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培训内容PPT教学课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培训课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8f89e726fff705cc170ae6.png)
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第三十三条集体合同的内容和签订程序
• 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 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 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 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集 体讨论通过。
• 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 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 企业签订。
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第二十条劳动合同的期限
• 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 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
• 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以 上,当事人双方同意延续劳动合同的,如 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二十一条劳动合同的试用期限条款
• 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 得超过6个月。
第二章 促进就业
• 第十条国家促进就业政策 • 国家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
件,扩大机会。 • 国家鼓励企业、企业组织、社会团体在法
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兴办产业或者 拓展经营,增加就业。 • 国家支持劳动者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从事 个体经营实现就业。
第十一条地方政府促进就业措施
•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多 种类型的介绍机构,提供就业服务。
• 残疾人、少数民族人员、退出现役的军人 的就业,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的,从其 规定。
劳动法培训ppt课件完整版
![劳动法培训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eb9065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a0.png)
经济补偿金计算和支付规则
计算标准
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月工资等因素 进行计算。
支付时间
经济补偿金应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双方 另有约定的除外。
违法解除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及责任追究
违法解除情形
包括未按照法律规定提前通知、未支 付经济补偿金等情形。
责任追究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需承 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支付赔偿金 、恢复劳动关系等。同时,劳动者也 有权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维护 自身合法权益。
劳动法培训ppt课件完整版
目录
• 劳动法基本概念与原则 • 劳动合同签订与履行 • 工资福利与社会保险制度解析 • 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与程序介绍
目录
• 解除劳动合同条件和程序规定 • 企业规章制度在劳动法中地位和作用 • 总结:提高员工对劳动法认识,促进
企业和谐发展
01
劳动法基本概念与原则
劳动法定义及调整对象
保障措施
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加强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 的监督与检查,确保双方 权利义务得到有效保障。
03
工资福利与社会保险制度解析
工资构成及支付方式规定
工资构成
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 贴、奖金等。
支付方式
货币支付、银行转账等,需符 合法律法规规定。
工资支付周期和日期
按月支付,每月固定日期发放 。
双方协商一致原则
劳动关系的建立、变更和终止应当遵 循双方协商一致的原则,任何一方不 得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意愿。
用人单位义务履行原则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履行对劳动者的各 项义务,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 侵犯。
劳动合同制度概述
第一季度
劳动法培训教材(31张)PPT
![劳动法培训教材(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e3669b3f78a6529657d5380.png)
–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 – 竞业限制条款
• 违反规章制度的罚金条款无效
劳动合同的效力问题
• 以下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 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
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 – 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
解除方式
适用情形
提前三十日向 1.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
工会或者全体 2.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
职工说明情况 并听取意见
3.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 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
+
仍需裁减人员
向劳动行政部 4.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
门报告裁减人 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
员方案
劳动合同无法履行
面通知/1个 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
月工资
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
经济补偿金 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
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
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
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
单位解除(续二)
经济补偿金 单位方存在过错且情势危急: 1.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 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 2.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 者人身安全
劳动者解除(续)
解除方式 适用情形
事先通知 +
经济补偿金
单位方存在过错:
1.未按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 动条件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3.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 4.规章制度违法且损害劳动者权益 5.使用欺诈、胁迫手段或者乘人之危 致使劳动合同无效
2024年劳动法培训课件
![2024年劳动法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7688d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3.png)
劳动法培训课件一、引言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保障劳动者权益、规范用人单位行为的重要法律体系。
为了提高劳动者对劳动法的认识和了解,提高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加强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特制定本培训课件。
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1.平等原则: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中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双方应当平等地参与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和终止。
2.自愿原则: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和终止应当基于双方自愿的原则,任何一方不得强迫对方接受或者解除劳动关系。
3.公平原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和终止过程中应当公平对待,不得有歧视行为。
4.诚信原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和终止过程中应当遵循诚信原则,遵守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
三、劳动关系的建立1.招聘:用人单位应当依法进行招聘,不得有歧视行为,应当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拔劳动者。
2.面试:用人单位在面试过程中应当尊重劳动者的权益,不得侵犯劳动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3.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时,应当依法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四、劳动合同的履行1.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安排劳动者的工作,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益。
2.工资支付: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工资支付制度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拖欠或者克扣工资。
3.劳动保护: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安全、卫生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4.社会保险: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保障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权益。
五、劳动关系的终止1.劳动合同的解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但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
2.经济补偿: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3.离职手续:劳动者离职时,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办理离职手续,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和补偿。
六、劳动争议的处理1.协商解决:劳动争议发生后,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争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培训ppt课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52109e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c.png)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6
劳动争议处理途径和程序 介绍
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程序
协商
调解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争议发生后,首先应 当进行பைடு நூலகம்商,以达成和解协议。
协商不成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调解组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调解,并 制作调解协议书。
仲裁
诉讼
调解不成的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 ,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
计算方式
社会保险费按照规定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计算。缴费基数根据当地政策规定 执行,一般按照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确定。
福利待遇政策介绍
01 养老保险待遇
02 医疗保险待遇
03 工伤保险待遇
04 失业保险待遇
05 生育保险待遇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 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 取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 金根据个人缴费年限、缴 费水平、当地平均工资等 因素确定。
基本原则
劳动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原则;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劳动力资源合理配 置原则。
权益保障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 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02
劳动合同制度解析
劳动合同约定条款
试用期、培训、保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签订、变更、解除与终止规定
• 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 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 变更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 式。
劳动法培训pptPPT课件
![劳动法培训ppt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3ef41808a1284ac95043cd.png)
精选ppt课件2021
11
一、是一致性原则。
• 实施条例作为劳动合同法的配 套行政法规,必须维护劳动合 同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与劳 动合同法规定的制度相一致。
•
精选ppt课件2021
12
二、是协调性原则。
• 实施条例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妥 善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的关系、 企业发展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关系、 保护职工利益长远目标与现阶段目标 的关系,准确体现劳动合同法的立法 宗旨,维护劳动者的根本利益,努力 实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权利、义 务关系的协调。
精选ppt课件2021
13
三、是可操作性原则。
• 实施条例重点针对劳动合同法 中比较原则的规定和一些社会 上存在误解的条款,作出具体 的规定和必要的衔接,增强劳 动合同法的可操作性。
精选ppt课件2021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 议于2007年12月29日通过公布, 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3
• 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精选ppt课件2021
4
(一)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 -首要基本原则 ;
• 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指劳动者在劳动领域 依法所享有的各种权利和利益,它包括劳 动权,取得劳动报酬权,获得劳动安全卫 生保护权,必要时的获得物质帮助权,参 与民主管理权,享有休息和休假权,享有 社会保险和福利权,提请处理劳动争议的 权利等。
•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 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精选ppt课件2021
20
• 第十二条
• 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 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 期限的劳动合同。
劳动法培训教程(PPT 48页)
![劳动法培训教程(PPT 48页)](https://img.taocdn.com/s3/m/56ca231614791711cc7917dd.png)
劳动者解除合同
提前30天通知
不支付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
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 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 资的经济补偿金。不足一年的,按一年 计算。
劳动合同的终止
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
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
动合同即行终止。
第三章 其他方面的争议预防
工资支付问题
仲裁时效的规定
A、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 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 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B、“争议发生之日”是指“知道或 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
证据种类
1、书证 3、视听材料 5、当事人陈述 2、物证 4、证人证言 6、鉴定结论
举证责任
A、谁主张,谁举证。
B、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 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 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 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不同工时制的应用
1、标准工时制: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 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作时 间制度。 2、不定时工作制:经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 职工,不受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日延长工作时间 标准和月延长工作时间标准的限制,但用人单位应采 用弹性工作时间等适当的工作和休息方式,确保职工 的休息休假权利和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
A、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 B、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 定的日期支付
C、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 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加班工资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 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平日)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 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 (公休日)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 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节假日)
劳动法培训课件PPT学习教案
![劳动法培训课件PPT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b71a0f6294dd88d1d26b4d.png)
第二部分、公司如何正 确、灵活的使用劳动法
律
第3页/共43页
2009年全国劳动争议受理案件情况
劳动报酬 社会保险待遇及福利 经济补偿金 解除劳动合同 其他
2009年全国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受理案件68.6万件,其 中劳动报酬24.73万件占36.04%,社会保险及福利 15.73万件占22.37%,经济补偿金15.28万件占22.27%, 解除合同4.39万件,占6.39%,此四类案件占87.31%, 其他占12.69%。
劳动法培训课件
会计学
1
第一部分.劳动法法律 体系 劳动法是独立的部门法:特定的调整对象、
特定的主体、特定的内容 劳动法体系: 1、促进就业法律制度 2、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 3、劳动标准制度 4、职业培训制度 5、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6、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 7、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8、监督检查制度
时/周
要求 不需要审批
需要审批
需要审批
加班 超过工作时间时 一般不存在加 一个周期内超过 间就是加班,休 班,只有法定 标准属于加班; 息日、节假日安 节假日安排其 节假日安排工作 排劳动也是加班 工作算加班 也是加班
第15页/共43页
(三).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
1、解除的情形: 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
限制的行业的部分职工; 其他适合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职工。
第14页/共43页
三种工时制度综合比较
标准工时
不定时工时 综合计算工时
性质 工作时间定工作 直接确定工作 工作时间定工作
量
量
量
范围 一般劳动者
特定三类人群 特定三类人群
内容 8小时/天;40小 无固定时间要 一个周期内满足
劳动法培训ppt
![劳动法培训ppt](https://img.taocdn.com/s3/m/2340520f5f0e7cd18425366c.png)
• (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 (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 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 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 年的; • (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 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 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 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企 业代表组成。职工代表由工会成员担任或 者由全体职工推举产生,企业代表由企业 负责人指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 任由工会成员或者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
• 第十一条 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调解员应当 由公道正派、联系群众、热心调解工作, 并具有一定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文化水 平的成年公民担任。
• (四)工资续付原则.劳动者即使未 提供劳务给付,但在一定条件下其 对雇主的工资请求权仍存在,此时 对雇主而言,即存在工资续付义务。 • (五)劳动义务不得强制原则 • (六)危险责任雇主承担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 2008年9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 署第535号国务院令,公布了《中华人民共 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 条例),实施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 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 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 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 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 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 形。
实施劳动合同制度以后,我国劳动 关系呈现的特点 • • • • 1.劳动关系利益主体的显性化; 2.劳动关系建立中的多样化; 3.劳动关系调整中的复杂化; 4.劳动关系矛盾激化中的对抗化。
2024劳动法知识培训ppt全新
![2024劳动法知识培训ppt全新](https://img.taocdn.com/s3/m/f95a6be8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bf.png)
劳动争议诉讼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CHAPTER 02
劳动合同签订与履行要点
劳动合同签订前准备工作
了解用人单位基本情况
包括企业规模、经营范围、用工形式 等,确保与求职者期望相符。
养老保险
确保劳动者在达到退休年龄后能够享受基 本养老金待遇,要求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按 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用。
生育保险
为女性劳动者在生育期间提供生育津贴和 医疗费用报销,要求用人单位按规定缴纳 生育保险费用。
医疗保险
为劳动者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包括门诊、 住院等医疗费用报销,要求劳动者和用人 单位共同缴纳医疗保险费用。
加班工资标准
平时加班、休息日加班、 法定节假日加班分别按照 不同比例支付加班工资。
加班工资争议处理
如发生加班工资争议,可 通过劳动争议调解、仲裁 等途径解决。
休息休假制度安排
01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时间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
44小时的工时制度。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2024劳动法知识培训 ppt全新
contents
目录
• 劳动法基本概念与原则 • 劳动合同签订与履行要点 • 工资福利与休息休假权益保障 • 社会保险与住房公积金政策解读 • 劳动争议预防与处理策略分享 • 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责任落实
CHAPTER 01
劳动法基本概念与原则
劳动法定义及调整对象
定期开展在岗员工安全培训和复训, 提高员工安全技能。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应急预案制定
劳动法律法规培训PPT课件
![劳动法律法规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9f231ab52acfc789ebc976.png)
超过一个月 不满一年 自用工 之日起 满一年
每月按二倍的工资支付,并从入职 之月补发
不与劳动 不按此标准发放的,再加罚差额 25%的补偿金 者订立书 面劳动合 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 同的 定期限劳动合同,双方须补签无固 定期限劳动合同
在补签之前还要发双薪
结论:新员工入职先到人力资源部报到、资料齐全后第一时间签订劳动合同。
提高法律意识
规避用工风险
1
导入——“劳动法”体系
广义“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称
劳动合同法
2008年1月1日施行,劳动关系建立和履行的 基本法律依据,在明确劳资关系双方权利与 义务的前提下,重在对劳动者的保护。 有关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最低标准的法律 规范,主要体现工时公休、工资、劳动安 全卫生等条款的具体规定。 2011年7月1日施行,是调整社会保险和社 会福利关系的法律规范。 2008年5月1日起施行,内容:劳动争议调 解或仲裁的申请、受理、裁决。 《安全生产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工 伤保险条例》《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等劳 动关系相关法规。
《实习协议》
《聘用协议》
10
入职– 签订劳动合同
2-1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关系何时建立?
《劳动合同法》第 7 条、第10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
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11
入职 – 签订劳动合同
2-2 不签订劳动合同的后果?
本案当中的王某到印刷厂工作时已经年满60周岁,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并不是《劳动法》意义上所规定的劳动者(男职工16周岁到60周岁), 故而其与印刷厂形成的是劳务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09
7
• ⑤试用期违约金的问题。试用期间是不可要求劳 动者承担违约责任的,除非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出 资进行培训;或是用人单位给劳动者提供了譬如 房、车等类似的特殊待遇。
• ⑥试用期女员工怀孕的问题。试用期间单位违法 以女员工怀孕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 ⑦试用期的医疗待遇问题。用人单位以劳动者在 试用期间生病不给予医疗待遇及解除劳动合同。
• ③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 ④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和劳动合同期限 不满三个月的额,不得约定试用期。
2020/12/09
6
• ⑵试用期的风险 • ①违法约定劳动合同试用期的,用人单位要承担赔偿的风
险。《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三条对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 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 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 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 ②试用期的工资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0条,劳动 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的最低档工资 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 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 ③试用期的社保问题。只要签订了劳动合同,就要为劳动 者购买社保。 • ④试用期的录用条件问题。试用期内单位有证据证明员工 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2020/12/09
4
• ③如劳动者符合订立无固定期限的法定情形,而劳动者 口头要求用人单位订立固定期限合同的,用人单位也同意 并订立,则同样会导致用人单位要支付二倍的工资,因为 劳动者没有提出过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本应 主动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理由同上。
• ④应对措施:
• A、劳动者具备《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的订立无固定期 限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合同前, 用人单位应当以书面形式向劳动者征询其需订立哪种类型 的劳动合同,如劳动者同意订立固定期限合同或主动提出 订立固定期限,则用人单位不用承担二倍的工资。
2020/12/09
5
• 3、试用期
• ⑴试用期的约定
• ①用人单位单独订立试用合同或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 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劳动合同法》 第十九条第四款规定。
• 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 超过2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措施。
2020/12/09
1
一、劳动合同中订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1、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知情权 • ⑴对于用人单位而言,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
告知劳动者工作的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 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等情况。
• ⑵对于劳动者而言,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 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如实回答说明。但用人单 位在问及劳动者的情况时,不要随意问劳动者的个人隐私 等与劳动合同无关的问题,否则会遭到劳动者的投诉举报。
• 案例:某甲女在参加一家单位的面试,被问及其“三围”, 有无男友,是否满足客户提出的性要求等问题。结果甲女 以隐私权受到侵犯为由,向劳动部门进行举报投诉。
2020/12/09
2
• 2、用人单位应当及时与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 • ⑴固定期限合同的订立 • ①如不在规定的期限内订立合同,会导致工资成本的增加:
2020/12/09
8
• ⑶对措施:
• A、试用期不是法定的劳动合同内容,是用人单 位与劳动者双方协商的结果,用人单位应合理约 定。
• B、在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中约定录用条件,并 向劳动者公示,同时做好试用期的考核记录,一 旦劳动者不符合条件,即可解除劳动合同。
2020/12/09
9
• 4、劳动合同的竞业限制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 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没有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②应对措施: • A、先订立合同后用工,最迟必须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 内订立合同。 • B、劳动合同终止后,如劳动者还在用人单位继续工 作的,也应及时在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合同。 • C、劳动者以各种借口拒签劳动合同,公司要保留好 相关的证据如:向劳动者送达签订合同通知书(最好叫劳 动者签收)等,可不承担法律责任。
2020/12/09
3
• ⑵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订立 • ①如不在规定的期限内订立合同,会导致无固定劳动合同的成立:
《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 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 限的劳动合同。 • ②如劳动者符合订立无固定期限的法定情形,而用人单位提出订立固 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也接受了,则会导致用人单位要支付二倍的 工资,因为劳动者没有提出过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本应 主动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劳动 者提出或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 动合同外,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 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不 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 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如何合理规避劳动用工风险
《劳动合同法》是一部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有着深远影响的法律,对于用人单位来讲,应 认真学习和研究《劳动合同法》,并根据法律 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劳动用工和对员工的管理 行为,积极适应《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合理 规避用工风险,现结合用人单位一些比较容易 出现的漏洞,浅谈用人单位应采取的合理防范
• ⑴竞业限制的适用对象:仅适用于用人单位掌握本单位的 商业秘密和掌握知识产权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 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
• ⑵竞业限制的约定: • A、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2年。 • B、必须按月给予经济补偿。
2020/12/09
10
• 5、劳动合同的无效 • ⑴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 • A、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