿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中有关规定。
1.0.5于进行村镇规划建设中,除遵守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2术语符号2.0.1低层居住建筑建筑层数为1~3层的居住建筑。
2.0.2多层居住建筑建筑层数为4~6层的居住建筑。
2.0.3中高层居住建筑建筑层数为7~9层的居住建筑。
2.0.4高层居住建筑建筑层数等于或大于10层的居住建筑。
2.0.5长日照建筑指托儿所、幼儿园的活动室和卧室,中小学教室,医院、疗养院的病房,老年人公益性专用住宅以及国家规范中指定的日照标准高于住宅的其它建筑。
2.0.6主要采光面指被遮挡建筑物中具有日照要求的主要使用功能房间的采光面。
南北向建筑的主要采光面为南向。
2.0.7非主要采光面本规定特指遮挡建筑物中和被遮挡建筑物相对的外墙面。
2.0.8日照间距(Lx)为保证被遮挡建筑物达到日照标准要求而确定的最小建筑间距。
(完整版)山西省的自然条件与植被分布规律
![(完整版)山西省的自然条件与植被分布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36d538c0fe4733687f21aa5f.png)
山西省的自然条件与植被分布规律(2007-04-27 11:42:50)转载标签:关于山西植被一、自然条件山西位于黄河中游东侧,黄土高原东缘。
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
省境四周山河环绕,东和东南绕太行山和河北、河南相邻;西、西南隔黄河与陕西、河南相望;北以长城与内蒙古相毗连。
疆界轮廓约呈一由东北向西南华侨的平行四边形。
南北界于北纬34°34.8′~40°43.4′,东西界于东经110°14.6′~114°33.4′之间。
总面积156 266平方公里。
地貌、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是制约植物类群分布的主要因素。
(一)地貌山西是一个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山地占40%,丘陵占40.3%,平川、盆地占19.7%,最高五台山,海拔3058米,最低垣曲黄河谷地,海拔185米,其最大高差2800米,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
与东侧海拔不足100米的华北平原和西侧海拔1000米左右的黄河峡谷两岸的高原相比,显示出山西高原整体隆起的地形。
在整体隆起的高原中,由北向南排列着一连串断陷盆地,依次为大同盆地(海拔1000~1100米)、忻定盆地(海拔800~900米)、太原盆地(海拔700~800米)、临汾盆地(海拔400~600米)和运城盆地(海拔400~500米)。
中部的断陷盆地将整个高原分割成东西山地。
东部以太行山为主,由北而南,包括六棱山、恒山、五台山、系舟山、太行山、太岳山和中条山,海拔大部分在1500米以上。
西部以吕梁山为主,由北向南,包括七峰山、洪涛山、云中山、芦芽山、管涔山、黑茶山、关帝山、石千峰及龙门山,海拔一般在1500米左右。
南北长550公里;管涔山以南统称吕梁山。
晋西黄土高原,位于吕梁山以西,北起内长城,沿黄河东侧与吕梁山之间的狭长地带。
北高南低,由东向西倾斜,地面覆盖着10~13米厚的黄土层,局部地区黄土层厚达70~80米。
由于长期流水冲刷,把高原切割成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全国主要城市标准日照时间
![全国主要城市标准日照时间](https://img.taocdn.com/s3/m/15f5a5ce50e2524de5187efa.png)
全国主要城市标准日照时间
太阳中心从出现在一地的东方地平线到进入西方地平线,其直射光线在无地物、云雾等任何遮蔽的条件下,照射到地面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可照时数。
太阳在一地实际照射地面的时数,称为日照时数。
测定日照时数的仪器,有暗筒式和聚焦式两种日照计。
日照时数以小时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另一种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
平均日照时间=年日照时间/365天
折合为标准日照时间=平均日照时间*0.7
如:山西南部的标准日照时间=2500/365*0.7=4.8小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平
最佳倾 角
1607
1925
1605
1922
1605
1918
1605
1920
1607
1919
1605
1919
1601
1909
1583
1886
1584
1890
1602
1923
1599
1909
1611
1917
1600
1902
1610
1920
1603
1908
1600
1912
1610 1663 1557 1553 1582 1626 1603 1609 1571 1622 1627 1627 1649 1643 1631 1552
37.870 37.925 37.974 37.877 37.727 37.581 38.119 38.021 37.885 37.017 37.641 37.388 37.289 37.189 36.855 37.907 37.616 37.340 37.092 37.090 38.073 37.801 37.950 37.869 37.848 37.526 37.086 37.271 37.447 37.361 38.468 37.974 37.900 37.436 38.274 36.980 37.555 37.005 36.208 36.199 36.343 36.064
35
1375 1485
27
93
夏县
1485 1675
35
1396 1517
27
94
绛县
1496 1686
35
1414 1541
28
95
垣曲县 1496 1689
35
1383 1507
28
96
芮城县 1496 1682
35
1393 1510
28
97
泽州县 1518 1645
35
1434 1577
31
98
1806 1808 1806 1804 1801 1804 1804 1834 1810 1780 1803 1798 1798 1792 1728 1794 1785 1778 1770 1791 1806 1786 1792 1788 1785 1796 1773 1786 1800 1783 1861 1822 1817 1783 1844 1698 1802 1704 1674 1674 1678 1676
1551 1551 1552 1552 1552 1553 1547 1576 1551 1552 1553 1554 1555 1567 1518 1542 1540 1538 1539 1552 1550 1539 1541 1540 1540 1558 1549 1553 1554 1552 1591 1571 1567 1554 1579 1495 1553 1508 1478 1478 1484 1483
33
65
方山县 1613 1894
37
1520 1739
33
66
柳林县 1616 1883
37
1492 1683
32
67
岚县
1643 1942
38
1515 1745
34
68
交口
1565 1810
36
1424 1586
32
69
交城
1613 1898
37
1493 1706
33
70
石楼县 1616 1872
8
灵丘县 1595 1913
39
9
广灵县 1595 1924
39
10
天镇县 1639 1989
40
11
南郊区 1628 1956
39
12
平鲁区 1639 1971
39
13
朔城区 1639 1963
39
14 朔州市 山阴县
1639
1971
39
15
应县
1628 1953
39
16
怀仁县 1628 1964
38
26
神池县 1639 1960
38
27
五寨县 1642 1964
38
28
岢岚县 1642 1956
38
29
河曲县 1657 1978
38
30
偏关县 1657 1986
39
31
保德县 1643 1960
38
32
小店区 1613 1905
37
MeteoNorm值
水平
最佳倾 倾角角
角
度
1572 1865
37
1628 1937
37
1619 1916
36
1490 1704
34
33
迎泽区 1613 1905
37
1488 1706
34
34
杏花岭区 1613 1908
37
1488 1707
34
35
尖草坪区 1613 1908
37
1490 1703
34
36 37
太原市
万柏林区 晋源区
1613 1613
1905 1901
40.025 38.422 38.825 38.494 38.74 39.078 39.207 38.808 38.399 39.178 38.993 38.724 39.213 39.471 38.88 37.749
112.422 112.594 112.684 113,022 113.446 113.037 113.588 112.129 112.04 112.004 111.729 111.528 111.351 111.635 111.138 112.596
1595 1883
37
1488 1704
33
49
昔阳
1595 1876
37
1484 1693
33
50
和顺
1595 1868
37
1480 1687
33
51
左权
1595 1861
37
1482 1678
33
52
榆社
1613 1887
37
1491 1694
33
53
盂县
1609 1905
38
1491 1706
山西省公司日照小时数
序 号
所属市
县名 /区 名
NASA值
水平
最佳倾 倾角角
角
度
1
左云县 1643 1986
39
2
阳高县 1646 1982
40
3
大同县 1646 1975
40
4
城区
1646 1978
40
5
矿区
1646 1978
40
6 大同 新荣区 1646 1982
40
7
浑源县 1628 1956
39
阳城县 1511 1645
35
1403 1539
30
99 晋城 陵川县 1500 1700
35
1430 1584
31
100
沁水县 1511 1715
35
1421 1572
30
101
高平市 1511 1715
35
1425 1571
29
102
尧都区 1566 1792
35
1424 1571
30
103
侯马市 1496 1689
30
76
屯留县 1576 1818
36
1733 1896
29
77 长治市 壶关县 1565 1803
36
1409 1545
30
78
黎城县 1565 1810
36
1401 1545
30
79
平顺县 1565 1803
36
1387 1526
29
80
襄垣县 1565 1814
36
1443 1605
31
81
武乡县 1577 1828
33
54
平定
1595 1879
37
1483 1692
33
55 阳泉
郊区
1595 1883
37
1486 1700
33
56
矿区
1595 1879
37
1484 1696
33
57
城区
1595 1879
37
1484 1690
33
58
离石区 1613 1883
37
1502 1708
33
59
孝义市 1613 1872
1917 1884 1838 1822 1875 1884 1905 1915 1848 1928 1933 1934 1968 1962 1938 1805
备注
纬度 经度
39.997 112.77
40.215 113.79
40.023 113.578
40.082 113.321
40.053 113.189
36
1572 1859
36
1574 1873
36
1497 1724
33
1505 1749
33
1496 1727
33
1555 1826
34
1624 1826
35
1577 1865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