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散文选读》孟子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孟子篇
【走近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于周烈王四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山东邹城人,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
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述。有《孟子》七篇传世,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发挥详尽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明朝朱元璋辑有《孟子节文》,删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
【内容概述】
孟子思想在本单元中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仁政学说。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2、民本思想。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孟子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还说:国君有过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推翻他。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
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在经济上,孟子主张“民有恒产”,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要减轻赋税。
3、性善论。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他还强调要重视对人的教育,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
4、义利观。孟子认为人只有在逆境中奋斗,才能激发出强烈的进取精神。人只有在犹患中才能生存,贪图安乐就必然会导致灭亡。孟子非常重视人格修养,他认为人生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正义”。为了“正义”可以舍去生命,即他说的“舍生取义”。
5、与民同乐。孟子“仁政”学说的一大具体体现就是“与民同乐”。他认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取得和保持统治地位,因此他主张国君要实行“仁政”,与民“同乐”。对于残害百姓的国君,国人可以杀。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纣,他认为杀得对,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虽然有同情人民、谴责暴君的一面,但他的政治思想还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所以他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这种观点长期以来成为替剥削制度作辩护的理论根据。
孟子的思想影响深远,他的“民本思想”成为后来改革者、革命者的理论依据。
他的人格标准,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不畏权贵,为真理和正义而勇敢抗争。
【疑难问题探析】
1、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地广人稀、兵员和劳动力匮乏。为达到富国强兵、拓广疆土、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争夺、吸引和控制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发展生产力。当时许多思想家都积极主张增殖人口,如《墨子》《管子》《商君书》都包含有丰富的“人口”思想。《管子•牧民篇》更是提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来强调培养人才,提高人口质量。可以说,增殖人口,是时代前进的需要和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人口的决定性作用,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本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而忧心忡忡。
2、“仁政”思想在文中是如何表现的?今天可作哪些合理的延伸?
孟子认为梁惠王要想使国民“加多”,称雄诸侯,必须施行仁政。只有仁政,才能顺应民意,得民心,进而得天下。而施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关注民生,休养生
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不因征调百姓服役而耽误生产时节,不狂捕滥捞,不忽视时令伐木,不误牲畜繁殖,不误粮食播收,种桑养蚕织布,“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解除后顾之忧,百姓衣食安则心安,从而稳定人心,巩固政权。然后再兴办教育,使人人知廉耻,人人讲礼仪,引人向善,倾心归附。至此,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王道之成”。此外,国君要常反省,革除虐政、苛政、酷政。孟子始终围绕仁民、富民、养民、教民、利民、保民等方面,抓住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
联系当今,可作一些合理的引申:
①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而要尊重自然,通过与自然的交往互动,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双赢”。
②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
③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加强道德教育,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使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不断增强。
④实现天下安宁太平,是人心所向的条件之一。
⑤民富才能国富,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使民力得以滋繁,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3、梁惠王的三次问话中反映出梁襄王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从反复品味中可以体味出,梁襄王精神状态欠佳,问话中流露出惶惑之态,虽有贪婪野心,却无王者的威仪,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之态。面对这样一位君王,孟子仍耐着性子向他宣讲仁政爱民的思想,但讲得尽量浅显明白,下文比喻的运用,也是由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决定的。
4、“先王之乐”与“世俗之乐”界限分明,可是孟子为什么又说“今之乐由古之乐”其目的是什么?
“今之乐”“古之乐”本来不可混淆,可是孟子知道齐王不会放弃对“今之乐”的爱好,孟子之所以这样说,是为求同存异,以便进一步劝导齐王在爱好“今之乐”的情况下,实现“与民同乐”。所谓“今之乐由古之乐”,问题不在于爱好今乐还是古乐,而在于能否与民同赏,若能与民同赏,则古今无异。进一步说,齐王如果能够施行仁政,即使爱好今之乐也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另一方面,在齐王听孟子提到“好乐”而“变乎色”时,孟子及时肯定了好乐有助于治国保民,这样就消除了齐王的恼怒之心,从而抓住了对话进行下去的关键,并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