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占位性病变
内科常见疾病鉴别诊断
内科常见疾病鉴别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局灶性癫痫:癫痫发作常为刺激性症状,如抽搐、发麻症状,常按皮质的功能区扩展。
老年患者局灶性癫痫常为症状性,脑内常可查到器质性病灶。
过去有癫痫病史或脑电图有明显异常(如癫痫波等),有助鉴别。
2、有先兆的偏头痛:其先兆期易与TIA混淆,但多起病于青春期,常有家族史,发作以偏侧头痛、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为主。
而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少见。
每次发作时间可能较长。
3、内耳眩晕症:常有眩晕、耳鸣、呕吐。
除眼球震颤、共济失调外,很少有其他神经功能损害的体征和症状。
反复发作后常有持久的听力下降,一般起病年龄较轻(如梅尼埃症)。
内耳眩晕症还见于良性位置性眩晕。
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脑栓塞)1、脑出血:脑出血常起病于活动时,有高血压病史,起病发展较快,可有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脑膜刺激征,脑出血多见,而且出现得较早;头颅CT可见高密度出血灶。
2、脑栓塞:起病急,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可突然发生意识丧失,但恢复较快,脑脊液检查正常,CT脑扫描可见低密度影,可资鉴别。
3、颅内占位性病变:特别是某些硬膜下血肿,脑脓肿,脑肿瘤也可呈卒中样发病,表现偏瘫等局限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有时颅内高压症状并不明显,CT/MRI检查不难鉴别。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1、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急,多见于青年,常有意识障碍、颈强直、克氏征阳性,可有动眼神经瘫痪,脑脊液压力增高,呈血性,脑血管造影可发现有动脉瘤等,可助诊断。
2、脑栓塞起病急,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可突然发生意识丧失,但恢复较快,脑脊液检查正常,CT脑扫描可见低密度影,可资鉴别。
3、脑血栓形成发病较缓慢,多见于老年人,常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一般发生在休息或睡眠中,起病之初常无意识障碍,脑脊液压力不高、透明,CT脑扫描可见低密度影,可鉴别。
4、颅内占位性病变:特别是某些硬膜下血肿,脑脓肿,脑肿瘤也可呈卒中样发病,表现偏瘫等局限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有时颅内高压症状并不明显,CT/MRI检查不难鉴别。
为什么会得脑瘤?可能原因有这些!
为什么会得脑瘤?可能原因有这些!脑瘤是一种颅内肿瘤,出现颅内肿瘤会压迫到脑子正常运作,从而导致身体出现不良反应,发生脑瘤没有年龄和性别之分,脑瘤也分为两种,如果是恶性脑瘤会危及到生命危险,如果是良性肿瘤可以通过简单的切除手术来进行治疗。
任何一种肿瘤都要占据颅脑内一定的空间,均属颅内占位性病变。
其中常见的有:(1)由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神经胶质瘤,约占颅内肿瘤的的1/3。
(2)由脑膜细胞形成的脑膜瘤,约占脑肿瘤的1/6。
(3)由颅神经的鞘膜细胞形成的神经鞘瘤,约占脑肿瘤的8%-10%。
(4)由脑下垂体细胞形成的垂体瘤,约占脑肿瘤的8%左右。
脑肿瘤亦有良性与恶性之分,神经胶质瘤属恶性;脑神经鞘瘤和垂体瘤多属良性,但脑膜瘤和垂体瘤可以恶变。
颅内转移瘤是由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向颅内转移而形成的,其中以肺癌转移最为常见。
脑肿瘤后头痛的出现,是由于脑内占位性病变引起颅内压力升高而导致的。
早期发现脑肿瘤的信号,对于患者的康复预后是非常重要的。
出现以下症状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1、清晨头痛在清晨四五点钟,往往是在熟睡中被痛醒的,睡得越熟,痛得越重。
起床活动后至八九点钟头痛逐渐减轻以至消失,故称之为清晨头痛,为脑肿瘤所特有。
其发生机机制是由于脑肿瘤使正常的脑脊液循环发生梗阻,尤其是在安睡后脑脊液流动更慢,形成短暂性脑积水而出现剧烈头痛甚或痛醒。
起床活动后促进了血液循环加快,故可使头痛缓解。
2、喷射状呕吐与胃肠疾病的呕吐相比,脑肿瘤患者的呕吐不伴有胃脘闷胀、恶心、腹痛和腹泻,呕吐与进食无关,而是在一阵头痛后突然出现喷射状呕吐,呕吐物常可喷出二三尺远。
因为增高的脑压使延髓的呼吸中枢受到刺激所致。
儿童由于不能表达其他症状,多以无缘无故的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
3、视力障碍正常情况下眼球静脉血由眼静脉回流入脑,患脑肿瘤后引起的脑压增高,眼静脉血液回流不畅导致淤滞水肿,损伤眼底视网膜上的视觉细胞,使视力下降。
有的表现为一时性黑朦,并有短暂的视力丧失,随病情加重逐渐出现持续性的视力减退,最终导致失明。
颅内非肿瘤性占位性病变59例分析
颅内非肿瘤性占位性病变59例分析马惠姿;张星虎;孙振荣;王拥军【期刊名称】《脑与神经疾病杂志》【年(卷),期】2003(011)004【摘要】目的:提高对颅内非肿瘤性占位性病变包括脑脓肿、脑囊虫和结核瘤的临床及影像的认识,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方法:对手术后病理证实的59例非肿瘤性占位性病变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影像的特点及误诊的原因.结果:59例中,脑脓肿33例,脑囊虫18例,结核瘤8例.术前第一诊断正确的25例,误诊34例,误诊率为57.6%.头痛、癫痫和高颅压的症状是主要的临床表现,脑脓肿、脑囊虫和结核瘤的共同影像特点是不同病理时期、不同部位的病变表现不同.结论:临床表现不特异和影像学表现的多样性是容易误诊的主要原因,也是术前诊断肿瘤直接选择手术的原因之一.【总页数】2页(P233-234)【作者】马惠姿;张星虎;孙振荣;王拥军【作者单位】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2【相关文献】1.颅内占位病变的CT诊断(附59例分析) [J], 刘遂平;曹虎2.颅内非肿瘤性-肿瘤相关囊肿的MRI特点分析 [J], 刘贤志;吴晓冬;刘松;刘学军;李莹3.保尔佳动脉内灌注治疗颅内恶性占位性病变的研究 [J], 姜镕;田会铭;吕大劳4.神经外科导航系统在颅内非肿瘤性微小病变手术中的应用(附29例报告) [J], 王福星;姜瑞华;李建国;葛荣霞5.磁共振成像对高原地区颅内非肿瘤性环形强化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J], 史建玲[1];银武[2];德央[2];刘海鹏[2];达珍[3]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颅内占位性病变
颅内占位性病变 - 疾病概述颅脑损伤正常人颅腔内主要有脑组织、脑脊液、脑血管及其管腔内流动着的血液。
在正常情况下,颅腔完全封闭,颅腔容积与其所包含内容物的体积是恒定的,颅内保持着一定的压力(大约0.686-1.96千帕,或者70-180毫米水柱)。
所谓颅内占位性病变,是指颅腔内一定空间被局灶性病变所占据,引起临床局灶性神经症状、体征和颅压增高,这种病变称为颅内占位性病变。
①颅脑损伤引起的各类颅内血肿(如硬脑膜外、下血肿,脑内血肿,混合性血肿)。
②各种自发性颅内出血及血肿。
③颅内各种原发和转移性肿瘤。
④颅内脓肿。
⑤颅内各种肉芽肿。
⑥颅内各种寄生虫病。
⑦其它占位性病变。
详询起病缓急,注意症状发生的先后次序,尤其是首发症状。
有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精神及意识障碍、癫癎发作或运动感觉障碍。
颅内占位性病变 - 临床表现颅内压增高在颅腔内占有一定空间位置的肿块样病变。
如脑肿瘤、脑脓肿和脑血肿。
随着病变体积的增大,颅内压生理调节失代偿,其颅内压力超过正常值(80-180mmH2O),常伴有脑功能障碍。
①头痛。
颅内压增高时其脑膜、重要的血管神经受牵拉引起。
发病初起不典型,重时可逐渐呈持续性,甚至难以忍受。
②呕吐。
是脑干移位和牵拉或肿瘤直接刺激延髓的呕吐中枢,呕吐呈喷射性,不伴有其他消化道症状,常在头痛剧烈时出现,呕吐后头痛稍缓解。
儿童因肿瘤常发生在后颅凹,早期即可出现呕吐,易被误诊为消化道疾病。
③视乳头水肿。
颅内压增高,眼静脉回流受阻,视乳头边界欠清、静脉充血、渗出或出血。
早期视力正常,中晚期因继发性视神经萎缩而视力逐渐减退。
④癫痫发作。
是占位性病变刺激皮层产生的异常放电。
成年人的癫痫发作往往是占位性病变引起。
⑤复视、耳鸣、精神异常。
⑥脑疝。
是颅内压增高的晚期并发症。
手术是唯一可靠的选择手段,可去除病变,缓解颅压高,改善症状,恢复脑功能。
个别病变不能手术切除者可行颅内或颅外减压术,缓解症状,延长寿命。
脱水药物可暂时减轻颅高压,缓解症状。
当心颅内占位性病变诱发头痛
当心颅内占位性病变诱发头痛作者:杨洪波孙斌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11年第10期在日常生活中,头痛是人们常见的问题,有人重视,也有人不以为然,往往被忽略。
最常见的解决办法是自己口服止痛药。
为此,有些人颅内长肿瘤头痛时,除了服止痛药外,常去针灸、按摩而不到医院就诊,未及时发现脑肿瘤,而延误治疗。
希望读者了解“头痛”决不可盲目依赖口服止痛药物,而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才有可能得到有效的治疗。
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赵某,男,66岁,右侧上下肢无力、说话不利索,进行性加重2天,在当地医院按脑梗死治疗,服药、输液无效。
经脑CT检查发现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完全恢复。
经再三询问有无头部外伤史,患者回忆道:在喂牛时,由于牛摇头、牛角敲击头部当即倒地,之后起立未在意,平时患者偶有头痛,并不严重,不影响吃喝。
医生认为这就是一次轻外伤史。
乳突状瘤患者李某,女,8岁,诉头痛加剧两个月,开始以前额部疼痛为主,初期未引起重视,后来逐渐出现全头痛。
一直口服止痛药治疗,无明显好转,时好时坏,改变体位与头痛有明显关系,如睡觉中头痛翻身即可好转,有时撅起屁股趴着等头痛消失。
直到病情加重,头痛时间逐渐加长,间隔缩短,而且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差及精神萎靡,才到医院进行检查。
经过核磁共振检查诊断为侧脑室内占位性病变。
经开颅手术证实此肿瘤生长的位置在侧脑室的室间孔附近,病理诊断为脉络丛乳突状瘤(良性)。
据回顾,患者头痛不是两个月,从轻微头痛算起已经一年多。
患儿头痛主要是因肿瘤逐渐长大并阻塞了侧脑室的室间孔。
造成脑脊液循环不通畅而产生颅内压力增高所致,所以患儿在特殊体位时脑脊液循环通路改善以后,增高的颅内压力得到缓解,头痛症状随之减轻。
乳突状瘤为良性肿瘤,术后2年未复发。
脑膜瘤患者林某,45岁,慢性头痛三年,呈持续性头痛,阵发性加重,且以晨起症状明显,曾多次到医院就诊,诊断为鼻窦炎、血管性头痛,口服止痛药物及血管扩张药物治疗,早期患者口服止痛药物头痛症状能够减轻,后期口服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并且出现了恶心、呕吐,呕吐后头痛有所减轻。
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怎样治疗?
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的治疗方法,治疗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应该吃什么药。
*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1. 对原发疾病的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如颅内血肿,因部位、大小不适合手术治疗者,应保守治疗,给予止血、降颅压、防治感染,同时给镇静、止痛剂等。
对颅内肿瘤或转移瘤,若不适于手术治疗,可予以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2. 给予提高机体抵抗力的支持疗法。
3. 对脑脓肿除外科采用手术清除脓肿外,应积极抗感染、降低颅压治疗,适当应用止痛剂和支持疗法等。
*二、中医*1、中医疗法【头痛的中医辩证与治疗】:头痛是一种常见病,祖国医学历代医家认为,头部经络为诸阳经交会之处,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都上会于此.若...六淫外侵,七情内伤,升降失调,郁于清窍,清阳不运,皆能致头痛.新感为头痛,久病为头风.大抵外感多实证,治宜疏风祛邪为主;内伤头痛,多属虚证,治宜平肝,滋阴,补气,养血,化痰,祛瘀等为主。
但由痰饮,瘀血所致者,为虚中有实,应当分别庄施治.头痛可分偏正、左右、前后、寒热,如痛在脑后,上至颠顶,下连于项,多太阳经风郁;宜用川芎、羌活、蔓荆子、苏叶;痛在左右头角,并连及耳部,多少阳经火郁,宜用菊花、丹皮、山栀子、桑叶、钩藤;痛在前额及眉棱骨处,多阳明经热郁,宜用葛根、白芷、石膏;痛在颠顶,或连于目系,为厥阴经头痛,宜用吴萸,生姜;痛偏左为血虚兼风,宜用川芎,当归,防风,薄荷;痛偏右者,为湿痰挟热,宜用半夏、石膏、苍术、黄芩;寒痛者,畏寒喜暖;热痛者,恶热喜凉;寒热久郁,发时闷痛,欲棉裹者,多湿痰,宜用二陈汤加黄芩、石膏、薄荷、细辛、川芎.另外,气虚者,多因劳而痛,宜用补中益气汤加川芎,天麻;血虚者,心悸,善惊而痛,宜用四物汤加菊花、黄芩、薄荷、甘草;胆火上逆者,多头晕两头角痛,宜用菊花、胆草、黄芩、生地、丹皮、桑叶;肝阳乘胃者,多头痛呕吐,宜用生石决明、竹茹、半夏、茯苓,菊花,钩藤,山栀子,荷叶;另外,胆经郁热,令人头角额尖跳痛,如针刺,非酒洗胆草不能除也.*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怎么治疗,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颅内占位效应名词解释
颅内占位效应1. 概述颅内占位效应(Intracranial mass effect)是指在颅内存在占据空间的病变,如肿瘤、血肿、脑水肿等,通过对周围组织的压迫、位移或改变代谢等方式,导致颅内压力增高、脑组织功能障碍和颅内结构的改变。
颅内占位效应是一种临床病理学概念,对于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等领域的医生具有重要意义。
2. 形成机制颅内占位效应的形成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1 颅内压力增高颅内占位效应的主要表现之一是颅内压力的增高。
当颅内出现占据空间的病变时,病变组织的体积增大,导致颅内容积减少,从而引起颅内压力的升高。
颅内压力增高会影响到脑组织的血液循环,导致脑缺血、缺氧等病理改变。
2.2 脑组织位移颅内占位效应还可以导致脑组织的位移。
当颅内出现占据空间的病变时,病变组织对周围正常脑组织施加压力,导致正常脑组织向外移位。
脑组织的位移可能会引起脑组织的功能障碍,如运动、感觉、语言等功能的异常。
2.3 脑组织压迫颅内占位效应还可以通过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来产生影响。
占位病变的体积增大会对周围脑组织施加压力,导致脑组织的功能受损。
压迫作用可能会导致神经元的损伤、脑血管的受压、脑脊液的循环障碍等。
2.4 脑代谢改变颅内占位效应还可以通过改变脑代谢来产生影响。
占位病变可能会引起脑组织的代谢紊乱,如酸碱平衡紊乱、能量代谢障碍等。
这些代谢改变可能会导致脑组织功能异常,进而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3. 临床表现颅内占位效应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占位病变的性质、位置、大小和速度等因素。
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3.1 颅内高压症状颅内占位效应导致颅内压力增高,常常表现为头痛、呕吐、视力模糊等颅内高压症状。
颅内高压症状的程度和严重程度与占位病变的性质和速度有关。
3.2 神经系统功能障碍颅内占位效应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如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异常、语言障碍等。
这些障碍的出现与占位病变的位置和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程度有关。
3.3 颅内结构改变颅内占位效应还可能导致颅内结构的改变,如脑室扩大、脑组织萎缩等。
神经内科疑难病例类型
神经内科疑难病例类型神经内科疑难病例: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言:颅内占位性病变是神经内科中常见的疑难病例之一。
该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化,对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本文将从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提高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一、定义颅内占位性病变是指颅内一定范围内的异常结构或异常组织代替正常脑组织所引起的病变。
它可以是肿瘤、脓肿、囊肿、血肿等。
二、病因颅内占位性病变的病因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1. 肿瘤:脑肿瘤是最常见的颅内占位性病变,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如脑胶质瘤、脑膜瘤等。
2. 脓肿:脑脓肿通常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如化脓性扁桃体炎、颅脑损伤等导致的细菌感染可引发脑脓肿。
3. 血肿:颅内血肿常见于外伤引起的头部损伤,如颅脑损伤、脑血管疾病等。
4. 囊肿:颅内囊肿多由先天性畸形引起,如囊性脑瘤、脑囊肿等。
5. 其他:颅内占位性病变还可以是脑梗死、脑膜炎等。
三、临床表现颅内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表现因病变的部位和性质而异。
常见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癫痫发作、肢体无力、视力下降等。
具体症状还需结合病史和体格检查来判断。
四、诊断1. 详细病史采集:包括病程、症状的出现与变化、有无外伤史等。
2. 神经系统检查:包括神经功能检查、脑神经检查、肢体力量检查等。
3. 影像学检查:颅脑CT和MRI是诊断颅内占位性病变的重要手段,可以显示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等信息。
4. 实验室检查:如脑脊液检查、血液生化检查等。
五、治疗颅内占位性病变的治疗方法多样,应根据具体病变类型和患者的情况进行选择。
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
对于恶性肿瘤,还可考虑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六、预后颅内占位性病变的预后取决于病变的性质、位置、大小以及患者的整体情况等因素。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但某些病变仍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或生命威胁。
结论:颅内占位性病变是神经内科中常见的疑难病例,对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颅内占位病变与高血压病例
❖ 考虑中枢神经细胞瘤(WHOⅡ级)。
术后诊断
中枢神经细胞瘤(WHOⅡ级)切除术后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切除术后)
• MRI: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轻 中度强化,可见流空血管及钙化。
术中所见
❖ 肿瘤位于左侧侧脑室,黄褐色,部分质软,部分质 韧,伴有沙粒样钙化,血供丰富,大小约 3.0x3.0x3.5cm,边界清楚,起源于透明隔。
病理回报
❖ (左侧侧脑室)肿瘤组织由圆形、卵圆形的细胞组成,细胞大小相对一致,核圆形、卵圆形, 胞浆透亮,可见广泛钙化,血窦丰富。
目前诊断
✓ 1、高血压病(1级); ✓ 2、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 ✓ 3、颅内占位性病变性质待查
脉络丛乳头状瘤? 室管膜瘤? ✓ 4、脾大(待查) ✓ 5、血尿(待查)
转科后检查
• 头颅MRI:颅脑结构对称,双侧脑室扩大,左侧脑室内可见 不规则团块状长T1长T2信号影为主,内见不规则斑片状短T1 等/低T2信号影,大小约55x40mm,以宽基底附于侧脑室壁, 增强扫描中度不均匀强化,病变附着于透明隔,透明隔推挤 明显向右移位;余脑室系统大小、位置如常,脑沟、池未见 明显增宽, 双侧筛窦粘膜轻度增厚。
外心音, 腹(-)。
辅助检查
生化21(2012-12-20):ALT 50U/L,AST 36U/L,LDH 261U/L, HDL-C 0.79mmol/L,余正常。
肾及肾上腺B超(2012-12-24门诊):左侧肾上腺区实性占位, 范围约3.0×2.1cm。
颅内多发环形强化囊性占位病变MRI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转移瘤
病史:患者,男,58,因“间断咳嗽1年,加重3个月”入院。
如图1-10(1为T2WI轴位,2为FLAIR轴位,3为T1WI轴位,4为T1WI矢状位,5为T1WI冠状位,6为T1WI增强轴位,7为T1WI 增强矢状位,8为T1WI增强冠状位,9为DWI,10为ADC)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基础解剖影像: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1-15为正常人颅脑主要层面T2WI轴位图片图11为中脑层面,主要包括中脑(黄色箭头),前方为桥前池(棕色箭头),后方为第四脑室(蓝色箭头),颞叶(绿色箭头),小脑半球(白色箭头)。
图12为中脑大脑脚层面,主要包括双侧大脑脚(黄色箭头),前方为鞍上池及脚间池(棕色箭头),后方为四叠体池(蓝色箭头),颞叶(绿色箭头),小脑上蚓部(白色箭头)。
图13为基底节层面,主要包括尾状核(黄色箭头),豆状核(包含壳核、苍白球,苍白球呈低信号,提示含铁或钙质成分,棕色箭头),丘脑(蓝色箭头),颞叶(绿色箭头),右侧脑室后角(白色箭头)。
图14为侧脑室体部层面,主要包括侧脑室体部(黄色箭头),尾状核头(棕色箭头),胼胝体压部(蓝色箭头),额叶(绿色箭头),顶叶(白色箭头)。
图15为半卵圆中心层面,主要包括半卵圆中心(黄色箭头),大脑纵裂(棕色箭头),上矢状窦(蓝色箭头),额叶(绿色箭头),顶叶(白色箭头)。
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影像描述:右侧颞枕叶、左侧丘脑可见多个结节样异常信号影,大小为3x4x5cm,呈长T1长T2信号,周围见少许长T1长T2带状信号影。
增强呈环形中等强化,内壁毛糙,外壁光滑。
DWI病灶呈低信号,ADC呈高信号。
影像诊断:双侧脑内多发囊性占位病变,结合病史,考虑转移瘤可能。
颅内环形强化:环形强化是一类以增强后呈现环形高信号为主要表现的异常病变,其形态包括花环状(图16)、圆环状(图17),子母环(图18),开环(图19)。
花环状强化壁薄厚不均,无张力,内壁不光滑、外壁光滑多见。
颅内压增高是怎么回事
颅内压增高是怎么回事
颅内压增高是怎么回事?成人的正常颅内压为0.7-2.0kPa (70-200mmH2O),儿童的正常颅内压为0.5-1.0kPa (50-100mmH20),超出这个范围则为颅内压增高。
那么,颅内压增高是怎么回事呢?颅内压增高怎么办好?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颅内压增高是怎么回事?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1、颅内占位性病变
颅内肿瘤、血肿脓肿囊肿、肉芽肿等,既可占据颅腔内一定的容积,又可阻塞脑脊液的循环通路,影响其循环及吸收。
此外,上述病变均可造成继发性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
2、颅内感染性疾病
各种脑膜炎脑炎、脑寄生虫病,既可以刺激脉络丛分泌过多的脑脊液,又可以造成脑脊液循环受阻(梗阻性及交通性脑积水)及吸收不良;各种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的毒素可以损伤脑细胞及脑血管,造成细胞毒性及血管源性脑水肿;炎症、寄生虫性肉芽肿还可起到占位作用,占据颅腔内的一定空间。
3、颅脑损伤
如果患者出现颅脑损伤的话,则会导致颅内压增高,并且还会出现水肿的症状。
4、脑缺氧
各种原因造成的脑缺氧如窒息、麻醉意外、CO中毒,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如肺性脑病、癫痫持续状态重度贫血等,均可造成脑缺氧,进一步引起血管源性及细胞毒性脑水肿。
5、中毒。
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有哪些症状?
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有哪些症状?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症状,尤其是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的早期症状,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有什么表现?得了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会怎样?以及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有哪些并发病症,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
*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常见症状:
血管神经性头痛、颅内头痛、紧箍咒一样头紧、视乳头水肿、继发性视神经萎缩
*一、症状
约30%脑瘤病人以头痛为主要申诉。
初期的头痛常位于病变的同侧,后期有颅内压增高时呈现为弥漫深在的持久性钝痛,晨起较重,在咳嗽、大便用力或打嚏时头痛加重。
一般不如偏头痛或脑血管破裂出血时那样严重,多数不影响睡眠。
随占位病变增大及颅内压增高,病人出现呕吐及视乳头水肿,最后因继发性视神经萎缩使视力减退或双目失明。
根据头痛、呕吐及视乳头水肿,结合进行性加重的局部定位体征及相应的神经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以上是对于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的症状方面内容的
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并发症,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
*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常见并发症:
视神经萎缩
*一、并发病症
头痛严重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及视乳头水肿。
最后因继发性视神经萎缩使视力减退或双目失明。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症状,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颅脑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颅 脑 占位 性 病 变 的影像 学诊 断 分 析
林 永 聪
广 西 陆 川 县 人 民 医 院 陆 川 5 3 7 7 0 0
【 关 键 词 】 颅 脑 内 占位 性 病 变 ; 超声 检查 ; 影 像 学 诊 断
方 案 以 及 预后 的判 断具 有 非 常重 要 的意 义 。
l 资 料 与 方 法
磁共 振 显 像 ( MRI ) : 采 用 超 导 型 扫描 仪 , 最 大 梯 度 场
3 3 . 2 mT/ m, 梯度切 换频 率 1 9 9 T/ ( r l l ・s ) 。均 使 用 标 准 头
[ 7 ] 刘勇章 , 胡小鹏 , 王耀南 , 等 .肱骨 骨折伴 桡神 经损 伤的 治疗
[ J ] .I 临床 骨 科 杂 志 , 2 0 0 5 , 1 2 ( 4 ) : 3 5 5 — 3 5 6 .
( 收稿 2 O 1 3 O 6 — 2 1 )
中, 应加强营养支持 , 并合理给予物理疗 法 , 从 而 提 高 其 临 床
者采取保 守治疗具有较好效果 , 而对于肱骨骨 折合并上肢 神
经 重度 损 伤 患者 采 取 早 期 手 术 治 疗 效 果 明显 ] 。因此 , 临床
应 依 据 患者 病 情 , 选 取 正 确 治疗 方 法 。在 采 取 保 守 治 疗 过 程
[ 6 ] 蔡屠 乙 冰. 1 0 o例 肱 骨 骨 折 手 法 复 位 后 并 发 桡 神 经 损 伤 的 研 究 [ J ] .中 国 医药 指 南 , 2 0 1 3 , 1 2 ( 2 ) : 2 1 1 — 2 1 2 .
颅内占位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1)出血(颅内压增高)是脑手术后最危险的并 发症。多发生在术后24~48小时内。 2)脑脊液漏:注意伤口、鼻等有无脑脊液漏。 3)尿崩症 4)便秘
END
症状体征
三、小脑: 小脑半球:患侧肢体共济失调,如指鼻及跟膝胫
试验不稳 准,快复轮替运动不能、辨距不良、回 缩现象、构音困难、眼球震颤、肌张力减低,深 反射迟钝或消失,步态不稳、向患侧跌倒等。 小脑蚓部:躯干共济失调为主,步态蹒跚,左右 摇晃,站立不稳。 小脑桥脑角:眩晕、患侧耳鸣、耳聋、面部感觉 障碍、周围性面瘫、眼震及小脑性共济失调,可 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对侧锥体束征等。
>200mm 水柱为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
颅内容积的组成:
脑组织
脑脊液
血液
颅内占位性病变 - 临床表现 :
头痛 呕吐 视乳头水肿 癫痫发作 、脑疝 复视、耳鸣、精神异常
分类
脑内、脑外 幕上和幕下 颅内肿瘤,包括原发性和转移性肿瘤 颅内肿瘤,包括外伤性血肿(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
手术后护理
颅内肿瘤在术后常出现一些并 发症和不良反应,会直接导致手术 的效果,因此术后的护理是非常重 要的,我们建议患者家属需要注意 以下护理,让患者防止不必要的感 染和并发症。
术后护理
一、一般护理
1、体位:全麻未醒病人,取侧卧位 ;意识清醒, 血压平稳取头高足低位;幕上开颅术后取健侧卧 位;体积较大肿瘤切除术后取24小时内术区应保 持高位。 2、营养及输液:维持营养给予足够的肉类蛋白质; 颅脑手术后均有脑水肿反应,应适当控制输液量, 每日以1500—2000ml。
上皮样囊肿
(二) 继发性肿瘤 1. 转移瘤:肺癌 ,乳腺癌等。 2. 邻近侵入:鼻咽癌,眼眶肿瘤等。
护理查房颅内占位
房护理查张琴神经外科一.病情介绍29月天于2013年3岁,因头晕、头疼、精神差、意识障碍杨大均,71床,男,543mmHg,意次/分,BP120/72次T36.5°C,P70/分,R18日入院。
既往史:无特殊.查体:识呈昏睡状,精神差,大声呼之可应,问答基本切题,语言含糊不清,查体合作,肢体活动、诊乏力。
双瞳等大形圆光敏约0.3mm,耳鼻腔未见流血流液。
辅查:MRI示颅内占位. 动脉瘤?左额颞胶质瘤?现为入院第二日。
颅内压力高,病情危重。
/断:颅内占位.专科概述二颅内占位性病变:是在颅腔内占据一定空间位置的一组疾病的总称,临床上以颅内压增)和局灶性神经损害为特征,其中以颅内肿瘤,脑脓200mmH2O高(即成人颅压>1.96kPa或肿等为常见。
发病机理:正常人颅腔内主要有脑组织、脑脊液、脑血管及其管腔内流动着的血液。
在正常情况下,颅腔完全封闭,颅腔容积与其所包含内容物的体积是恒定的,颅内保持着一定。
所谓颅内占位性病变,是指颅腔内)千帕,或者70-180的压力(大约0.686-1.96毫米水柱一定空间被局灶性病变所占据,引起临床局灶性神经症状、体征和颅压增高,这种病变称为如硬脑膜外、下血肿,脑内血肿,混合( ①颅脑损伤引起的各类颅内血肿颅内占位性病变。
②各种自发性颅内出血及血肿。
③颅内各种原发和转移性肿瘤。
④颅内脓肿。
⑤)性血肿颅内各种肉芽肿。
⑥颅内各种寄生虫病。
⑦其它占位性病变。
该患者怀疑动脉瘤。
、颅内压增高:在颅腔内占有一定空间位置的肿块样病变。
如脑肿瘤、脑脓肿 1临床表现和脑血肿。
随着病变体积的增大,颅内压生理调节失代偿,其颅内压力超过正常值(80-180mmH2O),常伴有脑功能障碍。
2、头痛颅内压增高时其脑膜、重要的血管神经受牵拉引起。
发病初起不典型,重时可逐渐呈持续性,甚至难以忍受。
3、呕吐是脑干移位和牵拉或肿瘤直接刺激延髓的呕吐中枢,呕吐呈喷射性,不伴有其他消化道症状,常在头痛剧烈时出现,呕吐后头痛稍缓解。
颅内占位
症状体征
二、“中线”结构: 其特点是肿瘤所在部位并不完全反映该部位损害的症状, 如不论肿瘤长在纹状体或丘脑,一般而论很少有纹状体或丘脑 的症状。其次常发生严重精神障碍,大多数病例无癫癎发作, 缺乏明显的单侧功能丧失的症状。 (1)第三脑室:①“脑室危象”为脑脊液循环突然梗阻,随即产 生急性颅内压增高症状,持续时间不长,间歇发作。②精神障 碍。③突然跌倒。 (2)丘脑:颅内压增高症状。 (3)侧脑室:脑室为“静区”,肿瘤需长得足够大时才产生症状。 (4)胼胝体:“胼胝体综合征”:左手失用症是重要体征之一
2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及鼻腔的分泌 物,定时协助病人翻身、拍背,必要时雾化吸入, 防止肺部感染。 3 癫痫发作的护理:保护病人安全,及时应用抗 癫痫的药物。 4 术前准备:协助病人做好各项检查;消除引起 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做好皮肤的护理;留置尿管, 保持大便通畅,保持口鼻腔清洁;向病人及家属 说手术过程及手术后的可能情况。 5 心理护理 :给予心理支持,使病人及家属能 够面对现实,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帮助家属学 会对病人的照顾。
治疗方法
颅内病变治疗的前提是准确的诊断和精确的定 位。脑血管造影(DSA)、磁共振(MR)检查是诊 断颅内病变的主要方法。头颅MR图像能够准确显现 颅内解剖的结构,但由于部分病变如较小的动静脉 畸形在MR上显示不够清楚,不能确定病变是否存在, 而DSA脑血管造影可以清晰显示颅内血管,被认为 是诊断颅内血管异常的“金标准”,通过图像可以 了解病变的血供情况,但难以精确定位。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1)出血(颅内压增高)是脑手术后最危险的并 发症。多发生在术后24~48小时内。 2)脑脊液漏:注意伤口、鼻等有无脑脊液漏。 3)尿崩症 4)便秘
END
手术后护理
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的科普知识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减 少疾病风险。
预防脑部疾病的发生是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
如何预防颅内占位性病变?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尤其是有症状或高风险人群 。
早期发现潜在问题有助于及时干预。
如何预防颅内占位性病变? 避免外伤
尽量避免头部外伤,尤其是在运动或进行高风险 活动时要注意保护。
如何治疗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 缓解措施
在治疗过程中,可以使用止痛药物来缓解头 痛症状。
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
如何治疗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 心理支持
患者及其家属应获得心理支持,帮助应对疾 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心理治疗和支持小组可以提供情感支持。
如何预防颅内占位性病变?
如何预防颅内占位性病变?
早期发现病变有助于改善预后。
何时就医?
及时诊断
医生会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来确认病变的 存在和性质。
确诊后,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如何治疗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 的头痛?
如何治疗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 治疗方法
治疗方案通常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 ,具体取决于病变的类型和位置。
有些良性肿瘤可能只需定期观察。
这些病变可能是良性或恶性的,且会对周围脑组 织造成压迫。
什么是颅内占位性病变?
常见类型
常见的颅内占位性病变包括脑肿瘤、脑动脉瘤、 脑膜瘤和血肿等。
不同类型的病变可能会引起不同的症状和并发症 。
什么是颅内占位性病变? 发病原因
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形成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 感染、外伤等有关。
了解发病原因有助于早期预防和诊断。
为什么会引起头痛? 伴随症状
颅内占位性病变健康宣教
颅内占位性病变治疗
手术治疗
01
手术目的:切除 病变组织,缓解 症状,防止病情
恶化
02
03
04
手术方式:开颅 手术、微创手术、 立体定向手术等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 现和治疗疾病
06
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减 少环境污染对身体的影响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 查,包括头部 CT或MRI检查
避免接触有害物 质,如辐射、有 毒化学物质等
关注家族病史, 如有相关疾病, 应定期进行专项 检查
保持良好的心理 状态,避免过度 紧张和焦虑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如健康饮 食、规律作息、 适当运动等
颅内占位性病变 健康宣教
x
颅内占位性病变 概述
颅内占位性病变 治疗
颅内占位性病变 预防
颅内占位性病变概述
病变类型
肿瘤性病变: 如脑膜瘤、胶 质瘤、垂体瘤 等
血管性病变: 如动脉瘤、动 静脉畸形等
感染性病变: 如脑脓肿、脑 结核等
外伤性病变: 如脑震荡、脑 挫伤等
代谢性病变: 如脑积水、脑 脂质沉积症等
手术风险:出血、 感染、神经损伤
等
术后护理:保持 伤口清洁,避免 感染,定期复查, 注意饮食和休息
药物治疗
抗癫痫药物:用 于控制癫痫发作, 如卡马西平、苯 妥英钠等
抗凝药物:用于 预防血栓形成, 如肝素、华法林 等
抗肿瘤药物:用 于治疗颅内肿瘤, 如替莫唑胺、顺 铂等
辅助药物:用于 缓解症状,如止 痛药、止吐药等
病情摘要范文
病情摘要范文病情摘要,患者为一名45岁女性,主诉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1周。
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双侧上肢肌力4级,双侧下肢肌力3级,双侧腱反射减弱。
头颅MRI示,颅内占位性病变。
患者病情较重,需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并及时处理。
近期,我院收治了一位患者,45岁女性,因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症状1周入院就诊。
经详细询问和检查,患者神志清楚,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双侧上肢肌力4级,双侧下肢肌力3级,双侧腱反射减弱。
头颅MRI示,颅内占位性病变。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我们初步诊断为颅内占位性疾病,病情较重,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并及时处理。
对于这位患者的病情,我们非常重视,因为颅内占位性疾病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我们立即安排了进一步的检查,包括颅脑CT、腰椎穿刺等,以明确病变的性质和位置,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同时,我们还邀请了神经外科专家会诊,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最专业的治疗和护理。
在治疗方面,我们采取了积极的治疗措施,包括控制颅内压、改善脑血流等,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和提高生存率。
同时,我们还为患者提供了全面的护理,包括定期监测生命体征、营养支持、心理护理等,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家属也给予了我们充分的信任和支持,他们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在患者的日常护理和心理抚慰上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我们相信,在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共同努力下,患者一定能够顺利度过这次危机,重获健康。
总之,对于这位患者的病情,我们将会全力以赴,尽最大努力为患者提供最专业的治疗和护理。
我们相信,在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共同努力下,患者一定能够战胜疾病,重获健康。
希望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回归正常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囊虫
脑包虫
血吸虫
良性颅内压增高:
颅内高压 无神经系统局灶体征
外展神经不全麻痹 视乳头水肿
脑脊液成分正常
假脑瘤
颅内压增高的治疗
一般处理:留院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对症处理
—频繁呕吐者禁食等 —降颅压药物:甘露醇、甘油果糖、利尿剂、白蛋白 —激素 —冬眠或亚低温疗法 —巴比妥治疗 —辅助过度通气 去除病因 —脑脊液引流、开颅减压、抗生素 —手术切除 —放疗:多发转移瘤、恶性淋巴瘤、恶性胶质瘤、髓母细胞瘤 —化疗:恶性淋巴瘤、恶性胶质瘤 —靶向药物治疗
四脑室室管膜瘤
右侧CPA脑膜 表皮型脑膜瘤
垂体微腺瘤
垂体巨腺瘤
颅咽管瘤
听神经瘤
转移瘤
1 颅内血肿 2 颅内肿瘤 3 脑脓肿 4 颅内寄生虫
脑实质脓肿 硬膜外脓肿 硬膜下脓肿
脑脓肿
脑脓肿:脑组织内发生化脓性感染形成脓腔 临床表现
— 头痛:剧烈,多在病灶侧,常呈持续性加重 — 颅内压增高症状 — 全身感染症状 两种危象: — 脑疝 — 急性化脓性脑膜炎、脑室管膜炎(脓肿溃破扩散) CT:边缘清楚的低密度灶,环形强化 MRI:更具诊断价值
意识障碍 神经体征 头颅CT 脑脊液
脑出血
脑出血
60岁以下
脑梗塞
多为60岁以上
活动中 数分钟至数小时达高峰
安静状态或睡眠中 十余小时或1-2天达到高峰
多有
多无
头痛、呕吐、嗜睡、打哈欠 轻或无 等颅高压症状
较重
较轻或无
多为均等性偏瘫(内囊) 多为非均等性偏瘫
高密度病灶 部分可见血性
低密度病灶 无色透明
1 颅内血肿 2 颅内肿瘤 3 脑脓肿 4 颅内寄生虫
原发性颅内肿瘤 颅内转移瘤
各种颅内肿瘤发病率
5.7%
0.7%
3.6% 8.5%
1.6%
40.4%
10.2% 12.3%
16.9%
颅内肿瘤
胶质瘤 脑膜瘤 垂体瘤 神经鞘瘤 先天性肿瘤 血管性肿瘤 原发肉瘤 转移瘤 其它
颅内肿瘤发生规律
2岁以下: 幕上/幕下约2:1 2-10岁: 幕下多于幕上 10-15岁:大致相等 15岁以上(成年):幕上多于幕下
—头晕 —头皮静脉怒张 —头颅叩诊呈破罐音 —额眶部浅静脉扩张
三主征
Foster-Kennedy syndrome
Macerwen sign
Cushing response
脑疝:
小脑幕裂空疝 枕骨大孔疝
镰下疝
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颅内占位
1 颅内血肿 2 颅内肿瘤 3 脑脓肿 4 颅内寄生虫
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血肿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实质出血
外伤情况 外伤与血肿部位关系 颅骨骨折 中间意识清醒期 CSF含血程度 病程 CT表现
硬膜外/下血肿
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血肿
头部处于静止状态时受暴 力打击 暴力打击点附近
有
头部处于运动状态时受暴 力打击
暴力打击点对应部位(对 冲性损伤)
无
多有
多无
无或含血少
原发性中枢性淋巴瘤 中枢神经转移癌 恶性胶质瘤
颅内多发肿瘤
病史和体格检查 辅助检查手段:
血液
垂体瘤:生长激素 泌乳素 生殖细胞瘤:促绒毛膜激素 甲胎蛋白
肿瘤标志物 X-ray CT MRI PET CSF
颅内肿瘤诊断
右颞纤维型 星形细胞瘤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小脑蚓部 髓母细胞瘤
颅内占位性病变:
— 颅内血肿 — 颅内肿瘤 — 脑脓肿 — 寄生虫
先天性畸形
— 狭颅症 — 颅底凹陷症 (使颅腔容积变小)
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脑血流量降低、脑缺血、脑死亡 脑移位和脑疝 脑水肿 Cushing反应 胃肠功能紊乱及消化道出血 神经源性肺水肿
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头痛 呕吐 视神经乳头水肿 意识障碍及生命体征变化: 其他症状及体征
含血较多
多为急性,部分为亚急性 可为急性、亚急性、慢性
高密度梭形,骨窗位常见 血肿邻近骨折
高密度、等密度、高低混
合密度或低密度病灶,呈 新月形
X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蛛网膜下腔出血
➢ 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左右 ➢ 病因
—颅内动脉瘤 —血管畸形 ➢ 临床表现: —头痛:一生中经历的最严重的头痛 —脑膜刺激征 —其他:眼部症状,精神症状等
儿童期: -幕下:小脑星形细胞瘤,脑干胶质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 -幕上:星形细胞瘤,颅咽管瘤 -转移瘤罕见
成人: -幕上肿瘤占70%,如大脑半球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听神 经瘤、转移瘤
脑叶 胼胝体 脑室系统 丘脑 基底节 脑干 小脑 脑桥小脑角 鞍内及鞍上区 鞍旁及斜坡
颅内肿瘤的解剖定位
1 颅内血肿 2 颅内肿瘤 3 脑脓肿 4 颅内寄生虫
脑囊虫 血吸虫 包虫
颅内寄生虫
诊断要点: 1、疫区生活史 2、病史及检查证实有寄生虫感染 3、实验室检查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脑脊液补体结合试验阳性
4、影像学检查:CT、MRI
颅内寄生虫
脑囊虫病:最常见,由猪带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寄生于脑 组织所引起的疾病,是囊虫病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临 床表现为癫痫发作、颅内压增高和精神障碍三大基本症状
X
蛛网膜下腔出血
并发症 —再出血 —脑血管痉挛:造影选在SAH后3天内或3-4周后 —脑积水:以远期并发的正常颅压性脑积水多见 —其他:脑室积血、丘脑下部损害、脑梗塞、癫痫
治疗 —内科治疗 1)绝对卧床休息,床头抬高15-20度 2)降颅压 3)预防再出血 4)预防脑血管痉挛 —手术治疗
X
发病年龄 起病状态 起病速度 高血压史 全脑症状
脑型血吸虫病:为血吸虫虫卵在脑组织中沉积,引起迟发 性超敏反应。对于来自血吸虫病流行区的农村患者,凡表
v
现有癫痫、颅内压增高或神经系统损害症状都要怀疑本病 的可能。 脑包虫病又称脑棘球蚴病,系人体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幼 虫所致的疾病,本病主要见于畜牧区,我国西北/华北/西 藏等地均有散发。脑包虫病约占包虫病的1%~2%。
颅高压及颅内占位
华东医院神经内科
颅腔
— 内容物:脑组织、脑脊液、血液 — 容积:~1400-1500ml — 颅内压 颅内压
— 正常:70-180 mmH2O — 降低:<70 mmH2O — 增高:>200 mmH2O
颅内压
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1
2
3
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大
— 脑水肿 — 脑积水 — 颅内静脉回流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