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废铜36万吨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再生废铜36万吨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再生废铜36万吨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处理再生废铜36万吨及深加工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报告为word文档真实报告内容,放心下载编辑。

中咨国联编制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要 (1)

1.1.1项目名称 (1)

1.1.2项目建设单位 (1)

1.1.3项目建设性质 (1)

1.1.4项目建设地点 (1)

1.1.5项目负责人 (1)

1.1.6项目投资规模 (1)

1.1.7项目建设规模 (2)

1.1.8项目资金来源 (2)

1.1.9项目建设期限 (3)

1.2项目承建单位介绍 (3)

1.3编制依据 (3)

1.4编制原则 (4)

1.5研究范围 (4)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

1.7综合评价 (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7)

2.1项目提出背景 (7)

2.2本次项目发起缘由 (8)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9)

2.3.1顺应我国“十二五”战略性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9)

2.3.2顺应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发展的需要 (10)

2.3.3推动废旧铜资源再利用,提高铜资源利用效率的需要 (11)

2.3.4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迫切要求 (11)

2.3.5促进资源高效合理利用的迫切需要 (11)

2.3.6有利于项目企业做大做强的需要 (12)

2.3.7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12)

2.3.8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13)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13)

2.4.1政策可行性 (13)

2.4.2市场可行性 (14)

2.4.3技术可行性 (15)

2.4.4管理可行性 (16)

2.5分析结论 (16)

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 (17)

3.1我国资源综合利用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17)

3.2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18)

3.3我国铜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19)

3.4我国铜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

3.5我国再生铜工业发展分析 (21)

3.6铜材市场消费需求预测分析 (22)

3.7市场分析结论 (23)

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24)

4.1厂址位置选择 (24)

4.2区域投资环境 (24)

4.2.1区域位置 (24)

4.2.2区域地形地貌条件 (25)

4.2.3区域气候条件 (25)

4.2.4区域自然资源条件 (26)

4.2.5区域交通条件 (27)

4.2.6区域经济发展 (28)

4.3大连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简介 (29)

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 (30)

5.1总图布置原则 (30)

5.2土建方案 (30)

5.2.1总体规划方案 (30)

5.2.2土建工程方案 (31)

5.3主要建设内容 (32)

5.4工程管线布置方案 (32)

5.4.1给排水 (32)

5.4.2供电 (34)

5.5道路设计 (36)

5.6总图运输方案 (36)

5.7土地利用情况 (36)

5.7.1项目用地规划选址 (36)

5.7.2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 (37)

第六章产品方案 (38)

6.1主要生产规模 (38)

6.2产品规格及执行标准 (38)

6.3项目产品及技术优势 (38)

6.4产品价格制定原则 (38)

6.5产品生产规模确定 (39)

6.6产品工艺流程 (39)

6.6.1产品工艺方案选择 (39)

6.6.2产品工艺流程 (39)

第七章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 (41)

7.1主要原材料供应 (41)

7.2主要设备选型 (41)

7.2.1设备选型原则 (41)

7.2.2主要设备明细 (42)

第八章节约能源方案 (44)

8.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44)

8.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44)

8.2.1能源消耗种类 (44)

8.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 (44)

8.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45)

8.4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 (45)

8.4.1项目能耗分析 (45)

8.4.2国家能耗指标 (46)

8.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46)

8.5.1工业节能 (46)

8.5.2节水措施 (47)

8.5.3建筑节能 (48)

8.5.4企业节能管理 (48)

8.6结论 (49)

第九章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 (50)

9.1设计依据及原则 (50)

9.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50)

9.1.2设计原则 (50)

9.2建设地环境条件 (51)

9.3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51)

9.3.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51)

9.3.2 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 (52)

9.4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53)

9.4.1 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 (53)

9.4.2 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 (54)

9.4.3 环境管理与监测机构 (55)

9.5绿化方案 (56)

9.6消防措施 (56)

9.6.1设计依据 (56)

9.6.2防范措施 (56)

9.6.3消防管理 (58)

9.6.4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 (58)

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 (59)

10.1 编制依据 (59)

10.2概况 (59)

10.3 劳动安全 (60)

10.3.2车间防火防爆 (61)

10.3.3电力 (61)

10.3.4防静电防雷措施 (62)

10.3.5抗震设防措施 (62)

10.4劳动卫生 (63)

10.4.1工业卫生设施 (63)

10.4.2防暑降温 (63)

10.4.3个人卫生 (63)

10.4.4照明 (63)

10.4.5防烫伤 (63)

10.4.6噪声 (64)

10.4.7个人防护 (64)

10.4.8安全教育 (64)

第十一章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65)

11.1组织机构 (65)

11.2劳动定员 (65)

11.3工作制度 (66)

11.4培训计划 (66)

11.5激励和约束机制 (66)

11.6福利待遇 (67)

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规划 (68)

12.1建设工期的规划 (68)

12.2 建设工期 (68)

12.3实施进度安排 (68)

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9)

13.1投资估算依据 (69)

13.2建设投资估算 (69)

13.3流动资金估算 (70)

13.4资金筹措 (70)

13.5项目投资总额 (70)

13.6资金使用和管理 (73)

第十四章财务及经济评价 (74)

14.1总成本费用估算 (74)

14.1.1基本数据的确立 (74)

14.1.2产品成本 (75)

14.1.3平均产品利润与销售税金 (76)

14.2财务评价 (76)

14.2.1项目投资回收期 (76)

14.2.2项目投资利润率 (77)

14.3经济效益评价结论 (80)

第十五章风险分析及规避 (82)

15.1项目风险因素 (82)

15.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82)

15.1.2技术风险 (82)

15.1.3市场风险 (82)

15.1.4资金管理风险 (83)

15.2风险规避对策 (83)

15.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 (83)

15.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 (83)

15.2.3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83)

15.2.4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84)

第十六章招标方案 (85)

16.1招标管理 (85)

16.2招标依据 (85)

16.3招标范围 (85)

16.4招标方式 (86)

16.5招标程序 (86)

16.6评标程序 (87)

16.7发放中标通知书 (87)

16.8招投标书面情况报告备案 (87)

16.9合同备案 (87)

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 (88)

17.1结论 (88)

17.2建议 (88)

附表 (89)

附表1 销售收入预测表 (89)

附表2 总成本表 (90)

附表3 外购原材料表 (91)

附表4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93)

附表5 工资及福利表 (94)

附表6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95)

附表7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96)

附表8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97)

附表9 流动资金估算表 (98)

附表10 资产负债表 (99)

附表11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00)

附表12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101)

附表13 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103)

附表14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105)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名称

年处理再生废铜36万吨及深加工项目

1.1.2项目建设单位

**实业有限公司

1.1.3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项目

1.1.4项目建设地点

本次项目建设地址位于辽宁省**

1.1.5项目负责人

1.1.6项目投资规模

项目的总投资为590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55200.00万元(土建工程为6764.60万元,设备及安装投资37000.00万元,土地费用为10000.00万元,其他费用为303.53万元,预备费1131.87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3800.00万元。

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为1415781.82万元,年均利润总额

18283.68万元,年均净利润13712.76万元,年上缴税金及附加为2310.80万元,年增值税为21007.26万元;投资利润率为30.99%,投资利税率70.51%,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9.78%,税后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4.80年。

1.1.7项目建设规模

本项目达产年设计生产能力为:年处理再生废铜36万吨,年产出电工用铜线坯产品33.60万吨。

本次建设项目占地面积210亩,总建筑面积83680.00平米;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如下:

主要建筑物、构筑物一览表

1.1.8项目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资金人民币59000.00万元,全部由项目企业自筹。

1.1.9项目建设期限

本项目工程自2014年07月至2015年06月完工,建设工期共计12个月。

1.2项目承建单位介绍

公司1992年创立,前身是有色金属冶铸厂,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铜材精深加工的企业之一。

我们的产品主要覆盖四大方面:黄铜棒、黄铜线、五金锻压件以及黄铜管,加工件被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电子、船舶制造、汽车配件、医疗器械等多个行业。

我们将整合自身28年来的加工管理经验,持续优化升级产线,全面引进国内外先进的铜材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立志打造华南领先的优质铜材品牌。

1.3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2.《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3.《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4.《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

5.《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6.《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7.《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使用手册》(第三版);

8.《工业可行性研究编制手册》;

9.《现代财务会计》;

10.《工业投资项目评价与决策》;

11.项目公司提供的发展规划、有关资料及相关数据;

12.国家公布的相关设备及施工标准。

1.4编制原则

1、充分利用企业所在地资源及能源优势作为充分考虑设计方案的前置条件,合理利用资源,整合资源,延伸产业链,实现资源最大利用和效益最大化。

2、坚持技术、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合理性、经济性的原则,采用国内最先进的产品生产技术,设备选用国外最先进的,确保产品的质量,以达到企业的高效益。

3、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执行国家及各部委颁发的现行标准和规范。

4、设计中尽一切努力节能降耗,节约用水,提高能源的重复利用率。

5、注重环境保护,在建设过程中采用行之有效的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6、注重劳动安全和卫生,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及消防等标准和规范要求。

1.5研究范围

本研究报告对企业现状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承办条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论证;对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和预测,确定了本项目的产品生产纲领;对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措施、意见和建议;对工程投资、产品成本和经济效益等进行计算分析

并作出总的评价;对项目建设及运营中出现风险因素作出分析,重点阐述规避对策。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1.7综合评价

本项目重点研究“年处理再生废铜36万吨及深加工项目”的设计与实施,项目建设完成后将采用世界先进的加工技术,依托当地丰富的资源及产业基础进行深度开发,逐步在项目当地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规模化再生铜加工基地,生产出优质的电工用铜线坯产品,以满足当前市场的极大需求,并推动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及废旧金属循环再利用产业的快速发展。

本次项目的实施符合我国相关产业发展政策,符合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项目将带动当地就业,增加当地利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项目建设还将形成产业集群,拉大产业链条,对项目建设地乃至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仅会给项目企业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还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

所以,本项目建设十分必要,也切实可行。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2.1项目提出背景

铜作为古代文明载体之一,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文明,在现代发展历程中,又与工业化、信息化息息相关。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铜生产与消费国,既面临着严重的铜原料短缺、粗放经营的困扰,也蕴藏着重大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铜资源严重短缺,国内资源供给率不足25%,我国精铜(电解铜)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生产电解铜所用原料铜精矿粉、再生铜等主要依靠进口,铜原料短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之一。

随着我国有色金属生产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社会上可用的废杂金属的积蓄量也不断增加,利用好这些再生资源,不仅可以提高有色金属资源利用率,而且能够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宝贵的金属资源,对创建社会文明和进步起到积极作用。另外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用一点就少一点,而且我国又是有色金属资源短缺的国家,节约和合理使用资源显得特别重要。因此,加强有色金属回收再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新产品,努力降低成本,是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要解决我国铜资源问题,除了加强国内外铜矿资源拓展外,也要大力发展可再生铜的路径。目前发达国家可再生铜和原生铜分别占50%,而目前我国可再生铜只占30%。“十二五”期间将加大再生铜比例,争取达到40%。

《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十二五”期间,有色金属行业主要有四个任务:即控制有色金属供给增速、提升资源自给率水平、提高下游深加工技术以及降低能耗和治理污染。有色金属行业链上下游终端将受到关注,一是具有矿产量显著增长的资源龙头,二是精深加工能力突出的公司。金属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材料工业发展

的先导,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材料工业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加快培育和发展金属材料产业,对于引领材料工业升级换代,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保障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十二五”期间,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将会继续制定鼓励扶持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出台一些规范、引导、调控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行业健康和快速的发展,再生铜企业将面临着历史转型的重大机遇时期。2.2本次项目发起缘由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有色金属需求持续增长。中国有色金属产量连续三年位居全球首位,成为有着巨大产量和消费量的国家。中国铜和铝的消费量位居全球首位,铜消费量占全球铜消费总量的22%,而铝的这个比例为25%。我国虽然地缘辽阔,但有色金属资源并不足够丰富,需要进口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根据过去十几年有色金属的消费模式,我国会生产出越来越多的废金属,并循环利用,其中约有27%的铜和30%的铝会再生循环。随着废料精炼厂循环再生能力的增强,有色金属废料在未来几年里的需求将维持高水平。

项目方即是在结合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前景较好的行业背景、再生铜及深加工市场需求日益旺盛、国家产业政策利好以及当前项目公司及项目实施地具备多方资源优势的情况下,提出的本次“年处理再生废铜36万吨及深加工项目”。本项目建设地选定在大连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是国家环保部(2009)328号和(2009)624号文件批准的国家静脉产业和进口可利用废物“圈区管理”示范园区。而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也是该园区的重点项目。

项目企业充分利用建设地资源、能源、人力成本优势以及产业基础优势,将该项目打造成国内颇具规模的再生铜加工基地。通过本次项目的实施,响应国家提出的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符合我国循环经济产业政策。本次项目的建设对于加快大连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带动当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因此,本次项目的提出恰合时宜且意义重大,项目建设具备一定的市场发展空间,项目实施将为项目方带来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2.3.1顺应我国“十二五”战略性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今年是我国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在这一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成为投资的热点。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齐建国通过分析:“到2015年,我国的GDP整体水平可能达到70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占GDP增加值的8%,即5.6万亿元,而产值达到18万亿元。”

到2015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吸纳、带动就业能力显著提高。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局部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企业和一批创新活力旺盛的中小企业;建成一批产业链

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再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到203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十二五”期间,节能环保称谓战略性产业重中之重。在循环经济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要大力发展源头减量、循环利用、资源化、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物质流分析等新技术,推进产业化,提高资源产出效率。重点发展共伴生矿产资源、工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制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餐厨、农林和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动跨行业跨企业循环利用联合体建设,促进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大力发展“城市矿山”资源。

因此,本项目属于废旧金属循环再利用产业,项目的大力发展正是顺应了我国新时期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可有效促进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作出有力贡献。

2.3.2顺应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发展的需要

有色金属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考虑国内资源、能源短缺,其发展要立足支撑国内下游市场发展需求;考虑我国资源分布不均、经济水平发展不平衡的国情,要立足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同时,考虑无论是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还是节能减排,都要立足技术进步的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按照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不断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色金属工业成就的取得,一靠改革开放环境,二靠科技进步支撑。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不竭动力,越来越显示出其对经济的强劲推动力。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发展令人鼓舞,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成效显著。

该项目立足再生铜加工领域,致力于完善当地有色金属产业链条的深入发展,采用先进技术及设备生产高科技含量及高附加值的电工用铜线坯产品,将对大连市再生铜加工产业及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2.3.3推动废旧铜资源再利用,提高铜资源利用效率的需要

我国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较低,资源短缺已对我国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制约,因此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国基本国策之一。同时,我国如不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受。本项目按照循环经济促进法确定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推动废紫杂铜的回收再加工利用,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程,构筑充分回收利用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动态平衡,促进生态环境系统、经济系统协调发展。

2.3.4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迫切要求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GDP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然而,我国的经济发展还没有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即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循环经济把资源开发的重点转向废弃物资源的再生利用,确立了新型的资源和原材料供应渠道,从而突破了传统工业经济的资源仅指自然资源的旧理念,再生资源成为资源循环的新起点,而再生资源产业则成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障我国的资源供给安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必须重新认识循环经济赋予再生资源新的内涵,以及再生资源产业在资源战略中的地位,大力发展再生资源产业,以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2.3.5促进资源高效合理利用的迫切需要

循环经济将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经济强调资源的再使用和再循

环,延长产品使用周期,提高重复使用率,同时强化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内在价值,提高水、矿物等各类紧缺资源的利用效率。目前全世界钢产量的45%、铜产量的62%、铝产量的22%、铅产量的40%、锌产量的45%、纸制品的35%来自于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同时,废旧物的回收利用还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使废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大连市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还处于一个低水平阶段,发展循环经济将会大大促使其与大连市其它城市联手,在一个更空泛的区域内,延长企业的生产链和物资供应链,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2.3.6有利于项目企业做大做强的需要

随着近年来国内有色金属产业以及再生铜加工产业的蓬勃发展,项目企业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条件开发优势资源,深挖潜力提升再生铜的加工技术水平,本次“年处理再生废铜36万吨及深加工项目”将充分发挥技术领先优势与人才优势,通过企业技术改造提升技术水平,购置先进的技术装备,采用规模化生产经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充分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有色金属产业,以促进项目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有助于项目企业做大做强再生铜加工的生产主业,并延伸企业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方面实现突破。通过本次建设项目的实施,项目公司将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将带动当地相关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突破,促进当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本次项目建成后还将进意大利具有世界最先进水平的加工设备,建设设施完善的现代化车间,此举是项目公司长远战略规划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关系着企业未来的发展能量,因此本次项目的提出适时且必要。

2.3.7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本项目除少数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技术人员由企业解决外,新增员工

均由当地招工解决,项目建成后,将为当地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吸收下岗职工与闲置人口再就业,可促进当地经济和谐发展;此外,项目的实施可带动我国有色金属产业以及相关行业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为提高综合国力产生巨大而深远影响,对于搞活国民经济、增加国民收入、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3.8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本项目正式运营后,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为1415781.82万元,年均利润总额18283.68万元,年均净利润13712.76万元,年上缴税金及附加为2310.80万元,年增值税为21007.26万元;年可上缴所得税4570.92万元。投资利润率为30.99%,投资利税率70.51%。因此,项目的实施每年可为当地增加27888.98万元税金,可有效促进项目地经济发展进程。

综合以上因素,本项目建设十分必要。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2.4.1政策可行性

本次项目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第一类:鼓励类,九、有色金属3、高效、节能、低污染、规模化再生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1)废杂有色金属回收利用。

根据有色金属工业紧迫需求和行业实际,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印发《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其中提出的主要目标为到2015年,再生有色金属产业规模和产量比重明显提高,预处理拆解、熔炼、节能环保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节能减排和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到2015年再生铜行业形成一批年产10万吨以上规模化企业,前10位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50%以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