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卷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题-部编版(含答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题-部编版(含答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题-部编版(含答案)1.在古印度在种姓制度中,普通的雅利安自由民被称为()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2.人类最早的文明产生于古代的亚非地区.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A.交通便利,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B.国家、城市兴起较早C.大河流经,土地肥沃,适合农业耕作D.频繁地对外侵略扩张3.古代文明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古印度文明﹣﹣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B.古希腊文明﹣﹣民主政治盛行于各大小城邦C.古埃及文明﹣﹣创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楔形文字D.古巴比伦文明﹣﹣制定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4.佛教的创始人是印度迦吡罗卫国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

佛教不承认种姓由前生决定,主张所有人都能以今生的修行进入极乐世界。

佛教追求宗教领域的“众生平等”,对受压迫的民众特别有吸引力。

上述材料体现出的观点是()A.佛教的产生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B.乔达摩·悉达多的种姓为婆罗门C.佛教的教义受到印度社会全体支持D.佛教产生后在亚洲国家广泛传播5.如果我们想要了解古埃及的历史,首先应当掌握的文字是()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拉丁文字D.甲骨文6.古代亚洲地区的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文明。

下列文明成果与地区搭配正确的是()A.种姓制度——古代印度B.《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埃及C.金字塔——古巴比伦D.《十二铜表法》——古代日本7.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

一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

材料中的“深厚文明”不包括()A.古埃及文明B.古巴比伦文明C.古印度文明D.中国文明8.某班级准备进行一场关于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的历史话剧表演,他们应该采用的台词是()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B.“条条大路通罗马”C.“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于刹帝利”D.“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9.埃及考古学家打开了在吉萨高地金字塔区发现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最完整的石棺。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卷一、选择题1.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的古代文明是( )A.古埃及文明B.古印度文明C.两河流域文明D.古代中国文明2.古代埃及金字塔是( )A.国家的卫城B.法老的陵墓C.祭祀的神庙D.国王的宫殿3.尼罗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文明成果属于这一流域的是( ) A.种姓制度佛教B.公元纪年基督教C.象形文字金字塔D.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4.建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时期的重要文明遗存是( )A.空中花园B.金字塔C.克尔白神庙D.巴黎圣母院5.《圣经》称两河流域为“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在这里曾经孕育的文明古国是( ) A.古代埃及B.古巴比伦C.古代印度D.古代罗马6.“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平等的。

”但在公元前1500多年的古代印度,却逐渐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在当时的四个等级中,处于第二等级的是( ) 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7.埃及罗塞塔石碑上刻有的三种文字中,会有下列选项中的( )A.汉字B.楔形文字C.象形文字D.腓尼基文字8.有一种文字是用削成三角尖头的芦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板上压刻出符号,笔画像楔子。

创造这种文字的苏美尔人生活在( )A.印度河流域B.两河流域C.黄河流域D.尼罗河流域9.公元前1500年左右,侵入印度并征服当地居民,在印度北部逐渐建立起一些小国的是( )A.日耳曼人B.雅利安人C.印第安人D.苏美尔人10.早期佛教反对古印度的等级制度,对此( )A.宣传种姓制度B.宣传“众生平等”C.倡导刻苦修行D.号召削弱君主主权11. 一支考古队从非洲出发,自西向东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的发祥地。

其考察顺序是( )①尼罗河流域②黄河流域③两河流域④印度河流域A.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③④②① D ②④③①12.下列有关“金字塔”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因侧面形似汉字“金”而得名B.因用黄金堆砌而得名C.是国王权力的象征D.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13.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曾制定了一部成文法典,其主要目的是( ) A.保障公民利益B.发展社会经济C.维护奴隶主利益D.健全民主制度14.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古代奴隶制民主政治特征的是()A.金字塔B.木乃伊C.种姓制度D.雅典伯利克里统治15.罗曼·罗兰在《歌拉·布勒尼翁》中说过:“当秩序变得混乱的时候,就不得不用混乱来维持秩序,拯救法律了。

人教教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选拔卷解析版)

人教教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选拔卷解析版)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人教版)选拔卷(考试时间:40分钟试卷满分:60分)1 2 3 4 5 6 7 8 9 10A B D A A B A C C A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A C DB B B D AC A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历史遗迹是我们感知历史的重要途径。

如果想了解古埃及的历史,应选择的遗迹是()A.B.C.D.【答案】A【详解】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故A符合题意;《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的文化成就,排除B;释迦牟尼佛像是古代印度文明成就,排除C;长城遗址是中国文明成就,排除D。

故选A。

2.(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与亚洲毗连。

尼罗河由南向北贯穿整个埃及,河水每年定期泛滥,给两岸的农田带来大量水和肥料。

因此,古埃及的农业十分发达。

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伟大的古埃及文明,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的()A.古埃及最早进入文明时期B.尼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文明C.人类最早出现在非洲东北部D.古埃及是当时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地区【答案】B【详解】材料说明尼罗河促进了古代埃及的农业发展,孕育了伟大的古埃及文明,故选B;没有世界其他地区的比较,无法体现“古埃及最早进入文明时期”,排除A;没有世界其他地区的比较,无法得出“人类最早出现在非洲东北部”,排除C;没有世界其他地区的比较,无法得出“古埃及是当时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地区”,排除D。

3.(2021·广东九年级二模)下列古代建筑中,反映古代君王权威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②雅典卫城建造大部分在伯利克里时期,实行民主政治,③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反映古代君主的权威,④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反映君主的权威,由此可知D符合题意;ABC 错误,排除。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试题(含答案)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古埃及人民创造的是()A.万神庙 B.金字塔 C.帕特农神庙 D.罗马斗兽场2.如图,仔细观察下图,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出自于()A.A B.B C.C D.D3.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下列属于古代埃及文明成果的有()①金字塔②楔形文字③象形文字④种姓制度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法国卢浮宫里,解说员指着一个黑色石柱说:“这上面刻写的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该法典诞生在( ) A. B. C. D.5.下列关于金字塔的表述中,正确的是()①是为古埃及国王修建的巨型陵墓②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③是奴隶和劳动人民被奴役的象征④是古代印度文明的象征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6.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A.《查士丁尼法典》 B.《十二铜表法》C.《汉谟拉比法典》 D.《拿破仑法典》7.观察下面亚非文明古国示意图。

判断以下文明成果与文明古国对应正确的是()A.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B.象形文字C.《汉谟拉比法典》 D.楔形文字8.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承载着历史的变迁。

有一建筑历经四五千年而不毁,见证了古代埃及文明的悠久和辉煌,被誉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首。

它是()①清真寺②金字塔③圣索菲亚大教堂④赵州桥A.①B.②C.③D.④9.《圣经》里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

”在这里曾经孕育的古文明国度是()A.古希腊 B.古埃及 C.古巴比伦 D.古罗马10.下列关于古巴比伦王国及其文明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古巴比伦王国位于两河流域②古巴比伦王国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③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者是汉谟拉比④《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A.①② B.①④ C.②③④ D.②④11.某旅行社为配合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佛教文化,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C.在恒河沿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D.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万神殿、斗兽场,感叹伊斯兰文明的魅力12.研究两河流域的古代历史,最应参考的资料是()①《汉谟拉比法典》②楔形文字③《天方夜谭》④《荷马史诗》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3.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们的形成和传播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1.[福州福清一模]如图是世界十大文化遗产之一,它是研究( )A.古代中国经济水平的可靠凭证B.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一手资料C.古巴比伦社会状况的便捷途径D.古代埃及法老权力的有力证据2.在人类发展历程中,许多古老民族最先告别了野蛮与蒙昧,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

以下不属于古代亚洲文明的是( )A.佛教B.甲骨文C.象形文字D.《汉谟拉比法典》3.某地区的人们通过观测月亮的盈亏,把两次新月出现之间的那段时间作为1个月,1年12个月,其中有6个月为30天,6个月为29天,合计354天。

这和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相差较远,于是他们创立了闰月。

该地区和该历法分别是( )A.古埃及、太阳历B.两河流域、阴历C.古埃及、阴历D.两河流域、太阳历4.下列选项中,发祥于亚洲西部两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是( )A.古代埃及B.古巴比伦王国C.古代中国D.波斯帝国5.[2021郑州期末]下列图片共同反映了( )①用楔形文字记载的石柱法②用象形文字记载的法老敕令③记载有关商朝法律制度的甲骨文拓片A.古老文字,象形表意B.奴隶社会,神灵崇拜C.亚洲古国,文明领先D.法制传统,源远流长6.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他在位时,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当时的首都是( )A.哈拉帕B.华氏城C.摩亨佐•达罗D.迦毗罗卫城7.[沈阳中考]到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了一系列雅利安人建立的国家。

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出现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

该制度发端于( )A.古代埃及B.古巴比伦C.古代印度D.古代罗马8.[2021山东烟台期末]下表是某校初三的小马同学整理的关于古代印度文化成就的草稿,里面有一些错误。

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9.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与其他三个古国在文明传承上有着最为本质不同的国家是( )A.古印度B.古巴比伦C.古埃及D.中国10.某班准备以“古代亚非文明”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以下关于古代亚非文明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处于大河流域②都存在阶级压迫③都产生了世界性宗教④都有自己独特的封建等级制度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1.[湖南常德中考]“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

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单元检测题

《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公元前18世纪的古巴比伦,两户人家发生纠纷,法官进行裁决,法官依据的成文法典是A.《汉谟拉比法典》 B.《民法典》 C.法官的个人意愿 D.种姓制度2.印度种姓制度中,下列选项符合当时手工业者身份的是A.掌管祭祀 B.掌管行政权力 C.与国王的女儿通婚 D.为前二个等级服务3.“婆罗门是原人的嘴,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罗是原人的脚。

”这描述的是A.分封制B.种姓制度C.奴隶制D.君主专制4.大河流城孕育了灿烂的古代人类文明,下列与古巴比伦文明有关的是A.《汉谟拉比法典》B.狮身人面像C.种姓制度D.司母戊鼎5.某旅行社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佛教起源,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C.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D.游雅典卫城遗址,看汉漠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6.下列哪一建筑与金字塔的用途最相似( )A.都江堰B.长城C.秦始皇兵马俑D.大运河7.下列关于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世界三大宗教分别是基督教、佛教、道教②公元1世纪在巴勒斯坦一带的民众把希望寄托于“救世主”耶稣,渴望拯救自己脱离苦海③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宣扬“众生平等”④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于622年被迫出走麦地那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8.以下是一幅关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其中,制定了较为系统和完整法典的国家位于A.① B.② C.③ D.④9.下图所示为古代社会的一种等级制度,该制度存在于A.古代中国 B.古代两河流域 C.古代巴比伦 D.古代印度10.人类文明最早在大江大河流域产生,其中在两河流域诞生的古代文明是A.古埃及文明 B.古希腊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巴比伦文明11.两河流域又称()A.安纳托利亚 B.克拉伊纳 C.美索不达米亚 D.特兰西瓦尼亚12.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特殊意识形态。

2020年-2021年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20年-2021年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20年-2021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约从公元前36世纪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

古埃及初步实现统一是在()A.约公元前3500年B.公元前3100年左右C.约公元前2500年D.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2.文字对一种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公元前525年,古埃及文明因外族的入侵而衰亡,记载古埃及历史的文字工具的识读方法失传,致使古埃及文明一度湮没无闻。

这里提到的记载古埃及历史的文字指的是()A.象形文字B.甲骨文C.楔形文字D.字母文字3.下列属于古埃及文明的标志性建筑是()A BC D4. 在古代埃及,大臣见国王时,要匍匐在地上,吻国王脚下的土地。

国王发起怒来,还经常亲自用王杖责打大臣。

这主要反映了()A.古代埃及推行种姓制度B.埃及法老具有无上的权威C.古代埃及吏治严酷D.王权逐渐衰落5.下面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该处是()A.文明名称B.出现时间C.著名人物D.文明类型6.下列关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A.两河流域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B.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C.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D.第八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7.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

他在当政期间努力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经济,直接掌握军队,并最终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王国。

这里的“他”指的是()A.汉谟拉比B.胡夫C.图特摩斯三世D.阿育王8.下列对《汉谟拉比法典》内容解读正确的一项是()A.古巴比伦的自由民都拥有公民权B.有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一样高C.男子欠债时可以将妻子儿女送去抵债D.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可以不受处罚9.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曾制定了一部成文法典,其主要目的是() A.保障公民利益B.发展社会经济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D.健全民主制度10.下列对印度等级制度叙述不正确的是()A.等级之间界限森严B.低等级的人不允许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C.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D.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11.于公元前6世纪创立佛教的是()A.乔达摩·悉达多B.耶稣C.真主安拉D.亚当12.佛教教义中含有反对婆罗门特权的内容是()A.“忍耐顺从”B.消除欲望C.“众生平等”D.不反对奴隶制度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读图,回答问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测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测试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题及答案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小组选出的“解说员”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所选专题的相关资料,其中一组的解说员展示其所搜集的材料如右方Array框。

判断其所选的专题是()A.古代印度B.古代埃及C.古巴比伦D.古代希腊2.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他的意思是A.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B.尼罗河流域是古代埃及的势力范围C.古代埃及把尼罗河治理得很好D.有了古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罗河3.我们熟知的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

对其叙述错误的是A.因形似汉字“金”而得名B.因用黄金堆砌而得名C.是国王权力的象征D.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4.下列遗址和文物代表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古代文明,其中代表非洲文明成就的是A.克里特岛的宫殿遗址B.空中花园遗址C.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D.帕特农神庙遗址5.诗句“高塔巍巍数千寻,二百万方石砌成”描绘的历史文化遗产是A.埃及金字塔B.《汉谟拉比法典》石柱C.大运河D.故宫6.两河流域初步实现统一大约是在()A.公元前20世纪B.公元前22世纪C.公元前24世纪D.公元前35世纪7.古巴比伦王国位于下图中的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8.公元前6世纪,两河流域曾建起了一座奇特的建筑,它与埃及金字塔齐名,是古代世界建筑奇迹之一,它是A.卡尔纳克神庙B.狮身人面像C.雅典卫城D.新巴比伦“空中花园”9.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A.《摩奴法典》B.《乌尔纳姆法典》C.《汉谟拉比法典》D.《查士丁尼法典》10.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宣布“从今往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亲自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应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

此国王是A.胡夫B.伯里克利C.汉漠拉比D.穆罕默德11.印度电影《阿育王》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2021年秋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综合测试题

2021年秋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综合测试题

2021年秋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综合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约从公元前36世纪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

古埃及初步实现统一是在( )A.约公元前3500年B.公元前3100年左右C.约公元前2500年D.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2.文字对一种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公元前525年,古埃及文明因外族的入侵而衰亡,记载古埃及历史的文字工具的识读方法失传,致使古埃及文明一度湮没无闻。

这里提到的记载古埃及历史的文字指的是( )A.象形文字B.甲骨文C.楔形文字D.字母文字3.下列属于古埃及文明的标志性建筑是A.B.C.D.4.在古代埃及,大臣见国王时,要匍匐在地上,吻国王脚下的土地。

国王发起怒来,还经常亲自用王杖责打大臣。

这主要反映了( )A.古代埃及推行种姓制度B.埃及法老具有无上的权威C.古代埃及吏治严酷D.王权逐渐衰落5.下图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该处是A.文明名称B.出现时间C.著名人物D.文明代表6.下列关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A.两河流域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B.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C.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D.第八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7.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

他在当政期间努力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经济,直接掌握军队,并最终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王国。

这里的“他”指的是A.汉谟拉比B.胡夫C.图特摩斯三世D.阿育王8.下列对《汉谟拉比法典》内容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古巴比伦的自由民都拥有公民权B.有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一样高C.男子欠债时可以将妻子儿女送去抵债D.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可以不受处罚9.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曾制定了一部成文法典,其主要目的是A.保障公民利益B.发展社会经济C.维护奴隶主利益D.健全民主制度10.下列对印度种姓制度叙述不正确的是A.等级之间界限森严B.低等级的人不允许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C.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D.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11.于公元前6世纪创立佛教的是A.乔达摩·悉达多B.耶稣C.真主安拉D.亚当12.佛教教义中含有反对印度等级制度的内容是( )A.忍耐顺从B.消除欲望C.众生平等D.不反对奴隶制度二、综合题13.读图,回答问题。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材料:婆罗门编造说:“从造物神的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首陀罗。

”上述材料反映的是A.印度的种姓制度B.达尔文的《物种起源》C.基督教的来由D.《圣经》2.“An eye for an eye, a tooth for a tooth”,意为“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它来源于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这部法典是。

A.《汉谟拉比法典》B.《荷马史诗》C.《拿破仑法典》D.《天方夜谭》3.古埃及人根据对尼罗河河水上涨和天狼星的长期观察,制定出的一部历法是()A.夏历B.农历C.太阳历D.佛历4.古代印度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指的是()A.婆罗门B.刹帝利C.首陀罗D.贱民5.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赐”。

下列属于古埃及文明成果的是()A.金字塔B.佛教C.《汉谟拉比法典》D.阿拉伯数字6.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其首都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该城市是()A.底比斯B.孟斐斯C.华氏城D.阿卡德7.古埃及有众多文明成果,下列属于古埃及文明的有①木乃伊①象形文字①金字塔①太阳历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①8.当你漫步法国卢浮宫博物馆时,解说员指着一个黑色的石柱说:“这是迄今已知世界试卷第1页,共4页试卷第2页,共4页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对该法典表述错误的是( )A .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B .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代表C .是图特摩斯三世颁布的D .上面有楔形文字9.在古印度在种姓制度中,普通的雅利安自由民被称为A .婆罗门B .刹帝利C .吠舍D .首陀罗10.如图是某宗教兴起与传播路线图。

关于该宗教说法正确的是A .它是佛教,创立于公元6世纪B .它的经典是《圣经》C .它是世界上出现最晚的宗教,创始人是耶稣D .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11.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印度和中国等四大上古文明兴起的共同原因之一是( )A .交通便利,适宜商业发展B .地处大河流域,土质肥沃C .适宜军事远征D .城市国家兴起较早12.下图中的文字是( )A .象形文字B .楔形文字C .梵文D .拉丁字母13.某同学研究历史,搜集了“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众生平等”等信息,该同学在研究哪一宗教?A .基督教B .佛教C .道教D .犹太教14.当你漫步法国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部编版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考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考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考试卷及答案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图1所示遗迹反映的是图2中处的文明。

()A.AB.BC.CD.D2.世界古代文明呈现出显著的地域特征。

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埃及创造的是()A.金字塔B.《汉谟拉比法典》C.儒略历D.帕特农神庙3.一导游带团出国旅游,导游解说到:巍峨耸立的金字塔,令人毛骨悚然的木乃伊,美丽如画的文字……这里的文明成就令人惊叹,也令人迷惑。

“这里的文明”诞生于()A.黄河流域B.两河流域C.尼罗河流域D.印度河流域4.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赐”。

如果去埃及旅游,游客能够看到的世界著名历史遗迹是()A.B.C.D.5.下面是一幅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请你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找出不符合史实的一项()A.A处产生了金字塔和楔形文字等文明B.B处出现了《汉谟拉比法典》C.C处诞生了佛教和种姓制度D.他们都属于农耕文明6.古埃及文字(见下图)同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一样,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中产生出来的。

埃及人依靠那些代表动物、事物、地方和人的复杂符号来表情达意,记录活动。

由此可知,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古埃及的文字是()A.楔形文字B.梵文C.象形文字D.字母文字7.观察下列三幅图片,从中传达的信息正确的是()A.甲骨文的出土,有力证明了我国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B.罗塞塔石碑碑文有楔形文字,是研究古埃及历史的珍贵资料C.《汉谟拉比法典》的出现,说明印度河流域很早就进入了文明时代D.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8.之所以说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因为()①金字塔作为法老的陵墓反映了古代埃及的宗教信仰②由于修建了金字塔古埃及文明延续发展至今,文明进程历经曲折但未间断③金字塔的高峻威严体现了古代埃及国王的神圣权威④金字塔的精密程度体现了古代埃及的科技水平和建筑技术A.①②③元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下图所示石碑刻有“此为确立真正福祉及仁政于国内的常胜之王汉谟拉比所制定的公正的法律”等文字。

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试题

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试题

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试题第1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下列观点符合史实的是()A.尼罗河定期泛滥,土地肥沃,使得古埃及的畜牧业发达。

B.计算尼罗河泛滥周期的需要产生了古埃及的天文学和阴历。

C.计算尼罗河水位、丈量洪水退去后的土地,古埃及人发展了数学。

D.古埃及人用生长在尼罗河两岸的芦苇削成尖头的芦秆做笔写字。

2.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他强调的是________因素对埃及文明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A.友情 B.地理 C.人种 D.宗教3.人类文明最早诞生于大河流域。

下图所示的文物有助于我们了解()A.古巴比伦文明B.古埃及文明C.古印度文明D.中国古代文明4.文字对一种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公元前525年,古埃及文明因外族的入侵而衰亡,记载古埃及历史的文字工具的识读方法失传,致使古埃及文明一度湮没无闻。

这里提到的记载古埃及历史的文字指的是( )A.象形文字 B.甲骨文 C.楔形文字 D.字母文字5.“第196条,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

”此法律条文出自()A.《拿破仑法典》 B.《权利法案》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汉谟拉比法典》6.下列国家与其文明成果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古中国——佛教、梵文B.古埃及——金字塔、象形文字C.古印度——《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D.古巴比伦——青铜器、甲骨文7.下图是古代四大文明分布示意图,B处所在地区代表性的文化是()1 / 7A.象形文字、金字塔 B.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C.种姓制度、佛教 D.甲骨文、青铜器8.两河流域是古代重要的历史舞台,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早在公元前3500-前3100年就在这里建立了20多个国家,这些居民是()A.雅利安人 B.腓尼基人 C.苏美尔人 D.法兰克人9.宗教的形成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 :1.对于古代埃及文明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起源于尼罗河流域B.公元前 3100 年出现了国家C.法老是最高统治者,实行专制统治D.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比较齐全的成文法典2.古巴比伦王国奴隶主利益碰到保护的历史目击是()A. 金字塔B. 汉谟拉比法典C. 狮身人面像D. 司母戊鼎3.《汉谟拉比法典》规定:若是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赞同,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

此规定反应的是()A.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有必然的保护B.古巴比伦王国不一样意理发师为奴隶理发C.古巴比伦王国保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D.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很残忍4.以以下列图文明古国创立的难得文明成就是()A.汉谟拉比法典B.金字塔C.佛教D.阿拉伯数字5.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吠舍等级所包含的社会阶层是()①武士②农民③被征服者④商人⑤牧民A. ①②④B. ②③⑤C. ②④⑤D. ①③④6.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历史上它从前孕育过一个古老的文明国家。

这个国家是()A. 古代埃及B. 古代中国C. 古代印度D. 古巴比伦7.若是春秋时期楚国国王到古代印度旅游,比较印度的种姓制度,他发现自己竟属于()A. 第一等级婆罗门B. 第二等级刹帝利C. 第三等级吠舍D. 第四等级首陀罗8.以下列图这一高大宏伟的建筑位于()A. 两河流域B. 尼罗河流域C. 印度河流域D. 黄河流域9.在古印度在种姓制度中,一般的雅利安自由民被称为()A. 婆罗门B. 刹帝利C. 吠舍D. 首陀罗10.一位游客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参观时听到解说员指着一件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齐全的成文法典”。

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提到的历史文物应该出现在历史上的()A. 两河流域B. 黄河流域C. 印度河流域D. 尼罗河流域二、资料剖析题:11.识读下面的历史文物回答以下问题:(1)图 A 、B 的名称各是什么?(2)图 A 反应了古埃及的什么历史现象?(3)图 B 上的浮雕人物是谁?这幅浮雕有什么象征意义?(4)图 B 下部镌刻的文字内容是什么?该文物的发现有何历史意义?【答案】1. D2. B3. C4. A5. C6. A7. B8. B9. C 10. A11.( 1)A 、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B、《汉谟拉比法典》石柱.(2)古埃及国王修建了巨大的金字塔形陵墓.它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3)太阳神沙马什、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象征王权神授的至高地位.(4)《汉谟拉比法典》;该法典的发现使我们能比较全面地认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齐全的成文法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曾被称为“土匪女王”的普兰·黛维因为在低种姓人群中颇有阻碍而曾当选议员。

普兰·黛维在竞选过程中会得到支持。

()
①婆罗门②吠舍③刹帝利④首陀罗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C
2.宗教是人类的重要文化遗产。

下列关于佛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的背景是受苦受难的犹太人期望得到“挽救”
B.它宣扬“众生平等”是为了反对婆罗门的特权
C.它的创始人是汉谟拉比
D.它的要紧传播地区是东亚、西亚和北非
【答案】B
3.古巴比伦王国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你明白这部法典用什么文字“刻在黑色的玄武岩上”()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腓尼基文字
【答案】B
4.处在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都有着自己辉煌的文明。

下面大河流域与之相对应的文明中,不正确的是( )
A.B.C.D.
【答案】C
5.依照迄今发觉的史料,世界上最早以成文法典形式来加强对平民和奴隶进行统治的国家是( )
A.中国的夏朝
B.古代埃及
C.古代巴比伦
D.古代印度
【答案】C
6.读历史著作,摘录笔记,加以整理和分析是历史拓展学习的一种不错的方式。

下面的笔记表述错误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7.货币被称为一个国家的“名片”。

它不仅具有经济价值,它那精美的图案所表达的文化内涵,集流通、观赏、收藏、研究等价值于一身。

下图这张精美的纸币应是( )
A.美元
B.英镑
C.欧元
D.埃及镑
【答案】D
8.历史示意图能够直观形象地展现历史,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差不多方法。

对下列示意图所反映的史实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都确立了神权至上的原则
B.差不多上显现于亚洲的等级制度
C.都属于中世纪的文明成就
D.都有利于爱护统治者的统治
【答案】D
9.金字塔之谜从本质上反映了
A.当代学者对金字塔的研究严峻滞后 B.当今科学界缺乏对金字塔应有的重视
C.古埃及人民精湛的聪慧 D.当代科技与学术研究的落后
【答案】C
10.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称()
A.胡夫 B.法老 C.维尔西 D.汉谟拉比
【答案】B
11.文字对一种文明的传承和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公元前525年,古埃及文明因外族的入侵而衰亡,记载古埃及历史的文字工具的识读方法失传,致使古埃及文明一度湮没无闻。

那个地点提到的记载古埃及历史的文字指的是A.象形文字
B.甲骨文
C.楔形文字
D.字母文字
【答案】A
12.约从公元前36世纪开始,在尼罗河下游连续显现了若干个小国家。

古埃及初步实现统一是在
A.约公元前3500年
B.公元前3100年左右
C.约公元前2500年
D.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
【答案】B
13.关于四大文明古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金字塔是古巴比伦王国国王的陵墓
②《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③婆罗门等级掌管古代印度的军政大权
④中国古代文明产生于黄河、长江流域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
【答案】A
14.某历史学家撰写了一本历史专著,封面图案如图。

下列最适合作为该著作标题的是
A.《种姓的国度》
B.《尼罗河之光》
C.《失落的古巴比伦》
D.《中华文明起源》
【答案】B
15.“依照某一宗教传奇,释迦牟尼是释迦族的王子。

青青年时期,他深感人世无常,充满困难,决心寻求解脱苦难的出路。

29岁时他出家修行,后在一棵菩提树下顿悟得道。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一宗教是伊斯兰教
B.释迦牟尼应该属于种姓制度中的婆罗门
C.这一宗教提出“众生平等”
D.这一宗教信仰“耶稣”“上帝”
【答案】C
16.古代埃及人使用的文字是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金文
【答案】A
17.古埃及文明产生在下列哪一地区?
A.B.C.D.
【答案】B
18.约公元前3500年,生活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制造了“苏美尔文明”。

后来,苏美尔文明灭亡,其文明遗产大多数为古巴比伦王国继承,这笔“遗产”中包括
A.《汉谟拉比法典》
B.金字塔
C.楔形文字
D.象形文字
【答案】C
19.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产生与形成有着重要阻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西方文明产生较早,东方文明显现较晚
B.西方文明依靠于海洋,东方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
C.西方人传统保守,东方人冒险进取
D.西方文明以农耕为主,东方文明工商业发达
【答案】B
20.古代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和中国古代文明的共同地缘特点是
A.大河
B.海洋
C.森林
D.高原
【答案】A
二.非选择题:(4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

假如是吠舍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罚款200帕那。

要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

材料二改革的要紧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材料三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城传教,由于遭到当地传统势力的反对,他于622年带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穆斯林公社。

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产生。

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据麦加。

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差不多统一。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国的什么制度?依照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由高到低的等级名称。

此法典的规定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哪国的哪次改革?结合改革内容,说说这次改革有何历史阻碍。

(3)材料三中的“宗教”指什么宗教?依照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的要紧缘故。

(4)依照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中兴的认识。

【答案】(1)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说明四个种姓的法律地位不平等。

(2)古代日本的大化改新。

从政治上看,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使日本国家制度趋向完善,日本进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从经济上看,大化改新使部民分得了土地,摆脱了依附地位,提高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了日本社会经济的进展。

(3)伊斯兰教。

缘故:伊斯兰教成为国家统一的纽带;传播宗教凝聚人心;出兵麦地那建立政权是基础;发动统一战争、夺取麦加是重要步骤等。

(类似亦可)
(4)法治是爱护统治秩序的工具;改革是强国之路;统一是富强的前提。

(类似亦可)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泥版书信
材料二
汉谟拉比雕像
材料三法典把奴隶与金、银、牛、羊等财产相提并论,承诺主人买卖或转让。

法典规定拐走他人的奴隶或隐藏逃奴者处死……挖出奴隶眼睛或是打断奴隶骨头的人要赔偿奴隶价格的一半……
(1)材料一中泥版书信是由什么文字写成的?该文字是谁发明的?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回答,汉谟拉比有何历史功绩?
(3)材料三内容出自哪部法典?该法典有何地位?
(4)从材料三看,该法典是一部什么性质的法典?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该法典有何积极意义?
【答案】(1)楔形文字。

苏美尔人。

(2)汉谟拉比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他加强中央集权,进展经济,大兴水利,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巩固了统一。

(类似亦可)
(3)《汉谟拉比法典》。

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4)爱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贵族的恣意妄为,缓和了社会矛盾;它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说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