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精神疾病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精神分裂症临床路径

精神分裂症临床路径

精神分裂症临床路径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过程中,药物治疗是首要的选择。

主要以抗精神病药物为主,并在必要时结合改良电抽搐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以及社会功能康复训练。

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使用时机应该根据《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的建议进行。

八、标准住院日和路径标准:标准住院日为21-42天。

进入路径标准需要符合九、入院前的检查和评估项目:在入院前的1-3天,需要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精神检查以及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钾钠氯钙测定、血糖、血脂、肝肾功能、传染性疾病筛查等。

必要时还需要进行脑电图、心电图、肝胆脾肾彩超、胸透等检查。

治疗前评估包括PANSS、TESS、心理评估、营养测评以及个性特征和智能等方面的评估。

以上是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临床路径,希望对患者和医护人员有所帮助。

根据《中国精神疾病防治指南》(___编著,___,2010年5月第1版),治疗精神分裂症应遵循单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原则,除难治性病例外禁止合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精神病药物。

优先选用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和硫利哒嗪为二线用药。

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经济承受能力,遵循个体化的原则。

出院标准为精神病性症状缓解、无攻击暴力等行为和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出现精神症状无缓解、严重不良反应和严重躯体疾病等情况需进行相关治疗,否则会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费用增加。

家属要求出院也可导致自动终止治疗。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路径表包括了初步的病情评估、制定诊治方案、开检查单、完成病历书写、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等步骤。

其中,精神病护理和一级护理、饮食、住院诊查、抗精神病药物监测、行为观察与治疗等是长期医嘱中的重要内容。

临时医嘱则根据需要进行复查有关检查和对症处理。

上级医师查房和评估辅助检查的结果,明确诊断和病情评估,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和书写病程记录也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请注意,本文无法确定原始文章的具体内容和意图,因此只能根据语言和格式进行修改。

常见精神疾病临床路径

常见精神疾病临床路径

康复治疗:工娱治疗、特殊工娱治疗、松弛治疗、音乐治疗、漂浮治 疗、感觉统合治疗、有氧训练、文体训练、引导式教育训练、作业疗 法、听力整合及语言训练、经络氧疗法等 精神科其他常用治疗 :行为观察和治疗、冲动行为干预等
复发精神分裂症临床路径---其他项目
出院标准
患者病情稳定,明显好转(与基线相比症状评估减份率≧50%) 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心理治疗的目的:处理患者出现的社会心理应急、心理冲突、人际关系 困难、家庭婚姻问题、人格问题。矫正患者的不良的认知或行为模式, 改善患者对服药及相关治疗的依从性,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社会心理 功能,促进患者的临床痊愈,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心理治疗的原则:在心理评估及心理诊断的基础上,制定个体化的心理 治疗计划。心理治疗的目标应首先注重当前问题,以消除当前症状,提 高患者依从性;应当每2周进行阶段小结 心理治疗的种类及选择
从政策层面看,我国尚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如临床路径 病历的法律效力和地位受到质疑,开展临床路径可能存在 潜在的法律责任风险; 从医院层面看,尚存在有些医院管理者对临床路径的重要 性认识不够,参与意识不强,限制了临床思维和创新能力, 消弱了医务人员诊疗服务的自主权,影响了临床、教学和 科研工作的发展; 从临床路径的自身看,我国临床路径的起步晚、研究的深 度不够,缺乏某些慢性疾病、共病等的临床路径; 另外,社会大众对临床路径的认识也不足
安全风险防范及护理:对于存在相关安全风险的患者,进行相关的监督 服药、防自杀,防冲动,防外走,防跌倒,保护性约束及相关的护理
复发精神分裂症临床路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包括抗精神病药物,改善脑功能药物,其他辅助药物等
抗精神病药物
药物种类:1、一线药物。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齐拉西酮、喹硫平, 奥氮平、氨磺必利、阿立哌唑,哌罗匹隆,帕利哌酮等)。2、二线药物。典 型抗精神病药物;部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用药原则:总原则是根据病情,结合备选药物的安全性、耐受性、有效性、 经济性和服用的简易性进行选择。即遵循STEPS原则(Safety安全性、 Tolerability耐受性、Efficacy有效性、Payment经济性、Simplicity简易性).3、初始治疗最大化原则;4、换药或联合用药治疗原则 药物调整原则:1、一般药物剂量调整原则;2、特殊人群及敏感体质药物剂 量调整原则

精神分裂症案例分析与临床路径(氟哌啶醇注射液)

精神分裂症案例分析与临床路径(氟哌啶醇注射液)

治疗方案的选择: 1、进行系统的病史、治疗史采集及精神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3、对伴有兴奋、冲动、自伤、伤人、外逃、自杀观念和行为木僵、拒 食等症状的患者,为迅速控制病情,可单独采用或合并以下治疗方 法:改良的快速神经阻滞剂化疗法(氟哌啶醇短期肌内注射疗法), 联合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肌肉注射或口服氯硝西泮、地西泮、劳 拉西泮、阿普唑仑等药物);电抽搐治疗(ECT)。 4、必要时联合使用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 ——《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 标准住院日为≤56天
8、本品与甲基多巴合用,可产生意识障碍、思维迟缓、定向障碍。
9、本品与卡马西平合用可使本品的血药浓度降低,效应减弱。
药物过量:中毒症状可见高热、心电图异常、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 乏。本品无特效拮抗剂,发现超剂量症状时应采取对症及支持疗法。
药理毒理:本品属丁酰苯类抗精神病药,抗精神病作用与其阻断脑内
选择用药:
1、选择原则:(1)根据精神分裂症患者起病形式、临床症状的特征、 既往用药史(品种、疗效、不良反应等)以及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结 合抗精神病药物的受体药理学、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遵循个体化 原则,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物。(2)对于既往所用药物的疗 效好,因中断用药或减药过快所致病情恶化的再住院患者,原则上仍使 用原药、恢复原有效剂量继续治疗。 (3)遵循单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的原则。除难治性病例外,原则上不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精神 病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更换治疗期间的短期交叉状态除外),急性期可 短期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精神病药物。(4)必要时可联合使 用情感稳定剂和/或抗抑郁药。 2、药物种类:优先选用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常用的第一 代抗精神病 药也可作为一线用药。氯氮平和硫利哒嗪为二线用药。 3、药物剂量调节: 遵循个体化原则。在治疗开始后的一至二周内,将 所用药物剂量增至有效治疗剂量。症状控制后的巩固治疗期,原则上应 继续维持急性期的有效治疗剂量,巩固疗效,避免症状复发或病情反复。 病情稳定后,确定最佳有效剂量。

精神科临床路径培训ppt课件

精神科临床路径培训ppt课件

精神科临床路径的意义
01
02
03
04
规范诊疗行为
精神科临床路径可以规范医生 的诊疗行为,减少不必要的检 查和用药,提高诊疗效率。
提高医疗质量
通过制定标准化的诊疗流程, 可以确保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 得到相同质量的医疗服务。
降低医疗成本
精神科临床路径可以减少不必 要的医疗浪费,降低患者的医
疗费用和医保支出。
保障患者安全
通过规范医生的诊疗行为,可 以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
,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02
精神科常见疾病临床路径
精神分裂症
诊断标准
详细阐述CCMD-3中关于精神 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包括症状 标准、严重标准、病程标准和
排除标准。
临床表现
介绍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 如阳性症状(幻觉、妄想等) 和阴性症状(情感淡漠、社交 退缩等)。
焦虑症
诊断标准
详细阐述CCMD-3中关于焦虑症的诊断标准,包 括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等不同类型的焦虑 症的症状标准、严重标准、病程标准和排除标准 。
治疗原则
强调抗焦虑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重要性,以及 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原则。同时 ,探讨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 在焦虑症治疗中的应用。
密切关注患者用药过程中 的副作用情况,及时采取 措施进行处理,保障患者 安全。
心理治疗与康复训练
心理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及需求,选择合适 的心理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 法、家庭治疗等,帮助患者缓解
情绪问题、提高应对能力。
康复训练
针对患者社会功能受损情况,制定 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生活 技能训练、社交技能训练等,帮助 患者逐步恢复社会功能。

抑郁症临床路径【范本模板】

抑郁症临床路径【范本模板】

抑郁障碍临床路径一、抑郁障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抑郁障碍(ICD10:F32.0-F33。

9)(二)诊断依据根据《抑郁障碍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2007)ICD—10诊断诊断抑郁障碍是三种不同形式的抑郁发作(轻度、中毒、重度0。

各种形式的典型发作中,通常有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导致劳累增加和活动减少的精力降低.常见症状有稍做事情即觉明显的倦怠;集中注意和注意的能力降低:自我评价和自信降低;自罪感念和无价值感;认为前途暗淡悲观;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睡眠障碍;食欲下降。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抑郁障碍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2007)1.药物治疗原则(1)急性期治疗:控制症状、缩短病程,疗程6-8周。

(2)巩固期治疗;防治症状复燃、促使社会功能的恢复,主要治疗药物剂量应维持在急性期水平,配合心理治疗,疗程4-6个月。

(3)维持期治疗:防治复发,维持良好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把握预防复发所需剂量,维持时间一般在2-3年.2.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治疗原则。

(四)标准住院日为3个月。

(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F32.0-F33。

9抑郁障碍疾病编码.2。

如存在躁狂症状,符合双相障碍的诊断,则不诊断抑郁障碍。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如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可以进入路径.(六)抗抑郁药物使用前后所需的检查(六)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前后所需的检查1。

血,尿,便常规2。

心电图3。

脑电地形图4。

脑功能分析5.肝功能6.心肌酶7。

肾功能8。

血清离子9。

凝血四项10.血糖11。

脑CT12。

感染性疾病筛查:甲肝、乙肝、丙肝、艾滋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查:1.血脂2.胸部X光3.血流变4.肝胆胰脾肾超(女性加子宫附件)5.脑彩超(七)有关量表的应用:1.诊断量表:有与DSM-IV配套的定式临床诊断检查提纲(SCID);与ICD—10和DSM-IV均能配套的复合性国际诊断检查问卷(CIDI)和神经精神临床评定量表(SCAN);与CCMD-3、ICD—10和DSM-IV 均能配套的健康问题和疾病定量测试法(RTHD)。

精神障碍临床路径新

精神障碍临床路径新

抑郁症的临床路径
诊断与评估
药物治疗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 必要的心理评估,以明确诊断。
根据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选择合适的抗抑疗,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心理 动力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帮助患者调整 心态,提高应对能力。
定期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和随访,评估治 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精神卫生服务可及 性,为临床路径的实施提供保障。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智能化辅助诊断和治疗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辅助诊断 和治疗,提高精神障碍临床路径的实施
效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 经验,推动精神障碍临床路径的发展

多学科协作模式
02
03
04
培训医护人员
对医护人员进行临床路径相关 知识的培训,确保他们熟悉路
径内容、掌握实施方法。
患者告知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临床路径的 目的、意义和实施计划,确保 他们了解并同意接受治疗。
路径执行
按照临床路径的计划和流程, 有序开展诊疗活动,确保医疗
质量和安全。
监督管理
定期对临床路径的实施情况进 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 改,确保路径的有效执行。
精神障碍临床路径新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 精神障碍概述 • 精神障碍临床路径的发展历程 • 精神障碍临床路径的制定与实施
• 精神障碍临床路径的实践案例 • 精神障碍临床路径的挑战与展望
01 精神障碍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精神障碍是指影响思维、情感和 行为的异常心理状态,通常表现 为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障 碍。

精神科临床路径

精神科临床路径

精神科临床路径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精神科临床路径一、精神分裂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精神分裂症(ICD10:F20/),且为急性发作期,排除慢性退缩病人。

(二)诊断依据根据《精神病学第5版》(沈渔邨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2001年)相关指南1.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或思维内容贫乏(3)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他荒谬的妄想(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2.严重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3.病程标准(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2)若同时符合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症状标准,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情感性精神障碍症状标准时,分裂症状需继续满足分裂症的症状标准至少2周以上,方可诊断为分裂症4.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尚未缓解的分裂症病人,若又罹患本项中前述两类疾病,应并列诊断5.临床类型(1)偏执型分裂症()符合分裂症诊断标准,以妄想为主,常伴有幻觉,以听幻觉较多见(2)青春型(瓦解型)分裂症()符合分裂症诊断,常在青年期起病,以思维、情感、行为障碍或紊乱为主。

例如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情感倒错、行为怪异(3)紧张型分裂症()符合分裂症诊断标准,以紧张综合征为主,其中以紧张性木僵较常见(4)未定型分裂症()又名混合型或未分型①符合分裂症诊断标准,有明显阳性症状②不符合上述亚型的诊断标准,或为偏执型、青春型,或紧张型的混合形式(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精神病学第5版》(沈渔邨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年)、《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编着,舒良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年)等相关指南1.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症治疗药物2.合并其他合适的非药物治疗如:MECT;rTMS治疗;心理治疗;胰岛素低血糖和休克治疗;脑电治疗;生物反馈治疗;作业治疗;音乐治疗及其他康复治疗。

首发抑郁症标准化临床路径2

首发抑郁症标准化临床路径2

抑郁症标准化临床路径一、抑郁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心境障碍重度抑郁发作(ICD-10:F32.2/F32.3):重度抑郁发作,不伴精神病性症状(ICD-10:F32.2),重度抑郁发作,伴精神病性症状(ICD-10:F32.3)(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上首次/单次发病的重度抑郁发作。

2.存在患病易感性:包括遗传、生化、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神经可塑性遭到破坏、不利的心理社会环境、人格等因素。

3.常伴随焦虑/激越症状、躯体症状(如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性欲减退、阳痿、闭经、身体各部位的疼痛、乏力等),可伴随精神病性症状、人格解体、现实解体及强迫症状。

4.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促甲状腺素激发试验和睡眠脑电图检查等,有时也有助于诊断。

5.需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抑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及《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教材-精神病学新进展》(中华医学会组织编写,赵靖平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1.药物治疗。

2.电抽搐或改良电抽搐治疗。

3.心理治疗。

4、其它辅助治疗如生物反馈治疗、经颅磁刺激治疗等(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4-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F32.2/F32.3心境障碍重度抑郁发作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所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肾上腺皮质功能、甲状腺功能、甲状旁腺功能、催乳素、电解质、血糖、心肌酶、血脂、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等);3.脑电图/脑地形图,心电图,必要时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B超,胸部X光片,必要时作脑CT;4.人格、智力等心理测验;5.抑郁焦虑情绪、躯体症状等相关临床量表;6.有条件者可行睡眠脑电图测定。

5个重性精神病临床路径表单

5个重性精神病临床路径表单

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一、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ICD-10:F31)。

(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反复(至少两次)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的发作。

心境和活动水平紊乱有时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和活动增加(躁狂或轻躁狂),有时表现为心境低落、精力降低和活动减少(抑郁)。

2.发作间期通常以完全缓解为特征。

3.躁狂发作通常起病突然,持续时间2周至4、5个月不等(中数约4个月);抑郁持续时间较长(中数约6个月);除在老年期外,均很少超过1年。

4.无器质性疾病的证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双相障碍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

1.进行系统的病史、治疗史采集及精神检查,制定治疗方案。

2.药物治疗:一般遵循联合用药的原则,以心境稳定剂作为基础性治疗,再根据不同的临床相可分别联合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或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

3.必要时联合使用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F31双相情感障碍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片、心电图、脑电图;(4)心理测查: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血脂、心肌酶、超声心动图、腹部B超、头颅CT、内分泌检查、凝血功能、抗“O”、抗核抗体等。

精神分裂症临床路径

精神分裂症临床路径

精神分裂症、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精神分裂症(ICD-10:F20)、持久的妄想性障碍(ICD-10:F22)、分裂情感性障碍(ICD-10:F25)(二)诊断依据符合《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 10版》(ICD-10:世界卫生组织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关精神分裂症(F20)、持久的妄想性障碍(F22)、分裂情感性障碍(F25)的诊断标准。

(三)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为精神分裂症(ICD-10:F20)、持久的妄想性障碍(ICD-10:F22)、分裂情感性障碍(ICD-10:F25)。

2.不伴躯体疾病,或伴有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实施的其他躯体疾病。

(四)住院后的检查项目1.必需的评估项目:(1)风险评估①评估项目:攻击风险测评、自杀风险测评、擅自离院风险、假服药风险、跌倒/坠床风险、噎食窒息风险、压疮风险、躯体健康风险等风险评估。

②评估时限:A、入院后、每天至少1次进行攻击风险测评、自杀风险测评、擅自离院风险、假服药风险、跌倒/坠床风险、噎食窒息风险、压疮风险、躯体健康风险评估,持续3天。

3天后,根据病情需要进行评估。

B、如任何时候评估出现高风险项目,每天至少评估1次,直至连续3天评定为一般风险或低风险为止。

C、出院前复评1次。

(2)精神行为症状评估①评估项目: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监测、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ANSS)、精神护理观察量表(NOSIE)、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或其他主要症状量表)等。

②评估时限:A、根据患者病情结合护理级别进行精神行为症状评估:患者护理级别为一级护理或者二级护理时,并且进行药物调整期间,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每日进行评定1次,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AN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或其他主要症状量表)各每周进行评估1次;精神护理观察量表(NOSIE)每日评估2次。

精神卫生中心的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路径

精神卫生中心的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路径

精神卫生中心的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路径摘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精神障碍,治疗难度大且疗效不一。

建立完善的临床路径是提高治疗效果和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

本文将介绍精神卫生中心的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路径,旨在帮助临床医生规范化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流程,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精神卫生中心,临床路径正文:Ⅰ.患者入院前预评估1.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详尽记录,包括目前症状、既往病史以及复发次数等。

2.开展全面体检,包括精神状况评估、生命体征检查和常规化验。

3.对高危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

Ⅱ.诊断和分类1.根据ICD-10标准对患者的精神病分类,确定患者的精神分裂症类型及严重程度。

2.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生理机制及药物疗效等因素,选定最佳的治疗策略。

Ⅲ.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给予口服或注射抗精神病药物。

对于症状严重、对药物治疗反应慢或将药物剂量提高后仍无效的患者,可以探索其他治疗手段,如ECT治疗。

2.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支持等方法,帮助患者认知和调整异常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3.康复治疗:患者出院后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包括社会适应训练、生活技能训练和职业康复等。

Ⅳ.评估和调整1.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包括症状减轻的程度、较少精神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生活功能的恢复程度、再次住院的次数等指标。

2.根据评估结果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包括药物的剂量和种类、治疗时间和方式,以及调整康复计划等方面。

Ⅴ.出院后随访1.对出院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及时发现症状复发等问题,并根据需要进行再次治疗。

2.随访期间,医生应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情感和信息支持,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恐惧等情绪,减少复发的可能性。

结论:建立完善的精神分裂症临床路径,可以规范化治疗流程,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同时,也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题目:精神卫生中心的双相情感障碍的具体的临床路径摘要: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常见精神障碍,伴随着极端的心境波动。

常见精神疾病临床路径

常见精神疾病临床路径

常见精神疾病临床路径精神疾病是指一系列与心理和行为异常相关的疾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

这些疾病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也给医生们提出了挑战。

了解精神疾病的常见临床路径,对于确诊和治疗这些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常见的精神疾病以及其临床路径。

1. 抑郁症的临床路径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表现出长期的、持续的低落情绪、缺乏兴趣、睡眠障碍等症状。

在临床上,抑郁症的诊断通常基于以下路径:1.1 主诉与病史:患者通常主诉情绪低落、失去兴趣以及其他典型抑郁症状。

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抑郁症状开始的时间、持续时间以及生活事件等。

1.2 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主要是排除其他可能引起抑郁症状的疾病,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实验室检查可以检测生化指标,例如是否存在贫血等。

1.3 诊断工具:医生通常使用抑郁症状量表,例如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来评估患者的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

1.4 辅助诊断工具:为了进一步确认抑郁症的诊断,一些影像学检查,例如核磁共振成像(MRI)或脑电图(EEG),可能会被使用。

2. 焦虑症的临床路径焦虑症是另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表现出过度的紧张、担心和恐惧。

在临床上,焦虑症的诊断通常基于以下路径:2.1 主诉与病史:患者通常主诉不安、紧张以及其他典型焦虑症状。

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焦虑症状开始的时间、持续时间以及导致焦虑的触发因素等。

2.2 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与抑郁症类似,体格检查主要是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焦虑症状的疾病,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实验室检查可以检测生化指标,例如是否存在低血糖等。

2.3 诊断工具:医生通常使用焦虑症状量表,例如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来评估患者的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

2.4 辅助诊断工具:与抑郁症类似,一些影像学检查或心理测量工具可能会被使用。

3.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路径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表现出幻觉、妄想、思维紊乱等症状。

精神分裂症案例分析和临床路径氟哌啶醇注射液PPT医学课件

精神分裂症案例分析和临床路径氟哌啶醇注射液PPT医学课件

禁忌:基底神经节病变、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严重中枢神经抑制 状态者、骨髓抑制、青光眼、重症肌无力及对本品过敏者。 注意事项:心脏病尤其是心绞痛、药物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抑制、癫痫 、肝功能损害、青光眼、甲亢或毒性甲状腺肿、肺功能不全、肾功能不 全、尿潴留者慎用,应定期检查肝功能与白细胞计数。用药期间不宜驾 驶车辆、操作机械或高空作业。注射液颜色变深或沉淀时禁止使用。 特殊人群:孕妇慎用、哺乳期妇女使用本品期间应停止哺乳、儿童慎 用、老年慎用,酌情减少用量。
——《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
进入路径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精神分裂症(ICD-10:F20)。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 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 可以进入路径。
治疗方案的选择:
1、进行系统的病史、治疗史采集及精神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3、对伴有兴奋、冲动、自伤、伤人、外逃、自杀观念和行为木僵、拒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与乙醇或其他中枢神经抑制药合用,中枢抑制作用增强。 2、本品与苯丙胺合用,可降低后者的作用。 3、本品与巴比妥或其它抗惊厥药合用时:可改变癫痫的发作形式;不能 使抗惊厥药增效。 4、本品与抗高血压药物合用时,可产生严重低血压。 5、本品与抗胆碱药物合用时,有可能使眼压增高。 6、本品与肾上腺素合用,由于阻断了α受体,使β受体的活动占优势, 可导致血压下降。 7、本品与锂盐合用时,需注意观察神经毒性与脑损伤。 8、本品与甲基多巴合用,可产生意识障碍、思维迟缓、定向障碍。 9、本品与卡马西平合用可使本品的血药浓度降低,效应减弱。
发病机制
精神分裂症病因复杂,尚末完全阐明。
神经生物学:1、神经生化研究显示,患者存在有多种神经递质功能 异常,主要涉及中枢多巴胺水平升高、5-羟色胺水 平异常 、谷氨酸水平低下。

中医临床路径精神科

中医临床路径精神科

精神科中医临床路径目录不寐(失眠)中医临床路径 (59)郁病(抑郁症)中医临床路径 (63)不寐(失眠)中医临床路径一、不寐(失眠)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不寐(TCD 编码:BNX04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失眠(ICD-10 编码:F51.0)。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I C D -1 0精神与行为障碍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不寐(失眠)诊疗方案”。

不寐(失眠)临床常见证候:肝火扰心证痰热扰心证胃气失和证瘀血内阻证心脾两虚证心胆气虚证心肾不交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不寐(失眠)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20-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不寐(失眠)。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28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不寐(TCD 编码:BNX040)和失眠(ICD-10 编码:F51.0)。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2)SPIEGEL 量表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多导睡眠监测(PSG)、阿森斯失眠量表、中医症状评分、症状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试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头颅CT、P300、MRI、甲状腺功能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肝火扰心证:疏肝泻火。

医院临床路径常见病入院及诊疗基本标准

医院临床路径常见病入院及诊疗基本标准

现脓性痰,伴或
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酮类等。
彩超
不伴胸痛。
⑵糖尿病;
2、化痰止
3、血常规
2、发热。
⑶慢性心、肾功能不全;
咳:氨漠
4、尿常规

3、肺实变体征
⑷恶性实体肿瘤或血液病;
索、氨漠特
+尿液分析
和/或闻及湿性
⑸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罗、甘草口
5、痰培养
罗音。
⑹吸入性肺炎或存在容易发生吸入的因素;
3、静息心绞痛:
心绞痛发生在休息或安静状 态,发作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含 硝酸甘油效果欠佳,病程在1个 月内。
4、梗死后心绞痛:指AMI发病24h后至1个月内发生的心绞痛。
5、变异型心绞痛:
休息或一般活动时发生的心 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显示ST段暂 时性抬高。
6、混合性心绞痛:既在心肌需氧 量增加时,也可在不增加时发生 心绞痛。
3、活检为慢性宫颈炎,除 外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或 早期宫颈癌。
具备第1-2项诊断,兼 有第3项确诊。
1、久治不愈或 伴有大出血的 宫颈糜烂,需 做宫颈手术 者。
2、物理治疗后 创面未愈合致 大出血。
宫颈LEEP锥形电切术或 环切术或电凝 术。
1、血常规
2、尿常规
3、尿妊娠试验
4、肝功、肾功、离 子、血糖
具备以上临床表现,辅助检 查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心电 图或负荷心电图、冠状动脉影像 学)。
1、根据症 状,各种不 稳定型心绞 痛患者。
2、心电图心 肌缺血改 变。
二级护理 吸氧
1、硝酸酯类 药物:
硝酸异山 梨酯
单硝酸异 山梨酯
2、B受体阻 滞剂:

3 脑病科 眩晕中医临床路径

3 脑病科  眩晕中医临床路径

3 脑病科眩晕中医临床路径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头晕、眼花、视物旋转,甚至站立不稳、恶心呕吐等。

在中医理论中,眩晕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久病体虚等。

为了规范眩晕的中医临床诊疗过程,提高医疗质量,我们制定了以下眩晕中医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为眩晕的患者。

二、诊断依据(一)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张伯礼、吴勉华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 年出版)。

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

2、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3、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急性起病,或反复发作。

(二)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神经病学》(第 8 版,吴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年出版)。

1、有明确的眩晕症状,如旋转感、摇晃感、漂浮感等。

2、伴有平衡障碍、眼球震颤、听力障碍、恶心呕吐等相关症状。

3、通过神经系统检查、耳部检查、影像学检查(如头颅 CT、MRI 等)排除其他导致眩晕的疾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一)辨证论治1、肝阳上亢证症状: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口苦,失眠多梦,遇烦劳、恼怒加重,甚则仆倒,颜面潮红,急躁易怒,肢麻震颤,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治法:平肝潜阳,清火息风。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2、气血亏虚证症状: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㿠白,神疲乏力,倦怠懒言,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纳少腹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气血,调养心脾。

方药:归脾汤加减。

3、肾精不足证症状:眩晕日久不愈,精神萎靡,腰酸膝软,少寐多梦,健忘,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遗精滑泄,耳鸣齿摇,或颧红咽干,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或面色㿠白,形寒肢冷,舌淡嫩,苔白,脉弱尺甚。

治法:滋养肝肾,益精填髓;或补肾助阳。

方药:左归丸加减;或右归丸加减。

4、痰湿中阻证症状:眩晕,头重如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

临床路径的制定

临床路径的制定

常见精神疾病临床路径制定一、病种的选择以ICD-10中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为基础据,2012年国家卫生部办公厅下发的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碼抑郁障磚等5个重性精神疾病病种,结合我县精神疾病的发病分布情况,我们选择制定了3种精神障碍临床路径,有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抑郁障碍。

二、临床路径包括的内容主要包括医师版临床路径表、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和临路径变异分析表。

1、医师版临床路径表是以时间为横轴、诊疗项目为纵轴的表格,将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任务依时间顺序以表格清单的形式罗列出来。

具体内容包括:①路径的主题及适用对象;②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住院日期、出院日期;③标准住院日;④规范化主要诊疗工作,诊疗项目分为医嘱类和非医嘱类2种。

2.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是用于医师或者责任护士向患者告知其需要接受的诊疗服务过程的表单。

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具体的治疗过程,包括患者的诊疗方案、何时做哪些相关的检查、何时做哪些相关的治疗,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可能出现的风险及患者大致的住院时间及预期的治疗效果和费用等信息,该告知书还告知了患者及其家属应该配合的工作,主要强调患者家属对患者的陪护及患者的安全问题。

在患者入院时将该告知书由责任护士发给患者及其家属,帮助其了解从入院到出院整个的诊疗过程,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参与到诊疗计划中来;通过科学的宣教及服务质量的承诺,使医患达成共识,是成功执行临床路径的关键所在。

3.临床路径变异分析表是用于记录和分析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差异情况的表单。

表单内容包括:①表头部分,主要是标题和病例标识。

②变异记录表体部分,主要内容为患者伴有的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实施的躯体疾病,该疾病的主要检查及服用的药物,在住院期间因该躯体疾病总消费的住院金额占第一诊断的消费金额的比例等;其次是诊疗过程中的其他各种因素导致的不能按照诊疗程序规定的时间及内容而导致的变异,其内容将作为分析路径实施效果的重要参考依据及为临床路径的持续改进奠定基础。

精神分裂症临床路径

精神分裂症临床路径

精神分裂症临床路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临床路径一、适用于:第一诊断为精神分裂症(ccmd-3:20,icd-10:f20),年龄18-50周岁,病史≤5年。

二、诊断依据:根据《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主编单位:中华医学会,主编:舒良,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21年6月第1版,2021年3月第7次印刷)。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根据《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主编单位:中华医学会,主编:舒良,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21年6月第1版,2021年3月第7次印刷)。

(一)药物治疗主要是抗精神病药物。

(2)改良电休克疗法(MECT)(三)物理治疗(包括中频或低频脉冲电治疗、电针等),根据病情需要进行相关治疗。

(四)心理治疗(五)社会功能康复训练四、标准住院时间:21-42天v.进入路线标准:(一)第一诊断必须符合ccmd-3:20,icd-10:f20精神分裂症疾病编码(单纯型除外),并且排除以下情况:1.符合ccmd-3:20和ICD-10:F2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1情绪障碍、智力迟钝、全身性发育障碍、谵妄、痴呆、记忆障碍或其他认知障碍;2、患有严重的不稳定的躯体疾病者;已确诊的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高血压病、心脏病等;3.窄角型青光眼;4、有癫痫病史者,高热惊厥者除外;5.符合ccmd-3:20和icd-10:f20酒精和药物依赖诊断标准的患者(尼古丁依赖除外);6、患有药源性恶性综合征,严重迟发性运动障碍者;7、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或计划妊娠者。

(二)当患者同时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治疗,且不影响第一次诊断的临床路径过程的实施时,他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第1-3天,所必须的检查、评估项目:(一)病史采集(二)体格检查(三)精神检查(四)辅助检查(72小时内完成)1、血常规、尿常规、血钾钠氯钙测定、血糖、血脂、肝肾功能、传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2.脑电图、心电图、肝、胆、脾、肾彩色多普勒超声、子宫附件彩色多普勒超声(女性);3.必要时在外部医院进行胸部X光(胸片)和脑部成像检查(CT、MRI);4.根据病情需要,必要时检查心肌酶、分析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查内容及时间:1、复查项目。血细胞分析、尿液检查、血生化检查、泌乳 素、心电图。2、复查时间。入院前3周每周复查1次,入院3周后每2周复查1 次;出院前复查1次,住(注:出院前7天内未复查者)
心理测查
复发精神分裂症临床路径---检查方案
测查项目:1、临床评估。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药物副作用量表、精神护理观 察量表、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症状自评量表、 宗氏焦虑自评量表、宗氏抑郁自评量表。2、社会功能的评估。社会功能缺陷 筛查筛选量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3、社会心理因素评估。生活事件评 定量表。4、人格评定。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艾森克个性测验/卡特尔16项 人格测验 复查的项目及时间: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药物副作用量表、精神护理观察量 表、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宗氏焦虑自评量表、 宗氏抑郁自评量表,每周复查1~2次;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每周复查1次, 社会功能缺陷量表入出院院各评1次。
从政策层面看,我国尚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如临床路径 病历的法律效力和地位受到质疑,开展临床路径可能存在 潜在的法律责任风险; 从医院层面看,尚存在有些医院管理者对临床路径的重要 性认识不够,参与意识不强,限制了临床思维和创新能力, 消弱了医务人员诊疗服务的自主权,影响了临床、教学和 科研工作的发展; 从临床路径的自身看,我国临床路径的起步晚、研究的深 度不够,缺乏某些慢性疾病、共病等的临床路径; 另外,社会大众对临床路径的认识也不足
目录
复发精神分裂症 临床路径
复发精神分裂症临床路径---入径标准
适合对象 第一诊断为精神分裂症(ICD-10:F20),且本次发病前达到临 床治愈,症状再次出现的患者
排除以下的情况
此前系统规范药物治疗4-6周未达临床缓解(与基线相比症状评估减分率 ≦30%) 伴兴奋躁动、冲动攻击及外走行为,或有潜在攻击冲动,外走风险且不能配 合治疗的患者 有自伤自杀行为(近一个月内),或强烈的自杀观念(自杀观念单项评分≧2) 且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
安全风险评估
评估项目:自杀风险、攻击冲动风险、跌倒风险、噎食风险等风险评估
评估时间:1、自杀风险、攻击冲动风险入院后前7天每天评估1次,以后每周 复查1次,视情况和增加评估指数;出院前评估1次;2、跌倒风险、噎食风险 结合临床随时评估
实验室、电生理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检查项目:1、血细胞分析、尿液检查、粪常规检查;2、血生化检查;3、内 分泌检查;4、感染性疾病筛查;5、电生理检查;6、影像学检查
精神疾病临床路径存在的问题
从2009年开始,国家先后出台了3个指导性的文件,作为临床路径实 施的指导原则,在现实工作中,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需要结合疾病特 点、医院的情况及当地的经济发展等实际情况展开,因此,临床路径 的完善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即不断的分析、反馈、总结及持续改进; 医疗保险制度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不完善对临床路径的实施产 生影响
常见精神疾病临床路径包括的内容
临床路径表 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 临床路径变异分析表
标准诊疗项目的选择
医嘱类
非医嘱类
常见精神疾病临床路径的制定
标准诊疗项目的选择 医嘱类
严格遵守循证医学思想,在对现有的病历进行回顾、评价目前的医疗 过程、识别最常用的医嘱内容的基础上,广泛查阅资料,找出循证依 据 将经过调查统计选取的医嘱项目提交临床路径制定小组,在临床路径 制定原则的指导下,对已有入选项目进行判断,是否为常规医嘱;提 出漏选的常规医嘱项目 为了更明确医嘱内容选择是否合理,最后在不同级别的精神专科医疗 (机构)或者综合医院的精神科进行一段时间的临床实际检验
非医嘱类
主要针对护理、康复工作及部分医师工作。非医嘱类项目内容的来源主要为 国家卫生部等医疗相关部门颁发的规章制度及医院所指定的各项工作规定和 制度。在以上的规定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精神疾病的实际调查及临床专家讨 论,最终确定非医嘱的项目的内容
常见精神疾病临床路径的制定
PDCA实施模式
计划准备阶段 制定阶段 实施阶段 评价改进阶段
某些地区住院治疗费用可能超出当地医保支付的额度

慢性疾病需长期服药门诊药费不报销,延长住院日
精神疾病本身的特殊性对临床路径实施的影响
临床症状丰富 诊断没有客观的金标准 临床转归的多样性 影响病情发展的因素多样性 患者自知力的多变性 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共存
现有精神专科医院诊疗现况对临床路径实施的影响
目录
常见的制定
病种的选择
2012年国家卫生部办公厅下发5个重性精神疾病的病种 国内外的经验和文献报道,确定精神分裂症、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及分 裂情感性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抑郁障碍、神经症性、应急相关及躯体 形式障碍为常见精神疾病临床路径病种具有很大的可能性
常见精神疾病临床路径
目录
临床路径的概述 常见精神疾病临 床路径的制定与 管理
复发精神分裂症 临床路径
目录
临床路径的概述
临床路径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临床路径是指医生、护士及多个相关学科的专业人 员,针对某种特定疾病的诊断或处臵,以循证医学为基础, 以预期的治疗效果和成本控制为目的而制定的有严格工作 顺序和准确时间要求的一种标准化的诊疗模式;是一种规 范医疗服务行为、减少康复延迟及资源浪费,使患者获得 最佳服务品质的管理方式。 特点
强调时效性→医疗服务介入时间 强调有效性→医疗护理服务标准化 强调完整性和合作性→以患者为中心,整合医疗、护理、医技、 管理等多个资源,各学科医务人员加强协作
临床路径作用和效果
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 控制医疗成本,降低 医疗费用 减少患者康复延迟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我国临床路径实施中的问题
不伴躯体疾病,或伴有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 床路径流程实施的其他躯体疾病
诊断依据:符合《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ICD-10:世界 卫生组织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关精 神分裂症(F20)的诊断标准
复发精神分裂症临床路径---检查方案
必查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