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教学案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国大典》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在开会前、开会时会场上场面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典礼的盛大和隆重,也感受到了参加典礼的人们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在预习时基本能扫清生字词语障碍,能理清文章脉络。由于开国大典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而且学生对战争年代的认识不够,不能体会到胜利的艰辛与不

易。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外宾、诞生、电钮、瞻仰、飘拂、汇集、庄严、宣告、欢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4、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透过一个个场面,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播放《开国大典》情景朗读资料,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

2.交流感受,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解题。(国家创建时举行的盛大典礼)

二、初读课文

1.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事情发展的顺序)

2.说说课文重点写了开国大典的哪几个场面?

(开会、阅兵、游行、宣布开国、升旗鸣炮、宣读公告)3.画出文中让你感受最深的语句,在旁边标注上你自己的体会,想一想表达了人民怎样的感情。

三、深化交流,研读重点

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观看开国大典资料片,体会人们听到主席的话后的激动心情和当家做主的自豪感)

2.在品读重点词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品读描绘阅兵盛况的句子,要读出阅兵队伍的整齐、威武、雄伟、及群众情绪的热烈。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拓展延伸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都知道了那些?心里有哪些要说的话?

附板书设计:

26开国大典

大典前群众

大典中群众毛主席阅兵式

大典后激情

课后反思:

《开国大典》是一篇长文,整体把握是必须的,那么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之上,该怎样来引导学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文章而不仅仅是走过场呢?如何在深入中避免烦琐和肢解,来达到“长文短教”,提高效率呢?这是我在备课的时候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用一个词概括对开国大典的感受”──抓住中心,统领一文

“会读书的学生可以把文章读成一句话,甚至读成一个词。”这是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人性化描述。在课堂上以中心词为切入点,将词语的理解和课文思路,中心思想有机糅合在一起组织教学,就可化繁为简,使课堂教学主脉络清晰,顺藤摸瓜,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条理地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思维的系统性,直达教学目标。另外,抓住这些词语做为整体突破的切入口,也有效地引导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当学生把“隆重”、“热烈”、“庄严”写在黑板上的时候,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便有了具体的落实。

二、对话文本与创设情境要结合。

语文提倡要和文本对话,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来培养学生

的“语感”,陶冶情操,但借助必要的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可以事半功倍。课前我和学生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我制作了课件,准备了开国大典的视频和一些图片,也要求学生查找相关书籍或图片等资料,因为课文内容对小学生来说毕竟年代久远。

三、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贯彻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

现代教学法是以解决教学任务为目的的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它既包括教师的教授法,也包括学生的学习法。启发式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是引起学生智力的积极性”“凡是能够引起学生思想工作和智力上的自动精神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为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选用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学能力、自学习惯的教学方法,且避免单一。如理解文章内容选用填空、练习、默读划句复述等教学方法;体会文章用词之确切,则采用了比较品读遣词造句的方法。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导生领会人民当时的心情与情感,并有意识地安排了“让生自读课文,理解加评注”这一教学环节,让生在积极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学会知识,掌握阅读技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