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与用药安全PPT课件
合集下载
静脉输液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护理课件
![静脉输液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424f2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4.png)
静脉输液可以补充丢失 的电解质。
对于休克患者,通过静 脉输液快速补充血容量, 升高血压,改善组织灌注。
静脉输液治疗原理
药物溶解
静脉输液所使用的药物通常是 已经溶解于溶剂中的,通过注 射器将药物和溶剂一起注射到
静脉血管内。
药物分布
药物进入体内后,会随着血液 循环分布到各个器官和组织。
药物代谢
药物在体内经过代谢后,会逐 渐失去药效。
药物排泄
经过代谢后的药物和代谢产物 会通过尿液、胆汁等途径排出
体外。
02
静脉输液治疗质量与安全 管理
静脉输液治疗质量标准
1. 药物配置准确率
确保药物配置过程中无差错,药物剂量、浓 度等参数符合规定。
3. 患者信息核对准确性
在给药前应核对患者身份、药物信息,避免 给错药或重复给药。
2. 输液操作规范性
02
静脉输液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治疗 方法之一,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 病的治疗、补充血容量、纠正电 解质紊乱等。
静脉输液治疗目的
控制感染
通过静脉输液给予抗生 素等药物,达到控制感
染的目的。
补充营养
对于无法进食或消化吸 收不良的患者,静脉输 液可以提供必要的营养
物质。
纠正电解质紊乱
抢救休克
对于严重腹泻、呕吐等 导致电解质紊乱的患者,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降低感染风 险。
4. 静脉炎与渗漏
评估患者血管条件,预防静脉炎和药 物渗漏。
静脉输液治疗安全管理制度
1. 培训制度
2. 交接班制度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静脉输液相关知识和 技能的培训。
确保每班护士对患者的输液情况交接无误。
3. 药物管理制度
建立严格的药品进、出、存管理制度,确 保药品质量。
对于休克患者,通过静 脉输液快速补充血容量, 升高血压,改善组织灌注。
静脉输液治疗原理
药物溶解
静脉输液所使用的药物通常是 已经溶解于溶剂中的,通过注 射器将药物和溶剂一起注射到
静脉血管内。
药物分布
药物进入体内后,会随着血液 循环分布到各个器官和组织。
药物代谢
药物在体内经过代谢后,会逐 渐失去药效。
药物排泄
经过代谢后的药物和代谢产物 会通过尿液、胆汁等途径排出
体外。
02
静脉输液治疗质量与安全 管理
静脉输液治疗质量标准
1. 药物配置准确率
确保药物配置过程中无差错,药物剂量、浓 度等参数符合规定。
3. 患者信息核对准确性
在给药前应核对患者身份、药物信息,避免 给错药或重复给药。
2. 输液操作规范性
02
静脉输液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治疗 方法之一,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 病的治疗、补充血容量、纠正电 解质紊乱等。
静脉输液治疗目的
控制感染
通过静脉输液给予抗生 素等药物,达到控制感
染的目的。
补充营养
对于无法进食或消化吸 收不良的患者,静脉输 液可以提供必要的营养
物质。
纠正电解质紊乱
抢救休克
对于严重腹泻、呕吐等 导致电解质紊乱的患者,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降低感染风 险。
4. 静脉炎与渗漏
评估患者血管条件,预防静脉炎和药 物渗漏。
静脉输液治疗安全管理制度
1. 培训制度
2. 交接班制度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静脉输液相关知识和 技能的培训。
确保每班护士对患者的输液情况交接无误。
3. 药物管理制度
建立严格的药品进、出、存管理制度,确 保药品质量。
《输液与用药安全》幻灯片
![《输液与用药安全》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0566aac6ccbff121dc3683a7.png)
5
I.输液概述6Leabharlann I.输液概述西林小瓶
溶解、稀释药物,减 少药物的刺激并维持 稳定有效的血药浓度
(ampoule)安瓿
7
II.输液的外观检查
一、检查的范围
输液、参加至输液中的药
物、输液器和注射器
二、检查的内容和要点
1、外包装:外盒和药品上的标签
〔标识〕
8
II.输液的外观检查
如果药品标识出现模糊、涂改等现象,我 们应怀疑药品的质量,严禁使用
《输液与用药安全》幻灯 片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I. 输液概述 II.输液的外观检查 III.临床输液配伍表外的静脉输 液配伍 IV.提高输液治疗平安性的措施
2
I.输液概述
➢静脉滴注用大剂量(
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 注射液
药品的“有效期”是指药品在各自规 定的储存条件下能够保持其质量的期 批准文号限。超过有效期的药品不但可能造成 质量下降,还有可能使毒副作用增加, 品名规格所以过期药品严禁使用
产品批号 生产日期 有效期
生产厂家
9
II.输液的外观检查
10
II.输液的外观检查
11
2、内包装及药品
II.输液的外观检查
分散状态、粒径、水解、氧化、聚合、 等物理化学变化和疗效的改变难以从外观 看出来
29
III.临床输液配伍
不合理的输液配伍用药 包括输液与药物之间、参
加输液的药物之间以及接瓶的 两组输液之间不合理的配伍 5、临床不合理的输液配伍实 例
30
输液与药物
例:
III.临床输液配伍
I.输液概述6Leabharlann I.输液概述西林小瓶
溶解、稀释药物,减 少药物的刺激并维持 稳定有效的血药浓度
(ampoule)安瓿
7
II.输液的外观检查
一、检查的范围
输液、参加至输液中的药
物、输液器和注射器
二、检查的内容和要点
1、外包装:外盒和药品上的标签
〔标识〕
8
II.输液的外观检查
如果药品标识出现模糊、涂改等现象,我 们应怀疑药品的质量,严禁使用
《输液与用药安全》幻灯 片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I. 输液概述 II.输液的外观检查 III.临床输液配伍表外的静脉输 液配伍 IV.提高输液治疗平安性的措施
2
I.输液概述
➢静脉滴注用大剂量(
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 注射液
药品的“有效期”是指药品在各自规 定的储存条件下能够保持其质量的期 批准文号限。超过有效期的药品不但可能造成 质量下降,还有可能使毒副作用增加, 品名规格所以过期药品严禁使用
产品批号 生产日期 有效期
生产厂家
9
II.输液的外观检查
10
II.输液的外观检查
11
2、内包装及药品
II.输液的外观检查
分散状态、粒径、水解、氧化、聚合、 等物理化学变化和疗效的改变难以从外观 看出来
29
III.临床输液配伍
不合理的输液配伍用药 包括输液与药物之间、参
加输液的药物之间以及接瓶的 两组输液之间不合理的配伍 5、临床不合理的输液配伍实 例
30
输液与药物
例:
III.临床输液配伍
静脉输液用药安全培训课件PPT(共 48张)
![静脉输液用药安全培训课件PPT(共 48张)](https://img.taocdn.com/s3/m/83cbdc5902768e9951e738f5.png)
静脉炎 • PH<4.1或PH>8的溶液 • 对血管内皮造成严重损伤
血浆渗透压的影响
• 人体血浆正常渗透压为280—310mosm/l • 注入机体的溶液一般要求等渗,否则易产
生刺激性或者溶血
渗透压耐受范围
• 脊髓腔内注射 • 易受渗透压影响,必须调节至等渗 • 肌内注射耐受范围 • 0.45%-2.7%的氯化钠溶液 • 相当于0.5—3个等渗度的溶液
输液过滤器
• 输液终端过滤器 • 截留10um以上的微粒 • 3-10um微粒不能截留 • 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径(3um-4um) • 大于3um的微粒足以阻塞细小的毛细血管
导管阻塞预防措施
• 尽早减少穿刺时静脉损伤 • 采用正确的封管技术 • 注意药物见的配伍禁忌 • 输注脂肪乳剂要定时冲管
肠外营养输注
肠外营养输注安全
• 组成 • 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电解质,维生
素和微量元素等20种左右的药品。 • 关注点 • 安全性
肠外营养输注途径
• 周围静脉输注 • 中心静脉输注 • 外周经中心静脉导管 • 颈静脉 • 锁骨下静脉 • 股静脉
外周静脉输注适应症
• 肠外营养你不超过10-14天 • 输注的全合一营养液渗透压不大于
• 渗透压:750mosm/l • PH=5.6
卡文(1440ml)
• 用法用量: • 长期输注应采用中心静脉输注 • 输注速度不宜超过3.7ml/h/kg,即60kg患者输注时
间至少为6.5小时,推荐输注时间:12—24小时。 • 注意事项 • 尽量不与其他药物同通路同时输注 • 禁止与血制品同用一根输液管 • 添加后的药物混合液应立即使用,混合液可在25
0-13
8-34
3
血浆渗透压的影响
• 人体血浆正常渗透压为280—310mosm/l • 注入机体的溶液一般要求等渗,否则易产
生刺激性或者溶血
渗透压耐受范围
• 脊髓腔内注射 • 易受渗透压影响,必须调节至等渗 • 肌内注射耐受范围 • 0.45%-2.7%的氯化钠溶液 • 相当于0.5—3个等渗度的溶液
输液过滤器
• 输液终端过滤器 • 截留10um以上的微粒 • 3-10um微粒不能截留 • 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径(3um-4um) • 大于3um的微粒足以阻塞细小的毛细血管
导管阻塞预防措施
• 尽早减少穿刺时静脉损伤 • 采用正确的封管技术 • 注意药物见的配伍禁忌 • 输注脂肪乳剂要定时冲管
肠外营养输注
肠外营养输注安全
• 组成 • 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电解质,维生
素和微量元素等20种左右的药品。 • 关注点 • 安全性
肠外营养输注途径
• 周围静脉输注 • 中心静脉输注 • 外周经中心静脉导管 • 颈静脉 • 锁骨下静脉 • 股静脉
外周静脉输注适应症
• 肠外营养你不超过10-14天 • 输注的全合一营养液渗透压不大于
• 渗透压:750mosm/l • PH=5.6
卡文(1440ml)
• 用法用量: • 长期输注应采用中心静脉输注 • 输注速度不宜超过3.7ml/h/kg,即60kg患者输注时
间至少为6.5小时,推荐输注时间:12—24小时。 • 注意事项 • 尽量不与其他药物同通路同时输注 • 禁止与血制品同用一根输液管 • 添加后的药物混合液应立即使用,混合液可在25
0-13
8-34
3
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培训课件(ppt84)
![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培训课件(ppt84)](https://img.taocdn.com/s3/m/2520e17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0a.png)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Chapter
本次培训重点内容回顾
静脉输液基础知识
包括静脉输液的定义、目的、 适应症和禁忌症等。
静脉输液操作技能
包括穿刺技术、导管维护、并 发症预防和处理等。
静脉输液药物知识
包括常用药物的性质、作用、 剂量和不良反应等。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
包括感染控制、输液反应处理 、患者教育和家属沟通等。
Chapter
药物选择原则及常用药物介绍
药物选择原则
根据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药物敏 感性等因素,合理选择有效、安全、 经济的静脉输液药物。
常用药物介绍
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抗肿瘤药、 心血管系统用药、呼吸系统用药、消 化系统用药等。
药物配伍禁忌及相互作用分析
药物配伍禁忌
介绍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如青霉素与头孢类药物 不可同时使用,避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 应。
未来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挑战和机遇
01
挑战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患者需求的不断提高,静脉输液安全管理面
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如如何降低感染率、减少输液反应等。
02
机遇
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新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不断涌现,为静脉输液安全
管理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如智能化输液管理系统、远程监控等。
03
发展方向
未来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将更加注重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通过加
全。
建立静脉输液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02
鼓励医护人员积极上报静脉输液相关不良事件,以便及时分析
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强化静脉输液质量监控
03
定期对静脉输液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包括药品质量、输液器
静脉给药的安全使用PPT课件(1).ppt
![静脉给药的安全使用PPT课件(1).ppt](https://img.taocdn.com/s3/m/4c5b7f8f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8f.png)
实验还观察到,局部淋巴细胞浸润明显, 使淋巴细胞特别是t淋巴细胞增殖,提高免 疫功能,促进创伤的修复。
0.9%氯化钠注射液(对照)
能稀释药物在局部的浓度,减少药物局部 刺激作用;
但没有减轻局部组织炎症反应的作用。
药物外漏处理—化疗药物外渗
立即停止滴入,用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加以 稀释,并局部冷敷,以防止局部疼痛、肿 胀、坏死。
引起皮肤损伤的药物
2、炎症性或刺激性药物:如达卡巴嗪、顺铂、 环磷酸胺等,一般不致引起皮肤坏死,但 可引起局部炎症,但大量漏药也可引起组 织坏死。
3、非发疱性药物:如阿糖胞甙、嘌罗霉素、 甲氨蝶呤等,不论漏出多少,也不易引起 坏死或炎症,可以肌内或皮下注射。
输注药物外渗的机制
(1)血管受到药物的化学刺激,一方面血液成 分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通过药物直接刺激 引起炎症介质的释放以及使血管内壁受损通 透性升高,从而引起炎症反应。
每次就诊平均用药品种数
就诊使用抗菌药的百分率
%
就诊使用注射剂的百分率
%
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
%
通用名药品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
%
平均处方金额
%
平均就诊时间
分钟
平均发药交待时间
秒
按处方实际调配药品的百分率
%
药品标示完整的百分率
%
患者了解正确用法的百分率
%
有无本机构处方集和基本药物目录
有/无
本地区平均数
(2)输入的药液为血管活性药,局部肿胀虽 不明显,但发红、苍白、疼痛明显的,必 须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局部可用95%酒精持 续湿敷,红肿也会很快消失。
药物外漏处理—大范围外渗
输入的药液为刺激性大的药液,如在四肢, 局部制动,抬高患肢,
0.9%氯化钠注射液(对照)
能稀释药物在局部的浓度,减少药物局部 刺激作用;
但没有减轻局部组织炎症反应的作用。
药物外漏处理—化疗药物外渗
立即停止滴入,用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加以 稀释,并局部冷敷,以防止局部疼痛、肿 胀、坏死。
引起皮肤损伤的药物
2、炎症性或刺激性药物:如达卡巴嗪、顺铂、 环磷酸胺等,一般不致引起皮肤坏死,但 可引起局部炎症,但大量漏药也可引起组 织坏死。
3、非发疱性药物:如阿糖胞甙、嘌罗霉素、 甲氨蝶呤等,不论漏出多少,也不易引起 坏死或炎症,可以肌内或皮下注射。
输注药物外渗的机制
(1)血管受到药物的化学刺激,一方面血液成 分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通过药物直接刺激 引起炎症介质的释放以及使血管内壁受损通 透性升高,从而引起炎症反应。
每次就诊平均用药品种数
就诊使用抗菌药的百分率
%
就诊使用注射剂的百分率
%
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
%
通用名药品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
%
平均处方金额
%
平均就诊时间
分钟
平均发药交待时间
秒
按处方实际调配药品的百分率
%
药品标示完整的百分率
%
患者了解正确用法的百分率
%
有无本机构处方集和基本药物目录
有/无
本地区平均数
(2)输入的药液为血管活性药,局部肿胀虽 不明显,但发红、苍白、疼痛明显的,必 须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局部可用95%酒精持 续湿敷,红肿也会很快消失。
药物外漏处理—大范围外渗
输入的药液为刺激性大的药液,如在四肢, 局部制动,抬高患肢,
静脉输液的安全问题培训PPT课件.pptx
![静脉输液的安全问题培训PPT课件.pptx](https://img.taocdn.com/s3/m/2740dd08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f8.png)
输液污染的预防
外渗是静脉输液常见的并发症,药物抗肿瘤药物、高 渗性溶液、阳离子溶液、血管活性药、抗生素类药、 止血药、碱性溶液及其它如造影剂等高危药物外渗后, 若不及时给予恰当的处理,会发生组织坏死甚至致残, 引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因此,选择合适的输液工 具、适合的血管、熟练的穿刺技术、认真负责的责任 心是避免药物外渗的基础。
快速封管局部静脉炎和外渗肿胀率发生率高于缓慢封管。
输液泵的安全应用
ICU危重病人输液时多采用恒速泵持续输注或滴注液体,主要用于严格控制 液量和药量的输入,根据病情保证液体能按需输入。
输液泵可对输液过程中的气泡、阻塞等异常情况进行监测与报警以及输液完 毕的报警等,但如果过分依赖输液泵监测,也会导致不安全情况的发生。因 此,在使用输液泵的过程中应正确使用和维护:输液管正确安装,软管要确 保彻底地卡在检测器中;每输注一瓶补液都应设置总量,设置的总量不能超 过输入液量(最好减去排气量);连续工作时间较长或出现反复报警时暂停 用该输液泵;输液泵应定期检修和保养,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03 护士不了解血管和药物特点,选择错误输入途径,长
期输液的血管保护不周,药物外渗且处理不当。
04 法律意识淡漠,自我保护能力较低,常常不能及时记录输
液护理文书,承担着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05
输液理念、技术落后,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未受重视,先进
静脉穿刺工具的推广应用缓慢。
1
随着输液工具的变化,静脉穿 刺部位有了更多的选择。
2
外周浅表静脉仍是临床静脉最
常见的选择,但已不是输液的
唯一途径。
3
静脉输液技术的变化也随部位
选择的多样化而发生变化。
除外周浅静脉穿刺外,目前常用的穿刺技术还包括以下几种:
药物与输液安全PPT课件
![药物与输液安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5a51ac2cc58bd63186bd98.png)
K. 12mg/ml—克林霉素 L. 20mg/ml —氨曲南、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双氯西林、美洛培南 M. 30mg/ml —替考拉宁、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N. 40mg/ml —头孢他啶 O. 50mg/ml —头孢孟多 P. 60mg/ml —青霉素
(注:60mg相当于10万u) K. 80mg/ml —哌拉西林 L. 225mg/ml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渗
渗
渗
31
11/12/2019
.-
渗透压与静脉炎的关系
• 低渗溶液 <240 mOsm/L
– 使水分子向细胞内移动,细胞水份过多--细胞破裂、静脉刺 激与静脉炎,用于稀释或调节高渗药物,例如0.45%氯化钠
• 等渗溶液 240-340mOsm/L
– 与血液等渗而不会造成细胞壁水分子的移动。例如0.9%氯化钠,5%葡萄糖
2019/11/12
.-
20
溶液性质
pH即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指数,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溶液 酸碱程度的衡量标准。
正常血液
液体的属性 – pH值
7.35
7.45
6.80 死亡
酸中毒
-pH是药物配伍禁忌的一个
主要诱因 -药物沉淀物的生成
7.80 死亡
碱中毒
2019/11/12
.- 机密 仅供内部发行
21
药物PH値对静脉的影响
造成给药差错 (ME),甚至危 及生命
2019/11/12
正确的注射治疗
反之
.-
挽救病人的生命
5
临床治疗中一些不利因素
• 病情复杂,用药品种多---权衡利弊 • 病人过多,节省时间----严格操作 • 药品质量的不稳定性---不同厂家、不同批次 • 患者过分要求
安全静脉输液ppt课件
![安全静脉输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aa8987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47.png)
根据需要选择输液工具
根据输液量、药物性质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输液工具,如头皮针、留置针或 中心静脉导管。
消毒、穿刺、固定
01
02
03
消毒
用碘伏或酒精棉球对穿刺 部位进行消毒,消毒范围 直径约8cm。
穿刺
在消毒部位进行穿刺,尽 量一次成功,避免反复穿 刺造成血管损伤。
固定
穿刺成功后,用无菌透明 敷料固定穿刺部位,并注 明穿刺日期和时间。
安全静脉输液PPT课件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 录
• 静脉输液基础知识 • 安全静脉输液的重要性 • 安全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 安全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 • 安全静脉输液的培训与教育 • 安全静脉输液的未来发展
01
静脉输液基础知识
静脉输液的定义
总结词
静脉输液是指通过静脉血管将药物或 营养物质输入到体内的技术。
培训医护人员掌握正确的静脉输液操 作流程,包括评估血管、消毒、穿刺 、固定等步骤。
培训医护人员在产生输液反应或并发 症时的紧急处理能力,如快速应对过 敏反应、静脉炎等。
药物知识
加强医护人员对常用药物的性质、用 法、剂量及不良反应的认识,提高用 药安全意识。
对患者的教育
静脉输液注意事项
告知患者在输液过程中避免剧烈 活动、保持固定姿势、避免药液
皮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
为预防静脉炎,应尽量减少注 射次数,避免在同一部位长期
注射。
感染是静脉输液过程中常见的 并发症,可导致局部红肿、疼
痛等症状。
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规程,定期对注射部位进行消 毒,并保持注射部位的清洁干燥。源自5安全静脉输液的培训与教 育
对医护人员的培训
静脉输液操作技能
根据输液量、药物性质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输液工具,如头皮针、留置针或 中心静脉导管。
消毒、穿刺、固定
01
02
03
消毒
用碘伏或酒精棉球对穿刺 部位进行消毒,消毒范围 直径约8cm。
穿刺
在消毒部位进行穿刺,尽 量一次成功,避免反复穿 刺造成血管损伤。
固定
穿刺成功后,用无菌透明 敷料固定穿刺部位,并注 明穿刺日期和时间。
安全静脉输液PPT课件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 录
• 静脉输液基础知识 • 安全静脉输液的重要性 • 安全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 安全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 • 安全静脉输液的培训与教育 • 安全静脉输液的未来发展
01
静脉输液基础知识
静脉输液的定义
总结词
静脉输液是指通过静脉血管将药物或 营养物质输入到体内的技术。
培训医护人员掌握正确的静脉输液操 作流程,包括评估血管、消毒、穿刺 、固定等步骤。
培训医护人员在产生输液反应或并发 症时的紧急处理能力,如快速应对过 敏反应、静脉炎等。
药物知识
加强医护人员对常用药物的性质、用 法、剂量及不良反应的认识,提高用 药安全意识。
对患者的教育
静脉输液注意事项
告知患者在输液过程中避免剧烈 活动、保持固定姿势、避免药液
皮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
为预防静脉炎,应尽量减少注 射次数,避免在同一部位长期
注射。
感染是静脉输液过程中常见的 并发症,可导致局部红肿、疼
痛等症状。
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规程,定期对注射部位进行消 毒,并保持注射部位的清洁干燥。源自5安全静脉输液的培训与教 育
对医护人员的培训
静脉输液操作技能
静脉输液与用药安全_【PPT课件】
![静脉输液与用药安全_【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e4f4982e3f5727a4e962a2.png)
6.4.3.3 宜现用现配,应在24h内输注完毕 6.4.3.4 如需存放, 应置于4℃冰箱内, 并应复温后再输注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PN
6.4.3.5 输注前应检查有无悬浮物或沉淀,并注明开 始输注的日期及时间
6.4.3.6 应使用单独输液器匀速输注
6.4.3.7 单独输注脂肪乳剂时,输注时间应严格遵照 药物说明书
输液温度
输液最理想的药液温度为34℃ 对患者影响:
✓过高:血管刺激; ✓过低:寒战;
对药物的影响: 过高:变性失效(氧化、结构改变等); 过低:析出结晶,药物浓度不稳定,影响疗效, 发生不良反应;
渗透压
渗透压是以人血浆的渗透浓度为标准来衡量:
正常血浆的渗透压约为280-320mmol/L
低渗溶液 <240 mOsm/L使水分子向细胞内移动, 细胞水份过多--细胞破裂、静脉刺激与静脉炎,用 于稀释或调节高渗药物
优势: 一是更好地过滤杂质,二是更彻底地排除空气 劣势: 价格昂贵
如何选择?患者应有知情权,对于有相关规定需 要使用的,如说明书及行业规范明确要求的。
注射用兰索拉 唑专用1.2μm 精密过滤输液 器
注射用兰索拉唑说明书中规定: 本品静滴使用时应配有孔径为1.2μm的过滤器, 以便去除输液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沉淀物。 这些沉淀物有可能引起小血管栓塞而产生严重后果。
管 、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 埋藏式输液港
穿刺工具的评估与选择
穿刺工具
留置时间
适用范围
头皮钢针 套管针 PICC
深静脉导管
2-4 hour
临时输液
72-96 hour 4 weeks-1 year 2-4 weeks
<1 month 输液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PN
6.4.3.5 输注前应检查有无悬浮物或沉淀,并注明开 始输注的日期及时间
6.4.3.6 应使用单独输液器匀速输注
6.4.3.7 单独输注脂肪乳剂时,输注时间应严格遵照 药物说明书
输液温度
输液最理想的药液温度为34℃ 对患者影响:
✓过高:血管刺激; ✓过低:寒战;
对药物的影响: 过高:变性失效(氧化、结构改变等); 过低:析出结晶,药物浓度不稳定,影响疗效, 发生不良反应;
渗透压
渗透压是以人血浆的渗透浓度为标准来衡量:
正常血浆的渗透压约为280-320mmol/L
低渗溶液 <240 mOsm/L使水分子向细胞内移动, 细胞水份过多--细胞破裂、静脉刺激与静脉炎,用 于稀释或调节高渗药物
优势: 一是更好地过滤杂质,二是更彻底地排除空气 劣势: 价格昂贵
如何选择?患者应有知情权,对于有相关规定需 要使用的,如说明书及行业规范明确要求的。
注射用兰索拉 唑专用1.2μm 精密过滤输液 器
注射用兰索拉唑说明书中规定: 本品静滴使用时应配有孔径为1.2μm的过滤器, 以便去除输液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沉淀物。 这些沉淀物有可能引起小血管栓塞而产生严重后果。
管 、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 埋藏式输液港
穿刺工具的评估与选择
穿刺工具
留置时间
适用范围
头皮钢针 套管针 PICC
深静脉导管
2-4 hour
临时输液
72-96 hour 4 weeks-1 year 2-4 weeks
<1 month 输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
渗透压
5-FU
650
长春新碱
610
TPN 5%碳酸氢钠
1400 1190
2021
输液速度
病人方面的因素 ✓ 年龄 ✓ 疾病 ✓ 体表面积 ✓ 病人的耐受能力
输注液体的影响 ✓ 性质: ✓ 浓度: ✓ 效价:
2021
输液工具的种类
外周静脉输液 : ——头皮钢针、套管针 、中等长度导
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应用标准-2 6.6.3输注的两种不同药物间有配伍禁忌时,在前一
血液pH值为7.35-7.45; pH<7.0为酸性,<4.1为强酸性;pH>9.0为强碱性 ; 超过正常范围的药物均会损伤静脉内膜;
pH<4.1在无充分血流下明显静脉内膜组织改变; pH6.0-8.0内膜刺激小; pH> 8.0使内膜粗糙后,血栓形成可能性;
2021
输液温度
输液最理想的药液温度为34℃ 对患者影响:
几点建议
2021
静脉输液与静脉治疗的概念
静脉输液 : 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 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等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
静脉治疗: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制品)以及血 液,通过静脉注入血液循环的治疗方法,包括静 脉注射、静脉输液和静脉输血;常用工具包括: 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外周静脉留置针、中心静 脉导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港 以及输液辅助装置等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导管末端位于上腔或下腔静 脉的导管,包括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 脉置管 。
管 、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 埋藏式输液港
2021
穿刺工具的评估与选择
穿刺工具
留置时间
适用范围
头皮钢针 套管针 PICC
深静脉导管
2-4 hour
临时输液
72-96 hour 4 weeks-1 year
2-4 weeks
2021
<1 month 输液
>1 month 输液, 刺激药物
>1 month 输液, 刺激药物,手术, 急救
2021
静脉给药途径
✓外周静脉
✓中心静脉
头皮针
留置针
u PICC u 深静脉置管
留置时间:头皮针能留4-6小时。 留置针留3~5天
PICC管可留置4周至1年以上,且PICC不受年龄、
性别,病种的限制。 颈内静脉置管能留3--6周
2021
6
静脉输液的目的
纠正水、电解质失调,维持酸碱平衡。 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及微循环的灌注量 静脉给药达到解毒、控制感染、利尿和治疗疾病 营养治疗。 注入造影剂, 用于诊断性检查
2021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静脉输液
6.4.2.1应根据药物及病情调节滴速 6.4.2.2输液过程中应定时巡视,观察患者有无输液
反应,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渗出等表 现 6.4.2.3输入刺激性、腐蚀性药物过程中,应注意观 察回血情况,确保导管在静脉内
2021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PN
药物说明书 6.4.3.8 在输注的PN中不应添加入任何药物
2021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应用标准-1 6.6.1 输注药品说明书所规定的避光药物时,应使用
避光输液器 6.6.2输注脂肪乳剂、化疗药物以及中药制剂时宜使
用精密过滤输液器标准
2021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静脉治疗与安全用药
2021
患者安全
2021
静脉治疗已成为临床最常见、最普遍的治疗 几乎横跨所有的临床科室, 在我国85%的护士,用于输液时间>75%。
2021
提纲
静脉输液及输液风险 常用静脉输液装置及合理选用 输液过程安全用药的原则 特殊药品的安全使用 ü抗肿瘤药物的安全使用 üTPN的安全使用 ü碱性药品的安全使用
6.4.3.1宜由经培训的医务人员在层流室或超净台内 配置
6.4.3.3 宜现用现配,应在24h内输注完毕 6.4.3.4 如需存放, 应置于4℃冰箱内, 并应复温后再输注
2021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PN
6.4.3.5 输注前应检查有无悬浮物或沉淀,并注明开 始输注的日期及时间
6.4.3.6 应使用单独输液器匀速输注 6.4.3.7 单独输注脂肪乳剂时,输注时间应严格遵照
✓过高:血管刺激; ✓过低:寒战;
对药物的影响:
过高:变性失效(氧化、结构改变等);
过低:析出结晶,药物浓度不稳定,影响疗效, 发生不良反应;
2021
渗透压
渗透压是以人血浆的渗透浓度为标准来衡量:
正常血浆的渗透压约为280-320mmol/L
低渗溶液 <240 mOsm/L使水分子向细胞内移动, 细胞水份过多--细胞破裂、静脉刺激与静脉炎,用 于稀释或调节高渗药物
溶液
溶液量(ml)
渗透压(mOsm/L)
无菌注射用水
10
340
0.9%Nacl
10
600
0.9%Nacl
20
426
0.9%Nacl
50
344
0.9%Nacl
100
317
5%GS
50
321
2021
临床常用药物的渗透压
药物
渗透压
阿霉素
280
环磷酰胺 352
3%氯化钠 1030
甘露醇
1098
50%葡萄糖 2526
2021
输液的“6”度
输液的酸碱度(PH值) —药物的酸碱度+溶剂的酸 碱度 滴注速度——药物的半衰期(T1/2)、血药浓度 输液温度 稀释浓度 药物的浓度、稳定性等 输液的浓度梯度(渗透压)——药物的渗透压 光度(是否要避光)——药物的光敏度
2021
PH值
pH是药物配伍禁忌的一个主要诱因 , 溶 液 变 色 、 沉淀、肉眼不可见的物理、化学变化;
各种穿刺的皮肤消毒范围
头皮钢针穿刺的皮肤消毒范围是:5×5cm。 静脉留置针穿刺的皮肤消毒范围是:8×8cm。 PICC穿刺的皮肤消毒范围是:10×10cm。
2021
常用消毒剂
碘酊1-2% 即刻起效,2分钟达到最佳效 碘伏2分钟起效,75%酒精可减弱碘伏的作用。 酒精即刻起效,应涂擦局部皮肤至少30秒。 洗必泰 15秒起效
等渗溶液 240-340mOsm/L与血液等渗而不会造 成细胞壁水分子的移动
高渗溶液 > 340mOsm/L吸取细胞内水份,血管 内膜脱水、内膜暴露于刺激性溶液而受损--静脉炎、 静脉痉挛、血栓形成。不常用于稀释配置药物
2021
药物随着配置溶液的种类、浓度的不 同,出现不同的渗透压值
1g先锋霉素在不同溶液中的渗透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