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声乐教学三要素优选稿
儿童声乐教学的三大要点
![儿童声乐教学的三大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2bd8afb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98.png)
儿童声乐教学的三大要点儿童声乐教学的三大要点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国人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对儿童进行音乐素质教育,已列入家长必需的考虑议程。
越来越多的儿童喜欢并选择正规学习声乐,儿童声乐教学已成为声乐教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是yjbys店铺提出的三点要点,供大家参考。
一、生理特点现代社会物质条件比较丰富,儿童丰衣足食,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们常常用唱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快乐的情绪。
但是处于发育期的孩子们,声带比较稚嫩,需要在老师正确的指导下去唱歌,否则乱唱会导致声带受损,甚至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六岁以前的孩子,他们的喉头和声带是成人的一半,甚至还不到一半,胸腔也很小,呼吸较浅,这时他们多用头腔共鸣。
因此声音听起来比较响亮、甜美而透明,嗓子就好比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此时家长无需急于求成,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自然发展,多欣赏一些有水平的音乐,学唱一些简单的儿歌,主要任务是让其对音乐产生兴趣,培养良好的乐感和节奏感。
同时,也可鼓励儿童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内容,让他们随着音乐动起来,以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力及表现力。
值得强调的是,不管儿童做出来的动作怎样,家长都要给予积极的表扬和鼓励。
七岁的孩子开始学习声乐最好,这时的童声与幼儿又有所不同,是两片短小的薄薄的声带振动发出的纯净的基音,加上口腔共鸣形成的明亮清脆的个性音色,稚气可爱,非常迷人。
但这是一种纯自然的音色,缺少科学发声方法的支持,头腔共鸣比较少,因此歌唱时高音上不去,喊的成分会比较多。
学习了科学的发声方法,加入气息和头腔共鸣,以假声带原来的真声,音色就会有所改变,变得圆润、浑厚,但会失去一些明亮度和稚气感。
但是,头腔共鸣能产生一种饱满和通畅的感觉,能够轻松解决高音。
因此,在儿童的声乐教学中,不能因为怕改变明亮可爱的自然的童声音色而在发声方法上有所保留。
学声乐学的就是科学的发声方法,如果因为自然的童声音色好听,就不学头腔共鸣,对儿童来讲,最终会得不偿失。
浅论声乐艺术指导中“基本三要素”与各类语言的声乐性指导
![浅论声乐艺术指导中“基本三要素”与各类语言的声乐性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b5608c43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38.png)
浅论声乐艺术指导中“基本三要素”与各类语言的声乐性指导声乐艺术是一门需要综合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的艺术形式,而声乐艺术指导在教学中常常会强调“基本三要素”,即呼吸、发声和发音。
不同的语言在声乐性指导中也会有各自的特点和要求。
本文将从“基本三要素”和各类语言的声乐性指导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声乐艺术指导中的“基本三要素”即呼吸、发声和发音。
这三个要素贯穿了整个声乐表演过程,是声乐技巧的基本。
呼吸是声音产生的基础,良好的呼吸技巧可以帮助歌手产生充足的气息,使声音更加富有表现力和持久力。
在声乐指导中,学生需要通过掌握正确的呼吸方式和训练来提高呼吸技巧,如深呼吸、腹式呼吸等。
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如调整姿势、控制呼气等。
发声是声乐表演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良好的发声技巧可以保障歌手的音准和音色的稳定和美好。
在声乐指导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式,如发声要从低腹部发出,保持嗓音柔和和稳定,发声时控制气流等。
通过反复的练习和指导,学生可以逐渐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并提高声音的质量和表现力。
发音是声乐表演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发音特点和规律,因此在声乐性指导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语言特点进行指导。
学生需要通过掌握不同语言的发音方式和特点来提高歌曲的表现力和准确性。
在英语的声乐性指导中,学生需要注重清晰的元音和辅音发音,同时需要注重口型和舌位的准确性。
在意大利语的声乐性指导中,则需要特别注意元音的发音和滑音的运用等。
声乐艺术指导需要注重“基本三要素”和各类语言的声乐性指导。
通过不断地训练和指导,学生可以逐渐掌握正确的呼吸、发声和发音的技巧,同时也可以提高不同语言歌曲的表现力和准确性。
老师在声乐指导中也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声乐技巧和艺术表现。
通过对“基本三要素”和各类语言的声乐性指导的认真学习和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声乐技巧,提高声乐表演水平,展现更加美妙的声音。
教案模板儿童声乐(3篇)
![教案模板儿童声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058e04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e1.png)
第1篇课时:2课时年级:幼儿园大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声乐技巧,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1. 声乐基础知识:音阶、节奏、旋律、呼吸等。
2. 儿童歌曲演唱: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歌曲进行演唱。
3. 音乐欣赏:欣赏经典儿童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与学生互动,唱一首简单的儿歌,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说出儿歌中的音阶、节奏等要素。
二、基本知识讲解1. 教师讲解音阶、节奏、旋律、呼吸等声乐基础知识。
2.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些知识。
三、歌曲演唱1. 选择一首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歌曲,如《小星星》。
2.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注意音准、节奏和呼吸。
3. 学生分组,每组演唱一首歌曲,教师进行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一节课学过的歌曲。
2. 学生进行小组演唱,教师进行点评。
二、音乐欣赏1. 播放经典儿童歌曲,如《两只老虎》、《卖报歌》等。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
3. 学生分享自己对歌曲的欣赏感受。
三、歌曲创作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歌曲创作,如改编儿歌。
2. 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首歌曲,教师进行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积极参与、认真演唱等。
2. 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如歌曲演唱、创作等。
3. 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1. 声乐教材2. 音乐播放设备3. 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教学注意事项: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歌曲和教学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儿童声乐教学三要素
![儿童声乐教学三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6cfad267a26925c52cc5bf5a.png)
儿童声乐教学三要素声乐艺术是一门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用心、用脑、用嗓、用耳去感觉的艺术。
声乐教学不只是让小学生学会几首歌曲,单纯地解决一些声音技巧问题;而是培养小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所学知识技巧运用到实践中去。
一、声音训练是基础在声乐教学中,发声练习必须放在首位。
声音的好坏、音域的宽窄,是能否唱好一首歌的关键所在。
发声练习时要对姿势、呼吸、发声、节奏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训练,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发声技能技巧,正确运用到演唱当中。
1.姿势一正确的歌唱姿势,是歌唱发声的基础。
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应反复提醒学生注意姿势,要求他们做到:(1)身体自然直立,全身保持松驰;站立时两脚自然分开,与双肩平行,两手自然下垂;头部自然保持平稳,双眼平视前方;胸稍向前挺起,腹部微收;面带微笑,身体重心略向前倾。
2.呼吸一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基础和动力。
我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静坐练习。
指导学生坐正,不要坐满凳,嘴轻轻闭上,将两手贴在助下(约2—3分钟)。
当学生感到两肋呼吸的动作时,再向他们说明歌唱呼吸的正确位置。
这个练习可避免学生在吸气训练时常犯抬肩、胸口僵硬、鼓肚子的毛病。
(2)抽泣练习。
启发学生找抽泣时的的感觉,通过反复体会,使他们感到肋骨下端的膈肌随着抽泣声有重庆声乐教育培训资源网弹性地往下往外扩张。
坚持做几分钟,膈肌会有累的感觉,让膈肌得到了锻炼,这样快速吸气可用于歌唱时抢气或偷气。
(3)闻花香练习。
要求心静,注意力集中,用鼻腔慢慢地吸入,好像一直缓缓地吸进腹部、肚脐、腰围处(隔肌),吸满后将气吐掉,这样反复练习,让学生们进一步体会深呼吸的感觉。
掌握了吸气的方法,还要学会控制运用气息。
(1)在做深呼吸的过程中,突然停住吸气,这时横膈膜仍保持吸气时的状态,几秒钟后,气要平稳均匀地从牙齿缝里呼出”S”的声音。
”S”声始终是弱的力度,这样练习既锻练膈肌保住气息的能力,又练习了有支持有控制的呼气。
【学前教育】少儿声乐课教学
![【学前教育】少儿声乐课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5b2d9f7d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4.png)
少儿声乐课教学1️⃣ 引言:少儿声乐教学的独特魅力少儿声乐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旨在培养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科学的发声训练,激发孩子们潜在的音乐天赋,塑造出纯净、动人的童声。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能够学习到音乐知识,还能在团队合作、情感表达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 少儿声乐教学的核心要素2.1 科学的发声方法少儿声乐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教会孩子们正确的发声方法。
由于儿童的生理结构尚未完全发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保护他们的嗓音。
教师应通过示范、讲解和练习,让孩子们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喉部放松以及共鸣腔的运用,从而避免声带受损,确保声音的自然流畅。
2.2 丰富的曲目选择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少儿声乐教学应提供多样化的曲目选择。
这些曲目既包括经典儿歌、民谣,也应涵盖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现代流行歌曲。
通过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孩子们可以在欣赏和演唱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同时拓宽音乐视野,提升音乐鉴赏能力。
2.3 趣味性的教学方法针对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少儿声乐教学应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
例如,通过游戏、角色扮演、音乐律动等方式,将抽象的音乐知识转化为孩子们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形式。
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率,还能让他们在音乐学习中享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3️⃣ 少儿声乐教学的实践策略3.1 分阶段实施教学计划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音乐基础,少儿声乐教学应分阶段实施教学计划。
初级阶段应注重基础发声训练,中级阶段则逐渐引入更多音乐元素和技巧训练,高级阶段则鼓励孩子们进行自主创作和表演。
通过分阶段的教学安排,孩子们能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水平。
3.2 加强家校合作少儿声乐教学的成功离不开家校之间的紧密合作。
教师应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孩子们的学习进展和成长变化。
家长可以在家中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鼓励他们多听、多唱、多练习。
同时,家长还可以参与学校的音乐活动,与孩子们一起分享音乐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儿童声乐教学的三大要点
![儿童声乐教学的三大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cfe48e39b90d6c85ec3ac6fb.png)
音 乐产生 兴趣 , 培养 良好的 乐感和节 奏感 。 Nhomakorabea一
同 时 ,也 可鼓 励 儿 童 用肢 体语 言表 现 音 乐 用温 和 的 语 言、 甜 美的 微 笑和 他 们 沟通 ,
儿 对 音乐 的感 知 力及 表 现 力 。值得 强 调 的 教 师浓 浓 的 爱 ,真 正 做 到 “ 中 有爱 。 严
知 识 特 点等 多方 面 与成 人 不 同 ,针 对儿 童 的 艺术美 , 把科 学 的发 声方 法放在 第一位 ,
选 择 在 滨 唱 中没有 障 碍 又能 充 分展 示 其 发
童 造成 心 理 负担 ,有举 步 维 艰、 力 不从 心
的声乐教 学方 法也应 该与成 人有所 区别 。
一
才 是 儿童 声 乐 教学 的正 确 的指 导 思 想。 在 声 技 术 的歌 曲。选 择 过 难 白歌 曲。会 对 儿 勺
、
生理 特 点
这 个 阶 段 ,他 们 已能 独 立 学 习声 乐 技 巧 ,
现 代 社 会 物 质条 件 比较 丰 富 ,儿童 丰 理 解 教 师 的意 图 ,并 能 基本 控 制 好歌 唱 器 的感 觉 , 习的热 情也会 削弱或 荡然无 存 。 学 衣 足 食 ,过 着 无 忧 无虑 的生 活 .他 们 常 常 官 ,对声 音 有 一定 的辨 别 力 ,对歌 曲也 有 所 以在 少 儿 声乐 教 学 中不 可 忽视 他 们 的心
到理 解 声 乐理 论 的 程 度 ,因 此 ,声 乐理 论
高 歌 唱 技 能 的 同时 ,还 可 以培 养 儿 童学 习 中学 习、成长 、进步 。
需要 在 老 师 正确 的指 导 下去 唱 歌 .否 则 乱 声 乐 的兴 趣 ,有 利 于长 时间 地持 续 学 习, 唱会 导 致 声带 受损 ,甚 至 影 响 到孩 子 的 身 甚 至未 来走上歌 唱 的道路 。 心健 康 。 六 岁 以前 的 孩 子 ,他 们 的喉 头 和 声 带是 成 人 的 一 半 ,甚至 还 不 到 一 半 ,胸
[浅析声乐教学及歌唱发声的三要素] 儿童声乐教学发声
![[浅析声乐教学及歌唱发声的三要素] 儿童声乐教学发声](https://img.taocdn.com/s3/m/057be57b58f5f61fb6366648.png)
[浅析声乐教学及歌唱发声的三要素] 儿童声乐教学发声摘要:声乐教学的目的是达到歌唱的最高境界,这就是自然与科学的相对统一和有效结合。
本文对声乐教学及歌唱发声的三要素(横膈膜的支持、完全打开的喉咙和充分的头腔共鸣)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声乐教学歌唱发声三要素一、打开喉咙是关键打开喉咙是歌唱的关键,所谓打开喉咙,就是要求在歌唱时将喉咙放松,不要把舌根缩到后面将喉咙堵住,要打开喉咽腔和口咽腔。
因此,在歌唱时要努力达到喉咙自里向外扩张。
同时还有一种力量,那就是使喉结向下拉的力量。
由此可见,看一个歌唱者的喉咙是否打开了,首先要看他(她)的喉结是否保持在最下面,女生的喉结一般看不见,但并不是说女生不存在喉结的问题。
意大利著名歌剧大师贝基先生说过:“无论对男、女、高、低声部来讲,唱歌时喉结一定要下拉,此时喉结如能往下拉,同时声音越往上唱,那么共鸣焦点就越集中”。
若想把喉咙完全打开,首先要搞清楚用力的部位和感觉。
入校时有的学生在唱到中低音区时,用大本嗓,高音捏着嗓子唱,发声时舌头僵硬,舌根用力,整个舌头向后缩顶住上口盖这种方法是不对的,正确的方法是,要把舌头放下来,使舌头放平、放松,把舌头吐出来发声。
1.打哈欠是放松、放平的最佳状态打哈欠,是体会打开喉咙的最简单的途径。
所谓要把喉结保持在最低位置上,实际上是保持在打哈欠的位置上,按哈欠的位置去发音,因为打哈欠不但可以把喉结拉到最低的位置上,同时也可以将口腔里面完全打开,这也可以使舌头放松、放平。
2.找到胸部的支点,有利于打开喉咙在教学中体会到,找到这个支点的途径是通过把喉结稳定在最低的位置上,从而使喉咙完全打开,而且有了这个点以后,可以得到气息最好的支持,进而获得充分的面罩共鸣,这样唱出的声音会使人感到通、松、亮。
3.借助于模仿打开喉咙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模仿教师打开喉咙的声音,结合歌唱发声的技巧,从感觉上进行模仿,学生练习的时间长了,也就懂得了应如何打开喉咙。
通过教学使学生达到打开喉咙,歌唱时喉头放在相对稳定的较低的位置上,声音也较自然,基本上建立了正确的声音概念。
少儿声乐教学中的几个关键性因素
![少儿声乐教学中的几个关键性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0ff74c6d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05.png)
少儿声乐教学中的几个关键性因素
声乐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少儿声乐教学更是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因
为少儿在身体和精神方面都处于快速成长期,是音乐教育最佳接受者。
如何进行好的少儿
声乐教学呢?以下是几个关键性因素。
第一,判断学生声音类型和音域。
针对不同的声音类型和音域,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
因为每个人的声音类型或音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其量身
定制专业化的声乐教学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
第二,教授正确的呼吸方式。
呼吸是歌唱中最重要的技巧之一,正确饱满的呼吸可以
让声音更为出色,这对于少儿声乐教育来说更是必不可少。
教师应该教授学生掌握正确的
呼吸方式,包括吸气的方法,攒气的技巧等等。
第三,注重声音表达力的训练。
声乐表达力不仅包括音高、音准、音色、气息等方面,还包括音乐创意、表达出模拟的情感、故事的表达等。
这些都是需要通过专业的训练才能
得到提高,而声乐教育中注重表达力的训练便是很重要的环节。
第四,建立有趣的学习环境。
少儿对于课堂的认可度很高,而课堂的乐趣往往是最
好的教育媒介之一。
因此,声乐教师在课堂上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融入进去,
让学生体验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
总之,少儿声乐教学面较广,因此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深入学习相应的教育知识和技巧。
通过以上几个关键性因素的综合运用,才能真正帮助孩子们完成声乐教学目标,让他们在
音乐中获得快乐。
儿童声乐教案范文
![儿童声乐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4828b35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a6.png)
儿童声乐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儿童声乐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声乐表现力。
3. 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培养音乐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儿童声乐基本概念:声乐的定义、儿童声乐的特点。
2. 儿童声乐基础知识:发声器官、呼吸控制、共鸣、音准、节奏。
3. 声乐表现力:情感表达、肢体语言、面部表情。
4. 音乐综合素质:听力训练、音准训练、节奏训练、和声训练。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儿童声乐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分组练习、个别指导,提高学生声乐表现力。
4. 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
四、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放松身体。
3. 歌曲学习:选择适合儿童的歌曲,教授歌词、旋律、节奏。
4. 声乐练习:针对歌曲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分组练习、个别指导。
5. 作品展示:学生分组演唱,展示学习成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技巧的评价:声音美感、音准、节奏、共鸣等。
2. 学生声乐表现力的评价:情感表达、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
3. 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评价:听力、音准、节奏、和声等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声乐教材,如《儿童声乐教程》、《儿童歌曲精选》等。
2. 音响设备:音响、麦克风、耳机等。
3. 教学道具:音乐卡片、图片、PPT等。
4. 乐器:钢琴、吉他等。
七、教学环境1. 教室:宽敞、明亮、安静的教室,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2. 音响设备:保证音响效果良好,使学生能够清晰地听到教学内容。
八、教学安全保障1. 检查教室设施:确保教室内的设施安全,无尖锐物品、易碎物品等。
2. 关注学生身体状况:了解学生健康状况,如有特殊疾病,提前告知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3. 教学过程中注意事项:提醒学生注意音量,避免声音过大导致嗓子损伤。
九、教学拓展1. 组织音乐会:定期举办班级音乐会,让学生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
浅论声乐艺术指导中“基本三要素”与各类语言的声乐性指导
![浅论声乐艺术指导中“基本三要素”与各类语言的声乐性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acf45f24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82.png)
浅论声乐艺术指导中“基本三要素”与各类语言的声乐性指导声乐艺术指导涉及诸多方面,其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要素,可以总结为“基本三要素”,即呼吸、发声和发音。
而在不同的语言中,声乐性指导也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语言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展开探讨,旨在为声乐艺术指导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我们来谈谈声乐艺术指导中的“基本三要素”。
呼吸,是声乐表演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
良好的呼吸控制可以帮助歌手发挥最佳的声音效果,使声音更加饱满、稳定和富有表现力。
在呼吸训练中,可以通过练习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来提高呼吸容量和控制力,使得歌手在演唱时能够随意调节呼吸,为声音发声提供充足的能量和支撑。
发声,则是指声乐表演中的声带振动和共鸣过程。
要保持良好的声音品质,需要歌手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和技巧。
在发声训练中,可以通过练习发声练习来增强声带的弹性和力量,使得声音更加清晰、准确和富有穿透力。
发音,是指歌手在演唱时对歌词的发音和语调的处理。
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发音规则和语音特点,这就要求歌手在演唱不同语言的曲目时,能够做到准确地发音和自然地语调。
在发音训练中,可以通过学习语言的发音规则和音标,结合实际曲目进行练习,逐步提高歌手对不同语言的发音和语调的熟练度。
在声乐表演中,不同语言的发音和语音特点会直接影响到歌手的演唱效果。
在声乐指导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语言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我们来说说中文的声乐性指导。
中文是一种音节语言,声调是中文发音的重要特点之一。
在演唱中文歌曲时,歌手需要注意把握好歌词的声调,并且灵活运用声调,使得歌曲更加生动和有表现力。
在演唱中文歌曲时,还需要注意清晰地发音,避免模糊不清或者含糊不清的发音,以保证歌曲的表达效果。
还有一些其他语言如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等也有各自独特的语音和发音特点,需要歌手在演唱对应语言的歌曲时,能够做到准确地掌握语音和发音特点,以使得歌曲更具有地道性和表现力。
声乐艺术指导中的“基本三要素”和不同语言的声乐性指导,都是非常重要的。
【学前教育】少儿声乐课教学
![【学前教育】少儿声乐课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f6ac487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6e.png)
少儿声乐课教学1️⃣ 引言:少儿声乐教学的重要性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音乐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少儿声乐教学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培养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还能有效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通过科学的声乐训练,孩子们能够学会如何正确地使用声带,保护嗓音,同时在音乐的海洋中享受乐趣,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2️⃣ 少儿声乐教学的核心要素2.1 呼吸训练呼吸是发声的基础,对于少儿而言,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尤为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孩子进行深呼吸练习,如腹式呼吸,帮助他们学会在唱歌时如何有效地控制气息,从而发出稳定而持久的声音。
2.2 发声技巧发声技巧的训练包括喉部放松、共鸣腔的运用等。
教师应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如模仿动物叫声、模仿乐器声音等,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
2.3 歌曲选择与曲目编排少儿声乐教学应注重歌曲的适龄性和趣味性。
选择适合孩子年龄阶段、旋律优美、歌词富有教育意义的歌曲,既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又能通过歌曲传递正能量,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和审美能力。
2.4 舞台表现力培养除了基本的声乐技巧训练外,还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舞台表现力。
通过组织小型音乐会、合唱比赛等活动,让孩子们有机会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强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实施少儿声乐教学的有效策略3.1 个性化教学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嗓音条件、音乐天赋和学习进度各不相同。
因此,教师应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下进步。
3.2 家校共育家长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伙伴。
教师应积极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声乐学习情况,鼓励家长在家中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如播放经典儿歌、一起参与音乐游戏等,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3.3 持续反馈与调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定期对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及时的反馈。
儿童声乐教育教学三要素
![儿童声乐教育教学三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d3337a2ea417866fb84a8e7c.png)
1.基本姿势。”姿态是呼吸的源泉”,姿势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呼吸的状态.气息的运用、整个发声器官的协调和配合,决定着歌唱时身体的着力点。正确的唱歌姿势要求挺胸,两肩端正、自然放松,两腿左右分开与肩同宽,两手自然下垂,面部自然微笑。
声乐教学是发展学生的声乐技能,使学习者主动把握歌唱的操作方法。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成为懂科学、有技巧、有乐感的歌唱者。
浅谈童声训练的方法与技巧
儿童声乐启蒙教育能培养儿童的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素养和艺术气质,为其今后声乐艺术发展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童声的划分阶段与训练原则
一般而言,把儿童的六岁前定为雏声期,六岁开始为童声初期,九、十岁为童声期,十岁以上为童声成熟期。在我国,初中阶段的儿童声乐训练归人童声训练的范围。儿童声带短而薄,音色明亮、悦耳、稚嫩,共鸣腔体小的特点,决定童声一般比成人高一个八度。
3.发声——儿童的发声器官尚未成熟,他们用声纤细,音量较小,音域较窄,但声音甜美清脆明亮,歌唱时大都利用头腔共鸣。特别是六至十一岁的童声,可以说是童声最好的阶段,声音清脆、明亮,气息能力增强,音域在十度左右,是歌唱最有特色的时期。因而,抓好这一段发声训练,可为今后增强表现力,提高歌唱能力打好基础。
(1)声音位置——儿童歌唱的发声是高位置的
掌握了吸气的方法,还要学会控制运用气息。(1)在做深呼吸的过程中,突然停住吸气,这时横膈膜仍保持吸气时的状态,几秒钟后,气要平稳均匀地从牙齿缝里呼出”S”的声音。”S”声始终是弱的力度,这样练习既锻练膈肌保住气息的能力,又练习了有支持有控制的呼气。切断气息的练习。先将气吸人肺底,呼气时上下牙齿自然闭合,随着气息发出”S”的声音,中途将气息长短不一字咬字一熟练地掌握咬字技术,不仅是为了把字音准确清晰地传达给听众,更重要的是通过正确的咬字吐字与歌唱发声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字正腔圆的目的。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咬字吐字方法后,才能很好地”解释”歌词内容,真诚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引起听众的共鸣。因此,在训练时要求学生做到:①平时坚持讲普通话,逐步掌握普通话的正确发音,这是克服地区方言的有效办法;②习惯用奶声、扁嘴说话的学生多用”a”、”o”的母音进行训练。
少儿声乐教学中的几个关键性因素
![少儿声乐教学中的几个关键性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2d7e8205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d2.png)
少儿声乐教学中的几个关键性因素声乐教学是培养孩子音乐素养和音乐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也可以促进孩子的综合发展。
在少儿声乐教学中,有一些关键性因素需要特别注意,下面将具体分析几个关键性因素。
一、歌唱姿势歌唱姿势是影响歌唱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正确的姿势能够使发声更加自然、流畅,有效地保护嗓子。
首先,孩子应该保持直立的身体姿势,站立时脚与肩同宽,双脚微微分开,双臂自然放松,手掌自然垂放在身体两侧。
其次,孩子的头部应保持垂直,颈部轻松自然,不应绷紧或低头。
在唱歌时,孩子应该注意腹部及胸部的呼吸,并注意控制呼吸的力度和节奏,以保持声音稳定和持久。
二、发声技巧少儿声乐教学中的发声技巧包括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发音技巧。
正确的呼吸方法可以使孩子的声音更加自然流畅,同时还能够保护嗓子,避免过度用力。
发音技巧包括清晰准确的发音和情感表达能力。
孩子应该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使自己的音乐表达更加准确、自然、深刻。
三、音乐表达能力音乐表达能力是驱动音乐教学的关键因素,因为少儿声乐教学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自己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表情、节奏、韵律等要素,促进学生自己的音乐表达能力的发展。
四、音乐欣赏和理解的培养音乐欣赏和理解是音乐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在少儿声乐教学中同样非常重要。
老师和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进行音乐欣赏,建立一个听歌兴趣和音乐理解的基础,进而为声乐教学提供更好的平台。
总之,少儿声乐教学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但是正确的歌唱姿势、发声技巧、音乐表达和理解的培养等关键因素,可以让孩子在音乐教育中更加有效地学习,更加全面地发展。
儿童声乐教案范文
![儿童声乐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a7d9c3e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f7.png)
儿童声乐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歌唱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声乐基本概念:声乐的定义、歌唱的基本要素。
2. 呼吸控制:正确的呼吸方法、呼吸与歌唱的关系。
3. 发声技巧:发声部位、音高的准确性、共鸣。
4. 歌唱表现力:情感的表达、面部表情、手势运用。
5. 团队协作:合唱的基本要求、团队配合。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声乐基本知识和技巧。
2.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示范歌唱,进行分析讲解。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4. 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放松身体。
2. 呼吸练习:讲解正确的呼吸方法,学生进行呼吸练习。
3. 发声练习:讲解发声技巧,学生进行发声练习。
4. 歌唱练习:选取简单的歌曲,让学生进行歌唱练习。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2. 歌唱技巧:评价学生在歌唱中的音准、节奏、共鸣等方面。
3. 歌唱表现力:评价学生在歌唱中的情感表达、面部表情、手势运用等方面。
4. 团队协作:评价学生在合唱中的配合情况和团队精神。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儿童声乐教材、歌曲集。
2. 音响设备:音响、麦克风、耳机。
3. 乐器:钢琴、吉他。
4. 辅助工具:白板、教学PPT。
七、教学环境1. 教室:宽敞、明亮、安静,有利于歌唱练习。
2. 设备:音响、麦克风、投影仪等齐全。
3. 座位:圆形或方形桌椅,便于学生互动交流。
八、教学拓展1. 组织音乐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歌唱才华,增加自信。
2. 参观演出:组织学生观看专业的声乐演出,提高审美能力。
3. 比赛活动:参加校内外声乐比赛,锻炼学生的舞台表现力。
九、教学反思2.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十、教学计划1. 制定长期和短期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
儿童声乐课教案
![儿童声乐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e10f2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6a.png)
儿童声乐课教案一、教学要点: (综合能力、活动能力、思维训练)1.通过参与体验, 培养学生音乐兴趣, 扩大音乐视野。
发展音乐感受、审美能力。
2.根据对歌曲的情感体验, 有情感的自然演唱歌曲。
3、掌握正确科学的歌唱姿势, 呼吸和吐字, 纠正不良歌唱习惯。
4、培养发展学生创造力、想象力, 实际开展音乐实践活动。
二、教学要求:1、培养感受与欣赏能力、不断提高审美能力, 陶冶高尚情操。
2. 并能够根据歌曲的不同情绪特点, 学会用自然亲切、欢快、活泼等情绪演唱歌曲。
3. 增强情感体验, 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培养音乐爱好, 树立好好学习的信心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教学方法:培养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 审美能力、创造能力。
掌握歌曲演唱的情感表达和正确发音。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 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教学过程1.气息的练习: 深吸一口气, 保持住, 用腰腹控制送气, 发si。
就像皮球撒气一样。
重点难点:记住吸气的位置、体会腰腹间的力量, 记住并保持住, 用在发声与歌唱中2.音阶练习: 1-|2-|3-|4-|5-|6-|7-|1-||1-|7-|6-|5-|4-|3-|2-|1-||重点难点: 音准与换气3.4之间7、1之间的半音关系上行音阶4后换气, 下行音阶5后换气3发声练气: 5 3|4 2|1-||Mi ma mi重点难点: mi是闭口音, ma是开口音, 要做到两个音之间的连贯与位置的统一5 3 |1 0 |5 3| 1 -|小花猫喵喵喵重点难点: 用象声词提高儿童练声的兴趣。
这几个音都是开口音, 要做到字正腔圆4复习歌曲: 检查上节课所学的歌曲要求: 音准、节奏正确, 熟背歌词, 并有感情有表情的进行演唱5导入新歌: 1教师弹奏新歌曲, 让学生聆听。
听完后进行提问(歌曲是欢快的还是抒情的?有没有重复的段落?等)2教师范唱, 同时让儿童认真听歌词, 并总结歌曲大意,启发儿童描绘脑子里想像的故事场景画面3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做到字正腔圆, 浑厚有力, 感情丰富。
儿童声乐教学三要素
![儿童声乐教学三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b8bf367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e9.png)
儿童声乐教学三要素首先,音准是儿童声乐教学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要素之一、音准是指唱歌时准确地把握和发出正确的音高。
儿童在发声时,由于声带和口腔的生长和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往往容易出现音准问题。
对于儿童声乐教学来说,正确的指导和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教师需要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向儿童解释音高的概念,并通过示范和唱后跟唱等方式帮助儿童准确理解和掌握音高。
其次,教师还可以配合一些音高训练的练习,如唱调、唱级和唱乐谱等,帮助儿童培养准确的音准感。
其次,音色是儿童声乐教学中另一个重要的要素。
音色是指声音的质地和特点,具有个人的独特性。
儿童声音的特点是纯真、清澈和波动频率较高,因此,对于儿童声乐教学来说,教师需要通过科学和合理的方法来培养儿童合理和健康的嗓音,使其具有较好的音色品质。
首先,教师需要指导儿童正确呼吸和发声的方法,使儿童能够充分利用腹式呼吸发声,并通过自然放松和舒展的方法来达到良好的发声状态。
其次,教师还应该组织一些音色训练的练习,如音色感知、音色模仿和音色调整等,帮助儿童发展和塑造优美的音色。
最后,表达是儿童声乐教学的第三要素。
表达是指唱歌时通过声音表达出内心的情感和感受。
儿童是天性直率和率真的群体,因此,他们往往能够直接地表达出他们的情感和感受。
对于儿童声乐教学来说,教师需要引导儿童正确理解和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通过声音的变化和表现力的展示来准确地表达出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和讲解歌曲的内容、情感和要求等,帮助儿童深入理解作品,并通过唱出自己真实的情感和感受,使歌曲更具有感染力和传达力。
综上所述,音准、音色和表达是儿童声乐教学中的三个重要要素。
音准帮助儿童掌握和发出正确的音高,音色帮助儿童塑造优美的嗓音质量,表达帮助儿童通过声音准确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感受。
教师在儿童声乐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和发展这三个要素,使儿童能够全面提高声乐水平,同时也能够获得更多的乐趣和快乐。
【学前教育】少儿声乐课教学
![【学前教育】少儿声乐课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1d7eb590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4e.png)
少儿声乐课教学1️⃣ 引言:少儿声乐教学的独特魅力少儿声乐教学,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歌唱技巧,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启迪孩子们的音乐天赋,培养他们的艺术情操和审美能力。
在这个充满童趣与想象的世界里,孩子们通过歌声表达情感,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2️⃣ 核心要素:构建科学的少儿声乐教学体系2.1 理论基础与实践结合少儿声乐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声乐理论基础,同时,要将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孩子们易于理解的语言和形式,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互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逐步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发声技巧以及音准节奏感。
2.2 个性化教学方案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嗓音条件、音乐天赋以及性格特点各不相同。
因此,少儿声乐教学应强调个性化教学,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案。
这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潜力,还能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享受歌唱的乐趣。
2.3 情感与审美的培养在教授歌唱技巧的同时,少儿声乐教学还应注重孩子们情感和审美的培养。
通过选择适合孩子们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的歌曲,引导他们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情感,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同时,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拓宽孩子们的音乐视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 教学策略:激发兴趣,寓教于乐3.1 游戏化教学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将游戏元素融入少儿声乐教学中,能够极大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音乐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歌唱技巧,感受音乐的魅力。
3.2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动画、视频、音频等,为孩子们呈现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
这些直观、生动的教学资源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3 家庭与学校的联动少儿声乐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家庭也是孩子们学习音乐的重要场所。
教师应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孩子们的学习进展,为他们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
儿童声乐教案范文
![儿童声乐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4e26882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e1.png)
儿童声乐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儿童声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2. 通过对儿童声乐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歌唱技巧。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儿童声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儿童声乐的学习方法和技巧3. 儿童声乐曲目欣赏和演唱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儿童声乐的基本概念、学习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儿童声乐的演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音响设备准备。
2. 教学课件和乐谱准备。
3. 学生歌词本和乐器。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儿童声乐曲目,引导学生感受儿童声乐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教学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儿童声乐的基本概念、学习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了解声乐的基础知识。
3. 实践演练(1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发声练习,教授呼吸控制、音准、节奏等方面的技巧。
4. 集体演唱(10分钟)教师选取适合儿童的歌曲,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演唱,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课后练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声乐学习。
6.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进行发声练习和歌曲演唱,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介绍儿童声乐比赛和演出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舞台表现力。
2.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厅或剧院,让他们亲身体验音乐会现场的氛围。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回家后的发声练习和歌曲演唱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八、教学策略:1. 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故事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个别辅导与集体教学相结合,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个性化指导。
九、教学资源:1. 儿童声乐教材和乐谱。
2. 音响、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 互联网资源,如儿童声乐视频、音频等。
声乐技巧讲课稿范文五年级
![声乐技巧讲课稿范文五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62642a2d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e7.png)
声乐技巧讲课稿范文五年级
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一些关于声乐技巧的知识。
希望大家能认真听讲,并在日后的学习中将这些技巧运用到自己的歌唱中。
首先,我们要注意正确的呼吸方法。
呼吸是歌唱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正确的呼吸才能保证声音的稳定和持久。
所以大家在唱歌时要通过深吸气,让空气填满肺部,然后用腹部来控制呼气,保持稳定的气流。
接下来要注意喉部的放松。
当我们唱歌时,喉部要保持松弛状态,这样才能让声音自然流畅。
我们可以通过说一些“啊”的音来放松喉部,将声音尽量放出来,不要用力压抑声音。
此外,发声时要注重发音准确。
唱歌时要清晰地发出每个音节,尤其是辅音和元音的发音要准确无误。
大家可以多做一些嘴部和舌头的练习,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出音准。
同时,要注意音调的掌控。
歌曲中会有高低不同的音调,我们要掌握好这些音调的起伏变化,做到旋律高低有致,不要出现跳跃或断续的现象。
最后,要注重表达感情。
唱歌不仅仅是发出音符,更要通过歌声传达出内心的情感。
所以我们要仔细品味歌曲的意境,根据歌词的含义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让听众能够感受到我们唱歌的真实情感。
以上就是我给大家介绍的一些声乐技巧。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并且运用到自己的歌唱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声乐水平。
谢谢!。
少儿声乐说课稿范文
![少儿声乐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f479a98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fb.png)
少儿声乐说课稿范文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少儿声乐。
一、说教材。
1. 教材地位与作用。
少儿声乐教材在少儿艺术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孩子们音乐世界的大门。
通过学习声乐,孩子们不仅能够学会唱歌,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节奏感、音准,还能增强自信心和表现力。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发声方法,像怎么用腹部呼吸,而不是光用嗓子喊。
就好比我们要给歌声建立一个稳固的“地基”,这个地基就是正确的呼吸方法。
还要让孩子们能准确唱出简单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就像小火车要在正确的轨道上行驶一样。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游戏、模仿等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孩子们学习声乐的兴趣。
比如说,我们可以模仿小动物的叫声来练习发声,小猫的“喵呜”声可以让孩子们感受高位置发声的感觉,就像小猫站在高高的房顶上叫一样清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热爱之情。
让他们在唱歌的时候能够感受到快乐,就像在音乐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游泳一样。
同时,也让孩子们学会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情感,无论是快乐的、悲伤的还是充满希望的。
3.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正确的发声方法肯定是重点啦。
如果发声方法不对,孩子们唱歌就容易累,声音也不好听,就像盖房子如果基础没打好,房子就不牢固。
(2)教学难点。
那教学难点呢,就是让孩子们在唱歌的时候能够自然地融入情感。
因为孩子们年纪小,可能对情感的理解还不是很深刻,要让他们把情感像调料一样恰到好处地加进歌声里,这可不容易。
二、说学情。
咱们的教学对象是少儿,他们就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天使。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特别强,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兴趣。
但是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就像小蝴蝶一样,很容易被别的东西吸引走。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得不断地变换教学方法,像变魔术一样,时刻抓住他们的注意力。
而且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教学内容不能太复杂,要简单易懂,就像给他们讲童话故事一样直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声乐教学三要素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儿童声乐教学三要素?声乐艺术是一门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用心、用脑、用嗓、用耳去感觉的艺术。
声乐教学不只是让小学生学会几首歌曲,单纯地解决一些声音技巧问题;而是培养小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所学知识技巧运用到实践中去。
一、声音训练是基础在声乐教学中,发声练习必须放在首位。
声音的好坏、音域的宽窄,是能否唱好一首歌的关键所在。
发声练习时要对姿势、呼吸、发声、节奏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训练,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发声技能技巧,正确运用到演唱当中。
1.姿势一正确的歌唱姿势,是歌唱发声的基础。
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应反复提醒学生注意姿势,要求他们做到:(1)身体自然直立,全身保持松驰;站立时两脚自然分开,与双肩平行,两手自然下垂;头部自然保持平稳,双眼平视前方;胸稍向前挺起,腹部微收;面带微笑,身体重心略向前倾。
2.呼吸一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基础和动力。
我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静坐练习。
指导学生坐正,不要坐满凳,嘴轻轻闭上,将两手贴在助下(约2—3分钟)。
当学生感到两肋呼吸的动作时,再向他们说明歌唱呼吸的正确位置。
这个练习可避免学生在吸气训练时常犯抬肩、胸口僵硬、鼓肚子的毛病。
(2)抽泣练习。
启发学生找抽泣时的的感觉,通过反复体会,使他们感到肋骨下端的膈肌随着抽泣声有重庆声乐教育培训资源网弹性地往下往外扩张。
坚持做几分钟,膈肌会有累的感觉,让膈肌得到了锻炼,这样快速吸气可用于歌唱时抢气或偷气。
(3)闻花香练习。
要求心静,注意力集中,用鼻腔慢慢地吸入,好像一直缓缓地吸进腹部、肚脐、腰围处(隔肌),吸满后将气吐掉,这样反复练习,让学生们进一步体会深呼吸的感觉。
掌握了吸气的方法,还要学会控制运用气息。
(1)在做深呼吸的过程中,突然停住吸气,这时横膈膜仍保持吸气时的状态,几秒钟后,气要平稳均匀地从牙齿缝里呼出”S”的声音。
”S”声始终是弱的力度,这样练习既锻练膈肌保住气息的能力,又练习了有支持有控制的呼气。
切断气息的练习。
先将气吸人肺底,呼气时上下牙齿自然闭合,随着气息发出”S”的声音,中途将气息长短不一的切断。
做此练习要注意气息切断瞬间不要加气。
3.发声——儿童的发声器官尚未成熟,他们用声纤细,音量较小,音域较窄,但声音甜美清脆明亮,歌唱时大都利用头腔共鸣。
特别是六至十一岁的童声,可以说是童声最好的阶段,声音清脆、明亮,气息能力增强,音域在十度左右,是歌唱最有特色的时期。
因而,抓好这一段发声训练,可为今后增强表现力,提高歌唱能力打好基础。
(1)声音位置——儿童歌唱的发声是高位置的?头声发声,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原则。
在训练儿童歌唱发声时,先要考虑的是儿童具有优美动听的音质,而不是一味去模仿成人的发声。
为此训练时先用轻声带假声,再以假声找头声,逐渐扩大共鸣腔,去解决自然声的局限。
发声先采用下行音阶,用哼鸣进行训练,哼鸣最容易找到头声位置。
母音”U”,音色稍暗、柔和,用它进行训练也容易找到头腔共鸣,克服喉音、大声吼唱、位置低、声音”炸”的毛病。
(2)吐字咬字一熟练地掌握咬字技术,不仅是为了把字音准确清晰地传达给听众,更重要的是通过正确的咬字吐字与歌唱发声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字正腔圆的目的。
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咬字吐字方法后,才能很好地”解释”歌词内容,真诚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引起听众的共鸣。
因此,在训练时要求学生做到:①平时坚持讲普通话,逐步掌握普通话的正确发音,这是克服地区方言的有效办法;②习惯用奶声、扁嘴说话的学生多用”a”、”o”的母音进行训练。
节奏训练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是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可加强平稳节奏训练、变化节奏训练等。
提高学生对节奏变化的应灵敏性,为歌唱打下坚实的基础声乐入门教学方法童声乐教学一直没有形成一套很完整的理论教学体系,我通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与实践,针对儿童的生理特征初步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6-12岁儿童的声音是标准的童声,这一年龄段的童声特点:声音脆亮、稚嫩、可爱,没有共鸣,音高上不去,没有气息支持,白声,唱歌很随意,存在“挤”、“卡”、“压”、“撑”等很多问题。
在这个年龄段如果能够把握时机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声乐训练,就一定会得到美妙的童声。
嗓音条件好的孩子可以完成两个八度的音域,嗓音一般的孩子也可以完成一个半八度的音域。
而且,声音甜美、干净,高童区声音统一,有气息支持,极富表现力。
许多歌者认为发声练习就是开开嗓子,就像运动员赛前活动筋骨一样,其实,发声练习不仅仅是单纯的开嗓子,而是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练声曲进行技巧训练。
童声的训练不同于成人,简单地把成人的训练方法用于训练孩子,是极为不妥的。
对于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以前,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为了完成一个合唱比赛,由于时间紧迫,不得不让学生每天练习二、三节课以上,其结果是学生用嗓过多,声带疲劳引发咽喉炎。
作为声乐老师,我已经清醒地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注重儿童的生理特征,强调护“嗓”比练“嗓”更重要。
处在生长期的儿童,发声器官非常稚嫩,如不注意保护嗓音,平时的喊叫、感冒、不正确的发声方法或用嗓过度等都可能造成儿童声音的嘶哑。
因此,应该在儿童学习歌唱前,向家长和学生强调护“嗓”的重要性及护“嗓”比练“嗓”更重要的这一原则。
根据自己十几年来演唱的经验,以及翻阅了很多声乐专业方面的资料和儿童生理卫生及儿童声带如何保护等书籍并逐一加以对照,筛选出既有利于声乐训练,又不伤害儿童声带的有关内容,进行整理,总结归纳了一套适合儿童声乐教学的方法。
1.演唱的姿势1.1站立姿势。
不仅是为了台风好,还关系到发声的质量,呼吸的顺畅。
所以要求学生保持标准正确的姿态:男生两脚自然分开站立,挺胸、收腹;女生左脚向前跨小半步,保持头顶天花板的感觉,挺胸、收腹。
人体重心在前脚,身体前倾,肩膀放松不能耸肩。
1.2面部表情。
面部肌肉放松,脸部呈微笑状,两嘴角微微上翘,给人的感觉应该是发自内心甜美的笑容。
2.打开咽喉腔体2.1无声练习。
左右牙关凹下,表面形成两个“酒窝”,嘴巴上下打开扩张,舌尖抵在下齿垠内侧,然后舌体后三分之一向后退,舌尖不动,同时舌中间凹下、两侧隆起,使舌体形成直沟。
学生可照镜子反复练习,每次练3分钟。
2.2单元音a、o、e、u、i运用打呵欠的方式按顺序说出来,从高、中、低童连贯不留痕迹地反复练习5分钟,说i时声音是从牙关发出来的。
在做这个练习时,要保持嘴角上扬,呈微笑状态并有轻微的扬眉。
3.单元音、复合元音的练习a、o在打开咽喉腔时位置是一样的,只是口形稍有变化,用a、o音练习能巩固正确的发声位置,而且声音很明亮、悦耳、结实,还能有效克服儿童的奶声和扁嘴歌唱的毛病;用u音练习,很容易打开通道获得高音,主动用上气息。
此外,lu在发声时可以避免孩子们用声带喊叫的现象,练习时也很容易获得头声和高位置。
对于初学者,我不主张用“咪”和“吗”来训练,很容易造成“咧”和“横”着唱。
哼鸣练习也可以较轻松地打开通道获得高音(头声),轻声、假唱、哼鸣三大发声辅助练习缺一不可。
4.呼吸训练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儿童的肺活量小,相对于成年人呼吸浅得多,所以平常儿童的心跳、呼吸频率比成人快。
由于呼吸短促,唱起歌来常常感到气息不够用,特别是唱较长童时更加困难。
故此,儿童的呼吸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4.1深呼吸练习法。
小嘴自然张开和鼻腔同时慢慢地将气从上往下吸进肺的底部、腰围处,腰围有涨满感,呼气时保持吸气时的状态,读S 音把气徐徐地有控制地呼出,反复练习五分钟。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可以逐步解决呼吸问题。
4.2吹纸片的练习。
具体做法如下,撕一个稍长一点的纸条,一厘米宽即可,用手捏着上方,放在嘴前约一公分的距离,可逐步把距离拉长。
用吸好的气吹纸条的下方,从纸片振动的频率辨别气息是否均匀、集中、有力,从而使孩子们感觉呼吸时腹部的对抗作用。
这一练习既锻炼了腹部的力量,又对增强气息控制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5.咬字吐字咬字吐字练习:唱歌和说话一样,要求咬字吐字清晰,在唱歌时必须运用歌唱语言的方式来咬字吐字。
歌唱语言是建立在生活语言的基础之上,通过艺术加工,形成歌唱语言的规律。
在演唱歌曲之前,要对歌词进行咬字吐字处理,这样才能把节奏中的字和旋律唱清楚。
对于歌曲中的每个字,咬的要准确,这就需要嘴、口腔与意识的功夫了。
在咬字、吐词、拖腔、收声的过程中,都不能大意,必须要用“心”念字,在这个基础上演唱歌曲,就能达到“字正腔圆”的目的;在表现抒情类歌曲时,一般曲调慢而有序,咬字时要非常清楚,这就要求熟练咬字吐字技术。
6.节奏训练节奏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
加强平稳节奏和变化节奏的训练能提高学生对节奏变化的灵敏性。
7.跳音、附点音符的练习跳音的练习使声音变得灵巧、跳跃,赋于华彩。
方法是保持低的喉位,用腹肌轻轻弹跳,呼吸保持住。
附点音符的练习使孩子的声音有动感,欢快跳跃,适合演唱多种风格的曲目。
8.歌曲的处理9.声音位置选用不同的声音位置来演唱不同风格的歌曲,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例如:我在训练四年级下册五单元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时要求用清新自然的嗓音、声音位置靠前的方法来训练,孩子们演唱的声音非常甜美亲切,能更完美的表现山东民歌的风格。
再比如在训练《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时,我要求孩子的声音位置稍靠后一点,带着深情、委婉的情感来演唱,既不失去可爱的童声音乐,又使声音极富表现力,演唱效果非常理想。
10.“竖”“含”“深”“空”童声训练一定要从高位置开始,“竖”要求孩子们在打开咽喉腔体时处于打哈欠状态,嘴唇自然放松,用单元童o进行练习;“含”即口腔保持空含感;“深”即气息要吸深至肺底;“空”,微笑上提软腭,空扩口腔等。
总之,儿童声乐教学是一门看不见、摸不着的艺术技巧,只能用心、用嗓、用耳朵去感觉。
声乐教学不只是让小学生学会几首歌曲,单纯地解决一些声音技巧问题,而是培养他们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把所学的声乐知识和技巧运用到歌唱艺术中去。
经过我系统训练的孩子,演唱基本做到音准、节奏准确,音乐感觉较好,口形正确,喉头稳定,舌位正确,换气及真假声转换自然不留痕迹,初步掌握头腔、口腔、胸腔共鸣的运用;演唱完整、紧凑、较感人,能较好表现歌曲的内涵与情感;演唱姿势正确,朴实大方,能较好与伴奏相结合。
有部分孩子可以达到业余歌唱考级七级以上。
回顾多年的声乐教学历程,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因材施教,必须解决只追求音量、音高和过于成人化的教学,而忽视儿童各个年龄段的生理特点等问题。
在儿童声乐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上严格把握“度”,而这个“度”不是单一的,应该是在童声训练的时间、音高、音域、音量等诸多方面把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