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润滑脂试验方法标准
二硫化钼润滑脂标准
![二硫化钼润滑脂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74b9785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b9.png)
二硫化钼润滑脂标准
二硫化钼润滑脂是一种高效的润滑材料,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为了保证二硫化钼润滑脂的品质,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
本文将介绍二硫化钼润滑脂的标准,包括其性能、检测方法、使用要求等方面。
一、性能要求
1. 外观:应为光滑均匀的黑色膏状物。
2. 锥入度:不大于310mm。
3. 滴点:不低于230℃。
4. 氧化安定性:在100℃下,24h内酸值变化不超过
0.5mgKOH/g。
5. 机械稳定性:在60次往返运动后,锥入度变化不超过30%。
6. 腐蚀性:铜片腐蚀等级不高于1级。
7. 防锈性:在96h内,铜片腐蚀等级不高于1级。
二、检测方法
1. 锥入度:按GB/T 269标准测定。
2. 滴点:按GB/T 3498标准测定。
3. 氧化安定性:按SH/T 0325标准测定。
4. 机械稳定性:按GB/T 7321标准测定。
5. 腐蚀性:按GB/T 5018标准测定。
6. 防锈性:按GB/T 7326标准测定。
三、使用要求
1. 在使用前应先清洗润滑部位,并确保其干燥无水。
2. 使用时应均匀涂抹在润滑部位,避免过量使用。
3. 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时,应注意防止二硫化钼润滑脂炭化。
4. 在低温环境下使用时,应注意防止润滑脂过度硬化,影响润滑效果。
5. 在长期存储时,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
以上就是关于二硫化钼润滑脂标准的介绍。
通过严格执行标准,可以保证二硫化钼润滑脂的品质和性能,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效率。
我国润滑脂试验方法标准现状及进展
![我国润滑脂试验方法标准现状及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c7fa9ed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3.png)
我国润滑脂试验方法标准现状及进展刘中其;姚立丹;庄敏阳;杨海宁;何懿峰【期刊名称】《石油商技》【年(卷),期】2018(036)006【总页数】5页(P38-42)【作者】刘中其;姚立丹;庄敏阳;杨海宁;何懿峰【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本文回顾了我国润滑脂标准化的3个发展阶段,列出了我国现行的56项润滑脂试验方法标准,重点介绍了2010年后我国已批准的8项润滑脂试验方法标准。
我国润滑脂标准是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逐步发展起来的。
我国润滑脂标准的发展明显留下了那个时代的烙印,甚至现在仍然可以见到少量年代久远的润滑脂分析标准或产品标准仍在使用。
随着原苏联援建的开始,促成了我国润滑脂标准化的第一个高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发展一直延续至20世纪80年代,也奠定了我国润滑脂标准的基本构架。
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工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润滑脂的要求越来越多,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原苏联的标准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工业的要求,因此我国开始向美国学习,从而使我国润滑脂标准化又进入了第二个高速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标志性的成就是,润滑脂分析方法标准引入了更多的台架试验,对润滑脂应用的指导性更强了,润滑脂产品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产品类型越来越完善。
这一阶段大约于2010年前后结束。
2010年之后,我国润滑脂标准化进入了第三个高速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的显著标志是我国工业得到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很多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更有很多关键设备跻身世界前列,而我国润滑脂标准化工作也实现了与之相适应的发展。
在这个阶段,我国在已经完成了基本标准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消化吸收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积累了更多的润滑脂应用知识,对润滑脂分析方法标准的制定更加理智,制定出的润滑脂标准更具有实际意义。
润滑脂性能检测标准
![润滑脂性能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398640202020740be1e9bb8.png)
ASTM 2265
DIN 51801
润滑脂承载能力(PB)(四球法)
GB/T 3142
ASTM D2783
DIN 51350
润滑脂极压性(PD)(四球法)
GB/T 12583
ASTM D2783
DIN 51350
润滑脂极压性能(梯姆肯法)
GB/T 11144
ASTM D2782
DIN 51350
测试项目
中国测试标准
美国测试标准
德国测试标准
密度
GB/T 1884
ASTM D1298
DIN 51757
颜色
GB/T 6540
ASTM D1500
DIN 51578
润滑脂入度
GB/T 269
ASTM D217
DIN 51804
润滑脂滴点
GB/T 4929
ASTM D566
DIN 51801
润滑脂宽温滴点
GB/T 507
ASTM D877
DIN 57370
水分(蒸馏法)
GB/T 512
ASTM D95
DIN 51582
开口闪点
GB/T 267
ASTM D92
DIN 51376
润滑脂有害粒子鉴定
SH/T 0322
ASTM D1404
润滑脂齿轮磨损
SH/T 0427
FS791B335.2
润滑脂性能检测标准(中美德)
DIN 51819E
润滑脂抗水淋性
SH/T 0109
ASTM D1264
DIN 51807
润滑脂相似粘度
SH/T 0048
ASTM D1092
润滑油脂的性能及其测试方法、参考标准
![润滑油脂的性能及其测试方法、参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984093ca300a6c30d229f09.png)
润滑剂(润滑油脂)的性能及其测试方法、参考标准润滑剂(润滑油脂)的性能是润滑剂(润滑油脂)的组成及配制工艺的综合体现。
润滑剂(润滑油脂)性能的测试不但在生产上和研究工作上有决定性的意义,而且在生产部分、使用部门对润滑剂(润滑油脂)的选用和检验上也是必不可少的。
实践证明理化性能试验、模拟试验、台架试验,是开发润滑剂(润滑油脂)新品必不可少的步骤:(1)在实验室评价润滑油脂的理化性能。
试验方法必须有代表性、简单和快速。
(2)模拟试验。
将润滑油脂润滑的特定机械部件在标准化的试验条件下(如温度、速度、载荷等)进行试验。
所选用的试验条件尽量能模拟实际使用情况。
(3)台架试验。
将内燃机油在选用的发动机上按标准化条件进行一定时间的运转后评定其性能。
发动机台架试验的结果是判定内燃机油质量等级的依据,对于内燃机油特别重要。
在生产和销售中则以理化试验作为衡量产品性能的主要尺度。
现对润滑剂(润滑油脂)性能及三个测试步骤的内容分述于下。
一、润滑油的性能现代润滑油必备的基本性能,是要保证机械润滑的最低粘度;粘度随温度变化小的高粘度指数;优良的抗氧化性和耐热性;在便用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优良的抗磨损及润滑性;对氧化产物溶解能力强;对机械无腐蚀和锈蚀;在使用环境下的低挥发性;良好的抗乳化和抗泡性等。
二、理化性能试验理化性能试验简单快速,具有代表性,现在常用的理化性能试验项目为:(1)粘度:是液体流动内摩擦阻力的量度,是评价油品流动性的最基本指标,是各种润滑油分类分级,质量鉴别和确定用途的重要指标。
馏分相同而化学组成不同的润滑油,其粘度不同。
动力粘度:动力粘度是液体在一定剪切应力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所加于流动液体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之比。
国际单位制中以帕.秒表示。
在低温下测定的动力粘度,可以表征油品的低温启动性。
运动粘度:是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国际单位中以米2/秒表示。
润滑脂检测
![润滑脂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3155b9e76294dd88d0d26b97.png)
润滑脂检测一:润滑脂(003)润滑脂:稠厚的油脂状半固体。
用于机械的摩擦部分,起润滑和密封作用。
也用于金属表面,起填充空隙和防锈作用。
主要由矿物油(或合成润滑油)和稠化剂调制而成。
根据润滑脂稠化剂的不同,可将其分为:钙基脂、复合钙基脂、钡基脂、钠基脂、通用锂基脂、极压复合锂基脂、铝基脂、脲基脂、膨润土润滑脂及磺基聚合脂等。
二:各润滑脂的优点及缺点(1)钙基脂:钙基脂俗称“黄油”,抗水性好,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适用于潮湿环境或与水接触的各种机械部件的润滑。
其缺点是:滴点低,使用温度不超过60℃;使用寿命短;耐热性差,在蒸汽中易硬化;高速条件下,抗剪切性差,不能用于高速。
(2)复合钙基脂:高滴点,抗水,较好的机械安定性、极压性、胶体安定性及耐热性;适用于较高温度及潮湿条件下大负荷工作的机械部件润滑,使用温度可达150℃左右。
(3)钡基脂:高滴点,抗水,机械安定性好,不溶汽油和醇;常用于油泵,水泵,船推进器,化工泵(4)钠基脂:耐热性好,使用温度可达120℃,有较好的极压减磨性能;抗水性差,遇水会乳化变稀流失;可用于振动较大、温度较高的轴承上,优其适用于低速高负荷机械部件的润滑,不能用在潮湿环境或水接触部位。
三:润滑脂检测项目PQ指数、滴点、发射光谱分析、分析铁谱、钢网分油、工作锥入度、滚筒安定性(锥入度变化值)、红外光谱分析、抗水淋性、磨斑直径(四球法)、烧结负荷(四球法)、水分GB/T521、铜片腐蚀、相似粘度四:润滑脂部分检测标准GB/T491-2008钙基润滑脂GB492-1989钠基润滑脂GB/T512-1965润滑脂水分测定法GB/T513-1977润滑脂机械杂质测定法(酸分解法)GB/T7323-2008极压锂基润滑脂GB/T7324-2010通用锂基润滑脂GB/T7325-1987润滑脂和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NB/SH/T0324-2010润滑脂分油的测定NB/SH/T0823-2010润滑脂在稀释合成海水中防腐蚀性试验法SH/T0319-1992润滑脂皂分测定法科标能源检测中心提供润滑脂成分检测、润滑脂成分测试、润滑脂性能检测、润滑酯粘度检测、润滑脂密度检测等相关检测,拥有日本、德国、美国等先进的检测设备,研发石油中金属分析和混油试验等多项专利和技术,形成了集油液分析、油液和磨损诊断等新技术。
润滑脂导电测试方法
![润滑脂导电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931f96b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89.png)
润滑脂导电测试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一、润滑脂导电性的重要性润滑脂的导电性在工业应用中至关重要,特别是在一些需要跨接电流的场合。
优良的导电性可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并防止由于静电积累导致的火灾和爆炸等安全事故。
在选择润滑脂时,需要关注其导电性能,以确保设备和工艺的安全可靠性。
二、润滑脂导电测试原理润滑脂的导电性是其导电颗粒或添加剂的电导率决定的。
常用的润滑脂导电测试方法有直流电阻法、交流电阻法和四端法等。
直流电阻法通过将电流施加在润滑脂上,测量电压和电流,从而计算出其电阻值;交流电阻法则通过交流电流对润滑脂进行测试,得到电阻值并校正其失真;四端法则通过使用四个电极分别施加电流和测量电压,减少电极接触电阻对测试结果的干扰。
1. 直流电阻法直流电阻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润滑脂导电测试方法,只需要一台直流电阻测试仪和一些测试样品即可。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测试样品:将润滑脂样品放在两个电极之间,并确保电极与润滑脂接触良好。
(2)进行测试:通过测试仪器施加一定大小的直流电流,记录下相应的电流和电压值。
(3)计算导电率:通过测得的电流和电压值计算出润滑脂的直流电阻值,从而得出其导电性能。
交流电阻法是一种适用于高频交流电的导电测试方法,能够更准确地评估润滑脂的导电性能。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3)校正失真:根据交流电阻值和测试频率等参数,对测试结果进行校正,得到准确的导电性能数据。
3. 四端法润滑脂导电测试方法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润滑脂选型:通过导电测试可以评估润滑脂在导电性方面的表现,帮助用户选择适合的产品,以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2. 质量控制:润滑脂导电测试可以对产品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确保生产过程中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3. 故障诊断:通过导电性测试可以检测润滑脂中可能存在的杂质和开路等故障,帮助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结语润滑脂导电测试方法是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手段,通过该方法可以评估润滑脂在导电性方面的表现。
合成润滑脂的性能评价与测试方法
![合成润滑脂的性能评价与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ec7a18e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51.png)
合成润滑脂的性能评价与测试方法润滑脂是一种常用的润滑剂,用于减少摩擦和磨损,保护机械设备的运转。
合成润滑脂是通过合成方法制备的润滑脂,其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合成润滑脂的性能评价与测试方法。
一、外观与颜色评价外观与颜色是评价润滑脂质量的第一步。
根据应用需求,润滑脂应具有均匀的外观和良好的颜色一致性。
通过目测可以评估其外观是否凝固、分离、沉淀或存在其他异常。
二、滴点测试滴点是润滑脂在高温下的稳定性指标。
常见的测试方法是使用滴点仪设备,将润滑脂加热,并以一定速率滴入标准容器中,当润滑脂失去润滑能力的温度即为滴点。
滴点越高,润滑脂在高温下的稳定性越好。
三、凝固点测试凝固点是润滑脂在低温下变得胶状或固体的指标,其也被称为钳度或结晶点。
通过凝固点测试,可以评估润滑脂在低温环境下的使用性能。
常用的测试方法是使用凝固度测试仪,在控制速率下降温度,观察润滑脂的变化。
四、钢网分离度测试钢网分离度是评估润滑脂在振动或高速摩擦条件下的保持能力。
测试方法通常使用离心法,将样品放入离心机,并设置一定的离心速率和时间。
然后,通过检查离心后润滑脂上是否有分离物,来评估样品的分离度。
五、锰铜腐蚀测试锰铜腐蚀测试是评价润滑脂对金属腐蚀的能力。
将润滑脂与锰铜片一起加热,一段时间后取出,观察锰铜片是否出现腐蚀。
通过比较腐蚀的程度和区域,可以评估润滑脂对金属的保护能力。
六、防水性测试防水性测试用于评估润滑脂在潮湿环境中的保护能力。
常见的测试方法是使用水浴装置,将润滑脂样品浸泡在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其防护效果。
润滑脂防水性能越好,长时间浸泡后依然能够保持较好的润滑效果。
七、氧化安定性测试氧化安定性测试是测量润滑脂在高温和氧气存在的条件下的稳定性。
一种常见的测试方法是使用旋转氧化安定性实验仪,使润滑脂样品与空气接触并加热,通过观察其氧化程度来评估润滑脂的氧化安定性。
氧化安定性好的润滑脂更能长时间保持其性能。
八、极限压力测试极限压力是指润滑脂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
润滑脂 标准
![润滑脂 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a5de75d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31.png)
润滑脂标准?
答:润滑脂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稠度:润滑脂的稠度应适中,既不过硬也不过软。
在室温下,取一小块润滑脂,用手指捏压,应感觉柔软,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2. 耐热性能:在高温下,润滑脂不应出现滴落、硬化等现象。
同时,应保持一定时间的润滑脂,其稠度应保持相对稳定。
3. 耐水性能:润滑脂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不应有明显的吸水现象。
4. 操作温度:在选择润滑脂时,应根据轴承的操作温度来选择。
通常情况下,轴承的操作温度应小于润滑脂滴点10~20℃。
在选择合成润滑脂时,其操作温度应小于滴点温度20~30℃。
5. 负载和速度:在选择润滑脂时,还应考虑轴承的负载和速度。
因为轴承转动速度越高,套圈、滚动体和球轴承运动导致的滚动摩擦发热也越大。
因此,在选择润滑脂时,应根据轴承的dn值(d为滚动轴承内径,单位mm;n为轴承转动速度,单位r/min表示轴承速度)在相应范围内进行选择。
6. 兼容性:在选择润滑脂时,应考虑其与其他材料的兼容性,以避免因不兼容而引起的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
7. 环保性:在选择润滑脂时,应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润滑
脂,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以上是关于润滑脂标准的一些方面,供您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润滑脂标准可能会因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产品类型和企业需求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具体应用中,需要参考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执行。
润滑脂分析试验标准
![润滑脂分析试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2a9a259312b3169a451a483.png)
G C K A U T O P A R T S C O.,L T D.生效日期2009-5-5 文件名稱润滑脂分析试验标准頁次1/5一、目的能有效地应用润滑脂分析试验设备,对润滑脂正确试验/分析检测得其相关精确值。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润滑脂/石油脂的机械安定性、锥入度、滴点、杂质含量的分析试验。
三、术语和定义3.1 机械安定性:润滑脂受到机械剪切时,抵抗稠度变化的能力(稠度变化值越小,机械安定性越好)。
3.2 锥入度:在规定温度和栽荷下,锥入度计的标准圆锥体在5S内垂直沉入润滑脂试样的深度(锥入度越大,润滑脂越软,单位0.1MM)。
3.3 滴点:润滑脂在规定条件下达到一定流动性时的最低温度。
3.4 机械杂质:指呈不透明状和半透明纤维状的外来粒子。
四、试验方法及说明4.1 润滑脂机械安定性试验4.1.1试样制备:取足够试样(至少0.5KG)装满于润滑脂工作器脂杯中。
4.1.2 试验操作步骤4.1.2,1 将装满试样的两工作器安装固定于设备两侧的基座上,并锁紧各蝶形螺母,关闭排气孔阀门.4.1.2.2开启“电源”开关,并将计数器设定至规定要求次数之数值(其范围为0~999999次)。
4.1.2.3开启“启动”开关,进行往复剪切工作.4.1.2.4往复剪切工作至计数器设定之频次停止.4.1.2.5打开温度计阀门,插入温度计于试样中,测其试样温度.4.1.2.6取出工作后试样转入锥入度用试验脂杯.4.1.2.7括去多余润滑脂,测其延长工作锥入度.4.1.2.8记录锥入度之数值并判定其机械安定性状态(须作剪切前后的稠度比对).G C K A U T O P A R T S C O.,L T D.生效日期2009-5-5 文件名稱润滑脂分析试验标准頁次2/54.2 润滑脂锥入度试验4.2.1试样制备4.2.1.1不工作锥入度:试料在尽可能少搅动下移入试验用容器(进行测定)之试样.4.2.1.2工作锥入度:试料在工作器中进行60±5次往复剪切后(进行测定)之试样.4,2,1,3延长工作锥入度:试料在工作器中高于65次往复剪切后(进行测定)之试样.4.2.2试验操作步骤4.2.2.1将装好试样的脂杯放在仪器平台中心(有同心圆刻线辅助)并调节至水平位置.4.2.2.2调节锥体在升高位置,对如锥入度表作归零(清零).后仔细调节仪器移动架手轮(左侧为粗动/右侧为微动),以使锥尖刚好与试样表面接触.4.2.2.3打开仪器“电源”开关4.2.2.4按下“启动”开关(仪器电磁铁释放锥体垂直下降5S后再夹持锥体)4.2.2.5轻压下锥入度表至锥杆上平面挡住,再从锥入度表上读取沉入深度(其锥入度为表读取数值*10的倍数,单位为0.1MM)4.2.2.6将测试结果记录于《润滑脂检验/试验报告》中.4.2.2.7关闭启动开关.4.2.2.8关闭电源开关.G C K A U T O P A R T S C O.,L T D.生效日期2009-5-5 文件名稱润滑脂分析试验标准頁次3/54.3 润滑脂滴点试验4.3.1试样制备:从待测试料中取其部分从脂杯大口端压入,直至装满试样,后用刮刀及金属棒除去多余试样,使脂杯内侧留下一厚度可重复的光滑脂膜.4.3.2 试验操作步聚4.3.2.1 往浴缸内注入合适的油(5#主轴油),液面距缸边20MM左右.4.3.2.2将装好试样之脂杯和温度计放入试管,并把试管挂在油浴中(温度计上76MM浸入标记与软木塞下边沿一致,并将其浸入到这一点).4.3.2.3将加热调节旋钮逆时针旋转至底——开启“电源”开关——再顺时针旋转调节旋钮进行油浴加热及搅拌——(先按4~7C/分速度升温,到比预定滴点低于17C时,降低加热速度依1~1.5C/分速度加热,以使试管中温度与油浴中温度差值维持在1~2C之间).4.3.2.4当温度继续升高至脂杯孔滴出第一滴流体时,立即记录两温度计上之温度.4.3.2.5将两温度计(油浴及试管内)之温度读数的平均值作为试样的滴点记录于《润滑脂检验/试验报告》中.4.3.2.6关闭“电源”开关.G C K A U T O P A R T S C O.,L T D.生效日期2009-5-5 文件名稱润滑脂分析试验标准頁次4/54.4润滑脂杂质含量分析4.4.1 试样制备4,4,1,1先用刮刀刮除试料表面一层,再用洗净的玻璃棒不少于3次在不靠壁的位置取等量试样,放入洗净的带盖称量瓶中搅匀,作为测定用平均试样.4,4,1,2取出一点平均试样,涂在计数板中间平面上,用盖波片压紧,使其与两侧平面紧靠(试样应完全涂满在盖波片和计数板平面之间的空隙,多余试样挤入纵槽内,但不许挤到两侧平面上).4.4.2 试验操作步聚4,4,2,1将装好试样的计数板正放于栽物台上并靠紧移动尺,后用切片压片压紧.4.4.2.2开启“电源”开关——测定仪照明灯亮——调节聚光镜光栏孔径大小(使视场明亮适度).4.4.2.3 用粗调/徽调调焦旋钮,调节仪器载物台之焦距,使观测标本物像之轮廓清晰).4,4,2,4将测定之杂质尺寸及数量记录于《润滑脂检验/试验报告》中.4.4,2.5关闭测定仪电源.五、保养\维护及注意事项5.1 保持仪器设备清洁,防止酸碱、油污、潮湿等侵蚀.5.2 试验时各配件要轻拿轻放,不得使其互相碰撞,以免器具损伤及碎裂.5.3 仪器运动传动部位涂抹一层无腐蚀润滑剂(油),以保持传动灵活.5.4 剪切试验机——检查减速器润滑油是否合适(油面高度最好在观察窗中线中).5.5 剪切试验机——检查仪器是否有卡阻及其它异常.5.6 锥入度仪——严禁在锥杆锁紧状态下用力抽拔锥杆(以防损伤锥杆表面及内孔).5.7 锥入度仪——试验工作完毕,取下标准锥体上油保护放入专用容器.5.8 滴点测定仪——必须在浴缸中注入介质(油浴用油)才可通电工作,以防损坏加热管.5.9 滴点测定仪——试验过程中及油温未冷却至常温前,不可触及油缸及上盖,以免烫伤.5.10 杂质测定仪——血球计数板、盖波片、物镜/目镜之镜片用细软布蘸二甲苯或乙醇擦拭清洁,严禁用手触摸.5.11 杂质测定仪——仪器照明电源电压为12V,灯泡须有一个库存备品.G C K A U T O P A R T S C O.,L T D.生效日期2009-5-5 文件名稱润滑脂分析试验标准頁次5/5六、附录说明6.1为使检测/试验数据准确,请严格参照以下标准进行检测试验.6.1.1润滑脂机械安定性试验——《润滑脂和石油脂锥入度测定法》GB/T 2696,1,2润滑脂锥入度试验——《润滑脂和石油脂锥入度测定法》GB/T 2696,1,3润滑脂滴点试验——《润滑脂滴点测定法》GB 49296,1,4 润滑脂杂质含量检测——润滑脂杂质含测定法(显微镜法) SH/T03366.2 相关计数公式6,2,1每1CM3内每一尺寸级别的杂质含量X(个/CM3)计算公式为:X=A*400/10(其中A为10次测定的杂质总数,10为测定的次数,400为被测试样体积0.0025MM3转换到1CM3的系数)6,2,2 锥入度X(单位0.1MM)的计算公式为:X=A*10(其中A为锥体垂直沉入润滑脂的距离MM,10为1MM转换为单位0.1MM的系数)6,2,3 按工作锥入度范围划分的九个牌号稠度号锥入度范围(0.1MM ) 状态000#——445~475 (液态)00#——400~430 (接近液态)0#——355~385 (极软)1#——310~340 (非常软)2#——265~295 (软)3#——220~250 (中)4#——175~205 (硬)5#——130~160 (非常硬)6#——85~115 (极硬)七、表单7.1 润滑脂检测/试验报告…………………………………………(E-111-01)。
齿轮传动轴的润滑脂选择与性能测试
![齿轮传动轴的润滑脂选择与性能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35120f5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de.png)
齿轮传动轴的润滑脂选择与性能测试齿轮传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广泛应用于行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机械设备中。
在齿轮传动中,润滑脂作为一种重要的润滑剂,起到减少磨损、降低噪音和提高传动效率的作用。
因此,正确选择和测试润滑脂对于确保齿轮传动的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选择适合的润滑脂对于齿轮传动轴的运行至关重要。
润滑脂的选择应基于传动系统的要求、工作环境和润滑脂性能来进行。
以下是一些润滑脂选择的关键要素:1. 工作温度:齿轮传动在不同的工况温度下运行,因此润滑脂选择应考虑其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的性能,包括油品的黏度和抗氧化性能。
该润滑脂应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低温性能,以确保在极端温度条件下的正常工作。
2. 负荷承受能力:齿轮传动轴承受着大的扭矩和载荷,因此润滑脂应具备良好的负荷承受能力。
高负荷承载的润滑脂具备较高的极压性和抗磨损性能,以保护传动齿轮不受过大的磨损。
3. 防水性:齿轮传动轴在某些应用场合下需要具备良好的防水性能,如船舶、冷却系统和潮湿环境中的传动设备。
选择具有良好防水性的润滑脂可以防止润滑剂被水冲刷或污染,从而降低传动系统的故障风险。
4. 长寿命:润滑脂的寿命将直接影响齿轮传动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难以维护的设备中,选择能够提供长期润滑效果的润滑脂非常重要。
长寿命润滑脂通常具有较低的挥发性和较高的氧化稳定性,可以减少润滑脂更换的频率,降低维护成本。
其次,为了确保润滑脂的性能符合预期,需要进行润滑脂性能测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齿轮传动润滑脂性能测试方法:1. 高温性能测试:该测试主要用于评估润滑脂在高温下的性能表现。
通过将润滑脂样品置于高温环境中,观察其黏度变化、蒸发损失和减重等指标,以评估润滑脂在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2. 低温性能测试:润滑脂在低温环境下应具备良好的流动性和润滑性能。
通过将润滑脂样品置于低温环境中,观察其流动性、滴点和低温启动性能等指标,以评估润滑脂在低温条件下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了解润滑脂滴点检测方法及内容
![了解润滑脂滴点检测方法及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4e60ff7aa417866fb84a8e58.png)
Symbol森博检测服务中心
1 润滑脂滴点检测方法及内容
润滑脂的滴点是考察润滑脂高温状态下的成脂能力.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润滑脂都存在滴点的!
锂基脂滴点在180度~200之间
复合锂基脂滴点在260度以上,不到340度
聚脲润滑脂的滴点在250度~300度之间,看配方设计.
而无机稠化剂稠化的润滑脂,如二氧化硅,膨润土等稠化的润滑脂,则无固定的滴点.
检测项目有:
GB/T3498工作锥入度GB/T269延长工作锥入度(10万次) SH/T0189磨斑直径
SH/T0338相似黏度SH/T0109抗水淋性GB/T5018防腐蚀性
下面来看一下按照国家标准来实施的试验流程:
1.调节温度计位置,使浴中的温度计水银球位置与试验试管中温度计的位置高度在一个水平
面上;
2.取试样(不能取表面试样)将试样装满脂杯用刮刀除去多余试样。
从杯底小孔将金属棒插
入,旋转向上伸出,带出试样,将带出试样去除,使脂杯内侧留下厚度可重复的光滑脂膜;
3. 将脂杯和温度计放入试管中,把试管挂在油浴中。
使油面距试管边缘不超过6mm;
4.开启电源开关,搅拌油浴,按4-70C/min的速度升温,直到油浴温度比预期滴点约低170C
的温度。
然后降低加热速度,使试管里的温度与油浴温度差值在20C或低于20C范围内,
继续加热,以1-1.50C/min的速度加热油浴,使其温度差维持在1-20C之间。
当温度继续升
高试样逐渐从脂杯中露出从脂杯中滴出滴1滴流体时,立即记录两个温度计上的温度。
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平均值即为测试结果;。
润滑脂极压性及测试
![润滑脂极压性及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6089a67e58fafab069dc02a2.png)
一、润滑脂极压性概述: 涂在相互接触的金属表面间的润滑脂所形成的脂 膜,能承受来自轴向与径向的负荷,脂膜具有的 承受负荷的特性就称做润滑脂的极压性。一般而 言,在基础油中添加了皂基稠化剂后,润滑脂的极 压性就增强了。在苛刻条件下使用的润滑脂,常 添加有极压剂,以增强其极压性。 二、润滑脂极压性测试方法: 润滑脂极压、抗磨性能的测定有三种方法: 1、梯姆肯试验
该试验是在梯姆肯试验机上进行,将润滑脂以 一定流量加在一定负荷一定转速的金属环与金 属块的摩擦副之间。经过一定时间的运转后观 察金属块上的磨痕来判断润滑脂的极压性能用 OK值表示。 进行试验时,将试验润滑脂在(24±6)℃压到试 验环上,由试验机主轴带动试验环在静止的试 块上滑动,主轴转速为(800±5)r/min,试验时 问为10min±15s。通过杠杆加载机构加载,使 试环与试块之间产生压力,逐级增加负荷,通 过观察每级负荷试验后试块表而磨痕,可以得 到不出现擦伤时最大负荷,称为OK值。该方法 可以区分润滑脂的低、中、高的极压性能。
1.1考察润滑脂在线形接触下抵抗负荷的能力。 1.2试验方法:SH/T 0203 2、四球试验(GB/T 3142) 四球试验是将润滑脂装入球盒中,在规定的负 荷下上面一个钢球对着下面静止的三个钢球以 一定的转速旋转。一定时间后测其磨迹直径来 判断润滑脂的极压性能。 该方法有三种表示:PB值、PD值、ZMZ值 PB值:是指在试验条件不发生卡咬的最大负荷 ,用N表示。 PD值:是在试验条件下使转动球与三个静止的 球发生烧结的最小负荷,用 N表示。
ZMZ值:润滑脂在所加负荷下抗极压能力的一 个指数。试验时负荷按0.1对数单位的间隔逐级 加到三个静止的钢球上,取烧结负荷前十次试 验结果计算ZMZ值,用N表示。 3、四球试验(GB/T12583)该方法有三种表示方 法:PB值、PD值、LWI值 LWI值:是指在所加负荷下润滑剂使磨损减少 到最小的极压能力指数。在本试验条件下,它 等于在烧结点以前按0.1对数单位负荷加到三个 静止球上,做十次试验所测得的校正负荷的平 均值。
润滑脂滴点测定.ppt
![润滑脂滴点测定.ppt](https://img.taocdn.com/s3/m/f866d648f524ccbff0218468.png)
滴点用下式计算,结果以最接近的整数表示。
t
t0
t1Βιβλιοθήκη 3t0式中:t——试样的滴点,℃; t0——从脂杯中滴落第1滴试样时温度计的读数; t1——炉温,℃。
③测定注意事项 仪器规格和安装要符合要求 脂杯大小和下端孔口的直径直
测定时将润滑脂装入滴点计的脂杯中在规定加热条件下记录从标准仪器脂杯中滴下第一滴液体或流出液柱25mm长时的温度即为该润滑脂的滴点
润滑油滴点测定
滴点是润滑脂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时达到一定流动性的最 低温度,以℃表示。
①测定意义 滴点是润滑脂耐温性能指标。它反映润滑 脂在受热情况下丧失附着能力,失去润滑作用的温度,由此 可以估计润滑脂的最高使用温度。
滴点高低与润滑剂中稠化剂种类和数量有关,根据滴点 大小,可大致了解润滑脂的类别、组分和使用温度上限等。
②测定方法 GB/T4929-1985(1991)《润滑脂滴点测定 法》,可测250℃以下的滴点,适合大多数润滑脂;GB/T3498 -1983(1991)《润滑脂宽温度范围滴点测定法》,可测 330℃以下各种类型润滑脂的滴点。GB/T 4929所用仪器如下:
润滑脂滴点测定器及脂杯(单位:mm) 1-温度计;2-软木塞上的透气槽口;3-软木导环, 环与试管之间总间隙1.5mm;4-试管;5-脂杯;
6-3个脂杯支撑凹槽。
BF-21润滑脂滴点测定器 适用标准:GB/T4929-1985(1991) 功能及特点:双层浴缸,内热式
测定时,将润滑脂装入滴点计的脂杯中,在规定加热条件 下,记录从标准仪器脂杯中滴下第一滴液体或流出液柱25mm长 时的温度,即为该润滑脂的滴点。
润滑脂滴点及测试方法
![润滑脂滴点及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dd6611e4431b90d6c85c7d9.png)
四、润滑脂滴点检测流程 1、检查仪器中油浴界面是否符合要求,仪器运转 是否正常,填写试验台账; 2、仪器正常后开始试验,填写原始记录表头部分 ; 3、调节温度计位置,使浴中的温度计水银球位置 与试验试管中温度计的位置高度在一个水平面上; 4、取试样(不能取表面试样)将试样装满脂杯用 刮刀除去多余试样。从杯底小孔将金属棒插入,旋 转向上伸出,带出试样,将带出试样去除,使脂杯 内侧留下厚度可重复的光滑脂膜; 5、 将脂杯和温度计放入试管中,把试管挂在油浴 中。使油面距试管边缘不超过6mm;
6、开启电源开关,搅拌油浴,按4-70C/min的速度 升温,直到油浴温度比预期滴点约低170C的温度。 然后降低加热速度,使试管里的温度与油浴温度差 值在20C或低于20C范围内,继续加热,以11.50C/min的速度加热油浴,使其温度差维持在120C之间。当温度继续升高试样逐渐从脂杯中露出 从脂杯中滴出滴1滴流体时,立即记录两个温度计 上的温度。 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平均值即为测试结果; 7、填写原始记录及化验报告单; 8、清理试验台面及仪器。
四四润滑脂滴点检测流程润滑脂滴点检测流程?1检查仪器中油浴界面是否符合要求仪器运转是否正常填写试验台账
润滑脂滴点及测试方法
一、润滑脂滴点概念: 润滑脂的滴点是指其在规定条件下达到一定 流动性时的最低温度,以℃表示。滴点没有绝 对的物理意义,它的数值因设备与加热速率不 同而异。润滑脂的滴点主要取决于稠化剂的种 类与含量,润滑脂的滴点可大致反映其使用温度 的上限。显然,润滑脂达到滴点时其已丧失对 金属表面的粘附能力。一般地说,润滑脂应在滴 点以下20℃一30℃或更低的温度条件下使用。
二、滴点的意义: 根据定的滴点再配合外观指标鉴别,大致可以 判断润滑脂的品种。 如钙基润滑脂的滴点大约为70-100℃; 钙钠基润滑脂的滴点大约为120-150℃; 钠基润滑脂的滴点大约为130-160℃; 滴点高于200℃,大多为合成润滑脂。
润滑脂检测标准
![润滑脂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87a1a36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ea.png)
润滑脂检测标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润滑脂检测标准是润滑油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规定了润滑脂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润滑脂抗水淋性作业指导书03
![润滑脂抗水淋性作业指导书03](https://img.taocdn.com/s3/m/178f1e06ff00bed5b9f31d75.png)
1山西鑫海洋润滑监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润滑脂抗水淋性测定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XHYJC2017-WI03文件版本:第1版受控状态:受控 非受控□发放号:1引用标准SHT 0109-2004 润滑脂抗水淋性能测定法。
2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规定的实验室条件下,在38℃和79℃实验时,评价润滑脂抵抗被水冲出轴承能力的方法。
本标准与现场使用评定实验并不等同。
3 方法概要将润滑脂试样装入球轴承中,然后将该球轴承装入具有规定间隙要求的球轴承内,并以600r/min±30r/min的速度转动。
将控制在38℃或79℃下的水以5ml/s±0.5ml/s的速度喷淋在轴承套内,以60min内被水冲掉的润滑脂来衡量该润滑脂试样的抗水淋能力。
4 仪器设备4.1 水淋仪器:包括一个带支撑的两个球轴承的轴承套和一个用于射水的泵,泵由电动机带动循环,一个贮水糙和一个控制通过注射嘴的水的流速的控制系统,和一个加热水的加热系统。
仪器见图1所示。
4.2 球轴承:国产204型或进口6204C3H规格。
4.3 球轴承和防护板,其尺寸如图2所示。
4.4 温度计:满足范围要求,测量水槽温度,精确至±1℃。
4.5 计时器:精确至0.1s。
4.6 表面皿:可以充分容纳试验球轴承和防护板。
4.7 量筒:100ml。
4.8 烘箱:自然对流型,能维持在设定温度的±3℃范围内。
4.9 天平:感量为1mg。
5试剂和材料5.1 蒸馏水:符合GB/T6682中的三级水的要求。
5.2 清洗溶剂:四氯乙烯、溶剂油。
6 实验步骤6.1 取样:①每个实验都要准备足够的润滑脂样品,使其能够填满2个实验球轴承(每个球轴承约需4g);②最少提供15g的润滑脂样品;③检查样品是否不均匀,如分油,相改变或污染。
如发生上述任何情况,均应重新取样。
6.2 仪器的准备:用蒸馏水冲洗净贮水槽及水流通道,擦净沉积在贮水槽表面的油污。
用清洗溶剂(5.2)清洗实验轴承。
润滑脂检测试验方法 锥入度iso
![润滑脂检测试验方法 锥入度iso](https://img.taocdn.com/s3/m/da650c1a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39.png)
润滑脂检测试验方法锥入度iso
润滑脂锥入度ISO测试是一种常用的润滑脂性能评估方法,用于测量润滑脂的流动性和黏度。
该测试的原理是将一个锥形工具缓慢插入润滑脂中,并测量插入深度和插入力。
根据插入深度和插入力的结果,可以确定润滑脂的锥入度。
润滑脂的锥入度ISO测试方法遵循ISO 2137标准。
在该测试中,使用一个钢制锥形工具,其顶角为60度,底部面积为320mm。
将润滑脂样品放置在70℃的恒温水浴中,使其变为液态,并将工具缓慢插入样品中,插入速度为1mm/s,插入深度为25mm。
当工具插入到一定深度时,记录插入力,然后缓慢地将工具取出,记录取出力。
根据ISO 2137标准,润滑脂的锥入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Penetration = (d1 + d2)/2
其中,d1和d2分别是插入和取出时的示值(0.1mm)。
润滑脂的锥入度通常用于评估其黏度和流动性能,较高的锥入度表示润滑脂的黏度较高,流动性较差,适用于高负荷、高温度环境;较低的锥入度则表示润滑脂的黏度较低,流动性较好,适用于低负荷、低温度环境。
润滑脂的锥入度是评估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常用于工业润滑、汽车润滑和机械润滑等领域。
- 1 -。
润滑油脂的性能及其测试方法、参考标准综述
![润滑油脂的性能及其测试方法、参考标准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184962003169a4517723a344.png)
润滑剂(润滑油脂)的性能及其测试方法、参考标准润滑剂(润滑油脂)的性能是润滑剂(润滑油脂)的组成及配制工艺的综合体现。
润滑剂(润滑油脂)性能的测试不但在生产上和研究工作上有决定性的意义,而且在生产部分、使用部门对润滑剂(润滑油脂)的选用和检验上也是必不可少的。
实践证明理化性能试验、模拟试验、台架试验,是开发润滑剂(润滑油脂)新品必不可少的步骤:(1)在实验室评价润滑油脂的理化性能。
试验方法必须有代表性、简单和快速。
(2)模拟试验。
将润滑油脂润滑的特定机械部件在标准化的试验条件下(如温度、速度、载荷等)进行试验。
所选用的试验条件尽量能模拟实际使用情况。
(3)台架试验。
将内燃机油在选用的发动机上按标准化条件进行一定时间的运转后评定其性能。
发动机台架试验的结果是判定内燃机油质量等级的依据,对于内燃机油特别重要。
在生产和销售中则以理化试验作为衡量产品性能的主要尺度。
现对润滑剂(润滑油脂)性能及三个测试步骤的内容分述于下。
一、润滑油的性能现代润滑油必备的基本性能,是要保证机械润滑的最低粘度;粘度随温度变化小的高粘度指数;优良的抗氧化性和耐热性;在便用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优良的抗磨损及润滑性;对氧化产物溶解能力强;对机械无腐蚀和锈蚀;在使用环境下的低挥发性;良好的抗乳化和抗泡性等。
二、理化性能试验理化性能试验简单快速,具有代表性,现在常用的理化性能试验项目为:(1)粘度:是液体流动内摩擦阻力的量度,是评价油品流动性的最基本指标,是各种润滑油分类分级,质量鉴别和确定用途的重要指标。
馏分相同而化学组成不同的润滑油,其粘度不同。
动力粘度:动力粘度是液体在一定剪切应力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所加于流动液体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之比。
国际单位制中以帕.秒表示。
在低温下测定的动力粘度,可以表征油品的低温启动性。
运动粘度:是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国际单位中以米2/秒表示。
润滑脂锥入度的测定方法和测定意义
![润滑脂锥入度的测定方法和测定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696d1b5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fb.png)
润滑脂锥入度的测定方法和测定意义润滑脂锥入度代表的指标:稠度---稠度是指像润滑脂一类塑性物质,在受力作用时,抵抗变形的程度。
稠度是塑性的一个特征,正如粘度是流动性的一个特征一样。
但稠度并无明确的物理意义,它仅是反映润滑脂对变形和流动的阻力的一个笼统的概念。
润滑脂的稠度常用锥入度表示。
锥入度是指在规定的侧定条件下,一定重量和形状的圆锥体,在5s内落人润滑脂中的深度,以1/10mm表示。
实际上锥人度侧定的数值大小和稠度大小相反,润滑脂锥入度越小,稠度越大,越硬;锥入度越大,稠度越小,越软。
一、锥入度的测定方法锥入度是润滑脂质量评定中一项重要指标,各国都有标准方法测定。
我国标准方法为GB/T 269; 标准化组织方法为ISO/DP2137;美国材料试验协会标准方法为ASTM D217。
锥入度根据国内外测定方法规定分下列五种:1.工作锥入度所谓工作锥入度是指使润滑脂在工作器中受到剪切作用。
工作器的带孔圆盘尺寸及孔的大小位置都有具体规定。
拉杆带动圆盘上下运动时,使润滑脂试样受到剪切。
测定时先将润滑脂试样保温到25℃,用工作器以每分钟60次(拉杆上下往复作为1次)的速度工作1min 后,在25℃下测定,测得的结果即60次工作锥入度。
2.延长工作锥入度润滑脂样品工作次数多于60次(例如I万次或I0万次等)时测定的锥人度称为延长工作锥入度,同时需说明工作次数。
3.未搅动锥入度取原容器中未经搅动的润滑脂试徉在25℃时测得的锥入度。
4.未工作锥入度润滑脂试样在尽可能少的搅动下,移至脂杯或相同尺寸的容器后,在25℃时测得的锥入度。
5.块锥入度具有足够硬度以保持其形状的润滑脂在25℃的锥入度。
另外,采用组合尽寸为标准锥体1/4的小锥体侧得的润滑脂锥入度称为微锥入度。
润滑脂锥入度与微锥入度的关系为:A=3.75B+24A---润滑脂锥入度,1/10mm;B---润滑脂微锥入度,1/10mm。
二、润滑脂的组成对锥入度的影响润滑脂的锥人度与其组成、结构及制造条件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