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兵车行语文版第二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兵车行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诗中反映的唐朝统治者连年用兵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2、学习寓情于事的叙事方法。

3、诵读课文,感受诗人的情怀。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鉴赏、理解,诵读法、鉴赏法

三、重点、难点

1、本文的诗意及怨愤基调,杜诗的沉郁风格

2、深切感受诗人尊重生命,关注社会的情怀。

四、教学设想

注意加强诵读,采用识读、通读、听读、悟读的方式,体味诗中蕴含思想感情。五、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跟随李白梦游天姥,醉酒狂歌,我们领略了“诗仙”那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情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杜甫,解读杜甫,感受“诗圣”的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情怀。让我们走进《兵车行》,体会诗中悲怆而震撼人心的历史场面吧!

二、目标展示

三、目标分解,课文诵读

目标一:识读

1、学生共同商讨,借助工具书解决诗中字词,并能正确断句。

2、一生读,同学们评价,指出优缺点,教师做些强调。

目标二:通读

1、继续朗读,注意连贯,流畅。有意识地向感情上靠拢。

2、同学诵读,同学们评价。全体同学齐读。

目标三:听读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哪些句子是叙事性的,哪些句子是抒情性的,分别怎样读?

2、带着问题听录音,适当做些记录。

目标四:悟读

1、名家的颂读把我们带入了历史,在我们眼前呈现出了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画面。引导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a、诗中哪句话点明了战争的原因?开头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场景?

b、人们对战争的态度如何?战争给社会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

c、诗中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2、找同学结合录音和自己的揣摩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四、课文内容讲解

1、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战土,这是诗人亲眼所见,要表达出诗人“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感情,声音要沉重一些。前四句可用平调读,最后两句当用升调读——这是本段的高潮点,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这一节主要描述了撼人心魄的出征送别场面,集中展现了成千上万个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令人触目惊心。)

思考:讨论并找出表现送行者的动作的词,说说他们表达的情态?

2、第二段开头两句是诗意转换处,可以读得平缓些,声音稍稍放低,但“点行频”王字为下文叙事总纲,须重读。

以下直至结尾皆用“行人”口气读,但其中的抒情语字字都融合着诗人的感情,要跟叙事语区别开来。

本段可分三层:前六句为第一层,先叙事后抒情。叙的是服役时间过长,占去人的大半生,读时当有怨而不伤之意,至“归来头白还戍边”,怨情稍稍加重。读后宜作一顿,为下文直抒胸臆作铺垫。下文“边庭”二句有怨有愤,为本段高潮点,应当读得掷地有声。中间四句为第二层,极言战争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用“君不闻”领起,是“行人”问“长者”,也是诗人诉诸读者,感情十分强烈,有指控之意。最后两句为第三层,这是“行人”为自己也为同伴们申诉委屈,读时声调放低些,寓怨愤于嗟叹之中;读完可作稍长停顿,如乐曲中的半终止,为转换话题作铺垫。

(第二部分记述被征者的叙言,写出征夫从征的痛苦,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思考:讨论并思考段中几个数词有何作用?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明确:诗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数词却是事物量的抽象,二者好像很难结合。可是《兵车行》中的几个数字用得非常自然贴切,融入了诗的意境。例如“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十五”“四十”,这里准确地反映了当兵者的年龄,具体陈述“点行频”,以示情况的真实可靠。又如“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这句话里的数词并非实指,是略数,写出了“点行频”对生产所造成的破坏以及田园荒芜的景象。诗人驰聘想像,从眼前联想到全国,从一点推及到普遍,两相辉映。这不仅扩大了诗的表现容量,而且加深了诗的表现深度。

3、第三段前半段写秦兵家庭的困难。“长者”二句是承上启下话,当用比较柔和的调子读。“敢申恨”者,不是无恨,而是“申”亦无用,有奈何不得之意。“且如”四句当一气读出,但速度不宜快,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从何出”稍稍振起,因为“行人”的怨愤在这句话中表现得含蓄而又深刻。后半段顺势说到“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简直令人悲痛欲绝,读至“生女”二句当再作低回之势,声调凄楚。

最后四句为全诗高潮所在。“君不见”一句当突然振起,有指点之意。“古来”一句道尽战场的惨景,也集中地表达了“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加以强调,使人能想见此中情景。

(第三部分写征夫的悲愤控诉,揭露了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

思考:讨论并思考杜甫为什么让役夫讲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这样的话呢?是不是重男轻女的观念真正变了呢?到底生男好,还是生女好?

五、名句赏析

(l)“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柬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所以,连里正也动了心,替他束发。人过四十,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2)“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这两句写社会心理的变化。在封建社会里,人们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可是现在不同了,反以生男为“恶”,生女为“好”。这种变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实造成的,反映了人们心灵受伤害之深。这两句主宾分明:上句是自我宽慰之辞,为“宾”;下句是哀叹之辞,为“主”。以自我宽慰烘托哀叹,更显出哀叹之深。这样的心理变化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颗武政策的有力控诉。

六、整体思考

1、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仔细阅读体会。

2、有人说这首诗的诗眼是“点行频”你同意这看法吗?为什么?

1、这是一首歌行体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的罪恶行径。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2、“点行频”,意思是频繁的征兵。他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万民无辜牺牲、全国田园荒芜的根源。

本文借描写送别的场面抨击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使社会秩序的遭到严重破坏。

七、内容概述

思考:行人(士卒)从那几个方面诉说百姓之苦?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首先诉说边防出征之苦,再用铺陈的手法诉说了各郡县的凋敝情况。最后用悲伤的语调提出了社会心理的变化。揭示了妻离子散、百姓生活凄惨、田园荒芜的悲惨的社会现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