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日语借词浅析

合集下载

日语借词对于汉语以及日语教学的相关影响分析

日语借词对于汉语以及日语教学的相关影响分析

日语借词对于汉语以及日语教学的相关影响分析【摘要】日语借词是指日语中借用并汉化的词语。

这些词语在汉语和日语教学中具有重要影响。

日语借词对汉语的影响在于丰富了汉语词汇,使得汉语表达更加丰富多样。

这些借词还有助于汉语和日语之间的跨文化交流。

日语借词也对日语教学产生了影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日语文化和背景。

通过学习借词,学生可以更快地掌握日语词汇,并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日语借词对于汉语和日语教学具有重要影响,有助于促进语言交流和文化交流。

【关键词】日语借词、汉语、日语教学、影响分析、定义、背景、重要性、总结1. 引言1.1 介绍日语借词的定义及背景日语借词是指日语中通过借用外来语词汇的方式来充实和丰富日语词汇的现象。

这些外来词汇通常来自英语、法语、德语等其他语言,经过音译或意译的方式被引入到日语中,成为日语的一部分。

日语借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日本开国以后与西方文化接触加深的时期,随着对外交流的扩大和国际化的发展,日语借词现象也日益普遍。

日语借词对于日语和汉语的交流和融合起到了重要作用。

汉语和日语作为东亚地区两种重要的语言,由于地缘上的接近和文化上的相似性,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借鉴的现象。

日语借词的引入不仅丰富了日语词汇,也促进了汉语和日语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日语借词的存在也为汉语和日语的教学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切入点和学习资源,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两种语言的词汇和语言特点。

1.2 说明日语借词对汉语和日语教学的重要性日语借词是指源于日语的词汇被借用到其他语言中使用的现象。

这种现象不仅在汉语中存在,也在其他语言中有所体现。

日语借词对汉语和日语教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日语借词对汉语的影响不可忽视。

随着中日两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大量日语借词被引入到汉语中,丰富了汉语词汇的表达方式。

这些日语借词不仅给汉语增添了新的色彩,也为表达一些特定概念提供了更准确的词汇选择。

日语中的“ラーメン”被借用到汉语中后成为“拉面”,丰富了中国美食文化的表达方式。

浅谈日语借词

浅谈日语借词

浅谈日语借词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两国间的语言交流具有悠久的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中日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日益加强,因此,在层出不穷的汉语新词中出现了许多日语借词的身影,“看板”就是其中之一。

日语借词的引入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对现代汉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本文试从词典中的收录情况及实例调查两方面出发,对日语借词“看板”进行考察。

一、“看板”在日语词典中的收录情况在日语中,“看板”一词有多层含义。

主要意思如下①招牌,广告牌。

商店等挂出的写有店名、业种、商店名称等内容的醒目的牌子。

②引起人注意,招揽顾客用的食物。

③幌子,外观。

非实质或非内容性的外在的东西。

④关门,关张。

⑤海报,招牌。

剧场等张挂的写有演员名字和剧目表的牌子。

如下表①是“看板”一词在日文词典中的收录情况。

经笔者调查,最早收录“看板”一词的日文词典是《广辞苑》(第一版)。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日本国语大辞典》中收录了“简版,简板”等词。

其含义是记录文字的木板。

《文明本節用集》、《日葡辞书》中也有“简版”一词,用例为《老学庵笔记》:“元豊中,云云,人士有用金漆版代書贴,与朋侪往来者。

<略>南人谓之简版,北人谓之牌子,後又通谓之简版。

”何华珍在《日本汉字和汉字词研究》一书中,引用佐藤喜代治的见解,认为“看板”一词并非和制汉语,是汉语的固有词汇。

大约在江户时代,日语的“简”和“看”发音一致。

一般来说,“简版”的作用是让人看见,因此,就用“看板”代替了“简版”。

下表②是“简板”一词在汉语词典中的收录情况。

从表②来看,汉语词典中并没有收录“记录文字的木板”这层意思,添加了“打击乐器”的意思。

从这一点来看,佐藤喜治的见解还有待考察。

另外,即使“看板”一词是汉语的固有词汇,那么在其传入日语之后,又添加了新的含义。

二、“看板”在汉语词典中的收录情况通过表①和表③可以看出,“看板”在日语词典中的收录时间远远早于汉语词典,但是,从含义来看,两者差异很大。

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借词及对外日语教学策略

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借词及对外日语教学策略

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借词及对外日语教学策略一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借词(一)现代汉语中日语借词产生的原因中日两国自汉代起开始官方往来至今,一直有不同形式的交流、往来,这种跨国界、跨文化的接触,带来了语言的交集与融合。

至日本明治维新以前,更多的是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上至国家立法下至日常饮食,日本都不同程度的有所借鉴。

在两国的交流中,语言的接触自然不可或缺,除了语言间的翻译也有语言的流入,这便是借词产生的原因。

在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更多的接受了西方文明,而中国也开始通过日本学习西方文化,日语词汇也随之大量输入中国,汉语中的日语借词便日渐增多。

到20世纪后期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中日两国的交往更加频繁,接触的领域也愈加丰富,自然科学类﹑社科类﹑生活类等方面的词汇大量的涌入中国,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终身雇佣暴走族黄金周宅急送过劳死亲子教育败犬女等。

【1】此外,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各种新鲜事物不断涌现,原有的词汇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表达需求,日语借词的出现则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汉语词汇的缺乏。

因此,可以说日语借词是中日两国交流的必然产物,同时,日语借词又对推动两国交流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借词的特点1现代汉语中的日语的借词多来源于日本的社会文化中国教育部自2005年起每年会公布本年度中国语言发展状况报告,报告中会统计每年的汉语新词的数量,自2006年起至今汉语新词的数量呈递增的趋势,其中就包括大量的日语借词。

根据统计词汇的内容分析,在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借词大多来源于日本的社会文化和人文科学等领域,其传入途径多来自网络、影视媒体、报刊杂志等方面。

【2】例如:现在非常流行的正太一词来源于日本的人气动漫《铁人28号》,其主人公金田正太郎是一个身穿西装和短裤的帅气小男孩,由此借用正太一词代指年纪小但帅气可爱的小男生。

而在青年人聊天中常出现的食草男一词则诞生于日本作家深泽直纪的笔下,该作家于2006年在《日经商务报》上发表的连载文章中提出了食草男的说法,即指脾气温和,在恋爱中较为被动,但用情专一的男子。

浅析当前汉语词汇中的日语借词

浅析当前汉语词汇中的日语借词

浅析当前汉语词汇中的日语借词刘 小 俊一. 引言 2012年6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以下简称第6版)问世,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据〈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说明〉介绍,第6版中“增加单字600多个(以地名、姓氏人名及科技用字为主)”,“增收新词语和其他词语近3000条,增补新义400多项”。

1)而2012年6月16日的《人民日报》援引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辞书学会会长、第6版审定委员会委员江蓝生的话说,收入第6版的有些新词语真实地记录了当代社会生活。

的确,翻开第6版,诸如“民调”、“环比”、“云计算”、“闪婚”等词语涉及到当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然而,笔者认为,第6版最大的特点并不在此,而在于它还收录了不少如“雷人”、“丁克”、“定食”等网络用语、新外来语以及“NBA”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

其中,如各大媒体报道,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还使得一百多名学者联名举报,指第6版有违《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的相关规定。

此外,一些未被收录的网络流行词语是否也应该被收录的问题同样引起了广泛的议论。

第6版引起如此大的反响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是近年来外来语、网络流行词语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而且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

二是这些新的词语在规范使用上还留有很大的议论空间。

由日语而来的外来语(以下称日语借词)也是同样。

第6版中收录的日语借词只是近年来被广泛使用的日语借词中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一小部分。

而很多在当今流行的如“萌”、“御姐”、“毒舌”、“爆笑”等词语并未被收录。

众所周知,日语借词绝不是近些年才出现在汉语当中的。

早在19世纪末就有大量日语词汇被借用到汉语当中。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又有一批日语借词出现在汉语当中。

近些年可以说是汉语借用日语词汇的第三次高潮。

有关前两个时期的日语借词,已有不少人进行过论述,无须笔者在此赘述。

本文将焦点聚集于近些年出现的日语借词上,从类型、词义、与日语原义的差异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分析论述。

浅析现代汉语中的日源借词及其对日语教学的影响

浅析现代汉语中的日源借词及其对日语教学的影响

浅析现代汉语中的日源借词及其对日语教学的影响现代汉语中日源借词的大量出现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及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从日本大量地吸收新的用语。

这些借词包括音译词、意译词、活用古代汉语词汇创造的词、日语固有词汇、利用接辞成分创造的派生词等类型。

由于时代的发展这些借词在融入汉语之后其中的一部分在发展过程中语义发生了演变。

在词义上、用法上等产生了差异,从而使中国学生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误用,成为容易引起母语干扰的学习难点之一,也成为日语教学的重点之一。

标签:日源借词;日语教学;母语干扰借词也被称为外来语或外来词,是指“把外语中具有非本语言所有的意义的词连音带义搬到语言里来”①的词。

日源借词即来自于日语的外来语。

一、日源借词的借用过程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自古文化交流频繁,特别是作为其载体的语言方面的交流异常繁盛。

众所周知,汉字通过朝鲜传到日本之后,日本开始利用汉字表记。

到了中国的隋唐时期,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向中国派遣了大量的留学僧、留学生。

将中国古代典籍带回日本,并以此为基础创造了日本民族独特的汉文文化。

但是,到了近代,主要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及20世纪80年代以后,情况发生了转变。

(1)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开始积极地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文化,并且以汉字的造词法为基础,创造出大量的与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等有关的用语。

而当时的清政府为了缓和国内矛盾,抵抗侵略,自1896年开始,向日本派遣留学生。

由于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地理位置近,交通费用低,同时在生活费方面日本比当时的欧美便宜,风俗习惯方面两国也比较接近,而且不少人认为中日两国都使用汉字,学习起来更容易,所以自1900年之后赴日留学的人数不断急增。

而其中许多中国留学生开始致力于翻译日语书籍。

因此,这些新的用语就通过留学生等人之手,融入到了汉语中。

(2)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为了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开始引入外来文化。

日语借词对于汉语以及日语教学的相关影响分析

日语借词对于汉语以及日语教学的相关影响分析

日语借词对于汉语以及日语教学的相关影响分析借词对于汉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词汇方面。

由于历史上的文化交流以及汉字在日本的运用,日语中有大量的汉字借词,这些借词的引入使得汉语的词汇量得到了丰富和拓展。

而且,这些借词词汇多处于日语的专业领域,例如政治、经济、医学等方面,丰富了汉语的专业词汇。

借词也使得汉语中出现了一些文化上独特的词汇,例如茶道、武士、花鸟画等,这些词汇反映了中国的文化传承和影响。

在日语教学中,借词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学习者需要掌握这些借词以及与其相关的语言和文化知识。

借词对于日语教学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日语的外来词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汉语借来的词语,这些借词在日语中有着独特的发音和意义,学习者需要掌握这些发音规则和意义变化。

汉语的“中午”在日语中变成了“ちゅうごく”;汉语的“好吃”在日语中变成了“おいしい”等。

借词的引入也给日语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规范性和标准化,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教授这些借词来帮助学习者掌握日语的基本词汇和语法。

学习者可以通过学习汉语借来的日语词汇来加强对于日语中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基本词类的理解和运用。

借词也给日语学习者在学习中提供了一些便利,因为借词使得汉语和日语在词汇上存在一定的共通性,学习者可以通过对于这些汉语借来的日语词汇的学习来提高学习的效率。

借词对于两种语言的互动和相互影响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汉语的借词充实了日语的词汇量,并且通过这些借来的词汇,日语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使得日语变得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而在汉语的借词中,也能看到一些日语对于中日文化交流的影响。

日本引入了中国的茶道文化,汉语中的“茶道”也被直接借入了日语中。

这种互动和影响使得中日两种语言在语言结构、句法规则、表达方式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相似性,对于学习者的学习和交流提供了便利。

日语借词对于汉语以及日语教学的相关影响分析

日语借词对于汉语以及日语教学的相关影响分析

日语借词对于汉语以及日语教学的相关影响分析
日语借词是指在日语中采用了其他语言的词汇,并进行了日语化的处理。

这些借词对于汉语和日语教学都有一定的影响,下面将对影响进行分析。

日语借词对汉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汉语词汇的丰富和语言交流的便利。

由于历史上日本与中国接触频繁,汉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日语中借用了大量汉语词汇,丰富了日语的词汇体系,使得日语表达更加准确和丰富。

这些借词也使得汉语和日语之间的语言交流更加便利,尤其是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

日语借词对日语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提高学习效率和拓宽学习视野。

由于借词的存在,许多汉语词汇在日语中与汉字的形状相似,发音相近,使得学习者能够更加轻松地理解和记忆这些词汇。

这不仅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也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拓宽学习视野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了解和接触其他文化的机会。

日语借词也存在一些对汉语和日语教学的挑战。

由于借词进行了日语化的处理,使得一些词汇的意义与原来的汉语词汇有所差异,容易引起学习者的困惑。

由于汉字在日语中的使用相对较少,学习者在学习日语借词时需要掌握一定的汉字知识,这对于某些学习者来说可能是一个难题。

由于汉语和日语的语法结构存在差异,学习者在运用日语借词时需要注意语法上的差异。

日语借词对汉语和日语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它丰富了汉语词汇并促进了中日两国之间的语言交流;对于日语教学而言,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拓宽了学习视野,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学习者在掌握词汇的注意语义和语法上的差异。

日语借词对于汉语以及日语教学的相关影响分析

日语借词对于汉语以及日语教学的相关影响分析

日语借词对于汉语以及日语教学的相关影响分析日语借词是指日语中借用了其他语言的词汇,主要包括中文、英文、葡萄牙文和荷兰文等。

这些借词不仅丰富了日语的词汇资源,也为日语学习者提供了一种简化学习难度的途径。

日语借词对于汉语和日语教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日语借词对于汉语的影响。

汉语作为日本传统的汉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借词现象也是日汉两国交流的产物。

日语中借用的汉字词汇不仅意义相对固定,读音较为接近,还可以通过字义兼容、同音词等方式帮助日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汉语与日语的借词还促进了两国之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增进了民众之间的沟通和了解。

日语借词对于日语教学的影响。

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尤其是初学者,借词对于词汇的积累和记忆起到了重要的帮助作用。

很多汉字词汇在日语中只需加上特定的发音即可,不需要学习新的写法,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借词现象也为日语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学习角度,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日语中的一些概念和表达方式。

借词的使用不仅可以开拓学习者的词汇量,还可以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和语言技巧。

日语借词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发音的问题。

汉语和日语的发音有很大的差异,同一个汉字在汉语中可能有多种读音,在日语中也可能有不同的发音方式。

这就增加了学习者记忆和掌握的难度。

其次是意义的差异。

由于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的不同,相同的词汇在不同的语言中可能有不同的词义和用法。

学习者要注意理解和区分这些差异,避免造成理解上的混淆和误解。

日语借词在汉语和日语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它丰富了日语的词汇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简化学习难度的途径。

它也促进了两国之间文化的交流和了解。

学习者在使用借词时需要注意发音和意义的差异,提高对词汇的理解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借词的优势,灵活运用借词进行教学,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日语借词对于汉语以及日语教学的相关影响分析

日语借词对于汉语以及日语教学的相关影响分析

日语借词对于汉语以及日语教学的相关影响分析在汉语和日语教学中,日语借词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丰富了汉语和日语的词汇资源,也促进了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理解。

本文将对日语借词对汉语和日语教学的相关影响进行分析。

日语借词丰富了汉语的词汇资源。

随着汉语和日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增多,大量英语词汇被引入到汉语中,形成了一大批日语借词。

这些日语借词丰富了汉语的表达能力,使得汉语可以更准确地表达一些特定的概念和意义。

“便当”一词就是从日语中借用的,它在汉语中的意思是指一种盒饭。

日语借词促进了汉语和日语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理解。

由于两种语言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和语法结构,因此通过借词可以极大地提高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理解。

学习汉语的日本人可以通过学习日语借词,更好地理解汉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同样地,学习日语的中国人也可以通过学习汉语中的日语借词,更好地理解日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这种相互理解的增强有助于促进两种语言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日语借词也对汉语和日语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日语教学中,由于日语借词的存在,学习者可以更快地掌握一些与汉语相似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在汉语教学中,通过学习一些与日语相似的日语借词,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一些汉语的概念和表达方式,从而提高汉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日语借词也可能带来一些困扰和误解。

由于汉语和日语之间的语音和语调差异,有些日语借词在汉语中的发音和意义可能会发生变化。

这就需要学习者在学习和使用日语借词时要注意准确发音和正确理解词义。

在教学中也需要特别强调这一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日语借词。

从语言接触角度研究汉语中的日语借词

从语言接触角度研究汉语中的日语借词

加强国际间的语言学研究 合作,共同探讨借词现象 在不同语言接触中的共性
与特性。
注重实际应用,将研究成 果应用于语言教学、辞典 编纂等领域,提高语言交
流的Hale Waihona Puke 确性和规范性。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05 总结与展望
对日语借词研究的总结
汉语中日语借 词的来源和传
播途径
研究日语借 词的重要性
和意义
日语借词在汉 语中的演变和
影响
未来日语借 词研究的展
望和挑战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与建议
深入研究日语借词在汉语 中的演变过程,探究其背
后的社会文化因素。
关注新兴领域如网络语言、 方言等中日语借词的使用
情况,拓宽研究视野。
借词是指一种语言从另一种语言中借用词汇的现象,是语言接触的一种重要形式。 汉语中的日语借词是中日语言接触的产物,这些借词在汉语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和传播。
借词的定义与分类
借词分类:
借词定义:指一种语言从另一 种语言中引入的词汇,通常是 为了填补本民族语言中不存在 的词汇空白
按来源分类:分为外语借词 和外来词
01 来源:明治维新后,日本大量吸收西方文化,将大量西方词
汇翻译成日语,其中一些词汇被借用到汉语中。
02 传播途径:通过中日文化交流、日本对华侵略战争、日本文
学作品和翻译等方式,日语借词逐渐融入到汉语中。
日语借词在汉语中的表现形式
直接借用:保留 日语原词,不进
行翻译或解释
音译:将日语词 汇的发音转化为
从语言接触角度研究 汉语中的日语借词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录 /目录

日语借词对于汉语以及日语教学的相关影响分析

日语借词对于汉语以及日语教学的相关影响分析

日语借词对于汉语以及日语教学的相关影响分析在日语和汉语之间存在许多借词,这些借词既是历史和文化交流的产物,也是语言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借词不仅丰富了两种语言的词汇,促进了语言之间的交流,还对于汉语和日语的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日语借词对于汉语和日语教学的相关影响进行分析。

借词丰富了汉语和日语的词汇。

借词是指一种语言从另一种语言中引进词语的现象。

汉语和日语在悠久的历史过程中,受到了相互影响和借鉴,互相借用了大量词汇。

日语中的“家族”、“早餐”、“电脑”等词汇都是从汉语借入的。

这些借词为日语的词汇量增添了丰富的内容,使得日语能够更好地表达相关的概念。

汉语也从日语中借入了一些词汇,比如“寿司”、“味噌”等词汇,丰富了汉语的词汇表达。

借词的存在使得汉语和日语在词汇层面上产生了共通性,为两种语言的学习和使用提供了便利。

借词促进了汉语和日语之间的交流。

借词的存在使得汉语和日语之间的交流更加便利。

由于两种语言存在大量相似的词汇,使得双方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思,促进了语言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借词也反映了两种语言之间的关系和文化交流,增加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通过借词的使用,汉语和日语的使用者能够更好地建立起语言和文化的桥梁,深化彼此的交流和合作。

借词对于汉语和日语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日语教学中,借词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通过教授借词,学习者能够更快地扩充日语词汇,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借词也帮助学习者理解日本文化和社会,增加对日本的认知和了解。

在汉语教学中,借词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通过教授借词,学习者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意义和用法,还能够了解到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汉语的使用。

借词的教学使得学习者能够更好地掌握语言的特点和文化背景,提高学习兴趣和能力。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日语借词研究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日语借词研究

(3)社会类:这类借词主要涉及日本社会现象、教育、娱乐等,如“暴走”、 “宅男”、“天妇罗”等。
(4)经济类:这类借词主要涉及日本经济、商业模式等,如“法人税”、 “株式会社”、“提携”等。
二、日语借词在语言中的重要性
日语借词在汉语中的使用丰富了汉语词汇,增强了汉语的表达能力和表现力。 以下从语法、语音和词汇三个方面分析日语借词的重要性。
一、日语借词的来源与分类
1、来源
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借词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中日文化交流: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尤其是近现代以来, 大量的日本次演示化、科技和商业模式传入中国,带来了大量的日语借词。
(2)翻译需要:在某些情况下,中文里没有对应的词汇来描述某些日本特有 的概念或事物,因此需要通过翻译将这些词汇引入汉语。
通过研究这些日语借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历史背景 以及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日语借词在当今社会 和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今后,随着中日两国的交流不断加深,日语 借词的研究和应用也将受到更多的和重视,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参考内容
随着中日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影响,现代汉语中出现了许多来自日语的借词。这 些借词在汉语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成为汉语词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次 演示将探讨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借词现象,分析其来源、分类、重要性和未来发 展前景。
3、词汇方面
日语借词的引入为汉语词汇注入了新的元素,使得汉语能够更好地表达和描述 日本特有的人物、事物和概念。例如,“武士”、“茶道”、“和服”等词汇 能够直接表达日本次演示化的精髓,使得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和认识日本 次演示化。这些新词汇的引入增强了汉语的表达能力和表现力。

日语借词对于汉语以及日语教学的相关影响分析

日语借词对于汉语以及日语教学的相关影响分析

日语借词对于汉语以及日语教学的相关影响分析
日语借词是指汉语中直接借用或间接借用的日语词汇,这些词汇在汉语中被广泛使用。

这些词汇对于汉语和日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日语借词丰富了汉语的词汇表。

通过使用日语借词,汉语词汇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许多日语词汇在中国社会中非常常见,例如“漫画”、“便当”、“寿司”等。

这些词汇
丰富了汉语词汇,并且使得汉语表达更加准确和具体。

日语借词加深了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交流的加深,中日
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通过借用日语词汇,汉语中的人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日本文化
的特点和习惯。

同样,通过汉语中的日语借词,日本人们也能够更容易地了解中国文化。

日语借词对于日语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

对于学习者来说,汉字的相似性使得学习日
语变得更加容易。

学习者可以通过汉字的音义相似性来记忆日语单词,同时也可以通过学
习日语单词来扩大对汉字的理解。

许多日语借词还具有与汉字相对应的假名读音,这进一
步方便了学习者对于日语词汇的掌握。

日语借词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困惑。

一些日语借词在汉语中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在日语
中有所不同,这给学习者带来了理解和运用的困难。

一些日语借词在汉语中的使用范围比
较狭窄,只在特定的领域或群体中使用,这给非专业学习者带来了困扰。

日语借词丰富了汉语词汇,加深了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并对于日语教学起到了
积极的影响。

应该注意日语借词在使用和理解上可能存在的困难,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些借
词丰富汉语词汇和促进中日两国之间的交流。

汉语新词中的日语借用词

汉语新词中的日语借用词

汉语新词中的日语借用词近年来,随着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加深,汉语新词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日语借用词。

这些新词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汉语词汇,也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更多表达方式。

日语借用词在汉语新词中增多,主要有以下原因: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交流历史悠久。

日语借用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很多时候能够表达一些汉语中没有的意象和情感。

例如,“娘炮”这个新词,就是从日语中借用过来的,用来形容那些举止女性化的男性,这在汉语中原本是比较少见的表达方式。

现代汉语词汇不够丰富,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表达需求。

而日语词汇比较发达,有很多好的表达方式可以借鉴。

例如,“暴走”这个新词,源自日语的“暴走族”,原本是指专门在夜幕降临后驾驶改装机动车在城市里飙车的年轻人,后被借用到汉语中,泛指某种极端的行为或者情绪。

汉语新词中的日语借用词,往往有比较多的义项,能够表达更多的意义。

例如,“料理”这个新词,源自日语,既可以指日本菜,也可以泛指各种菜肴,还可以引申为“处理”、“整理”等意义。

第一,音韵特点。

日语借用词的音韵丰富多样,有别于其他语言。

例如,“欧吉桑”这个新词,源自日语的“おじさん”,在汉语中读作“ōu jī sāng”,其中“ōu”和“ī”的发音比较特别,是日语中所没有的音韵。

第二,语法特点。

日语借用词的语法较为复杂,有一套自己的语法体系。

例如,“を”是日语中表示宾语的助词,但在汉语中并没有对应的语法成分。

因此,在借用日语词汇时,“を”的翻译就可能被省略或者被其他词语代替。

第三,语义特点。

日语借用词的语义多样且丰富,能够表达更多的意义。

例如,“控”这个新词,源自日语的“コン”,原本是指对某种事物极度喜爱或者迷恋的人,后来在汉语中被借用到各种领域,可以表示喜欢、控制、掌握等多重意义。

汉语新词中的日语借用词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元、更丰富的表达方式。

然而,在借用这些新词时,我们也需要注意适度使用,以避免过度依赖和滥用。

我们还应该这些新词的文化背景和语义内涵,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它们。

日语借词对于汉语以及日语教学的相关影响分析

日语借词对于汉语以及日语教学的相关影响分析

日语借词对于汉语以及日语教学的相关影响分析1. 引言1.1 日语借词的定义日语借词指的是日语中借用自他国语言的词汇。

这些借词可以是直接从其他语言中引入的,也可以是经过日语音译而来的。

由于日本在历史上曾受到中国、蒙古等多个国家的文化影响,所以日语中的借词也来自于这些不同的语言。

日语借词的使用丰富了日语的词汇,使其更富有表现力和多样性。

借词也反映了日本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借鉴,是语言发展中的一种现象。

在日本社会中,借词也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例如科技、商业、文化等,为日本人民提供了更多的语言选择。

通过研究和了解日语借词的意义和用法,可以更好地理解日本文化和语言发展的历史脉络,深化与日本的交流与沟通。

1.2 汉语中的日语借词汉语中的日语借词指的是在汉语中直接借用或者间接借用自日语的词汇。

随着两国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日语借词在汉语中的使用频率也逐渐增加。

这些借词往往是由于日本文化、科技、流行文化等方面对汉语的影响而产生的。

在汉语中,许多日语借词主要涉及到科技、日常生活用品、食品、娱乐等领域。

比如“卡拉OK”、“寿司”、“动漫”、“料理”等词汇都是直接从日语中借用而来的。

这些日语借词的使用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使得汉语更加地生动和多样化。

这些借词也为汉语使用者提供了更便捷的表达方式,使得沟通变得更加容易。

汉语中的日语借词反映了中日两国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影响。

通过学习这些日语借词,汉语使用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日本文化和社会。

这也为两国之间的交流搭建了桥梁,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共享。

汉语中的日语借词在促进中日两国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3 日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日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在于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日语词汇的来源和使用背景。

通过学习日语借词,学生可以加深对日语和汉语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学习日语借词还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日本文化和历史,从而更好地融入日本社会。

日语借词对于汉语以及日语教学的相关影响分析

日语借词对于汉语以及日语教学的相关影响分析

日语借词对于汉语以及日语教学的相关影响分析
日语借词(或称外来词)是指由日语从其他语言借用的词汇。

这些借词对汉语以及日语教学都有一定的影响。

对于汉语而言,日语借词丰富了汉语的词汇。

随着中日两国交流的增加,许多日语借词逐渐被汉语接纳并用于日常交流中。

这些借词补充了汉语词汇的不足,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

日语借词“拉面”、“寿司”、“便当”等成为了汉语中常用的词汇,丰富了中国人对食物与文化的表达。

这些日语借词也强化了中日两国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两国的经济与文化交流。

对于日语教学而言,日语借词对于学习者的学习进程有一定的帮助。

许多汉语词汇与日语借词十分相似,这使得学习日语的中国学生能够更快地理解和掌握这些词汇。

日语借词“电视”与汉语词汇“电视”同音同义,学生可以直接将两个词进行对应,加深对日语借词的记忆。

通过学习日语借词,学生也能够了解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增加对日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日语借词也对日语教学产生了一定的挑战和影响。

由于日语借词的发音、意义与源词相似,学习者容易产生混淆。

在日语学习过程中需要对日语借词与源词进行区分和记忆,以免出现误解。

日语借词也会引发对于词义差异的疑惑和讨论。

因为日语借词有时会和源词有一定的词义差异,学习者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运用和实际交流来加深对这些词义的理解。

日语借词对于汉语以及日语教学都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它丰富了汉语词汇,加强了中日两国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方便了日语学习者的学习进程,增加了对日语学习的兴趣。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对于日语借词与源词的区分和记忆,以免引起词义的混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中日语借词浅析
摘要:随着科技发展和中日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日语借词的方式也日益多样化,弄清日语借词及其历程和对汉语的影响对中日文化尤为重要。

关键词:汉语;借词;日语借词;借词方式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3-0202-02
一、关于日语借词
日语借词是指从日本借入汉语语言系统的词。

借词的产生是不同国家、不同社会群体、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的结果,不同国家、社群、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以及战争等多种不同的因素都会造成语言之间的相互接触,而语言接触是借词得以滋生的前提。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中国必然会密切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与交往,更多更大量的外来词也会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的“语言市场”。

借词进入中国语言系统不仅丰富了中国的词汇系统而且有助于中
国与他国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理解。

借词无疑是连接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重要纽带。

在众多的借词之中,日语借词是众多外来词中的佼佼者,表现的最为活跃、最为突出。

它在所有的外来词中所占的比例也是最大的,约占外来词总量的十分之七。

这不仅仅因为中日之间隔海相望的缘故,更多的是因为日语借词有与其他外来词不同的特点——日在文字方面“同文同种”,也就是说中日都使用汉字,都属于汉字文化圈。

这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

中日交流的历史可
以追溯到汉代,班固的《后汉书》中就有中日来往的记载。

到了唐朝时期,日本与中国的交流更为密切,从中国借入了大量的汉字,形成了自己的文字,结束了无文字记载的历史。

从这方面就可以看出中日文字上的历史渊源。

二、汉语中日语借词的历程
从日语借词的借用媒介、规模和速度来看日语借词大致分为两个时期:改革开放以前的日语词汇借用和改革开放后的日语词汇借用期(新时期的日语词汇借用期)。

(一)改革开放以前的日语词汇借用
本时期的日语词汇借用以中日建交为界又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从日本明治维新到1972年中日建交;第二时期从中日建交到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前。

(二)新时期的日语词汇借用
1978年,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治、经济飞速发展,电视、广播、特别是网络等多媒体的普及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中日之间的交往也更为密切。

新时期的日语借词大批量的涌入中国,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速度之快、种类之多是其他外来词所不可及的。

因特网的普及促使了网络用语的快速发展,许多网络日语迎合了中国人追求时尚、求新求异、张扬个性的需要也在中国流行开来,而且呈现出大众化的趋势,如:“人气”、“达人”、“那尼”“地雷”、“有木有”、“宅”、等。

中国改革开放所吸纳的大量日语借词不仅为中国的语言系统注入活力,而且也会反作用于日本文化。

三、汉语中日语借词的方式
(一)借形词
借形词是日语借词的主要借用方式,由借形产生的借词最多。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认识水平、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借用日语的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

借形不仅仅是借用日语中的汉字,借用日语假名的词也在不断增加。

对日语中汉字的借用主要表现为对名词、音译外来词等方面的借用。

(二)词义变化的日语借词
这些词的特点是某些词在借入汉语系统时,意义发生了一些变化或产生了一些新的用法,包括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的修辞意义的变化、传入中国后词义发生变异的借词及日语借词评价意义的改变等几个方面。

1.日语借词词义扩大
日语中表示后缀的“族”,所表达的是某一类型人的集合。

借入中国后词义扩大化,不仅可以指某一类人还可以表示具有相同属性的物体。

2.日语借词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缩小是指词义所指的范围有大变小或词义所表示的概念
范围缩小。

譬如:“整合”在日语里有两个义位——a“矫正、调整”;b“无矛盾、协调”。

我们的语言系统里只是使用调整、矫正的意义,后一个意义基本不用。

3.词的修辞意义的变化
词的修辞意义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为某些借词增加修辞意义。

例如,我们现在的语言系统中常用的一个日语借词“新干线”,它在日语所表达的意义是指一种比较具体的名词“一种高速列车”。

但是我们借用过来后,给它赋予了修辞色彩,借以表达某些抽象的意义。

4.进人汉语后,词义变异的日语借词
这类借词在汉语系统中所占的比例为数不少,词典里词例的数量相对来说也是可观的。

例如:日语里的“娘”是指的是“女儿”的意思,但是在进入汉语之后意义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只表示母亲。

这个意思在中国是比较传统的叫法,现在某些方言区依然使用;此外,典型的例子还有“引渡”,其在日语中是指“提交”,而进入汉语却理解为“指一国将逃往在其境内的外国罪犯转交给要求审判该罪犯的另一国的行为”。

5.日语借词的评价意义发生变化
中国语言系统中有很多表示感情色彩的词语,表示的附加意义的词语其自身的褒贬色彩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可以相互转化,或贬义词用作褒义词,褒义词用作贬义词,有时中性词变为贬义词或褒义词。

国人受自身语言环境的影响,在借用的日语词汇上,感情色彩方面有时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将不具有感情色彩的日语借词带上一定的感情色彩。

像“写真”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在日语中是不具有褒贬意义的中性词,意指照片。

然而在我们的语义系统中“写真”可不只有一个义位,除照片的意义外还有裸照之意,使本来不
具有色彩的日语借词产生了贬义。

四、“混血”借词
“混血”借词顾名思义是指由不同的语言符号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

日语混血借词是指在日语中产生,然后借入中国的借词。

像卡拉ok、写真影楼等。

五、旧词新用
旧词新用是指在汉语言系统中有一些过去很少使用或者已经被
淘汰的词,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或社会交际的需要被赋予新意或死而复活的词。

这类词主要表现在词语的往返借用方面,在汉语和日语之间表现的特别突出。

明治维新后,日本将许多中国古籍中的词借去重新赋予他们以新的意义或者是直接作为构词材料构成
新词,用来表达西方的新事物、新概念。

后来中国向日本学习,这些词出于交际的需要又以汉字的形式借回。

如:“劳动”、“革命”、“反对”、“支部”、“垄断”等
六、音译日语借词
音译日语借词指用音通或音近的汉语词语把日语的读音转写下
来的词,包括音译、音译加注、音译兼意译三类。

如:“踏踏米”、“卡哇伊”、“米瓦”、“莎哟娜拉”等都是用音译的方式直接将日语的读音用汉语读音转写下来的。

音译加意义是指把日语的词语借入汉语时,一半用汉语译其音,一半用汉语的构词材料译其意,如“乌冬面”、“拔根大减价”;音译兼意译是指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汉字转写日语源词,同时又能把它的意义表示出来,如:“一级棒”。

七、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国的开放程度会不断加深,各个方面都会得到长足的进步,新事物会越来越多,借以表达新事物的借词也会越来越多的进入中国的“语言市场”,外来词是中国了解世界的窗口,加强与世界的联系的桥梁。

特别是新时期日语借词地猛增,不仅能够丰富汉语词汇系统、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而且也能增进中日之间文化交流,减少语言摩擦。

但是,日语借词的增多,也不可避免的会伴随着许多不纯洁、不健康的成分进入。

因此,加强外来词的规范势在必行。

对于日语借词我们必须精挑细选,杜绝滥用、滥造现象,严格按照现行汉字规范化和现代化的标准及词汇规范原则进行,引导外来词向着更完善、更丰富更精确的方向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