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3)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循环冗余校验码(CRC):
特点:编码和解码设备都中等复杂; 检错和纠错能力较强。
数据信息:M(x)=1101011011
生成式: G(x)=10011 R=4 M(x)/ G(x)= 11010110110000/ 10011 余数:1110
待发送的编码: T(x)= 1101011011 1110
频段、时隙 和功率
有效性:占用尽可能少的信道资源,传送 尽可能多的信源信息。 可靠性:指在传输的过程中,抵抗各类客 观、自然干扰的能力。 安全性:在传输中的安全保密性能,即发 端防伪造、篡改、收端防窃听的能力等。
7/37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本章提示——编码技术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由于频率资源受限,一 般信源编码技术如PCM、ADPCM、 M等,因为编码速率高而未被采用。蜂窝 移动通信均采用13kbit/s以下低速率语音 编码。 信道编码是以增加传输码元冗余度,降低 有效码元传输速率为代价,以牺牲通信的 有效性换取通信的可靠性。
34/37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2、重复码:
特点:编码和解码速率较高; 信道有效利用率低,可检错和纠错。 编码过程:将信号重复传几次。 如: 10110010 10110010 10110010
纠错方法:只要正确传输的次数多于传错次 数,就可少数服从多数排除差错。
35/37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分类
分组编码 卷积编码
27/37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一、 信道编码原理
对于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额定带宽为 B(Hz)、接收信号功率为P(W)及噪声谱密 度为 P(W/Hz),其信道容量可由下面的香 农公式给出: P S
带宽
C = B log 2 1 B log 1 ( 5-1 ) 2 N B N 0
11/37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3.1 3.2 3.3 3.4 概述 编码技术 调制技术 扩频技术
12/37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第3章 移动通信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3.1 概述 3.2 编码技术
3.2.1 信源编码 3.2.2 信道编码 3.2.3 交织编码
0
32/37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二、信道编码的分类:
移动通信系统中,常用到的信道编码: 奇偶校验码 重复码 循环冗余校验码 分组码 卷积码
33/37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1、奇偶校验码:
特点:编码速率较高; 只能发现奇数个错误,不能纠错。 编码过程: 把信源编码后的信息流分成等长码组; 在每一信息组之后加入一位校验码元。 奇校验:10110010 偶校验:10110010 101100101 101100100
基站
信源解码 信道解码 TDMA帧 分离 b) 语音接收 解调 放大
图3-1 移动通信信号处理流程
17/37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3.2.1 信源编码——别废话,拣主要的说
使用信源编码的目的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信源编码主要指 语音编码。压缩信源产生的冗余信息,降 低开销,提高传输的有效性。 历数移动通信中的信源编码技术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
第三章 移动通信的编码 和调制技术
1/48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实验安排: 实验一:
4月24(星期三):1-2节2A小班,3-4节1A小班 4月26(星期五):1-2节1B小班,3-4节2B小班 实验二: 5月8(星期三):1-2节2A小班,3-4节1A小班 5月10(星期五):1-2节1B小班,3-4节2B小班
对于每一比特(0或1), 只有一个有效的 编码组(0000或1111)。 如果收到的不是 0000或1111, 就说明传输期间出现了差错。 比例关系是1∶4, 必须发送的是该信息所需 要的4倍的比特。 保护作用如何? 接收编码组可能为:
0000
判决结果:
0010 0110 0 X
0111 1111 1 1
3.3 调制技术 3.4 扩频技术
13/37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第3章 移动通信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3.1 概述 3.2 编码技术 3.3 调制技术
3.3.1 调制与解调技术 3.3.2 FSK调制 3.3.3 高斯最小移频键控(GMSK) 3.3.4 QPSK调制技术 3.4 扩频技术
15/37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移动通信信号处理流程
GSM系统传输与处理的信号主要是语 音和数据业务,涉及的主要信号流程如图 3-1所示。
16/37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移动台甲 语音编码 模拟 信号 数字 信源编码 信号 信道编码
TDMA帧 形成
调制 功率放大
a) 语音发送
5/37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移动通信编码技术补充问题:
1、GSM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什么信道编码方 式? 2、对于分组码(80,70),它的编码效率是多 少? 3、请画出对长度为128bit的信息进行交织编 码的简略图?(注:分成8个组)
6/37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本章提示
30/37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例子:
为了便于理解, 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加 以说明。 假定要传输的信息是一个“0”或是 一个“1”, 为了提高保护能力, 各添加3个 比特: 信息+ 添加比特= 发送比特
0 1
000 111
0000 1111
31/37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22/37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GSM系统使用的编码器
波形编码器语音质量较高, 但要求的比特速率 相应的较高。 声码器编码可以是很低的速率(可以低于5 kb /s), 虽然不影响语音的可懂性, 但语音的 失真很大, 很难分辨是谁在讲话。 因此GSM系统语音编码器是采用声码器和波形 编码器的混合物——混合编码器, 全称为规则 脉冲长期预测编码( RPE-LTP 编码器), 见 图3-3。
8/37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本章提示——编码技术
突发性干扰是快衰落在衰落深度和持续时 间较长的情况下,对信号造成成串的错误, 用一般信道编码方法很难纠错;只能用交 织技术将成串的错误转换成随机差错后, 再用信道编码方法纠错。
9/37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本章提示——编码技术
23/37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声码器
波形编码器
图3-3 GSM语音编码器框图
24/37
模拟语音的 数字编码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2、图像视频编码
从GPRS开始,引入数据业务 常用的图像编码方案: JPEG、JPEG2000、H.261、H.263等 常用的视频编码方案: MPEG-1、 MPEG-2、 MPEG-4、 H.264
36/37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3、循环冗余校验码(CRC)(续):
接收信息:R(x)= 1101011011 1110 生成式: G(x)=10011 R=4
M(x)/ G(x)= 1101011011 1110 / 10011
余数:为0,则接收正确
恢复的数据信息为: M(x)= 1101011011
18/37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移动通信系统的信源编码
信源编码方式
2G (GSM)
2.5G、3G和4G
19/37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1、GSM系统的语音编码
由于GSM系统是一种全数字系统, 语音或其 它信号都要进行数字化处理, 因而第一步要 把语音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即 1 和 0 的 组合)。 A/D
信噪比
28/37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一、 信道编码原理(续)
信道编码是通过增加相关的冗余数据来提 高系统性能,也就是以增加传输带宽为代 价来取得编码增益的。
牺牲有效性 提高可靠性
29/37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信道编码:在发射机的基带部分,信道编 码器按照某种确定的约束规则,把一段数 字信息映射成另一段包含更多数字比特的 码序列,然后把已被编码的码序列进行调 制以便在无线信道中传送。 信道译码:接收机可以用信道编码的约束 规则来检测或纠正由于在无线信道中传输 而引入的一部分或全部的误码。 用于检测错误的信道编码称做检错编码; 可纠错的信道编码被称做纠错编码。
Turbo码是近年来倍受瞩目的一项新技术。 虽然它的复杂性、译码时延对有些应用带 来困难(例如对实时语音),但它是目前 已知的可实现的好的编码技术之一。
10wk.baidu.com37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要掌握的名词解释
FSK: Frequency Shift Keying,移频键控 GMSK:Gaussian-filtered Minimum Shift Keying,高斯滤波最小移位键控 PSK:Phase Shift Keying,移相键控 QPSK:Quaternary Phase Shift Keying,四相 相移键控 PCM:Pulse Code Modulation,脉码调制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
第2章问题:
1、移动通信传播的基本特性? 2、什么是多径衰落?在时间上引起什么现象? 3、自由空间传播损耗的分贝公式? 4、什么是多普勒频移?计算公式是什么?在 频率上会引起什么现象?
4/37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移动通信编码技术问题:
1、信源编码的原理是什么?GSM系统的信 源编码器是什么?编码后的信息速率是多 少? 2、信道编码的原理是什么? 3、移动通信的信号处理流程? 4、信道编码的分类?分别处理什么情况?
转换
语音信号有多种编码方式, 但最基本的是脉 冲编码调制PCM。 典型的脉冲编码调制电路 组成如图3-2所示。
20/37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PCM编码是采用A律波形编码, 分 为三步:
图3-2 脉冲编码调制(PCM)电路组成
21/37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语音编码技术通常分为三类:波形编码、 声源编码(或参量编码)和混合编码。 波形编码的目的在于尽可能精确地再现原 来的语音波形。 声源编码是将语音信息用特定的声源模型 表示。 混合编码把波形编码的高质量和声码器的 高效压缩性融为一体,尤其在16bit/s~ 8kbit/s范围内达到了良好的语音质量。
37/37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4、分组编码
要使信道编码具有一定的检错或纠错能力, 必须加入一定的多余码元。 信息码元先按组进行划分,然后对各信息 组按一定规则加入多余码元,这些附加监 督码元仅与本组的信息码元有关,而与其 他码组的信息无关,这种编码方法称为分 组编码。 实现框图如图3-5所示:
2/37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实验三:
6月5(星期三):1-2节2A小班,3-4节1A小班 6月7(星期五):1-2节1B小班,3-4节2B小班 实验四: 6月12(星期三):1-2节2A小班,3-4节1A小班 6月14(星期五):1-2节1B小班,3-4节2B小班
3/37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14/37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3.1 概述
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1G)因其容量 小,语音质量不高,保密性差,不能提供非话 业务,限制了模拟系统的进一步发展。1991年, GSM900MHz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在欧洲问 世,从此,移动通信跨入了第二代(2G)。 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为第二代移动通信 (GSM),以下内容中移动通信即代表第二代 移动通信,即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25/37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3.2.2 信道编码
信道编码与信源编码的区别:
图 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
26/37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3.2.2 信道编码(续)
使用信道编码的目的
可以降低信道随机的差错。
信道编码的实现
信道编码是通过在发送信息时加入冗余的数 据位来改善信道链路的性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