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母细胞瘤影像学诊断_0
肾母细胞瘤病理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YANG -i XU a n,ZHAN G ng H u Lil, Xi o Ya Yi a, e l ta
( p rme t f P too y, De a t n ah lg A i ae u rHop tl o l td T mo s i ,Xija gMe i lU ies y, i a n n d c nvri i a t
sn e ph s if r nta i n. n 23 c s s n p ob a t m a t r e e 1 a e ih t r e p s f e e ta i gl a e d fe e ito I a e e hr l s o he e w r c s s w t h e ha e dif r n i ~ 5
Twe t h e a e t e hr bl s o r nayz d r t os e tv l . The ci c lma e i l n y t r e c s s wih n p o a t ma we e a l e e r p c i e y lnia t ra ,pa ho o y t lg
( 疆 医 科 大 学 附 属肿 瘤 医院 理 科 , C 室 ,新 疆 新 病 T 乌鲁木齐 80 1 ) 30 1
摘 要 : 的 探 讨 肾母 细 胞瘤 的病 理 及 影 像 学 特 征 。 方 法 对 2 目 3例 肾 母 细 胞 瘤 患 儿 的 临 床 、 理 及 影 像 学 病 表现 进 行 分 析 。 结 果 2 3例 肾母 细 胞 瘤 中 1 5例 肿 瘤 由未 分 化 的 胚 芽 组 织 、 胚 叶 性 问 质 和 上 皮 成 分 组 成 ; 问 5例
中图 分 类 号 : 3 . 1 R7 0 4 R7 0 2 ; 3 .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95 5 ( 0 1 0 — 7 20 1 0 — 5 1 2 1 ) 70 5 —4
髓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髓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髓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一、引言髓母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恶性肿瘤,起源于神经嵴胚层的髓母细胞。
其特点是具有广泛的组织学异质性和多样化的影像学表现。
正确地识别和鉴别诊断髓母细胞瘤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二、影像学表现⒈超声影像学髓母细胞瘤在超声影像上呈现为不规则的、有界清晰的肿块,常常伴有混合性的回声。
肿块内可见囊性区域和囊实性混合区域,以及内部钙化灶的存在。
当肿块较大时,可出现局部压迫及侵犯周围结构的表现。
⒉CT影像学(1)肿瘤密度:髓母细胞瘤通常为稍高于周围组织的软组织密度,但因肿瘤内含有多种细胞成分,如囊性区域、出血区、坏死区和钙化区,因此在CT上呈现出复杂的密度特征。
(2)肿瘤形态:髓母细胞瘤可呈现为球形、椭圆形或分叶状,边界清晰或模糊不清,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者应高度警惕恶性髓母细胞瘤。
(3)强化特征:髓母细胞瘤在增强CT中可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强化方式,如均匀强化、囊实性区域强化、环状强化等。
结合肿瘤的形态特征和强化方式,可以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⒊MRI影像学(1)T1WI序列:髓母细胞瘤常呈等或稍高信号,但在囊性区域和出血区可呈低信号,而在钙化区呈高信号。
(2)T2WI序列:髓母细胞瘤的T2WI呈高信号,可显示出肿瘤的囊性区域、出血区及坏死区。
(3)增强扫描:髓母细胞瘤的增强扫描可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的强化,部分病例可见到囊性区域的强化。
三、鉴别诊断⒈肾母细胞瘤:与髓母细胞瘤相比,肾母细胞瘤在影像学上较为典型,常呈现为边缘清晰、均质性的肿块,CT增强扫描可出现特征性的大血管征象。
⒉神经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一般较为均匀,囊性变、出血和坏死区较少,肿块较大时可见到播散性转移。
⒊神经支持细胞瘤:神经支持细胞瘤较少见,通常位于脑干、小脑或脊髓。
神经支持细胞瘤的强化常呈斑点状、环状或囊状,在T2WI上呈高信号,与髓母细胞瘤有所不同。
四、附件⒈髓母细胞瘤CT影像⒉髓母细胞瘤MRI影像⒊髓母细胞瘤超声影像五、法律名词及注释⒈髓母细胞瘤:一种起源于神经嵴胚层的恶性肿瘤。
肾母细胞瘤影像表现
【影像学表现】
• 2. CT平扫 肿瘤继续生长可突破肾包膜,肾周脂肪组织受侵犯而 模糊不清,残存肾实质被肿瘤推压变形。
• 较大肿瘤可以跨越中线侵犯到对侧腹膜后间隙。
【影像学表现】
• 2.CT表现 肿瘤晚期,区域淋巴结及肺转移较常见,肺转移时应注 意观察心脏后方和后肋膈角处的肺转移灶。
【诊断与鉴别诊断】
• 肾母细胞瘤需要与肾母细胞瘤病、肾透明细胞肉瘤、肾横纹肌样 瘤、先天性中胚肾瘤、多发囊性肾瘤、肾细胞癌等鉴别,影像学 表现与肾母细胞瘤有许多相似特征,仅据影像学检查鉴别较为困 难,需组织学确诊。
• 晚期可在肾静脉、下腔静脉内甚至右心房内形成瘤栓,表现为静 脉、右心房内充盈缺损。
【影像学表现】
• 3. MRI肿瘤在T1WI上呈不均匀中等信号,其中出血呈高信号,坏 死囊变呈低信号。在T2WI上肿瘤呈不均匀高信号,信号强度I上显示血管内流空信号消失。同时可显 示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
• 本病预后与构成成分有关,病理上分为良好组织型(favorable • histologytype)和不良组织型(unfavorablehistologytype)两类; • 前者发生率高,包括上皮型、间叶型、胚芽型和混合型,预后较
好;后者瘤细胞有间变,也称间变型,细胞核大、分裂,染色深, 预后差,发生率较前者低。
【影像学表现】
• 1.X线 肾母细胞瘤发现时体积已很大,腹部平片可见一侧腹部致 密的肿块影像。
• 排泄性尿路造影显示相邻的肾盏、肾盂受压变形和破坏,如全肾 被肿瘤破坏,则常不显影。
【影像学表现】
• 2. CT平扫显示一侧腹膜后较大的软组织密度肿块,密度低于正常 肾实质,其内常见坏死囊变出血灶,钙化少见。
小儿肾母细胞瘤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小儿肾母细胞瘤的检查项目有哪些?检查项目:血常规检查、肾功能检查、血沉、骨髓检查、X线检查、静脉肾盂造影、CT、磁共振图、B超小儿肾母细胞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1.血象检查血常规检查可正常,一般有轻度贫血,但也有少数有红细胞增多,这可能与红细胞生成素增高有关。
可作为治疗时追踪了解有无骨髓造血抑制的指标。
2.血液检查肾功能正常。
红细胞沉降率一般均增快,15~90mm/h,特大的晚期肿瘤沉降率增快更显著,认为是预后不良的一个指标。
血尿素氮、肌酐等化验反映肾脏受损情况。
肾脏破坏严重时血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减少。
肝功能检查可用作观察治疗的毒性反应。
3.尿液检查尿显微镜检查不少有血尿和蛋白尿,但尿中多不能找到癌细胞。
尿化验及培养可查知血尿及泌尿系感染。
4.骨髓检查此病转移至骨髓者甚为罕见,而神经母细胞瘤常常有骨髓转移,故骨髓检查对此两病的鉴别诊断颇有帮助。
5.穿刺活检近年有人报道用细针快速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诊断法,手术前即能确诊,方法简单,正确率达90%。
穿刺活检对巨大肿瘤并估计无法切除者有一定意义,因为在术前可明确组织学类型,估计患儿的预后,以利于制订术前和术后的化疗和放疗的方案。
但已有穿刺径路肿瘤种植的报道。
1.X线检查(1)腹部平片:可显示肿瘤的部位及范围,常见肠管被推向对侧。
在大多数病例可见患侧肋腹膨胀,充气的肠管绕着肿瘤的软组织密度阴影,并被肿块推移向腹中部。
钙化斑点极为罕见,如有则多数出现在边缘呈弧线状。
侧位片见脊柱前软组织块物阴影,将充气的胃肠道推向前方。
(2)胸部平片:进行胸腔后前位、侧位及斜位照片以寻找肺部的转移病灶。
肺转移约占10%。
2.静脉肾盂造影是主要的诊断方法,对拟诊为肾母细胞瘤的病例均应做造影检查。
约2/3的患儿显示肾盂、肾盏变形、移位或缺损,肿瘤挤压肾盂时,它就被显著拉长或积水,以上各种形态都应在正位和侧位照相上仔细观察。
肾上极肿瘤可能很少改变肾盏的形态,或仅有转位和下降;肾下极肿瘤往往将输尿管向中线推移,形成一个凹度向外的弧形。
成人肾母细胞瘤的CT表现特征
PET/LT主要表现:病灶呈多发弥漫性、大小不等的低密度结节影,主要位于肝包膜附近,放射性呈轻中度摄取,延时呈高摄取。
有研究[5]报道显示,通过双时间点成像,延迟PET/CT成像有助于肝脏EHE的诊断,尤其对碘禁忌不能行CT、MRI增强患者诊断有帮助,PET既可以提供病灶部位的解剖结构,又可以提供功能代谢,同时一次性扫描完成全身检查,对其诊断、分期、疗效评价预后等作用优于CT、MRQ病例1中CT、MRI增强显示最大的肿瘤边缘呈环形进行性强化,病灶中心为低密度,边缘为高密度强化,呈“晕环征”,与转移瘤的“牛眼征”,难以在影像上区别,而行PET/LT检查提示病灶呈轻中度摄取,延时呈高摄取,符合肝EHE征像;同时全身其他部位扫描未见高摄取原发肿瘤病灶,基本可排除转移瘤。
病例2中CT、MRI增强显示肝内多发病灶呈弥漫性,边缘欠清,中心呈低密度,包膜呈环形强化,考虑为肝包虫病可能,而行PET/LT病灶部位摄取呈不间断环形增高,可排除肝包虫病,高度提示肝EHE诊断。
由此可见PET/LT在肝EHE诊断中较普通CT、MRI存在一定优势,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3.3诊据统计⑷肝EHE的初次正确率仅为25%,肝包虫病、转移瘤、胆管细胞癌等疾病与肝EHE在影像学较难鉴别。
随着PET/CT的应用广泛,虽其能提高术前诊断率,但也存在一定的误诊率,需与其~相似疾病相鉴别:1)转移瘤:转移瘤一般有恶性肿瘤病史,肝肿大并触及包块常提示为肝转移瘤,在PET/CT多数可发现原发性病变。
肝EHE病灶边界清楚,密度不均,周围可见晕征,放射性呈环形增高,延时像呈高代谢,两者相似。
存在一定的误诊可能性;2)胆管细胞癌:好发肝左叶,沿着胆管生长,大多数情况下在PET表现呈环状FDG摄取,虽与肝EHE表现相似,但胆管癌呈高摄取居多,伴存病灶远端肝内胆管扩张,而EHE患者呈轻中度摄取;3)肝包虫病:病灶边缘存在不同数量的小囊泡,18( FDG在病灶边缘摄取不是完全环绕,而是大部分为半环、结节样浓聚,小囊泡聚集区域呈摄取不高,可与之鉴别;4)肝癌:好发于40~50岁,男性多于女性,大多数肝癌PET/LT放射性摄取与肝实质一致,少数放射性增高,可与之鉴别。
肾母细胞瘤病理诊断要点
肾母细胞瘤病理诊断要点肾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之一,其病理诊断是评估患者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下面将介绍肾母细胞瘤病理诊断的要点。
1. 组织形态学特征:肾母细胞瘤的组织学特征是其病理诊断的关键。
肾母细胞瘤主要由胚胎期肾组织中的幼稚肾母细胞构成,这些细胞呈圆形或多角形,胞质富含淡染颗粒,核大而染色体丰富。
肿瘤细胞排列成片状、团块状或巢状,常伴有胚胎期组织如软骨、肌肉和腺体等。
2. 核学特征:肾母细胞瘤的核学特征有助于其病理诊断。
肿瘤细胞的核多呈圆形或椭圆形,核浆比常规肾细胞大,核染色质呈颗粒状或粗颗粒状,核仁明显。
染色体核型分析也可辅助诊断。
3. 免疫组化特征:肾母细胞瘤免疫组化特征可用于鉴别诊断。
肾母细胞瘤细胞常表达WT1、CD56和N-cadherin等标记物,而不表达肾细胞特异性标记物如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或抗肾管上皮抗体。
4. 分子遗传学特征:肾母细胞瘤分子遗传学特征的研究对病理诊断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肾母细胞瘤中常伴有WT1和CTNNB1等基因的突变,这些突变可用于鉴别肾母细胞瘤和其他肾脏肿瘤。
5. 分期和分级:肾母细胞瘤的分期和分级对预后评估和治疗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肿瘤的侵袭深度和转移情况,可将肾母细胞瘤分为不同的分期。
分级则根据肿瘤细胞的核异型性和核分裂象的数量进行评估。
6. 鉴别诊断:肾母细胞瘤的病理诊断还需与其他肾脏肿瘤进行鉴别。
如与肾母细胞瘤相似的肿瘤包括神经内分泌肿瘤、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等。
通过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特征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可以进行鉴别诊断。
肾母细胞瘤的病理诊断是综合考虑以上要点,结合临床病史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的综合评估。
准确的病理诊断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
医生在病理诊断过程中应准确无误地判断肿瘤的组织形态学特征、核学特征、免疫组化特征和分子遗传学特征,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25例儿童肾母细胞瘤的CT诊断分析
2 儿 童 肾母 细 胞 瘤 的 C 5例 T诊 断 分 析
叶信 健 , 陈雄 飞 , 徐
( 州医学 院 温 浙江 温州
丽, 白光辉 , 志ຫໍສະໝຸດ 汉 严儿童 肾母 细胞瘤在 C T检查 中有特征性表 现 ,T平 扫加 增强对其定位定性诊 断具有重要价值 。 C
【 关键词 】 病理 ; 肾母 细胞瘤 ; 儿童 ; 体层 摄影术 , X线计算 机
中图分 类号 : 77 R 1 .2 R 3 ; 84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6—91 (ooo 10 0 12 l)4—0 1 —0 55 4
350 ) 20 0
【 摘
要 】 目的 : 探讨儿童 肾母 细胞 瘤的 C 诊 断价 值。方法 : 经手术 和病理 证实 的肾母细胞 瘤 2 例 C 影像 资料 , r 回顾 5 r
男 l , 1例, 4例 女 1 年龄 4月 ~1 , 均 3 2 。其 中 3例 只作 C ’ 0岁 平 .岁 I 平扫 ,2 2 例作 平扫加增强 。结果 : 发生 于左 肾者 1 , 4例
C g so 5 p dar t nsw t e ho ls ma whc a e b e o f me y s r ia p rt n a d b o s too y w r e T i e f2 i t c p i t i n p rb at i h h v e n c n r d b  ̄ ge lo a i n ip y p h lg ee r - ma e i a e h o i e o a v e e t s e t ey 4 m l ,1 e l ,a e rn e 4 mo ts 1 e r ,  ̄ l . e r .3 e s sh d pan C c n ,2 a e a iw d r r p ci l ,1 a e 1fmae g a g : nh - 0 y as me/ 3 2 y as a e a l i T s a s 2 c s sh d e o v a
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
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神经母细胞瘤是原始神经靖细胞的恶性肿瘤。
起源于交感神经系统及肾上腺髓质。
【病理】神经母细胞瘤外形不规则,表面呈结节状,外被血管丰富的结缔组织形成的假包膜。
切面呈灰白色的髓样组织,间有出血、坏死及钙化。
镜下,未分化型,小圆形,核深染的母细胞呈密集分布;低分化型瘤细胞较大,核染色浅呈菊花状排列,菊花形团中心有神经纤维,前者多见于新生儿,后者多见于婴幼儿。
电镜下肿瘤细胞内存在神经分泌颗粒聚积在细胞浆内的儿茶酚胺,及具微管的神经突起为本病的特征。
有些肿瘤混有细胞浆丰富的神经节细胞,构成神经节母细胞瘤,如完全由神经节细胞组成,则为神经节细胞瘤,多见于肾上腺以外的部位。
神经节母细胞瘤,恶性程度高,迅速生长,突破包膜,向周围发展,早期出现血道和淋巴道转移。
但不论原发或继发性肿瘤,均有自发或经治疗诱导转变为神经节细胞瘤,或自行消退的现像。
【临床概况】临床表现,由于原发瘤部位不同及分泌儿茶酚胺等原因,症状和体征各异。
腹部肿瘤,近半数病人表现为固定、坚硬、分叶状肿块,位一侧上腹部或中线部位,可伴腹胀,腹痛,50%患儿初诊时已有转移症状,如头部包块,眼球突出,贫血,骨关节疼痛,肝大,表浅淋巴结肿大及发热,多汗,体弱等。
少数病人有高血压,心悸,腹泻。
血管活性肠肽综合征或婴儿肌痉挛性脑病。
部分病例有家族史,以及染色体异常。
【肿瘤分期】临床对腹部神经母细胞瘤大多采用儿童肿瘤小组Evans等提出的分期并加以修改:I期:肿瘤限于原发器官或组织。
I1期:肿瘤扩散在原发器官或组织以外,但不超过中线。
有同侧区域淋巴结转移。
中线部位肿瘤有一侧淋巴结受侵。
侵入椎管。
H1期:肿瘤超过中线,有双侧淋巴结转移。
中线部位肿瘤有双侧扩散或双侧淋巴结侵犯。
侵犯大血管。
IV期:远处转移至骨骼,骨髓,软组织,实质脏器,中枢神经系统或远处淋巴结。
IV-S期:I或H期原发瘤伴肝、皮肤或骨髓中之一处或多处转移。
凡是同位素扫描或骨骼照片有转移征象者不属此期(1岁以内婴儿)。
肾母细胞瘤影像学诊断
肾母细胞瘤影像学诊断肾母细胞瘤影像学诊断影像学特点肾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可以通过多种影像学技术进行观察,包括超声、CT和MRI等。
以下是肾母细胞瘤的常见影像学特点:1. 肿块:肾母细胞瘤通常呈现为肾脏内的一个实性肿块,大小可以不同。
在超声影像中,肿块呈现为高回声区域,与周围正常肾脏组织相比较明显。
2. 范德堡现象:肾母细胞瘤在超声影像中常呈现为内含有大量富血供的血管,形成所谓的范德堡现象。
这是肿瘤恶性程度的一个指标。
3. 异常血流:超声多普勒可以观察到肾母细胞瘤内的异常血流信号,表现为异常的血液运动模式,如高速度、低阻力等。
4. CT表现:CT扫描可以显示肾母细胞瘤的更详细的解剖结构。
肾母细胞瘤通常呈现为强化的实性肿块,增强扫描后肿瘤呈现出更明显的强化。
CT还可以观察到肿瘤的边缘特点,如分叶状、充血等。
5. MRI表现:MRI同样可以显示肾母细胞瘤的详细解剖结构,并提供更多的成像信息。
在MRI影像中,肾母细胞瘤通常呈现为低信号或等信号的实性肿块,增强扫描后肿瘤呈现出轻度到明显的强化。
诊断方法肾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需要综合分析上述影像学特点,并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以下是常见的肾母细胞瘤诊断方法:1. 超声检查:超声是肾母细胞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直观地观察到肿块的形态和血流情况。
2. CT扫描:CT扫描可以提供更精细的解剖结构和对肿瘤的强化特点进行观察,是确诊肾母细胞瘤的主要手段之一。
3. MRI扫描:MRI扫描可以提供更多的成像信息,对于肿瘤的部位和范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4. 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是最可靠的肾母细胞瘤诊断方法,可以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后的组织学检查来确定肿瘤的性质和分级。
结论肾母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肿瘤,影像学在肾母细胞瘤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超声、CT和MRI等影像学技术可以观察到肾母细胞瘤的形态、血流和强化特点。
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初步进行肾母细胞瘤的诊断。
肾母细胞瘤影像学诊断
肾母细胞瘤影像学诊断肾母细胞瘤影像学诊断文档范本:一、引言肾母细胞瘤(Wilms瘤)是一种儿童常见的肾实质肿瘤,通常发生在1岁至5岁的儿童。
影像学诊断在肾母细胞瘤的早期诊断、定性、分期和治疗方案的制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探讨肾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和技术。
二、影像学检查1.腹部超声检查腹部超声检查是肾母细胞瘤的主要影像学方法之一。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评估肿瘤的大小、形态、边界和内部结构,并检测有无肾静脉和血管内扩散的侵犯。
此外,超声检查还能帮助鉴别肿瘤是为囊性、实性还是混合性。
2.CT扫描CT扫描是肾母细胞瘤的常用检查方法之一。
CT扫描可提供关于肿瘤的大小、形态、边界、密度和内部结构的详细信息。
此外,CT 扫描还能检测有无肿瘤侵犯肾血管和邻近器官的情况,并用于评估淋巴结的侵犯。
3.核磁共振成像(MRI)MRI是诊断肾母细胞瘤的有力工具之一。
MRI可以提供更清晰的组织对比度,帮助定性肿瘤的类型和评估肿瘤的边界和侵犯范围。
此外,MRI还能检测肿瘤是否侵犯肾静脉、邻近器官和淋巴结,并评估肿瘤血供情况。
4.核素扫描核素扫描在肾母细胞瘤的诊断中起到辅助作用。
核素扫描可以评估肿瘤的代谢活性、血供情况和蔓延范围。
5.血管造影血管造影是一种有创性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肾母细胞瘤的血供情况和侵犯肾血管的程度。
三、影像学诊断1.肾母细胞瘤的形态特征在超声、CT和MRI图像上,肾母细胞瘤通常呈团块状或分叶状,边界清晰。
肿瘤内部可见囊性、实质性或混合性改变。
肿瘤常位于肾的中央或上极位置。
2.肿瘤的大小和分期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评估肿瘤的大小,并根据国际肿瘤分期系统(SIOP)将其分为I~IV期。
分期有助于确定治疗方案和预后。
3.肿瘤的侵犯范围影像学检查还能评估肿瘤是否侵犯肾血管、肾静脉、邻近器官和淋巴结。
侵犯范围的评估对手术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四、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包括肾母细胞瘤的超声、CT、MRI和核素扫描图像,用于进一步辅助诊断和研究。
肾母细胞瘤与神经母细胞瘤
影像表现:
CT:主要表现为位于肾上腺区或腹膜后 区的不均质肿块, 易越过中线生长, 压迫、包 绕周围血管。肿瘤直径多>5 cm,类圆形或不 规则,呈不均匀混杂密度, 肿块内可见散在分 布的砂粒状钙化, 是肿瘤的特征性钙化, 也可 有弧形或斑块状钙化。肿块较大可伴有出血、 坏死、囊变,部分肿块内可见粗大血管。增 强扫描呈不均匀或环状强化,低密度坏死区无 强化。
临床表现主要为腹部包块、腹痛、腹胀、 发热及镜下血尿等。
肿瘤可发生于肾的任何部位,也可多中 心起源,肿瘤大多始自包膜下肾皮质,肾外 型少见; 大多数患儿初次就诊时肿瘤体积较大, 大多在4cm3 以上。
肾母细胞瘤起源于未分化的中胚叶组织。 镜下大多数肿瘤表现三相特征,包括未分化 胚芽组织、间胚叶性间质和上皮。
腹膜后淋巴瘤:呈分叶状并形成血管包 埋征, 肿块由肿大淋巴结融合而形成多中心 融合的形态是其特点, 仔细观察可发现肿瘤 与被包埋血管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间隙, 此 种现象在增强扫描时尤为明显, 可作为淋巴 瘤与其他恶性肿瘤的主要鉴别点之一 。此外, 淋巴瘤多无钙化、坏死囊变等表现。
畸胎瘤:为多胚层起源,脂肪及钙化或 骨化等特殊组织成分为特征性表现, 诊断一 般不难。
鉴别诊断
肾细胞癌:儿童少见,肿瘤体积一般较小, 其边界不清,瘤内钙化常见,合并血尿、腰 痛,多考虑肾癌。
肾淋巴瘤:多见于非霍奇金淋巴瘤,年龄 范围更广,多双侧发病,常伴腹膜后及肠系 膜淋巴结增大。
肾横纹肌肉样瘤:该病罕见,发病年龄 较小,多在1 岁以内,肿瘤内钙化较肾母细 胞瘤常见,典型的钙化表现为勾画肿瘤轮廓 的弧线形高密度影,肾包膜下积液较具特征, 具有早期脑转移的特点。
MR:肿瘤内信号欠均匀, T1WI 多为低 信号,T2WI多表现为等、高信号,增强扫描见 不均匀明显强化。
手把手读片08期:肾母细胞瘤
手把手读片08期:肾母细胞瘤医影出品医影新开学习栏目【手把手教你会读片】。
本栏目将精选一批典型且有价值的影像学病例,不仅仅用最精简的文字分析及总结,还增加手把手读片环节,用有箭头标注的相关影像图片及符合诊断的要点进行讲解,希望能够对此类疾病加深印象,甚至达到过目不忘;再次能够正确诊断。
首期病例全部来源台湾放射住院医师晋升读片库。
概述:肾母细胞瘤(又名Wilms’ tumor ,简称WT,肾胚胎瘤)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儿童肾脏的恶性肿瘤90%以上是肾母细胞瘤。
肾母细胞瘤于1899年由德国医师Max Wilms首先报告此病,称为Wilms瘤,近代称为肾母细胞瘤(Nephroblastoma)。
临床及病理:WT是起源于后肾胚基的肾胚胎性恶性肿瘤,多发生于肾脏实质内,组织学上主要包括上皮胚胎和间质成分。
由于各种细胞分化程度和含量不同导致WT呈多样性改变,肿瘤切面为灰白色由实性成分或囊实性、囊性成分组成,瘤体内可见出血及囊变坏死,钙化少见肿瘤呈膨胀性生长,向内可突破假包膜突入肾窦,向外可突破肾包膜侵及邻近组织,也可转移至腹膜后淋巴结、肝、肺及脑部等。
WT是小儿最常见的腹部恶性实体肿瘤,占15岁以下泌尿生殖系恶性肿瘤的80 以上,多见于1~3岁儿童,成人少见,目前有文献报道成人型WT可发生于肾外,但极少见。
影像特点:①WT多数巨大,呈球形或椭圆形,呈低密度改变,密度不均匀,内见出血、坏死、囊变。
瘤内及边缘可见钙化,包膜清晰或部分显示不清。
②增强扫描病灶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与残余肾实质呈“新月形”强化形成鲜明对比,即“边缘征”。
病灶内液化坏死及囊变区显示更清。
肿瘤内可见迂曲、增粗的血管。
MPR显示肿瘤由肾动脉及腹主动脉细小分支供血。
③肾周脂肪间隙模糊、狭窄、消失,发生在右肾肿块肝脏、大血管及邻近结构不同程度的受压与推移。
发生在左肾肿块邻近胃肠道、胰腺、脾脏、腹主动脉及脾静脉可以受到推挤和侵及。
部分病例可以出现低密度充盈缺损瘤栓。
肾母细胞瘤影像学诊断
肾母细胞瘤影像学诊断肾母细胞瘤影像学诊断一、概述肾母细胞瘤是一种儿童肾脏肿瘤,通常发生于3岁以下的儿童,罕见于成人。
影像学诊断在肾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肾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方法。
二、影像学技术⒈超声检查肾母细胞瘤的超声检查是一种常用的筛查方法,可以初步发现肿瘤的存在及其大致位置。
常见的超声表现包括肿块呈不规则囊实性,边界模糊,内部有多发的回声增强区。
⒉ CT扫描CT扫描是肾母细胞瘤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肿瘤形态学及内部结构的信息。
肾母细胞瘤在CT扫描上表现为肾实质内结节状或肿块状肿瘤,密度不均匀,可见出血、坏死、钙化等改变。
增强扫描后肿瘤呈均匀或轻度不均匀强化。
⒊ MRI扫描MRI具有优越的软组织对比效果,尤其适用于儿童的肾脏病变。
肾母细胞瘤在MRI上表现为肾实质内信号不均匀的肿块,T1加权显像上呈低信号,T2加权显像上呈高信号。
肿瘤可以有出血、坏死、囊变等变化。
三、影像学诊断⒈肾母细胞瘤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包括肾实质内结节状或肿块状肿瘤,边界不清,密度或信号不均匀,可见出血、坏死、囊变等改变。
⒉肾母细胞瘤常见的影像学征象还包括肾脏肿大、侵犯邻近组织或脏器、淋巴结转移等。
⒊影像学诊断肾母细胞瘤时应与其他肾脏肿瘤和肾脏先天性疾病相鉴别。
四、诊断流程⒈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常规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初步疑似肾母细胞瘤。
⒉进一步进行增强CT或MRI等特殊影像学检查,以确定肿瘤的形态学特点和内部结构。
⒊根据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资料,结合实验室检查,最终明确诊断肾母细胞瘤。
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包括相关影像学图片和病例分析报告。
法律名词及注释:⒈肾母细胞瘤(Wilms tumor):一种儿童肾脏肿瘤,是最常见的儿童恶性肿瘤之一。
⒉影像学诊断(Imaging diagnosis):通过各种影像学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和评估的过程。
⒊超声检查(Ultrasonography):一种利用超声波技术进行内部器官检查的方法。
肾盂、输尿管、膀胱肿瘤、肾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
MRI表现
表现类似CT所见,肿瘤常较大,在T1WI和 T2WI上均呈混杂信号, 增强检查可显示明显受压变薄的肾实质发 生强化并围绕在肿瘤的周围。
60
右肾母细胞瘤
女性,3岁。 MRI T2WI(B)平扫示右肾 上极有一直径5.0cm高信号 区,内部散在不规则的更高 信号区,与肾实质分界呈线 样低信号。 T1WI(A、C)肿瘤 呈不均匀低信号, 伴不规则高信号区。
28
左肾错构瘤
肾动脉造影(相对特征)
肾动脉造影示肿瘤血管 排列成漩涡状或放射状; 纡曲血管上有葡萄串状 假性小动脉瘤凸出; 肿瘤与正常肾组织分界 较清; 供血较单一。
29
右肾错构瘤
右肾血管造影动脉期(A)示肿瘤血管排列成漩 涡状或放射状;纡曲血管上有小动脉瘤凸出; 实质期(B)见肿瘤染色不均匀。
泌尿系肿瘤(二)
(Urinary Calculus)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放射科
陈卫国
1
肾盂癌
(Renal pelvic Carcinoma)
肾盂肿瘤一般包括肾盂癌和乳头状瘤,肾盂癌源 于肾盂及肾盏上皮细胞,占全部恶性肾肿瘤的8 %。病理分三种:移行细胞癌、鳞癌及腺癌。 移行细胞癌(占80%以上)包括:乳头状(息肉状病 变)、非乳头状(结节状或扁平状);常为多发性, 往往有同侧输尿管及膀胱受累。 肾盂癌男性多发,男女之比为2-4:1,多见4070岁。 常见症状为间歇性无痛血尿、腹部肿块及腰酸痛。
61
16排 CT不同截面显像
矢状位
冠状位
62
16排 CT三维重建
63
肾母细胞瘤
综合治疗2年 生存率可达 60~94%。 2~3年无复发 可认为临床治 愈。
64
鉴别诊断
肾母细胞瘤临床护理进展
肾母细胞瘤临床护理进展写在课前的话肾母细胞瘤是婴幼儿最多见的恶性实体瘤之一,是小儿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肾母细胞瘤的治疗有了新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对晚期患儿进行综合治疗,提高了生存率。
在提高生存质量的前题下,其治疗方案及手段也有所变化。
目前应用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措施,使患儿的存活率达80%以上,患儿因年龄小,在术前术后及化疗期间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减少副反应发生是治疗中重要一环。
一、概述(一)流行病学肾母细胞瘤又称renal embryoma或Wilms’瘤,是儿童最常见的原发于肾脏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病于6岁以下。
肾母细胞瘤是应用现代综合治疗最早、效果最好的恶性肿瘤。
20年代,肾母细胞瘤病人死亡率在80%以上,目前经综合治疗长期存活率在80%以上,无论在治疗和护理方面均有新的发展。
15岁以下儿童肾母细胞瘤发病率为0.8/10万,约75%的病人年龄在5岁以下,90%的病人见于7岁以前,发病年龄平均3.1岁,新生儿病人比较罕见。
北京儿童医院40年2492例恶性实体瘤分布(如下图示):在过去的40年中儿童医院共收治恶性实体瘤2492例,其中淋巴瘤占27%,神经母细胞瘤占17%,组织细胞增生占16%,卵黄囊瘤占11%,横纹肌肉瘤占10%,肾母细胞瘤占19%。
在447例肾肿瘤中(如下图示),肾母细胞瘤354例,透明细胞肉瘤44例,恶性横纹肌样瘤17例,中胚叶肾瘤14例,肾癌5例,其他13例。
肾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原发于肾脏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病于()A. 2岁以下B. 2~4岁C. 6岁以下(二)病因肿瘤可能起源于后肾胚基,而肾母细胞增生复合体可能转化为肾母细胞瘤,所以双侧肾母细胞瘤和15%的单侧病变与遗传因素有关,此外遗传型双侧肾母细胞瘤患者的后代患肿瘤的几率可达30%,而单侧病变者为5%。
其中仅1%有家族性遗传因子。
癌基因分为致癌基因、抑癌基因。
在第11对染色体短臂上WT1因子与肾母细胞瘤合并虹膜缺如和泌尿生殖器畸形有关。
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CT表现
平扫密度不均匀、其内可见较多粗大钙化灶及出 血、坏死囊变区。是肾上腺肿瘤出现钙化最多的 一种,钙化呈粗点状或环形,这种钙化是此肿瘤 的重要特征。
肿瘤常跨越中线向对侧侵犯。 具有包绕大血管倾向。 有时可向椎管内发展。
增强后肿瘤强化明显,常不均匀,包膜欠光整, 中央坏死区无明显强化。临近结构或组织受侵犯 可见异常强化
鉴别诊断(与副节瘤)
以腹膜后和后纵隔多见,肾上腺少见,良 性居多 。
临床常以高血压就诊 。 肿块边界清楚 ,密度比较均匀 ,增强后实
性成份有明显强化。
鉴别诊断(与其他)
恶性淋巴瘤:当神经母细胞瘤原发瘤较小 时易于混淆 。淋巴瘤表现为多发类圆形结 节状影 未经治疗淋巴瘤一般密度比较均匀 不会出现坏死及钙化等 。
除发生于肾上腺外,颈、胸及下腹部交感 节亦可发生。
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也是儿童期 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70%的儿童患者 就诊时已出现转移。
病理
最常见的部位是肾上腺(50%),其次是 腹膜后间隙(20%),胸部、骨盆和颈部 少见。
可多发,亦可为原发性肿瘤伴其他部位转 移。
肿瘤大,最大可达10-20cm,出血、坏死、 颗粒状钙化,电镜下内含神经内分泌颗粒。
早期可向淋巴结、肝、骨、肺、脑转移。
临床
常以腹块就诊,肿块多位于上腹部两侧。 在肿块出现之前常有皮肤苍白、多汗、食
欲缺乏、腹泻、消瘦、易疲劳、长期低热 或关节疼等症状,这与儿茶酚胺及其代谢 产物增加有关。 最常见转移部位为骨髓,当发现腹块时 50%以上病例已有骨髓转移、贫血及法力。 有家族倾向性
Thank you 谢谢大家
鉴别诊断(与肾母细胞瘤)
肾母细胞瘤位于肾内,少见跨中线。 形态大多光滑、边界清楚、钙化少 。 神经母细胞瘤侵犯肾脏时多起自肾门向肾脏
肾母细胞瘤及神经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 肾横纹肌样瘤 ❖ 通常发生于2岁以内的儿童,高度恶性肿瘤 ❖ 广泛破坏肾实质和肾盂 ❖ 肿块伴明显出血、坏死、囊变
❖ 肾淋巴瘤
❖ 中老年多见,腰部胀痛,血尿包绕肾脏肿块,密 度均匀,乏血供肿瘤巨大但坏死少见,占位效应 相对不明显
❖ 包绕周围血管时,血管尚保持通畅,“血管漂浮 征”
❖ 腹膜后恶性肿瘤
片
神经母细胞瘤
❖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是小儿最常见 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儿童恶性实体肿瘤的10%,仅 次于白血病和原发性颅内肿瘤,位居小儿恶性肿 瘤第三位,90%以上发生于5岁以下,其中2岁左 右是高峰期,男性稍多见。
❖ 起源:由肾上腺髓质和交感神经节的原始神经嵴 细胞演化而来,可发生在肾上腺髓质、颅底、颈 胸部、腹主动脉旁以及骶前交感神经链,其中肾 上腺髓质是最常见的原发部位。
❖ 增强:肿瘤轻-中度不均匀强化,CT值(6095Hu)--分化程度越低,强化越明显;低密度区无 强化,较平扫更清楚且略扩大,形似囊性变,边 缘环状强化(肿瘤周围假包膜);内云絮状强化 (放射状排列的菊形瘤巢)
❖ MRI:常表现为均匀或混杂信号,大的钙化灶表 现为低信号,小的钙化灶不易显示。在T1加权或 IR序列时肿瘤信号与肾髓质相仿,稍低于肌肉, 肝和肾皮质。于T2加权图像上,信号比肝稍高, 和肾相仿。钙化灶在T1W1和T2W1上均呈低信 号
病理
❖ 典型的Wilms瘤镜下可见原始肾胚芽、上皮和间 质三种成分,也可见其中两种或一种成分的 Wilms瘤,但原始肾胚芽是病理确诊肾母细胞瘤 的最主要依据
❖ Wilms瘤组织学分型是根据上述三种成分的比例 多少进行分型,根据优势组织学成分进行分型; 如果有坏死组织,则需将坏死组织去除后,再进 行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肾母细胞瘤影像学诊断
肾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附 8 例分
析)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医学影像科830000 刘建军臧建华付明花白玲摘要目的探讨肾母细胞瘤的 B 超、 CT、 MRI 的影像学综合表现。
方法:
对 8 例患者分别进行上述检查,观察病灶大小,边缘、内部结构及增强情况。
结果:
各项检查结果有相同之处,但显示程度和细微结构有所差异。
结论:
上述各项检查均能对此病作出诊断, MR 最具诊断价值。
综合各项资料能明显提高诊断正确率。
关键词肾母细胞瘤CT MRI 肾母细胞瘤( nephroblastoms 简称 NB)又称 Wilm s 瘤,是一种复杂的胚胎性肾肿瘤,占所有肾肿瘤的 6%,约占儿童恶性肿瘤的 20%。
本病的诊断一般来讲不难,在检查手段
不断发展的今天,确诊率明显提高。
但综合影像资料很少,尤其是 MR 报道更少。
1 / 5
本文就该病的 CT、 MRI、超声表现及诊断要点
作一探讨
1一般材料本文 8 例患儿于 98 年 1 2 月至2003 年 5 月收治入院,均经 CT、 B 超及 MRI 检查,后经手术、穿刺或尸解病理予以证实。
年龄 8 月 11 岁,男 5 例、女 3 例,肿瘤发生在左侧 6 例,右侧 2 例。
2方法 CT 检查用机为西门子公司 PIUS4C 型螺旋 CT 机,采用自膈顶向下连续扫描至双肾或肿块下方,层厚 / 层距 1 0/1 0mm或 1 0/5mm,静脉注射碘造影剂( 2ML/Kg ), B 超使用日立EUB 4 型。
MRI 采用 PHILIPS GYROSCAN NT1 .0。
TSE 序列,压脂( SPIR )层厚 / 层距 8/0.8
mm 。
3 结果 3 .
1 CT 扫描肿块密度多不均匀CT
值1 0 30HU
,略低于正常肾密度,肿瘤内
可见
不规则
低密度影,还可
见高密度钙化影及脂肪
密
度影。
注射造影剂后肿瘤边缘及残肾强化明显肿瘤实质强化较
轻。
2 例见肿瘤侵犯肾门血管,肾周围
脂
肪间隙
消失,后腹淋
巴
结肿大。
3 .2 B 超检查因肿瘤内部结构不同,而出现
高低不同回声,
回声不均匀。
钙化病灶出现高回声光斑,后部出
现声影。
最新资料推荐
又可见肾积水、腹水、瘤栓及肝转移。
3.3 MRI 检查,肿瘤信号明显不均匀,T2WI 以高信号为主,囊变部分呈更高信号,T1 WI 以低信号为主,囊变信号更低,出血灶为较高信号,MRI 显示正常肾与受累肾组织界限分辨较清,对肾肿瘤的邻近关系显示强于 CT 及B 超,淋巴结肿大、瘤栓、脂肪侵润均得到满意图像。
4讨论肾母细胞瘤系恶性胚胎性混合瘤,可发生于肾的任何部位,大多于肾内生长,极少数发生在肾外。
临床表现为腹部无痛血尿、高血压、尿血、消瘦等症状,NB 起源于后肾胚芽,病理典型组织图象由肾胚芽上皮细胞及肉瘤样间质细胞二者构成,即在分化不成熟的肉瘤样间质中混杂一些发育不全(胚胎性)的肾小球和(或)肾小管。
此外,NB 还含有骨、软骨、神经组织和横纹肌等多种分化的组织,因而影像表现复杂多样。
3 / 5
囊性部分分化性 NB 是较特殊的类型,以形
成大小不等的囊肿为特征,晚期 NB 侵润并穿破肾包膜,直接扩散到肝或其他器官者死亡率高,侵犯淋巴结及肾静脉或下腔静脉者约
50%有发生远处
( 肺、肝 ) 转移的危
险。
肾静脉或下腔静脉内形成的瘤栓,可脱落引
起肺功能栓塞至猝
死。
影像学检查 NB
各
有所长,应用中应相互
补充,B 超价廉、经
济、
快捷、安全、无损伤
可将之作为诊断 NB 和术后随访的首选方
法。
缺陷是对骨转移、肾功能囊性鉴别有困难。
CT 分辨力高、瘤栓检出率高,尤其对出血及钙化鉴别有其长处。
MRI 以其组织分辨率高、多方位成像而使
定性、定位准确,对肾组织及肿瘤内部结构及出血、坏死、液化、囊变等极具鉴别意义。
NB 主要与肾癌、多房性囊性肾瘤、多囊
肾、畸胎瘤及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鉴别。
关于 NB 的预后,影响因素很多,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与预后关系密切,血管受侵、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转移预后好,肿瘤
大小、部位及是否有钙化与预后相关性差。
参考文献 1 卜涛. 小儿肾母细胞瘤与腹膜后神经母细胞
瘤侵犯肾脏的 CT 鉴别点 .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7;1;21.
2 李冬凌 . 儿童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和肾母细胞瘤的 CT 诊断与鉴别诊断 . 肿瘤研究与临床 2007;1;67.
3 董淳强杨
体泉 . 小儿肾母细胞瘤的术前动
最新资料推荐
脉化疗栓塞。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6;6;75. 4 何健垣. 儿童肾母细胞瘤的 CT 诊断。
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2006;4;55. 5 Gow Ks ,Robert
IF , Tamieaon DH etal. local staging of wilms tumor comperterized tomography correlation with histological findlings. Pediatric surgery,2019;35;671-677.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