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药效试验设计方案
农药药效试验实施方案
![农药药效试验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6f4044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7d.png)
农药药效试验实施方案一、试验目的。
农药药效试验是为了评价农药对目标害虫或病害的控制效果,为科学合理地选择农药提供依据。
本次试验旨在确定农药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药效,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对象。
本次试验对象为目标农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等)的主要害虫或病害,例如稻飞虱、纹枯病等。
三、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选择在实际生产田间,以真实环境为基础,保证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四、试验方案。
1. 试验设计。
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或区组设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不同处理的重复次数和试验区域。
2. 农药处理。
根据农药的不同特性和使用要求,确定适宜的剂量和施用方式,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 试验方法。
(1)试验前,对试验地进行充分调查,了解目标害虫或病害的发生情况和分布规律。
(2)按照试验设计要求,按时、按量进行农药的施用。
(3)在施药后,定期观察并记录害虫或病害的发生情况,及时进行调查和评估。
4. 数据处理。
(1)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平均值、方差等指标的计算。
(2)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对不同处理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农药的药效。
五、试验结果分析。
根据试验数据和统计分析结果,评价农药的控制效果,包括杀灭率、防效率等指标,为农药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六、试验结论。
根据试验结果,对不同农药的药效进行评价和比较,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为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提供科学参考。
七、试验总结。
总结本次试验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试验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八、试验安全。
在试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农药使用的安全规定,做好个人防护,确保试验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九、试验资料。
对试验过程中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整理和归档,保存完整的试验记录和样品。
十、试验报告。
根据试验结果,撰写完整的试验报告,包括试验目的、对象、地点、方案、结果分析、结论、总结等内容,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十一、试验责任。
试验过程中,要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人,做好沟通和协调,确保试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三)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三)](https://img.taocdn.com/s3/m/683aeb6f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b.png)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三)一、试验目的本准则旨在规范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的流程和方法,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农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设计1.试验地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试验地,确保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病虫害情况等与实际农业生产环境相似。
2.试验作物:选择目标作物的代表性品种,并按照当地农业生产习惯进行种植。
3.试验药剂:选择目标农药产品,并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使用。
4.试验处理:根据试验目的,设计不同的处理组,包括药剂处理组、对照处理组等。
5.重复次数:根据试验目的和实际情况,确定试验重复次数,确保试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试验环境1.土壤条件:确保试验地土壤类型、肥力、pH值等符合当地农业生产要求。
2.气候条件:记录试验期间的气候数据,包括温度、湿度、降雨量等,以分析其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3.病虫害情况:记录试验地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为后续数据分析提供依据。
四、试验材料1.供试作物:选择健康、长势一致的供试作物进行试验。
2.供试药剂:按照产品说明书配置和使用供试药剂。
3.工具和设备:准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如喷雾器、测量工具等。
五、试验操作1.施药方法:按照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施药方法和剂量进行施药。
2.施药时间:根据当地农作物生长情况和病虫害发生规律,选择合适的施药时间。
3.施药次数:根据产品说明和试验目的,确定施药次数和间隔时间。
4.数据记录:详细记录每次施药的时间、药剂种类和剂量、施药方式等数据。
六、数据分析1.数据整理: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包括供试作物生长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药剂使用情况等。
2.数据分析:运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农药田间药效的评估结果。
3.结果解释: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农药田间药效进行解释和评价,为农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七、试验报告1.报告内容:包括试验目的、试验设计、试验环境、试验材料、试验操作、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详细描述。
使用250克/升丙环唑乳油防治小麦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使用250克/升丙环唑乳油防治小麦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cbadd1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e8.png)
使用250克/升丙环唑乳油防治小麦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报告田间药效试验是评价杀菌剂的防控效果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使用250克/升丙环唑乳油进行小麦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对其防治效果进行评估。
试验结果将有助于指导田间作物病害的防治工作,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
一、试验设计1.试验地点:选择具有小麦白粉病发生历史的小麦田地进行试验。
2.试验对象:选择患病明显的小麦作为试验对象。
3.试验药剂:使用250克/升丙环唑乳油作为试验药剂,按照推荐剂量进行施药。
4.试验设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不施药,实验组使用250克/升丙环唑乳油进行喷洒处理。
5.施药方式:利用喷雾方式进行喷洒处理,确保药剂均匀分布在植株表面。
6.数据记录:在喷洒后的不同时间点记录植株的病情变化,评估药剂的防治效果。
二、试验结果分析1.药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评价在喷洒后的第二周,观察到对照组植株的白粉病病情较为严重,叶片表面出现明显的白粉状物质,叶片逐渐枯黄。
而实验组植株的叶片病情有所减轻,白粉状物质较少,叶片保持绿色。
在喷洒后的第四周,对照组植株的叶片已经被白粉病完全侵袭,叶片开始枯黄脱落。
而实验组植株的病情逐渐得到控制,白粉病的发生面积明显减少,叶片保持相对正常。
2.药剂的安全性评价在观察期间未发现250克/升丙环唑乳油对小麦植株造成明显的药害现象,植株生长正常,无明显黄叶、枯黄、卷叶等表现。
说明该药剂对小麦植株的安全性较好,不会给植株造成伤害。
三、结论及建议通过250克/升丙环唑乳油进行小麦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发现该药剂能够有效控制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同时,该药剂对小麦植株的安全性较好,不会对植株造成明显的药害现象。
建议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发生时间合理选择施药时间和频次,以提高防治效果。
同时在施药过程中应遵守药剂使用规范,注意稀释比例和喷洒方式,确保药剂均匀分布在植株表面,提高防治效果。
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实验报告
![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aad110c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1f.png)
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的目的是评估几种常见除草剂在不同作物田中的除草效果、安全性以及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为农业生产中合理选择和使用除草剂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1、试验药剂除草剂 A:_____牌_____(有效成分:_____,剂型:_____,浓度:_____)除草剂 B:_____牌_____(有效成分:_____,剂型:_____,浓度:_____)除草剂 C:_____牌_____(有效成分:_____,剂型:_____,浓度:_____)对照药剂:常规使用的_____牌除草剂(有效成分:_____,剂型:_____,浓度:_____)2、试验作物作物 A:_____(品种:_____,种植面积:_____)作物 B:_____(品种:_____,种植面积:_____)3、试验田块田块 A:位于_____(地理位置),土壤类型为_____,肥力状况_____,前茬作物为_____。
田块 B:位于_____(地理位置),土壤类型为_____,肥力状况_____,前茬作物为_____。
三、实验设计1、处理设置处理 1:除草剂 A,使用剂量为_____克/亩。
处理 2:除草剂 B,使用剂量为_____克/亩。
处理 3:除草剂 C,使用剂量为_____克/亩。
处理 4:对照药剂,使用剂量为_____克/亩。
空白对照:不施任何除草剂。
2、小区设置每个处理设置 4 个重复小区,小区面积为_____平方米。
小区之间设置隔离带,防止药剂相互渗透。
3、施药时间和方法施药时间:根据作物生长阶段和杂草发生情况,选择在_____(具体日期)进行施药。
施药方法:采用_____(喷雾器类型)进行均匀喷雾,确保药剂覆盖均匀。
四、调查内容与方法1、杂草调查调查时间:分别在施药前、施药后_____天、_____天进行杂草调查。
调查方法:每个小区采用五点取样法,每点调查面积为_____平方米,记录杂草的种类、数量和鲜重。
田间药效试验的方案设计
![田间药效试验的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7d2a1be59eef8c75ebfb351.png)
田间药效试验的方案设计田间药效试验的方案设计进行农药田间药效试验之前,必须制定试验计划和方案,明确试验的目的、要求、方法以及各项技术措施的规格要求,以便试验的各项工作按计划进行,也便于在进行过程中检查执行情况,保证试验任务的完成。
田间试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的精确度,使试验人员能从试验结果中获得无偏差的处理平均值及试验误差的估计值,从而能进行正确而有效的比较。
在药效试验中要减少试验误差,就必须对试验误差来源,通过试验设计加以克服。
在试验过程中如何减少试验误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试验地的选择选择有代表性的试验地是使土壤差异减少至最少限度的一个重要措施,对提高试验准确度有很大作用。
选择试验地要考虑到:a、试验地的地势应平坦,肥力水平均匀一致。
b、试验地的作物生长整齐、树势一致,而且防治对象常年发生较重且为害程度比较均匀,且每小区的害虫虫口密度和病害的发病情况大致相同。
特别是杀菌剂试验,要选择高度感染供试对象病害的品种进行试验。
c、试验地的田间管理水平相对一致,并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d、试验地应选择离房屋、道路、水塘稍远的开阔农田,以保证人、畜安全和免受外来因素的偶然影响。
e、试验地周围最好种植相同的作物,以免试验地孤立而易遭受其它因素为害。
2.试验药剂处理供试农药和对照农药的剂型和含量要合乎规格,无变质、失效现象,并有详细的标签和说明书,标明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等。
评价一种农药产品不同剂量的药效试验,至少要有供试产品的3个浓度梯度、1个常规标准农药的常用浓度和1个空白对照等5个处理。
如供试的农药产品是混配制剂,而且各个单剂已登记过,除设混剂本身3个浓度梯度和1个空白对照外,还应设混剂中各个单剂的常规处理浓度,共6个处理。
3.设置重复次数试验设置重复次数越多,试验误差越少。
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重复次数越多就越好。
因为多于一定的重复次数,误差的减少很慢,而人力、物力的花费也大大增加,是不值得的。
田间药效试验设计方案
![田间药效试验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be8632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1.png)
田间药效试验设计方案进行农药田间药效试验之前,必须制定试验计划和方案,明确试验的目的、要求、方法以及各项技术措施的规格要求,以便试验的各项工作按计划进行,也便于在进行过程中检查执行情况,保证试验任务的完成。
田间试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的精确度,使试验人员能从试验结果中获得无偏差的处理平均值及试验误差的估计值,从而能进行正确而有效的比较。
在药效试验中要减少试验误差,就必须对试验误差来源,通过试验设计加以克服。
在试验过程中如何减少试验误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试验地的选择挑选存有代表性的试验地就是并使土壤差异增加至最少限度的一个关键措施,对提升试验准确度存有非常大促进作用。
挑选试验地必须考虑到:1.1、试验地的地势应平坦,肥力水平均匀一致。
1.2、试验地的作物生长整齐、树势一致,而且预防对象常年出现较轻且祸害程度比较光滑,且每小区的害虫虫口密度和病害的发作情况大致相同。
特别就是杀菌剂试验,必须挑选高度病毒感染供试对象病害的品种展开试验。
1.3、试验地的田间管理水平相对一致,并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1.4、试验地应选择离房屋、道路、水塘稍远的开阔农田,以保证人、畜安全和免受外来因素的偶然影响。
1.5、试验地周围最出色栽种相同的作物,以免试验地边缘化而极易遭遇其它因素祸害。
2.试验药剂处置供试农药和对照农药的剂型和含量要合乎规格,无变质、失效现象,并有详细的标签和说明书,标明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等。
评价一种农药产品不同剂量的药效试验,至少要有供试产品的3个浓度梯度、1个常规标准农药的常用浓度和1个空白对照等5个处理。
如供试的农药产品是混配制剂,而且各个单剂已登记过,除设混剂本身3个浓度梯度和1个空白对照外,还应设混剂中各个单剂的常规处理浓度,共6个处理。
3.设置重复次数试验设置重复次数越多,试验误差越太少。
但在实际应用领域中,并不是重复次数越多就越好。
因为多于一定的重复次数,误差的增加很慢,而人力、物力的花费也大大增加,就是不应该的。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内容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66f93399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48.png)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内容一、试验目的本试验旨在评估不同农药品种在田间条件下的药效表现,为农民提供科学、合理的农药使用方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降低农药使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
二、试验地点与作物试验地点位于某县农田,选取当地种植的主要作物为试验对象,如小麦、玉米、水稻等。
三、试验药剂与处理1.试验药剂:选取市面上常见的A、B、C、D四种农药作为试验对象,对每种农药分别进行如下处理:(1)A农药:按照说明书推荐的剂量进行使用;(2)B农药: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的1.5倍进行使用;(3)C农药: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的0.5倍进行使用;(4)D农药:不使用任何农药,作为对照处理。
2.处理方法: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选取10株作物进行观察。
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如苗期、生长期、发病期等)分别进行施药处理,共施药3次,每次施药间隔7-10天。
四、试验指标与测定方法1.防治效果:分别在施药前、施药后一段时间内,对作物进行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的测定。
病情指数越高,表示作物病情越严重;防治效果越好,表示农药效果越显著。
2.产量:在作物收获期,对每个处理进行实际收获,并计算单位面积产量。
通过比较各处理与对照处理的产量差异,评估不同农药对产量的影响。
3.安全性:在施药期间,观察作物是否出现药害现象,如叶片扭曲、褪绿、枯萎等。
若出现药害,记录药害程度及恢复情况。
4.生态环境影响:在试验期间,监测土壤、水质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评估不同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五、数据分析与结果展示1.数据统计:将试验数据整理成表格形式,包括处理方式、防治效果、产量、安全性及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的数据。
2.结果展示:将统计结果以图表形式展示,以便更直观地观察各处理之间的差异。
六、结论与建议根据试验数据和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在本次试验中,A农药的防治效果最佳,其次是B农药,但两者差异不显著。
C农药防治效果较差。
D农药(对照处理)防治效果最差。
田间药效试验设计方案
![田间药效试验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79054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5a.png)
田间药效试验设计方案一、研究目的和背景田间药效试验是评价农药对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的主要方法之一、研究目的是评估农药对目标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为合理使用农药提供科学依据。
本方案旨在设计一项田间药效试验,评估农药对其中一种作物的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二、试验材料和方法1.试验材料(1)作物:选择其中一种常见作物作为试验对象,如水稻、小麦等。
(2)病虫害:选择与作物种类匹配的常见病虫害,如水稻的稻飞虱、小麦的赤霉病等。
(3)农药:选择一种拥有防治该病虫害效果的农药作为试验农药。
2.试验设计(1)试验区划:将试验地按照相同条件分成若干小块,利用随机数字表将不同处理分配到各个小块中。
(2)试验处理:A组:清水对照组,不施用农药;B组:低剂量处理组,按照农药产品说明书推荐的单位面积用量施用农药;C组:中剂量处理组,按照农药产品说明书推荐的单位面积用量的两倍施用农药;D组:高剂量处理组,按照农药产品说明书推荐的单位面积用量的三倍施用农药。
(3)试验指标:观察每个处理组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包括病虫害种类、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等。
3.试验实施(1)试验前准备:在试验前,对试验区域进行土壤分析,并根据农药产品说明书对农药的浓度和用量进行计算。
(2)试验实施:A组、B组、C组和D组分别按照试验设计中的处理方法对试验区进行施药处理。
观察每个处理组的病虫害发生情况,记录数据,如病虫害种类、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等。
4.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实测数据计算出每个处理组的病虫害发生率、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等。
采用Excel或其他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
三、研究预期结果通过田间药效试验,可以评估农药对目标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可为合理使用农药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试验数据,可以得出不同剂量农药的防治效果,评估农药的合理使用剂量范围。
四、试验注意事项1.试验区域选择要符合目标作物的生长要求,并保持试验区域的土壤和环境条件一致。
田间试验方案设计
![田间试验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2a73b467cd184254b3535fd.png)
怎样设计“田间药效试验”的方案进行农药田间药效试验之前,必须制定试验计划和方案,明确试验的目的、要求、方法以及各项技术措施的规格要求,以便试验的各项工作按计划进行,也便于在进行过程中检查执行情况,保证试验任务的完成。
田间试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的精确度,使试验人员能从试验结果中获得无偏差的处理平均值及试验误差的估计值,从而能进行正确而有效的比较。
在药效试验中要减少试验误差,就必须对试验误差来源,通过试验设计加以克服。
在试验过程中如何减少试验误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试验地的选择选择有代表性的试验地是使土壤差异减少至最少限度的一个重要措施,对提高试验准确度有很大作用。
选择试验地要考虑到:a、试验地的地势应平坦,肥力水平均匀一致。
b、试验地的作物生长整齐、长势一致,而且防治对象常年发生较重且为害程度比较均匀,每小区的害虫虫口密度和病害的发病情况大致相同。
特别是杀菌剂试验,要选择高度感染供试对象病害的品种进行试验。
c、试验地的田间管理水平相对一致,并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d、试验地应选择离房屋、道路、水塘稍远的开阔农田,以保证人、畜安全和免受外来因素的偶然影响。
e、试验地周围最好种植相同的作物,以免试验地孤立而易遭受其它因素为害。
2.试验药剂处理供试农药和对照农药的剂型和含量要合乎规格,无变质、失效现象,并有详细的标签和说明书,标明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等。
评价一种农药产品不同剂量的药效试验,至少要有供试产品的3个浓度梯度、1个常规标准农药的常用浓度和1个空白对照等5个处理。
如供试的农药产品是混配制剂,而且各个单剂已登记过,除设混剂本身3个浓度梯度和1个空白对照外,还应设混剂中各个单剂的常规处理浓度,共6个处理。
3.设置重复次数试验设置重复次数越多,试验误差越少。
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重复次数越多就越好。
因为多于一定的重复次数,误差的减少很慢,而人力、物力的花费也大大增加,是不值得的。
重复次数的多少,一般应根据试验所要求的精确度、试验地土壤差异的大小、供试作物的数量、试验地面积、小区的大小等具体决定。
农药田间试验的设计与实施
![农药田间试验的设计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b43f7073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1e.png)
农药田间试验的设计与实施
一、农药田间试验的设计
1.试验目的
2.试验设计
(1)试验对象:选择一种害虫,如棉铃虫,作为试验对象。
(2)试剂:根据棉铃虫的特性,选择多种农药作为试剂,给定其施用量和施用要求。
(3)示范田:按照棉铃虫的生物学特性,结合田间实际情况,选择具有一致的土壤、气候条件及作物发育阶段的示范田。
(4)试验方案:安排多种复杂的重复试验,其中包括0处无施用试验,6处有施用处理,分别为5倍正常使用量(H5)、3倍正常使用量(H3)、正常使用量(H1)、正常使用量(H0)、1/4正常使用量(L0)和1/6正常使用量(L1),设置控制、对照、耐药品系等试验组,依据不同的农药用量,采用相应的试验方法。
二、农药田间试验的实施
1.安全防护
(1)试验地点的防护措施:有效的封闭栅栏及安全标志;安全距离(田间施用距临近棉秆、住宅建筑物等有距离要求);严格的管理,避免散射;配备安全器材。
13%井冈霉素·低聚糖悬浮剂防治水稻稻曲病田间药效试验
![13%井冈霉素·低聚糖悬浮剂防治水稻稻曲病田间药效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2a7dea7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c3.png)
13%井冈霉素·低聚糖悬浮剂防治水稻稻曲病田间药效试验水稻稻曲病是水稻上常见的一种重要病害,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有效控制水稻稻曲病,农业专家们不断进行药剂的研究和试验。
近期,一项关于使用13%井冈霉素·低聚糖悬浮剂防治水稻稻曲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该试验进行全面的解读和分析。
一、试验方案1.试验地点:本次田间药效试验在江苏省扬州市进行。
2.试验对象:水稻稻曲病。
3.试验药剂:13%井冈霉素·低聚糖悬浮剂。
4.试验方案: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取具有一定发病程度的水稻田作为试验田地,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药剂处理组。
对照组为不进行任何处理的正常生长的水稻田地。
处理组分为不同的13%井冈霉素·低聚糖悬浮剂浓度处理组。
每个处理组设立3个重复田块,每个重复田块面积为100m2,每个处理组设有3个重复组。
二、试验结果试验结果显示,使用13%井冈霉素·低聚糖悬浮剂处理后,水稻稻曲病的发病情况得到明显控制。
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病情的控制效果也呈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
在不同浓度处理组中,病情控制效果最为显著的是13%井冈霉素·低聚糖悬浮剂300倍处理组,该处理组的病情控制率达到了85%以上,且水稻生长情况良好,没有出现明显的药害现象。
三、试验分析1.13%井冈霉素·低聚糖悬浮剂的防治效果显著。
本次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3%井冈霉素·低聚糖悬浮剂对水稻稻曲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尤其是在300倍浓度处理组,其防治效果较为显著。
这为今后的水稻稻曲病防治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途径。
2.药剂浓度对防治效果影响显著。
试验结果显示,13%井冈霉素·低聚糖悬浮剂的防治效果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
这表明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农田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浓度进行防治,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3.安全性和环保性。
田间试验方案设计
![田间试验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abbd9833c1ec5da51e27082.png)
怎样设计“田间药效试验”得方案进行农药田间药效试验之前,必须制定试验计划与方案,明确试验得目得、要求、方法以及各项技术措施得规格要求,以便试验得各项工作按计划进行,也便于在进行过程中检查执行情况,保证试验任务得完成。
田间试验设计得主要目得就是减少试验误差,提高试验得精确度,使试验人员能从试验结果中获得无偏差得处理平均值及试验误差得估计值,从而能进行正确而有效得比较、在药效试验中要减少试验误差,就必须对试验误差来源,通过试验设计加以克服、在试验过程中如何减少试验误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试验地得选择选择有代表性得试验地就是使土壤差异减少至最少限度得一个重要措施,对提高试验准确度有很大作用、选择试验地要考虑到:a、试验地得地势应平坦,肥力水平均匀一致、b、试验地得作物生长整齐、长势一致,而且防治对象常年发生较重且为害程度比较均匀,每小区得害虫虫口密度与病害得发病情况大致相同。
特别就是杀菌剂试验,要选择高度感染供试对象病害得品种进行试验。
c、试验地得田间管理水平相对一致,并符合当地得实际情况。
d、试验地应选择离房屋、道路、水塘稍远得开阔农田,以保证人、畜安全与免受外来因素得偶然影响。
e、试验地周围最好种植相同得作物,以免试验地孤立而易遭受其它因素为害。
2、试验药剂处理供试农药与对照农药得剂型与含量要合乎规格,无变质、失效现象,并有详细得标签与说明书,标明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等。
评价一种农药产品不同剂量得药效试验,至少要有供试产品得3个浓度梯度、1个常规标准农药得常用浓度与1个空白对照等5个处理。
如供试得农药产品就是混配制剂,而且各个单剂已登记过,除设混剂本身3个浓度梯度与1个空白对照外,还应设混剂中各个单剂得常规处理浓度,共6个处理。
3、设置重复次数试验设置重复次数越多,试验误差越少、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就是重复次数越多就越好、因为多于一定得重复次数,误差得减少很慢,而人力、物力得花费也大大增加,就是不值得得。
实验一 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
![实验一 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0384264f2b160b4e767fcfdb.png)
实验一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本实验方法适用于除草剂防治果园及非耕地杂草的登记用田间药效小区试验及药效评价。
一、实验目的学习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的基本过程,掌握除草剂田间试验设计和评价药效的方法。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供试作物:果树品种和砧木在当地应具代表性的常规品种,如柑桔等;试验对象:各种有代表性的阔叶杂草、禾本科杂草和莎草等种群;供试药剂:试验药剂10%草甘膦SL;对照药剂:2.实验仪器喷雾器,水桶,移液管,量筒,烧杯,天平等。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1.田间试验设计本试验设试验药剂10%草甘膦SL(2250 g a.i./hm2)、中(1500 g a.i./hm2)、低(975 g a.i./hm2)3个剂量,对照药剂20%百草枯SL 750 g a.i./hm2,另设空白对照共5个处理,每处理4次重复,小区面积30 m2,每小区间50 cm隔离带,随机区组排列。
2.施药方法采用背负式工农-16型喷雾器(操作压力0.3~0.4 MP a,喷孔口径0.8 mm)施药,药液用量为675 L/hm2。
施药选择天气晴朗时进行,确保用药后24 h不遇降水。
记录用药时的日期和时间,以及杂草和果树两者的生长状态(萌芽、生育期)。
3.调查方法用绝对值法或估计值法记录小区的杂草种群量,如杂草种类、杂草株数、覆盖度或杂草重量等,并详细地描述造成杂草伤害的症状(如生长抑制、失绿、畸形等),以准确说明药剂作用方式。
(1) 绝对值调查法调查每种杂草总株数或重量,对整个小区进行调查或在每个小区随机选择3~4个点,每点0.25~1 m2进行抽样调查。
(2) 估计值调查法每个药剂处理区同邻近的空白对照区或对照带进行比较,估计相对杂草种群量,包括杂草群落总体和单种杂草,可用杂草数量、覆盖度、高度和茁壮长势(例如实际的杂草量)等指标,其结果可用简单的百分比表示(0为无草,100 %为与空白对照区杂草同等),也可等量换算成杂草防除百分比效果(0为无防治效果,100%为杂草全部防治),还应记录空白对照区或对照带的杂草株数覆盖度的绝对值。
药效试验实施方案
![药效试验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1f7262783e0912a2162a39.png)
田间药效试验实施方案
一、 主要目标任务
1、 继续验证药物在防治病虫害、促进增产、保证无残留等方面
的效果。
2、 与合作方紧密合作,确保试验田作物的高品质稳产、增产。
二、运营团队
1、 组织架构图
2、项目团队构成及其职责管理团队人员构成:
执行团队人员构成
三、年度主要实施举措
1年度从育苗期开始,每个试验点派驻田间试验人员1至2名进驻示范田,全程跟踪作物生长。
2、安排田间管理专家不定期的巡查试验田的作物生长情况,对田间
试验人员反馈信息及时处理。
3、建立田间试验指导手册,更加规范的采集相关试验数据和监控作
物生长。
四、实施方案框架
五、试验数据的采集、整理与分析
(1)试验示范田基本概况表
(2)土壤理化指标检测数据表
(3)灌溉水源检测数据表
(4)田管措施记录表
(5)施肥记录表
(6)灌溉记录表
(7)田间除草记录表
(8)田间中耕记录表
(9)天气记录表
(10)作物长势数据采集表
(13)开花、结果物候期的确定记录表(14)萌芽、新梢生长、落叶物候期记录表(15)田间病虫害日程监控记录表
(16)田间药剂喷施操作记录表
(17)对照区田间药剂喷施操作记录表(18)作物田间虫害药效原始数据统计表(19)作物田间病害药效原始数据统计表(20)作物前期测产主要指标采集表(21)测产测熟记录表
(22)果实理化指标检测表
(23)农残检测表
六、项目投入。
田间试验方案设计教学文案
![田间试验方案设计教学文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0c41a4172ded630a1cb61e.png)
怎样设计“田间药效试验”的方案进行农药田间药效试验之前,必须制定试验计划和方案,明确试验的目的、要求、方法以及各项技术措施的规格要求,以便试验的各项工作按计划进行,也便于在进行过程中检查执行情况,保证试验任务的完成。
田间试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的精确度,使试验人员能从试验结果中获得无偏差的处理平均值及试验误差的估计值,从而能进行正确而有效的比较。
在药效试验中要减少试验误差,就必须对试验误差来源,通过试验设计加以克服。
在试验过程中如何减少试验误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试验地的选择选择有代表性的试验地是使土壤差异减少至最少限度的一个重要措施,对提高试验准确度有很大作用。
选择试验地要考虑到:a、试验地的地势应平坦,肥力水平均匀一致。
b、试验地的作物生长整齐、长势一致,而且防治对象常年发生较重且为害程度比较均匀,每小区的害虫虫口密度和病害的发病情况大致相同。
特别是杀菌剂试验,要选择高度感染供试对象病害的品种进行试验。
c、试验地的田间管理水平相对一致,并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d、试验地应选择离房屋、道路、水塘稍远的开阔农田,以保证人、畜安全和免受外来因素的偶然影响。
e、试验地周围最好种植相同的作物,以免试验地孤立而易遭受其它因素为害。
2.试验药剂处理供试农药和对照农药的剂型和含量要合乎规格,无变质、失效现象,并有详细的标签和说明书,标明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等。
评价一种农药产品不同剂量的药效试验,至少要有供试产品的3个浓度梯度、1个常规标准农药的常用浓度和1个空白对照等5个处理。
如供试的农药产品是混配制剂,而且各个单剂已登记过,除设混剂本身3个浓度梯度和1个空白对照外,还应设混剂中各个单剂的常规处理浓度,共6个处理。
3.设置重复次数试验设置重复次数越多,试验误差越少。
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重复次数越多就越好。
因为多于一定的重复次数,误差的减少很慢,而人力、物力的花费也大大增加,是不值得的。
重复次数的多少,一般应根据试验所要求的精确度、试验地土壤差异的大小、供试作物的数量、试验地面积、小区的大小等具体决定。
烟用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方法
![烟用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bddd15d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27.png)
烟用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方法《烟用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方法》嘿,宝子们!今天我就像个怀揣宝藏的小侠士,要把烟用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方法这个独家秘籍分享给你们。
这就像是一场烟田保卫战,咱得有策略地安排每一步,才能知道哪种农药是真正的“烟田守护者”。
一、试验田的选择咱先来说说这试验田的事儿。
这就好比给战士选战场,那可得慎重。
首先呢,要选那种有代表性的烟田。
怎么个代表法呢?就是这个烟田的土壤类型、肥力水平、灌溉条件得跟当地大部分烟田差不多。
要是你选个特别肥沃,浇水跟瀑布似的烟田,那试验出来的结果就像一个在温室里长大的宝宝,到了外面的世界可能就不顶用了。
我就有过一次奇葩经历,之前帮着看一个试验田的选择,有个小伙伴直接选了他家最肥沃的那块地,觉得肯定能让农药效果展现得特别好。
结果呢,试验出来的数据和其他普通烟田差了十万八千里。
所以啊,咱可别犯这种错误。
还有啊,这块试验田的面积不能太小,太小了就像小蚂蚁打架,根本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一般来说,每块试验小区面积得有个几十平方米,这样才能保证试验结果比较靠谱。
二、试验设计选好了战场,咱们就得排兵布阵啦。
这就是试验设计。
我们要设置不同的处理组,就像组建不同的战斗小队。
比如说,有一组是用我们要测试的新农药,一组是用传统的农药,还有一组什么农药都不用,就当是“平民对照组”。
这些小组得随机分布在试验田里,这就好比是把战士们随机撒在战场上,避免出现一边倒的情况。
而且呢,每个小组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隔,就像每个战斗小队都有自己的地盘,互不干扰。
我记得我第一次参与这个的时候,没注意间隔的事儿,结果有些农药互相“串味儿”了,试验结果那叫一个乱,就像一群小怪兽在烟田里瞎跑,完全没了章法。
三、农药的施用接下来就是关键的一步——农药的施用。
这就像是战士们开始冲锋了。
在施用农药的时候,要保证剂量准确。
就像厨师做菜,盐放多放少那味道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们得用专门的施药工具,可不能像拿着花洒浇花一样,随心所欲地洒。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af7052a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41.png)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一、试验设计
1.试验对象:金龙819水稻
2.试验地点:广西桂林市灵川县街子村
3.测定日期:2024年6月
4.施药方式:喷施
5. 施药量:每667㎡200ml
6.评价指标:水稻病害调查、产量评价
二、试验结果
1.水稻病害调查
(1)施药前
街子村测定的水稻田地块中,有34%的地块发生了褐飞虱病害,21%的地块发生了稻瘟病,18%的地块发生了白粉病;其中,褐飞虱病害最为严重。
(2)施药后
经施药7天后,街子村水稻田地块中,褐飞虱病害的发生率下降到11%,稻瘟病发生率降到7%,白粉病发生率也减少到3%;同时,稻田中可见到大量虫卵的死亡,且稻苗表现出良好的生长。
2.产量评价
(1)施药前
街子村水稻田地块施药前的产量为6.7公斤/667㎡,受病害抑制,特别是受褐飞虱侵害较为严重。
(2)施药后
经施药7天后,街子村水稻田地块的产量较施药前显著提高,达到了9.2公斤/667㎡,较施药前提高了37.2%,显示该农药能够有效抑制水稻病害,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三、结论
1.试验表明,金龙819农药具有良好的杀虫剂效能,能有效抑制水稻病害,提高水稻产量。
2.试验结果还表明。
第五章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方法
![第五章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501ab26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45.png)
第五章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方法
一、前言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是用于鉴定农药的有效药效的一种实验,是化学防
治技术鉴定和技术指导实施的重要手段,是研究和开发新农药的基础,也
是农药使用评价的重要依据。
有效的农药田间药效试验,不仅可以反映农
药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效果,而且鉴定的结果能够为农药注册、使用提供
有力的技术依据。
二、试验目的和内容
1、试验目的:
a)确定农药的有效剂量,为农药施用技术指导实施提供技术依据;
b)检验农药的有效性和效果,确定农药的药效;
c)研究农药的使用方法,为农药的毒性和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
d)探究农药的生物转化和降解过程,为农药的水土保持提供科学数据;
e)评价和认证农药的质量,为保证农药质量和农药安全使用提供依据。
2、试验内容: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的主要内容有:试验地点和对象的选择,试验设计,试验设备,药剂的使用,记录数据,分析结果,以及对农药的评价等。
三、试验方法
1、试验地点和对象选择:
a)试验地点应具有稳定的必要条件,药效试验地点土壤性质、物候期、植物密度等,要求和田间实际使用条件一致;。
肥料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肥料田间药效试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5295dd3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b9.png)
肥料田间药效试验报告肥料田间药效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试验旨在测试不同类型的肥料对于作物生长的影响,并评估它们的药效。
二、实验地点及时间本次试验在位于农业大学附近的田间进行,时间为2021年3月至4月。
三、实验设计本次试验分为四组,分别为无肥料组、有机肥料组、化学肥料组以及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混合组。
每组设置了5个重复,每个重复面积为1平方米,每个重复内随机分布6个砂锅,每个砂锅内种植了2棵玉米苗。
四、实验过程所有试验区域在进行试验前进行了一次深翻和平整。
有机肥料组和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混合组在试验前分别施入了15kg/平方米的有机肥料。
化学肥料组和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混合组在试验前分别施入了0.6kg/平方米的氮磷钾化肥。
无肥料组不进行任何施肥处理。
在试验期间,对各区域进行了常规的管理:及时浇水、除草和松土。
同时还记录了每个重复内的玉米苗高度、茎粗和叶片数量三项指标。
五、实验结果经过30天左右的试验,我们对每个重复进行了测量。
结果如下表所示:<table> <tr> <th> </th> <th>无肥料组</th><th>有机肥料组</th> <th>化学肥料组</th> <th>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混合组</th> </tr> <tr> <td>玉米苗高度(cm)</td> <td>17.2±4.3</td> <td>19.5±5.2*</td><td>21.3±6.1*</td> <td>23.0±7.2*</td> </tr> <tr><td>茎粗(cm)</td> <td>0.7±0.2</td> <td>0.9±0.3*</td> <td>1.1±0.4*</td> <td>1.2±0.5*</td> </tr> <tr> <td>叶片数量</td> <td>5.8±2.1</td> <td>7.5±2.7*</td><td>8.4±3.1*</td> <td>9.7±4.0*</td> </tr></table> *表示与无肥料组相比显著不同(p<0.05)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与无肥料组相比,有机肥料组、化学肥料组以及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混合组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行农药田间药效试验之前,必须制定试验计划和方案,明确试验的目的、要求、方法以及各项技术措施的规格要求,以便试验的各项工作按计划进行,也便于在进行过程中检查执行情况,保证试验任务的完成。
田间试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的精确度,使试验人员能从试验结果中获得无偏差的处理平均值及试验误差的估计值,从而能进行正确而有效的比较。
在药效试验中要减少试验误差,就必须对试验误差来源,通过试验设计加以克服。
在试验过程中如何减少试验误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试验地的选择
选择有代表性的试验地是使土壤差异减少至最少限度的一个重要措施,对提高试验准确度有很大作用。
选择试验地要考虑到:
a、试验地的地势应平坦,肥力水平均匀一致。
b、试验地的作物生长整齐、树势一致,而且防治对象常年发生较重且为害程度比较均匀,且每小区的害虫虫口密度和病害的发病情况大致相同。
特别是杀菌剂试验,要选择高度感染供试对象病害的品种进行试验。
c、试验地的田间管理水平相对一致,并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d、试验地应选择离房屋、道路、水塘稍远的开阔农田,以保证人、畜安全和免受外来因素的偶然影响。
e、试验地周围最好种植相同的作物,以免试验地孤立而易遭受其它因素为害。
2.试验药剂处理
供试农药和对照农药的剂型和含量要合乎规格,无变质、失效现象,并有详细的标签和说明书,标明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等。
评价一种农药产品不同剂量的药效试验,至少要有供试产品的3个浓度梯度、1个常规标准农药的常用浓度和1个空白对照等5个处理。
如供试的农药产品是混配制剂,而且各个单剂已登记过,除设混剂本身3个浓度梯度和1个空白对照外,还应设混剂中各个单剂的常规处理浓度,共6 个处理。
3.设置重复次数
试验设置重复次数越多,试验误差越少。
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重复次数越多就越好。
因为多于一定的重复次数,误差的减少很慢,而人力、物力的花费也大大增加,是不值得的。
重复次数的多少,一般应根据试验所要求的精确度、试验地土壤差异的大小、供试作物的数量、试验地面积、小区的大小等具体决定。
对试验精确度要求高、
试验地土壤差异大、小区面积小的试验,重复次数可多些,否则可少些。
通常情况下,要求把试验误差的自由度控制在10以上,即(处理数-1)*(重复数-1)>10。
一般每个处理的重复次数以3-5次为宜。
大区试验和大面积示范可不设重复。
4.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为使各种偶然因素作用于每小区机会均等,那么在每重复内设置的各种处理只有用“随机排列”才能符合这种要求,反映实际误差。
例如某种药剂药效好坏究竟是由于其所在小区病、虫密度不均匀,还是药剂本身的原因,就不容易判别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将试验地按重复次数划分为数量相同的区组(即重复),再将每一区组按处理数目划分小区(包含药剂处理和对照区),然后将每种药剂在区组中随机排列,即每种药剂在区组中仅出现一次。
用随机区组和重复组合,试验就能提供无偏的试验误差估计值。
5.小区面积与形状
小区面积的大小和形状对于减少土壤差异的影响和提高试验的精确度是相当重要的。
小区面积的大小,应根据土壤条件、作物种类、病虫草害的生物学特性和试验目的而定。
一般要求:
a、差异较大的田块,小区面积宜大一些。
b、凡植株高大、株行距较大的作物,单位面积上株数较少的作物,种植密度小的作物小区面积可大些,反之可小些。
c、活动性强的害虫,小区面积宜大些;活动性较差的如蚜虫等,小区面积可小些。
d、测产的试验,小区面积宜大些,否则可小些。
e、田间药效试验的小区面积一般为15-50m2,果树每小区不少于3株。
产量试验至少为25 m2。
²
小区的形状一般以长方形尤其是狭长形为好,采用狭长小区能较全面地包括不同肥力的土壤,相应减少小区间的土壤差异,提高精确度,其试验误差比方形小区小。
小区的长宽比可依试验地形状与面积、土壤肥力梯度、栽培方式、株行距的大小、小区的多少和大小等决定。
如已知试验地的肥力梯度时,小区的方向须使长的一边与肥力变化最大的方向平行,以提高精确度。
一般长宽比可在3-10范围内。
但小区的宽度应考虑到喷雾器喷施的幅度范围。
6.施药时间
施药适期掌握不好会使试验前功尽弃,施药时间的不同也会影响试验的准确度。
试验田的施药时间应根据不同的防治对象、种群密度消长情况和为害特性及作物和杂草的生育期、药剂的性能等来准确掌握。
如杀虫剂试验中,对一些食叶性
害虫可以在害虫种群密度较明显上升,尚未造成较大危害之前开始喷药。
对钻蛀性害虫或为害隐蔽的害虫,应在害虫种群密度开始上升和为害形成之前喷药,也可用卵量消长作为指示,密度大时可以从卵盛期开始,卵密度低时可在卵峰期或幼虫初孵期施药。
病害防治一般以预防为主,应考虑作物的发病程度、作物的感病期、常年的发生时间及气候条件(主要为雨量和湿度)等来确定施药适期,一般掌握发病初期施药为宜。
杂草的防除适期主要决定于施药的方法和杂草的生育期和药剂的性能。
7.施药方法
施药方法不当,施药不均也会影响试验的准确度。
农药的使用效果好坏不仅取决于药剂的分散度,也取决于适当的施药方法。
农药的田间使用方法以喷雾法、喷法粉、颗粒撒施法等应用最广泛。
此外,还有土壤处理、拌种、浸种、浇灌、包扎、涂抹、注射、点滴、熏蒸、烟雾,以及近年来发展的结合地膜覆盖的除草剂使用方法。
按照目前农药使用时的药剂形态及主要使用对象,其相应的使用方法参见下表:
使用对象液态药剂固态药剂气态药剂气溶胶
植物叶喷雾喷粉熏蒸(帐幕法)烟雾法
茎杆涂抹、包扎、注射涂抹(悬液)熏蒸(帐幕法)烟雾法
根浇灌土壤处理土壤熏蒸—
种子浸种拌种熏蒸—
土壤浇灌土壤处理土壤熏蒸—
储藏场所喷雾消毒粮食拌药、撒粉仓库熏蒸烟雾法
8.施药设备
施药设备是否完好无损,也关系到试验结果的准确度。
在试验前要认真检查施药机械是否完好无损、性能良好、不漏水、无堵塞等现象;试验前要认真清洗施药机械;喷雾器的喷头和喷片孔径是否适合,喷头的型号、孔径的大小要记载;配制药液和称量用的吸管、量杯、天平等要用标准品,称量要准确,使用前要作适当测定。
9.调查方法
药效试验的调查是农药试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取样方法和取样多少是影响试验结果的重要因子。
限于人力和时间,不可能将试验区的供试对象进行逐一调查,也很难全部调查。
因此,只能通过抽取有代表性的样点对总体进行评估。
由于各种病、虫、草、鼠和生物学特性不同、被害作物在田间的分布也不同,在取样调查时,必须明确调查的对象、项目和内容,根据调查对象在田间的分布型,采用适当的取样方法和足够的样本数,使调查得到的数据更能反映出客观真实的情况。
在田间调查观察病虫草对作物的为害情况,取样通常有以下5种方法:五点取样法、对角线取样法、棋盘式取样法、平行线取样法、“Z”字型取样法。
在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时,田间调查采用哪种取样方法,应根据该种病虫及其被害作物在田间的空间分布型来确定。
在田间药效试验调查中还应注意三点是:一、同一试验要专人调查记载,以减少人为误差。
二、在试验地防治其它病虫草害时,各小区使用的农药产品及剂型要一致,且应为同一厂家生产的产品,同时使用剂量、兑水量要相同,并采用相同喷洒工具均匀喷施。
三、由于试验地有限,这次试验结束后,最好不要在这块试验地进行下一个试验,因为上次试验时,处理区与空白对照区受害不一致,造成作物的生长也不一致,进行下一个试验常常会出现低剂量防效高于高剂量防效的现象,这样就难以反映药剂的真实效果。
在田间药效试验中掌握好以上几个方面,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工作经验,就能很好地在试验中减少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的精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