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教学活动大纲
生理学教学大纲
生理学教学大纲(供临床、护理、口腔专业本科学生用)一、前言生理学是研究正常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之一。
通过学习生理学,使学生掌握和了解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学习医学专业的其他后继课程奠定基础。
生理学共128学时,其中理论课72学时,实验课56学时。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了解生理学研究的内容。
掌握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
2.掌握人体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
3.了解人体功能自动调控中反馈调节机制的重要意义。
教学内容:生理学的研究的任务,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机体内环境与稳态。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体内的控制系统。
学时:2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目的要求:1.掌握细胞膜物质转运的方式和原理;细胞膜的跨膜信息传递的方式和机制;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兴奋传导和传递的原理;兴奋-收缩耦联和收缩的机制。
2.了解细胞膜的构成;肌肉收缩的力学分析。
教学内容:细胞膜的结构概述,物质的跨膜转运。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机制。
兴奋的引起和兴奋的传导机制。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
骨骼肌的收缩机制和兴奋-收缩耦联。
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平滑肌的结构和生理特性。
学时:8第三章血液目的要求:1.掌握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生理性止血。
2.掌握血细胞生理。
3.了解血型和输血原则教学内容:血液与内环境的演化。
血液与内环境稳态。
血量。
血液的组成及其理化性质。
红细胞的数量形态和功能。
血细胞比容。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白细胞生理。
血小板生理。
血细胞的破坏。
血液凝固。
抗凝系统的作用。
纤维蛋白溶解。
表面激活与血液的其他防御功能。
血小板的止血功能。
学时:4第四章血液循环目的要求:1.掌握心肌生物电、心肌特性与心脏的射血功能。
2.了解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以及血流动力学的概念。
3.掌握动脉血压形成的原理及影响因素;微循环的生理功能以及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药学《生理学》教学大纲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Physiology)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0232011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中西医临床、药学、医检学分:4总学时:64先修课程:生物学、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后续课程: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及临床有关课程选用教材:[1]生理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孙红,彭聿平. 人体生理学(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必读书目:[1]朱大年,王庭槐. 人体生理学(第8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13th edition [M]. Philadelphia: Saunders, 2016;[3] Physiology(英文影印版)[M].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4] 人体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5] 人体生理学(第二版,双语教材)[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选读书目:[1] Basic concepts in physiology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10th editon [M]. Singapore: Health Sciences Asia, Elsevier Science, 2002;[3] Physiological medicine [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4]闫剑群. 生理学(医学英文原版改编双语教材).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5] Guyton AC, Hall JE.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13th edition. Philadelphia: Saunders. 2016.学习网站:/(人卫医学网)/(中国生理学会)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掌握生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正常人体主要生命活动的机制和调节规律。
《生理学》教学大纲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99036学分: 4性质:必修课教学学时:春、夏学期或秋、冬学期,生理学共80学时,每周授课4学时,自学4学时, 10周。
预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教材:《生理学》管茶香莫书荣主编,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2,第1版《机能学实验》罗自强管茶香等主编.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一、本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要求生理学(Physiology)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目的是研究人体及其细胞、组织、器官等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的活动规律和生理功能,阐明其产生机制,以及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活动的影响。
生理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主干基础课之一,与其他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学习和做好医疗护理工作的基础。
通过学习本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模式、科学态度、信息处理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结合医学临床护理实践需要定向学习,提倡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手段,提升学习能力,为将来的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二、相关教学环节安排1.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验课采用录像播放与虚拟实验室实验进行。
2.本课程学习主要形式卫星实时播放课与课件自学相结合,辅以网上实时和非实时答疑、网上BBS讨论。
课件自学由学生根据教学周历表要求,自主安排学习计划。
3.课件(1)自主学习型网络课件;(2)播放型讲课课件。
4. 提供网上在线学习资源(远程教育学院生理学课程网站)。
5.其它: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网站()6.网上实时答疑安排:实时答疑次数实时答疑周次实时答疑时间答疑组织1 10 学院在网站上另行通知在答疑时间内,学生自行进入学院网站的课程答疑室参加答疑7.生理学学时安排周学时为8,授课10周,合计80学时。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第一章:掌握内环境与稳态、反馈调节等基本概念,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了解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人体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第二章:掌握物质通过细胞膜的基本原理。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PHYSIOLOGY)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01110061 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72/0 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4~5 学分:4.5 课程性质:必修适用专业:临床(含专升本)、医学影像、麻醉、法医、眼视光(含七年制)、口腔、预防等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章次内容总课时理论课时实践课时一绪论 2 2 0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0 10 0 三血液 4 4 0 四血液循环 12 12 0 五呼吸 6 6 0 六消化和吸收5 5 0 七能量代谢与体温 2 2 0 八尿的生成和排出 7 7 0 九感觉器官的功能5 5 0 十神经系统的功能 12 12 0 十一内分泌 6 6 0 十二生殖 1 1 0 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基本内容包括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规律、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基本功能,机体活动的整体性以及机体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为后续的病理学、药理学和临床专业课等学科的学习及医学生毕业后从事医疗工作奠定基础,为防病治病、增进人民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学习生理学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用发展的、联系的、对立统一的观点去理解和认识人体功能。
在教学中应注意贯彻“少而精”原则,适当联系临床实践,采用讲授、自学等形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定的自学能力。
- 1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细胞生物学、遗传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等。
本课程为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基础课程以及临床专业课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
因此,本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将形态学与机能学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处理好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并注意与其它相关课程内容的分工、衔接和配合,防止知识点的遗漏。
处理好本课程与选修课程、后续课程之间的衔接,既要避免讲授内容的重复,又要保证本课程体系和结构的科学性与完整性。
生理学教学大纲
《生理学》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护理专业使用)一、课程介绍:生理学是医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
其教学任务是:通过理论和实验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及基本实验技能,为后续医学基础学科及临床学科的学习奠定必要的生理学基础。
二、课程目的:理论教学分掌握与理解两级规定。
掌握内容以黑体字表达,应重点讲授,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利于记忆,并能具体应用;理解内容未作标记,讲授时可不进行进一步阐发,规定学生记住要点。
实验教学采用学生操作与教师示教两种方式。
必作实验以黑体字表达,要尽量增加学生动手能力,在教师指导下,规定学生独立操作,认真观察、客观统计和分析实验成果,写出实验报告;未作标记的实验,可根据各校具体状况和专业特点进行取舍,亦可补充其它实验。
对这类实验,规定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理解操作办法和环节,认真观察和分析实验成果。
三、使用阐明:本大纲中的理论课内容是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主体,对护理专业提出适宜规定,其它专业可按大纲规定的规定取舍或更动。
本大纲只附有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专业的教学时数分派表,对教学时数的分派可酌情进行调节。
第一章细胞生理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功效:单纯扩散,易化扩散(载体、通道),主动转运、入胞和出胞作用。
2.细胞的信号转导功效:离子通道、G-蛋白、酶、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3.细胞的生物电现象:细胞内与细胞外统计法,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极化、超极化、去极化、复极化,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
阈电位,局部电位,动作电位传导的机制及特点。
4.肌细胞的收缩功效;肌丝的分子构成与特性,肌丝滑行过程,兴奋?收缩偶联,单收缩和强直收缩,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前负荷与后负荷。
第三章血液目的规定:理解血液的理化特性,血细胞的破坏及红细胞生成的调节,纤维蛋白溶解过程及Rh 血型系统。
掌握血浆渗入压的生理作用。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的生理功效,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以及 ABO 血型系统。
《生理学》教学大纲
《生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生理学(physiology)学分:4.0总学时:理论学时:80实验学时:先修课程要求: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适应专业: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教材:1、生理学,朱大年、王庭槐主编,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参考教材:2、生理学,朱大年主编,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生理学,姚泰主编,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生理学,姚泰主编,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生理学,丁报春主编,第一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生理学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其任务是研究人体及其细胞、组织、器官等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的活动规律和生理功能,阐明其产生机制,以及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活动的影响。
生理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主干基础课之一,与其他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有着密切的联系。
只有了解和掌握了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规律,才能理解和掌握机体异常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所以生理学为后继医学学科及以后的医疗工作奠定了基础,因而,生理学的目标应该使学生掌握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由于现代科学和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相关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极大地推动了生理学研究向微观的细胞分子水平深入发展和向宏观的整体水平加快扩展。
在教学中,也要及时向学生介绍生理学的重大进展,使学生对生理学的发展动态有所了解。
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根据学习医学的需要,参照本科医学教育的国际标准和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着重强调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注意加强对学生科学思维模式、科学态度、科学的实验方法、信息处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转变,重视从心理、社会的角度观察和理解人体的生命活动。
此外,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生理学英语专业名词,以加强学生专业英语的学习。
生理学教学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
其中实验教学在机能实验学课程中完成。
生理学教学大纲
生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生理学是生物学和医学的基础学科,它主要研究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机制。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为后续的医学和生物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人体各系统的基本功能及其调节机制;2、理解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3、了解生理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4、能够运用生理学知识解释人体生命活动的现象和机理。
三、课程内容1、绪论:介绍生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研究对象;2、细胞生理:讲述细胞的基本功能、跨膜运输、信号转导等;3、组织生理:介绍人体各大系统的基本功能及其调节;4、器官生理:讲解人体重要器官的生理功能及其调节;5、内环境稳态:阐述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机制;6、生理学实验:介绍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四、课程安排本课程共分为六个章节,每个章节包含若干个主题。
课程安排如下:1、第一章:绪论(2学时)2、第二章:细胞生理(4学时)3、第三章:组织生理(6学时)4、第四章:器官生理(8学时)5、第五章:内环境稳态(4学时)6、第六章:生理学实验(2学时)五、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主,辅以板书、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和实验成绩等,占总评成绩的3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占总评成绩的70%。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生理学是生命科学的核心学科之一,它研究生物体的基本功能及其运行机制。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有关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础知识,包括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功能,以及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调控作用。
通过学习生理学,学生将更好地理解生物体的复杂性和相互依赖性,为进一步学习医学、药理学、生物科学和其他相关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内部功能和机制的科学,是医学、生物学等相关专业中的重要基础课程。
该课程旨在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对生理学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生物体内部各种功能的基本认识和理解;2. 培养学生对生理学实验和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3. 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安排1. 细胞与组织的生理学- 细胞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运输- 组织器官的结构与功能2. 神经生理学-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神经传导与突触传递- 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的功能3. 心血管生理学- 心脏结构与功能- 循环系统的调节机制- 血压与血流的调节4. 呼吸生理学- 呼吸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呼吸的调节与适应5. 消化生理学- 消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摄食与吸收的调节6. 生殖生理学- 生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生殖周期与性激素的调节四、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1. 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讨论与案例分析,介绍生理学基本概念和机制;-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 小组讨论与案例研究: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提高问题分析与解决的能力。
2. 评估方式- 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知识的理解;-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深入研究一个特定领域,并进行学术论文的撰写;- 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掌握情况。
五、参考教材1. Guyton AC, Hall JE.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13th edition. Elsevier Saunders, 2015.2. Sherwood L. Human Physiology: From Cells to Systems. 9th edition. Cengage Learning, 2015.六、教学团队该课程的教学团队由资深生理学教师组成,他们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内部功能和调节机制的学科。
本课程通过理论讲授和实验操作,旨在培养学生对生物体内部机能的基本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思维。
二、教学目标1. 熟悉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科学研究方法;2. 掌握人体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和植物生理学的基本知识;3. 了解生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领域;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5.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研究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安排1. 生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2学时)- 生理学的定义和分类- 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2. 神经生理学(10学时)- 神经元结构和功能- 突触传递和神经递质- 神经调节和神经传导- 神经系统的疾病和治疗3. 心血管生理学(8学时)- 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血液循环和心脏功能- 血压调节和心血管疾病- 心脏电生理和心电图分析4. 呼吸生理学(6学时)-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呼吸过程和肺活量测定- 呼吸调节和气体交换- 呼吸系统的疾病和呼吸治疗5. 消化与代谢生理学(8学时) - 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食物消化和吸收过程- 能量代谢和食物消耗- 消化系统疾病和营养失衡6. 泌尿生理学(6学时)- 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尿液形成和排泄过程- 肾脏调节和体液平衡- 泌尿系统疾病和肾功能评估7. 生殖与内分泌生理学(8学时) - 性腺的结构和功能- 生殖细胞的发育和生殖周期- 内分泌调节和性激素作用- 生殖系统疾病和生殖健康8. 感官生理学(6学时)- 视觉、听觉和平衡感觉- 嗅觉和味觉感受- 感官系统的疾病和康复9. 植物生理学(6学时)-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植物生理调节与环境适应- 植物生理与农业生产四、实验教学1. 实验项目设计- 生理学实验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 实验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2. 实验内容- 神经生理学实验- 心血管生理学实验- 呼吸生理学实验- 消化与代谢生理学实验- 泌尿生理学实验- 生殖与内分泌生理学实验- 感官生理学实验- 植物生理学实验五、考核与评价1. 平时表现(20%)- 课堂参与与讨论- 实验报告完成情况2. 课堂考试(40%)- 理论知识考核- 实验操作技能考核3. 期末综合实验报告(40%)-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学术写作与表达能力六、教材和参考书目主要教材:- 《生理学导论》某某某编著,某某出版社- 《生理学教程》某某某编著,某某出版社参考书目:- 《生理学》某某某著,某某出版社- 《生理学实验技术》某某某著,某某出版社七、教学团队与资源保障本课程由生理学专业教师团队承担,学校提供必要的实验室设备和仪器,保障教学实验的顺利进行。
生理学教学大纲
《生理学》教学大纲生理学是医学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与医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人类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体验、研究和总结,逐步积累和发展为有关人体正常机能的知识,并形成人体生理学这门学科。
要从事临床医学实践工作,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变化,首先就要先弄清楚正常人体生理功能及其规律;因为临床各种病理变化都是在生理基础上衍生或演变过来的。
所以,只有认真把握了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理论基础后,才能更有效地学好后续相关课程,因此,医学生学好生理学是十分必要的。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大部分生理学知识是从各种生理学实验中总结出来的,本课程安排的生理实验项目,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生理学知识与动物实验的相互依赖关系,并实践和验证部分所学的生理学理论。
一.总述(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为后续的基础和临床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也是为毕业后在医疗、卫生实践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提供必要的基础。
(二)内容及学时分配(三)总学时:64小时(四)教学方式:讲授、小组讨论、见习及学生自习、CAI课件等(五)教学效果评价:l、理论考试。
2、学生反馈及学生作业评判、同行评判。
3、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有关考核,对病人护理效果评价。
二、教学要求和内容、方法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1、了解人体生理学的任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水平。
2、掌握机体的内环境、生理功能调节方式以及体内的控制系统,特别是内环境的稳态、反馈、正负反馈等基本概念。
二、教学内容:1、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水平::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的三个水平,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急性实验及慢性实验方法。
2、机体的内环境:体液的分布,内环境及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3、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反射与反射弧、激素、旁分泌、神经分泌。
4、体内的控制系统:反馈调节的概念,反馈信息,正反馈与负反馈,前馈。
生理学教学大纲
生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生理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学分:_____课程总学时:_____授课对象:_____先修课程:生物学、解剖学二、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医学、生物学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人体各系统、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及其调节机制,为后续学习病理学、药理学等课程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人体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
熟悉人体各系统、器官的生理功能及其调节机制。
了解生理学在医学和生物学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生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思维方式。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意识。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一)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G 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3、细胞的生物电现象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局部电位4、肌细胞的收缩功能骨骼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耦联(二)血液1、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血液的组成血液的理化特性2、血细胞生理红细胞生理白细胞生理血小板生理3、生理性止血血管内皮的止血作用血小板的止血作用血液凝固与抗凝系统纤维蛋白溶解与抗纤溶系统4、血型和输血原则ABO 血型系统Rh 血型系统输血原则(三)血液循环1、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和心率心脏的泵血过程和机制心输出量及其影响因素2、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心肌的生理特性3、血管生理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微循环的组成和功能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4、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四)呼吸1、肺通气肺通气的动力肺通气的阻力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2、肺换气和组织换气气体交换的原理肺换气和组织换气的过程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氧的运输二氧化碳的运输4、呼吸运动的调节呼吸中枢呼吸的反射性调节(五)消化和吸收1、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一般生理特性电生理特性2、消化腺的分泌功能唾液的分泌胃液的分泌胰液的分泌胆汁的分泌小肠液的分泌3、胃肠道的运动胃的运动小肠的运动大肠的运动4、吸收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六)能量代谢与体温1、能量代谢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去路能量代谢的测定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2、体温及其调节体温的概念和正常变动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体温调节机制(七)尿的生成和排出1、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肾的功能解剖肾血流量及其调节2、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滤过膜及其通透性有效滤过压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肾小管和集合管中物质转运的方式各段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4、尿液的浓缩和稀释肾髓质渗透梯度的形成和保持尿液浓缩和稀释的过程5、尿生成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6、清除率清除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测定清除率的意义7、尿的排放排尿反射排尿异常(八)感觉器官的功能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感受器的换能作用感受器的编码功能感受器的适应现象2、视觉器官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眼的感光换能系统与视觉有关的若干生理现象3、听觉器官外耳和中耳的传音功能内耳的感音功能听神经动作电位4、平衡感觉器官前庭器官的感受装置和适宜刺激前庭反应(九)神经系统的功能1、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2、突触传递经典的突触传递非定向突触传递电突触传递3、神经递质和受体神经递质的分类受体的分类和作用机制4、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反射的分类和反射弧的组成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中枢抑制5、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感觉传入通路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痛觉6、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7、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8、脑的高级功能学习和记忆大脑皮层的语言功能(十)内分泌1、内分泌与激素内分泌的概念激素的分类和作用机制2、下丘脑垂体系统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腺垂体的激素神经垂体的激素3、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代谢和生理作用甲状腺功能的调节4、甲状旁腺激素、维生素 D3 和降钙素甲状旁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维生素 D3 的生理作用和代谢降钙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5、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盐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6、肾上腺髓质激素肾上腺髓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7、胰岛激素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8、其他激素松果体激素胸腺激素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图片、动画、视频等,生动形象地讲解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生理过程。
生理学教学大纲
生理学教学大纲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基本生命现象和功能的科学,它是医学、生物学、农学等学科的基础课程之一。
在生理学教学中,教学大纲的制定对于教学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生理学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生物体的基本生命现象和功能,理解生命的基本原理和机制,为后续的医学、生物学、农学等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通过生理学的教学,还应当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生理学的教学内容包括细胞的基本生命现象和功能、血液的基本成分和功能、呼吸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循环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消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能量代谢和营养物质代谢、泌尿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内分泌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等。
三、教学方法生理学教学方法应当多样化,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实验操作、小组讨论、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式。
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注重实践操作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评估生理学教学评估应当从多个方面进行,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能力、小组讨论表现等。
通过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进行改进和提高。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当对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寻找改进和提高的方法和途径。
还应当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需求和期望,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总之,生理学教学大纲的制定应当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进行合理安排和设计,注重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为后续的学科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大纲标题: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人体解剖生理学是一门基础医学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人体解剖和生理方面的全面知识。
生理学教学大纲(一)2024
生理学教学大纲(一)引言概述:生理学是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研究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正常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生理学教学大纲(一)是生理学课程的基础,旨在帮助学生熟悉人体生理、理解生理过程的调节机制以及掌握生理实验方法。
本文将以引言、五个大点和总结的形式,详细阐述生理学教学大纲(一)的内容。
正文:一、人体细胞和组织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 细胞的功能:代谢、分裂和增殖、信号传导3. 组织的分类和特点: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4. 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5. 组织的适应性和再生能力二、人体的运输系统1. 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组成和功能、血液循环2. 呼吸系统: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气体交换及其调节3. 淋巴系统:淋巴管、淋巴结、淋巴循环4. 营养与代谢:消化系统、代谢与能量平衡、内分泌系统的调节5. 排泄与水盐平衡:肾脏的结构与功能、尿液的形成、体液与电解质平衡三、人体的调节与协调1.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感觉器官2. 神经传递和神经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神经调节机制、感觉和运动的调节3. 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主要内分泌腺体及其激素、激素的合成和调节4. 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免疫器官、免疫反应机制、炎症和免疫疾病5. 生物节律和睡眠:昼夜节律、生物钟、睡眠的调节机制四、人体的感觉与运动1. 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视觉、听觉、平衡、嗅觉、味觉和触觉2. 神经系统与运动:运动肌肉的结构和功能、运动的控制和调节3. 运动的能量供应和调节:肌肉收缩、运动代谢、运动补偿机制4. 运动与协调:运动学习、运动记忆、运动技能的发展5. 运动与运动障碍:运动障碍的原因、临床诊断和治疗、运动康复的原则五、人体的发育与遗传1. 生殖细胞的发生与成熟: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生殖周期2. 受精和胚胎发育:受精过程、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器官形成3. 遗传学基础:基因的结构和功能、遗传信息传递、突变和突变潜能4. 生殖与生长:生殖周期的调节、生长发育和生长激素、生殖健康和生育技术5. 人体发育与衰老:生育周期的调节、细胞衰老和再生、年龄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总结:本文详细阐述了生理学教学大纲(一)的内容,包括人体细胞和组织的结构与功能、人体的运输系统、人体的调节与协调、人体的感觉与运动以及人体的发育与遗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生理学科目代码:2003
一、题型结构:
简答题:(占60%,60分,每题10分,6道题)
问答题(含论述题)(占40%,40分,每题20分,2道题)总分100分。
二、考试时间:
3小时。
三、参考教材:
1、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最新版(第7版,供基础、临床、预防、
口腔医学类专业用)的本科教材《生理学》,朱大年主编。
2、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供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教
材《生理学》,姚泰主编。
四、考查目标:
重点考查考生对人体生理学及其研究的认识。
要求考生掌握机体及各组成部分的正常功能活动规律和内在机制;从细胞、器官、系统、以及整体水平了解内、外环境变化对机体功能活动的影响和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掌握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了解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控及其机制;掌握神经系统的功能结构及调节机制;熟悉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为今后开展生理学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必要的专业基础理论和技能。
五、考试内容与要求(2000字以内)
生理学绪论:生理学研究方法和任务。
机体的内环境及稳态。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和体内的控制系统。
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膜的结构特征和物质的跨膜转运功能。
钠钾泵的作用原理和生理意义。
细胞的信号转导类型。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特点和形成机制,动作电位的传导。
兴奋和兴奋性的概念、产生兴奋的条件、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和影响因素。
神经一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
兴奋一收缩耦联的定义和过程。
影响骨骼肌收缩效能的因素。
血液:血液的理化性质及其在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
红细胞的生理特征及其生成调节。
血小板的功能。
凝血因子和内、外源性凝血过程。
主要的抗凝物质及抗凝机制。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和抗纤溶作用。
ABO血型系统分型。
输血的原则。
血液循环:心室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特点及形成机制。
心肌电生理特性: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的形成;自律性,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形成机制;传导性及其影响因素,心内兴奋传播电途径和特点。
心动周期概念和具体过程,心泵血功能的评定,心泵血功能的调节。
血流动力学: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动脉血压的形成、正常值及影响血压的因素。
微循环的组成、通路及其特点,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静脉血压与静脉回心血量,中心静脉压。
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神经和体液对血量的调节,急性失血时的生理反应。
冠脉循环的生理特点,冠脉血流量的调节,肺循环的生理特点及其调节因素,脑循环的特点。
呼吸:肺通气的原理。
胸膜腔内压的概念、形成及生理意义。
肺通气阻力的类型。
肺通气功能的评价指标。
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通气/血流比值及其生理意义。
氧
/二氧化碳解离曲线的生理意义及其影响因素。
氧和二氧化碳运输的相互关系。
呼吸调节:呼吸中枢,呼吸节律的形成,化学感受性反射调节和肺牵张反射。
消化和吸收:消化道平滑肌电生理特性。
消化腺的分泌和内分泌功能。
胃肠神经支配。
胃液的成分、作用及胃液分泌的调节;胃酸分泌机制。
胃的运动形式、胃排空及其控制。
胰液和胆汁:成分、作用、分泌的调节。
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能量代谢与体温:能量代谢:食物的能量转化,能量代谢测定原理和方法,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率的概念、正常标准,测定的意义。
体温:产热的主要器官,产热形式及调节,散热方式及调节。
温度感受器和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定点。
尿的生成和排出:肾的功能解剖:肾单位,集合管,近球小体。
肾的血管分布,肾的神经支配。
肾清除率的测定。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和决定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方式,各种物质的转运。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排泄,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泌尿功能的因素,渗透性利尿,球管平衡。
尿液的稀释和浓缩机制,尿生成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感觉器官的功能: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视觉:眼的折光成像原理,眼的调节和眼折光异常。
感光细胞、感光色素及化学反应。
视网膜的信息处理。
明/暗适应,视野。
听觉:人耳听阈和听域,鼓膜、听骨链及咽鼓管的作用,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行波学说,耳蜗的生物电现象及其感音换能作用。
平衡感觉:前庭器官感受装置、适宜刺激、前庭反应和眼震颤。
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神经兴奋传导的特征,神经纤
维的分类和传导兴奋的速度,轴浆运输,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突触传递过程,突触后电位,突触前/后抑制分类和传递机制。
主要的神经递质和受体系统。
反射的概念与分类,反射弧,反射的基本过程。
丘脑核团的分类、感觉投射系统。
大脑皮层感觉代表区、中央后回的投射规律;内脏痛与牵涉痛。
脊髓运动神经元、运动单位,牵张反射的概念、类型、反射弧和意义。
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功能特征,运动传导通路及其功能。
脊休克、脊髓对姿势的调节。
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
小脑的功能。
与基底神经节有关的疾病。
交感/副交感神经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脑电图的波形和形成机制。
两种睡眠时相的特点。
学习的形式,条件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
人类条件反射的特点和二个信号系统。
记忆过程,遗忘,学习和记忆的机制。
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的关系。
内分泌:内分泌和激素的概念,激素的分类、作用的一般特征和激素分泌调节。
下丘脑-垂体的内分泌(下丘脑调节肽、腺垂体和神经垂体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和甲状腺功能的调节。
调节钙磷代谢的内分泌及其调节机制。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
肾上腺髓质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胰岛内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生殖:性腺的发育和成熟。
性腺(睾丸/卵巢)的内分泌功能。
下丘脑-腺垂体-性腺轴的激素分泌及其调节。
性激素(雄激素、雌激素和孕酮)的生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