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健康饲养与管理

合集下载

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1.犊牛的分娩和初生护理:在犊牛分娩前,应确保分娩箱干净、舒适,并配备足够的干净干草用于铺垫。

及时为母牛切断乳头上的脐带,避免脐带感染。

清理破膜后的犊牛口鼻部,帮助犊牛快速呼吸。

2.营养饲料供应: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需要提供高质量、易消化的饲料。

初生7-10天内提供高质量的初乳,这是犊牛生长发育的最佳饮食。

如果无法提供母乳,可采用配方奶粉代替。

逐渐引入容易消化的少量干草和浸泡的谷物,帮助犊牛适应固体饲料。

3.犊牛舒适的环境和住房:犊牛需要一个干净、干燥、适当通风的住房环境。

保持住房内的温度适宜,避免过度寒冷或过热。

提供干净的干垫和床料,经常清理住房以预防微生物和寄生虫的传播。

4.疾病预防和健康监测:定期给犊牛进行健康检查,观察是否有异常症状如腹泻、呼吸困难、食欲不振等。

注射预防性疫苗和提供寄生虫预防措施,如蛔虫驱虫剂等。

确保犊牛的免疫系统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

5.适当的运动和社交:提供合适的运动空间给犊牛,有助于促进其肌肉发育和骨骼生长。

同时,确保犊牛有适当的社交机会,可以与同龄犊牛进行互动,减少压力和焦虑感。

6.饮水设备和饮水保障:为犊牛提供清洁的水源,确保水质的安全和饮水的可及性。

检查饮水设备是否正常运作,并定期更换、清洁水槽。

7.合理的断奶过程:在犊牛3-4个月大时进行断奶过程,逐渐减少乳头间的哺乳次数。

同时,逐渐引导犊牛过渡到固体饲料,确保其能够适应新的饲料。

8.重视犊牛的体重和生长情况:定期测量犊牛的体重,监测其生长情况。

及时调整饲养方案,以确保犊牛正常生长发育。

总结起来,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包括:分娩和初生护理、提供高质量的饲料、提供舒适的住房环境、预防疾病和监测健康、适当的运动和社交、饮水设备和饮水保障、合理的断奶过程以及重视犊牛的体重和生长情况。

通过严格遵循这些要点,可以提高犊牛的幸存率和生长速度,确保其健康成长。

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犊牛的饲养管理水平对牛一生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强管理。

下面是我们总结的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供养牛的朋友们参考。

1、犊牛的喂奶方法
当初生犊牛能站立后,一般在一小时左右喂初乳,第一次可喂
1-1.5公斤,以后的喂量约相当于犊牛体重的1/7-1/6,每昼夜喂4-5次。

每次喂奶后1-2小时,应喂给36-38℃清洁凉开水0.5公斤。

犊牛生后5-10天可随意饮水,一般到15-20天后再喂给凉开水。

我国一般多采用4月龄断奶,喂全乳400-600公斤,国外犊牛期一般为3-5周左右,喂全乳100公斤左右。

2、犊牛生后一周的饲养管理
犊牛生后一周后,可在草架上放上优质干草,训练其采食,以利于瘤胃的早期发育。

3、犊牛的饲料管理要点
生后10-15天要训练采食混合精料:用玉米、麸皮、大麦,豆饼混合粉碎,加入骨粉、食盐混合成干粉料或煮粥喂之,每日每头给10-20克,数日后可增之80-100克,1月龄250一300克,2月龄0.5公斤。

此时,也可在混合精料中加入切碎的胡萝卜,2月龄时每日每头可给1-1.5公斤。

2月龄开始就可给青贮饲料,3月龄每日每头给1.5-2公斤,4-6月龄给4-5公斤。

2-3月龄可补饲抗生素饲料如金霉素,每日每头给1万国际单位,可提高犊牛日增重10%左右。

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犊牛是指出生不久的小牛,它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得到良好的饲养管理。

下面将介绍一些犊牛饲养管理的要点。

一、饲料供给犊牛饲料供给的合理性对其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犊牛初期,母乳是最好的饲料,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抗体。

随着犊牛的生长,适当引入粗饲料和浓缩饲料,如青贮料、玉米秸秆、饲草、糠麸等。

饲料供应要定时定量,避免过度喂养或不足喂养。

二、饮水管理犊牛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每日饮水量应在5-7升之间。

饮水要保持清洁卫生,避免水源受到污染。

水槽要定时清洗消毒,确保犊牛饮水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三、环境管理犊牛的饲养环境要保持干燥、清洁和舒适。

牛舍内部要保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

床铺要及时更换,保持干净卫生。

牛舍内要定期进行消毒,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四、疫病防控犊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疫病的侵害,因此疫病防控工作尤为重要。

犊牛出生后应及时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其免疫力。

同时,要定期进行驱虫和体外消毒工作,预防寄生虫和细菌感染。

五、定期体检犊牛的生长发育情况需要定期进行体检,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体检内容包括体温、呼吸、心跳、粪便等指标的观察和记录。

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或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六、合理断奶犊牛的断奶时间要根据其生长发育情况和饲养管理水平来确定。

一般来说,犊牛出生后2-3个月左右可以逐渐断奶。

断奶过程要温和,逐渐减少母乳喂养,增加粗饲料和浓缩饲料的供给。

七、合理饲养密度犊牛的饲养密度要合理控制,避免过度拥挤。

过度拥挤会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

一般来说,每平方米的饲养密度不宜超过3-4头犊牛。

八、科学配种犊牛的繁殖是牧场的重要环节,科学的配种可以提高犊牛的品质和产能。

选择合适的种公牛和母牛进行配种,根据犊牛的品种和用途确定配种方案,提高犊牛的遗传质量。

九、合理运输犊牛在运输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其舒适性和安全性。

运输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清洗消毒、饲料供应、饮水管理等。

浅析肉牛犊牛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

浅析肉牛犊牛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

浅析肉牛犊牛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
肉牛犊牛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非常重要,这关系到牛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以下是对
这方面的浅析。

一、饲养管理
1. 饲料供给:肉牛犊牛的主要饲料为青贮料、干草和浓缩饲料,这三种饲料应控制
好比例和供给量,使牛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

2. 牛舍环境:牛舍应保持干燥、通风、清洁,定期消毒,以防止疾病传播。

3. 饮水:给牛提供清洁、新鲜的水源,以防止牛因饮水不干净而患病。

4. 生长发育监测:定期对肉牛犊牛进行体重、体型等方面的监测,以便及时调整饲
料供给和防止疾病。

二、疾病防治
1. 肠道疾病:肉牛犊牛容易患上肠炎、腹泻等疾病,这些疾病主要是由饲料不干净、病原菌等原因引起的。

防治措施包括对饲料的质量进行控制、保持牛舍干燥、定期消毒
等。

2. 外伤疾病:肉牛犊牛在运输、饲养等过程中,容易患上外伤疾病,比如跛行、创伤、骨折等。

防治措施包括站立面积的调节、运输过程的保护、及时治疗等。

3. 疫病:肉牛犊牛容易患上蓝舌病、口蹄疫等疫病,这些疫病会导致牛只死亡,疫
情爆发。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接种疫苗、加强环境卫生、预防传染病的传播等。

总之,对肉牛犊牛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工作要高度重视,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确
保肉牛犊牛的健康生长发育。

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及措施

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及措施

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及措施1新生犊牛护理出生3d内的犊牛称为新生犊牛,在母牛临近生产时,将产房、垫草及周围环境打扫干净,充分消毒,犊牛出生后,在其头部或者耳后部位洒一些凉水,给予一定的刺激,帮助其顺利呼吸,清理口、鼻、耳内的黏性物质,防止阻塞呼吸,掐住脐带,距离肚脐7cm左右处剪断,使用碘酒消毒脐带断口,如果出血过多,需要按住断口一段时间帮助止血,断脐后将犊牛安置在干净的垫草上,令其身体自然干燥,注意周围的环境要温暖,出生后的犊牛与母牛分开饲养,保持卫生干净整洁。

2吃足初乳新生犊牛自身的免疫蛋白很少,基本没有免疫力,所以,要尽早令其吃足初乳,以获得母体抗原,获得免疫力。

初乳是母牛产犊后第一次挤出的奶,要在2h 以内全部挤完。

在饲喂初乳前,要进行质量评定,确定抗体浓度,优质初乳的抗体浓度应该是50g/L。

在新生犊牛出生后的12h内必须令其采食初乳,最好在母乳中抗体水平最高的时候采食,母牛母乳中的抗体水从12h开始逐渐减少,到24h时基本已经不能被犊牛所吸收了。

因此,吃母乳要趁早,并且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出生时采食1L,出生2h时采食1L,6h 后再采食2L,这些基本能够满足初生牛犊获得足够免疫力。

犊牛采食的初孚L量越多,吸收的抗体蛋白就越多,免疫力就越好,患病的几率就会更小。

初乳最好采取人工饲喂的方式,方便计算采食量,挤出来的牛乳需要加热至40℃放入奶瓶中饲喂。

没有使用完的初乳冷冻保存,方便没有优质初乳时代替使用。

3哺乳期饲养管理出生4d后至断奶这一阶段的犊牛处于哺乳期,哺乳期的饲养可以选择全乳或者代乳粉,喂过奶后过30min再令其饮水,不能间隔时间过短。

犊牛舍要保证清洁干净,并与其它牛群分开。

犊牛断奶时不要转群,防止应激反应导致疾病。

在喂奶时要定时,定量,保证在40℃,并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饲喂,不得随意更换。

4保证环境卫生4.1清洁饲喂用具母牛的乳房以及饲喂犊牛的奶瓶、用具等要保证清洁,每天消毒,防止细菌污染造成犊牛感染发病,牛初乳由工作人员挤出后放入到专用容器中保存,饲喂后要及时用温水将其清洗干净,再倒入热水彻底冲洗消毒,晾干,仔细的做好这些清洁消毒工作,对减少疾病的感染有很大的帮助。

奶牛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奶牛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奶牛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奶牛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奶牛犊牛饲养是奶牛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

为了确保犊牛的健康成长并提高其生产潜力,养殖者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管理技术要点。

下面是一些生动、全面且有指导意义的文章,帮助您了解奶牛犊牛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

1. 饮食管理:犊牛的饮食对其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开始时,母乳是犊牛主要的饮食来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引入全价乳粉和精细配制的犊牛配合饲料。

确保饮食的多样性和营养均衡,以满足犊牛的生长需求。

定期检查饮食质量,确保新鲜、干净、适宜温度的饮水供应,以及提供适量的粗纤维和精细饲料。

2. 犊舍管理:犊舍应该保持干燥、清洁和充足的通风。

每只犊牛都应有足够的空间,以避免相互之间的竞争。

使用干净的床材(如干草、木屑等)来提供舒适的卧床环境,并定期更换床材以保持清洁度。

保持犊舍的温度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的环境。

3. 疫病防控:犊牛容易受到多种疾病的影响,因此疫病防控非常重要。

要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遵循兽医建议和犊牛养殖档案。

定期进行疾病筛查,包括检查犊牛的体温、粪便、呼吸和全身状态。

确保犊牛的卫生条件佳,经常清洗和消毒犊舍,避免交叉感染。

4. 行为管理:了解奶牛犊牛的行为特点,以便更好地管理它们。

注意犊牛的食欲、精神状态、体态以及排便和排尿的频率。

注意观察犊牛是否有异常行为或症状,如呕吐、拉稀、躺卧时间过长等。

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就医或更换饮食,以保证犊牛的健康成长。

总结起来,奶牛犊牛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包括饮食管理、犊舍管理、疫病防控和行为管理。

通过遵循这些管理要点,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奶牛犊牛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潜力。

同时,定期咨询兽医,参考专业指导和技术建议,也是确保奶牛犊牛饲养成功的关键。

只有全面掌握这些技术要点,才能为奶牛犊牛创造一个理想的生长环境,提高其生产性能。

犊牛的饲养与管理技术

犊牛的饲养与管理技术

犊牛的饲养与管理技术犊牛是牛群中的幼崽,对于农牧业来说,犊牛的健康成长是牛群繁殖和生产的基础。

合理的饲养与管理技术可以帮助犊牛健康成长,提高其生产性能。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犊牛饲养与管理的技术。

一、合理的饲喂1. 提供优质饲料:犊牛的饲料应以优质牧草、浓缩饲料和精饲料为主,保证其营养需求的满足。

在犊牛的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提高其免疫力和生长发育。

2. 饲喂频率和量:犊牛的胃容量有限,应分次、分量饲喂,避免一次性喂太多。

刚断奶的犊牛可以每天饲喂4-5次,每次分量逐渐增加。

随着犊牛生长,饲喂次数逐渐减少至2-3次,但每次的饲喂量要保持稳定。

3. 喂养规律:犊牛的饲喂时间要规律,不可随意更改。

定时喂养可以促进犊牛的食欲,有利于消化吸收。

二、合理的饮水管理1. 提供清洁饮水:犊牛的饮水要保持清洁,避免细菌感染和传染病的发生。

2. 定时更换水源:定期更换饮水设备中的水源,保持水质新鲜。

同时,定期清洗水槽和水管,防止水质污染。

3. 注意水温:犊牛对水温敏感,一般应保持在15-20摄氏度。

过冷或过热的水都会影响犊牛的饮水量。

三、合理的环境管理1. 温度适宜:犊牛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差,应保持舒适的温度环境。

夏季高温时,要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冬季要注意保暖,防止犊牛受寒。

2. 通风良好:犊牛舍应保持通风良好,保证空气流通。

过度潮湿或缺氧的环境都会影响犊牛的健康。

3. 干净卫生:犊牛舍要保持干净卫生,定期清理粪便和床草,防止细菌滋生和疾病传播。

四、健康管理1. 疫病防控:定期做好犊牛的疫苗接种和驱虫工作,预防常见的疾病。

定期体检犊牛,及时发现和处理患病个体。

2. 合理的运动:犊牛需要适量的运动,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和肌肉的发达。

3. 防止外伤:犊牛舍和饲养设备要安全可靠,避免犊牛因摔倒或被夹伤等意外事故。

总结起来,犊牛的饲养与管理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从合理饲喂、合理饮水、合理环境和健康管理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肉犊牛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方法5篇

肉犊牛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方法5篇

肉犊牛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方法5篇第1篇示例:肉犊牛是指出生后不久即开始饲养的小牛,主要是用于肉类生产。

在肉犊牛的饲养过程中,合理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可以有效地提高肉犊牛的生长速度和产肉量。

下面将介绍肉犊牛各个阶段的饲养管理方法。

一、出生后至断奶阶段1. 出生后的头几小时,肉犊牛需要吸食初乳,初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和营养物质,有助于提高肉犊牛的抵抗力。

因此要确保母牛有足够的初乳供应。

2. 在母牛断奶前,逐渐开始为肉犊牛提供精细颗粒料和优质青贮料,保证其获得充足的营养。

可以在一岁以下就断奶,喂牛群食的时候要及时换水,确保饮水卫生。

3. 定期给肉犊牛进行防疫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保持牛棚的清洁卫生,确保肉犊牛生长环境的良好。

1. 在断奶后,逐渐将肉犊牛转移到精饲料和粗饲料的混合饲养模式,逐渐增加精饲料的比例,保证其获得充足的蛋白质和能量,促进生长发育。

2. 根据肉犊牛的生长情况和体重进行分类饲养,确保每头肉犊牛都能得到适量的饲料,避免出现过度肥胖或生长不良的情况。

3. 定期进行体重测量和生长性能评估,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和饲养管理措施,以保证肉犊牛的生长速度和产肉量。

三、肥育阶段至出栏阶段1. 在肉犊牛进入肥育阶段后,应逐渐增加饲料的能量含量,促进体重的快速增长,提高产肉量。

同时可以适当增加添加剂,如抗生素和激素,加快生长速度。

3. 在肉犊牛接近出栏的阶段,逐渐减少饲料的含量,以减少脂肪沉积,保证肉质的品质。

同时要注意减少运输过程中的压力,避免对肉犊牛造成伤害。

肉犊牛的饲养管理是一个复杂而严格的过程,需要合理的饲料配方、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定期的疫苗接种等措施。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确保肉犊牛的快速生长和良好的养殖效果。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帮助。

第2篇示例:肉犊牛是一种优质的肉源动物,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

而肉犊牛的饲养管理对于其生长发育和肉质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肉犊牛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方法。

肉用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肉用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肉用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犊牛是未断奶的仔牛,是奶用牛和肉用牛的种子。

正确的饲养管理可以促进犊牛的生长发育,提高肉质优质的肉用犊牛的生产效益。

以下是肉用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一、犊牛的出生管理
1.保持分娩环境干净卫生,避免犊牛感染。

2.及时切断脐带,消毒伤口,防止感染。

3.给予犊牛足够的初乳,初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和营养物质。

4.确保犊牛适当温度和湿度,避免感染和脱水。

5.及时称重和记录出生时间,观察犊牛的行为和健康状况。

1.犊牛在6周龄左右需要逐渐断奶,让其适应固体饲料,避免营养不良。

2.饲喂优质的固体饲料,包括青贮、干草、浓缩饲料等。

3.给予犊牛足够的饮水,保持饮水设备清洁卫生。

4.避免饲喂腐烂、霉变或变质的饲料。

5.犊牛饲喂时尽量保持安静和有规律的饲喂时间。

1.对犊牛进行定期的身体检查,观察犊牛的健康情况。

2.犊牛应定期接种疫苗,预防犊牛常见疾病。

3.对犊牛进行预防性驱虫,避免寄生虫对犊牛的影响。

4.保持饲养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牛舍和饮水设备。

5.对犊牛进行蹄部清洁和修剪,避免蹄部病变。

1.监测犊牛的体重和体型,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

2.饲养环境应给予犊牛足够的空间和舒适的休息环境。

3.对犊牛进行生长记录和排名,以便选择肉用牛的优质品种。

4.通过定期的营养监测和管理,保证犊牛能够及时获得必需营养,从而促进其生长发育。

5.定期进行犊牛育种,选择优良品种遗传基因。

怎样养好初生犊牛?犊牛的饲养管理的六个要点

怎样养好初生犊牛?犊牛的饲养管理的六个要点

怎样养好初生犊牛?犊牛的饲养管理的六
个要点
怎样养好初生犊牛?犊牛是指从出生到6月龄这一阶段的小牛,犊牛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年后的生产性能。

农户应掌握好犊牛的饲养管理的六个要点,才能做好犊牛培育工作。

1、早喂初乳
犊牛生后4-6小时对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吸收最强,应在犊牛生后l小时内喂给初乳,喂量一般不超过犊牛体重的5%。

2、哺乳常乳
犊牛在一周后,转入犊牛舍饲喂常乳,每天喂奶3次,总量控制350—400千克,奶温保持在35—38摄氏度。

3、及时补喂精饲料
犊牛生后一周后开始训练采食精饲料,以补充营养和促进胃肠发育。

4、喂给优质粗饲料
为促使肠胃尽早发育,犊牛出生l周后,在牛槽内可放少许优质青干草自由采食。

2周后,在食槽中放少量切碎的胡萝卜、南瓜等青绿多汁饲料让其采食,60天后可增加到 2千克以上。

犊牛出生20-30天就可在食槽撒少量青贮饲料,以后再逐渐增加,
5、给犊牛饮好水
犊牛l5天前饮水应为消毒饮水,并注意水温与奶温相同。

l5天后,改用洁净温水。

30天后改用自来水。

6、适期断奶
发育健康的犊牛可在60日龄进行早期断奶,断奶前半个月左右,开始增加精料和粗料,减少牛奶喂量。

论述犊牛在饲养过程中的管理要点

论述犊牛在饲养过程中的管理要点

论述犊牛在饲养过程中的管理要点
犊牛在饲养过程中的管理是农牧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以下是犊牛饲养管理的要点:
1. 犊牛的配种:犊牛的良好品质和健康状态与家族遗传关系密切相关。

因此,选择优质的种牛进行配种非常重要。

2. 准确计算饲料标准:根据犊牛的生长阶段和体重状况,计算出适量的饲料标准,控制好犊牛的饲料供应和摄入量。

同时应保证饲料的质量,使犊牛能够得到充分的营养。

3. 犊牛的饮水管理:饮水是犊牛生长的基本需求之一,确保饮水的干净卫生以及水的充足供应是管理犊牛的重要环节之一。

4. 疫病防治:强制性的疫苗接种、常规的疫病检测和及时的疫病治疗都是预防疾病的关键措施。

同时,犊牛应定期进行消毒、排泄物管理等操作,以防疫情的发生。

5. 住房环境管理:住房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要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保持干净整洁的住房环境,利于犊牛生长。

总体来说,犊牛在饲养过程中的管理要点众多,其中每一环节都需要严格措施和保障措施,使犊牛能够获得最高的生长成果。

同时,犊牛的健康和发育情况也需要随时监测,并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和处置。

犊牛的饲养管理

犊牛的饲养管理

犊牛的饲养管理
犊牛是牛群中的重要一环,它们是未来牛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犊牛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犊牛的饲养管理方法。

一、环境管理:
1.保持干净卫生:犊舍应保持干净、卫生,避免粪便、尿液等积聚在犊舍内,以免犊牛受到感染和疾病。

2.改善通风条件:犊舍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犊牛患上呼吸道疾病。

3.维持适当的温度:犊舍内温度应控制在15~20°C之间,以使犊牛处于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中。

二、饲料管理:
1.合理安排饮食:犊牛的食谱应该以母乳、奶粉为主,同时也应该适量添加青饲料、浸烤豆饼等饲料。

2.定时喂养:犊牛的喂养应该定时定量,每天喂奶粉4-5次,每次量不宜太多,以免引发消化问题。

3.保持充足的饮水:犊牛需要足够的清洁饮水。

为了避免犊牛的饮水变质、滋生细菌,应每天更换新水。

三、疾病防治:
1.注重预防:要做好犊牛的预防接种工作,定期为其注射疫苗,以减少发生疾病的可能性。

2.及时治疗:一旦犊牛出现疾病症状,应及时对其进行治疗,否则会影响犊牛的成长和发育。

以上就是犊牛的饲养管理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饲养好犊牛,除了保证它们的身体健康外,也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犊牛的护理及饲养管理制度

犊牛的护理及饲养管理制度

犊牛的护理及饲养管理制度一、犊牛饲养管理制度1. 饲养场所的选择和准备犊牛的饲养场所应选择在通风良好、光照充足、排水顺畅的地方。

场地应平坦整洁,防止水积聚和泥泞。

饲舍的选址应远离市区和交通要道,避免外界噪音和污染对犊牛的影响。

同时,饲养场所的结构要坚固耐用,防止犊牛逃跑或意外受伤。

2. 饲养场地的消毒和清洁犊牛的饲养场地应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以保持场地的卫生和整洁。

每周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包括地面、墙壁、饲槽和饮水设备的清洁,以及场地的消毒工作。

定期更换饲料垫以保持场地的干燥。

3. 饲养设备的准备在饲养场地内应有饮水设备、饲料槽、犊牛床垫等必要设备,以满足犊牛的饮水和饲料需求。

饲养设备应保持干净,定期清洗和消毒。

4. 饲料的供给犊牛的饲料应选择优质、新鲜的青贮料和精料,根据犊牛的年龄和生长需求进行科学配比。

定时供给饲料,保证犊牛的正常饮食。

饲料的供给量应根据犊牛的年龄和体重来确定,避免饲料过少或过多造成浪费或消化不良。

5. 饮水的供给犊牛需要充足的清洁饮水以保持身体的健康。

饲养场地内应设置饮水设备,并定期清洗和消毒,保证饮水的清洁和安全。

6. 犊牛的生长环境犊牛的生长环境应保持安静和平和,避免外界噪音和干扰。

犊牛的活动空间应充足,保证其良好的运动和生长发育。

二、犊牛的护理1. 定期体检犊牛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需要定期进行体检。

通过观察和手抚摸犊牛的鼻息、食欲和排泄来判断其健康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 预防疾病犊牛需要接种预防疾病的疫苗,以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同时,定期进行驱虫、消毒等防疫工作,保障犊牛的健康。

3. 毛发和皮肤护理犊牛的毛发和皮肤需要定期进行清洁和梳理,以保持良好的卫生和外观。

定期浴涤,除螨、驱虱,防治皮肤病。

4. 犊牛的行为管理对犊牛的行为进行适当的管理和训练,帮助其养成良好的习惯。

及早进行断奶和训练,使其适应新的饲养环境和生活方式。

5. 犊牛的身体保健犊牛需要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包括适当的运动、休息和卫生。

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方法

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方法

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方法新生犊牛一般是指出生到7天内这段时间的犊牛,这时犊牛组织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对周围不良环境抵抗力较差,加强犊牛的饲养管理显得更加重要。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方法,一起来看看。

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方法1、饲喂优质的初乳初乳指母牛产犊后的第一次挤奶。

牛初乳蛋白质含量较高,而脂肪和糖含量较低,而且含有大量免疫因子和生长因子,如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类胰岛素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等。

初乳可以提高犊牛成活率。

有资料显示如果4-6小时内饲喂4升优质的初乳可以提高5%的新生犊牛的成活率。

初乳最佳溶解温度是60℃的温水,切忌使用微波炉来溶解初乳,溶解后用巴氏消毒机对初乳进行消毒。

2、饲喂新鲜的开食料犊牛每天要多次少量添加新鲜的开食料,开食料最好是能看得见原料的开食料,这样可以从眼观上判断饲料是否新鲜。

对于采食不好的犊牛,将开食料放入手心,诱导犊牛吮吸手指时将饲料放入犊牛口中,这样可鼓励犊牛多采食颗粒料。

颗粒料要以谷物为主,这样可促使犊牛瘤胃乳头的发育。

3、管理好断奶犊牛当犊牛每天的开食料采食量超过1%体重时,才能考虑断奶。

依据月龄往往不科学,如果饲喂管理好,有的犊牛在4周时开食料采食就达到1%,如果管理不到位,有的犊牛到8周时也达不到断奶要求。

断奶前犊牛体重是出生体重的两倍,这是衡量断奶前犊牛饲养管理指标。

断奶后,起初将4-6头犊牛放在一起,过渡两周后再增加犊牛头数,要保证采食槽平均每头犊牛至少45厘米,运动和躺卧面积平均不低于2平方米,这样才不会影响到犊牛生长发育。

4、管理好犊牛舍垫料要松软、吸水、便于打扫,如刨花、锯末、米糠、揉碎稻草、沙子等,还要保持通风。

总之,要保证犊牛舍干净、干燥、通风和舒适,这样会预防呼吸道、腹泻等疾病发生,最大限度保障犊牛健康。

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技巧一、防寒保暖。

犊牛舍最适宜温度为15-20度,湿度为65%,因此在入冬前要做好防风、防寒处理,密封一些细缝防止贼风的侵入,放置相应的取暖设备,垫料要厚、干燥,并要及时更换,注意保留通风口,天气好时进行通风换气。

犊牛饲养的注意事项

犊牛饲养的注意事项

犊牛饲养的注意事项犊牛饲养时需要格外注意以下事项:1.提供合适的饲料:犊牛在生长期间需要大量的高质量饲料来支持其成长和发育。

首选的饲料是干草和青贮料,这些饲料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和营养素。

此外,犊牛还需要蛋白质补充剂,以保证其健康成长。

2.提供足够的水源:犊牛需要随时有充足的清洁饮水。

水对于犊牛的消化和新陈代谢非常重要,因此应确保水源的稳定供应,并保持水源的清洁卫生。

3.创建一个安全的饲养环境:犊牛是非常活跃和好奇的动物,饲养场所应提供足够的空间供其活动。

同时,饲养场应有良好的隔离设施,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此外,要定期检查牲畜的饲养环境,确保没有任何潜在的危险物质或条件存在。

4.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犊牛的健康状况非常重要,应定期请兽医进行健康检查。

兽医可以检查犊牛的体重、身体状况和牙齿状况,以确保其健康成长。

5.投喂适当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犊牛不仅需要充足的蛋白质和营养素,还需要适当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这些营养物质有助于犊牛的免疫系统和骨骼健康。

因此,在饲喂过程中要确保提供含有适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饲料。

6.温度和气候控制:犊牛对温度和气候的适应性较差,容易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

在寒冷的冬季,犊牛需要适当的保暖设施,以防止其患上感冒和其他疾病。

而在炎热夏季,应提供足够清凉的水源和防暑设备。

7.注意疫病预防和控制:犊牛容易感染各种传染病,因此疫病预防和控制非常重要。

犊牛应按照兽医的建议接种疫苗,并定期进行疫苗补种。

此外,应定期清洗和消毒饲养环境,以防止病原体传播。

8.注意饲养管理:犊牛在生长期需要适当的饲养管理,包括营养饲料、定期喂养、清洁饮水,以及适当的运动和休息。

饲养管理还包括定期清理犊牛粪便,并保持饲养环境的卫生。

9.注意社交化与互动:犊牛是群居动物,需要与其他牲畜和人类进行互动。

适当的社交化和互动有助于犊牛的心理和行为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饲养环境。

10.寻求专业支持:饲养犊牛是一项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任务。

肉犊牛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方法

肉犊牛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方法

肉犊牛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方法肉犊牛饲养管理方法可以分为以下阶段:幼仔期、断奶期、后期饲养期。

下面将就这三个阶段进行详细阐述:一、幼仔期:在幼仔期,肉犊牛对于饲养环境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提供良好的饲养条件和合理的饲养管理。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饲养环境:确保肉犊牛的饲养场所干燥、通风、清洁,避免积水和污物滋生细菌,可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2. 饲料和水的供应:给予新鲜的母乳或者乳粉,保证幼仔牛每天的饮水量充足,同时可以适当添加奶酪、小麦粉等食物,保证充分的营养供给。

3. 疫苗接种:及时对幼仔牛进行常见的疫苗接种,比如口蹄疫、瘟热等,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4. 防疫措施:定期对饲养场所进行消毒,避免病原菌的滋生。

加强疾病监测和病毒筛查,及时发现疾病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断奶期:断奶期是指幼仔牛从母乳过渡到固体饲料的过程,饲养管理方法如下:1. 喂食方式:断奶后的幼仔牛需要逐渐过渡到固体饲料,可以开始添加浸泡好的精饲料,如粉粕、麦麸、玉米等,其中以精饲料为主。

2. 饲料的添加:断奶期的幼仔牛可以适量添加含有高蛋白质和能量的饲料,如豆粕、鱼粉等。

可以添加一定比例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提高幼仔牛的免疫力。

3. 分群饲养:断奶后的幼仔牛可以进行分群饲养,根据体重和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掌握饲料的用量和种类。

1. 饲料配方:后期饲养期的幼仔牛需要配制出适合其生长发育的饲料,在糙米、小麦等主食基础上添加适量的鱼粉、豆粕等高蛋白质饲料,同时注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

2. 定期体检:定期对后期饲养期的幼仔牛进行体检,观察其生长发育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3. 运动和锻炼:定期放养后期饲养期的幼仔牛,在饲养场外进行适度的运动和锻炼,有助于促进幼仔牛的生长发育和体力提高。

肉犊牛在不同阶段需要有相应的饲养管理方法,包括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合理的饲料供应、疫苗接种和防疫措施等。

只有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才能促进肉犊牛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养殖。

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新生犊牛饲养管理新生犊牛是指牛犊出生后不久就被剥夺了母牛乳汁的牛犊,新生犊牛饲养管理是一个重要的农业经营,它在繁育牛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包括饲养、喂养、免疫等几个方面,其重点在于保证犊牛健康成长,确保犊牛的育肥效率、生产效益和繁殖质量。

一、饲养新生犊牛饲养是新生犊牛健康发育的重要保障,应重视空气清洁和温度湿度的控制,确保犊牛拥有良好的生长环境。

同时,应按照犊牛的年龄和体质特点,选择合适的饲料,保证犊牛能够得到适当的营养。

二、喂养喂养新生犊牛是新生犊牛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根据犊牛的年龄和体质来确定喂养量和喂养频率,使犊牛能够按时、按量得到充足的营养。

犊牛应在每次喂养后进行及时清洁,以免发生细菌感染。

三、免疫免疫是新生犊牛健康成长的基础,根据犊牛的年龄和体况,采用合理的免疫方案,使犊牛能够抵抗疾病的侵袭,增强免疫能力,保护犊牛健康成长。

四、体检新生犊牛的体检是新生犊牛饲养管理的重要环节,应定期对犊牛的体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预防疾病的出现和发展。

总之,新生犊牛饲养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经营,其重点在于保证犊牛健康成长,确保犊牛的育肥效率、生产效益和繁殖质量。

新生犊牛饲养管理应从饲养、喂养、免疫和体检等方面入手,根据犊牛的年龄和体质特点,科学选择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以保证犊牛的健康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犊牛健康饲养及管理犊牛是指从出生到6月龄以前的小牛。

犊牛是奶牛生产的第一步,由于这一阶段的小母牛瘤胃发育尚不健全,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因此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尽早吃到初乳,提高犊牛成活率;适时饲喂精料,促进瘤胃发育;推行早期断奶,培养健康的犊牛群。

犊牛阶段又可分为三个时期:新生犊牛、哺乳犊牛和断奶后犊牛。

一、新生犊牛饲养管理新生犊牛指出生后3天以内的犊牛。

饲养管理目标主要是提高犊牛成活率。

(一)饲养技术犊牛出生时机体循环系统免疫球蛋白的浓度非常低,所以尽早给犊牛提供足够的优质初乳对犊牛存活和健康至关重要。

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数量变异很大。

因此,为了让犊牛获得足够的免疫球蛋白,必须让犊牛尽早足量的吃上初乳,这是提高犊牛成活率的关键。

1.初乳饲喂量和饲喂时间犊牛出生后初乳的饲喂量以及饲喂时间对于犊牛成活率影响极大。

第一次饲喂初乳到底喂多少才算够,通过下边的计算便可知道。

刚出生的犊牛体重平均为40kg(35~45kg),体高70~2000px。

体内血液含量占体重10%左右。

犊牛在出生时身体内不含任何抗体,必须从初乳中获得抗体,才具有后天免疫力。

而要想使犊牛获得足够的免疫力,犊牛血液中IgG的浓度必须达到15g/kg。

优质初乳中IgG的浓度为50g/kg。

为此,计算如下:犊牛体重:40 kg血液容量(约占体重10%):4 kg血液中IgG的浓度必须达到:15g/kg则通过初乳至少必须吸收IgG:60g而犊牛对初乳中IgG的吸收率仅:30%所以至少需要从初乳提供IgG:200g初乳中IgG的浓度为:50g/kg因此第一天饲喂初乳的量至少为:4kg这样,犊牛在初生1小时内完成第一次饲喂,第一次初乳喂量至少应达到2kg 以上(日喂量的一半),出生6h~9h喂第二次,在24h内最好饲喂初乳2次~3次,总共饲喂4~6kg,以便让犊牛获得足够的免疫力。

以后每天喂奶3次,每天4~6kg,全天喂奶量应控制在体重的10%~12%。

如果第一次初乳饲喂太晚或喂量不足,则犊牛获得的免疫球蛋白将大大减少,犊牛死亡率也会随之升高,见图1。

图1 初乳饲喂量和饲喂时间对犊牛血液IgG浓度和死亡率的影响2.评价初乳质量的方法只能喂给犊牛高质量的初乳,测量初乳密度可以作为评价初乳质量的一个指标,质量好的初乳相对密度高于1.056。

初乳饲喂前应用比重计或折光仪,测定比重和折光率,推断IgG浓度,进行质量评定,见表1。

表1. 奶牛初乳质量评定IgG浓度比重计标记折光率(%)质量判定(mg/mL)≥50 绿色≥22 好25.1~49.9 黄色20.1~21.9 一般≤25 红色≤20 差初乳中的抗体浓度还与下列因素有关:(1)干奶期不够长(少于4周)或早产;(2)分娩前挤奶或初乳遗漏;(3)奶牛年龄,经产母牛初乳比头胎母牛初乳抗体含量高,由于经产母牛生活时间长,接触免疫源广,其所含抗体的种类也较多,抗病能力比较广;(4)奶牛是否有严重传染病,如乳房炎等会影响初乳的质量。

3. 饲喂初乳的方法与自然吮吸相比,使用带有奶嘴的奶瓶饲喂初乳能够更好地控制饲喂量。

这种方法饲喂很容易调教,因为犊牛天生头向上吮吸乳头。

每次饲喂后奶瓶以及所有用具都必须彻底清洗干净,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细菌的生长和病原菌的传播。

让犊牛直接把头伸入奶桶中饲喂初乳是不可取的,因为这种方法与犊牛天生抬头吮吸的本能相逆反,犊牛头朝下从奶桶中吸奶需要训练和引导几次,方法是用手指沾一些牛奶然后慢慢引导犊牛头朝下从奶桶中吸奶。

4.初乳的保存和处理初乳加热到犊牛体温水平(39度)才能使用奶瓶饲喂,剩余的初乳可以在4度冰箱内保存几天,高质量的初乳长期冷冻保存。

生产实践中,可将合格的初乳按2kg标准统一装瓶进行收集,记录采集日期、母牛编号等信息,然后-20℃冷冻保存,以便实行新生犊牛出生后尽早哺食初乳的需求。

冷冻初乳经解冻后可用以饲喂那些初乳质量差或初乳有问题的母牛所产的犊牛。

(二)管理要点刚出生的犊牛要精心护理,按顺序做好以下几点:1. 犊牛出生后用毛巾清理口、鼻、耳内的黏液,确保呼吸畅通,耳内干净。

2. 让母牛舔干犊牛身上的黏液;也可用干净毛巾或者一次性纸巾擦干。

3. 舔干或查干后,将犊牛与母牛隔离。

4. 用消毒剪刀在距离犊牛脐部150px~200px处断脐,并挤出脐带内污血,接着用5%~10%的碘酒浸泡消毒1~2min。

5. 给犊牛称重、打耳标、照相、建系谱,放至消毒好的犊牛笼。

6. 注意犊牛保温,保持环境卫生。

二、出生后4天~断奶前犊牛饲养管理(一)培育目标成活率≥95%;平均日增重≥800g;断奶时体重为出生体重2倍;体高≥2250px。

(二)饲养技术正确饲喂犊牛对早期健康和发育均有极大的好处。

以下几个因素非常重要:饲喂量、饲喂次数、饲喂方式、牛奶温度、饲喂人员的手及喂奶器具的清洗消毒。

1.常乳及代乳粉的饲喂量犊牛进入常规的哺乳阶段,饲喂一定量的全奶并配合优质开食料是饲喂犊牛的最好方式,饲喂全奶所获得的犊牛生长状况可以作为一种饲养标准评价其他饲喂方法下的犊牛生长情况。

乳房炎奶牛使用药物治疗期间所产的牛奶用来饲喂犊牛可能会增加犊牛患病的危险性,因为牛奶中可能含有大量细菌和残留的抗生素,虽然犊牛尚未发育,这些潜伏在犊牛乳房内的细菌使这些犊牛成熟后容易患乳房炎。

长期摄入低浓度抗生素也会使细菌产生抗药性,会削弱抗生素的治疗效果。

所以最好不要使用乳房炎奶饲喂犊牛。

按照培育方案饲喂常乳。

犊牛哺乳期长短各地不尽一致,一般为6~8周,培育方案分全乳培育方案和代乳粉培育方案。

(1)全乳培育方案全乳培育犊牛是指整个哺乳期间犊牛饲喂的营养主要是鲜牛奶,每天哺乳量为体重的10%~12%,哺乳期一般6~8周,其8周培育方案和6周培育方案见表2和表3。

(2)代乳粉培育方案代乳粉培育指出生后4天至断奶的犊牛用代乳粉替代鲜牛奶哺乳的一种方案。

是否使用代乳粉取决于出售牛奶的价格与购买代乳粉的价格,饲喂代乳粉的犊牛日增重比饲喂全奶稍低,但这个时期的饲养目标是保持健康,所以生长速度稍微缓慢一些没有不良影响,关键是选择的代乳粉质量要使犊牛保持健康生长。

饲喂方法:一般将代乳粉用38~42℃的温开水按1:7比例进行稀释,稀释后按犊牛体重的10~12%进行饲喂。

它具有营养全面、防止疾病垂直传播、价格低廉等特点。

哺乳期一般6~8周,其8周培育方案和6周培育方案见表2和表3。

2.犊牛开食料饲喂犊牛饲养应该在早期饲喂固体饲料即犊牛开食料,开食料在瘤胃中发酵后的终产物挥发性脂肪酸尤其是丁酸,有助于刺激瘤胃功能的发育。

开食料的组成和物理性状非常重要。

开食料应该是易发酵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含有足够的可消化纤维、具有适当粒度的固体饲料。

在瘤胃及其微生物菌群还没有发育成熟之前,纤维素在瘤胃中的消化过程很有限,饲喂长干草对于哺乳期犊牛瘤胃发育不如开食料有效,而且还会限制犊牛代谢能采食量,长干草在断奶后饲喂更好。

犊牛开食料饲喂量及饲喂方式见表2和表3。

表2 犊牛8周培育方案(单位:kg)日龄乳饲料种类喂量方式种类喂量方式1~3 初乳 4 吸吮奶嘴或灌服强饲- - -4~7 常乳或代乳粉4 奶桶自饮开食料0.1 加入奶中8~14 常乳或代乳粉5 奶桶自饮开食料0.2~0.3 加入奶中15~35 常乳或代乳粉6 奶桶自饮开食料0.5~0.8 自由采食36~49 常乳或代乳粉5 奶桶自饮开食料0.9~1.2 自由采食50~60 常乳或代乳粉3 奶桶自饮开食料1.3~自由采食合计- 292 - - - - 表3 犊牛6周培育方案(单位:kg)日龄乳饲料种类喂量方式种类喂量方式1~3 初乳 4 吸吮奶嘴或灌服强饲- - -4~7 常乳或代乳粉4 奶桶自饮开食料0.1~0.2 加入奶中8~28 常乳或代乳粉5 奶桶自饮开食料0.3~0.8 自由采食29~42 常乳或代乳粉3 奶桶自饮开食料0.9~1.2 自由采食合计- 175 - - - -(二)管理要点1.饲喂哺乳期犊牛时要做到“五定”、“四勤”和“三不”。

“五定”、“四勤”和“三不”即定质、定量、定时、定温、定人、勤观察、勤消毒、勤换褥草、勤添料、不混群饲养、不喂发酵饲料、不喂饮冰水。

(1)定质劣质或变质的牛奶、含抗生素的牛奶、发霉变质的开食料以及被污染的饮水禁止饲喂;发霉、潮湿、坚硬、含有农药残留的褥草禁止使用。

(2)定量每日、每次的喂量按饲喂计划进行合理分配,同时按犊牛的个体大小、健康状况灵活掌握。

饲料变量和变更要循序渐进。

(3)定时犊牛每天可喂2~4次,一旦喂奶时间和次数固定下来,就要严格执行,不可随意更改。

(4)定温喂奶的温度要控制在35~40℃,一般夏天控制在34~36℃,冬天控制在38~40℃,奶温不可忽冷忽热。

(5)定人固定的饲养人员熟悉犊牛的食量和习性,频繁更换会产生较大应激,影响犊牛发育。

生产实践中,犊牛饲养要由有经验和有责任心的人员担任。

(6)勤观察饲养人员应每天三次观察犊牛的采食、饮水、排便及精神状态。

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对策。

(7)勤消毒饲养人员应每天对水槽、料槽和地面进行清理、刷洗和消毒。

犊牛转出后,应彻底消毒牛床、牛栏及用具,并空置一周以上,方可再次投入使用。

(8)勤换褥草褥草必须保持干净、干燥、足量,否则立即添加和更换。

(9)勤添料饲料按犊牛实际采食量分多次添加,确保随时吃到新鲜饲料。

做到每天人工清槽一次。

(10)不混群饲养犊牛混群饲养会增加水平传染疾病的风险。

所以应单独饲养。

(11)不喂发酵饲料在犊牛断奶之前,胃肠道生物菌群不健全,对粗饲料的消化能力很差,故不准饲喂青贮、酒糟等发酵饲料。

(12)不喂饮冰水奶牛在任何时候都不能饲喂冰水,尤其是哺乳犊牛,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和拉稀。

2.防寒保温0~3天犊牛由于抗寒能力较差,应保持环境温度不低于18℃,新生犊牛适宜饲养在室内高床犊牛笼内,并采取保暖措施。

犊牛从舍内转移至舍外时,应采取适当措施减少应激。

3.环境犊牛的生活环境要求安静、清洁、干燥、背风向阳、冬暖夏凉。

哺乳期犊牛应一牛一栏单独饲养,以保证犊牛健康成长。

4.饮水犊牛每次喂乳1h~2h后,喂饮适量温水。

开始应人为控制饮水,以防涨肚,7~10天后逐步过渡到自由饮水。

控制饮水时,每天饮水次数与喂奶次数相同。

夏天控制饮水时,每次饮水量应从0.5kg逐步增加到1.5kg,温度从30℃逐步降低到15℃;冬天控制饮水时,每次饮水量从不给水逐步增加到1.0kg,温度从35℃逐步降低到15℃,以适应自由饮水,防止发生下痢。

5.去角犊牛出生后2~5周去角。

过早应激过大,容易造成犊牛疾病和死亡;过晚角基生长点角质化,容易造成去角不彻底而再次长出。

常用的去角方法有电烙铁法和火碱棒法。

电烙铁法选择枪式去角器,其顶端呈杯状,大小与犊牛角的底部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