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与饲料学2蛋白质的营养
动物营养学(蛋白质营养)
一、蛋白质的组成
(二)氨基酸
3.碱性氨基酸
赖氨酸Lys NH2(CH2)4·CH(NH2)COOH
精氨酸Arg NH2·C(NH)NH·(CH2)3·CH(NH2)COOH
二、蛋白质代谢的动态平衡
▪ 蛋白质周转受年龄影响,其合成与分 解受激素的调控。
第四节 蛋白质、氨基酸的质量与利用
▪ 必需、非必需及限制性氨基酸 ▪ 蛋白质质量的评定方法
一、必需、非必需及限制性氨基酸
(一)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及条件性必需氨基酸 1、必需氨基酸
即指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 动物的需要,必须由饲粮提供的氨基酸。 对成年动物,必需氨基酸有8种: 赖氨酸、 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亮氨 酸、异亮氨酸、缬氨酸 生长家畜还有精氨酸和组氨酸 雏鸡还有甘氨酸
酸,进入循环系统与从饲粮中来的氨基酸 混合在一起转运而来; ▪ 三是经组织利用糖等非蛋白物质合成的非 必需氨基酸。
一、一般代谢
(一)氨基酸的代谢
氨基酸的主要去路也有三:
▪ 一是可用于合成组织蛋白质,供机体组织更新、 生长,及形成产品的需要;
▪ 二是可作为合成各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的原料; ▪ 三含氮部分如氨在肝脏中形成代谢废物尿素或尿
(一)消化吸收
瘤胃降解生成的肽,除部分被用于合成 微生物蛋白外,也可直接通过瘤胃壁或瓣 胃壁吸收,尤其是分子量小的二肽、三肽。
2、在真胃和小肠的消化吸收
蛋白质在真胃和小肠的消化过程,基 本上与单胃动物相类似,是由胃肠道分泌 的各种蛋白酶和肽酶,将蛋白质分解为肽 和氨基酸,而后被吸收。
第一部分 饲料营养成分与作用---第三章 蛋白质与动物营养
(三)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
胺类:氨基酸脱羧基产生相应的胺类物质,如组胺、酪胺、 色胺等,具有特殊的生理作用,当其在体内积聚时会引起中 毒。 酰胺类:氨基酸的衍生物,如天门冬酰胺与谷氨酰胺、尿素 等。
尿酸:氮代谢的主要终产物。
硝酸盐和生物碱:主要存在于植物中,动物过量采食易引起 中毒。
(四)理想蛋白
饲料蛋白质在动物体内消化、吸收、代谢利用的 总结果可以氮平衡来表示(饲料N=粪N+尿N+沉 积N),它可以反映出机体组织蛋白质的增、减 情况:
饲料 N= 粪 N+ 尿 N ,称为 N 的等平衡,体蛋白 质不增不减; 饲料N>粪 N+尿 N,称为 N的正平衡,体蛋白 质沉积; 饲料N<粪 N+尿 N,称为 N的负平衡,体蛋白 质分解。
七、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定
蛋白质营养价值:是指蛋白质被动物吸收利用满足需 要的程度,其程度愈高则营养价值愈高,反之则相反。 它既受饲料中粗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制约,又受 可消化蛋白质含量以及可供动物吸收、利用的蛋白质 和氨基酸量多少而定。
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定的方法有多种,主要为生物法与 化学法 。生物法包括蛋白质消化率、蛋白质生物学价 值、蛋白质净利用率、蛋白质效率比及蛋白质相对值 等5种;化学法包括化学比分法和必需氨基酸指数法2 种。
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定—生物法
1、蛋白质消化率 :通常用表观消化率表示。
蛋白质表观消化率(%)= 食入蛋白质量—粪中蛋白质量 食入蛋白质量 ×100%
2、蛋白质生物学价值(PVB) :指吸收的蛋白质转化为组
织蛋白质的效率(即存留N量与吸收N量之比),常用表观 PVB表示。
表观PVB = 食入N—粪N—尿N 食入N—粪N ×100%
反刍动物营养学-蛋白质营养ppt课件
内源氮
蛋白质的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结构。
反刍动物蛋白质消化过程
蛋白质的吸收过程
小肠蛋白质 蛋白酶 氨基酸、小肽 肠系膜静脉 门静脉 氨基酸合成、分解 肝静脉 肝脏 血液循环 小 肠
各组织、乳腺等
蛋白质的代谢
蛋白质瘤胃降解
微生物蛋白
细菌对蛋白质的降解
• 首先在细胞外利用细菌分泌的蛋白酶将蛋白降解为寡肽, 进一步降解为小肽、游离氨基酸。 • 细菌摄入小肽和游离氨基酸:
NFC-CA-CB1 NDF-[NDFIP(%CP)*CP]/100-CC [NDF*木质素(%NDF)*2.4]/100
饲养实际常见几种情况
• 低能低蛋白日粮:进入瘤胃的尿素再循环氮增多,虽对微生物可提供 一部分氮源,但由于能量和氮源不足,使瘤胃微生物蛋白质的产量降 低。 • 高能低蛋白:瘤胃能量有富余,但氮源不足,可用一部分非蛋白氮 (NPN)去补充,以降低瘤胃微生物蛋白质的成本,并提高微生物蛋白 质的产量。 • 高能高蛋白:当降解蛋白质能满足微生物的需要,多余的降解蛋白质 则是浪费,这时应选择降解率低的饲料,或采取降低降解率的措施, 以便获得更多的小肠蛋白质。 • 青饲料加高可溶性蛋白:蛋白质降解和氨的释放速度过快,与碳水化 合物的分解速度不相匹配,影响了微生物蛋白质的预期产量,因此应 调整日粮,以降低蛋白质降解速度。
• • • • • 小肽分解为氨基酸 利用游离氨基酸合成微生物蛋白 将游离氨基酸分解为氨和碳架 利用氨合成氨基酸 氨向细胞外扩散
动物营养与饲料
二、单胃、反刍和幼龄动物消化利用蛋白质特点***
• 单胃畜消化源于胃,聚于12指肠。吸收主要在小肠,以AA和寡肽形式吸 收(AA依赖Na+主动转运)。肠黏膜小肽90%被二肽酶分解为游离AA,剩余 的直接从肠黏膜扩散入血。主要经门脉至肝,少量由淋巴转运。 • 反刍畜消化主要在瘤胃。在微生物酶作用下降解为有机酸、氨和CO2,后 者又合成微生物蛋白。未被吸收的氨形成瘤胃氮素循环。反刍畜具利用 非蛋白氮能力。微生物蛋白及过瘤胃蛋白入真胃和小肠消化吸收。 • 新生畜在生后24-36h内能完整吸收初乳中的Ig。大豆球蛋白等饲料抗原 可被早期断奶仔猪吸收。新生猪胃蛋白酶极微,而含大量凝乳酶原。 三、瘤胃降解蛋白和过瘤胃蛋白** 在瘤胃内未能被微生物降 解的饲料蛋白称为过瘤胃(未降解)蛋白。提高过瘤胃蛋白比例,可以减 少蛋白在瘤胃中被微生物损耗,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主要调控方法:1. 应用AA类似物、衍生物和聚合物;2.进行蛋白和AA包被;3.调节瘤胃外 流速度,利用食糜管沟反射、应用真胃灌注技术等。
纤维素 酸性洗涤木质素和灰分 无氮化合物 四、概略养分分析法和粗饲料分析法 *** 粗纤维 燃烧
概略养分分析法
灰分
Van Soest(1976)粗纤维改进方案 无氮浸出物
碳水化合物
第二章 蛋白质的营养
一、蛋白质的组成、营养作用*
• 组成:主要元素是C、H、O、N,大多含S,少数含P、Fe、Cu和I等。CP = N÷16% =N×6.25。通常分为纤维蛋白(胶原、弹性、角蛋白)、球状蛋白 (清、球、谷、醇溶、组、精蛋白)和结合蛋白(蛋白+辅基,糖、脂、色、 金属、核蛋白)三大类。 • 营养作用:1.构建机体组织细胞的主要原料;2.机体内功能物质的主要 成份;3.组织更新、修补的主要原料;4.可供能和转为糖、脂肪等。
动物营养学重点
第一章化学组成水:游离水(自由水、初水): 存在于细胞之间,结合不紧密,容易挥发。
结合水(吸附水、束缚水):与细胞内胶体物质紧密结合,难以挥发。
粗蛋白质是指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CP%=N% X 6.25粗脂肪是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
常规饲料分析是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产品,故称为乙醚浸出物。
粗纤维(CF)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无氮浸出物(NFE)为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和淀粉等可溶性多糖的总称NFE%=100%-(水分+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消化方式: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微生物消化吸收营养物质方式:被动转运,主动转运,胞饮作用单胃草食动物(猪)消化道特点切齿呈铲状,臼齿连续排列,顶端扁平,下颌左右移动范围大,咀嚼肌发达;嗅觉和味觉发达,唾液腺分泌淀粉酶和脂肪酶;胃分泌大量盐酸和酶,体积适中;小肠~ 13-15倍体长,容积相对较大,吸收能力强;后肠具有一定的发酵能力;胃肠发育较均衡,整体消化吸收能力强。
反刍动物(牛)的消化特点唇和舌灵活,切齿发达;反刍行为;胃分化为四部分;肠道长;大肠中微生物发酵能力较强。
单胃草食动物(马)消化道特点切齿发达;胃壁薄,胃容积相对较小;小肠相对较短;盲肠和结肠发达,体积大,微生物活跃。
消化率是衡量饲料可消化性和动物消化力这两个方面的统一指标:消化率=(食入养分-粪中养分)/ 食入养分*100%第三章水的营养水的来源:饮水,即需水量,主要来源饲料水,变幅大,饲喂青绿饲料,可保证其来源。
代谢水,三大有机物在动物体内氧化分解或合成过程中所产生的水,需水量的5%-10%,具有重要的生命意义。
水的流失:肾脏,以尿液形式随体内代谢废物一起排出皮肤,以汗液形式散发体内产生的过量能满足动物的热呼吸,意蒸汽形式随CO2 排出消化道,以粪的形式随未消化物质一起排出第四章蛋白质的营养必需氨基酸(EAA ):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与速度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代谢能 = 总能 -(粪能+尿能)=总能 - 排泻物含量 = DE - UE
猪 代谢能 = 总能 -(粪能 + 尿能)=DE - UE
49
(4).表观代谢能(AME)和真代谢能(TME)
表观消化能(AME)= 总能(GE)-粪能(FE)尿能(UE) - 气能
真代谢能(TME)= 总能-(粪能-代谢粪能)(尿能-内源尿能)-气能
反刍动物:尿素 UE = 31M M为尿素含量
47
尿能的来源: 饲料中未被利用的物质 蛋白质周转产生的含氮化合物 (沉积N = 合成N - 周转N) 体蛋白动员产生的含N化合物
48
代谢能 = 总能-粪能-气能-尿能=消化能-气能-尿能 即:ME = DE - (Eg+ UE) = GE - FE - UE - Eg
52
(4)维持净能(NEm) 维持动物生命活动,适度随意运动和维持体温恒定所耗 能量。这部分能量最终以热的形式散失。
(5).生产净能(NEp) 指饲料能量用于沉积到产品中的部分,也包括用于劳役做 功的部分。根据其目的的不同,可分为增重净能、产蛋 净能,产奶净能,产肉净能,产毛净能等。
53
(三)能量转化规律的实践意义
6
(四)动物体与饲料营养成分的比较及相互关系
1.元素比较(表1-2)
7
表1-1 动植物体化学元素比较
2.化合物组成比较
1)动植物的化合物有三类: 第一类是构成机体组织的 成分,如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水和矿物质;
9
第二类是合成或分解的中间产 物,如氨基酸、脂肪酸、甘油、 氨、尿素、肌酸等; 第三类是生物活性物质,如酶、 激素、维生素和抗体等。
蛋白质的营养1
(二)单胃动物对饲料蛋白质品质的要求
氨基酸的种类 2、非必需氨基酸 从饲料供应角度讲,氨基酸有必需与 非必需之分.但从营养角度考虑,二者 都是动物合成体蛋白和产品蛋白所 必需的营养,且它们之间关系密切。。
(二)单胃动物对饲料蛋白质品质的要求
氨基酸的种类 2、非必需氨基酸 某些必需氨基酸是合成某些非必需 氨基酸的前体,如果饲粮中某些非 必需氨基酸不足时,则会动用必需 氨基酸来转化代替。这点,在饲养 实践中不可忽视。
(二)氨基酸的营养生理作用
(一)蛋白质的营养生理作用
蛋白质是构建机体组织细胞的基本物
质 动物体表的被毛、角、蹄都是角蛋白 和胶质蛋白构成的。动物的皮肤、肌 肉、神经、结缔组织、卵子、精子及 各种内脏器官均以蛋白质为基本成分。
(一)蛋白质的营养生理作用
蛋白质是体液、酶、激素与抗体的
主要成份。 这些物质都是动物生命活动所必须 的调节因子。蛋白质是体液的重要 成分。酶本身就是具有特殊催化作 用的蛋白质可促进细胞内生化反应 的顺利进行。
三 单胃动物蛋白质营养特点
单胃动物蛋白质的消化代谢特点
单胃动物对饲料蛋白质品质的要求
理想蛋白质与饲粮氨基酸的平衡
提高饲料蛋白质转化效率的措施
(一)单胃动物蛋白质的消化代谢特点
消化吸收 单胃动物对饲料蛋白质的消化,主要是通 过消化道分泌的各种蛋白酶对蛋白质的水 解作用而实现的。
(一) 蛋白质的消化代谢特点
(一)单胃动物蛋白质的消化代谢特点
消化吸收
氨基酸吸收主要在小肠上2/3的部位 进行。小肠蛋白质吸收的主要功能 单位即其粘膜表面分布的许多绒毛。
(一)单胃动物蛋白质的消化 不同,大量的氨基酸是在十二指肠 被吸收的,随着食糜沿肠道进一步 移动,氨基酸的吸收程度亦随之降 低。 被吸收的氨基酸主要是经门脉到肝脏。
蛋白质与动物营养
以尿素为例:
尿素 细菌脲酶 NH4+CO2
NH4+ 酮酸 细菌酶 氨基酸 细菌酶 菌体蛋白
菌体蛋白 真胃和小肠消化酶 氨基酸
a
9
(二)反刍动物日粮中使用NPN的目的
➢ 一是 在日粮蛋白质不足的情况下,补充NPN,提高采 食量和生产性能;
➢ 二是 用NPN适量代替高价格的蛋白质饲料,在不影响 生产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第五节 蛋白质与动物营养
蛋白质营养生理作用及缺乏症 单胃动物蛋白质营养 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 反刍动物对NPN的利用
一、蛋白质的营养生理作用
1.蛋白质是构成机体最基本的结构物质; 2.蛋白质是体液、酶、激素与抗体的重要成分; 3.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基础; 4.蛋白质可分解供能; 5.蛋白质是动物产品的重要成分。
a
11
3.保证供给微生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矿物质:主要 是Co、S、Ca、P、Mg、Fe、Cu、Zn、Mn及I 等的供给。
在保证硫供应的同时,还要注意氮硫比和氮磷比, 含尿素日粮的最佳N:S=10—14:1,NP=8: 1
a
12
4.控制喂量,注意喂法
(1)喂量:尿素的喂量约为日粮粗蛋白质量的20— 30%或不超过日粮干物质的1%。成年牛60— 100g/头.天,成年羊2—12g/头.天。
二提高单胃动物饲料蛋白质转化效率的措施三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一反刍动物蛋白质消化代谢蛋白质氨化物蛋白质氨化物氨基酸纤毛原虫蛋白菌体蛋白蛋白质多肽氨基酸氨化物蛋白质氨基酸菌体蛋白合成蛋白质参与体代谢合成新的氨基酸脱氨尿素饲料随尿排出合成身体各组织蛋白质氧化合成脂肪未消化蛋白质氨化物随粪便排出体外蛋白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在瘤胃靠微生物的降解其次在小肠在酶的作用下进行
蛋白质与动物营养二
MCP产量最高 2、品质:MCP含所有EAA,品质仅次于动物性蛋白质,与豆粕蛋
白质相当,优于谷物蛋白。 3、MCP次于优质饲料蛋白的原因: 1)优质蛋白AA组成比MCP好 2)饲料蛋白质转化为MCP时,有20~30%的N损耗 3)微生物N中有10~20%为核酸N,对动物无营养价值 因此,保护优质蛋白,防止瘤胃降解可提高蛋白的生物学价值
包埋方法:血粉包埋(富含抗降解蛋白质的物质)、 12~2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中性条件下不易分解,在 酸性条件下易分解)
抗生素
蛋白质与动物营养(二)
一、反刍动物蛋白质消化与代谢
摄入蛋白质的70%(40%-80%)被瘤胃微生 物消化,其余进入真胃和小肠消化
消化过程(P24 图1-4)
二、反刍动物对NPN的利用
蛋白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瘤胃,靠微生物降解, 其次在小肠,在酶的作用下进行,吸收在小肠。可大 量利用氨化物。
对NPN的利用过程 尿素→氨+CO2 碳水化合物→酮酸+挥发性脂肪酸 氨+酮酸→谷氨酸→其他AA→微生物蛋白
瘤(9m胃gN/1H030达m到l),5m微M生(物m蛋M白=1达m到mo最l/L大毫合摩成尔水每平升,)超过 此浓度NH3被吸收入血合成尿素。
二、反刍动物对NPN的利用
蛋白 质过 瘤瘤 胃胃 降蛋 解R白 蛋RBDP白PP
蛋白质降解率(%)=RDP/食入CP 微生物蛋白经过二次合成、分解,导致能源消耗
二、反刍动物对NPN的利用
瘤胃的氮素循环 唾液腺
口腔
瘤胃NH3 血液 肝脏 尿素 尿 意义:提高了CP利用率,改善了CP的品质
二、反刍动物对NPN的利用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ppt课件
▪ 风干状态:60-70℃ 烘干,失去初水的剩余物 ▪ 全干状态:100-105℃ 烘干,失去结合水的剩余物
粗灰分(Ash)
❖ 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 600℃ 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 残渣。
粗蛋白(Crude protein)CP
❖ 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 考虑投饲率、氮积蓄量和蛋白利用率
▪ 另:环境条件、蛋白营养价值、饲料源组成和经济成 本
三、鱼虾类对蛋白质需求
❖ 2.主要淡水养殖鱼类对蛋白需要量
▪ 青鱼: ▪ 草鱼: ▪ 团头鲂: ▪ 鲤鱼: ▪ 罗非鱼: ▪ 虹鳟: ▪ 斑点叉尾鮰: ▪ 鳗鲡: ▪ 鲮鱼:
三、鱼虾类对蛋白质需求
❖ 3.主要海水养殖鱼类对蛋白需要量
❖ NFE%=100%-(水分+灰分+CP+EE+CF)
概略养分与饲料组成之间的关系
水分 饲料
干物质
无机物(粗灰分或矿物质) 含氮化合物
有机物 无氮化合物
乙 醚
碳 水
粗纤维
浸化
出合
物 物 无氮浸出物(糖类)
粗 脂 肪
(
)
纯养分
❖ 不能再进一步剖分的养分:Aa、矿物质、脂肪酸、 维生素、单糖、双糖等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 研究范围:人工养殖水产动物 配合饲料、饲料添加剂
• 转化:1.粗放--半精养、精养 2.规模:小-大,产量高
饲料工业发展对国民经济、社会效益重要作用
• 为畜牧业、养殖业提供全价配合饲料 • 带动新工业发展、充分利用各行业副产品 • 机械工业 • 城乡劳动力 • 教学、科研并进,丰富学科
六、pr.营养价值评定
❖ 生物化学评定法
简述蛋白质对动物机体的影响
简述蛋白质对动物机体的影响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是塑造一切细胞和组织构成的重要成分。
蛋白质在动物营养中占有特殊地位,它的营养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不能代替的。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一类数量庞大的物质的总称。
通常所讲的饲料蛋白质包括真蛋白质和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因此称为粗蛋白质。
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元素是碳、氢、氧、氮.大多数的蛋白质还含有硫,少数还含有磷.铁.铜和碘.等元素,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虽不完全相等,但差异不大,一般蛋白质的含氮量按16%计。
动物组织和饲料中真蛋白质含氮量的测定比较困难,通常只测定其中的总含氮量然后乘以蛋白质系数6.25(或除以16%)并以粗蛋表示。
蛋白质的营养生理功能1.蛋白质是构建机体组织细胞的主要原料。
动物的肌肉、神经、结缔组织、腺体、精液、皮肤、血液、毛发、角喙等都以蛋白质主要成分,起着传导、运输、支持、保护、连接、运动等多种功能。
2.蛋白质是机体内功能物质的主要成分。
在动物的生命和代谢活动中起催化作用的酶,某些起调节作用的激素,具有免疫和防御机能的抗体(免疫球蛋白),都是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
蛋白质对维持体内的渗透压和水分的正常分布,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3.蛋白质是组织更新、修补的主要原料。
在动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中,组织和器官蛋白质的更新、损伤组织的修补都需要蛋白质。
4.蛋白质可供能和转化为糖、脂肪。
在机体能量供应不足时,蛋白质也可分解供能,维持机体的代谢活动。
当摄入蛋白质过多或氨基酸不平衡时,多余的部分也可能转化成糖、脂肪或分解产热。
5.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基础。
动物的遗传物质DNA与蛋白质组合成为一种复合体——核蛋白,并与核蛋白的形式存在于染色体上,将本身所蕴藏的遗传信息通过自身的复制过程传给下一代。
6.蛋白质是动物产品的重要成分。
蛋白质是形成奶、肉、蛋、皮毛及羽绒等畜产品的重要原料。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1氨基酸的种类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多种,对动物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AA平衡理论及理想蛋白
(5)理想蛋白的发展 —— 可消化理想蛋白
—— 不同基因型、不同生产目的或体重 阶段的最佳模式可能不同
—— 寡肽营养与理想蛋白 —— AA及蛋白质周转与理想蛋白
三、AA平衡理论及理想蛋白
(6)理想蛋白的应用 ➢ 建立动物AA需要量 ➢ 指导饲粮配制及合成氨基酸的应用,充
(4)其他养分: 碳水化合物、P、S
二、微生物蛋白质的品质
1.数量
当瘤胃微生物的外流速度和微生物的繁殖速度 相近时,MCP的产量最高。
最大产量随瘤胃的稀释速度的增加而增加。 一般: 瘤胃1kg干物质-----90-230g MCP, 可满足100kg动物的正常生长需要或日产10kg 奶的奶牛需要。
61
60
57
异亮氨酸
55
61
60
60
57
亮氨酸
100
80
111
100
107
苯丙+酪氨酸 96
88
120
95
107
苏氨酸
60
64
64
65
64
色氨酸
15
16
20
18
21
缬氨酸
70
64
75
68
7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桶理论
苏氨酸 缬氨酸 色氨酸 异亮氨酸
蛋氨酸
三、AA平衡理论及理想蛋白
(2)水桶理论
苏氨酸 缬氨酸 色氨酸 异亮氨酸
蛋氨酸
三、AA平衡理论及理想蛋白
(3)氨基酸的缺 乏
某(几)种氨基酸含量不足,不能满足 动物需要,而影响动物生产性能。
三、AA平衡理论及理想蛋白
➢ 缺乏症 氨基酸缺乏引起其他AA脱氨、氧 化分解供能,使蛋白质利用率下 降,产生蛋白质缺乏症,个别氨 基酸产生特异性症状,如赖氨酸 缺乏使禽类的有色羽毛白化等。
(2)绵羊的MCP: 表观消化率77.5% 小肠真消化率 84.7% BV 66-87% 总氮利用率54%
二、微生物蛋白质的品质
(3)微生物蛋白品质次于优质饲料蛋白 ➢ 优质饲料蛋白AA组成比微生物蛋白好 ➢ 饲料蛋白转化为微生物蛋白时,损失20-30%的N ➢ 微生物N中10-20%是核酸N,对动物无营养价值
3. 影响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因素 (2)日粮 ➢蛋白质种类与水平(底物诱导效应) ➢矿物元素水平(酶激活剂) ➢粗纤维水平(缩短消化时间) ➢抗营养因子(胰蛋白酶抑制剂-热处理清除) ➢饲料加工(热损害)
(3)饲养管理(补饲、饲喂次数、饲喂量) (4)影响吸收的因素(AA平衡、肠粘膜状态)
二、氨基酸营养
丝氨酸 胱氨酸 酪氨酸
甘氨酸(部分) 蛋氨酸(50%) 苯丙氨酸(30-50%)
5.条件性必需氨基酸
特定条件下必需由饲料供给的AA.
如:对仔猪, 精氨酸、谷氨酸是条件性EAA
6.非EAA
7.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比较
(1)相同 — 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 维持动物生长和生产的必需成分 — 数量必须满足蛋白质合成需要
一、瘤胃微生物对N的消化与利用
瘤胃的氮素循环 唾液腺
口腔
80%
瘤胃 NH3
血液 肝脏 尿素 尿
意义:节约蛋白质
一、瘤胃微生物对N的消化与利用
3. 影响消化利用的因素
(1)瘤胃内环境的稳定 (2)日粮CP水平:13%
NH3浓度9mg/100ml
(3)蛋白质种类:NPN与真蛋白 CP <13%, 加NPN有效; 高于13%,效果 差
1.消化过程
真蛋白
日粮
NPN
蛋白质 肽
瘤
NPN
胃
氨基酸 NH3
菌体蛋白
皱胃
唾液 尿素
尿素
NH3
肝脏
蛋白质
皱胃
胃液(胃蛋白酶)
Proteoses 蛋白胨
胰液 (胰蛋白酶) (糜蛋白酶)
小肠
肽 氨基酸
小肠液 肽酶
氨基酸
唾液
尿素 氨基酸
肝
组织
氨基酸
反刍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一、瘤胃微生物对N的消化与利用
三、AA平衡理论及理想蛋白
(5)氨基酸拮抗作 用 由于某种氨基酸含量过高而引起另一种或几种氨基
酸需要量提高。
➢ 拮抗作用的实质 ➢ 干扰吸收--竞争相同的吸收载体 ➢ 影响代谢--影响酶活性
➢常见类型:赖氨酸与精氨酸 亮氨酸与异亮氨酸、缬氨酸
三、AA平衡理论及理想蛋白
(6)氨基酸不平衡 饲料氨基酸的相互比例与动物的需求比例不一致
蛋白质 酪蛋白 蛋白质 蛋白质
肽 二肽 胨、肽 胨、肽
胨 酪蛋白钙、胨
胨、肽 胨、肽 氨基酸 氨基酸 氨基酸 氨基酸
2.吸收
(1)部位: 小肠上部 (2)方式: 主动吸收-小肽(肠粘膜)-AA(90%) (3)载体: Na+-门脉-肝
(4)顺序:L-AA > D-AA
3. 影响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因素 (1)动物:种类、年龄(消化酶发育的时间效应)
二、微生物蛋白质的品质
2.组成
微生物蛋白平均含 AA 79%, DNA 4.1%, RNA 11.3% 细菌含CP 58-77%, 原生动物 24-49%
3. 品质
MCP含所有的必需氨基酸品质次于动物性蛋 白质,与豆粕蛋白质相当,优于谷物蛋白质。
二、微生物蛋白质的品质
(1)MCP生物学价值平均为 70-80% 原生动物(真消化率88-91%)优于细菌 (真消化率66-74)
可消化理想蛋白 0.85 0.87
三、AA平衡理论及理想蛋白
(7)合成氨基酸的应用 应用合成氨基酸的优点 — 配方的灵活性 — 利于环保(表4-12) — 产品的经济性
第三节 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
一、瘤胃微生物对N的消化与利用
摄入蛋白质的70%(40-80%)被瘤 胃微生物消化 ,其余部分(30%) 进入真胃和小肠消化。
4. 提供能量、转化为糖和脂肪
第二节 单胃动物蛋白质营养
一、 消化吸收 1.消化 主要在胃和小肠上部,胃20%,小肠60-70%,其 余在大肠。
消化道内主要蛋白酶类
种类
来源
分解底物
最终产物
胃蛋白酶 凝乳酶 胰蛋白酶 糜蛋白酶 羧基肽酶 氨基肽酶
二肽酶
胃液
胃液(幼龄动物)
胰液 胰液 小肠液 胰液 小肠液 小肠液
➢氨基酸失衡的结果 ➢蛋白质利用率下降 ➢能量利用率下降 ➢有机物利用率下降 ➢生产水平和效益降低
三、AA平衡理论及理想蛋白
2.理想蛋白
AA间平衡最佳、利用效率最高的蛋白质。 理想蛋白中各种氨基酸(包括NEAA)具有 等限制性,添加或替代任何剂量的任何氨 基酸无法使蛋白质的品质得到改善。
三、AA平衡理论及理想蛋白
适宜赖氨酸 和蛋氨酸
三、AA平衡理论及理想蛋白
➢ 缺乏的氨基酸常常是EAA ➢ 常发生在低蛋白饲粮和生长快、高产的动物 ➢ 补充所缺乏的氨基酸可缓解或纠正缺乏症。
(4)氨基酸中 毒由于饲粮中某种氨基酸含量过高而引起动物生 产性能下降,添加其他氨基酸可部分缓解中毒 症,但不能完全消除。
在必需氨基酸中,蛋氨酸最容易发生。
3.高产动物,需添加EAA 日产奶>15kg, Met、Leu是LAA 30kg,Met、Leu、Lys等是LAA
五、非蛋白氮的利用
1.NPN的利用原理
尿素Leabharlann VNFHA3++酮CO2
CH2O
酸 A
NH3 + 酮酸
A
菌体蛋白
2. 利用NPN的意义
节约蛋白质、降低成本,1kg尿素相当于 2.62-2.81kg蛋白质。
分合理利用饲料资源。 ➢ 实现日粮低N化,降低日粮成本,降低
N排泄量,减少环境污染。 ➢ 预测生产性能
三、AA平衡理论及理想蛋白
不同指标预测猪平均日增重的准确性
生长期 肥育期
粗蛋白摄入量 DCP摄入量
0.55 0.63
0.50 0.59
总Lys摄入量 D-Lys摄入量
0.67 0.85
0.53 0.87
第二章 蛋白质的营养
第一节 蛋白质的组成和作用
一.蛋白质的组成及结构
1、元素组成
蛋白质的平均元素含量: C 53% H 7% O 23% N 16% S+P <1%
2、化合物组成单位
氨基酸 20多种
二、蛋白质的营养生理作用
(4)免疫球蛋白: 抵抗疾病 (5)运输蛋白(载体):脂蛋白、
钙结合蛋白、因子等 (6)核蛋白: 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
三、AA平衡理论及理想蛋白
➢理想蛋白的表达方式 以Lys为100 的EAA相对比例——理想AA模式 原因: ➢ Lys的分析测试简单易行
➢ Lys的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质
➢ Lys需要量大,且常是日粮的第一、二LAA ➢ Lys有关研究资料最多
三、AA平衡理论及理想蛋白
生长猪AA平衡模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与EAA比较 相同:LAA一定是EAA 不同:LAA是针对特定的饲料而言 EAA是针对特定的动物而言
(2)确定AA限制顺序的方法
仔猪玉米——豆粕型日粮(粗蛋白18%)的氨基酸化学评分
9.氨基酸互补效应
(1)互补效应 ➢多种饲料混合饲喂,起到AA取长补短的作用 ➢不同时间饲喂多种饲料也有互补作用 ➢随间隔时间增长,互补作用减弱
➢建立理想蛋白概念的必要性 1)有助于蛋白饲料资源及优质蛋白饲料替代品开发 2)蛋白饲料价格上扬及动物生产效益的下降要求随 时调整日粮的AA和蛋白供应水平。 3)N利用率低下,N排泄量大,环境污染严重。 4)过量AA造成能量损失,增加负担,影响健康。 5)AA(种类增加、价格下降)的合理利用所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