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回国现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留学生回国现状

中国留学生回国现状

近日和朋友聊起一个问题,觉得很有意思深究下去。这个问题是:清末民初那个时候中国积贫积弱,中国出去的留学生大部分回国,尤其是精英分子基本上全回来了,直接导致了中国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力已今非昔比,为什么中国出去的留学生90以上不回国,反而削尖脑袋丢下一切尊严去混一个外国的绿卡?

如果这是一个大范围人群统计,那就不能简单地用“爱国情结”来解释了。毕竟在任何一个时代,能因为爱国等意识形态而放弃现实利益的人都是极少数,绝大部分人是被利益驱使的,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极度贫弱时留学生大部分回国,而现在中国发展了却有了普遍的崇洋媚外的倾向?对于这样一个大问题,显然不能用单一化的归因来解释。简单搜索了一下,似乎也没有什么专项研究来进行这方面的对比。于是我就来好好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1.民族文化自信

一个对本民族文化没有自信的民族和国家,很显然会片面

地认为不如人,从而造成崇洋媚外的倾向。而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必须接纳自己民族文化的本相。这个命题的逆否命题自然成立:一个否定、不接纳自己民族文化本相的民族和国家,就不会对本民族文化有自信。这一点在历史上的典型例子是日本开国明治维新时代著名的“脱亚入欧”论。虽然客观上起到了破除日本社会盲目自大的态度、愿意学习西方科技的正面作用,但其负面影响则是彻底否定日本作为亚洲国家的本相。二战之前军国主义的膨胀、大东亚共荣圈的梦想,曾经使得日本人一定程度上重新获得了民族自信,然而二战的战败,使得日本再次彻底失去民族自信,并因着美国的地缘政治战略而彻底沦为美国的附庸。其典型的例子是二战战败后美国驻军,日本为了获得美国的保护,竟然以国家名义动员日本妇女给美国大兵做慰安妇。时至今日,尽管日本长期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尽管日本在多项科技领域已经不弱于甚至强于美欧,日本社会仍然以获得西方的承认为荣,在日本仍然存在着强烈的崇洋媚外的情结。

用这个原理,我们来看看中国的情况。清末民初,中国人仍然有“天朝上国”的传统思想,当时出国的留学生(都是优秀人才)多持有一种观点:我们要师夷长技以制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因为持有这种“中华优秀”的思想,那时的留学生中华文化本位持守得很好,没有否定自我的文化,仍

成,要想改掉也得几十年的时间。

2.外国人对中国人的歧视程度

一项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做决定是依据自己的快感,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人倾向于生活在更“爽”的地方。如果在国外活得比国内爽得多,那么留学生大多数自然愿意留在国外而不回国。如果回国更爽,当然就愿意回国。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最近中国的明星科学家施一公,有人评价他,先是在中国呆着不爽,所以出国了,后来在国外呆着更不爽,于是回国了。

在西方社会,一张亚洲脸足以让欧美人竖起“非我族类”的墙,从而几乎不可能被接纳进入主流社会。同时,当时中国国力孱弱,中国人被严重歧视,例如在美国,20世纪50年代以前,华人在餐馆里面做服务生,要跪着给美国人服务,直到朝鲜战争新中国打平美国为止,在美国的华人服务生才站起来了。在南非,1964年中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之前,华人是与黑人一起被白种人种族隔离和歧视的,直到原子弹爆炸,中国人才可以和白人一起坐在公共汽车的前排。由于新中国几场战争打下的基础,中国人在国外的地位虽然仍然不可能上升到一等公民,但比起以往“东亚病夫”的形象已大有改观,外国人对中国人的歧视程度已经大大降低。总而言之,现在中国留学生在国外,比起老前辈

们要过得爽得多,自然不如老前辈那样愿意回国。

3.孤寂感

人是社会动物,一个脱离社会的人,是不会心理健康的。一个人有与人交流的需要。外向或内向的性格只能改变这种性格的强弱,而不可能抹杀这种需要。

清末民初,中国人学外语是一件非常困难和痛苦的事情,因为那时没有系统的外语教材,很大程度上依赖外国传教士先学习中文,然后教授中国人外文。当时,许多人根本就没有这种机会,例如美国西部大开发时代赴美劳务输出的那些中国人(主要是中国南方人),绝大部分都没有系统学习英语,从而聚居形成显著的相对封闭的亚文化圈(这也就是现在美加等国许多唐人街的前身),仍然用家乡话(主要是广东话)交流,以至于直到20世纪90年代,还有“去美国可以不懂英语,但不能不懂广东话”之说。那个年代出国留学(而不是劳务输出)的人,虽然努力学习外语,但出国之前一般只具备最基本的外语交流能力,以至于初到外国,交流非常困难,而且找不到老乡,只能靠自己。因此即便几年之后外语水平提高一些了,这段过程的痛苦性要远远大于现在。同时,主流社会的华人极少,且由于当年通信手段落后,几乎没有层次相当的华人可以交流,因此文化孤寂感极强。现在,随着外语教学的突飞猛进,许多留学生在出国之前已经能说较为流利的外语,因

此在国外的适应困难程度明显降低。虽然由于种族的关系,华人仍然几乎无法融入主流社会,但现代电信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让华人生活在一定的网上虚拟社区里,孤寂感就没有以前那么强。也就不那么期望回国。

4.生活水准的国内外对比

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一个较为广泛的群体里,大部分人是利益导向的(也就是说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谁给钱多就呆在谁那里,哪里生活富裕就呆在哪里。因此,国内外生活水准的对比,就成为留学生去留的一个重要考量标准。清末民初,能出国留学的人群不但学识很高,而且出身贫寒的极少。他们在国内过的生活属于中上。再加上在那个时代,中国中上层的人们生活需要的东西其实也并不多,不需要各种家电汽车,居住条件也往往不错(祖传的大宅比比皆是),不需要像底层人民一样做又脏又苦的活。到了国外,混得好了也就是坐上比马车快不了多少的汽车,混得一般的住可怜兮兮的小房子甚至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为了生存被迫去做产业工人受资本家的残酷剥削,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几乎没有(参考周恩来在法国留学打工时的经历)。而他们回国,往往就会被委以重任,成为国家的栋梁;他们出国的经历,也就给他们镀了一层金,使他们身价百倍。当然他们就愿意回国。

其实建国初期,由于人民高涨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和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