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八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提升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提升练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 分)
(2015 •太原二模)读俄罗斯农业分布图,回答1〜3题。
1. 甲、乙两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A. 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B. 乳畜业、商品谷物农业
C. 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
D. 乳畜业、水稻种植业
2. 影响图中甲农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市场
B. 劳动力
C. 气候
D. 水源
3. 图中乙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A.水源
B. 土壤
C. 热量
D. 地形
解析甲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纬度较高,水热条件较差,不适宜发展种植业,但这里是俄罗斯城市集中分布区,市场条件好,适宜发展城郊农业和乳畜业。乙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位于俄罗斯南部地区,水热配合条件比其他地区要好些,是俄罗斯小麦集中种植区,
但由于纬度高,热量条件还不能完全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
答案1.B 2.A 3.C
(原创题)下图为根据统计资料计算出的我国1980〜2010年水稻产量重心移动方向图。
读图完成4〜5题。
113-L
C.农业地域类型
D.种植的农作物
4. 若下列地区的水稻产量均有增加,则对图示水稻产量重心移动趋势贡献最大的地区是
( )
A. 西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南地区
D.西北地区
5. 上题所选地区农业生产特点是(
)
A. 小农经营、商品率低
B. 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高、专业化程度低
C. 科技水平低、单位面积产量高
D.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解析 第4题,读图可知,我国 1980〜2010年水稻产量重心向东北移动,所以对图示 水稻产量重心移动趋势贡献最大的地区是东北地区。
第5题,东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商
品谷物农业区,大规模生产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具有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专业化水平高和商品率高等特点。 答案 4.B
5.D
(2015 •佛山市模拟)读南美洲甲、乙两大农业区分布图,完成
6〜7题。
删
W*
6.
甲、乙两农业区相比,相似的是( ) A.
地形 B.
气候
7.乙农业区的农产品大量销往(
)
A. 南非
B. 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
C. 欧洲
D. 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解析 第6题,甲农业区位于巴西高原, 为热带草原气候;乙农业区位于拉普拉塔平原 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甲农业区有大片的热带草原分布,
乙农业区为世界 著名的潘帕斯草原, 两区域利用丰富的草场资源发展了大牧场放牧业。
第7题,乙农业
区大量生产牛肉等畜产品,欧洲市场广阔,牛肉等畜产品的消费量大;非洲经济发展水 平较低,市场狭小;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和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是世界主要农 畜产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不需要大量进口乙农业区的农产品。 答案 6.C
7.C
(2015 -南京模拟)下图示意青藏高原东南某河谷夏季气温分布情况。读图回答 8〜9
题。
8. 图中最适宜发展农业的两个地点是(
)
A.甲、乙
B.
丙、丁
C. 甲、丁
D. 乙、丙
9. 该河谷农作物一般贮藏器官特别发达,单株生产力高,如春小麦单产为
985千克/亩,萝
卜黄瓜单个重10〜15千克,马铃薯单个重 0.5〜1千克。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是( ) ①夏季气温较低,作物各发育阶段无抑制性高温影响, 光合作用无“午睡”现象, 有机 物累积多②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的累积 ③光照强,有利于作物进行光合作用
④地势高,有利于有机物的累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第8题,该河谷的北坡是阳坡;青藏高原东南河谷常受夏季风(西南风)影响,
21
所以北坡为夏季风迎风坡,丙地为最适宜发展河谷农业的地点之一;海拔低处气温较高,
则乙地气温最高,热量最丰富,河谷底部灌溉方便,故乙地也是最适宜发展河谷农业的地点之一。第
9题,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夏季气温较低,光照
强,有利于作物进行光合作用;作物生长期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质的累积(白天由于无抑制性高
温影响,光合作用无“午睡”现象;夜晚气温较低,作物呼吸作用微弱,消耗有机物少);降水条件
较好,土壤比较肥沃,又有河
水作为灌溉水源,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高产地带。
答案8.D 9.A
(2015 •浙江绍兴二模)下图为我国50?N某牧区的土地利用图。该区域最高海拔1 480
米,区域内最大高差小于300米。读图完成10〜11题。
10.近年来,该区域过度的农业生产活动,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主要表现有()
①土地荒漠化扩大②水环境恶化③洪涝灾害频发
④水土流失加剧⑤地面大幅度沉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11. 该区域的干流河谷地带没有形成林区的主要自然原因可能是()
A. 河道弯曲,冻土广布
B. 地势较低,降水稀少
C. 位于山地背风坡,存在焚风效应
D. 位于山地阳坡,水分蒸发旺盛
解析第10题,我国50?N的某牧区,应为内蒙古东部的半干旱牧区,这里为生态环境
脆弱区。开垦草地、过度放牧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扩大、水土流失加剧,农业生产中使
用化肥、农药可能导致水污染。第11题,该区域内地势高差较小,因地形导致降水差
异较小。河道弯曲,河床两侧排水不畅制约了树木的生长。由于纬度较高,这里存在季
节性冻土,地表下的冻土层阻挡了水分的下渗,也阻止了树木根系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