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及其耐药机制研究[1]

合集下载

医院肺炎链球菌耐药性研究

医院肺炎链球菌耐药性研究

1 . 2 . 1 细菌 分离 鉴定 及 药敏 试 验 :按 常规 方法 将 临床 标本 进 行 细 菌培 养 ,根据 《 全 国临 床检 验 操作 规程 》应 用法 国 生物 梅里 埃 公 司 的V I T E K 一 6 0 S y s t e m全 自动微 生 物分 析 仪对 细 菌进 行 鉴定 ,药
敏试 验采 用K— B 琼 脂纸 片 扩散 法 。
期 以来青 霉 素 是治 疗 肺炎 链 球 菌感 染 的 首选 药 物 【 2 】 。长 期 以来 对 青 霉 素高 度 敏感 ,随着 临床 治疗 上 抗 生素 的大 量使 用 ,肺 炎链 球 菌对 抗 生 素 的耐 药 率 不 断 上 升 , 自1 9 6 7 年 澳 大 利 亚 首次 报 道 耐
表1 1 1 6 株肺炎链球菌对常用抗 生素的耐药性
1 6 72
吉林 医学 2 0 1 3 年3 月第 3 4 卷第 9 期
医院肺炎链球菌耐药性研 究
郭艳立 ,田立伟 ( 天津市宁河县 中医医院 ,天津 3 0 1 5 0 0)
【 摘 要】目的 : 了解 肺 炎 链球 菌 的 耐药 情 况 。方 法 :按 常 规方 法 将 临床 标 本 进行 细菌 培 养 ,用 法 国 生 物梅 里 埃 公  ̄ V I T E K- 6 0
s y s t e m 全 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菌种 ,药敏试验采用K— B 单片琼脂扩散法,并监测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 。结果 :2 1 . 5 %NI N ̄
霉 素 耐药 ,对 红霉 素 耐药 率为 7 3 . 3 %。结论 :肺 炎链 球 菌在 医 院感 染 中仍 占有重 要 地位 。 【 关键 词】 肺炎 链球 菌 ;抗 生素 ;耐药 性
[ 1 】 李家 泰 , 李 耘, 王 进. 中国 医院和 社 区获得 性感 染 革兰 阳性 球 菌

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

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

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摘要】目的:观察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为临床下一步工作提供借鉴。

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分离的45株肺炎链球菌,并选择Etest 及K-B法检测其耐药性。

结果:(1)45株肺炎链球菌未发现对青霉素、万古霉素耐药,但对四环素、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红霉素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对苯唑西林、头孢唑林、氨苄西林及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低;(2)43株伴ermB基因、2株伴mefA基因。

结论: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万古霉素耐药性低;耐药产生机制主要是因ermB基因介导的靶位出现变化。

【关键词】耐药机制;肺炎链球菌;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中图分类号】R37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7-0084-02目前,肺炎链球菌是造成社区获得性感染的重要因素,它能够导致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等严重疾病,极大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1]。

近几年,因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所以肺炎链球菌对其耐药率不断升高[2]。

本研究选择45株肺炎链球菌,观察其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回顾性总结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分离的45株肺炎链球菌,菌株均来源于门诊、住院患者的送检标本。

疾病类型:26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12例肺炎、5例败血症、2例脑膜炎。

标准菌株(ATCC49619)来源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1.2 方法(1)抗菌药物纸片:左氧氟沙星、头孢唑林、红霉素、青霉素、氨苄西林及四环素纸片等(全部纸片均来源于英国Oxoid公司;培养基均来源于梅里埃公司哥伦比亚及M–H琼脂);(2)所有菌株均采用绵羊血琼脂培养基实施接种,然后置于5%二氧化碳培养箱(箱内温度:37℃;孵育时间:18h~24h)。

筛选肺炎链球菌过程中应依次进行革兰染色、触酶试验及Optochin试验等操作过程,然后进行细菌学鉴定;(3)选择K-B法测定菌株耐药性,判断结果以CLSI/NCCLS法为准;(4)将0.5麦氏单位菌液涂抹于绵羊血琼脂培养基,然后将克林霉素、红霉素纸片置于其上且两者保持大约20mm距离,并放于5%二氧化碳培养箱(箱内温度:37℃;孵育时间:18h~24h),最后检查试验结果,判断耐药表型;判断标准:如果两个纸片均未发现抑菌圈,则为组成型耐药(cMLS);如果对红霉素耐药,但邻近的克林霉素抑菌圈却存在缺损,则可判断为诱导型耐药(iMLS);如果对红霉素耐药,但对克林霉素敏感,则可判断为M型耐药。

肺炎链球菌感染及耐药机制的研究

肺炎链球菌感染及耐药机制的研究

肺炎链球菌感染及耐药机制的研究1. 引言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是导致肺炎、中耳炎和流感等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该菌可以感染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肺炎链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也越来越严重,这给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治疗带来了困难。

针对肺炎链球菌感染及耐药机制进行相关研究,可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该病给公共卫生带来的风险和威胁。

本文将从肺炎链球菌的基本概述、感染机制以及耐药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2. 肺炎链球菌基本概述肺炎链球菌属于革兰氏阳性球菌,是一种圆形或卵圆形的细菌,其直径约为0.5-1.25微米。

该菌存在于许多人的呼吸道、口腔、上呼吸道等部位,也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一些高危群体(如幼儿、老年人、免疫抑制患者等)易受肺炎链球菌感染。

感染者表现为咳嗽、发热、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肺炎、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3. 肺炎链球菌感染机制肺炎链球菌通过身体的内外界面进入人体内,侵入呼吸道黏膜层,开始进行定植、繁殖和发病。

其感染机制主要包括黏附、入侵、中毒和隐匿等方面。

3.1 黏附肺炎链球菌感染的第一步是与呼吸道上皮细胞的黏附,这是感染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黏附过程主要依赖于细胞外多糖(polysaccharides)和腺苷酸酰化酶(autolysin)等因子的参与。

多糖可以通过与宿主细胞的受体结合来实现黏附作用,而腺苷酸酰化酶可以降解细胞外基质,从而在肺泡表面造成创伤并对细胞进行粘合。

3.2 入侵一旦肺炎链球菌与上皮细胞发生黏附,其细胞壁的一些蛋白质如双份蛋白(dimeric protein)和九价肺炎球菌结合蛋白(PspA)等也会参与到肺炎链球菌进行粘合和传递时所需的功能中。

它们能够抵抗宿主免疫系统的清除机制,并迅速定位和侵入周围组织,引起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3.3 中毒肺炎链球菌在感染过程中可以释放毒素,进一步加剧病情。

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及其耐药机制研究

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及其耐药机制研究

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及其耐药机制研究
佘婷婷;徐元宏
【期刊名称】《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年(卷),期】2011(032)001
【摘要】多重耐药肺炎链球菌全球瞩目,近年来,肺炎链球菌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及氟喹诺酮类抗牛素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对其耐药基因的研究引起广泛关注,现就肺炎链球菌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总页数】7页(P32-37,45)
【作者】佘婷婷;徐元宏
【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肥,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肥,23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78.1
【相关文献】
1.肺炎链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调查及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 [J], 曾雪峰;雷秉钧;吕晓菊;范昕建;冯萍;俞汝佳
2.肺炎链球菌耐药性检测及其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 [J], 潘方平;吴璐怡;叶云飞;孙爱华
3.乐清地区儿童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及大环内酯类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型 [J], 林雪峰;朱旭阳;江丹英;王兵勇;陈静
4.育龄妇女分离无乳链球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研究 [J], 赵丽琴
5.部分国家和地区猪链球菌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J], 张纯萍;宁宜宝;宋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的耐药性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的耐药性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的耐药性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 (Penicillin resistant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PRSP) (PRSP)不仅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也对红霉素、复方新诺明、四环素等多种抗生素耐药,其耐药水平也越来越高,耐药机制是青霉素结合蛋白的改变。

近期应用抗生素、接触密集人群及有既往住院史是PRSP感染的危险因素。

由PRSP引起的脑膜炎和急性中耳炎较为难治,需应用非常规抗生素。

控制这一全球性问题需要研究新的方法,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应用。

开发有效的肺炎链球菌疫苗将有助于控制其流行。

长期以来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高度敏感。

MIC在0.005-0.01mg/L之间。

1967年澳大利亚首次报道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MIC为0.5mg/L,此后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均有报道,且耐药率迅速上升。

PRSP的耐药机制肺炎链球菌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发生改变,使其与青霉素的亲和力减低。

肺炎链球菌有6种PBP:1a、1b、2x、2a、2b和3,其中PBP2b最为重要,如果青霉素结合到PBP2b上并使之抑制即导致细菌溶解和死亡;反之,PBP2b发生突变,青霉素不能产生作用,则导致PRSP。

在PRSP高耐菌株中(MIC≥2μg/m1)可有多达4种PBP(主要是1a、1b、2x、2b)同时发生改变[7]。

肺炎链球菌是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致病菌。

目前,国内PRSP的发生率在4%左右,明显低于欧洲国家,在亚洲也属于中等水平,且MIC多小于1mg /L,因此,在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病原菌中,PRSP尚不构成严重威胁,青霉素仍可作为首选治疗药物。

但是耐药没有国界,中国日前PRSP发生率尚低.但决不意味着不要重视,而是应该进一步加强PRSP的耐药监测。

对于PRSP感染临床治疗推荐使用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新喹诺酮类(如司帕沙星)。

若属PRSP严重感染则需应用万古霉素或加用利福平。

肺炎链球菌耐药性检测及其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

肺炎链球菌耐药性检测及其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

me h ns o te o o c s e mo ie ( c a im fS rptc cu u na S.p e ro ie s ltsi h j n ra,b t B si t o n ts r p pn n ua na )ioae nZ ei gae a o hK— l meh d a dE-etweea — p
较 me E 基 因更 强 的 红 霉 素耐 药性 。 f 关 键 词 : 炎链 球 菌 ; 药 性 ;r 基 因 ; e E 基 因 肺 耐 emB mf
中 图分 类 号 : 3 8 1 文 献 标 识 码 : R7. A
Re it n e d t c i n a d m a r ld ntb o i - e i t n e ha s o ss a c e e to n c o i e a i i tc r ss a t m c nim f
mB a d me E e e n h r t rmy i eit n ewe ea aye .F rt e e1 8 S n f g n sa dt eey h o cnr ssa c r n lzd o h s 3 .pn u n a s lts 3 5 ( 2 / 3 ) e mo ieioae ,9 . 1 9 1 8
pid t ee miet esn ivt f1 8 S l od tr n h e st i o .pn u n a oae o nn n iitc ,a d teemB n fE e e nt o eio e i y 3 e mo iei ltst iea t ois n h r s b a dme g n si h s s —
潘 方 平 , 璐 怡 , 云 飞 , 爱 华 吴 叶 孙
摘 要: 目的 了解 浙 江 地 区肺 炎 链 球 菌 临 床 菌 株 对 临 床 常 用 抗 生 素 耐 药 性 以 及 肺 炎 链 球 菌 对 大 环 内酯 类 抗 生 素 耐 药

肺炎链球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肺炎链球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肺炎链球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摘要:肺炎链球菌是临床上常见的致病菌,其会引起多种感染性疾病,目前,临床上对于肺炎链球菌引发的感染性疾病依旧主要以抗生素治疗为主。

近几年来,我国肺炎链球菌感染性疾病患者逐年增高,可能与耐药或者多重耐药菌株的日趋流行等因素有关。

本次研究深入的分析了肺炎链球菌那药机制的进展情况。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耐药机制;感染性疾病;抗生素肺炎链球菌属于革兰氏阳性双球菌,人类鼻咽部位是其寄生的主要场所,有研究数据显示,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其受到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几率高达50%左右,并且,成年人携带肺炎链球菌的几率也在5%~20%之间[1]。

在儿科,肺炎、中耳炎以及鼻窦炎等标本中,肺炎链球菌的检出率均比较高,所以认为肺炎链球菌也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

肺炎链球菌感染后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对一些老年人群如果受到肺炎链球菌感染后,其发生致死性细菌性脑膜炎以及脓毒血症的几率增加。

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死于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患者仅次于结核病[2]。

所以,肺炎链球菌那耐药性也就成了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医学问题之一。

1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临床上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性疾病的首选药物之一,比如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

这是因为肺炎链球菌不产生β-内酰胺酶。

PBPs突变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主要机制之一,发生突变后的PBPs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之间的亲和力减弱,导致产生了耐药性。

murM基因也是导致肺炎链球菌产生耐药的主要因素,肺炎链球菌murM基因的主要产物为氨基酰连接酶,这种成分会对Ala-tRNA或者 Ser-tRNA进行催化,促使其与肽聚糖合成的一种中间产物Ⅱ进行连接,而最后生成的连接物则会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以及青霉素等进行耐药。

细菌感受态指的是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增强后从环境中摄取来的一种大分子物质其所具备的独特形态,在经过人工化学试剂检验后发现,其能够使很多细菌处于感受态,但是如果不采用人工化学试剂,在自然状态下能够产生感受态的细菌则很少[3]。

国内耐药肺炎链球菌研究进展

国内耐药肺炎链球菌研究进展

国内耐药肺炎链球菌研究进展摘要】肺炎链球菌可引起细菌性肺炎、中耳炎和脑膜炎等多种侵袭性疾病,是当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有的一个重要病原,WHO估计每年约有160万人因感染此菌而死亡,其中70万~100万为5岁以下儿童。

且多数生活在发展中国家。

由于抗生素长期的过度使用,许多肺炎链球菌菌株能够同时耐受多种常用抗生素,耐药肺炎链球菌正在朝着“超级细菌”方向发展。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科学家致力于肺炎链球菌耐药性研究及耐药基因的检测以及疫苗的开发,以期寻求理想的解决方法。

本文对国内肺炎链球菌的流行现状及其耐药基因相关检测方法和防治策略进行综述。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药物耐受性基因实验室技术和方法疫苗【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6-0308-03Progress of drug resistance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in China WEI Qiu-ling,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Binyang Women and Children Health Hospital, Guangxi 530400, China【Abstract】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is an important pathogen that causes devastating infectious diseases,such as bacterial pneumonia,otitis media and meningitis in both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WHO estimates that eachyear about 1.6 million people have been infected with the bacteria anddeath ,Including 700000 ~ 1 million for children under the age of five. And most peopl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Due to the excessive use of antibiotics, the resistanceof pneumococcal isolates to many of many of the commonly used antibiotics results in fewer effective antibiotics available for treatment. As the resistant S.pneumoniae is gradually approaching what the “superbug”is, t Facing the ser ious situation ,Scientists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resistance to research and drug resistance gene detection and vaccine development, so as to seek the ideal solution.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drug resistance of S.pneumoniae and Resistance genes related detection methods and control strategy is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in China.【Key words】 Streptococcus pneumonie drug tolerance gene laboratory technology and methods vaccinne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可从呼吸道或血流入侵,引起中耳炎、鼻窦炎和肺炎,严重时导致败血症和脑膜炎。

肺炎链球菌感染及耐药机制的研究

肺炎链球菌感染及耐药机制的研究
我国的研究还发现,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均呈迅速上升趋势,通过对新生儿呼吸道的20株对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与青霉素耐药相关的青霉素结合蛋白2编码序列pbp2B基因,与红霉素耐药相关erm,mefA基因进行了检测与分析,发现20株新生儿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苯唑西林表型耐药率达100%,均有pbp2B基因突变。获得erm基因的细菌可同时对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链阳菌素B耐药,细菌也可因获得mef基因表达主动外排转运使红霉素从细菌内向外排出而耐药,此机制仅耐红霉素。20株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达85%,均检出mefA/B,17株检出mefA基因。这项研究提示一线药物已不能完全控制该地区的肺炎链球菌感染。
在许多欧洲国家,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水平已经超过对青霉素G的耐药水平。国外学者认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可能是红霉素耐药增加的主要原因,回顾过去19年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使用和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情况显示:红霉素的耐药与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消耗有很高的相关性,而红霉素的不同耐药机制与不同类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应用并无关联。其不同耐药机制的地区差异是否与多药耐药株的克隆传播有关,需进一步研究。还有学者报道,携带ermB基因的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的MIC值多大于32μg/ml,而携带mefA基因的肺炎链球菌MIC值多小于32μg/ml。根据不同耐药与红霉素耐药高低的关系,有学者提出,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因其特殊的药代动力学,在组织和感染部位的浓度较高,故治疗携带mefA基因的耐红霉素肺炎链球菌应有效,但目前尚无动物实验或临床试验证实,仍需进一步研究。
肺炎链球菌对头孢菌素耐药的机制为:肺炎链球菌与其他耐药菌(如草绿色链球菌和其他肺炎链球菌)的脱氧核糖核酸结合后导致西林结合蛋白编码的基因改变,产生的西林结合蛋白可减弱肺炎链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亲和力耐药。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92株肺炎链球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青霉素耐药株占25%,头孢菌素、四环素和氯霉素随青霉素的MIC升高而对肺炎链球菌的敏感性下降。青霉素敏感株的6%、中度耐药株的57%和高度耐药株的100%对1种以上的其他抗生素耐药。全部菌株对万古霉素敏感。12株多种抗生素耐药者均对青霉素中度以上耐药。所以万古霉素是治疗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首选抗生素。另外,在肺炎链球菌对喹诺酮类耐药性研究中发现,在分离的81株左旋氧氟沙星耐药株中78株(96.3%)经分析有多数喹啉耐药决定区gyrA、gyrB、parC和pare基因突变。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机制为:DNA回旋酶变异和药物排出。前者由gyrA、gyrB、parC和pare基因介导,后者由pmrA基因介导。根据大批量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应用分子技术显示链球菌抗生素耐药性扩散是克隆性扩散。

肺炎链球菌的研究现状和耐药机制与应对措施

肺炎链球菌的研究现状和耐药机制与应对措施
期 ,有引起 心律 失常的风险 。 3 耐药性肺炎链球菌现状及机制
部移行感染 等过程 中的关键毒力 因子 ;被 其水解释放 的游
离 唾液酸不仅是细菌 的重要 营养源 ,而且是促进细 菌生 长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 目( 8 1 3 7 0 1 0 4) ; 教育部留学归国
分医师和患者经常选择 的药 物之一 。但抗生素使用存 在很 多不合理 的地方 ,药物 易于获取 ,且应用指征宽松 。甚 至 不少 患者在就 医之前 ,常常 自行购买并 口服抗生素治疗 。
( 2 )抗生素 的不合理选 择 :很多人不 了解抗生素作用机制
健康成人及 4 o % J L 童鼻咽部都有肺炎链球 菌寄 居,其释放 的细菌 可借 飞沫在人群 中传播 。研究表 明鼻咽部寄居是肺 炎链球 菌移行感染或与流感病毒混合感 染的一个重要 前提 条件 。如细菌从鼻咽部移行进 入耳 咽管 、鼻窦或肺部 ,稳
定 寄居就会转变为活动感染 ,引起 中耳炎 、鼻窦炎或肺炎 ; 在某些 患者也可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 。肺 炎链 球菌 的致病
和不 良反应 ,常选择 广谱抗生素 。而抗生素选择原则是 优 先使用窄谱 、低级抗 生素而非广谱 、高级抗生素 ,轻度 或
中度感染尽量避免使用抗 生素。( 3 )抗生素滥用导致 的多
菌 的寄居和感染 中起着重要 的作用 。肺 炎链 球菌唾液酸 酶 N a n A 是该菌生物膜形成 、鼻 咽部 寄居 、促进细菌 向肺
种 不 良反应 :由于个体差 异任何药物都能引起不 同程度 的 过敏反应 ,抗生素 同样 也会 引起过敏反应 。导致过敏反应 的常见抗生素包括青霉 素类 、头孢菌素类 、氨基糖类 和氯 霉 素等 。抗生素 的不 良反应包括肝损害 、肾损 害 、 神经 系 统损害等。部分 喹诺 酮类如莫 西沙星有时延长患者 Q T 问

南京地区肺炎链球菌的耐药变迁及喹诺酮耐药机制研究

南京地区肺炎链球菌的耐药变迁及喹诺酮耐药机制研究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 0 1 4年 1 月2 O日第 1 4卷第 1期 C h i n J I n f e c t Ch e mo t h e r , J a n .2 0 1 4 ,Vo 1 .1 4, No .1

论 著 ・
南 京 地 区肺 炎 链 球 菌 的耐 药 变 迁 及 喹诺 酮 耐 药 机 制 研 究
a ni s ms o f i t s r e s i s t a n c e t o f I u 0 r 0 q u i n0 I O n e s
L I U Qi n g, SU Xi n, Z HANG Mi n g,S HAO Ha i f e n g,G AO We i we i ,F AN Y o u,S HI Y i . ( De p a r t —
a n i s ms o f i t s r e s i s t a n c e t o f l u o r o q u i n o 1 0 n e s .Me t h o d s A t o t a l o f 1 4 7 c l i n i c a l i s o l a t e s o f S .p n e u mo n i a e we r e c o l l e c t e d f r o m 7
me n t o f Re s p i r a t o r y a n d Cr i t i c a l C a r e Me di c i n e ,Ge n e r a l Ho s pi t a l o f Na n j i n g Mi l i t a r y C o mma n d,
1 6 7 一I l e ) 和P a r E 突变 ( I l e 4 6 O ~ Va 1 ) ; 另 1 菌株则有 P a r C 突变 ( S e r 8 1 一 Gl y ; As n 9 4 一A s p ) 。 结 论 南 京 地 区 肺 炎 链 球 菌

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肺部感染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其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情况对于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病原菌种类分布在肺部感染患者中,主要病原菌种类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其中,最常见的细菌病原菌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真菌病原菌中以白色念珠菌、曲霉菌最为常见。

而病毒感染主要以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

二、不同病原菌的耐药性情况1. 细菌病原菌的耐药性(1)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分析肺炎链球菌是导致肺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对青霉素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情况较为普遍。

此外,多重耐药肺炎链球菌已经出现,对多种抗生素均显示耐药性。

(2)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致病菌,在肺部感染中也有较高的检出率。

近年来,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现象日益增多,且部分菌株对万古霉素等强效抗生素也表现出耐药性。

(3)大肠杆菌耐药性分析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肠道菌,也是引起尿路感染和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之一。

近年来,大肠杆菌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产生了广泛的耐药性,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检出率逐渐升高。

2. 真菌病原菌的耐药性真菌病原菌包括白色念珠菌和曲霉菌,一些特殊群体或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患者易感染真菌。

白色念珠菌对大多数抗真菌药物敏感,而曲霉菌对氟康唑等常用抗真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因此对于曲霉菌感染的治疗较为困难。

3. 病毒病原的耐药性病毒感染主要以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

对于这些病毒而言,目前尚未发现耐药性相关问题,但由于病毒具有变异性,病毒株之间耐药性的变化需要持续监测。

三、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意义对于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情况,医生可以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以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和耐药菌株的产生。

此外,合理使用抗生素还可以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肺炎链球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肺炎链球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徐 敏 , 张 建 华 , 臧 国 庆
关 键 词 : 肺 炎 链球 菌 : 耐 药机 制 ; 耐药 基 因 中 图分 类 号 : 9 8 1 R 7 . 4 R 7 . ; 3 8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7 0 ( 0 8 0 — 1 2 ( 10 7 8 2 0 ) 20 5 一 5 )
7I M 转 化敏 感菌 株 R ( 霉 素 和头孢 噻 肟 MI 7t lr 6青 C,
0 0 5mg I . 1 / )。在 R 6 转 化 株 中 , 显 示 对 抗 仍
生素 敏感 ( 青霉素 MI . 3mg I; C 0 0 / 头孢 噻肟 MI C 0 … 5rg L 。而 R 1 . /) a 6 … 转 化株 则显 示 出高 度
青 霉 素 耐 药 有 关 。 时 P P x 和 P P b 也 是 同 B 2 B 2
年 分离到 首株青霉 素 不 敏感 肺 炎链 球 菌 以来 . 青 耐
霉 素肺炎链 球 菌株 逐 年增 加 。 同时 。 对其 他 8内酰
胺类、 大环 内酯类 、 氟喹诺 酮类 、 胺类 、 磺 克林霉 素和 氯 霉素等抗 菌药物 的耐药 率也逐 年增高 。肺炎链 球 菌 所致 的高耐药率 给临 床治 疗 带来 困难 . 引起 了广 泛关 注 。现就肺炎链 球菌 耐药机制 进展作 一综述 。

P P1 B a变异介导 高水平青 霉素 耐药 的基 础 。
1 P P x的 氨 基 酸 置 换 : B 2 .B 2 P P x突 变 是 G内 酰 胺 类 抗 生 素 耐 药 的 决 定 子 。 在 P P x肽 基 转 移 酶 B2
区域 (rn p piaed ma , ta s e t s o i TD) 有 2 d n 共 3种 氨 基 酸 , 中氨基 酸置换 在 细 菌耐 药 性形 成 中起 了关 键 其 作用 。用高 度耐药 3 9 肺 炎链球 菌菌株 ( 11 青霉素 抑

肺炎链球菌抗菌素耐药研究进展

肺炎链球菌抗菌素耐药研究进展

Jae-Hoon SongExpert Rev Resp Med. 2021;7(5):491-498.肺炎链球菌抗菌素耐药的研究进展摘要随着抗菌素的普遍利用和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的引入,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及其血清型已慢慢发生演变。

尤其在不同类型的抗菌素耐药之间,全世界很多地域大环内酯类抗菌素耐药都明显增加。

据报告,在亚洲国家分离出的菌株中,大环内酯类耐药的比例超过70%。

尽管对其它β-内酰胺类抗菌素,如头孢呋辛等的耐药性也有增加,但由于耐药性判定折点的转变,非脑膜内分离到的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菌株已急剧减少。

多药耐药已成为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医治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在亚洲国家尤其如此。

继七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7)普遍应用以后,血清型19A肺炎球菌已成为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的一个重要缘故,而且其与肺炎球菌多药耐药发生率的增加也有关联。

但追加了3、6A、19A等血清型的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13)普遍利用,可能有助于减少耐药19A肺炎球菌的克隆传播。

引言肺炎链球菌可引发中耳炎、鼻窦炎、肺炎、菌血症及脑膜炎等多种类型的疾病。

最近几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患病率增加及抗菌素耐药性增加等多种因素的阻碍,肺炎球菌感染性疾病所造成的负担已显现了慢慢加重的态势。

尤其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耐多种抗菌药物现象的显现,因肺炎球菌感染医治失败所致使的负担明显加重。

1967年第一次报告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几十年来,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耐药和多药耐药(MDR)现象均已活着界范围内显现,而这要紧与抗菌药物应用的增加及细菌耐药性克隆(例如西班牙23F克隆)的传播有关。

依照已发表的数据,亚洲国家耐抗菌素肺炎链球菌的患病率比西方国家高很多。

最近几年来,已经对肺炎球菌耐药流行病学产生了最重要阻碍的事件是肺炎球菌疫苗(PCV)的应用。

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7)包括了引发小儿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IPD)中最多见的血清型,4、6B、9V、14、18C、19F和23F等。

肺炎链球菌检测及耐药性研究进展

肺炎链球菌检测及耐药性研究进展

Hoptl h n d ,S h a rv c 1 0 D p r n fMeia b rtr,C o g i dc l s i ,C eg u i u n P o i e 6 0 1 , e at to dclL oaoy h n qn Me i a c n 7 me a g a
YU Hua |

B O Yn2 A o g MA Si 1 p r n Cii l a oaoy Scu nP o i eMe i lSinic h3( Dea t t( l c b rtr, iha rv c dc cet me n L a n a i f
Co lge Sihu Pr ice le . c an ovn Peo e H os tl Che du pl pia , ng 61 07 Ch g M unii S ( nd 0 2; en du cpal P ’ Pe pl o o e
肺炎 链球 菌 ( t po o c sp e mo ie p Sr tc c u nu na ,S ) e 是 引起 细菌 性 呼吸道 感 染最 常见 的病 原菌 ,可 以引
年 世 界 范 围 内 红 霉 素 耐 药 菌 株 的 发 生 率 增 加 到
313% [ .
起 中耳炎 、鼻 窦炎 、肺 炎 、慢 性 支气 管 炎急 性感 染
Unv ri ,t Ch n qn 0 0 6 Chn ) y
Ab ta t t p o o c sp e mo i e i t e mo t o s r c :S r t c c u n u n a s h s c mmo a h g nc b ce i m a sn a tra e p r t r e n p t o e i a tru c u i g b ce il s iao y r

肺炎链球菌研究报告

肺炎链球菌研究报告

肺炎链球菌研究报告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球菌,是引起肺炎、中耳炎、鼻窦炎等感染的重要致病菌。

本研究报告旨在总结肺炎链球菌的研究成果并探讨其与人类健康相关的重要性。

肺炎链球菌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在发展中国家是儿童死亡和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发现,肺炎链球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感染后可引起严重的肺部感染,甚至导致死亡。

尤其是在幼儿和老年人中,感染的风险更高。

肺炎链球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菌株的分离和鉴定:通过从患者的病原物中分离和培养链球菌菌株,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鉴定,确定其属于肺炎链球菌。

2. 菌株的耐药性研究:近年来,肺炎链球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强。

研究人员通过分离和培养耐药性菌株,对其抗生素敏感性进行测试,并探索耐药机制。

3. 菌毒力因子的研究:肺炎链球菌引起感染的能力与其菌毒力因子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肺炎链球菌的胞外多糖、毒力蛋白、自凝集素等因子均与其致病能力有关。

4. 疫苗的研发和应用:为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研究人员不断努力开发有效的疫苗。

现阶段已有多种肺炎链球菌疫苗上市,并在一些国家推广使用。

肺炎链球菌研究的结果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肺炎链球菌的分离和鉴定,可以了解其菌株的分布情况和感染流行趋势,为疫情监测和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研究菌株的耐药性和耐药机制,为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提供参考。

此外,研究菌毒力因子的作用机制,能够揭示肺炎链球菌致病的分子过程,为研发新型药物和疫苗提供理论基础。

而开发和应用肺炎链球菌疫苗,能够有效降低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对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肺炎链球菌的研究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探索其分离鉴定、耐药性、菌毒力因子和疫苗研发等领域,能够为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降低感染的危害,改善人类生活质量。

肺炎链球菌感染及耐药机制

肺炎链球菌感染及耐药机制

肺炎链球菌感染及耐药机制【论文关键词】青霉素结合蛋白青霉素耐药感受态内酰胺类耐药率红霉素【论文摘要】肺炎链球菌存有于人的喉部和鼻子的后部,大约40%的人平时就携带这种病菌,能引发肺炎、菌血症和脑膜炎,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每年导致300万儿童死亡。

更为严重的是,在过去用青霉素就能够杀死的肺炎链球菌,现在抵抗抗肺炎链球菌存有于人的喉部和鼻子的后部,大约40%的人平时就携带这种病菌,能引发肺炎、菌血症和脑膜炎,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每年导致300万儿童死亡。

更为严重的是,在过去用青霉素就能够杀死的肺炎链球菌,现在抵抗抗生素的水平越来越强。

科学家则希望通过对肺炎链球菌的基因测序,更好地理解这种细菌并开发出新的抗生素。

近年来肺炎链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并已出现多重耐药菌株,是临床感染控制中非常棘手的难题。

1耐药性的流行概况在美国,上世纪80年代肺炎链球菌总的青霉素耐药率不到5%,而且均为低水平耐药(中介),到90年代初,总的青霉素耐药率迅速上升到17%,当前已经超过30%。

Gordon等在1997年-2001年研究表明肺炎链球菌中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PRSP)检出率为16.7%,对复方磺胺甲唑的耐药率(R%)是25.0%。

1997年-2000年,我国文献报道的肺炎链球菌耐药率(R+I)还仅在8.8%~22.5%之间,但在最近的调查中,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R+I)已高达42.7%,显示出快速上升的势头。

还有一些最新调查显示,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超过了70%。

当前,对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的数量报道不一,与地区分布相关1、2。

广谱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头孢氨噻)已成功用于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但对这些因子的抗药性也似乎有所增加。

肺炎链球菌已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广泛耐药,包括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和四环素类。

肺炎链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在逐年增长,其中尤以青霉素和红霉素最受人们注重。

肺炎链球菌耐药性研究进展和现代抗生素研发趋势

肺炎链球菌耐药性研究进展和现代抗生素研发趋势
( 耐药性遗传因子 ) 使抗 菌药难 以进入其 细菌 中; 泌出某 分
・ 通讯作者
14 1
避免盲 目性 , 缩短药物开发周期。佛 罗里 达大学制药系主任
D rno 发现了一种新 的方 法来预测正 在开发 的药 物能否 e df e
得抗生素基 因, 导致抗药菌株或微生物出现 。医学研究者开
发一种新 的抗生素 一般需要 1 左 右 , 0a 而一代 耐药菌 株的
产 生 只要 2a 左右 的时 间 。
球菌分为 9 o种血 清型。世 界范 围内几乎 9 % 以上 的肺炎 0
链球菌侵袭 性 感染 是 由其 中 1 血清 型引 起 的, 1 F 6种 有 9、 2 F 1A、B 1 、 A等 血清 型。肺 炎链 球 菌耐 药菌株基 因 3 、9 6 、4 6 分型常见 的方 法 包 括核 糖 体 分 型 、 霉 素 结合 蛋 白基 因 青
药性也有所 不同。2 0 03年 A S R N O P多 中心研究 的结果 显 示肺炎链球 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 为 : 越南 8 . % , 8 3 台湾 8 .% , 72 韩国 8 . % , 5 1 中国香港 7 .% , 65 中国 7 . %。 56
3 现 代 抗 生 素 药 物 研 究 开发 的特 点 与 趋 势
倍 。荚膜的毒力 主要表现在能逃避吞噬细胞 的吞噬 , 而对 黏
附力并不产生影 响。
2 肺 炎链 球菌 耐药 性 研 究 进 展
耐药的肺炎链球 菌分别为 24 、. %和 69 .% 3 0 . %等 【 。肺 炎 2 】
链 球 菌 耐 药 性 呈逐 年 增 加 趋 势 , 不 同 国家 或 不 同地 区其 耐 在
抗生素是用于治疗各 种细菌感染 或者致病微 生物感 染 的药物 。抗生素对细菌 的直接作用 主要 是影 响细胞壁的形 成、 原生质膜的功 能、 白质 合成 和核 酸代 谢等 4个 方面。。由于细菌耐药 现象的蔓 延, 现在发病者众 多的流感杆菌引发的肺 炎与支气管炎等常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

自身免疫力。
加强抗生素管理
制定抗生素使用规范
政府和医疗机构应制定抗生素使用规范,限制抗生素的滥用,防 止耐药菌株的产生。
抗生素处方管理
加强抗生素处方管理,确保医生在开具处方时遵循抗生素使用指 南。
监测与评估
建立耐药菌株监测与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并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 。
05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的未来展望
加强抗菌药物管理
制定和执行抗菌药物使用规范,限制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以降 低耐药性的产生。
建立耐药性监测系统
对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控制耐药性的传播。
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公众对抗生素使用的认识,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降低耐药性 的产生。
新型抗生素的研发
01
02
03
加大研发力度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新型 抗生素研发的投入,鼓励 创新和研发新的抗菌药物 。
探索新型抗菌机制
研究新的抗菌药物作用机 制,以克服耐青霉素肺炎 链球菌等耐药菌的挑战。
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共同应对抗生素耐药性 的全球挑战。
04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的预防和控 制
感染控制措施
隔离治疗
对已感染的病人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菌传播。
减少医院感染
加强医院卫生管理,定期清洁和消毒医疗设备, 降低医院内感染的风险。
特性
PRSP通常对其他抗生素也具有耐 药性,使得治疗变得困难,容易 引发严重的感染,如肺炎、心内 膜炎等。
发现与流行病学
发现
20世纪60年代,医学界首次发现PRSP。
流行病学
PRSP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分布,尤其在医疗设施较为集中的地区更为常见。其传 播方式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患者或带菌者经呼吸道传播。

肺炎链球菌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肺炎链球菌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定 的依据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资料
2 0 1 1年 1 1 月至 2分析 ; 计数资料 以百 分率 表示 , 组 间 比较采 用 卡方 检 验 ; P< 0 . 0 5 为差 异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2 结 果
S P所 占比分别 为 1 . 6 、 2 . 0 、 9 6 . 4 , 对 万 古霉 素的 耐 药率 为 0 . 0 , 对 头孢 噻肟 、 左氧 氟 沙星耐 药率分 别 为 0 . 4 、 2 . 5 , 对 复 方磺 胺 甲嗯 唑 、 红 霉 素和 克 林 霉 素 耐 药 率 分 别 为 8 2 . 7 %、 9 1 . 4 、 9 4 . 7 ; 分 离 自成 人 患 者 的 S P 茵 株 对 左 氧 氟 沙 星 的 耐 药率 明显 高 于 分 离 自儿 童 患者 的 菌株 ( P <0 . 0 5 ) 。 结 论 应 重 点 预 防 5岁 以 下 儿 童 及 老 年
检 验 医 学 与 临床 2 0 1 4年 2月 第 1 1卷 第 3期
L a b Me d C l i n , F e b r u a r y 2 0 1 4 , Vo 1 . 1 1 , No . 3


36 1 ・
临床 研 究 ・
肺 炎 链 球 菌 临 床 分 布 及 其 耐 药 性 分 析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9 4 5 5 . 2 0 1 4 . 0 3 . 0 3 1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9 4 5 5 ( 2 0 1 4 ) 0 3 — 0 3 6 1 一 O 2
院分 离 的 S P菌 株 2 4 4株 , 其中 2 1 3株 分 离 自痰 液 、 2 2 株 分 离 自分 泌 物 、 2株 分 离 自脑 脊 液 、 4株 分 离 自血 液 , 另 有 3株 分 别 分 离 自穿 刺 液 、 灌 洗液和骨髓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2.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及其耐药机制研究佘婷婷, 徐元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合肥 230022)摘 要: 多重耐药肺炎链球菌全球瞩目。

近年来,肺炎链球菌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及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对其耐药基因的研究引起广泛关注,现就肺炎链球菌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 耐药机制; 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3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51(2011)01-0032-06Update on the Study of Resistance and Mechanism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to Antimicrobial AgentsShe Ting-ting, Xu Yuan-hong(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Hefei 230022)Abstract: Mutidrug-resistant(MDR)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is a global concern. In recent years, resistance to β-lactam ,macrolide and fl uoroquinolone antibiotics has been increasingly observed in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 Its resistant mechanism studies have aroused widespread public concern. This review describes update on the study of resistance mechanism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to antimicrobial agents.Key words :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 drug-resistant mechanism ; update on the study收稿日期:2010-10-22作者简介:佘婷婷,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细菌耐药性研究。

*,通讯作者:徐元宏,男,教授,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细菌耐药性研究。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 S.pn )作为社区感染首位病原菌,其耐药谱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传播。

70年代末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在南非和西班牙已有报道,至90年代初期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克隆株迅速传遍欧洲乃至全球。

此外,大环内酯类及其它类别抗生素耐药株相继发现。

当前全球15%~30%肺炎链球菌为多重耐药菌株(multiple drug resistance ,MDR, 即对三类及以上抗生素耐药),引起了世界瞩目。

本文就肺炎链球菌流行病学,耐药特点和机制综述如下。

1 流行病学特点1.1 肺炎链球菌多重耐药全球流行来自美国41个医学中心(2004-2005年)耐药监测数据显示:美国青霉素中介肺炎链球菌(penicillin-intermediate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 PISP ,MIC ≥ 0.1~1μg/mL)从1990-2000年的12.7%上升至2004-2005年的17.9%,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enicillin-resistant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 PRSP ,MIC ≥ 2μg/mL)从21.5%降至2004-2005年的14.6%;而多重耐药肺炎链球菌(multiple drug resistant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 MDR-SP)无太多改变,2004-2005年仍高据20%[1]。

有报道2001-2003年欧洲8个国家青霉素非敏感性肺炎链球菌(penicillin-nonsusceptiple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 PNSP )达到24.6%,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链球菌(macrolide resistant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MRSP)达28%,提示World Notes on Antibiotics, 2011,V ol.32, No.1. 33 .耐药菌株在欧洲迅速传播[2]。

亚洲耐药菌检测合作组织(asian network for surveillance of resistant pathogens,ANSORP) 1998 -2001年[3]调查结果显示亚洲地区肺炎链球菌中 MRSP占 59.13 %。

其中,韩国、台湾和香港的耐药率均在75 %以上,越南耐药率高达 88.13 %,并有继续增加的趋势。

2005-2008年中国数据显示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的敏感率仅为9%[4]。

1.2肺炎链球菌感染是儿童和老人的杀手病肺炎链球菌主要是是健康儿童及成人上呼吸道感染后最常见的细菌之一,如果宿主防御机制发生改变,这些细菌就可能引起严重感染。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2岁或2岁以下儿童患者是肺炎链球菌感染率最高的群体,老年人亦是罹患肺炎链球菌性疾病的高危人群。

世界卫生组织(WHO)2007年数据提示每年肺炎链球菌引发的肺炎和脑膜炎造成80万至100万儿童致死,其中肺炎链球菌引起的死亡中超过90%是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引起感染流行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年龄,其他的危险因素包括:集居儿和日托儿(可使PRSP增加10倍)、酗酒、居住过于拥挤、流浪汉、生活条件恶劣、长期住院者、免疫缺陷病患者、吸烟者和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等[5]。

1.3肺炎链球菌感染疾病类型肺炎链球菌感染可致非侵袭性疾病和侵袭性疾病(invasive pneumococcal disease,IPD),前者为中耳炎、鼻窦炎和肺炎;后者包括脓胸、菌血症、脓毒血症、脑膜炎、骨髓炎、心包炎、心内膜炎、腹膜炎和化脓性关节炎等少见感染[5]。

2 耐药特点2.1多重耐药1997年从南非发现不仅有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而且还有对四环素、大环内酯类和氯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此后世界各地均发现MDR菌株。

加拿大自儿童患者分离到98.6%MDR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和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6]。

2004-2007年我国温州地区分离到339株肺炎链球菌,其中83.18%对青霉素不敏感,耐药率达56.34%,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是98.23%、97.52%和84.36%,20%~30%对头孢噻肟和氯霉素耐药[7]。

2006 年2月- 2007年2月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4家儿童医院279株S.pn对青霉素的不敏感率达86. 0%、耐药率达23. 3%[8]。

2.2肺炎链球菌耐药呈现地区差异研究表明不同国家或地区肺炎链球菌菌株的耐药性有差异,杨启文等[9]对全国10家医院院内与社区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分析,发现在收集的353株肺炎链球菌中,不同医院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敏感性不尽相同,吉林省人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和北京医院的分离菌株中PSSP所占比率>90%,而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分离株中PSSP所占比率仅22.7%。

这种显著差异提示可能受地域条件克隆株的传播或是耐药株的选择变异的影响,也可能与抗生素使用习惯有关。

3 主要耐药机制3.1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3.1.1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PBPs)细菌PBP活性中心常是丝氨酸,β-内酰胺类抗生素正是通过对β-内酰胺环中的羧基和细菌相应的PBPs的丝氨酸的羟基共价结合成丝氨酸酯起杀菌作用。

肺炎链球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MIC 值持续增加主要是由于青霉素结合蛋白的一系列变异所致。

青霉素结合蛋白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通过催化糖基转移酶而导致聚糖链的聚合;二是通过转肽作用使两个并列的肽键形成共价键。

肺炎链球菌表达6种PBPs(PBPla、PBPlb、PBP2a、PBP2b、PBP2x、PBP3),其中A类蛋白(PBPla、PBPlb、PBP2a)同时具有以上两个作用;B类蛋白(PBP2b,PBP2x)仅有转肽作用;PBP3具有D-D羧肽酶活性,而不具有以上两种酶活性[10]。

PBP1a、PBP1b、PBP2x、PBP2a、PBP2b属高分子量(high-molecular-mass,hmm)PBPs, PBP3为低分子量(low-molecular-mass,lms)PBPs。

这些不同的PBPs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不同的亲和力,PBPs的活性位点由3个含丝氨酸的保守氨基酸结构序列SXXK,SXN和KT(S)G构成。

这些结构序列及其邻近序列的改变导致PBPs变异株的亲和力下降[11],这些低亲和力的青霉素结合蛋白是由变异的pbps基因编码。

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类耐药的决定因子主要是pbp2x和pbp2b,它们突变仅仅造成对青霉素的低水平耐受,是pbpla突变后介导高水平青霉素耐药的基础,引起高水平青霉素耐药基因突变的一个先决条件。

PBP2b保守结构序列的变异导致青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11年1月第32卷第1期. 34.霉素G耐药,PBP2x的变异引起头孢噻肟低水平耐药。

绝大多数青霉素G高水平耐药(MIC值2~16μg/ mL)与PBP1a、PBP2x及PBP2b变异相关。

田素飞等[12]研究PNSP的pbp2b基因变异时发现在13株PNSP(MIC≥0.1 mg/L)中,均发生紧邻SSN的Thr445-Ala替换以及Glu475-Gly、Thr488-Ala/Ser 的替换;而Glu332-Gly的替换也较常见,存在于12株PNSP(MIC≥0.25mg/L)中。

在7株PRSP (MIC≥3 mg/L)中,均发生了紧邻KTG之后Ala618-Gly的替换,提示该位点的改变可能与PRSP对青霉素高水平耐药相关。

此外低亲和力的PBP1a是高水平耐药的基础,但同时需要PBP2b和或PBP2x变异的存在。

由于超广谱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与PBP2b结合,其耐药仅与PBP2x和PBP1a有关。

变异的PBPs包含一些高度歧异的来自缓症链球菌、口腔草绿色链球菌等的同源基因序列通过重组而成重组基因,可发生在不同位点呈多位点变异。

这种镶嵌结构又称为镶嵌基因(mosaic gene);镶嵌基因序列与PSSP差异可达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