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讲义的适度规模

合集下载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经济效用研究The Economic Utility of FDI since the Reform andOpening-up in ChinaApril 2012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国际直接投资日益频繁,投资流量、规模迅速扩大,对整个世界经济格局的变革产生了深刻影响。

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吸引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数量逐年增加,引资额已连续多年位居发展中国家的首位。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无疑已然成为世界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已然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开放发展新格局,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站在历史沿革角度,运用历史眼光正确看待外商直接投资的历史、现在及未来,对改革开放30年的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发展历程的重点进行梳理。

通过历史比较,对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期的作用得出综合评述,本文力求在每一章节做到条理分明,层次清晰。

本论文拟分五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前言。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介绍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学界有关外商直接投资经济效用研究方面的成果和文献综述;课题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发展历程及特征。

包括基于历史角度,回顾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五个阶段发展历程;在华直接投资来源地、投资方式、产业布局、区域分布四个方面的特征分析。

第三部分: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分析。

首先从宏观角度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经济效用,然后选取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与中国技术进步、产业发展、市场化改革等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第四部分: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分析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进程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产生的结构风险,如外资进入与国家经济安全、不均衡分布扩大经济水平差距、产业结构失衡影响工业结构效益;日趋受到普遍关注的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

第六章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与我国引进直接投资战略的调整

第六章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与我国引进直接投资战略的调整
1、新形势下我国利用外商投资的战略调整 (一)加工贸易项目将从制造劳动密集型产品
为主向国际型产品开发制造基地转变 (二)吸引外资将从单纯设厂开店上升到鼓励
跨国公司设立区域总部及投资公司、研发中心。
第三节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战略调 整与对策建议
(三)利用外资将从东部向中西部辐射形成全 方位开放的态势。
行就业证管理。
第三节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战略调 整与对策建议
二、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新出台的政 策
1、修改《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 营企业法》
新法变动主要表现在: (一)放宽企业设立条件 (二)规范企业采购行为 (三)取消外汇自行平衡规定
第三节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战略调 整与对策建议
(2)外商在对华直接投资中日益重视商标战 略,靠商标等无形资产换取有行的巨额利润。
(3)外商利用中国行业和地方竞相争夺外资 的氛围,在中国支柱产业内踊跃投资以加紧挤 占中国市场,并在某些行业的市场控制方面处 于优势。
第三节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战略调 整与对策建议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政策的回顾 1、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侧重以优惠政策吸
第六章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与 我国引进直接投资战略的调整
第一节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 及其主要特点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 1、1979-1986年间的起步阶段 2、1987-1991年间的稳步发展阶段 3、1992-1996年间的持续快递快速
发展阶段 4、1997年以来利用外商投资的调
(三)外商投资企业的商品出口优 化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
第二节 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 发展中的主要作用与问题
(四)扩大了就业机会,并在一定 程度上提高了就业质量
(五)增加了政府税收 (六)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第九章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

第九章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

1991 合 计
12978 41583
119.77 476.34
43.66 232.89
(三)1992-2001年:以市场与产业吸
引外商直接投资

1992年以后,出现了高潮。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巡重要讲话,奠定了进 一步改革开放的基调。 同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北京召开,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 接着,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以发展市场经济为 基础的外商投资政策。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64 031
36 902
10.77
6.21
602.18
299.35
8.55
4.25
其他
30
0.01
185.28
2.63
四、方式结构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方式主要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投资股份 制公司、中外合作开发和BOT投资方式等。但前三种 方式是最主要形式。 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为主。 1979-1983年,占45.08%(项目数)。 8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从90年代起,合资方式大幅 增长,成为主要方式。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外商独资方式逐 步占据主导地位。项目数比重由1984年的 1.2%,上升到1999年的48.47%。 2000-2006年间, 比重分别为54.14%, 59.84%, 64.89%, 65.6%, 70.3%, 73.4%和 72.7%。 截止2006年,三种投资方式实际使用外资金 额所占比重分别为35.71%,13.28%和46.66% 。


2.1991年后 1991年《外商投资企业与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对涉 外企业实行了税率、税收优惠和税收管辖权的统一适 用。 按照新税法的规定,中外合资企业、合作企业、外商 独资企业及外国企业一律以30%的比例税率纳税,另 征收3%的地方所得税,合计税率为33%,并统一税收 优惠待遇。 1994年我国实行新的工商税制改革,在流转税方面停 征工商统一税,对内外企业统一适用征收增值税、消 费税和营业税。 2008年1月1日起,实施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将内 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消除了内外资企业 的所得税差别。

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问题探讨

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问题探讨

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问题探讨作者:陈智聪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4年第8期陈智聪一、我国外汇储备增长概况(一)总体规模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 年3 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95 万亿美元。

这一数据较2013 年末增长了1300 亿美元。

(二)规模快速扩张的原因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究其原因:一是我国经济运行的良好表现,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吸引外汇资金大量流入;二是我国建立更加稳定的、透明的、可预期的市场环境,极大地改善了对外开放的形象,增强了海内外对我国经济前景的信心。

二、外汇储备合理规模的理论分析(一)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对一个国家来说, 如果外汇储备不足,往往会引起国际支付危机,如果长此以往,将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如果外汇储备过多, 则会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影响其经济发展。

目前,很多学者用著名的外汇理论来界定我国外汇储备的合理规模,主要有以下几点。

1.比率分析法特里芬以储备需求随贸易增长而增加为依据,提出用储备是与进口额的比率来预算外汇储备的合理规模,这一方法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采用,通常认为能应付3 个月进口额的外汇储备就可以算是发展中国家的理想水平。

2.储备-债务比例法由于外汇储备的作用在于偿还一国的对外债务,外汇储备规模应与外债的规模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外汇储备规模大约等于全部外债的40%。

3.目标区分析法综合考虑进口额与外债余额,国家干预外汇的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并界定好各因素与外汇储备间的比例关系的上下限,从而得出合理的目标区域。

(二)外汇储备规模过大的利弊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出现的迅速增长趋势,国内外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认为这种趋势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

现阶段外汇储备持续增加,对我国具有众多积极的影响。

一是规模巨大的外汇储备是抵御国际风险的坚实物质基础,否则,我国应对国际经济挑战的难度就会加大。

二是有利于增强国内外对我国经济和人民币的信心。

我国利用外资适度规模的确定

我国利用外资适度规模的确定

我国利用外资适度规模的确定
刘欣华
【期刊名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年(卷),期】1991(000)004
【摘要】一、我国利用外资适度规模的衡量标准衡量利用外资规模是否适度,主要通过衡量外资使用的累积结果——外债余额进行的。

国际金融机构对“适度”制
订有很多评价标准,综合考虑,有以下几方面。

1.偿债率。

它是指一国利用外资的还本付息占当年出口收汇的比值。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和总结,把20%的偿债率作为外债的安全线(或警戒线),这已为世所公认。

【总页数】4页(P70-73)
【作者】刘欣华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5.4
【相关文献】
1.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目标确定方法研究 [J], 王强;张秋龙
2.关于九十年代我国利用外资规模,结构和增长速度的确定 [J], 肖海泉
3.商务部我国保持利用外资规模面临不确定因素 [J],
4.我国利用外资的适度规模与管理 [J], 林筱文
5.略论我国利用外资的适度规模 [J], 黄文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空间相关的度量及政策建议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空间相关的度量及政策建议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空间相关的度量及政策建议肖光恩;赵月【摘要】The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FDI in China have witnessed a great unbalance growth, and these distributions of FDI are seriously spatial correlation on the cross section, say based on the individual province.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indexes show that FDI are spatially clustered between coastal provinces and FDI are primarily dispersed between inland provinces. To promote the balanc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FDI in China, the adjustment of location and industry policy of FDI must be connected with the optimization of localized investment environment and localized industry competitive advantage respectively. Local government also must eliminate or restrain the serious competitions and speed up the mutu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economic integration.%文章运用空间相关指数度量的结果表明,沿海省市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具有很强的空间相似性特征,而内陆省市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则具有很强的空间离散性特征。

外商对我国直接投资的规模分析

外商对我国直接投资的规模分析

直保持 着高速增 长 , 这样 的速度意 味着 日益增
长的市场 和 巨大的投资 机会 , 使外 国投资 者看好 中国中 长期 增 长潜 力 , 资迅速 进 入 我 国 市场 。 外 () 2 高关 税和 国内企 业缺乏竞 争力 给外商 直接投 资提供 了较 多机会 。 虽然 我国的关税 一再降低 , 但 中国的平均关税水平仍高于发展 中国家 的平均 水 平, 高关税 促进 了大 量 贸易替代 型直接投 资的进 入 。同时 , 虽经过 二十年 来的对 外开放 , 我国包 但 袱沉重的 国有 企业在外资企业面前仍 显竞 争意识
1 79 9, 9 1 1 7, 01
51 . 3 00
5 1 02 2. 41 5
42 7 5 .5
4 4. 3 5 6 44 0
20 0O
2 53 2, 2
67 2
48 0
数据 来源 : 经 贸部 外 资统 计 。 外
作 者简 介 : 金旗 ( 9 3 男, 京金 融 专科 学校 国际 金 融保险 系讲 师 研 究方 向: 何 1 7 一) 南 国际 贸 易理论 。
38 . 5 4 48
1.9 76
9 6 .1 1 .1 4 9 1.6 95 2.4 24 2 .1 3 4 3.4 19 3 .9 3 3
商直接投 资数额较少 ,9 9 1 7 —— 1 9 年 1 90 2年间 .
中 国实际 利用 F I D 的累计 数额 只有 2 6 9 0 . 2亿美 元, 平均每年不过 1 7亿美元 。从 9 年代初期 起 , 0 中国吸收的 F I D 数额 急剧增长 。19 年 , 9 2 实际利 用外资额达 I 0亿美元 ,9 3 1 1 9 年达 2 5 1 7 . 5亿元 ,

中国引进外资要“适度”

中国引进外资要“适度”

中国引进外资要“适度”毋庸置疑外资的大量进入对内资、外资都极度匮乏的正处于改革初期的中国来说,外资的引进大大的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为国内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但是盲目、过度地引进外资也给中国经济和社会带来了不少的问题。

标签:外资;过度;问题一、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分析(一)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

这个时期我国面临着内外资双缺口的局面,资金严重短缺而且技术匮乏,大量引进外资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这种选择也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积极的后果。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分析的结果,1981—2000年,在我国GDP年均9.7%增长速度中,大约有2.7%来源于利用外资的直接和间接贡献。

[1](二)20世纪中期至今利用外资的规模不但有增无减,而且其增幅之大令人咋舌,1979—1991年合计利用外资才233.5亿美元,96年我国利用外资就突破400亿美元,2002年突破500亿美元,2004年我国合同利用外资额为1534.79亿美元,增长33.38%。

但是我国资金供求却发生了逆向变化,原来的双缺口变成了双溢出,即国内储蓄溢出和国家外汇溢出。

從上表1可以看出,我国已不是一个资金缺乏的国家。

根据罗思托的经济起飞理论,[2]一个国家有12%的储蓄率就能够满足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而我国的储蓄率远远高于此比例,以此支持7%-8%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在理论上应该是可以的,这反映了我国目前信贷资金来源相对过剩的状态。

在内资未被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外资的逐年增长已大大加剧了双溢出的扩大。

同时,我国出现了另外两个缺口,即技术缺口和经营管理能力缺口。

加之外商投资的形式和目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投资形式上,从新建转向并购,特别是有选择地重点对某些行业和某些地区国有企业的并购;从参股外销到控股控市;从资金输入到品牌输入;从合资到独资经营等。

在投资目的上,20世纪90年代前主要是利用我国优惠政策降低生产成本,随着近年殴美,日跨国公司对华大规模,系统化投资,投资的目的已经转向占领我国市场.随着这种经济形式的变化,我国引进外资的目的,用意和期望及方式,规模本应相应地发生变化,但事实是盲目引进外资,排斥内资,过度超前开放的现象仍然非常普遍。

外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简述

外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简述

中国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方面一直很成功。

受到中国的投资机会及其规模巨大且不断增长的国内市场吸引,中国在过去10年吸引的外资约占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20%,2008年超过1000亿美元。

从外资在GDP和投资中的比重来看,外国直接投资在过去5年平均约占中国GDP的2.5%。

尽管这个比重可能显得比较低,但从经济的整体规模来看就很容易解释了:中国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仅次于日本和美国。

外国直接投资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出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外资企业贡献了中国进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提供了中国30%的工业产出,创造了工业利润的22%,而仅雇用了10%的劳动力(原因是其生产率高)。

关于技术溢出效应的证据比较有限,但外资比重大的产业生产率提高的幅度似乎也高于其他产业,从而显示出正效应。

重要的是,外资促进了中国的经济改革。

综合起来看,这些贡献支持着中国在1980~2010年期间的大部分时间保持了高达10%的创纪录增长速度。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制度能力的增强,中国的外资政策也不断演变。

中国在开放过程中采取了渐进式和审慎的方式。

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在市场机制尚未充分建立时,中国有选择地在沿海城市和经济特区及工业园区进行对外资开放试点,重点放在吸引外向型制造业领域的直接投资。

随着中国将发展目标从强调GDP增长转向推进更和谐平衡的发展,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际对开放服务业做出了重大承诺,从而引发了外国直接投资逐渐转向服务业。

截止到2009年,服务业的外国直接投资比2000年增长了三倍,而同期中国的制造业吸引外资仅增长了81%。

东亚的区域生产网络近年来发展迅速,很大程度上都是与中国相联并以其作为中心,结果极为显著。

成千上万的跨国公司来到中国投资。

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关于世界投资认知度的最新报告将中国列为15个首选投资地的第一名。

香港特别行政区和中国台湾传统上曾是最重要的外资来源,但近年来日本、美国和欧洲的投资者不断增加。

近代外国在华投资:规模与效应分析

近代外国在华投资:规模与效应分析

近代外国在华投资:规模与效应分析近代外国在华投资主要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这109年间,外国资本主义国家以不平等条约为基础的对华投资。

这一时期的投资规模呈逐步增长趋势,而一般传统观点认为,外国在华投资因为基于不平等的条约,所以带来的效应有害无益,资本主义列强抢夺了资产,霸占了商港,榨干了劳动力,对中国展开了惨无人道的资本主义剥削,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而我们不能只看到外国在华投资的负效应,也应看到在华投资中积极的一面,其中的正效应是非常显著的,它刺激了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推动了中国市场经济现代化的发展。

一、近代外国在华投资情况概述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用搭载火炮的新式战舰轰开了中国封闭着的大门,受到武力威胁的清政府不得不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始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史。

列强从这些不平等条约中摄取到了中国大量的特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逐步控制住了中国最为重要的几个通商口岸及交通路线,从根本上扼住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咽喉,自此以后,中国的贸易活动开始变得极为被动。

这些资本主义豪强带来了大量商品在中国进行“轰炸式”推销,并开始将中国变为自己的原材料供应基地,每年从中国向外输出大量的原材料。

至甲午战争时期,外国在华投1/ 9资总值约为120万美元,以船运及商贸为主,但这个时期的在华投资属非法行为,不被清政府及其中国人民所接受,并遭到了抵制。

甲午战争爆发后,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步伐加剧,并开始使对中国的贸易行为变得合法化。

其中《马关条约》的签订更将外国在华投资推向了一个高潮,条约中明确规定:“允许日本人在中国的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和工厂,将商品销往内地的同时更免收内地税,享受高级别的片面最惠国待遇。

”不仅是日本,英法德美等国家也相继在华设厂,使得这一时期的清政府呈现出一种“任人宰割”的状态。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法等资本主义被战局所牵绊,放松了对中国的贸易力度,曾一度导致贸易投资有萎缩现象,但不久便又恢复了增长势头。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方式选择的分析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方式选择的分析
二、理论综述
对于跨国公司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实证研究方面,许多学者以折衷分析为基础,通过对企业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拓展和深入,从实证检验角度来研究影响跨国企业选择方式的产业特有性因素、国家特有性因素和企业特有性因素(包括企业战略),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折衷理论。
Caves(1982)发现,只有某些行业的企业才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小企业处于成本的考虑,不能进行队伍外直接投资。Errunza和Swnbet(1981)检验了FDI理论的一个观点,即由于市场(产品、要素和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跨国投资企业将借此获得相应的垄断租金,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结果显示,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与其市场价值呈系统的正相关关系。Kim和Lyn(1986,1987)的研究,则进一步证实了市场不完全性使得拥有垄断优势(尤其是无形资产优势,如研发、产品差异化等)的企业,通过跨国投资获得了超额利润。Doukas和Travlos(1988)通过研究美国公司以并购方式进入外国市场的股价效应,说明跨国公司利用市场不完全提高了市场价值。
将数据按照软件自定义的方式分成10组,对模型进行HOSMER-LEMESHOW检验:HOSMER-LEMESHOW统计量和ANDREWS统计量分别是8.8895和10.8805,他们的X2检验相伴概率P值比较大,分别是0.3517和0.3669,表面不能拒绝零假设,应认为模型拟合程度是高的。
4、结论
地区三:包括除上述地区外的所有内地省市,这些省市享受的特别经商投资者来说,具有相对较高的发现和不确定性(X3:除上述地区以外的取值为1,否则为0)。
因此,预测在不同的地区,跨国公司会选择不同的进入模式。
(2)来源地因素
来自不同文化和经济背景的外国投资者,将选择不同的FDI进入模式,这与外国投资者母国的宏观经济环境、产业政策和社会文化特征等因素有关,也和母国企业的总体特征有关。与东道国文化越接近,外国投资者就越容易了解东道国的文化环境,而东道国也越容易接受;来自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往往拥有较多的专有性资源。

外商在我国直接投资的政策及实务

外商在我国直接投资的政策及实务
柱)
关于重复建设
(同一产业、同一产品在同一市场上的竞争是竞争的主要 形式)
关于进口竞争
三、公司内贸易
指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 与子公司之间的国际贸易。据专家估计, 就美国而言,至少80%的国际贸易与跨国 公司有关,其中大约1/3的国际贸易为公司 内贸易。
当代国际贸易发展新特点
第一, 国际贸易发展迅速,世界贸 易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世界产值的增长 速度,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又大大超过 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
外商在我国直接投资的 政策及实务
2021/7/10
本课程系统介绍和探讨有关外商在中国直接投 资的理论、政策和实务,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改 革开放的经济国际化背景;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 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外商在中国投资的申请程 序和投资方式;中国有关鼓励外商投资的法律和 政策;中外合资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国投资环境 研究,等等。通过课堂讲授和案例讨论等教学活 动,使学员掌握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一般知识, 加深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特点的认识。
• 日本马自达最新的跑车MX-5,在美国加州设计,在 东京和纽约融资,样车来自英国WORTHING,总装 在美国的密歇根和新墨西哥,电子部件在美国新泽西 设计,在日本制造。
• 90年代初,美国的日本本田汽车大量向日本出口,本 田在美国的产量超过日本本土的产量。
• 美国的爱国者导弹的60-70%的电子元器件来源于日 本公司。据五角大楼报告,美国21绝对要害的军事系 统,整个外国(主要是日本)芯片厂商供应元器件。
资本密集型重工业 资本密集型重工
(进口替代)
(进口替代
资本密集型轻工
劳动密集型工业
(面向出口) 劳动密集型工
(面向出口) 资本密集型工业

2024年浅析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测度方法与管理原则

2024年浅析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测度方法与管理原则

2024年浅析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测度方法与管理原则一、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概述外汇储备,作为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国外资产,主要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即是指能满足一国经济稳定发展需要的、既不过多也不过少的外汇储备水平。

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不仅有助于国家经济的平稳运行,还能有效应对外部经济冲击。

外汇储备规模的确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一国的经济规模、贸易结构、国际收支状况、汇率制度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状况等。

确定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目的在于平衡储备的成本与收益,既保证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行,又避免资源的浪费。

二、测度方法在实践中,有多种方法用于测度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

常用的方法包括:比例分析法:这种方法基于一些经验性的比例或规则,如“三个月进口额”、“40%的债务余额”等,来确定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

这些比例通常是基于历史数据或国际经验得出的。

成本收益分析法:该方法通过分析持有外汇储备的成本和收益来确定适度规模。

成本包括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如投资于其他资产可能获得的收益)和管理成本;收益则主要包括外汇储备在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等方面的作用。

回归分析法:通过建立外汇储备与一系列经济变量之间的回归模型,可以定量地分析各因素对外汇储备需求的影响,从而更准确地预测适度规模。

信号模型法:这种方法基于外汇市场的信号变化来动态调整外汇储备规模,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经济环境。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综合考虑,以提高测度的准确性。

三、管理原则在管理外汇储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安全性原则:外汇储备应首先保证安全性,避免投资风险,确保外汇储备的价值不受损失。

流动性原则:外汇储备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以便在需要时能够迅速转换为其他资产或用于支付。

收益性原则:在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应追求外汇储备的合理收益,实现储备资产的保值增值。

多元化原则:外汇储备的资产结构应多元化,分散投资风险,提高整体收益水平。

我国外资的适度规模的模型分析

我国外资的适度规模的模型分析

我国外资的适度规模的模型分析摘要:引进外资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重要手段,但在积极扩大外商投资的政策下是否达到了外商投资规模的最优程度却有待考察。

本文基于对外资规模的三个子系统:外商投资的必要规模、外商投资的适度规模和外商投资的安全规模的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必要规模适度规模安全规模政策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七十年代末,中国东南部海的对外开放,政府积极鼓励外商投资建厂,在三十年间经济发展给中西部地区做了很好的榜样,继90年代以来中国陆续开放中国内陆,扩大中西部地区的招商引资的规模,外商投资说明引进外资在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对外投资额整体趋于上升的趋势。

至2009年,我国签订合同利用外资项目达到23435个,是1985年的7.5倍。

2009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规模为918.04亿比1985年增长了18倍。

外资的注入一方面给我国提供了更加强大的资金储备,满足我国经济发展所必要的投资;另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建厂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外资引用的规模并非越大越好,这与我国的吸收能力密切相关,还与我国外商投资结构相关,外商能够直接投资必然加剧我国企业之间的竞争,对我国民族企业造成威胁。

本文对我国外资规模的适度分析一方面提出衡量外资的适度规模的系统,另一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调整投资结构,提高外资利用水平。

二、我国外资的发展现状(一)外商投资规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逐步向世界打开了中国的金融市场,中国成为世界的主要吸收外资的国家。

从1985年的281.26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982.16亿美元,增加了5.1倍,但实际利用外资的规模发展速度慢,2006年实际利用外资仅占合同外资规模的42%,说明我国实际利用外资规模的水平仍然较低。

(二)利用外资的形式我国外资利用包括三种形式:对外借款、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商其他投资。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适度规模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适度规模

年 底 , 中 国累 计 在 境 外 创 办 了 6 0 5 0多 家 企 业 , 对 外 投 资 总 额 达 8 0亿 美 元 , 遍 布 全 球 1 0多 6 个 国家和 地区,仅 香港 一地, 中资企 业控股 的上市 公司就有 近 20 0 0家 。 国 内 许 多 拥 有 知 名 品牌 的 生 产 企 业 , 如 海 尔 、小 天 鹅 等 , 已成 为 中 国企 业 “ 出去 ” 主 力 军 , 实 现 了“ 外 生 走 的 境 产 、 境 外 销 售 ” 初 步 显 露 出 中 国 跨 国 公 司 的 雏 形 。 中 国 现 有 的 这 些 境 外 企 业 , 主 要 以 轻 , 工 、 纺 织 、 家 用 电 器 等 产 品 为 重 点 , 投 资 主 体 多 为实 力 强 、 有 一定 信 誉 的 国 内生 产 企 业 , 投 资方 式 则 多 以设 备 和 成 熟 技 术 为 主 , 这 些 境 外 企 业 普 遍 具有 规 模 小 , 管 理 不 规 范 , 效 益 较 差 等 特 点 。 可 见, 我 国 的对 外 直 接 投 资还 处 于 比较 初 级 的 阶 段 。 三 、影 响 对 外 直 接 投 资 规 模 的 因素
邓 宁 的 投 资 发 展 周 期 理 论 , 我 国 处 于 对 外 直 接 投 资 的 第 二 阶 段 , 国 家 已 经 注 重 对 外 进 行 投 资, 而 人 均 净 x  ̄ 直 接 投 资额 仍 为 负 值 且 绝 对 值 继 续 增 大 , 说 明 我 国 现 阶 段 仍 以 引 进 外 资 为 t - ,t
我国经济经过近 2 O年 的快 速 增 长 ,GDP的 规 模 已达 到 9 9 3亿 元 , 按 同期 人 民 币与 美 53 元 的 汇 率 1 0: 2 0 8 7折 算 , 合 为 l 5 85亿 美 元 , 人 均 GDP达 到 9 9美 元 。 同期 人 均 GNP 18 . 0 达 到 9 0美 元 左 右 。 从 我 国 9 0 O年 代 的 发展 情 况 来 看 , GDP表 现 出 了 稳 步 增 长 的 态 势 。 根 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