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函数图像练习题

合集下载

19.1.2 函数的图象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含解析)

19.1.2 函数的图象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含解析)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19.1.2 函数的图象基础过关全练知识点1 函数的图象1.【主题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倒计时短片:用“中国式浪漫”美学惊艳了世界,下图是一年中部分节气所对应的白昼时长示意图,给出下列结论:①从立春到大寒,白昼时长先增大再减小;②夏至时白昼时长最长;③立夏和立秋,白昼时长大致相等;④立春是一年中白昼时长最短的节气.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1个B.2个C.3个D.4个2.【新独家原创】疫情期间,为保障学校师生安全,某校每天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小邦下课后从教室去160米的检测点做核酸检测,他用了2分钟到达检测点,扫码检测共用了2分钟,做完核酸检测后,他及时回教室,用了2.5分钟.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小邦离教室的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A B C D3.【主题教育·革命文化】为“传承红色基因,共筑中国梦”,八年级的师生开展了共赴井冈山红色革命根据地红色研学之旅,下图描述了汽车在一段时间内路程s(千米)与时间t(小时)的函数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在0~1小时的平均速度是60千米/时B.汽车在2~3小时的速度比0~0.5小时的速度快C.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60千米/时D.汽车在0.5~1.5小时的速度是80千米/时4.【跨学科·化学】实验证实,放射性物质在放出射线后,质量将减少,减少的速度开始较快,后来较慢,实际上,物质所剩的质量与时间成某种函数关系.下图为镭的放射规律的函数图象,据此可计算32 mg镭缩减为1 mg所用的时间大约是 年.5.【教材变式·P83T9变式】小明骑单车上学,当他骑了一段路时,想起要买某本书,于是又折回到刚经过的某书店,买到书后继续去学校.如图所示的是他本次上学所用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1)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米?小明在书店停留了多少分钟?(2)本次上学途中,小明一共骑行了多少米?(3)当骑单车的速度超过300米/分时就超过了安全限度.问:在整个上学途中,哪个时间段小明的骑车速度最快?速度在安全限度内吗? (4)小明出发多长时间离家1 200米?知识点2 函数图象的画法6.画出函数y=2x-1的图象.(1)列表:x…-2-10123…y……(2)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描点并连线;(3)判断点A(-3,-5),B(2,-3),C(3,5)是否在函数y=2x-1的图象上;(4)若点P(m,9)在函数y=2x-1的图象上,求出m的值.知识点3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7.【跨学科·物理】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测得一弹簧的长度y(cm)与所挂重物的质量x(kg)有下面的关系,那么弹簧的长度y(cm)与所挂重物的质量x(kg)之间的关系式为( )x(kg)0123456y(cm)1212.51313.51414.515A.y=0.5x+12B.y=x+10.5C.y=0.5x+10D.y=x+128.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18 km的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以4 km/h 的平均速度步行,乙以比甲快1 km/h的平均速度步行,相遇而止. (1)求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y(km)和所用的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求出函数图象与x轴、y轴的交点坐标,画出函数的图象,并求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9.已知y是x的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下表是y与x的几组对应值.x…123579…y…1.983.952.631.581.130.88…小腾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利用上述表格所反映出的y与x之间的变化规律,对该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腾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描出了以表中各组对应值为坐标的点,根据描出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2)根据画出的函数图象,写出:①x=4对应的函数值y约为 ;②该函数的一条性质: .能力提升全练10.【主题教育·革命文化】(2022湖南永州中考,10,★☆☆)学校组织部分师生去烈士陵园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师生队伍从学校出发,匀速行走30分钟到达烈士陵园,用1小时在烈士陵园进行了祭扫和参观学习等活动,之后队伍按原路匀速步行45分钟返校.设师生队伍离学校的距离为y米,离校的时间为x分钟,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y与x关系的是( )A B C D11.(2021安徽合肥四十五中模拟,6,★★☆)将一盛有部分水的圆柱形小水杯放入事先没有水的大圆柱形容器内,现用一个注水管沿大容器内壁匀速注水,如图所示,则小水杯水面的高度h(cm)与注水时间t(min)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A B C D12.【主题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2022山西太原期末,9,★★☆)骑行是一种健康自然的运动旅游方式,长期坚持骑自行车可增强心血管功能,提高人体新陈代谢和免疫力.下图是骑行爱好者小李某日骑自行车行驶路程(km)与时间(h)的图象,观察图象得到下列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A.小李实际骑行时间为6 hB.点P表示出发6 h,小李共骑行80 kmC.3~6 h小李的骑行速度比0~2 h慢D.0~3 h小李的平均速度是15 km/h13.(2022山东临沂中考,12,★★☆)甲、乙两车从A城出发前往B城,在整个行程中,汽车离开A城的距离y(单位:km)与时间x(单位:h)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车行驶到距A城240 km处,被乙车追上B.A城与B城的距离是300 kmC.乙车的平均速度是80 km/hD.甲车比乙车早到B城14.(2021黑龙江牡丹江中考,7,★★☆)春耕期间,市农资公司连续8天调进一批化肥,并在开始调进化肥的第七天开始销售.若进货期间每天调进化肥的吨数与销售期间每天销售化肥的吨数都保持不变,这个公司的化肥存量s(单位:吨)与时间t(单位:天)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该公司这次化肥销售活动(从开始进货到销售完毕)所用的时间是 天.素养探究全练15.【创新意识】(2022浙江舟山中考)6月13日,某港口的潮水高度y(cm)和时间x(h)的部分数据及函数图象如下:x(h)…1112131415161718…y(cm)…18913710380101133202260…(数据来自某海洋研究所)(1)数学活动:①根据表中数据,通过描点、连线(光滑曲线)的方式补全该函数的图象.②观察函数图象,当x=4时,y的值为多少?当y的值最大时,x的值为多少?(2)数学思考:请结合函数图象,写出该函数的两条性质或结论;(3)数学应用:根据研究,当潮水高度超过260 cm时,货轮能够安全进出该港口,请问当天什么时间段适合货轮进出此港口?答案全解全析基础过关全练1.B 由题图可知,从立春到大寒,白昼时长先增大再减小后增大,∴结论①不正确;夏至时白昼时长最长,∴结论②正确;立夏和立秋,白昼时长大致相等,∴结论③正确;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时长最短的节气,∴结论④不正确.故选B.2.C 去做核酸检测时用了2分钟,距离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扫码检测共用了2分钟,离教室的距离没有发生变化;回教室用了2.5分钟,距离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故选C.3.D 汽车在0~0.5小时的速度是30÷0.5=60千米/时,0.5~1.5小时的速度为(110-30)÷(1.5-0.5)=80千米/时,所以0~1小时的平均速度为(60+80)÷2=70千米/时,故A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汽车在2~3小时的速度为(150-110)÷(3-2)=40千米/时,所以汽车在2~3小时的速度比0~0.5小时的速度慢,故B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150÷3=50千米/时,故C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汽车在0.5~1.5小时的速度是80千米/时,故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4.答案 8 100解析 由题图可知,经过1 620年时,镭质量缩减为原来的12,经过1 620×2=3 240年时,镭质量缩减为原来的14=122,经过1 620×3=4 860年时,镭质量缩减为原来的18=123,经过1 620×4=6 480年时,镭质量缩减为原来的116=124,∴经过1 620×5=8 100年时,镭质量缩减为原来的125=132,∵32×132=1(mg),∴32 mg镭缩减为1 mg所用的时间大约是8 100年.故答案为8 100.5.解析 (1)根据题图可知,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1 500米,小明在书店停留了12-8=4分钟.(2)1 500+(1 200-600)×2=2 700(米).故本次上学途中,小明一共骑行了2 700米.(3)根据题图可知,从12分钟至14分钟小明的骑车速度最快,这个过程中,骑车速度为(1 500-600)÷(14-12)=450(米/分钟),∵450>300,∴在12分钟至14分钟时,小明的骑车速度超过了安全限度.(4)设小明出发t分钟时,离家1 200米,①根据题图可知,当t=6时,小明离家1 200米;②根据题意,得600+450(t-12)=1 200,解得t=403.∴小明出发6分钟或403分钟时离家1 200米.6.解析 (1)列表:x…-2-10123…y…-5-3-1135…(2)描点并连线,画出函数图象如图所示.(3)把x=-3代入y=2x-1,得y=-7≠-5,把x=2代入y=2x-1,得y=3≠-3,把x=3代入y=2x-1,得y=5,所以点C在函数y=2x-1的图象上,点A和B不在函数y=2x-1的图象上.(4)∵点P(m,9)在函数y=2x-1的图象上,∴9=2m-1,解得m=5.7.A 由题表数据可得出弹簧的长度y(cm)与所挂重物的质量x(kg)之间的关系式为y=0.5x+12.8.解析 (1)y=18-(5x+4x)=-9x+18,故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y(km)和所用的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9x+18.(2)当x=0时,y=18,当y=0时,-9x+18=0,解得x=2,故函数图象与x轴、y 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2,0)、(0,18).列表:x/h02y/km180描点、连线,画出的函数图象如图.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0≤x≤2.9.解析 本题答案不唯一.画出的函数图象需符合表格中所反映出的y与x之间的变化规律,写出的函数值和函数性质需符合所画出的函数图象.如:(1)如图.(2)①1.98.②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能力提升全练10.A 由题意易知,当0≤x<3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30≤x≤90时,y是一个定值,当90<x≤135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能大致反映y与x关系的是选项A中的图象.11.B 将一盛有部分水的圆柱形小玻璃杯放入事先没有水的大圆柱形容器内,小玻璃杯内的水原来的高度一定大于0,则可以判断A、D一定错误,用一注水管沿大容器内壁匀速注水,水开始时不会流入小水杯,因而这段时间h不变,当大容器中的水面的高度与小水杯的高度齐平时,开始向小水杯内流水,h随t的增大而增大,当水注满小水杯后,小水杯内水面的高度h不再变化.故选B.12.B A.小李实际骑行时间为5 h,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点P表示出发6 h,小李共骑行80 km,故本选项符合题意;(km/h),0~2 h小李的骑行C.3~6 h小李的骑行速度为(80-30)÷(6-3)=503=15(km/h),速度为302>15,所以3~6 h小李的骑行速度比0~2 h快,故本选项不合题意;因为503=10(km/h),故本选项不合题意.D.3 h内,小李的平均速度是303故选B.13.D 由题图可知,A城与B城的距离是300 km,故选项B说法正确;甲车的平均速度是300÷5=60(km/h),所以甲车4小时行驶60×4=240 km,即甲车行驶到距A城240 km处,被乙车追上,故选项A说法正确;乙车的平均速度是240÷(4-1)=80(km/h),故选项C说法正确;由题图可知,乙车比甲车早到B城,故选项D说法不正确.故选D.14.答案 10解析 调进化肥的速度是30÷6=5(吨/天),由题图知在第6天时,库存物资有30吨,在第8天时库存物资有20吨,=10(吨/天),所以销售化肥的速度是30―20+5×22所以剩余的20吨化肥完全售出需要20÷10=2(天),故该公司这次化肥销售活动(从开始进货到销售完毕)所用的时间是8+2=10(天).故答案为10.素养探究全练15.解析 (1)①补全图象如图:②观察函数图象,当x=4时,y=200,当y的值最大时,x=21.(2)(答案不唯一)该函数的两条性质如下:①当2≤x≤7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②当x=14时,y取得最小值,为80.(3)由图象可知,当y=260时,x=5或x=10或x=18或x=23,∴当5<x<10或18<x<23时,y>260,即当5<x<10或18<x<23时,适合货轮进出此港口.。

初二数学函数概念与图像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数学函数概念与图像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数学函数概念与图像练习题及答案函数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初二数学中也是学习的重点之一。

理解函数的概念以及掌握函数图像的绘制对于学习数学非常关键。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初二数学函数概念与图像的练习题及答案,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练习题一:给出以下函数,判断它们是否为函数,并画出它们的图像。

1. 函数f(x) = 2x + 12. 函数g(x) = √x3. 函数h(x) = x^2 + 14. 函数k(x) = |x|答案一:1. 函数f(x) = 2x + 1 是函数。

它的图像为一条直线,斜率为2,截距为1.2. 函数g(x) = √x 是函数。

它的图像为一条抛物线,开口向上,过点(0,0).3. 函数h(x) = x^2 + 1 是函数。

它的图像为一条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为(0,1).4. 函数k(x) = |x| 是函数。

它的图像为以原点为对称中心的一条直线段.练习题二:给出以下函数的图像,写出它们的解析式。

1.图像描述:一条斜率为1,截距为2的直线段。

解析式:f(x) = x + 22.图像描述:一条横纵坐标均为正的对数曲线。

解析式:g(x) = ln(x)3.图像描述:一个顶点在坐标原点的开口向下的抛物线。

解析式:h(x) = -x^24.图像描述:一条横坐标为负的直线段。

解析式:k(x) = -2答案二:1. 图像描述所给出的直线的斜率为1,截距为2,因此解析式为f(x) = x +2.2. 图像描述所给出的曲线是对数曲线,横纵坐标均为正,因此解析式为g(x) = ln(x).3. 图像描述所给出的抛物线是一个顶点在坐标原点的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因此解析式为h(x) = -x^2.4. 图像描述所给出的直线段横坐标为负,因此解析式为k(x) = -2.练习题三:根据函数的图像,判断它们的性质。

1. 以下函数图像是否为奇函数?图像描述:一条关于y轴对称的曲线。

答案:是奇函数。

八年级函数图像练习题

八年级函数图像练习题

八年级函数图像练习题[函数的图像]一般来说,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描点法画函数图形的一般步骤]第一步:列表;第二步:描点;第三步:连线。

[函数的表示方法]列表法:一目了然,使用起来方便,但列出的对应值是有限的,不易看出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对应规律。

解析式法:简单明了,能够准确地反映整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相依关系,但有些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不能用解析式表示。

图象法:形象直观,但只能近似地表达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二、试题1、设电报收费标准是每个字0.1元,写出电报费y 与字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2、y?3x?5x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yx的取值范围是;2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n?8x?43、当x=-4时,函数y?的值是。

x?3s?4、汽车以8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路程为s千米,行驶时间为t小时,用含t的式子表示s得;在这个问题中,是变量,是常量。

5、写出下列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函数y?2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x?1函数y?x的取值范围是。

函数y?2x?3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函数y??2x2?5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函数y?x的取值范围是。

、写出等腰三角形中底角的度数y与顶角度数x的函数关系式y?_________,其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7、甲、乙两人在一次赛跑中,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这时一次米赛跑;甲、乙两人中先到达终点的是;甲在这次赛跑中的速度为米/秒。

8、小明的爷爷吃过晚饭后,出门散步,在报亭看了一会报纸才回家,小明绘制了爷爷离家的路程s与外出的时间t之间的关系图。

报亭离爷爷家米;爷爷在报亭看了分钟报纸;爷爷走去报亭的平均速度是米/分。

9、下列图形不能体现y是x的函数关系式是A、B、C、D、10、一根蜡烛厂20cm,点燃后每小时燃烧5cm,燃烧时剩下的高度h与燃烧时间t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为A、 B、 C、 D、11、已知点A、B、C、D,其中在函数y?3x2的图象上的点有个。

八年级最新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初二数学下册章节练习题带图文答案解析全部100篇第十九章2函数函数的图象

八年级最新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初二数学下册章节练习题带图文答案解析全部100篇第十九章2函数函数的图象

初二数学第十九章 19.1函数(函数的图象)同步练习(答题时间:60分钟)微课程:函数图象的应用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湖北黄石)如右图,已知某容器是由上下两个相同的圆锥和中间一个与圆锥同底等高的圆柱组合而成。

若往此容器中注水,设注入水的体积为y ,高度为x ,则y 关于x 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yOx A.yOxB .yO x C . yO xD .*2. (湖北鄂州)一个大烧杯中装有一个小烧杯,在小烧杯中放入一个浮子(质量非常轻的空心小圆球)后再往小烧杯中注水,水流的速度恒定不变,小烧杯被注满后水溢出到大烧杯中,浮子始终保持在容器的正中间。

用x 表示注水时间,用y 表示浮子的高度,则用来表示y 与x 之间关系的选项是( )A B C D**3. (湖北仙桃)小文、小亮从学校出发到青少年宫参加书法比赛,小文步行一段时间后,小亮骑自行车沿相同路线行进,两人均匀速前行。

他们的路程差s (米)与小文出发时间t (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①小亮先到达青少年宫;②小亮的速度是小文速度的2.5倍;③24=a ;④480=b 。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t /分 9 a 720O b1915 s /米4. 早晨,小张去公园晨练,下图是他离家的距离y (千米)与时间t (分钟)的函数图象,根据图象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y(千米)x(分钟)20OA. 小张去时所用的时间多于回家所用的时间B. 小张在公园锻炼了20分钟C. 小张去时的速度大于回家的速度D. 小张去时走上坡路,回家时走下坡路二、填空题5. 已知函数y =ax +b 的图象经过点M (2,0)和N (1,-6)两点,则a =_______,b =_____。

6. 如图,射线l 甲,l 乙分别表示甲,乙两名运动员在自行车比赛中所走路程S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图象,则甲的速度_______乙的速度(用“>”,“=”,“<”填空)。

八年级数学-函数的图象练习题(含解析)

八年级数学-函数的图象练习题(含解析)

八年级数学-函数的图象练习题(含解析)基础闯关全练1.小刚从家去学校,先匀速步行到车站,等了几分钟后坐上了公交车,公交车匀速行驶一段时间后到达学校,小刚从家到学校的路程s(单位:m)与时间t(单位:min )之间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A. B. C. D.2.某日上午,静怡同学接到通知,她的作文通过了《我的中国梦》征文选拔,需尽快上交该作文的电子文稿,接到通知后,静怡立即在电脑上打字录入这篇文稿,录入一段时间后因事暂停,过了一会儿,静怡继续录入并加快了录入速度,直至录入完成,设从录入文稿开始所经过的时间为x,录入字数为y,下面能反映y与x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A. B. C. D.3.星期天,小明与小刚骑自行车去距家50千米的某地旅游,匀速骑行1.5小时后,其中一辆自行车出现故障,因此二人在自行车修理点修车,用了半小时,然后以原速继续前行,骑行1小时后到达目的地,请在如图19-1-2-1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符合他们骑行的路程s(千米)与骑行时间t (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4.已知两个变量x和y它们之间的3组对应值如下表所示:x -1 0 1y -1 1 3则y与x对应的函数关系可能是()A.y=x B.y=2x+1 C.y=x²+x+1 D.y=x35.商场进了一批花布,出售时要在进价(进货价格)的基础上加一定的利润,其数量x(米)与售价y(元)如下表:数量x(米) 1 2 3 4 …售价y(元)8+0.3 16+0.624+0.932+1.2…下列用数量x(米)表示售价y(元)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y=8x+0.3 B.y=(8+0.3)x C.y=8+0.3x D.y=8+0.3+x能力提升全练1.“龟兔赛跑”这则寓言故事讲述的是比赛中兔子开始时领先,但它因为骄傲在途中睡觉,而乌龟一直坚持爬行,最终赢得比赛,下列函数图象可以体现这一故事过程的是()A. B. C. D.2.小明家、食堂、图书馆在同一条直线上.小明从家去食堂吃早餐,接着去图书馆读报,然后回家,如图19-1-2-2反映了这个过程中,小明离家的距离y与时间x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吃早餐用了25min B.小明读报用了30minC.食堂到图书馆的距离为0.8km D.小明从图书馆回家的速度为0.8km/min3.已知y是x的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下表是y与x的几组对应值.x … 1 2 3 5 7 9 …y … 1.983.952.63 1.581.13 0.88 …小腾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利用上述表格所反映出的y与x之间的变化规律,对该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腾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1)如图19-1-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描出了以表中各组对应值为坐标的点,根据描出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2)根据画出的函数图象,写出:①x=4对应的函数值y约为________;②该函数的一条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三年模拟全练一、选择题1.如图19-1-2-4,在矩形ABCD中,AB=1,AD=2,M是AD的中点,点P在矩形的边上,从点A出发,沿A→B→C→D运动,到达点D后运动终止.设△APM的面积为y,点P经过的路程为x,那么能正确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A. B. C. D.2.一支蜡烛长20 cm,若点燃后每小时燃烧5cm,则燃烧剩余的长度y(cm)与燃烧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为()A. B. C. D.二、填空题3.小高从家门口骑车去单位上班,先走平路到达点A,再走上坡路到达点B,最后走下坡路到达工作单位,所用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如图19-1-2-5所示.下班后,如果他沿原路返回,且走平路、上坡路、下坡路的速度分别保持和上班时一致,那么他从单位到家门口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分钟.4.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地出发以不同的速度匀速前往乙地,快车到达乙地后停留了一段时间,立即从原路以原速度匀速返回,在途中与慢车相遇,相遇后两车朝各自的方向继续行驶,两车之间的距离y (千米)与慢车行驶的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19-1-2-6所示,则两车相遇时距甲地_______千米.五年中考全练一、选择题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0,底边长y是腰长x的函数,则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A. B. C. D.2.在物理实验课上,老师用弹簧秤将铁块悬于盛有水的水槽中,然后匀速向上提起,直到铁块完全露出水面一定的高度,如图19-1-2-7所示,则下列选项能反映弹簧秤的读数y(单位:N)与铁块被提起的高度x(单位:cm)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A .B .C .D .3.甲、乙两地相距80 km,一辆汽车上午9:00从甲地出发驶往乙地,匀速行驶了一半的路程后将速度提高了20 km/h,并继续匀速行驶至乙地,汽车行驶的路程y( km)与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19-1-2-8所示,该车到达乙地的时间是当天上午()A.10:35 B.10:40 C.10:45 D.10:504.甲、乙两人在笔直的湖边公路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匀速步行2 400米,先到终点的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4分钟,在整个步行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y(米)与甲出发的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如图19-1-2-9所示,下列结论:①甲步行的速度为60米/分:②乙走完全程用了32分钟;③乙用16分钟追上甲;④乙到达终点时,甲离终点还有300米.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二、填空题5.一天早晨,小玲从家出发匀速步行到学校,小玲出发一段时间后,她的妈妈发现小玲忘带了一件必需的学习用品,于是立即下楼骑自行车,沿小玲行进的路线,匀速去追小玲,妈妈追上小玲将学习用品交给小玲后,立即沿原路线匀速返回家里,但由于路上行人渐多,妈妈返回时骑车的速度只是原来的一半.小玲继续以原速度步行前往学校,妈妈与小玲之间的距离y(米)与小玲从家出发后步行的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19-1-2-10所示(小玲和妈妈上、下楼以及妈妈将学习用品交给小玲耽搁的时间忽略不计).当妈妈刚回到家时,小玲离学校的距离为_______米.核心素养全练1.2017年,部分国家及经济体在全球的创新综合排名、创新产出排名和创新效率排名情况如图19-1-2-11所示,中国创新综合排名全球第22,创新效率排名全球第_______.2.小红帮弟弟荡秋千(如图19-1-2-12a),秋千离地面的高度h(m)与摆动时间t(s)之间的关系如图19-1-2-12b所示.(1)根据函数的定义,请判断变量h是不是关于t的函数.(2)结合图象回答:①当t=0.7 s时,h的值是多少?并说明它的实际意义:②秋千摆动第一个来回需多少时间?3.图19-1-2-13①表示同一时刻的韩国首尔时间和北京时间,两地时差为整数.(1)设北京时间为x(时),首尔时间为y(时),若0≤x≤12,求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并填写下表(同一时刻的两地时间);北京时间7:30 _______ 2:50首尔时间_______12:15 ________(2)图19-1-2-13②表示同一时刻的英国伦敦(夏时制)时间和北京时间,两地时差为整数.如果现在伦敦(夏时制)时间为7:30,那么此时韩国首尔时间是多少?19.1.2 函数的图象1.B小刚从家到学校的路程s(m)应随他行走的时间t(min)的增大而增大,因而选项A一定错误;而在等车的时候离家的路程不变,因此C、D错误;所以能反映小刚从家到学校行走路程s(单位:m)与时间t(单位:min)之间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B,故选B.2.C接到通知后,静怡立即在电脑上打字录入这篇文稿,所以函数图象平缓上升;录入一段时间后因事暂停,录入字数不变,函数图象保持水平;过了一会儿,静怡继续录入并加快了录入速度,函数图象上升,且比开始时上升得快,综合这些信息可知答案为C.3.解析由题意可知,共骑行2.5小时走完全程50千米,所以前1.5小时走了30千米,修车用了0.5小时后继续骑行1小时,走了20千米,由此作图如图所示.4.B将3组x、y的对应值分别代入A、B、C、D四个选项中的函数关系式,都成立的是选项B.5.B依题意得y=(8+0.3)x.故选B.1.B乌龟匀速爬行,兔子因在比赛中间睡觉,导致开始时领先,最后输掉比赛,所以线段表示乌龟比赛中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折线表示兔子比赛中路程与时间的关系,跑到终点兔子用的时间多于乌龟所用的时间.A中,乌龟用时多,不合题意:C中,兔子和乌龟用时相同,不合题意;D中,乌龟虽然用时少,但图象显示比赛一开始,乌龟就领先,不合题意,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2.B吃早餐用的时间为25-8=17 min,故选项A错误:食堂到图书馆距离应为0.8-0.6=0.2 km,故选项C 错误;小明从图书馆回家的速度应为108.0=0.08 km/min,故选项D错误,故选B.3.解析本题答案不唯一.画出的函数图象需符合表格中所反映出的y与x之间的变化规律,写出的函数值和函数性质需符合所画出的函数图象.如:(1)(2)①1.98.②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一、选择题1.A △APM的面积随x的变化而变化,当点P由A到B,即x由0到1时,y匀速增大至最大值1,当点P由B到C,即x由1到3时,y取得最大值0.5且不变;当点P由C到D,即x由3到4时,y匀速减小.故选A.2.C 由题意,得y=20-5x.∵O≤y≤20,∴ 0≤20-5x≤20,∴0≤x≤4,∴y=20-5x的图象是一条线段,当x=0时,y=20;当x=4时,y=0.故选C . 二、填空题 3.答案15解析 根据图象可知上班时走平路、上坡路和下坡路的速度分别为215131和、(千米/分钟),且平路长度为1千米,A ,B 之间距离为1千米,B 与单位之间距离为2千米,所以他从单位到家门口需要的时间是2÷31121151÷+÷+=15(分钟).4.答案 220解析根据题意,结合图象得,OA 段表示两车同时同地同向往乙地行驶5小时后快车到达乙地,AB 段表示慢车继续行驶1小时,快车在乙地停留1小时,由此得慢车速度为(150-120)÷(5-4)=30千米/小时,设快车速度为x 千米/小时,则5x-30×5=150.解得x=60(千米/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5×60=300(千米),慢车行驶6小时后,快车准备从乙地返回,此时两车相距120千米,BC 段表示两车走这120千米直至相遇的情况,设6小时后再经过t 1.小时两车相遇,则30t ₁+60t ₁=120,解得t ₁=34,故慢车又行驶了30×34=40千米,所以此时两车相距甲地150+30+40=220千米. 一、选择题1.D 由题意可知,2x+y=10,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得2x >y 且2x <10,解得2.5<x <5,故选D .2.C 因为铁块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影响,所以铁块上底面离开水面前读数y 不变,铁块上底面离开水面后y 逐渐增大,铁块下底面离开水面后y 不变.3.B 由图象知,汽车行驶前一半路程(40 km)所用的时间是1 h .所以速度为40÷1=40(km/h),故行驶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40+20=60( km/h),所以行驶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为40÷60=32(h),因为32h=32×60=40 min ,所以该车一共行驶了1小时40分钟到达乙地,故到达乙地的时间是当天上午10:40.4.A 由图象知,甲4分钟步行了240米,∴甲步行的速度为4240=60(米/分),∴结论①正确;∵乙用了16-4=12分钟迫上甲,乙步行的速度比甲快12240=20(米/分),∴乙步行的速度为60+20=80米/分,∴结论③不正确;∴甲走完全程需要602400=40分钟,乙走完全程需要802400=30分钟,∴结论②不正确,∴乙到达终点时,甲用了34分钟,甲还有40-34=6分钟到达终点,离终点还有60×6=360米,∴结论④不正确.故选A . 二、填空题 5.答案200解析由图可知,小玲用30分钟从家里步行到距家1 200米的学校,因此小玲的速度为40米/分;妈妈在小玲步行10分钟后从家时出发,用5分钟追上小玲,因此妈妈的速度为40×15÷5=120米/分,故妈妈返回家时的速度为120÷2=60米/分.设妈妈用x 分钟返回到家里,则60x=40×15,解得x=10,此时小玲已行走了25分钟,共步行了25×40=1 000米,所以距离学校还有1200-1000=200(米). 1.答案3解析从图①可知,创新综合排名全球第22,对应创新产出排名全球第11;从图②可知,创新产出排名全球第11,对应创新效率排名全球第3.2.解析(1)∵对于每一个摆动时间t ,都有唯一一个确定的h 值与其对应,∴变量h 是关于t 的函数.(2)①由题图b 知,当t=0.7时,h=0.5 m ,它的实际意义是秋千摆动0.7 s 时,距离地面的高度为0.5 m .②由题图b 知,秋千摆动第一个来回需2.8 s .3.解析(1)从题图①看出,同一时刻,首尔时间比北京时间早1小时,所以,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是y=x+1,O ≤x ≤12.填表如下: 北京时间 7:30 11:15 2:50首尔时8:30 12:15 3:50(2)设伦敦(夏时制)时间为t时,则北京时间为(t+7)时,结合(1)可得,韩国首尔时间为(t+8)时,所以,当伦敦(夏时制)时间为7:30,韩国首尔时间为15:30.。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的图像专项练习30题(有标准答案)ok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的图像专项练习30题(有标准答案)ok

一次函数(图像题)专项练习一1.函数y=ax+b与y=bx+a的图象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大致位置正确的是()A.B.C.D.2.一次函数y1=kx+b与y2=x+a的图象如图,则下列结论:①k<0;②a>0;③当x>2时,y2>y1,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0B.1C.2D.33.一次函数y=kx+b,y随x的增大而减小,且kb>0,则在直角坐标系内它的大致图象是()A.B.C.D.4.下列函数图象不可能是一次函数y=ax﹣(a﹣2)图象的是()A.B.C.D.5.如图所示,如果k?b<0,且k<0,那么函数y=kx+b的图象大致是()A.B.C.D.6.如图,直线l1:y=x+1与直线l2:y=﹣x﹣把平面直角坐标系分成四个部分,则点(,)在()A.第一部分B.第二部分C.第三部分D.第四部分7.已知正比例函数y=﹣kx和一次函数y=kx﹣2(x为自变量),它们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是()A.B.C.D.8.函数y=2x+3的图象是()A.过点(0,3),(0,﹣)的直线B.过点(1,5),(0,﹣)的直线C.过点(﹣1,﹣1),(﹣,0)的直线D.过点(0,3),(﹣,0)的直线9.下列图象中,与关系式y=﹣x﹣1表示的是同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是()A.B.C.D.10.函数kx﹣y=2中,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它的图象是下图中的()A.B.C.D.11.已知直线y1=k1x+b1,y2=k2x+b2,满足b1<b2,且k1k2<0,两直线的图象是()A.B.C.D.12.如图所示,表示一次函数y=ax+b与正比例函数y=abx(a,b是常数,且ab≠0)的图象是()A.B.C.D.13.连降6天大雨,某水库的蓄水量随时间的增加而直线上升.若该水库的蓄水量V(万米3)与降雨的时间t(天)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降雨后,蓄水量每天减少5万米3B.降雨后,蓄水量每天增加5万米3C.降雨开始时,蓄水量为20万米3D.降雨第6天,蓄水量增加40万米314.拖拉机开始行驶时,油箱中有油4升,如果每小时耗油0.5升,那么油箱中余油y(升)与它工作的时间t(时)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A.B.C.D.15.已知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则y=kx﹣k的大致图象可能是下图的()A.B.C.D.16.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当x_________时,y>2.17.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当x_________时,有y<0.18.如图,直线l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当x_________时,y>0.19.一次函数y1=kx+b与y2=x+a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①k<0;②a>0;③当x=3时,y1=y2;④当x>3时,y1<y2中,正确的判断是_________.20.如图,已知函数y1=ax+b和y2=kx的图象交于点P,则根据图象可得,当x_________时,y1>y2.21.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象.(1)在图象上标出横坐标为﹣4的点A,并写出它的坐标;(2)在图象上标出和y轴的距离是2个单位长度的点,并写出它的坐标.23.作函数y=2x﹣4的图象,并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当﹣2≤x≤4,求函数y的取值范围.(2)当x取何值时,y<0?y=0?y>0?24.如图是一次函数y=﹣x+5图象的一部分,利用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在(1)在条件下,y是否有最小值?如果有就求出最小值;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25.已知函数y1=﹣x+和y2=2x﹣1.(1)在同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2)根据图象,写出它们的交点坐标;(3)根据图象,试说明当x取什么值时,y1>y2?26.作出函数y=3﹣3x的图象,并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y的值随x的增大而_________;(2)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_____;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_____;(3)当x_________时,y≥0;(4)函数y=3﹣3x的图象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27.已知函数y=2x﹣1.(1)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这函数的图象;(2)判断点A(﹣2.5,﹣4),B(2.5,4)是否在函数y=2x﹣1的图象上;(3)当x取什么值时,y≤0.28.已知函数y=﹣2x﹣6.(1)求当x=﹣4时,y的值,当y=﹣2时,x的值.(2)画出函数图象.(3)如果y的取值范围﹣4≤y≤2,求x的取值范围.29.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3,0),B(﹣1,1)两点.(1)画出图象;(2)x为何值时,y>0,y=0,y<0?30.已知一次函数y=﹣2x+2,(1)在所给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它的图象;(2)根据图象回答问题:①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_____,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_____;②当x_________时,y>0.参考答案:1.分四种情况:①当a>0,b>0时,y=ax+b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y=bx+a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无选项符合;②当a>0,b<0时,y=ax+b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y=bx+a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C选项符合;③当a<0,b>0时,y=ax+b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y=bx+a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无选项符合;④当a<0,b<0时,y=ax+b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y=bx+a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无选项符合.故选C2.由一次函数y1=kx+b与y2=x+a的图象可知k<0,a<0,当x>2时,y2>y1,①③正确.故选 C3.∵一次函数y=kx+b,y随x的增大而减小,∴k<0,又∵kb>0,∴b<0,∴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故选 C4.根据图象知:A、a>0,﹣(a﹣2)>0.解得0<a<2,所以有可能;B、a<0,﹣(a﹣2)<0.解得两不等式没有公共部分,所以不可能;C、a<0,﹣(a﹣2)>0.解得a<0,所以有可能;D、a>0,﹣(a﹣2)<0.解得a>2,所以有可能.故选B5.∵k?b<0,且k<0,∴b>0,k<0,∴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故选 D6.由题意可得,解得,故点(,)应在交点的上方,即第二部分.故选B.7.分两种情况:(1)当k>0时,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过原点、第一、三象限,一次函数y=kx﹣2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选项A符合;(2)当k<0时,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过原点、第二、四象限,一次函数y=kx﹣2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无选项符合.故选A.8.A、把x=0代入函数关系式得2×0+3=3,故函数图象过点(0,3),不过(0,﹣),故错误;B、由A知函数图象不过点(0,﹣),故错误;C、把x=﹣1代入函数关系式得,2×(﹣1)+3=1,故(﹣1,﹣1)不在函数图象上,故错误;D、分别令x=0,y=0,此函数成立,故正确.故选 D9.函数y=﹣x﹣1是一次函数,其图象是一条直线.当x=0时,y=﹣1,所以直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1);当y=0时,x=﹣1,所以直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1,0).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连接这两点就可得到y=﹣x﹣1的图象.故选 D10.整理为y=kx﹣2∵y随x的增大而减小∴k<0又因为图象过2,4,3象限故选D.11.k1k2<0,则k1与k2异号,因而两个函数一个y随x的增大而增大,另一个y随x的增大而减小,因而A是错误的;b1<b2,则y1与y轴的交点在y2与y轴的交点的下边,因而B、C都是错误的.故选D.12.①当ab>0,正比例函数y=abx过第一、三象限;a与b同号,同正时y=ax+b过第一、二、三象限,故D错误;同负时过第二、三、四象限,故B错误;②当ab<0时,正比例函数y=abx过第二、四象限;a与b异号,a>0,b<0时y=ax+b过第一、三、四象限,故C错误;a<0,b>0时过第一、二、四象限.故选A13.A、根据图象知,水库的蓄水量因该随着降雨的时间的增加而增多;故本选项错误;B、本图象的直线,所以每天的降雨量是相等的,所以,蓄水库每天的增加的水的量是(40﹣10)÷6=5;故本选项正确;C、根据图示知,降雨开始时,蓄水量为10万米3,故本选项错误;D、根据图示知,降雨第6天,蓄水量增加了40万米3﹣30万米3=10万米3,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14.根据题意列出关系式为:y=40﹣5t,考虑实际情况:拖拉机开始工作时,油箱中有油4升,即开始时,函数图象与y轴交于点(0,40),如果每小时耗油0.5升,且8小时,耗完油,故函数图象为一条线段.故选D15.∵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k>0,∴﹣k<0,∴y=kx﹣k的大致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故选:B.16.由图形可知,该函数过点(0,2),(3,0),故斜率k==,所以解析式为y=,令y>2,即>2,解之得:x<017.根据题意,要求y<0时,x的范围,即:x+3<0,解可得:x<﹣2,故答案为x<﹣218.根据题意,观察图象,可得直线l过点(2,0),且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分析可得,当x>2时,有y>0 19.根据图示及数据可知:①一次函数y1=kx+b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则k<0正确;②y2=x+a的图象经与y轴交与负半轴,则a>0错误;③一次函数y1=kx+b与y2=x+a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是3,所以当x=3时,y1=y2正确;④当x>3时,y1<y2正确;故正确的判断是①,③,④20.根据图示可知点P的坐标是(﹣4,2),所以y1>y2即直线1在直线2的上方,则x<﹣4.21.根据图象和数据可知,当y<0即图象在x轴下侧,x<1.故答案为x<122.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的坐标为(0,3),(6,0).(1)点A的坐标(﹣4,5);(2)和y轴的距离是2个单位长度的点的坐标M(2,2),N(﹣2,4)23.当x=0时,y=﹣4;当y=0时,2x﹣4=0,解得x=2,∴函数图象与两坐标轴的交点为(0,﹣4)(2,0).图象如下:(1)x=﹣2时,y=2×(﹣2)﹣4=﹣8,x=4时,y=2×4﹣4=4,∵k=2>0,∴y随x的增大而增大,∴﹣8≤y≤4;(2)x<2时,y<0;x=2时,y=0;x>2时,y>0.24.(1)由图象可看出当y=2.5时,x=5,因此x的取值范围应该是0<x≤5(y轴上的点是空心圆,因此x≠0);(2)由图象可看出,当x=5时,函数的值最小,是y=2.525.(1)如图所示:(2)由(1)中两函数图象可知,其交点坐标为(1,1);(3)由(1)中两函数图象可知,当x>1时,y1>y2.26.如图.(1)因为一次项系数是﹣3<0,所以y的值随x的增大而减小;(2)当y=0时,x=1,所以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1,0);当x=0时,y=3,所以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3);(3)由图象知,在A点左边,图象在x轴上方,函数值大于0.所以x≤1时,y≥0.(4)∵OA=1,OB=3,∴函数y=3﹣3x的图象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S△AOB=×1×3=.27.(1)函数y=2x﹣1与坐标轴的坐标为(0,﹣1)(,0),描点即可,如图所示;(2)将A、B的坐标代入函数式中,可得出A点不在直线y=2x﹣1的图象上,B点在直线y=2x﹣1的图象上,A代入函数后发现﹣ 2.5×2﹣1=﹣6≠﹣4,因此A点不在函数y=2x﹣1的图象上,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判定B是否在函数的图象上;(3)当y≤0时,2x﹣1≤0,因此x≤.28.(1)当x=﹣4时,y=2;当y=﹣2时,x=﹣2;(2)由(1)可知函数图象过(﹣4,2)、(﹣2,﹣2),由此可画出函数的图象,如下图所示:(3)∵y=﹣2x﹣6,﹣4≤y≤2∴﹣4≤﹣2x﹣6≤22≤﹣2x≤8﹣4≤x≤﹣129.(1)图象如图:(2)观察图象可得,当x>﹣3时,y>0;当x=﹣3时,y=0;当x<﹣3时,y<0.30.(1)列表:x 0 1y 2 0描点,连线(如图)…(也可以写成过点(0,2)和(1,0)画直线)(2)①(1,0);(0,2)②<1。

(完整版)函数图像练习题

(完整版)函数图像练习题

函数图像练习题 1、小华同学接到通知,她的作文通过了《我的中国梦》征文选拔,需尽快上交该作文的电子文稿.接到通知后,小华立即在电脑上打字录入这篇文章,录入一段时间后因事暂停,过了一会儿,小华继续录入并加快了录入速度,直至录入完成.设从录入文稿开始所经过的时间为x ,录入字数为y ,下面能反映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2、某人匀速跑步到公园,在公园里某处停留了一段时间,再沿原路匀速步行回家,此人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3、如图,扇形OAB 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线段B0、0A 匀速运动到点A ,则0P 的长度y 与运动时间t 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4、某人进行登山活动,从山脚到山顶,休息一会儿又沿原路返回。

若用横轴表示时间t ,纵轴表示与山脚距离h ,那么反映全程h 与t 的关系的图是( )5.甲、乙两人在一次赛跑中,路程s (米)与所用时间t (秒)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比乙先出发 B .乙比甲跑的路程多C .甲先到达终点D .甲、乙两人的速度相同6.“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缓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达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用s 1,s 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的行程,t 为时间,则下列图象中与故事情节相吻合的图象是( )7. 如图是古代计时器----“漏壶”的示意图在壶内盛一定量的水,水从壶下的小孔漏出,壶壁内画出刻度,人们根据壶中水面的位置计算时间。

用x 表示时间,y 表示壶底到水面的高度,下面的哪个图象适合表示一小段时间内y 与x 的函数关系?8、如图所示的曲线,哪个表示y是x 的函数( )y x y x y xy x9.如图所示,一枝蜡烛上细下粗,设这枝蜡烛点燃后剩下的长度为h,点燃时间为t,则能大致刻画出h与t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10.柿子熟了,从树上落下来,可以大致刻画出柿子下落过程中的速度变化情况的图象是()11.小明家距学校m千米,一天他从家上学,先以a千米/时的速度跑步,后以b千米/时的速度步行,到达学校共用n小时。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4.3一次函数的图象》练习题(附带参考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4.3一次函数的图象》练习题(附带参考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4.3一次函数的图象》练习题(附带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一次函数y =3x +1的图象不经过(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2.如图为正比例函数y =kx (k ≠0)的图象,则一次函数y =x +k 的大致图象是( )A .B .C .D .3.已知点P(1,4)在直线y =kx −2k 上,则k 的值为( )A .43B .−43C .4D .-44.如图,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12x 的图象交于点A ,则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A .y=2x+2B .y=-12x+2C .y=-2x+2D .y=12x+25.将一次函数y =2x +5的图象沿y 轴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所得直线的解析式为( )A .y =2x −5B .y =x +5C .y =2x +1D .y =x +16.如图所示,点A (﹣1,m ),B (3,n )在一次函数y =kx+b 的图象上,则( )A .m =nB .m >nC.m<n D.m、n的大小关系不确定7.已知一次函数y=kx−k过点(−1,4),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y随x增大而增大B.k=2C.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1,0)D.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2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2,0),B(1,3)在y轴上有一动点C,当△ABC的周长最小时,点C的坐标是()A.(0,0)B.(0,−2)C.(0,2)D.(−2,0)二、填空题9.直线y=2x+m−3经过点(2,3),则m=;10.已知y与x−2成正比例,且当x=1时y=1,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11.如果正比例函数y=(3k+1)x的图像经过第二、四象限,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12.若点P(m,n)在直线y=−2x+3上,则2m+n−3=.13.如果不论k为何值,一次函数y= 2k−1k+3x−k−11k+3的图象都经过一定点,则该定点的坐标是.三、解答题14.直线y=kx+1沿着y轴向上平移b个单位后,经过点A(−2,0)和y轴正半轴上的一点B,若△ABO(O为坐标原点)的面积为4,求b的值.15.已知y−2与x−3成正比例,且x=4时y=8.(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当y=−6时,求x的值.16.已知y与3x−2成正比例,且当x=2时y=8.(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2)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3)当x>0时, y的取值范围是.17.在直角坐标系内,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三点A(4,0),B(0,2)C(m,−3). (1)求这个一次函数解析式(2)求m的值.(3)若点P在直线y=kx+b上且到y轴的距离是3,求点P的坐标.参考答案1.D2.B3.D4.B5.C6.C7.C8.C9.210.y=-x+211.k<−1312.013.(2,3)14.解:直线y=kx+1沿着y轴向上平移b个单位后,得到y=kx+b+1 ∵直线y=kx+b+1经过点A(-2,0)和y轴正半轴上的一点B∴B(0,b+1)∵△ABO的面积是:1×2×(b+1)=42解得b=3.15.(1)解:∵y−2与x−3成正比例∴设y−2=k(x−3)∵x=4时∴8−2=k(4−3)∴k=6∴y=6x−16;(2)解:把y=−6代入y=6x−16,可得:−6=6x−16解得:x=5.316.(1)解:设y=k(3x−2)∵当x=2时x=2∴8=k(3×2−2)解得:k=2∴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6x−4(2)解:令x =0,则y =−4,令x =1 过点(0,−4),(1,2)作直线如图所示:(3)y >-417.(1)解:∵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经过三点A(4,0) B(0,2)则:{4k +b =0b =2,解得:{k =−12b =2∴这个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12x +2(2)解:把C(m ,−3)代入:y =−12x +2中得:−3=−12m +2,解得:m =10(3)解:设P(x ,y)∵点P 在直线y =−12x +2上且到y 轴的距离是3 ∴x =±3当x =3时y =−12×3+2=12当x =−3时y =−12×(−3)+2=72∴点P 的坐标是(3,12)或(−3,72)。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一次函数4.3一次函数的图象同步练习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一次函数4.3一次函数的图象同步练习北师大版

4.3一次函数的图象同步检测一、选择题1.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3),则这个图象必经过点()A.(-3,-2)B.(2,3)C.(3,—2)D.(—2,3)答案:D解析:解答:设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kx(k≠0),因为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2,—3),所以-3=2k,解得:k=3-,2所以y=3-x,2把这四个选项中的点的坐标分别代入y=3-x中,等号成立的点2就在正比例函数y=3-x的图象上,所以这个图象必经过点(—2,23).故选D.分析:求出函数解析式,然后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用代入法计算.2.如果函数y=3x+m的图象一定经过第二象限,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A.m>0 B.m≥0C.m<0 D.m≤0答案:A解析:解答:因为k=3所以图象经过一、三象限函数y=3x+m的图象一定经过第二象限所以m>0,故选A.分析:图象一定经过第二象限,则函数一定与y轴的正半轴相交,因而m>0.3.函数y=-x+2的图象不经过()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答案:C解析:解答:由已知得,k=-1<0,b=2>0,∴函数y=-x+2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不过第三象限.故选C.分析:一次函数的性质:k>0,y随x的增大而增大,函数从左到右上升;k<0,y随x的增大而减小,函数从左到右下降.4。

设0<k<2,关于x的一次函数y=kx+2(1—x),当1≤x≤2时的最大值是()A.2k—2 B.k-1 C.k D.k+1答案:C解析:解答:原式可以化为:y=(k-2)x+2,∵0<k<2,∴k-2<0,则函数值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1时,函数值最大,最大值是:(k-2)+2=k.故选:C.分析:首先确定一次函数的增减性,根据增减性即可求解.5.已知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在下列选项中k值可能是()A.1 B.2 C.3 D.4答案:B解析:解答:解:根据图象,得2k<6且3k>5,<k<3.只有2符合.故选B.所以53分析: 根据图象,列出不等式求出k的取值范围,再结合选项解答.6.如图,三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对应的解析式为①y=ax,②y=bx,③y=cx,则a、b、c的大小关系是()A.a>b>c B.c>b>a C.b>a>c D.b>c>a答案:B解析:解答:∵y=ax,y=bx,y=cx的图象都在第一三象限,∴a>0,b>0,c>0,∵直线越陡,则|k|越大,∴c>b>a,故选:B.分析:根据所在象限判断出a、b、c的符号,再根据直线越陡,则|k|越大可得答案.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不经过()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答案:D解析:解答:当x=0时,y=1,当y=0时,x=1-,2∴A(0,1),B(1-,0),2∴y=2x+1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故选D.分析:分别求出函数与x、y轴的交点,过两点作直线,根据直线即可求出答案.8.已知正比例函数y=kx (k≠0),当x=—1时,y=—2,则它的图象大致是()A.B.C.D.答案:C解析:解答:将x=-1,y=-2代入正比例函数y=kx(k≠0)得, -2=-k,k=2>0,∴函数图象过原点和一、三象限,故选C.分析:将x=—1,y=-2代入正比例函数y=kx(k≠0),求出k的值,即可根据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判断出函数的大致图象.9.已知点P(m,n)在第四象限,则直线y=nx+m图象大致是下列的()A.B.C.D.答案:D解析:解答: 因为点P(m,n)在第四象限,所以m>0,n<0,所以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故选D分析:根据第四象限的特点得出m>0,n<0,再判断图象即可.10。

初二数学画函数图像练习题

初二数学画函数图像练习题

初二数学画函数图像练习题【引言】画函数图像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练习题的方式进行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对函数图像的理解和绘制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用于初二数学的画函数图像练习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技巧。

【题目一】线性函数图像练习题考虑函数f(x) = 2x + 1,绘制其图像,并回答以下问题:1. 函数f(x)的图像是一条直线,请画出这条直线,并标注相关信息。

2. 函数f(x)的斜率是多少?如何通过图像来判断?3. 函数f(x)与x轴的交点是什么?如何通过图像来判断?【解答】1. 根据函数f(x) = 2x + 1的定义,我们可以得知该函数是一条斜率为2,截距为1的直线。

在坐标系中,选择一些x值,计算对应的f(x)值,然后画出这些点并连线,即可得到函数f(x)的图像。

在图像上标注直线的斜率和截距信息。

2. 函数f(x)的斜率是2。

通过观察图像,我们可以发现,直线向右上方倾斜,这表明斜率为正值。

而斜率的大小可通过直线上两个点的纵坐标变化量与横坐标变化量的比值来判断。

选取两个点A(x1, f(x1))和B(x2, f(x2)),他们的坐标分别为(-1, -1)和(0, 1),计算纵坐标的变化量为f(x2) - f(x1) = 1 - (-1) = 2,而横坐标的变化量为x2 - x1 = 0 - (-1) = 1。

所以斜率为2。

3. 函数f(x)与x轴的交点是(-0.5, 0)。

通过观察图像,我们可以发现,当x等于-0.5时,函数f(x)的值为0,即f(-0.5) = 0。

这表明函数图像与x轴交于点(-0.5, 0)。

【题目二】二次函数图像练习题考虑函数g(x) = -2x^2 + 3x + 1,绘制其图像,并回答以下问题:1. 函数g(x)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请画出这个抛物线,并标注相关信息。

2. 函数g(x)的顶点坐标是多少?如何通过图像来判断?3. 函数g(x)与x轴的交点是什么?如何通过图像来判断?【解答】1. 根据函数g(x) = -2x^2 + 3x + 1的定义,我们可以得知该函数的图像是一条向下开口的抛物线。

数学北师大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练习题

数学北师大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练习题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练习题题组一:1.正比例函数(0)y kx k =≠一定经过 点,经过(1), ,一次函数(0)y kx b k =+≠经过(0), 点,(0) ,点.2.直线26y x =-+与x 轴的交点坐标是 ,与y 轴的交点坐标是 。

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

3.若一次函数(44)y mx m =--的图象过原点,则m 的值为 .4.如果函数y x b =-的图象经过点(01)P ,,则它经过x 轴上的点的坐标为 . 5.一次函数3+-=x y 的图象经过点( ,5)和(2, )6.已知一次函数y=23x+m 和y=-21x+n 的图像都经过点A(-2,0), 且与y 轴分别交于B,C 两点,求△ABC 的面积。

题组二:1.某函数具有下面两条性质:(1)它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2)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请你写出一个满足上述条件的函数2.已知函数(3)2y m x =+-,要使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的增大而减小,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3m -≥B.3m >- C.3m -≤ D.3m <-3.一次函数(1)5y m x =++中,y 的值随x 的减小而减小,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1m >-B.1m <-C.1m =-D.1m <4.已知点A(-4, a),B(-2,b)都在一次函数y=21x+k(k 为常数)的图像上,则a 与b 的大小关系是a____b(填”<””=”或”>”)5.已知直线y kx b =+,经过点11()A x y ,和点22()B x y ,,若0k <,且12x x <,则1y 与2y 的大小关系是( )A.12y y >B.12y y < C.12y y =D.不能确定 题组三1.直线y kx b =+经过一、二、三象限,则k 0,b 0,经过二、三、四象限,则有k 0,b 0,经过一、二、四象限,则有k 0,b0.2. 若直线23y mx m =--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32m <B.302m -<< C.32m >D.0m >3.一次函数31y x =-的图象不经过( )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4.一次函数(2)4y k x k =-+-的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则k 的取值范围是 .5.如果直线3y x b =+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2-,那么这条直线一定不经过第 象限.6.如果点P(a,b)关于x 轴的对称点p ,在第三象限,那么直线y=ax+b 的图像不经过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7.若一次函数y=kx+b 的图像经过(-2,-1)和点(1,2),则这个函数的图像不经过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8.下列图象中不可能是一次函数(3)y mx m =--的图象的是( )9.两个一次函数1y ax b =+与2y bx a =+,它们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D.C. B . A .1xx1xD.C.B .A .。

画函数图像练习题初二

画函数图像练习题初二

画函数图像练习题初二函数图像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通过练习画函数图像,可以帮助初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函数的概念。

本文将为初二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帮助他们巩固和提高画函数图像的能力。

练习题1:画一次函数图像考虑一次函数y = 2x + 1,请画出它的函数图像。

解答:为了画出一次函数y = 2x + 1的图像,我们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x 值,计算相应的y值,从而得到一些点,再将这些点连接起来。

选择一些x值:-3, -2, -1, 0, 1, 2, 3计算相应的y值:当x = -3时,y = 2(-3) + 1 = -5当x = -2时,y = 2(-2) + 1 = -3当x = -1时,y = 2(-1) + 1 = -1当x = 0时,y = 2(0) + 1 = 1当x = 1时,y = 2(1) + 1 = 3当x = 2时,y = 2(2) + 1 = 5当x = 3时,y = 2(3) + 1 = 7得到的点为:(-3, -5), (-2, -3), (-1, -1), (0, 1), (1, 3), (2, 5), (3, 7)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可得到一次函数y = 2x + 1的图像。

图像应该是一条直线,经过点(-3, -5), (-2, -3), (-1, -1), (0, 1), (1, 3), (2, 5), (3, 7)。

练习题2:画二次函数图像考虑二次函数y = x^2,请画出它的函数图像。

解答:为了画出二次函数y = x^2的图像,我们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x值,计算相应的y值,从而得到一些点,再将这些点连接起来。

选择一些x值:-2, -1, 0, 1, 2计算相应的y值:当x = -2时,y = (-2)^2 = 4当x = -1时,y = (-1)^2 = 1当x = 0时,y = 0^2 = 0当x = 1时,y = 1^2 = 1当x = 2时,y = 2^2 = 4得到的点为:(-2, 4), (-1, 1), (0, 0), (1, 1), (2, 4)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可得到二次函数y = x^2的图像。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4-3一次函数的图象》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4-3一次函数的图象》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4.3一次函数的图象》同步练习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一次函数y=mx+n与y=mnx(mn≠0),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图象是()A.B.C.D.2.设正比例函数y=mx的图象经过点A(m,4),且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则m=()A.2B.﹣2C.4D.﹣43.已知一次函数y=(k﹣2)x+5,若y的值随x的值的增大而减小,则k的取值范围是()A.k>2B.k<2C.0<k<2D.k<04.对于关于x的函数y=(m+1)+3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当m=﹣1时,该函数为正比例函数B.当m2﹣m=1时,该函数为一次函数C.当该函数为二次函数时,m=2或m=﹣1D.当该函数为二次函数时,m=25.关于一次函数y=﹣4x+8的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直线不经过第三象限B.直线经过点(1,4)C.直线与x轴交于点(2,0)D.y随x的增大而增大6.若一次函数y=kx+b(k,b是常数,且k≠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k+b)x+kb的图象不经过()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7.一次函数y1=ax+b与y2=bx+a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式()A.B.C.D.8.一次函数y=kx﹣b当k<0,b<0时,它的图象大致为()A.B.C.D.9.在一次函数y=ax﹣a中,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其图象可能是()A.B.C.D.10.若式子+(k﹣1)0有意义,则一次函数y=(k﹣1)x+1﹣k的图象可能是()A.B.C.D.二.填空题11.一次函数y=ax﹣b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则a,b.12.已知点A(﹣1,m)和点B(3,n)是直线y=3x﹣1上的两个点,则m,n的大小关系为m n.(填“>”“<”或“=”)13.如图,三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分别对应表达式:①y=ax,②y=bx,③y=cx,将a,b,c从小到大排列并用“<”连接为.14.已知m是整数,且一次函数y=(m+4)x+m+2的图象不过第二象限,则m=.15.如图,已知函数y=﹣2x+4,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x时,y>0;(2)x时,y<0;(3)x时,y=0;(4)x时,y>4.三.解答题16.已知,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A(﹣1,7)与点B(4,2).(1)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点C(m,2)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可落在直线AB的上C1处,向右平移n的单位长度落在直线AB上C2处,求n的值.17.已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6).(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2)判断点(﹣1,2)是否在该函数的图象上.18.当自变量x取何值时,函数y=x+1与y=5x﹣4的值相等?这个函数值是多少?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点B,点D在y轴的负半轴上,若将△DAB沿直线AD折叠,点B恰好落在x轴正半轴上的点C处.(1)求AB的长;(2)求点C和点D的坐标;(3)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S△P AB=S△OCD?若存在,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已知函数y=(2m+1)x+m﹣3;(1)若函数图象经过原点,求m的值;(2)若函数图象在y轴的截距为﹣2,求m的值;(3)若函数的图象平行直线y=3x﹣3,求m的值;(4)若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且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求m的取值范围.21.已知一次函数y=2x+4.(1)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象;(2)求图象与x轴的交点A的坐标,与y轴交点B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求出△AOB的面积;(4)利用图象直接写出:当y<0时,x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1)当m>0,n>0时,mn>0,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一、二、三象限,正比例函数y=mnx的图象过一、三象限,无符合项;(2)当m>0,n<0时,mn<0,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一、三、四象限,正比例函数y=mnx的图象过二、四象限,C选项符合;(3)当m<0,n<0时,mn>0,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二、三、四象限,正比例函数y=mnx的图象过一、三象限,无符合项;(4)当m<0,n>0时,mn<0,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一、二、四象限,正比例函数y=mnx的图象过二、四象限,无符合项.故选:C.2.解:把x=m,y=4代入y=mx中,可得:m=±2,因为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所以m=﹣2,故选:B.3.解:∵y的值随x的值的增大而减小,∴k﹣2<0,解得:k<2,∴k的取值范围为k<2.故选:B.4.解:A、当m=﹣1时,该函数y=3x为正比例函数,故不符合题意;B、当m2﹣m=1时,m=,即n+1≠0,该函数为一次函数,故不符合题意;C、当m=﹣1时,该函数y=3x为正比例函数,故符合题意;D、当该函数为二次函数时,m=2,故不符合题意;5.解:A.∵k=﹣4<0,b=8>0,∴一次函数y=﹣4x+8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即一次函数y=﹣4x+8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选项A不符合题意;B.当x=1时,y=﹣4×1+8=4,∴一次函数y=﹣4x+8的图象经过点(1,4),选项B不符合题意;C.当y=0时,﹣4x+8=0,解得:x=2,∴一次函数y=﹣4x+8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2,0),选项C不符合题意;D.∵k=﹣4<0,∴y随x的增大而减小,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6.解:根据一次函数y=kx+b(k,b是常数,且k≠0)的图象可知k<0,b<0,∴k+b<0,kb>0,∴一次函数y=(k+b)x+kb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不经过第三象限,故选:C.7.解:A、∵一次函数y1=ax+b的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a>0,b>0;∴一次函数y2=bx+a图象应该经过一、二、三象限,故不符合题意;B、∵一次函数y1=ax+b的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a>0,b<0;∴一次函数y2=bx+a图象应该经过一、二、四象限,故符合题意;C、∵一次函数y1=ax+b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a<0,b>0;∴一次函数y2=bx+a图象应该经过一、三、四象限,故不符合题意;D、∵一次函数y1=ax+b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a<0,b>0;∴一次函数y2=bx+a图象应该经过一、三、四象限,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8.解:∵b<0,∵k<0,∴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故选:D.9.解:在y=ax﹣a中,y随x的增大而减小,得a<0,﹣a>0,故B正确.故选:B.10.解:∵式子+(k﹣1)0有意义,∴解得k>1,∴k﹣1>0,1﹣k<0,∴一次函数y=(k﹣1)x+1﹣k的图象可能是:.故选:A.二.填空题11.解:由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可知a>0,﹣b≤0,综上可知a>0,b≥0.故答案为:>0,≥0.12.解:∵点A(﹣1,m)和点B(3,n)是直线y=3x﹣1上的两个点,又∵k=3>0,∴y随着x增大而增大,∵﹣1<3,∴m<n,故答案为:<.13.解:根据三个函数图象所在象限可得a<0,b>0,c>0,再根据直线越陡,|k|越大,则b>c.故答案为:a<c<b.14.解:∵一次函数y=(m+4)x+m+2的图象不过第二象限,∴,解得﹣4<m≤﹣2,而m是整数,则m=﹣3或﹣2.故填空答案:﹣3或﹣2.15.解:(1)当x<2时,y>0;(2)当x>2时,y<0;(3)当x=2时,y=0;(4)当x<0时,y>4.故答案为<2,>2,=2,<0.三.解答题16.解:(1)将点A(﹣1,7),点B(4,2)代入y=kx+b得:,解得,∴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6;(2)将点C(m,2)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m,4),把(m,4)代入y=﹣x+6得﹣m+6=4,解得m=2,∴C(2,2),将C(2,2)向右平移n个单位长度得(2+n,2),把(2+n,2)代入y=﹣x+6得:﹣(2+n)+6=2,解得n=2,∴n的值为2.17.解:(1)设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kx,将(2,﹣6)代入y=kx得﹣6=2k,解得k=﹣3,∴y=﹣3x;(2)将x=﹣1代入y=﹣3x得y=3≠2,∴点(﹣1,2)不在函数图象上.18.解:由题意知x+1=5x﹣4,解得x=2,当x=2时,y=5x﹣4=5×2﹣4=6.所以当x=2时,函数y=x+1与y=5x﹣4的值相等,这个函数值为6.19.解:(1)令x=0得:y=4,∴B(0,4).∴OB=4令y=0得:0=﹣x+4,解得:x=3,∴A(3,0).∴OA=3.在Rt△OAB中,AB==5.(2)∵AC=AB=5,∴OC=OA+AC=3+5=8,∴C(8,0).设OD=x,则CD=DB=x+4.在Rt△OCD中,DC2=OD2+OC2,即(x+4)2=x2+82,解得:x=6,∴D(0,﹣6).(3)存在,理由如下:∵S△P AB=S△OCD,∴S△P AB=××6×8=12.∵点P在y轴上,S△P AB=12,∴BP•OA=12,即×3BP=12,解得:BP=8,∴P点的坐标为(0,12)或(0,﹣4).20.解:(1)∵函数图象经过原点,∴m﹣3=0,且2m+1≠0,解得:m=3;(2)∵函数图象在y轴的截距为﹣2,∴m﹣3=﹣2,且2m+1≠0,解得:m=1;(3)∵函数的图象平行直线y=3x﹣3,∴2m+1=3,解得:m=1;(4)∵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2m+1<0,解得:m<﹣.21.解:(1)当x=0时y=4,当y=0时,x=﹣2,则图象如图所示(2)由上题可知A(﹣2,0)B(0,4),(3)S△AOB=×2×4=4,(4)x<﹣2.。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图象性质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图象性质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参考答案 1、B 2、C ; 3、A 4、C 5、C 6、B 7、A 8、C 9、A 10、C 11、A 12、D 13、B 14、A 15、A 16、A 17、A 18、C 19、D 20、A 21、 22、y=23、答案为 1. 24、-3 25、一、二、三. 26、2 . 27、3 28、答案是:3. 29、答案为 y=3x+4. 30、(0,-1) ;
m313将直线ykx1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可得直线的解析式为aykx3bykx1cykx3dykx114直线y2xb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20则关于x的方程2xb0的解是ax2bx4cx8dx1015如图直线ykxb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a30b02则不等式kxb0的解集是ax3bx3cx2dx216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1k1xb与正比例函数y2k2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满足y1y2的x取值范围是ax2bx2cx2dx217点ax1y1点bx2y2是一次函数y2x4图象上的两点且x1x2则y1与y2的大小关系是ay1y2by1y20cy1y2dy1y218已知a320则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不经过6)在 y=k1x 上∴﹣6=3k1∴k1=﹣2 ∵点 P(3,﹣6)在 y=k2x﹣9 上∴﹣6=3k2﹣9∴k2=1; (2)∵k2=1,∴y=x﹣9∵一次函数 y=x﹣9 与 x 轴交于点 A 又∵当 y=0 时,x=9∴A(9,0). 33、(1) ;(2)23;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图象性质 专项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函数(1)y=3πx;(2)y=8x-6;(3)y= ( ) A.4 个 2、函数 A.(3,5); B.3 个 C.2 个 D.1 个
1 ;(4)y= -8x;(5)y=5x2-4x+1 中,是一次函数的有 x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19.1.2函数的图像同步练习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19.1.2函数的图像同步练习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19.1.2函数的图像同步练习题1.下列曲线中不能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C)A B C D2.“六一”儿童节前夕,某部队战士到福利院慰问儿童.战士们从营地出发,匀速步行前往文具店选购礼物,停留一段时间后,继续按原速步行到达福利院(营地、文具店、福利院三地依次在同一直线上).到达后因接到紧急任务,立即按原路匀速跑步返回营地(赠送礼物的时间忽略不计),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战士们离营地的距离s与时间t之间函数关系的是(B),A),B),C),D)3.如图是九年级某考生做的水滴入一个玻璃容器的示意图(滴水速度保持不变),能正确反映容器中水的高度(h)与时间(t)之间对应关系的大致图象是(D),A),B),C),D)4.如图是护士统计一位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人的体温变化图,这位病人在16时的体温约是(C)A.37.8 ℃B.38 ℃C.38.7 ℃D.39.1 ℃5.已知林茂的家、体育场、文具店在同一直线上,图中的信息反映的过程是:林茂从家跑步去体育场,在体育场锻炼了一阵后又走到文具店买笔,然后再走回家.图中x表示时间,y表示林茂离家的距离.依据图中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体育场离林茂家2.5 kmB.体育场离文具店1 kmC.林茂从体育场出发到文具店的平均速度是50 m/minD.林茂从文具店回家的平均速度是60 m/min6.均匀地向一个容器内注水,在注满水的过程中,水面的高度h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该容器是下列四个中的(D),),A),B),C),D)7.“龟兔赛跑”这则寓言故事讲述的是比赛中兔子开始领先,但它因为骄傲在途中睡觉,而乌龟一直坚持爬行最终赢得比赛,下列函数图象可以体现这一故事过程的是(B)8.下列各点在函数y=3x+2的图象上的是(B)A.(1,1) B.(-1,-1)C.(-1,1) D.(0,1)9.已知点A(2,3)在函数y=ax2-x+1的图象上,则a=(A)A.1 B.-1C.2 D.-210.在点P(3,-1),Q(-3,-1),R(-52,0),S(12,4)中,在函数y =-2x +5的图象上的点有(B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1.如图是济南市8月2日6:00~8月3日6:00的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在这一天中,气温T(℃)是(填“是”或“不是”)时间t (h)的函数.12.已知点P(3,m),Q(n ,2)都在函数y =x +b 的图象上,则m +n =5. 13.如图是江津区某一天的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在这一天中: (1)气温T(℃)是不是时间t (时)的函数? (2)12时的气温是多少?(3)什么时候气温最高,最高是多少?什么时候气温最低,最低是多少? (4)什么时候气温是4 ℃?解:(1)在气温T 随时间t 的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T 和t ,并且对于t 的每一个值,变量T 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符合函数的定义,所以气温T (℃)是时间t (时)的函数.(2)12时的气温是8 ℃.(3)14时的气温最高,是10 ℃;4时的气温最低,是-2 ℃. (4)8时,22时的气温是4 ℃.14.某气象站观察一场沙尘暴从发生到结束的全过程,开始时风速按一定的速度匀速增大,经过荒漠地时,风速增大得比较快.一段时间后,风速保持不变,当沙尘暴经过防风林时,其风速开始逐渐减小,最终停止.如图所示是风速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的图象.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沙尘暴从开始发生到结束共经历了多长时间?(2)从图象上看,风速在哪一个时间段增大得比较快,增大的速度是多少? (3)风速在哪一时间段保持不变,经历了多长时间? (4)风速从开始减小到最终停止,风速每小时减小多少?解:(1)沙尘暴从开始发生到结束共经历了41.2小时.(2)风速在5~12小时这个时间段增大得比较快,每小时增大38-1012-5=4(千米/小时).(3)风速在12~26小时这个时间段保持不变,经历了14小时. (4)风速每小时减小3841.2-26=2.5(千米/小时).15.在如图所示的三个函数图象中,有两个函数图象能近似地刻画如下a ,b 两个情境:① ② ③情境a :小芳离开家不久,发现把作业本忘在家里,于是返回家里找到了作业本再去学校;情境b :小芳从家出发,走了一段路程后,为了赶时间,以更快的速度前进. (1)情境a ,b 所对应的函数图象分别是③和①(填写序号); (2)请你为剩下的函数图象写出一个适合的情境.解:情境是小芳离开家不久,休息了一会儿,又走回了家.(答案不唯一)16.小红帮弟弟荡秋千(如图1),秋千离地面的高度h(m )与摆动时间t(s )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1)根据函数的定义,请判断变量h 是否为关于t 的函数? (2)结合图象回答:①当t =0.7 s 时,h 的值是多少?并说明它的实际意义;②秋千摆动第一个来回需多少时间?解:(1)由图象可知,对于每一个摆动时间t,h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变量h是关于t的函数.(2)①由图象可知,当t=0.7 s时,h=0.5 m,它的实际意义是秋千摆动0.7 s时,离地面的高度是0.5 m.②由图象可知,秋千摆动第一个来回需2.8 s.17.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出函数y=-x的图象.(1)列表:18.画出函数y=-x-3的图象.解:列表:19.已知函数y=2x-1.(1)画出函数y=2x-1的图象;(2)判断点A(-3,-5),B(2,-3),C(3,5)是否在函数y=2x-1的图象上?(3)若点P(m,9)在函数y=2x-1的图象上,求出m的值.解:(1)列表:(2)点A,B不在其图象上,点C在其图象上.(3)m=5.20.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12x2的图象.解:列表:21.在如图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x|的图象.解:列表:10.(1)画出函数y=8x的图象;(2)从函数图象观察,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还是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0呢?解:(1)列表:(2)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22.(1)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1=x和y2=x2的图象;(2)观察图象,何时y1>y2?何时y1=y2?何时y1<y2?解:(1)列表:(2)当0<x<1时,y1>y2;当x=0或x=1时,y1=y2;当x<0或x>1时,y1<y2.。

2022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函数及其图像定向练习试题(含详解)

2022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函数及其图像定向练习试题(含详解)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函数及其图像定向练习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 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A 、B 两地相距350km ,甲骑摩托车从A 地匀速驶向B 地.当甲行驶1小时途径C 地时,一辆货车刚好从C 地出发匀速驶向B 地,当货车到达B 地后立即掉头以原速匀速驶向A 地.如图表示两车与B 地的距离(km)y 和甲出发的时间(h)x 的函数关系.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行驶的速度为80km/hB .货车返回途中与甲相遇后又经过3h 8甲到B 地 C .甲行驶2.7小时时货车到达B 地 D .甲行驶到B 地需要35h 82、已知()231m y m x -=-+是一次函数,则m 的值是( )A .-3B .3C .±3D .±23、如果点P (﹣5,b )在第二象限,那么b 的取值范围是( )A .b ≥0B .b ≤0C .b <0D .b >04、若点()2,P a a +在y 轴上,则点P 的坐标为( )A .()2,0-B .()0,2-C .()2,0D .()0,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0,2),B (a ,0),C (m ,n )(n >0).若△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B =BC ,当0<a <1时,点C 的横坐标m 的取值范围是( )A .0<m <2B .2<m <3C .m <3D .m >36、在下列图象中,y 是x 的函数的是( )A .B .C .D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 ,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2,到y 轴的距离为3,则点P 的坐标是( )A .(2,3)-B .(3,2)-C .(3,2)-D .(2,3)-8、点P 到x 轴的距离是3,到y 轴的距离是2,且点P 在y 轴的左侧,则点P 的坐标是( )A .(-2,3)或(-2,-3)B .(-2,3)C .(-3,2)或(-3,-2)D .(-3,2)9、如图1,在Rt ABC 中,90C ∠=︒,点D 是BC 的中点,动点P 从点C 出发沿CA AB -运动到点B ,设点P 的运动路程为x ,PCD 的面积为y ,y 与x 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AB 的长为( ).A .10B .12C .D .10、无论m 为何实数.直线2y x m =+与4y x =-+的交点不可能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如图,已知△P 1OA 1,△P 2A 1A 2,△P 3A 2A 3…△PnAn ﹣1An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P 1、P2、P 3…Pn 都在函数y =4x(x >0)的图象上,斜边OA 1、A 1A 2、A 2A 3…An ﹣1An 都在x 轴上.则点A 2021的坐标为____.2、若A (x ,4)关于y 轴的对称点是B (﹣3,y ),则x =____,y =____.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3、若反比例函数1k y x-=的图象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4、将直线32y x =-沿y 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的直线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__________.5、用函数观点解决实际问题:(1)搞清题目中的基本数量关系,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看看各变量间应满足什么样的关系式(包括已学过的基本公式),这一步很重要;(2)分清______和______,并注意自变量的______.6、如图,一次函数4y 3=x +4的图像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C 是x 轴上的一动点,连接BC ,将ABC 沿BC 所在的直线折叠,当点A 落在y 轴上时,点C 的坐标为_____.7、如图,P 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第二象限内的一点,且矩形PEOF 的面积为4,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8、直线y =2x -4的图象是由直线y =2x 向______平移______个单位得到.9、将一次函数22y x =-的图像向上平移5个单位后,所得图像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_.10、图中是反比例函数5m y x-=的图象的一支,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图象的另一支位于哪个象限?常数m 的取值范围是什么?(2)在这个函数图象的某一支上任取点()11,A x y 和点()22,B x y .如果12x x >,那么1y 和2y 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解:(1)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分布只有两种可能:在第一、第三象限,或者在第二、第四象限.因为这个函数的图象的一支在第一象限,所以另一支必在第______象限.因为该函数的图象在第一、第三象限,所以______.解得______.(2)因为m -5>0,所以在这个函数图象的任一支上,y 都随x 的增大而______,所以当12x x >时,___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如图1,直线AB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1,0A 和()0,1B .(1)求直线AB 的函数表达式;(2)如图2,点P 在y 轴的正半轴,连接PA .将OAP △沿直线AP 折叠,点O 的对应点'O 恰好落在直线AB 上,求线段'O B 的长度;(3)点P 是y 轴上一个动点,将线段AP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C .①直线PC 与直线AB 的交点为D ,在点P 的运动过程中,存在某些位置,使得PAD △为等腰三角形.求出当P 点在y 轴负轴上时,点P 的坐标;②点C 到x 轴的距离是否为一个定值,如果是,请直接写出这个定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2、已知直线l 与直线y =-2x 平行,且与y 轴交于点(0,2),求直线l 的解析式.3、一次越野跑中,当小明跑了1600米时,小刚跑了1400米,小明、小刚所跑的路程y (米)与时间t (秒)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则这次越野跑的全程为多少米.4、作图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顶点(0,1),(2,0),(4,4)A B C 均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1)画出ABC 关于x 轴对称的图形111A B C △并写出顶点1A ,1C 的坐标;(2)已知P 为y 轴上一点,若ABP △与ABC 的面积相等,请直接与出点P 的坐标.5、小明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y =﹣|x |+3的图象与性质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请你解决相关问题.(1)如表y 与x 的几组对应值:①a=;②若A(b,﹣7)为该函数图象上的点,则b=;(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以上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并根据描出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①该函数有(填“最大值”或“最小值”),并写出这个值为;②求出函数图象与坐标轴在第二象限内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解析】【分析】根据函数图象结合题意,可知AC 两地的距离为350270-80km =,此时甲行驶了1小时,进而求得甲的速度,即可判断A 、D 选项,根据总路程除以速度即可求得甲行驶到B 地所需要的时间,根据货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结合图像可得第4小时时货车与甲相遇,据此判断B 选项,求得相遇时,甲距离B 地的距离,进而根据货车行驶的路程除以时间即可求得货车的速度,进而求得货车到达B 地所需要的时间.【详解】解:AC 两地的距离为350270-80km =,80180km /h ÷=故A 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35350808÷=h 故D 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货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结合图像可得第4小时时货车与甲相遇, 则353488-= 即货车返回途中与甲相遇后又经过3h 8甲到B 地 故B 选项正确,相遇时为第4小时,此时甲行驶了480320km ⨯=,货车行驶了()270350320300+-=km则货车的速度为300(41)100km/h ÷-=则货车到达B 地所需的时间为270100 2.7h ÷=即第2.71+ 3.7=小时故甲行驶3.7小时时货车到达B 地故C选项不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弄清楚函数图象中各拐点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2、A【解析】略3、D【解析】【分析】点在第二象限的条件是:横坐标是负数,纵坐标是正数,据此可得到b的取值范围.【详解】解:∵点P(﹣5,b)在第二象限,∴b>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特征,正确掌握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是解题关键.第一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为(+,+),第二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为(-,+),第三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为(-,-),第四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为(+,-),x轴上的点纵坐标为0,y轴上的点横坐标为0.4、B【解析】【分析】根据y轴上的点的坐标特点可得a+2=0,再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a+2=0,解得:a=-2,则点P的坐标是(0,-2),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关键是掌握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5、B【解析】【分析】过点C作CD⊥x轴于D,由“AAS”可证△AOB≌△BDC,可得AO=BD=2,BO=CD=n=a,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过点C作CD⊥x轴于D,∵点A(0,2),∴AO=2,∵△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B=BC,∴∠ABC=90°=∠AOB=∠BDC,∴∠ABO +∠CBD =90°=∠ABO +∠BAO ,∴∠BAO =∠CBD ,在△AOB 和△BDC 中,AOB BDC BAO CBD AB BC ∠∠⎧⎪∠∠⎨⎪⎩=== , ∴△AOB ≌△BDC (AAS ),∴AO =BD =2,BO =CD =n =a ,∴0<a <1,∵OD =OB +BD =2+a =m ,∴2a m =-∴2<m <3,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添加恰当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本题的关键.6、D【解析】【分析】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与y ,对于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的值与其对应,那么就说y 是x 的函数,x 是自变量.根据函数的意义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A 、对于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可能会有两个值与其对应,不符合函数的定义,故选项A 不符合题意;B、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可能会有多个值与其对应,不符合函数的定义,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C、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可能会有两个值与其对应,不符合函数的定义,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D、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符合函数的定义,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函数的定义,在定义中特别要注意,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其对应.7、C【解析】【分析】根据第二象限内点的横坐标是负数,纵坐标是正数以及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绝对值解答.【详解】解:∵第二象限的点P到x轴的距离是2,到y轴的距离是3,∴点P的横坐标是-3,纵坐标是2,∴点P的坐标为(-3,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绝对值是解题的关键.8、A【解析】【分析】根据点P 到坐标轴的距离以及点P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求解即可.【详解】解:∵点P 在y 轴左侧,∴点P 在第二象限或第三象限,∵点P 到x 轴的距离是3,到y 轴距离是2,∴点P 的坐标是(-2,3)或(-2,-3),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表示,点到坐标轴的距离,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表示,点到坐标轴的距离.9、D【解析】【分析】由图像可知, 当08x ≤≤时,y 与x 的函关系为:y =x ,当x =8时,y =8,即P 与A 重合时,PCD ∆的面积为8,据此求出CD ,BC ,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 即可P .【详解】解:如图2,当08x ≤≤时,设y =kx ,将(3,3)代入得,k =1,()08y x x ∴=≤≤ ,当P 与A 重合时,即:PC =AC =8,由图像可知,把x =8代入y =x ,y =8,8PCD S ∆∴=,1882DC ∴⨯=, 2DC ∴=, D 是BC 的中点,24BC CD ==在Rt ABC ∆中,AB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数形结合并熟练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与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0、C【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一次函数y =-x +4中,k =-1<0,b =4>0,∴函数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无论m 为何实数,直线y =x +2m 与y =-x +4的交点不可能在第三象限.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熟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0)【解析】【分析】首先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知点P1的横、纵坐标相等,再结合双曲线的解析式得到点P1的坐标是(2,2),则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求得点A1的坐标;同样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点A1的坐标和双曲线的解析式求得A2点的坐标;根据A1、A2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推而广之.【详解】解:可设点P1(x,y),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x=y,又∵y=4x,则x2=4,∴x=±2(负值舍去),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得A1的坐标是(4,0),设点P2的坐标是(4+y,y),又∵y=4x,则y(4+y)=4,即y2+4y-4=0解得,y1y2∵y>0,∴y,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得A2的坐标是(0);An点的坐标是(0).可以再进一步求得点A故点A2021的坐标为(0).故答案是:(0).【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综合应用,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进行求解.2、 3 4 (3,﹣4)【解析】【分析】根据点关于x轴对称则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则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即可求解.【详解】解:∵A(x,4)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B(-3,y),∴x=3,y=4,∴A点坐标为(3,4),∴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3,-4).故答案为:3;4;(3,-4).【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特点:点关于x轴对称则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则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由此即可求解.3、1k【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答.【详解】 解:∵反比例函数1k y x-=的图象位于第一、第三象限, ∴k -1>0,∴1k >,故答案为:1k >.【点睛】此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当k >0时,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一、三象限内;当k <0时,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二、四象限内.4、3y x =【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平移规律:“上加下减常数项,左加右减自变量”,可知将函数32y x =-沿着y 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就是给原一次函数常数项后加2,化简后即可得到答案.【详解】根据一次函数的平移规律:“上加下减常数项,左加右减自变量”,可知将函数32y x =-沿着y 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就是给原一次函数常数项后加2,则变化后的函数解析式应变为:322y x =-+,化简后结果为:3y x = , 故答案为:3y x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图像变化与函数解析式变化之间的规律,熟练掌握并应用变化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5、 自变量 函数 取值范围【解析】略6、(12,0)或(-43,0) 【解析】【分析】由一次函数解析式求出点A 、B 的坐标,进而求得OA 、OB 、AB ,分点C 在x 轴正半轴和在x 轴负半轴,利用折叠性质和勾股定理求解OC 即可.【详解】解:当x =0时,y =4,当y =0时,x =-3,∴A (-3,0),B (0,4),∴OA =3,OB =4,∴5AB =,设点A 的对应点为A 1,OC =x ,当点C 在x 轴正半轴时,如图,根据轴对称性质得:BA 1=AB =5,OA 1=5+4=9,CA 1=AC =3+x ,在Rt△A 1OC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9(3)x x +=+,解得:x =12,即OC =12,∴点C 坐标为(12,0);当点C 在x 轴负半轴时,如图,根据折叠性质得:BA 1=AB =5,OA 1=5-4=1,CA 1=AC=3-x ,在Rt△A 1OC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1(3)x x +=-, 解得:43x =,即OC = 43, ∴点C 的坐标为(-43,0),综上,点C 的坐标为(12,0)或(-43,0), 故答案为:(12,0)或(-43,0).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折叠性质、勾股定理、坐标与图形,熟练掌握轴对称性质,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决问题是解答的关键.7、4y x =-##4y x-=【解析】【分析】因为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引x 轴、y 轴垂线,所得矩形面积S 是个定值,即S =|k |,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所在的象限确定k 的值,即可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详解】解:由图象上的点所构成的矩形PEOF 的面积为4可知,S =|k |=4,k =±4.又由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k <0,则k =-4,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4y x =- .故答案为: 4y x =-.【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过双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分别向两条坐标轴作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就等于|k |.8、 下 4【解析】略9、23y x =+【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一次函数平移规律“上加下减”进而得出即可.【详解】解:∵一次函数22y x =-的图像向上平移5个单位,∴所得图像的函数表达式为:22523y x x =-+=+故答案为:23y x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平移,掌握平移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0、 三 m -5>0 m >5 减小 12y y <【解析】略三、解答题1、 (1)y=-x +1;(2)1O B '(3)①点P 的坐标为(0,0,-1);②是定值,为1,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设直线AB 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 ,将点1,0A 和()0,1B 代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2)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 的长,由折叠得1O A OA '==,即可求出结果;(3)①分三种情况:当PD=AD 时,当PA=PD 时,当AD=AP 时,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OP 的长即可得到点P 的坐标;②分点C 在y 轴正半轴及负半轴两种情况,利用全等三角形证明点C 到x 轴的距离等于OA 即可得到答案.(1)解:设直线AB 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 ,将点1,0A 和()0,1B 代入,得0{1k b b +==,解得11k b =-⎧⎨=⎩, ∴直线AB 的函数表达式为y=-x +1;(2)解:∵点1,0A 、()0,1B .∴OA =1,OB =1,∴AB ==由折叠得1O A OA '==,∴1O B AB O A ''=-;(3)解:①由旋转可得AP=AC ,∠PAC =90°,∴∠APC =∠C =45°,当PD=AD 时,∠PAD =∠APC =45°,∵OA=OB ,∠AOB =90°,∴∠ABO =∠BAO =45°,∴∠BAO =∠PAD ,∴点P 与点O 重合;当PA=PD时,过点D作DE⊥PB于E,过点P作PF⊥AD于F,∵PA=PD,∠APD=45°,∴∠DPF=∠APF=22.5°,∠ADP=∠DAP=67.5°,∵DE⊥PB,∠ABO=45°,∴∠BDE=45°,∴∠PDE=67.5°,∵∠EPD=90°-∠PDE=22.5°,∠OAP=∠PAD-∠BAO=22.5°,∴∠EPD=∠OAP,∵∠PED=∠POA=90°,PA=PD,∴△PDE≌△APO,∴PE=AO=1,DE=PO,设OP=a,则BE=DE=a,∴OE=1-a,PE=1,∵∠EPD=∠FPD,∠PED=∠PFD=90°,PD=PD,∴△PDE≌△PDF,∴PF=PE=1,∵∠BPF=∠ABO=45°,∴BF=PF=1,∴BP∴1+a,解得a-1 ,∴P(0,);当AD=AP时,∠ADP=∠APD=45°,∴∠PAD=90°,∵∠BAO=45°,∴∠PAO=∠APO=45°,∴OP=OA=1,∴P(0,-1);综上,点P的坐标为(0,0,-1);②点C到x轴的距离是一个定值,由旋转可得AP=AC,∠PAC=90°,当点P在y轴正半轴上时,过点C作CG⊥x轴于G,则∠POA=∠CGA=90°,∵∠PAO+∠CAG=90°,∠ACG+∠CAG=90°,∴∠PAO=∠ACG,∴△PAO≌△ACG,∴CG=AO=1;当点P在y轴负半轴上时,过点C作CH⊥x轴于H,则∠POA=∠CHA=90°,∵∠PAO+∠CAH=90°,∠ACH+∠CAH=90°,∴∠PAO=∠ACH,∴△PAO≌△ACH,∴CH=AO=1;综上,点C到x轴的距离是一个定值,距离为1..【点睛】此题是一次函数及图形问题的综合,考查了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各知识点并综合应用是解题的关键.2、y=-2x+2【解析】【详解】解:设直线l为y=kx+b,∵l与直线y=-2x平行,∴k= -2又直线过点(0,2),∴2=-2×0+b,∴b=2,∴原直线为y=-2x+23、2200米【解析】【详解】解:设小明的速度为a米/秒,小刚的速度为b米/秒,由题意得:1600+100a=1400+100b,1600+300a=1400+200b,解得a=2,b=4.故这次越野跑的全程为1600+300×2=2200米.4、 (1)作图见解析,A1(0,-1),C1(4,-4)(2)(0,6)或(0,-4)【解析】【分析】(1)分别作出A,B,C的对应点A1,B1,C1即可.(2)设P(0,m),构建方程求解即可.(1)解:作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如图所示.△A 1B 1C 1顶点坐标为:A 1(0,-1),C 1(4,-4). (2) 111441224345,222ABC S 设P (0,m ),由题意,11252m -⨯=,解得m =6或-4,∴点P 的坐标为(0,6)或(0,-4).【点睛】本题考查作图-轴对称变换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5、 (1)①0;②±10;(2)见解析;①最大值,3;②92【解析】【分析】(1)①根据表中对应值和对称性即可求解;②将点A 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中求解即可;(2)根据表中对应值,利用描点法画出函数图象即可.①根据图象即解答即可;②根据图象在第二象限的部分,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1)解:①由表可知,该函数图象关于y轴对称,∵当x=-3时,y=0,∴当x=3时,a=0,故答案为:0;②将A(b,-7)代入y=﹣|x|+3中,得:-7=﹣|b|+3,即|b|=10,解得:b=±10,故答案为:±10;(2)解:函数y=﹣|x|+3的图象如图所示:①由图象可知,该函数有最大值,最大值是3,故答案为:最大值,3;②由图象知,函数图象与坐标轴在第二象限内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12×3×3=92.【点睛】本题考查求自变量或函数值、画函数图象、从图象中获取信息、解绝对值方程、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理解题意,准确从表中和图象中获取有效信息是解答的关键.。

八年级数学下册《函数的图像》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函数的图像》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函数的图像》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班级姓名考号1.小明的父母出去散步,从家走了20分钟到一个离家900米的报亭,母亲随即按原来的速度返回,父亲在报亭看报10分钟,然后用15分钟返回家,下面给出的图象中表示父亲离家距离与离家时间的函数关系是()A.B.C.D.2.下列各曲线中不能..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A.B.C.D.3.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近来,每天登录“学习强国”APP,学精神增能量、看文化长见识已经成为一种学习新风尚.下面是爸爸上周“学习强国”周积分与学习天数的有数据,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学习天数n(天)1234567周积分w(分)55110160200254300350A.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学习天数是自变量,周积分是因变量B.周积分随学习天数的增加而增加C.从第3天到第4天,周积分的增长量为50分D.天数每增加1天,周积分的增长量不一定相同4.函数图象是研究函数的重要工具.探索函数性质时,我们往往要经历列表、描点、连线画出函数的图象,然后观察分析图象特征,概括函数性质,小明在探索函数284x y x =-+的性质时,根据如下的列表,画出了该函数的图象并进行了观察表现.x … 4- 3-2- 1- 0 1 2 3 4 … y … 85 2413 a 85 0 b 2- 2413- 85- … 小明根据他的发现写出了以下三个命题:①当22x -≤≤时,函数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①2x =时,函数有最小值,最小值为2-;①11x -<<时,函数y 的值随x 点的增大而减小.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①5.“利用描点法画出函数图像,探究函数的一些简单性质”是初中阶段研究函数的主要方式,请试着探究函数3y x =-,其图像经过( )A .第一、二象限B .第三、四象限C .第一、三象限D .第二、四象限.6.小明和小强两个人开车从甲地出发匀速行驶至乙地,小明先出发.在整个行驶过程中,小明和小强两人的车离开甲地的距离y (千米)与行驶的时间t (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有下列结论:①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①小强的车比小明的车晚出发1小时,却早到1个小时;①小强的车出发后1.5小时追上小明的车.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①7.科学家就蟋蟀鸣叫的次数与室外温度的数量关系做了如下记录:温度/① 76 78 80 82 84蜂每分钟鸣叫的次数 144 152 160 168 176如果这种数量关系不变,那么当室外温度为88①时,蟋蜂每分钟鸣叫的次数是( )A .178B .184C .190D .1928.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动点P 从点B 出发,沿BC 、CD 、DA 运动至点A 停止,设点P 运动的路程为x ,ABP 的面积为y ,y 关于x 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若25b a -=,则长方形ABCD 的周长为( )A .20B .18C .16D .249.如图1,点P 从矩形ABCD 的顶点A 出发,沿A →D →B 以2cm/s 的速度匀速运动到点B ,图2是点P 运动时,PBC 的面积y (cm 2)随时间x (s )变化的关系图像,则a 的值为( )A .8B .6C .4D .310.将盛有凉牛奶的瓶子放在热水中(如图甲所示),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牛奶的内能,图乙是凉牛奶与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假设热水放出热量全部被牛奶吸收,下列回答错误..的是( )A .08min 时,热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B .08min 时,凉牛奶的温度随时间的增加逐渐上升;C .8min 时,热水和凉牛奶的温度相同;D .0min 时,两者的温度差为80C ︒.二、填空题11.一空水池深4.8m ,现以均匀的速度往进注水,注水时间与水池内水的深度之间的关系如表,由表可知,注满水池所需要的时间为______h . 注水时间()h t0.5 1 1.5 2 2.5 … 水的深度()m h0.8 1.6 2.4 3.2 4 …12.李玲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2y a bx c =++的图象时,列了如下表格,根据表格上的信息回答问题:该二次函数2y a bx c =++当3x =时,y =________.13.甲、乙两车沿同一平直公路由A 地匀速行驶(中途不停留),前往终点B 地,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S (千米)与甲车行驶的时间t (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___________.①A 、B 两地相距210千米;①甲车速度为60千米/小时;①乙车速度为120千米/小时;①乙车共行驶132小时.14.如图1,在菱形ABCD 中,∠A=60°,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折线AD DC CB →→方向匀速运动,运动到点B 停止.设点P 的运动路程为x ,APB △的面积为y ,y 与x 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AB 的长为_______.15.育红学校七年级学生步行到郊外旅行.七(1)班出发1h 后,七(2)班才出发,同时七(2)班派一名联络员骑自行车在两班队伍之间进行联络,联络员和七(1)班的距离s (km )与七(2)班行进时间t (h )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所示.若已知联络员用了2h 3第一次返回到自己班级,则七(2)班需要_________ h 才能追上七(1)班.三、解答题16.如图所示的是一辆摩托车从家里出发,离家的距离(千米)随行驶时间(分钟)变化而变化的图像.(1)摩托车从出发到最后停止共经过了多长时间?离家最远的跑离是多少?(2)摩托车在哪一段时间内速度最快?最快速度是多少?17.在一次实验中,马达同学把一根弹簧的上端固定,在其下端悬挂物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与弹簧长度的几组对应值如下:x012345所挂物体质量/kgy182022242628弹簧长度/cm(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2)不挂物体时,弹簧长________cm;(3)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7kg时,弹簧长度是多少?(4)当弹簧长度为34cm(在弹性限度内)时,所挂物体的质量是多少?18.上海磁悬浮列车在一次运行中速度V(千米/小时)关于时间t(分钟)的函数图象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列车共运行了___分钟(2)列车开动后,第3分钟的速度是___千米/小时.(3)列车的速度从0千米/小时加速到300千米/小时,共用了___分钟.(4)列车从___分钟开始减速.19.测得一弹簧的长度L (厘米)与悬挂物体的质量x (千克)有下面一组对应值:悬挂物体的质量x (千克) 01 2 3 4 5 6 7 8 弹簧的长度L (厘米) 12 12.5 13 13.5 14 14.5 15 15.5 16试根据表中各对对应值解答下列问题:(1)用代数式表示挂质量为x 千克的物体时的弹簧的长度L .(2)求所挂物体的质量为10千克时,弹簧的长度是多少?(3)若测得弹簧的长度是18厘米,则所挂物体的质量为多少千克?20.如图1,在Rt ABC △中,AC=BC ,点D 在AC 边上,以CD 为边在AC 的右侧作正方形CDEF .点P 以1cm/s 的速度由F 点出发,沿F E D A B →→→→的路径运动,连接BP ,CP ,BCP 的面积2/cm y 与运动时间/s x 之间的图象关系如图2所示.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判断EF 的长度;(2)求a ,b 的值;(3)当10x =时,连接,此时与的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1---10CCCCD DDBCD11.312.113.①①①14.2315.216.(1)解:根据距离(千米)随行驶时间(分钟)变化而变化的图像可知摩托车从出发到最后停止共经过了100分钟,离家最远的距离是40千米.(2)解:当020t <≤时,S=10速度为100.5(km /min)20=; 当2050t <≤时401030S =-=速度为40101(km /min)5020-=-; 当50100t <≤时,S=40,速度为400.8(km /min)10050=-; ①20~50分钟这一时段内速度最快,最快速度为1千米/分钟.17.解:表格中反映的是弹簧的长度随所挂物体质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其中所挂物体的质量是自变量,弹簧的长度是因变量;(2)解:当所挂物体质量为0时,所对应的弹簧长度是18cm故答案为:18;(3)解:由表格中弹簧的长度随所挂物体质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可知,当所挂物体质量每增加1kg ,弹簧的长度就增长2cm ,所以当所挂物体质量为7kg 时,弹簧的长度为18+2×7=32(cm )答: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7kg 时,弹簧长度是32cm ;(4)解:由弹簧的长度随所挂物体质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可知,当弹簧长度为34cm 时,所挂物体的质量为34182-=8(kg )答:当弹簧长度为34cm (在弹性限度内)时,所挂物体的质量是8kg .18.(1)解:列车共运行了8分钟;故答案为:8;(2)列车开动后,第3分钟的速度是300千米/小时;故答案为:300;(3)列车的速度从0千米/小时加速到300千米/小时,共用了2分钟;故答案为:2;(4)列车从5分钟开始减速.故答案为:5.19.(1)解①由表格可知,弹簧的长度L 的初始值为12厘米,当弹簧称所挂重物质量x 每增加1千克,弹簧长度L 就增加0.5厘米①L =0.5x +12 ;(2)解:当x =10时,L =0.5x +12=17=0.5×10+12=17(厘米)答①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10千克时,弹簧的长度是17厘米;(3)解:当L = 18厘米时,则18=0.5x + 12 解得①x =12(千克)答①所挂物体质量是12千克.20.(1)解:由图2可知,点P 从点F 到点E 用了5秒 ①()155cm EF =⨯=.(2)解:①四边形CDEF 是正方形①5cm DE EF CD ===①()()55110s a =+÷=由图2可知,点P 从点D 到点A 用了()1313103s a -=-= ①()133cm AD =⨯=①()8cm AC CD AD =+=①8cm AC BC ==当点P 在DE 上时,()2118520cm 22BCP SBC EF =⋅=⨯⨯= ①20b =综上:10,20a b ==;(3)解:当10x =时,如图,点P 和点D 重合 ①四边形CDEF 是正方形①,90CD CF BCD ACF =∠=∠=︒在BCD △和ACF △中 90AC BC BCD ACF CD CF =⎧⎪∠=∠=︒⎨⎪=⎩①()SAS BCD ACF ≌①AF BD =①点P 和点D 重合①AF BP =.。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的图像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的图像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的图像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1.本题为选择题,无需改写。

2.在图中,当x>2时,y2>y1,因此结论③正确。

由于y1=kx+b与y2=x+a的图象相交于第三象限,因此a<0,结论②也正确。

而k<0,因此结论①错误。

因此选项C正确。

3.根据题目中的条件,k<0,b>0,因此函数的图象是下降的直线,截距为正数,应该是选项A。

4.本题为选择题,无需改写。

5.根据题目中的条件,k<0,b>0,因此函数的图象是下降的直线,截距为正数,斜率的绝对值小于1,应该是选项B。

6.将直线l1和直线l2的方程化简可得y=2x+1和y=-x-1,因此直线l1的斜率为2,直线l2的斜率为-1.由于x+y=0,因此该点在第三部分。

因此选项C正确。

7.根据两个函数的表达式可知它们的图象分别是斜率为负数的直线和斜率为正数的直线,应该是选项B。

8.函数y=2x+3的斜率为2,截距为3,应该是选项A。

9.根据图象可知,选项C表示的是y=-x-1的图象,因此选项C正确。

10.将函数kx-y=2化简可得y=kx-2,因此函数的图象是斜率为正数的直线,截距为-2,应该是选项C。

11.由于b1<b2,因此直线y1在直线y2的下方。

由于k1k2<0,因此直线y1和直线y2的斜率异号,相交于第二象限。

因此选项B正确。

12.根据图象可知,选项D表示的是y=abx的图象,因此选项D正确。

13.根据图象可知,降雨后,蓄水量每天增加5万立方米,因此选项B正确。

14.本题为选择题,无需改写。

15.将y=kx代入y=kx-k可得y=k(x-1),因此函数的图象是斜率为正数的直线,截距为-k,应该是选项C。

16.当x增加时,y的值也会增加,且当x大于某个值时,y会大于2.17.当x增加时,y的值也会增加,但当x大于某个值时,y会小于某个值。

18.当x增加时,y的值也会增加,且当x大于某个值时,y会大于某个值。

19.正确的判断是:①k0;③当x=3时,y1=y2;④当03时,y1>y2.20.当x增加时,y1的值也会增加,且当x大于某个值时,y1会大于y2.21.当y小于某个值时,x的取值范围是一定的,具体取值范围需要根据具体函数图象来确定。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 12.1《函数图像法》随堂练习(word版)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 12.1《函数图像法》随堂练习(word版)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 12.1《函数图像法》随堂练习(word 版)1 / 17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函数图像法》随堂练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1. 下列图象中,y 不是x 的函数的是A.B.C.D.2. 如图是甲、乙两车在某时段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乙前4秒行驶的路程为48米B. 在0到8秒内甲的速度每秒增加4米 秒C. 两车到第3秒时行驶的路程相等D. 在4至8秒内甲的速度都大于乙的速度3. 如图,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点P 是 边上一动点,沿 的路径移动,过点P 作 于点D ,设 , 的面积为y ,则下列能大致反映y 与x 函数关系的图象是A.B.C.D.4. 小明从A 地前往B 地,到达后立刻返回,他与A 地的距离 千米 和所用时间 小时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小明出发4小时后距A 地A. 100千米B. 120千米C. 180千米D. 200千米5.下列图象中,不是函数图象的是A. B. C. D.6.下列曲线中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A. B.C. D.7.如图所示,图象折线描述了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速度与时间的函数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第3分时汽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B. 第12分时汽车的速度是0千米时C. 从第9分到第12分,汽车速度从60千米时减少到0千米时D. 从第3分到第6分,汽车行驶了120千米8.甲、乙两人进行慢跑练习,慢跑路程米与所用时间分钟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2.1《函数图像法》随堂练习(word版)A. 前2分钟,乙的平均速度比甲快B. 5分钟时两人都跑了500米C. 甲跑完800米的平均速度为100米分D. 甲乙两人8分钟各跑了800米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9.在如图所示的三个函数图象中,近似地刻画如下a、b、c三个情境:情境a:小芳离开家不久,发现把作业本忘在家里,于是返回了家里找到了作业本再去学校;情境b:小芳从家出发,走了一段路程后,为了赶时间,以更快的速度前进.情境c:小芳从家出发,到学校上学,放学回到了家.情境a,b,c所对应的函数图象分别是______ 按次序填写a,b,c对应的序号10.为节约用水,某市居民生活用水按级收费,具体收费标准如下表:设某户居民家的月用水量为x吨,应付水费为y元,则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_.11.如图是甲、乙两人同一地点出发后,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甲的速度______乙的速度大于、等于、小于甲乙二人在______时相遇;路程为150千米时,甲行驶了______小时,乙行驶了______小时.3 / 1712.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当时,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3.根据如图所示的程序计算函数值,若输出的y值为,则输入的x值为______ .14.我国很多城市水资源缺乏,为了加强居民的节水意识,某自来水公司采取分段收费标准,某市居民月交水费元与用水量吨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若某户居民4月份用水18吨,则应交水费______ 元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8.0分)15.如图反映的是小华从家里跑步去体育馆,在那里锻炼了一阵后又走到文具店去买笔,然后走回家,其中x表示时间,y表示小华离家的距离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小华在体育场锻炼了______ 分钟;体育场离文具店______ 千米;小华从家跑步到体育场、从文具店散步回家的速度分别是多少千米分钟?沪科版八年级上册 12.1《函数图像法》随堂练习(word 版)5 / 1716. 小凡与小光从学校出发到距学校5千米的图书馆看书,途中小凡从路边超市买了一些学习用品,如图反应了他们俩人离开学校的路程 千米 与时间 分钟 的关系,请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和 哪一条是描述小凡的运动过程,说说你的理由;小凡和小光谁先出发,先出发了多少分钟?小凡与小光谁先到达图书馆,先到了多少分钟?小凡与小光从学校到图书馆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千米 小时? 不包括中间停留的时间17. 端午节假期间,小亮一家到某度假村度假 小亮和他妈妈坐公交车先出发,他爸爸自驾车沿着相同的道路后出发 他爸爸到达度假村后,发现忘了东西在家里,于是立即返回家里取,取到东西后又马上驾车前往度假村 如图是他们离家的距离 与小明离家的时问 的关系图 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的自变量是______ 因变量是______ ;小亮家到该度假村的距离是______ km ;小亮出发______ 小时后爸爸驾车出发:当爸爸第一次到达度假村后,小亮离度假村的距离是______ km ;图中点A 表示______ ;小亮从家到度假村期间,他离家的距离 与离家的时间的关系式为______ ;小亮从家到度假村的路途中,当他与他爸爸相遇时离家的距离约是______ km.18.如图所示的图象反映的过程是:小强星期天从家跑步去体育场,在那里锻炼了一会儿后又走到文具店去买笔,然后步行回家,其中x表示时间,y表示小强离家的距离,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体育场离小强家有多远?小强从家到体育场用了多长时间?体育场距文具店多远?小强在文具店逗留了多长时间?小强从文具店回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沪科版八年级上册 12.1《函数图像法》随堂练习(word 版)7 / 1719. 甲车从A 地驶往B 地,同时乙车从B 地驶往A 地,两车相向而行,匀速行驶,甲车距B 地的距离 与行驶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乙车的速度是求甲车的速度;当甲乙两车相遇后,乙车速度变为 ,并保持匀速行驶,甲车速度保持不变,结果乙车比甲车晚38分钟到达终点,求a 的值.20. 如图,矩形ABCD 中, , ,动点M 从点D 出发,按折线DCBAD 方向以 的速度运动,动点N 从点D 出发,按折线DABCD 方向以 的速度运动 点E 在线段BC 上,且 ,若M 、N 两点同时从点D 出发,到第一次相遇时停止运动.求经过几秒钟M 、N 两点停止运动?求点A 、E 、M 、N 构成平行四边形时,M 、N 两点运动的时间;写出 的面积 与运动时间为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12分)21. 图1中的摩天轮可抽象成一个圆,圆上一点离地面的高度 与旋转时间 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问题:根据图2补全表格:如表反映的两个变量中,自变量是,因变量是;根据图象,摩天轮的直径为______m,它旋转一周需要的时间为______min.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2.1《函数图像法》随堂练习(word版)答案和解析【答案】1. B2. C3. B4. C5. B6. C7. D8. D9.10.11. 小于;6;9;412.13.14.15. 15;116. 解:是描述小凡的运动过程理由:因为小凡在路边超市买了一些学习用品,需要停留一段时间,此时间段小凡距学校的路程没有变化,所以是描述小凡的运动过程.观察两函数图象,发现:小凡先出发,比小光先出发了10分钟.分钟,所以小光先到达图书馆,比小凡先到了10分钟.小凡的平均速度为:千米小时,小光的平均速度为:千米小时.答:小凡从学校到图书馆的平均速度是10千米小时,小光从学校到图书馆的平均速度是千米小时.17. 时间或t;距离或s;60;1;40;小亮出发小时后,离度假村的距离为10km;;30或4518. 解:由纵坐标看出体育场离小强家千米,由横坐标看出小强从家到体育场用了15分钟;由纵坐标看出体育场离文具店千米;由横坐标看出小强在文具店停留分;小强从文具店回家的平均速度是千米分.9 / 1719. 解:由图象可得,甲车的速度为:,即甲车的速度是;相遇时间为:,由题意可得,,解得,,经检验,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即a的值是75.20. 解:矩形ABCD中,,,、N两点同时从点D出发,到第一次相遇时共运动了:,答:经过6 s两点相遇.由题意知,当点N在AD边上运动,点M在BC边上运动时,点A、E、M、N才可能组成平行四边形,设经过t秒,四点可组成平行四边形,当构成▱AEMN时,,解得;当构成▱AMEN时,,解得;答:当点A、E、M、N构成平行四边形时,M、N两点运动的时间为4s或.如图,当时,梯形;如图,当时,;如图,当时,;如图,当时,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2.1《函数图像法》随堂练习(word版)21. 70;54;旋转时间x;高度y;65;6【解析】1. 解:根据函数定义,如果在某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并且对于x在某个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按照对应法则,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而B中的y的值不具有唯一性,所以不是函数图象.故选B.函数的定义:在某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并且对于x在某个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按照对应法则,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则x叫自变量,y是x的函数根据定义再结合图象观察就可以得出结论.本题考查函数的定义,要熟练掌握函数的定义.2. 解:A、根据图象可得,乙前4秒的速度不变,为12米秒,则行驶的路程为米,故A正确;B、根据图象得:在0到8秒内甲的速度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即甲的速度从0均匀增加到32米秒,则每秒增加米秒,故B正确;C、由于甲的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斜率为4,所以可得、t分别表示速度、时间,将代入得,则前,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所以两车到第3秒时行驶的路程不相等,故C错误;D、在4至8秒内甲的速度图象一直在乙的上方,所以甲的速度都大于乙的速度,故D 正确;由于该题选择错误的,故选:C.前4s内,乙的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平行于x轴的直线,即速度不变,速度时间路程.甲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速度均匀增加;求出两图象的交点坐标,3秒时两速度大小相等,3s前甲的图象在乙的下方,所以3秒前路程不相等;图象在上方的,说明速度大.此题考查了函数的图形,通过此类题目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使学生体会到函数知识的实用性.3. 解:过A点作于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当时,如图1,,11 / 17,;当时,如图2,,,,故选B过A点作于H,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分类讨论:当时,如图1,易得,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当时,如图2,易得,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于是可判断当时,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的一部分,当时,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的一部分,然后利用此特征可对四个选项进行判断.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函数图象是典型的数形结合,图象应用信息广泛,通过看图获取信息,不仅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可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求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4. 解:小时后已经在返回的路上,而小明返回时240km的路程用时4小时,返回时的速度为:小时行程:.答:小明出发4小时后距A地180千米.4小时后已经在返回的路上,故求出返回时的速度,并求出1小时的行程即可.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及其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认真审题,获得必要的数据信息,难点就是能把函数图象与实际运动情况互相吻合.5. 解:根据函数的概念:如果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这时称y是x的函数.结合选项可知,只有选项B中是一个x对应1或2个y故选:B依题意,根据函数的图象可知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之相对应.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的读图能力要能根据函数图象的性质和图象上的数据分析得出函数的类型和所需要的条件,结合实际意义得到正确的结论.6. 解:A,B,D的图都是y有不唯一的值,故A,B,D不是函数,C、满足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故C符合题意;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2.1《函数图像法》随堂练习(word版)故选:C.根据函数的定义可知,满足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据此即可确定函数的个数.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定义: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则y是x的函数,x叫自变量.7. 解: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当第3分的时候,对应的速度是40千米时,故选项A正确;第12分的时候,对应的速度是0千米时,故选项B正确;从第9分到第12分,汽车对应的速度分别是60千米时,0千米时,所以汽车的速度从60千米时减少到0千米时,故选项C正确.从第3分到第6分,汽车的速度保持不变,是40千米时,行驶的路程为千米,故选项D错误;综上可得:错误的是D.故选:D.根据图象反映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可以计算路程,针对每一个选项,逐一判断.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读函数的图象时首先要理解横纵坐标表示的含义,理解问题叙述的过程,能够通过图象得到函数是随自变量的增大,知道函数值是增大还是减小.8. 解:前2分钟,乙跑了300米,甲跑的路程小于300米,从而可知前2分钟,乙的平均速度比甲快,故选项A正确;由图可知,5分钟时两人都跑了500米,故选项B正确;由图可知,甲8分钟跑了800米,可得甲跑完800米的平均速度为100米分,故选项C 正确;由图可得,甲8分钟跑了800米,乙8分钟跑了700米,故选项D错误;故选D.根据函数图象可以判断各选项是否正确,从而可以解答本题.本题考查函数的图象,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判断选项中的说法是否正确.9. 解:情景a:小芳离开家不久的图象是上升,发现把作业本忘在家里,于是返回了家里的图象是下降,找作业本时一直在家里,图象是横轴上的一条线段,找到了作业本再去学校的图象是上升,故选情景b:小芳从家出发的图象是上升,走了一段路程后,为了赶时间,以更快的速度前进的图象比前一段会更斜一些,故选情景c:小芳从家出发的图象是上升,到学校上学的图象是平行于横轴的一条线段,放学回到了家的图象是下降.故选故答案为:本图象是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只要根据描述即可求出答案.本题考查函数的图象,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语句找出图象,本题属于基础题型.10. 解:当时,,故答案为:.13 / 17月用水量为x吨时,应付水费分两段计算:不超过17吨的部分以及超过17吨不超过31吨的部分.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关系式,函数解析式中,通常等式的右边的式子中的变量是自变量,等式左边的那个字母表示自变量的函数.11. 解:甲的速度为:千米小时,乙的速度:千米小时,,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由函数图象可知,甲乙二人在6时相遇;路程为150千米时,甲行驶了9小时,乙行驶了小时;故答案为:小于、6、9、4.分别求出甲、乙的速度,即可解答;根据函数图象看交点对应的横坐标,即可解答;根据函数图象,即可解答.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观察函数图象.12.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以及函数的图象,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上下位置关系找出不等式的解集是解题的关键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结合函数的图象即可找出:当时,函数图象在x轴下方,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观察函数图象可知:当时,函数图象在x轴下方,当时,x的取值范围是.故答案为.13. 解:,当时,,解得:,,不合题意;,当时,,符合;,当时,,解得:,,不合题意.故答案为:.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2.1《函数图像法》随堂练习(word版)把y的值分别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出x的值,即可解答.本题考查了函数值,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代入法求值.14. 解:将代入得:,解得:,故将,代入得:,解得:,故解析式为:把代入,故答案为:根据图形可以写出两段解析式,即可求得自来水公司的收费数.本题考查的是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此类题是近年中考中的热点问题注意利用一次函数求最值时,关键是应用一次函数的性质.15. 解:分钟.故答案为:15.千米.故答案为:1.小华从家跑步到体育场的速度为:千米分钟;小华从文具店散步回家的速度为:千米分钟.答:小华从家跑步到体育场的速度是千米分钟,小华从文具店散步回家的速度为千米分钟.观察函数图象找出到达和离开体育馆的时间,二者做差即可得出结论;观察函数图象找出体院馆和文具店离家的距离,二者做差即可得出结论;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分别算出小华从家跑步到体育场和从文具店散步回家的速度,此题得解.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观察函数图象找出各问所用到的数据是解题的关键.16. 根据小凡在中途停留一段时间,结合函数图象即可得出结论;观察函数图象的时间轴,根据出发时间不同即可得出结论;当千米时,将两函数对应的时间做差,即可得出结论;根据“速度路程时间”结合两函数图象,即可求出小凡与小光的速度.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解题的关键是观察函数图象,找出各数据,再根据数量关系求出结论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观察函数图象找出各数据是关键.17. 解:自变量是时间或t,因变量是距离或s;故答案为:时间或t;距离或s;15 / 17小亮家到该度假村的距离是:60;故答案为:60;小亮出发1小时后爸爸驾车出发:当爸爸第一次到达度假村后,小亮离度假村的距离是40km;故答案为:1;40;图中点A表示:小亮出发小时后,离度假村的距离为10km;故答案为:小亮出发小时后,离度假村的距离为10km;小亮从家到度假村期间,他离家的距离与离家的时间的关系式为:;故答案为:;小亮从家到度假村的路途中,当他与他爸爸相遇时离家的距离约是30或45.故答案为:30或45.直接利用常量与变量的定义得出答案;直接利用函数图象结合纵坐标得出答案;利用函数图象求出爸爸晚出发1小时,以及当爸爸第一次到达度假村后,小亮离度假村的距离;根据函数图象的横纵坐标的意义得出A点的意义;直接利用小亮从家到度假村的距离以及所用时间可得出其速度,进而得出s与t的关系式;利用函数图象得出交点的位置进而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以及常量与变量、函数关系式,利用函数图象获取正确信息是解题关键.18. 根据观察函数图象的纵坐标,可得体育声与家的距离,观察函数图象的横坐标,可得从家到体育场的时间;根据观察函数图象的纵坐标,可得体育场与文具店的距离;根据观察函数图象的横坐标,可得在文具店停留的时间;根据观察函数图象的横纵坐标,可得从文具店回家的路程与时间,进而可得平均速度.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就能够通过图象得到函数问题的相应解决.19. 根据函数图象可知甲2小时行驶的路程是,从而可以求得甲的速度;根据第问中的甲的速度和甲乙两车相遇后,乙车速度变为,并保持匀速行驶,甲车速度保持不变,结果乙车比甲车晚38分钟到达终点,可以列出分式方程,从而可以求得a的值.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函数图象,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问题.20. 由题意可得:M、N两点同时从点D出发,到第一次相遇时共运动了:,则可得;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2.1《函数图像法》随堂练习(word版)由题意知,当点N在AD边上运动,点M在BC边上运动时,点A、E、M、N才可能组成平行四边形,然后设经过t秒,四点可组成平行四边形,当构▱成▱AEMN时,,当构成▱AMEN时,,继而求得答案;分别从当时,当时,当时,当时,去分析求解即可求得答案.此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此题难度较大,属于动点题目,解题时注意分类讨论思想、方程思想与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21. 解:由图象可知,当时,,当时,,故答案为:70;54;表反映的两个变量中,自变量是旋转时间x,因变量是高度y;故答案为:旋转时间x;高度y;由图象可知,摩天轮的直径为:,旋转一周需要的时间为6min.故答案为:65;6.根据图象得到和时,y的值;根据常量和变量的概念解答即可;结合图象计算即可.本题考查的是函数的概念与图象,正确理解常量和变量的概念、读懂函数图象是解题的关键.17 / 17。

八年级数学下册《函数的图象》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函数的图象》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函数的图象》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班级姓名考号一、单选题1.小明步行到学校参加联欢会,到学校时发现演出道具忘在家中,于是他马上按照原来的速度步行回家取道具,随后骑自行车加快速度返回学校,下面是小明离开家的距离S(米)和时间t(分)的函数图象,那么最符合小明实际情况的大致图象是()A.B.C.D.2.小明晚饭后出门散步,行走的路线如图所示.则小明离家的距离h与散步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可能是()A.B.C.D.3.一天晚饭后,小明陪妈妈从家里出去散步,下图描述了他们散步过程中离家的距离s(米)与散步时间t(分)之间的函数关系,下面的描述符合他们散步情景的是【】A.从家出发,到了一家书店,看了一会儿书就回家了B.从家出发,到了一家书店,看了一会儿书,继续向前走了一段,然后回家了C.从家出发,一直散步(没有停留),然后回家了D.从家出发,散了一会儿步,到了一家书店,看了—会儿书,继续向前走了一段,18分钟后开始返回4.下列是y关于x的函数是().A.B.C.D.5.甲、乙二人从学校出发去新华书店看书,甲步行一段时间后,乙骑自行车沿相同路线行进两人均匀速前行,他们之间的距离s(米)与甲出发时间t(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的速度是甲速度的2.5倍B.a=15C.学校到新华书店共3800米D.甲第25分钟到达新华书店6.小明从家骑车上学,先上坡到达A地后再下坡到达学校,所用的时间与路程如图所示.如果返回时,上下坡的速度仍然保持不变,那么他从学校回到家需要的时间是().A .8.6分钟B .9分钟C .12分钟D .16分钟7.A ,B 两地相距30km ,甲乙两人沿同一条路线从A 地到B 地.如图,反映的是两人行进路程y (km )与行进时间t (h )之间的关系,①甲始终是匀速行进,乙的行进不是匀速的;①乙用了4.5个小时到达目的地:①乙比甲迟出发0.5小时;①甲在出发5小时后被乙追上.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8.如图1,点P 从菱形ABCD 的顶点A 出发,沿着折线ABCDA 匀速运动,图2是线段AP 的长度y 与时间x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像(不妨设当点P 与点A 重合时,y =0),则菱形ABCD 的面积为( )A .12B .6C .5D .2.59.铅笔每支售价0.20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表示小明买1支到10支铅笔需要花费的钱数的图像是( ) A .一条直线 B .一条射线 C .一条线段 D .10个不同的点10.如图,60MAN ∠=︒,点B 在射线AN 上,2AB =.点P 在射线AM 上运动(点P 不与点A 重合),连接BP ,以点B 为圆心,BP 为半径作弧交射线AN 于点Q ,连接PQ .若,AP x PQ y ==,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B.C.D.13.如图,在矩形ABCD中,动点P从点B出发,沿BC,CD,DA运动至点A停止,右图为P运动的路与ABP的面积14.学校“青春礼”活动当天,小明和妈妈以不同的速度匀速从家里前往学校,小明害怕集合迟到先出发2分钟,随后妈妈出发,妈妈出发几分钟后,两人相遇,相遇后两人以小明的速度匀速前进,行进2分钟后,通过与妈妈交谈,小明发现忘记穿校服,于是小明立即掉头以原速度的2倍跑回家中,妈妈速度减半,继续匀速赶往学校,小明到家后,花了3分钟换校服,换好校服后,小明再次从家里出发,并以返回时的速度跑回学校,最后小明和妈妈同时到达学校.小明和妈妈之间的距离y与小明出发时间x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小明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是_____米.15.小明放学后步行回家,他离家的路程s(米)与步行时间t(分钟)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他步行回家的平均速度是____米/分钟.三、解答题16.写出下列各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如果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度数为α,另一个锐角的度数β与α之间的关系;(2)一支蜡烛原长为20cm,每分钟燃烧0.5cm,点燃x(分钟)后,蜡烛的长度y(cm)与x(分钟)之间的关系;(3)有一边长为2cm的正方形,若其边长增加xcm,则增加的面积y(cm2)与x之间的关系.17.小明骑单车上学,当他骑了一段路时,想起要买某本书,于是又折回到刚经过的新华书店,买到书后继续去学校.他本次上学所用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示意图如图所示.(1)小明在书店停留了______分钟;(2)本次上学途中,小明一共行驶的路程为______;(1)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无人机的速度是米/分;20.小雪和小松分别从家和图书馆出发,沿同一条笔直的马路相向而行.小雪开始跑步,中途在某地改为步行,且步行的速度为跑步速度的一半,小雪先出发5分钟后,小松才骑自行车匀速回家.小雪到达图书馆恰好用了35分钟.两人之间的距离()m y 与小雪离开出发地的时间()min x 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小雪跑步的速度为多少米/分?(2)小松骑自行车的速度为米/分?(3)当小松到家时,小雪离图书馆的距离为多少米?参考答案1.C2.C3.D4.C5.C6.C7.C8.B9.D10.C(3)由图象可知:图象关于直线x =2对称;故答案为:图象关于直线x =2对称;(4)进一步探究函数图象发现:①函数图象与x 轴有2个交点,对应的方程2|x ﹣2|﹣1=0有2个实数根; ①若关于x 的方程2|x ﹣2|﹣1=a 有两个实数根,则a 的取值范围是a >﹣1 故答案为2,2;a >﹣1.20.(1)解:由函数图象可知小雪跑步5分钟的路程为450035001000m -= ①小雪跑步的速度为10005200m /min ÷=;(2)解:由(1)得小雪步行的速度为100m/min设小雪在第t 分钟改为步行①()200100354500t t +-=解得10t =①由函数图象可知,当第10分钟时,小雪改为步行,此时两人相距1000m ①小松骑车的速度为()()4500200101000105300m /min -⨯-÷-=; (3)解:由(2)得小松到家的时间为4500300520min ÷+= ①小雪离图书馆的距离为()45002001010020101500m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函数图像
1. (2015?海南)甲、乙两人在操场上赛跑,他们赛跑的
路程S (米)与时间t (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则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乙两人进行1000米赛跑
B. 甲先慢后快,乙先快后慢
C. 比赛到2分钟时,甲、乙两人跑过的路程相等
D. 甲先到达终点
2. (2015?南通)在20km越野赛中,甲乙两选手的行程y (单位:km)随时间x (单位:h)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有下列说法:①两人相遇前,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②出发后1小时,两人行程均为10km;③出发后小时,甲的行程比乙多
3km④甲比乙先到达终点.其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C 3个D. 4个
3. (2015?济宁)匀速地向一个容器内注水,最后把容器注满,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
h
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图中OABC为一折线),这个容器的形状是下图中的(

4. (2008?荷泽)如图,在矩形ABCD中,
动点P从点B出发,沿BC CD DA运动至D 点A停止,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 △ ABP 的面积为y,如果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
图所示,则△ ABC的面积是()
A. 10
B. 16
C. 18
D. 20
5. ( 2003?武汉)小李以每千克元的价格从批发市场购进若干千
克西瓜到市场去销售,在销售了部分西瓜之后,余下的每千克降价元,
全部售完.销售金额与卖瓜的千克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那么小李赚
了( )
A. 32 元
B. 36 元
C. 38 元
D. 44 元
6 . (2015?聊城)小亮家与姥姥家相距24km,小亮8: 00从家
出发,骑自行车去姥姥家.妈妈& 30从家出发,乘车沿相同
路线去姥姥家.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小亮和妈妈的行进路程S
(km)与北京时间t (时)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得到
小亮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 小亮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
12km/h
B. 妈妈比小亮提前小时到达姥姥家
C. 妈妈在距家12km处追上小亮
D. 9: 30妈妈追上小亮
7.已知某一函数的全部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确定自变量x的取值范
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当x=- 4时,y的值是______ ;
(3 )当y=0时,x的值是__________;
(4) __________ 当x=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y的值最大,当
x= ____________ 时,y的值最小;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x的值在什么范围内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答:____________________ (6)当x的值在什么范围内时,y v 0,
答 ___________ .
9、( 2015?海南)甲、乙两人在操场上赛跑,他们赛跑的路程 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比赛到2分钟时,甲、乙两人跑过的路程相等
B.甲先慢后快,乙先快后慢
& (2014秋?海曙区期末)一次长跑中,当小明跑了
1600米时,小刚跑了 1400米,小明、
小刚在此后所跑的路程 y (米)与时间t (秒)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则这次长跑的全程为 (
)米.A . 2000 米 B. 2100 米 C. 2200 米
D. 2400 米
10. (2014?南通)如图①,底面积为 30cm 2的空圆柱形容器内水平放置着由两个实心圆柱 组成的“几何体”,现向容器内匀速注水,注满为止,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
h (cm )与
S (米)与时间t (分钟)之
(5)当x 的值在什么范围内时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答:
D.甲先到达终点
10、(2015?南通)在20km 越野赛中,甲乙两选手的行程 y (单位:km )随时间x (单位:h )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
有下列说法:①两人相遇前,
甲的速度小于乙
的速度;②出发后1小时,两人行程均为10km;③出发后小时,甲的行程比乙多 3km ;④甲
比乙先到达终点.其中正确的有(

11、(2015?济宁)匀速地向一个容器内注水,最后把容器注满,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 h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图中OABC 为一折线),这个容器的形状是下图中的
( )
12. (2015秋?威海期中)如图(1),等边三角形 ABC 的边长为8,点P 由点B 开始沿BC 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作匀速运动, 到点C 后停止运动;点Q 由点C 开始沿C - A- B 以每 秒2个单位长的速度作匀速运动,到点 B 后停止运动.若点 P , Q 同时开始运动,运动的时
间为t (秒)(t > 0).求当点P 、Q 运动时,△ PCQ 的面积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 量t 的取值范围
.
13、已知某一函数的图象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 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 求当x= - 4, - 2, 4时y 的值是多少 (3) 求当y=0, 4时x 的值是多少
(4) 当x 取何值时y 的值最大当x 取何值时y 的值最小
(5) 当x 的值在什么范围内是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的值在什么范围内时 y 随x 的增大 而减小
4
.・■・■・■・■・■・■ n J
0A
r “4 \」1 L
,
.12 3 4
-
14、已知某一函数的全部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确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_____________ ; (2 )当x=- 4时,y 的值是 _________ ; (3 )当y=0时,x 的值是 ___________ ;
(4 )当x= ______ 时,y 的值最大,当 x= ________时,y 的值最小;
(5)当x的值在什么范围内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