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美术下册(沪教版)
五年级下美术教案-立体面具-沪教版
![五年级下美术教案-立体面具-沪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3b7be49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11.png)
教案标题:五年级下美术教案-立体面具-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面具的起源、种类和艺术特点,提高学生对面具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学会制作立体面具的技巧。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作品。
4. 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了解面具的起源、种类和艺术特点2. 学习制作立体面具的技巧3. 分组合作,共同完成立体面具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面具的起源、种类和艺术特点,学会制作立体面具的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立体面具作品。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面具的起源、种类和艺术特点。
2. 示范法:演示制作立体面具的步骤和技巧。
3. 分组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立体面具作品。
4. 评价法: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面具图片、制作材料(如卡纸、剪刀、胶水等)、示范作品。
2.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面具的资料,了解面具的起源、种类和艺术特点。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不同类型的面具,引导学生说出面具的名称和特点,激发学生对面具艺术的兴趣。
2. 讲授新课(10分钟)讲解面具的起源、种类和艺术特点,让学生了解面具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3. 示范制作立体面具(15分钟)演示制作立体面具的步骤和技巧,引导学生注意面具的对称性、色彩搭配和装饰。
4. 分组合作(2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立体面具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6. 总结与拓展(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面具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以面具为主题,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分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面具的起源、种类和艺术特点,学会制作立体面具的技巧。
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5《套色版画》教学设计1
![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5《套色版画》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fe427020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55.png)
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5《套色版画》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套色版画》是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五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套色版画的制作方法和技巧,以及感受套色版画的艺术魅力。
教材通过简单的介绍,使学生对套色版画有一定的认识,然后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套色版画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版画制作有一定的了解。
但套色版画相对其他版画类型来说,制作过程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耐心和细心。
此外,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容易激发学习兴趣,但同时也容易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好奇心过强、注意力分散等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套色版画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使学生感受套色版画的艺术魅力,提高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套色版画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对颜色的搭配和把握。
五. 教学方法1.讲解法:教师讲解套色版画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示范法:教师示范套色版画的制作过程。
3.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套色版画。
4.互动法: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制作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版画制作工具:刻刀、油墨、画纸等。
3.参考资料:套色版画作品、颜色搭配示例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套色版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套色版画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如刻刀的使用、油墨的调配等。
同时,教师示范套色版画的制作过程,让学生对制作步骤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套色版画制作实践。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掌握制作技巧。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总结套色版画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任务,如创作一套主题相关的套色版画作品,或者尝试其他版画类型。
6. 实物版画(教案)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
![6. 实物版画(教案)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5cc65b0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e.png)
教案标题:实物版画教材: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实物版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学会用实物版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意。
教学重点:1. 实物版画的制作方法。
2. 实物版画的创意表达。
教学难点:1. 实物版画的创意构思。
2. 实物版画的制作技巧。
教学准备:1. 实物版画作品若干,用于展示和讲解。
2. 实物版画制作所需的材料:版画纸、油墨、滚筒、刷子、剪刀、胶水等。
3. 安全提示:在制作过程中,注意使用剪刀和刀具的安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实物版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入实物版画的概念。
二、基本概念和特点(10分钟)1. 教师讲解实物版画的基本概念,即利用实物作为版材,通过雕刻、拼贴等手法制作版画。
2. 教师介绍实物版画的特点,如独特的肌理效果、丰富的表现力等。
三、制作方法(10分钟)1. 教师演示实物版画的制作过程,包括选材、设计、制作版材、印刷等步骤。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掌握实物版画的制作方法。
四、创意构思(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启发学生发现实物版画的创意来源。
2. 学生分组讨论,构思自己的实物版画作品。
五、实践操作(20分钟)1. 学生根据创意构思,选取合适的实物进行版画制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实物版画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评价作品的创意、技巧等方面。
二、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实物版画的教学内容,强调实物版画的创意表达和制作技巧。
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实物版画的形式,创作一幅反映家乡特色的版画作品。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5课 套色版画|沪教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5课 套色版画|沪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1c609a5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de.png)
教案标题: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5课套色版画|沪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套色版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提高他们的色彩搭配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4.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套色版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套色版画的制作方法。
3. 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教学难点:1. 套色版画的制作技巧。
2. 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套色版画的制作工具和材料。
2. 教师准备套色版画的示范作品。
3. 学生准备画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套色版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教师展示套色版画的示范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作品的特点。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讲解套色版画的制作方法,包括画稿、刻板、印刷等步骤。
2. 教师演示套色版画的制作过程,边演示边讲解注意事项。
三、学生实践(20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题材进行画稿创作。
2.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刻板和印刷操作。
3. 学生在印刷过程中,注意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5分钟)1.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套色版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制作方法。
2. 教师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展示与评价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套色版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制作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制作技巧。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作,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
6. 实物版画(教学设计)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
![6. 实物版画(教学设计)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b3ea11f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6a.png)
小学班会教案6:实物版画(教学设计)——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实物版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现事物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创新设计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5.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环保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实物版画的定义和特点2. 实物版画的制作方法3. 实物版画的设计与创作4. 实物版画的环保意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实物版画的制作方法、实物版画的设计与创作。
2. 教学难点:实物版画的创意构思、实物版画的制作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老师展示实物版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欣赏。
1.2 学生分享对实物版画的认知和感受。
1.3 老师简要介绍实物版画的定义、特点。
2. 实物版画的制作方法2.1 老师讲解实物版画的制作方法,包括准备材料、画稿、刻制、印刷等步骤。
2.2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操作,掌握实物版画的制作技巧。
2.3 老师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个别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实物版画的设计与创作3.1 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实物版画的设计与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意构思。
3.2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实物版画的主题和表现形式。
3.3 学生根据主题和表现形式,进行实物版画的创作。
4. 实物版画的环保意义4.1 老师讲解实物版画在环保方面的意义,如废物利用、减少污染等。
4.2 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实物版画的环保理念。
4.3 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实践计划。
5. 总结与展示5.1 学生展示自己的实物版画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5.2 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5.3 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收获,提出改进意见。
五、作业布置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独立完成一幅实物版画作品。
2.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实物版画的创作心得,字数不限。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表现事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4 课 悠悠的小船|沪教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4 课 悠悠的小船|沪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260720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fd.png)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4课悠悠的小船 | 沪教版一、教学背景小学生在美术课上需要接触到不同的艺术主题,例如音乐、绘画、雕刻和建筑等。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第14课“悠悠的小船”是基于创意绘画教学的一个案例。
学生将涉及颜色理论和色彩运用的基本概念,了解如何使用不同的质感表达形式和通过繁复的线条表达物体运动的方法。
这门课程的时间包括听课30分钟和实践绘画1.5小时,其中包括简短的导师课程介绍和绘画实践。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将学习颜色理论和基本的色彩运用概念。
•学生将了解不同绘画材料的使用方法。
•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线条的不同质感表现物品的运动状态。
技能目标•学生将提高他们的安排、实施和评估工作的综合能力。
•学生将提高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使其更好地传达自己的想法。
情感目标•学生将掌握绘画的基本技能并能在绘画实践中自我表达。
•学生将了解分享和学习合作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在教学之前,应该准备好以下材料:•麻布(或其他合适的绘画板)•不同颜色的水彩颜料•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绘画笔刷•水杯和毛巾•标准大小和“小一些”的硬纸板•海报颜料“悠悠的小船”画作导师讲解在课程的第一个部分,教师应引导学生熟悉悠悠的小船画作。
学生需要观察图像并回答一些基本的问题,例如画上有什么颜色、小船的移动方向是什么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讲解颜色理论和基本的色彩运用概念,包括颜色的马赛克效应、相邻颜色的相互影响等等。
实践绘画在完成观察和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将会进行实践绘画,这是整个课程的核心部分。
在绘画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注意以下两点:•学生应敏锐地观察画作中的不同质感,并通过混色表达出来。
•学生应学会通过线条的粗细、密度、速度等变化表达小船运动的速度和方向。
课后反思在实践绘画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绘画进程,及时纠正错误。
课后,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简短的讨论,总结本次课程内容,让学生自行评估并反思自己的绘画成果。
四、教学反馈教学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反馈和成果,进一步调整教学内容,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0课 京剧盔头|沪教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0课 京剧盔头|沪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9b44a6c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b0.png)
教案标题: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0课京剧盔头|沪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京剧盔头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京剧盔头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指导学生掌握制作京剧盔头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1. 京剧盔头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 京剧盔头的艺术特点3. 京剧盔头的制作方法4. 创作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京剧演员的表演,引导学生观察京剧演员的装扮,特别是盔头。
2.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京剧盔头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引发学生思考。
二、京剧盔头的历史和文化背景(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京剧盔头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如京剧的起源、发展,以及盔头在京剧中的重要性。
2. 教师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类型的京剧盔头,让学生了解其多样性。
三、京剧盔头的艺术特点(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京剧盔头的颜色、形状、图案等,让学生总结其艺术特点。
2. 教师讲解京剧盔头的制作材料,如布料、纸张、羽毛等,以及制作工艺,如剪裁、粘贴、绘制等。
四、京剧盔头的制作方法(10分钟)1. 教师示范制作京剧盔头的基本步骤,如剪裁布料、粘贴装饰、绘制图案等。
2. 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制作京剧盔头,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独特的盔头。
五、创作实践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每组设计一个京剧盔头。
2.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如布料、纸张、羽毛等,进行剪裁、粘贴、绘制等操作。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建议和帮助。
六、展示和评价(15分钟)1. 每组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京剧盔头,并简要介绍设计思路和制作过程。
2. 学生互相评价,选出最佳设计奖、最佳创意奖等。
3. 教师总结评价,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
七、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京剧盔头的历史、文化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课有层次的风景-石头的故乡》说课稿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课有层次的风景-石头的故乡》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9909924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a4.png)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课有层次的风景-石头的故乡》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有层次的风景-石头的故乡》这一课是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自然风景,学会运用石头的象征意义来表现家乡的特色和情感。
教材内容丰富,以家乡的自然风景为题材,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材中还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石头的描绘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于家乡的自然风景有一定的了解和情感。
但是,对于如何通过石头的描绘来表现家乡的特色和情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家乡的自然风景,帮助他们找到表现家乡特色和情感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绘自然风景,运用石头的象征意义来表现家乡的特色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掌握石头的描绘技巧,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石头的象征意义来表现家乡的特色和情感。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通过石头的描绘来表现家乡的特色和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法和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家乡的自然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和创作,培养合作意识;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家乡的自然风景,帮助他们找到表现家乡特色和情感的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家乡的自然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和描述家乡的自然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与分析:学生观察家乡的自然风景,分析家乡的特色和情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石头的描绘来表现家乡的特色和情感。
3.实践与指导:学生分组合作,运用石头的象征意义来表现家乡的特色和情感,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 individualized 反馈和帮助。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课 实物版画——古朴的陶罐|沪教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课 实物版画——古朴的陶罐|沪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8a0042a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ef.png)
教案标题: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课实物版画——古朴的陶罐|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实物版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实物版画的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通过对实物版画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陶罐的艺术价值,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实物版画的定义和特点2. 实物版画的制作方法3. 古代陶罐的艺术价值4. 实物版画作品欣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实物版画的制作方法,古代陶罐的艺术价值。
2. 教学难点:实物版画的制作技巧,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和创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实物版画的定义、特点和制作方法。
2. 示范法:示范实物版画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方法。
3. 欣赏法:展示实物版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
4.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实物版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了解古代陶罐的艺术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1)实物版画的定义和特点:实物版画是指以实物为模板,通过拓印、雕刻等手段制作而成的版画。
实物版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既能表现出实物的质感,又能体现出版画的刀味和木味。
(2)实物版画的制作方法:拓印法、雕刻法、综合法。
拓印法:将实物放在纸张上,用铅笔轻轻描绘实物的轮廓,然后用拓印机或拓印板将实物的纹理拓印在纸张上。
雕刻法:在木板上绘制实物的轮廓,然后用雕刻刀将实物的纹理雕刻出来,最后用油墨印刷。
综合法:将拓印法和雕刻法相结合,先用拓印法制作出实物的纹理,再用雕刻法进行局部刻画,最后印刷。
(3)古代陶罐的艺术价值:陶罐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陶罐的形状、纹饰和制作工艺都体现了古代人民的审美观念和技艺水平。
3. 欣赏实物版画作品:展示实物版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沪教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第4课 丰富的色彩 》教学设计
![沪教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第4课 丰富的色彩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6d4714a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42.png)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4课丰富的色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4课丰富的色彩》是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的分类、色彩的搭配原则以及色彩在绘画中的应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和区分不同的色彩,学会色彩的搭配,提高绘画表现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对色彩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色彩搭配和运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色彩知识,并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色彩进行绘画创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学会色彩的搭配方法,提高绘画表现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色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和搭配方法。
2.难点:色彩搭配的运用和创作。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和搭配原则。
2.示范法:展示色彩搭配的实例,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色彩搭配的心得。
4.评价法: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和进步。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材。
2.教具:投影仪、电脑、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3.素材:色彩搭配的实例图片、优秀作品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色彩搭配的实例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色彩的运用。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和搭配原则,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分类、色彩的搭配方法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色彩搭配的运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色彩搭配的心得。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拓展(10分钟)教师展示优秀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5、套色版画(教案)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
![5、套色版画(教案)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ffa06e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da.png)
教案标题:套色版画年级:五年级学科:美术教材版本:沪教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套色版画的特点和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套色版画的基本技巧进行创作,表现出自己的创意和审美观。
3. 学生能够通过套色版画的学习,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提高艺术素养。
教学重点:1. 套色版画的制作方法。
2. 套色版画的创作技巧。
教学难点:1. 套色版画的色彩搭配。
2. 套色版画的创意表现。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套色版画的示范作品,供学生参考。
2. 学生准备套色版画的材料,如木板、刻刀、油墨、纸张等。
3. 教室里准备好制作套色版画的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套色版画的示范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套色版画的感受和认识。
二、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套色版画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2. 教师示范套色版画的制作过程,边示范边讲解。
3. 学生观看示范,注意观察教师的操作细节。
三、实践(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套色版画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教师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3. 学生完成自己的套色版画作品。
四、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套色版画作品,进行自我评价。
2. 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他人的作品,提出建议和意见。
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性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套色版画制作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二、深入学习(10分钟)1. 教师讲解套色版画的色彩搭配技巧。
2.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套色版画的创作。
3. 学生观看示范,注意观察教师的操作细节。
三、实践(20分钟)1. 学生继续进行套色版画的制作,运用所学的色彩搭配技巧。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教师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3. 学生完成自己的套色版画作品。
套色版画(教案)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
![套色版画(教案)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6631747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ce.png)
套色版画教案一、教材与教学内容教材名称:《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教学主题:套色版画教学内容:做套色版画,需要学生在制作版画的基础上,使用多种颜色,在相同的画面上,实现套色的效果。
这对于孩子的绘画技巧和想象能力要求格外高。
套色版画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种艺术表现方式。
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理解套色版画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以此让他们更好地创造和表达。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理解套色版画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学生掌握基本的套色版画制作技巧。
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套色版画的技巧,制作出富有表现力的作品。
2.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创造和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学生感受套色版画的美感和魅力,培养他们的艺术审美。
2.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明确表现的主题和情感,提升自我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理解套色版画的概念和特点。
2.学生掌握如何用多种颜色实现套色效果。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技术层面上实现多种颜色的叠加,而不产生混淆和污染。
2.如何引导学生在画面设计上实现套色效果,充分发挥想象和创造力。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讲解、示范、作品欣赏、独立练习等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老师通过一幅套色版画作品来开启本课的教学介绍,引出学生对套色版画的认知和兴趣。
2.讲解环节:通过课文的讲解,老师向学生详细介绍了套色版画的概念和特点。
着重讲解了套色版画的颜色搭配、效果实现等方面的基本技巧。
3.示范环节:老师开始进行套色版画绘制的示范,以鲜明的色彩为主题,让学生一步一步了解套色版画的制作过程。
4.作品欣赏与批评:老师出示优秀套色版画作品,并与学生一起进行欣赏和评价。
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套色版画的审美。
5.独立练习:要求学生自行完成一幅套色版画作品。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尝试不同的创意和思路。
6.展示评比: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互相比较,展现每个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
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4《丰富的色彩》说课稿
![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4《丰富的色彩》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ff2b65f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c2.png)
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4《丰富的色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丰富的色彩》是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四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以及色彩的冷暖知识。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自主运用色彩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对色彩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色彩运用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色彩搭配、冷暖运用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更好地运用色彩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色彩的三要素及冷暖知识,能够运用色彩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的搭配与运用。
2.教学难点:色彩冷暖的运用,色彩搭配的创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实践、总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实物演示、绘画实践等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谜语“红黄蓝,三兄弟,组成了一个美丽的世界。
”引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基本知识学习:a.讲解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b.讲解色彩的冷暖知识,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的情感。
3.实例分析:分析名画作品,让学生了解色彩在绘画创作中的运用。
4.实践环节:a.学生自主创作,运用色彩知识进行绘画。
b.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建议和指导。
5.总结与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色相明度纯度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绘画作品的色彩运用情况。
2.学生对色彩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 有层次的风景-江南水乡|沪教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 有层次的风景-江南水乡|沪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51f184f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3a.png)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有层次的风景-江南水乡|沪教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能,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风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风景画的层次感表现技巧。
同时,通过欣赏和分析江南水乡的美,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内容1. 风景画的层次感表现技巧2. 江南水乡的特点和美3. 如何用画笔表现江南水乡的层次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风景画的层次感表现技巧,能够运用到实践中去。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江南水乡的层次感,以及如何用画笔表现出来。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江南水乡风景图片、画纸、画笔、颜料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江南水乡的美丽风景,引导学生欣赏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 新课内容讲解:讲解风景画的层次感表现技巧,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特点和美。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如何用画笔表现江南水乡的层次感。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示范,自己动手实践,描绘出自己心中的江南水乡。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其他学生给予评价和建议。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风景画层次感表现技巧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风景画的层次感表现技巧2. 江南水乡的特点和美3. 如何用画笔表现江南水乡的层次感作业设计描绘一幅江南水乡的风景画,要求有层次感,颜色丰富,画面和谐。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和分析江南水乡的美丽,让学生了解了风景画的层次感表现技巧,并能够运用到实践中去。
在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我也注意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了他们不同的指导和评价。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能。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因为这是整节课的核心,涵盖了学生从接触到掌握新知识的过程,以及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实践和创作的重要环节。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PPT展示江南水乡的美丽风景,包括小桥流水、白墙黑瓦、乌篷船等具有代表性的元素。
沪教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课 有层次的风景-江南水乡 》教学设计
![沪教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课 有层次的风景-江南水乡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7025385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37.png)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课有层次的风景-江南水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层次的风景-江南水乡》是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的一课。
本课以江南水乡为题材,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和绘画作品,展示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独特的风情。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但对江南水乡的了解可能有限。
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在本课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表达对江南水乡的认识和感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3.引导学生运用绘画表现手法,创作出有层次的风景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特点,学会用绘画表现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抓住江南水乡的特色,有层次地表现画面,使作品富有立体感和生动感。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江南水乡的图片和绘画作品,了解其特点。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江南水乡的认识和感受。
3.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步骤,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4.评价法: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总结点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江南水乡的图片、绘画作品和相关资料。
2.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布置教室,营造江南水乡的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江南水乡的图片和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对江南水乡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特点。
3.操练(15分钟)教师示范绘画步骤,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学生根据自己对江南水乡的认知和感受,进行绘画创作。
4.巩固(5分钟)学生互相展示作品,进行评价。
教师总结点评,指导学生改进作品。
丰富的色彩-沪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丰富的色彩-沪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cb69f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68.png)
丰富的色彩-沪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三原色、三次元、冷暖色的基本概念;2.能够通过色彩搭配表现情感和氛围;3.能够运用不同的色彩表达主题和内容;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创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三原色1.引入:通过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认识红、黄、蓝三原色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探究:让学生探究三原色的搭配原理,并通过制作拼色画体验三原色混合的效果。
3.巩固: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三原色拼贴画。
第二课:三次元1.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颜色的明暗变化和虚实变化。
2.探究:让学生探究不同颜色在空间中的虚实变化和明暗变化,体验三次元的效果。
3.巩固:通过绘制不同深浅的平行线条,体验色彩的明暗变化和虚实变化。
第三课:冷暖色1.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冷色和暖色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探究:让学生探究冷暖色在表现情感和氛围上的作用,体验冷暖色搭配的效果。
3.巩固: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表现某一主题或氛围的作品。
第四课:色彩的表现作用1.引入:通过名画欣赏,让学生认识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作用。
2.探究:让学生认识色彩在表现主题和内容上的作用,并从画面中分析出色彩的运用。
3.巩固:通过创作一个主题明确的作品,运用所学知识表达主题和情感。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自学、自探究的方式来达成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做好引导和调整学生思路的工作。
教学效果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色彩的表现作用,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同时,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美术,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课 实物版画|沪教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课 实物版画|沪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ceec103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17.png)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课实物版画|沪教版课程教学目标1.了解实物版画的概念和特点;2.学习实物版画的制作技巧,包括版面设计、版材制作、油墨调制等;3.学会用实物版画展现物品的形态、颜色和质感;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提高艺术修养水平。
教学重难点1.实物版画的设计和制作;2.实物版画的细节处理和印刷技巧。
教学准备1.实物版画制作所需的工具和材料:水洗橡胶版、刀、笔、墨汁、版纸等;2.教学展示物品:水果、蔬菜、花朵、玩具等。
教学内容和步骤步骤一:介绍实物版画的概念和特点(10分钟)1.请学生观看PPT,介绍实物版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如逼真的物品形态、颜色和质感等;2.向学生展示实物版画的优美图像,帮助学生了解实物版画的应用价值和魅力。
步骤二:设计实物版画的图案和构图(20分钟)1.分发实物版画纸和铅笔,让学生画出所选择的展示物品的草图。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物品的外形、纹理、色彩和光影效果,确保草图表达出物品的真实感和美感;2.请学生对比自己的草图和同桌的作品,欣赏不同设计风格和构图方式的实物版画,并交流实物版画创作的灵感。
步骤三:制作实物版画的版材(30分钟)1.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刀将草图图案刻在水洗橡胶版上;2.制作版材时需要注意刀口深浅和力度的掌握,确保版面质量。
步骤四:调制油墨和印刷(40分钟)1.学生们需要将墨汁放到墨盒中,并用刷子将油墨均匀地刷在版面上;2.刷油墨的时候需要适量使用,不能刷过多,会影响版面效果;3.在刷墨汁后,学生们需要将版面放在版纸上,并用手或木槌压实;4.翻开版纸,检查印刷效果,如有不足之处可以进行修补。
步骤五:交流作品和评价(20分钟)1.让学生交换实物版画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2.引导学生针对作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共同探讨如何进行改进。
教学评估1.学生制作实物版画的数量、质量和创新程度;2.学生对实物版画的了解和应用能力;3.学生对实物版画制作过程的掌握程度和技能水平;4.学生对实物版画的审美理解和表达能力。
悠悠的小船(教案)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
![悠悠的小船(教案)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e0e14c5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13.png)
教案标题:《悠悠的小船》教材版本: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船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掌握绘画小船的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绘画小船,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描绘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小船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绘画小船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小船的细节描绘。
2. 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绘画工具、小船模型等。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画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小船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小船的结构和特点。
2. 学生分享对小船的认识和了解。
二、新课学习(10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小船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船的细节。
2. 教师讲解小船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如船身、船帆、船桨等。
3. 教师示范绘画小船的方法和技巧,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等。
4. 学生跟随教师示范,尝试绘画小船。
三、实践操作(15分钟)1. 学生在画纸上绘画小船,注意小船的结构和细节描绘。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给予鼓励和表扬。
3. 学生完成绘画后,相互欣赏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小船更加生动有趣?2.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如添加背景、描绘人物等。
3.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对小船进行创意描绘。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绘画小船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回家后,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绘画小船,如水彩、油画棒等。
2. 学生完成作业后,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小船模型、绘画小船、创意描绘等环节,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小船的基本结构和绘画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沪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实物版画》评课稿
![沪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实物版画》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4921659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e8.png)
沪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实物版画》评课稿一、教材及教学目标《沪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是一本根据国家教学大纲编写的美术教材,本册以实物版画为主题,通过学习版画的基本概念、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如下:1.理解实物版画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实物版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培养学生对实物细节的观察力;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5.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2.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实物版画的制作和创作。
学生将通过观察实物、学习版画技巧和运用自己的创意,完成一幅具有个人风格的实物版画作品。
2.2 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2.2.1 引入实物版画的概念首先,老师通过图片展示和简单的解释,引入实物版画的概念和特点。
解释实物版画是一种通过刻画实物的细节和特点来表达艺术创作的方式。
2.2.2 观察实物、提问与讨论老师让学生观察一些实物,例如水果、花朵、动物等,鼓励学生提问实物的特点,如纹理、颜色、形状等。
并通过讨论的形式,激发学生对实物的兴趣和创作的想象。
2.2.3 学习版画技巧和方法老师向学生介绍实物版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线条的运用、纹理的表现、色彩的运用等。
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版画技能。
2.2.4 自主创作实物版画作品在学习了基本技巧和方法后,学生将开始自主创作实物版画作品。
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物,通过观察、描绘和绘画,表达自己对实物的理解和感受。
2.2.5 作品展示与分享学生完成作品后,他们将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同学分享创作的过程和心得体会。
通过展示和分享,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促进彼此的艺术成长。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图片展示和解释:通过图片的展示,引入新的知识点和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和讨论:通过观察实物、提问和讨论,促进学生对实物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示范教学:通过示范和练习,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实物版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教学教材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教学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b513cad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6.png)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教学教材单元主题:第一单元城乡美景课题名称:第1课水乡的桥课题名称:第2课现代的桥课题名称:第3课漂亮的小船单元主题:第二单元亲近自然课题名称:第4课园林小亭课题名称:第5课晨练的人们单元主题:第三单元感受城市生活课题名称:第6课上海的弄堂课题名称:第7课流动的车单元主题:第四单元走近大师课题名称:第8课强烈的色彩课题名称:第9课我们的社区单元主题:第五单元体验版画艺术课题名称:第10课材料巧组合课题名称:第11课版画风情课题名称:第12课古朴的纹样单元主题:第六单元装饰生活课题名称:第13课钙塑板拼贴课题名称:第14课让纸条变成画课题名称:第15课纸带穿编课题名称:第16课墙报报头(设计)单元主题:第七单元校园视觉媒体课题名称:第17课图形变变变课题名称:第18课毕业友谊卡单元主题:第一单元城乡美景课题名称:第1课水乡的桥隐性渗透:感受水乡的美景,欣赏了解线条疏密的美感,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教学准备学具:粗细记号笔铅画纸彩纸等。
教具:桥的照片,学生作品等。
知识要素风景画的取景与构图技能要求:线条流畅有疏密变化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欣赏水乡桥的造型感受线描画的特点创意与表现:从不同角度描绘水乡的桥欣赏与评议:欣赏线条疏密对比的美,评议自己和他人的作品作业要求基础层面:临摹以桥为主体的风景拓展层面:从不同角度来描绘出水乡的桥探究层面:作画时注意线条疏密对比关系教学重点线条的疏密对比关系教学难点不同角度桥的透视教学过程一.欣赏与讨论1.课件展示水乡的桥,感受古桥的造型美。
2.展示一种桥的不同角度,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构图和取景方法。
3.小组讨论,从各个角度讨论桥的透视。
二.探讨与启发1.欣赏两幅对比作品,分析小结:线条有疏密对比,画面才好看。
2.演示画面中近景,中景,远景的添画和前后关系的处理。
3.启发学生对主体桥的最佳构图的选择。
4.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三.想象与实践1.学生对主体桥的绘画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