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原理与结构_习题之四(船舶操纵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及参考答案
(邹早建教授提供)
一.船舶静力学部分
1. 已知某海洋客货船的船长L =155m ,船宽B =18m ,吃水d =7.1m ,排水体积
Ñ=10900m 3,中横剖面面积A M =115m 2,水线面面积A W =1980m 2。
求该船的方形系数C B 、水线面系数C W 、中横剖面系数C M 、纵向棱形系数C p 及垂向棱形系数C vp 。
解:
550.01
.71815510900
B =⨯⨯=⨯⨯∇=d B L C
710.0181551980W W =⨯=⨯=B L A C
900.01.718115M M =⨯=⨯=d B A C
612.015511510900
M p =⨯=⨯∇=L A C
775.01.7198010900
A W vp =⨯=⨯∇=d C
2. 已知某船方形系数C B =0.50,水线面系数C W =0.73,在海水中平均吃水d =8.20m ,
求船进人淡水中的平均吃水(已知在水温15︒C 时,淡水的密度为999.1kg/m 3,海水的密度为1025.9kg/m 3)。
解:
记海水的重度为 γ1=ρ1⨯g ,淡水的重度为 γ2=ρ2⨯g ,船进人淡水中的平均吃水为d 2。
在海水中的排水体积为 ∇1=C B ⨯L ⨯B ⨯d ,排水量为 ∆1=γ1⨯∇1=γ1⨯C B ⨯L ⨯B ⨯d ,其中L 为船长,B 为船宽。
假设船舶从海水中进入淡水中时水线面面积保持不变,则船舶在淡水中的排水量为 ∆2=γ2 (∇1+ C W ⨯L ⨯B ⨯δd ),其中δd 为船舶从海水中进入淡水中的吃水变化。
由于船舶从海水中进入淡水中时排水量保持不变,所以有
γ1⨯C B ⨯L ⨯B ⨯d =γ2 (∇1+ C W ⨯L ⨯B ⨯δd )
γ1⨯C B ⨯L ⨯B ⨯d =γ2 (C B ⨯L ⨯B ⨯d + C W ⨯L ⨯B ⨯δd )
解得:
d C C d ⎪⎪⎭
⎫ ⎝⎛-=
121
W B γγδ 由上式可知,当γ1 > γ2时,δd > 0,即吃水增加;当γ1 < γ2时,δd < 0,即吃水
减小。
船舶从海水中进人淡水中的平均吃水为d 2=d + δd ,求得:
35.811
.9999.102573.050.0120.8121
W B 2=⎥⎦⎤⎢⎣⎡⎪⎭⎫ ⎝⎛-+⨯=⎪⎪⎭⎫ ⎝⎛-+
=d C C d d γγm 3. 已知某船正浮时初稳性高GM =0.6m ,排水量Δ=10000t ,把船内重为100t 的货
物向上移动3m ,再横向移动10m ,求货物移动后船的横倾角φ。
解:
记重物垂向移动后的初稳性高为'GM ,可求得
57.010000
3
1006.0)('12=⨯-=∆--=z z p GM GM m
记重物横向移动后产生的横倾角为φ,可求得
ο
95.9)1754.0arctan(57.010********arctan ')(arctan 12==⎥⎦
⎤⎢⎣⎡⨯⨯=⎥⎦⎤⎢
⎣⎡⨯∆-⨯=GM y y p φ 4. 已知某拖轮的排水量Δ=350t ,吃水d=1.3m ,初稳性高GM =0.8m 。
拖钩上的拖
力F=5t ,拖钩位于水线以上2.4m ,拖索和中纵剖面之间的夹角φ=40º,假定拖轮在横向移动时的水阻力作用点位于基线之上d/2处。
求拖轮的横倾角。
解:
如图所示,横向拖力分量为
214.36428.0540sin 5sin F F 2=⨯=⨯=⨯=οϕt
该横向拖力和拖轮横向移动时受到的水阻力D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形成一个使拖轮产生横倾的横倾力矩,其值为
8027.9)65.04.2(214.3)2
d
4.2(F F M 222h =+⨯=+⨯=⨯=l t m
由于横倾力矩和船舶横倾时产生的回复力矩M R 相等,有
=h M ⨯∆=R M GM φsin ⨯
所以有
035.08
.03509.8027
sin =⨯=
φ
由此求得拖轮的横倾角为
ο2)035.0arcsin(==φ
y
'
5. 已知某船的排水量Δ=8000t ,重心垂向坐标z G =
6.70m ,浮心垂向坐标z B =3.30m 。
各横倾角下的形状稳性力臂
BR =如下表:
动倾力矩为1600t-m 时的动倾角。
解:
静稳性力臂g b r l l l -=,其中重量稳性力臂为 G B (z z )sin 3.4sin g l φφ=-=。
而动稳性力臂d l 等于静稳性曲线下的面积,可用梯形法近似计算,即
()⎥⎦⎤
⎢⎣⎡+-+++++∆=⎥⎦⎤⎢⎣⎡+∆==-=-∑⎰rn r rn n r r r r n
i ri i r r d l l l l l l l l l d l l 0)1(2101)1(0
212Λφφφφ
,
式中10=∆φº。
回复力矩作的功为 d r r d l d l d l T ⨯∆=∆=⨯∆=⎰⎰φφφφ。
列表计算如下: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绘制静稳性曲线~r l φ和另一种形式的动稳性曲线~d T φ:
动倾力矩作的功为 φφ1600=⨯=h h M T (t-m)。
在动稳性曲线图上作φ~h T 的直线(过=φ90︒作横轴的垂线,在该垂线上量取高度1600×90 = 144000,得一点,
连接原点和该点即得直线h h T M φ=⨯),该直线和动稳性曲线~d T φ的交点所对应的横坐标值即为所求动倾角,由此得到动倾角 =φ31︒。
二.船舶阻力部分
6. 某内河船的速度为23km/h ,其与船模的尺度比为25。
船模试验时的傅汝德数
为0.30,和实船的傅汝德数相等。
试求实船和船模的雷诺数(取运动粘性系数=s ν61057.1-⨯m 2/s )。
解:
船模试验时,其傅汝德数和实船的傅汝德数相等,即
m
m nm s s ns gL V
F gL V F ===,
式中V 为船速,L 为船长;下标s 和m 分别表示实船和船模。
所以,可求得船模的航速为
278.13600
10002523=⨯===
λs s s m m V V L L V m/s 由船模的傅汝德数为0.30可求得船模的长度为
85.13
.081.9278.12
2
22=⨯=⨯=nm m m F g V L m 相应的实船的长度为
25.462585.1=⨯=⨯=λm s L L m
对于内河船,实船和船模的流体运动粘性系数相等,所以,可求得实船的雷诺数为
8610882.1103600100057.125.4623⨯=⨯⨯⨯==s s s ns L V R ν
同理,可求得船模的雷诺数为 6610506.11057
.185.1278.1⨯=⨯⨯==m m m nm L V R ν
7. 某内河船船模缩尺比为30,在水池中拖曳速度为1.2m/s 时,测得船模兴波阻
力为0.75kg 。
试求对应实船的航速(以kn 计)和兴波阻力(以t 计)。
(已知
1kn =1.852km/h =0.514m/s ) 解:
船模试验时,其傅汝德数和实船的傅汝德数相等,所以,所求实船的航速为
573.62.130=⨯===
m m m
s
s V V L L V λm/s =12.8kn 当船模的傅汝德数和实船的傅汝德数相等时,船模的兴波阻力系数等于实船的兴波阻力系数,即有
m m m wm
wm s s s ws
ws S V R C S V R C 222
121ρρ=
==
式中w R 为兴波阻力,ρ为水的质量密度,S 为船体湿表面积。
对于内河船,m s ρρ=;而2
2m s V V λ=,m s S S 2λ=,所以,实船的兴波阻力为
2025075.0303222=⨯=⨯⨯==wm wm m
m s
s ws R R S V S V R λλkg =20.25t
8. 某海船的水线长100m ,船宽14m ,吃水5m ,排水体积4200m 3,舯剖面面积
69m 2,船速17kn 。
船模缩尺比为25,船模试验时水池水温为20℃,测得船模阻力为2.5kg ,试求实船在水温15℃时的阻力(用8届ITTC 公式计算摩擦阻力系数,并取实船粗糙度补贴f C ∆=0.4×10-3。
已知水温为20℃时,淡水的密度为2.998=m ρkg/m 3,运动粘性系数为=m ν61000.1-⨯m 2/s ;水温为15℃时,海水的密度为9.1025=s ρkg/m 3,运动粘性系数为=s ν61019.1-⨯m 2/s )。
解:
根据二因次换算法,当船模和实船的傅汝德数相等时,船模的剩余阻力系数等于实船的剩余阻力系数。
所以,实船的总阻力系数为
f fm tm fs f
rm fs f rs fs ts C C C C C C C C C C C ∆+-+=∆++=∆++=)(
其中,船模的总阻力系数为
m m m tm
tm S V R C 22
1ρ=
在求得实船的总阻力系数后,可得到实船的总阻力为
s s s ts ts S V C R 22
1
ρ=
其中,实船湿表面积s S 可由估算湿表面积系数s C 的图谱近似估算:已知:
8.2514==T B ; 986.05
1469M M =⨯=⨯=T B A C 由),(C M C T
B
f s =图谱查得65.2C =s ,所以,实船湿表面积为
4.171710042006
5.2WL =⨯⨯=⨯∇⨯=L C S s s m 2 相应的船模湿表面积m S 为
75.225
4
.17172
2==
=
λs
m S S m 2 已知实船的航速为17kn = 8.738m/s ;相应的船模的航速为
7476.125
738.8===λs m V V m/s
已知实船长100m ,相应的船模长为100/25 = 4m ;实船和船模的雷诺数分别为
8610343.71019
.1100738.8⨯=⨯⨯==s s s ns L V R ν
6610990.61000
.14
7476.1⨯=⨯⨯=
=
m
m
m nm L V R ν
由8届ITTC 公式可求得实船和船模的摩擦阻力系数分别为
321010591.1)2(log 075.0-⨯=-=ns fs R C ; 3
21010196.3)2(log 075.0-⨯-==nm fm
R C 船模的总阻力系数为
3
22
10851.575
.27476.12.99881.95.222
1-⨯=⨯⨯⨯⨯=
=
m m m tm
tm S V R C ρ
所以,实船的总阻力系数为
[]3310646.4104.0196.3851.5591.1)(--⨯=⨯+-+=∆+-+=f fm tm fs ts C C C C C 实船的总阻力为
825.3124994.1717738.89.10255.010646.42
1
232=⨯⨯⨯⨯⨯==-s s s ts ts S V C R ρN
将船舶阻力用习惯的公斤和吨表示,有:
825.312499=ts R N 23.31855=kg 855.31≈t 9. 某海船模型长L m =5m ,船模湿面积S m =10m 2,在水温20℃下进行试验,测得
V m =1.5m/s 时的阻力为4kg 。
已知实船长L s =125m ,若按8届ITTC 公式计算摩擦阻力系数,并取实船粗糙度补贴f C ∆=0.4×10-3,形状系数k =0.022,试用三因次换算法求水温15℃时的有效功率。
解:
船模试验时,船模的傅汝德数和实船的傅汝德数相等,这时有
m s V V λ= 及 wm ws C C =
其中船模的缩尺比λ为:
255125===m s L L λ
根据三因次换算法,实船的总阻力系数为
f
tm fm fs f fm tm fs f wm fs f ws fs f
ws vps fs ts C C C C k C C k C C k C C C k C C C k C C C C C ∆++-+=∆++-++=∆+++=∆+++=∆+++=))(1(])1([)1()1()1(
由模型试验测得的船模阻力为
4=tm R kg 2.39N 8.94=⨯=N
水温为20℃时,淡水的密度为2.998=m ρkg/m 3,所以船模的总阻力系数为
32
2104907.310
5.12.9985.02
.392
1-⨯=⨯⨯⨯=
=
m m m tm
tm S V R C ρ 水温为20℃时,淡水的运动粘性系数为=m ν61000.1-⨯m2/s ,所以船模的雷诺数为
6
6
105.71000.155.1⨯=⨯⨯==-m m m nm L V R ν
根据8届ITTC 公式,船模的摩擦阻力系数为
3
210101557.3)2(log 075.0-⨯=-=nm fm R C
水温为15℃时,海水的运动粘性系数为=s ν61019.1-⨯m2/s ,所以实船的雷诺数为
86
10878.710
19.1125
5.125⨯=⨯⨯⨯=
=
-s s
s ns L V R ν 根据8届ITTC 公式,实船的摩擦阻力系数为
32
10105769.1)
2(log 075
.0-⨯=-=ns fs R C 所以,实船的总阻力系数为
33102772.210]4.04907.3)1557.35769.1()022.01[(--⨯=⨯++-⨯+=ts C
水温为15℃时,海水的密度为9.1025=s ρkg/m3;此外,2
2m s V V λ=,m s S S 2λ=,
所以,可求得实船阻力为
41065610255.1259.10255.0102772.22
1
2232=⨯⨯⨯⨯⨯⨯⨯==-s s s ts ts S V C R ρN
将船舶阻力用习惯的公斤和吨表示,有:
410656=ts R N 7.41903=kg 904.41=t
相应的有效功率为:
92.30795.125410656=⨯⨯=⨯=s ts E V R P KW 69.4188=hp
即,所求的有效功率为3079.92KW ;或用习惯的马力表示,为4188.69马力。
三.船舶推进部分
10. 某双桨船,航速为21节时,有效马力为6700公制马力,测得每桨的推力为
26.5吨,平均伴流速度为2节。
试求伴流分数、推力减额分数、船身效率。
解:
船速为21节,平均伴流速度为2节,所以,伴流分数为
095.021
2===V u w
已知本双桨船的有效马力为
670075
==
V
T P e E (公制马力) 其中船速 794.10514.021=⨯=V m/s ,所以,总的有效推力为
64.46553794
.10670075=⨯=e T kgf (公斤力)
每桨的有效推力为 82.232761=e T 公斤力。
已知每桨的推力为265001=T 公斤力,所以,推力减额分数为
122.026500
82.232762650011=-=-=T T T t e
船身效率为
970.0095
.01122
.0111=--=--=
w t h η 11. 某双桨船,航速为15.5节时的有效马力为1921公制马力,模型试验测得伴流
分数为w =0.104,推力减额分数为t =0.198,相对旋转效率为r η=1.044,敞水螺旋桨效率为0η=0.62,轴系传送效率为S η=0.96。
试求螺旋桨发出的推力及要求的主机马力。
解:
因为船速为15.5节时有效马力为1921公制马力,所以总的有效推力为
97.18083514
.05.15192175=⨯⨯=e T kgf (公斤力)
总的推力为
59.22548198
.0197.180831=-=-=t T T e kgf (公斤力)
每桨的推力为11274.3公斤力(11.2743吨)。
因为推进系数为
s r h S E P P
C P ηηηη0..==
其中船身效率为
895.0104
.01198
.0111=--=--=
w t h η 所以,要求的主机马力为
345496
.062.0044.1895.01921..0=⨯⨯⨯===s r h E E S P C P P P ηηηη(公制马力)
四.船舶操纵性部分
12. 已知三条船,船A 、船B 和船C ,其无因次质量、重心纵向位置和质量惯性矩
以及线性水动力导数如下表(表中数值应乘以610-):
试求: (1)船A 是否具有直线稳定性?为什么?
(2)船B 和船C ,哪条船的直线稳定性较好?
(3)当舵角为015δ=o 时,船A 的无因次定常回转直径有多大?(假设定常回转时速度0V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