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消化系统

合集下载

昆虫的消化系统和食物消化过程

昆虫的消化系统和食物消化过程

昆虫的消化系统和食物消化过程昆虫是地球上最丰富多样的动物群体之一,而它们独特的消化系统和食物消化过程是其成功适应各种环境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昆虫的消化系统结构和食物消化过程,展示其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和适应性。

一、消化系统结构昆虫的消化系统主要由口器、食道、贮食器、中肠和肛门组成。

口器包括颚、口器和下颚,昆虫通过它们摄取食物。

食道连接口器和贮食器,它是食物通过的主要通道。

贮食器位于食道末端,是食物的贮存和软化器官。

中肠是消化吸收的核心部位,它包括前中肠、中中肠和后中肠。

前中肠主要负责分泌消化酶和吸收水分,中中肠是主要的消化吸收区域,后中肠则用于继续消化和吸收。

最后,食物的残渣通过肛门排出。

二、食物消化过程昆虫的食物消化过程与人类和其他动物有所不同。

昆虫摄取的食物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包括植物的叶片、花粉、蜜等。

消化过程主要包括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

1. 机械消化机械消化是指昆虫通过口器的咀嚼和翅的颚式摩擦来破碎食物。

颚颌就像昆虫的牙齿,能够将食物咀嚼成小块或纤维。

有些昆虫的口器还具有锯齿状的结构,可以将食物切割成更小的颗粒。

这种机械消化有助于增加食物表面积,便于后续的化学消化。

2. 化学消化化学消化是指昆虫使用口器分泌的消化酶来分解食物中的大分子营养物质。

消化酶主要有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等,它们能够将复杂的食物分子分解成简单的单糖、氨基酸和脂肪酸等。

这些营养物质可以通过中肠绒毛吸收到昆虫的体内。

昆虫的消化过程也受到肠道内共生菌的影响。

一些昆虫在肠道内寄生有可以分解纤维素等难以消化的物质的共生菌。

共生菌能够帮助昆虫获取更多的营养物质,提供额外的能量来源。

三、昆虫的消化系统特点昆虫的消化系统相比于其他动物有着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其适应各种环境和食物供应的重要保证。

1. 高效吸收昆虫的消化系统能够高效地吸收养分。

中肠内覆盖着大量的绒毛,这增加了消化吸收面积,并提高了养分的吸收效率。

此外,昆虫的肠道蠕动速度较快,有助于消化液对食物的充分接触和消化吸收。

《昆虫的内部器官》课件

《昆虫的内部器官》课件
在血窦中,血液可以暂时停留,等待被送往身体 的其他部分。
血窦还可以帮助调节血液的温度和pH值,以适应 昆虫体内的不同需求。
04 昆虫的排泄系统
马氏管
位置
马氏管位于昆虫的腹部, 是一对细长的管状器官。
功能
主要负责收集血液中的代 谢废物,并将其转化, 小管之间相互连接,形成 复杂的网络结构。
外周神经
总结词
外周神经是连接昆虫身体各部分的感觉和运动神经。
详细描述
外周神经分布在昆虫的各个器官和组织中,负责接收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并将 脑部的指令传递给肌肉等运动器官,控制昆虫的运动。
06 昆虫的生殖系统
雄性生殖器官
交配器
包括阳具、一对副性腺和由它们相连 接形成的射精管。其中,阳具是最主 要的部分,其形状和构造适合于交配 。
睾丸
产生精子的器官,通常呈球形,位于 腹腔背板下,由许多精巢小管组成。
雌性生殖器官
卵巢
雌虫的生殖器官,呈囊状,外面有卵壳腺,能分泌钙 质卵壳。
受精囊
位于雌虫的交配囊内,交配时雄虫的精子进入受精囊 ,供雌虫随时吸收。
产卵管
雌虫的交配囊内有一对产卵管,由若干环节组成,末 端有小孔通到外界。
生殖方式
两性生殖
肛门通过排泄孔开口于体外,排出的 物质主要是未被消化的残渣和排泄物 。
02 昆虫的呼吸系统
气孔
气孔是昆虫的呼吸器官,位于昆 虫的胸部和腹部,是昆虫与外界
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气孔通常由两个半圆形或椭圆形 的孔洞组成,孔洞周围有瓣膜,
可以控制气体的进出。
气孔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呼吸作用 ,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气囊
气囊是昆虫体内的一种特殊器官 ,主要分布在昆虫的胸部和腹部

昆虫的形态结构及分类

昆虫的形态结构及分类

昆虫的形态结构及分类昆虫是一类节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中数量最多的类群之一,其形态结构和分类非常丰富。

下面将从昆虫的外部形态结构、内部解剖结构以及分类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昆虫的外部形态结构:1.体表:昆虫的体表被坚硬的外骨骼覆盖,称为壳。

壳由多个相互连接的体节构成,每个体节上有特定的附属器官。

壳保护了昆虫内部的软组织,并提供了肌肉附着的场所。

2.头部:昆虫有明显的头部,头部上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和一对咬口器。

触角是昆虫感觉外界环境的重要器官,复眼用于辨别光线和运动,咬口器可用于取食。

3.胸部:昆虫的胸部分为前胸、中胸和后胸三个体节。

每个体节上都有一对关节足,用于行走和捕食。

4.腹部:昆虫的腹部没有附肢,主要用于消化、呼吸、排泄和繁殖等功能。

腹部上有一对和两对翅膀,有些昆虫还具有长短不一的鞭状器官,称为尾丝。

5.体大小:昆虫的体型大小各异,从微小的数毫米到巨型的几十厘米不等。

二、昆虫的内部解剖结构:1.消化系统:昆虫的消化系统包括口器、食管、贮量、中肠、结肠和直肠等器官。

它们的功能是摄取、储存、分解和吸收食物。

2.呼吸系统:昆虫的呼吸系统由一系列细小的管道组成,称为气管。

气管通过体壁上的气孔与外界相连,气体通过气管直接输送到细胞内部进行氧气交换。

3.循环系统:昆虫的循环系统是开放式循环系统,由心脏、血液和血管组成。

血液流经昆虫的体腔,起到输送营养物质、氧气和代谢产物的功能。

4.神经系统:昆虫的神经系统由大脑、神经节和神经纤维组成。

它们负责昆虫的行为、感受、运动和协调等功能。

5.生殖系统:昆虫的生殖系统包括交配器官、生殖腺和生殖导管等。

雌性昆虫通常具有卵巢和子宫,雄性昆虫则有睾丸和精囊。

三、昆虫的分类:昆虫的分类非常庞大和复杂,目前已知的昆虫约有100万种,不同的昆虫根据其形态、生态、行为等因素被分为多个不同的类。

下面是昆虫的主要分类群:1.鞘翅目(甲虫类):主要包括甲虫、金龟子、毛虫等。

2.膜翅目(蝴蝶和蛾):主要包括蝴蝶、天蛾、蛾等。

昆虫消化道的名词解释

昆虫消化道的名词解释

昆虫消化道的名词解释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和多样化的动物类群之一,它们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角色。

而昆虫的消化道则是维持它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关键部分。

本文将对昆虫消化道相关的一些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神奇的生物系统。

1. 唾液腺唾液腺是昆虫消化道的起始部分,位于昆虫口器附近。

昆虫的唾液腺分泌出唾液,其中含有消化酶和其他物质,用于开始消化食物。

不同昆虫的唾液成分和功能也存在差异,有些唾液可以帮助昆虫分解食物成分,有些则具有抗菌作用,帮助保护昆虫免受病原体侵害。

2. 前肠前肠是昆虫消化道的第一段,位于唾液腺之后。

它主要负责摄食、咀嚼和分解食物成粗糙的碎片。

前肠内壁通常覆盖着细长的微绒毛,这些微绒毛增加了食物表面积,利于消化酶进一步作用。

3. 中肠中肠位于前肠之后,是昆虫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

中肠是昆虫体内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场所。

在中肠内,食物经过进一步的消化作用,例如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等消化酶在这里起到重要的作用。

昆虫消化道内的微生物也常常参与中肠内的食物降解和消化过程。

4. 后肠后肠是昆虫消化道的末端部分,与排泄和水分平衡密切相关。

在后肠中,水分和电解质从残留物中被再次吸收,而未被吸收的废物则形成排泄物,从肛门排出体外。

5. 食管食管是连接前肠和中肠的管道,主要负责将经咀嚼的食物从口腔传送到胃部。

昆虫食管内壁具有柔软的环状肌肉,通过蠕动收缩来促进食物的运动。

食管还可以调节食物的流量和方向,确保食物顺利通过消化道。

6. 胃昆虫的胃位于食管和中肠之间,是食物进一步消化和吸收的地方。

胃内分泌的消化酶能够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成分,转化为更简单的物质以便吸收。

胃壁上的绒毛增加了吸收表面积,并起到吸收营养物质的作用。

7. 肛门肛门是昆虫的消化道最末端的部分,也是排泄废物的出口。

在胃和肛门之间,大部分水分和其他有价值的物质已被吸收,而废物则在肛门处形成固体粪便,通过肛门排出昆虫体外。

第3章消化系统

第3章消化系统

嗉囊
功能:接受、运送、暂时储存食 物,部分消化作用
咽 咽喉 喉 食 食道 道
嗉囊 前胃 胃盲囊
功能:暂时 储存食物; 初步消化食 物(蜜胃); 帮助脱皮等 较特化,特别取食固 体食物的昆虫,其内 壁形成若干纵褶,内 膜特化为齿或刺 功能:磨碎食物和调 节食物进入中肠,兼 有过滤作用

唾腺
贲门瓣 贲门瓣
第一节 消化道的构造和功能
•不对称的管道,前后端分别与口前腔与肛门相通。 •根据来源及功能,分为三部分:前肠、中肠和后肠。 •不同口器类型的昆虫,消化道构造变异较大。
嗉囊 前胃 胃盲囊 中肠 马氏管 回肠 直肠
肛 门
唾腺
前肠
中肠
后肠
1.1 前肠的结构和功能
常膨大。
结构:咽喉 食道 前胃 贲门瓣+唾腺
第三章 昆虫的消化系统
昆虫的消化系统( digestive system)是一条纵贯于
体腔中央的消化道,由前往后依次分为前肠、中肠和后 肠3段。此外,还包括开口于口腔中的与消化作用有关的 唾腺。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摄取、运送、消化食物,并从 食物中吸收营养物质。此外,还部分的担负着调节体内 水分平衡和排泄作用等特殊功能。
——胃毒剂与中肠pH值:
酸性胃毒剂和细菌杀虫剂
碱性胃毒剂
植食性昆虫(碱性消化液)
肉食性昆虫(酸性消化液)。
——胃毒剂与消化酶:氟制剂对脂肪酶有破坏作用。 ——胃毒剂与中肠组织:砷制剂、氟化剂、苏云金杆菌引起 中肠细胞解体或脱落。
——拒食剂(三氮苯类化合物):影响食欲前后粗细相当的管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前段 通常生有胃盲囊。 胃盲囊结构:由中肠的 肠壁向外突出成囊状或 管状的构造。通常2~6 个,位于中肠最前端。

昆虫的消化系统昆虫如何消化和吸收食物

昆虫的消化系统昆虫如何消化和吸收食物

昆虫的消化系统昆虫如何消化和吸收食物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和多样化的生物之一,它们在食物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要维持昆虫的生命活动,合理的消化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昆虫的消化系统以及它们如何消化和吸收食物。

一、昆虫消化系统的组成昆虫的消化系统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口器、前肠、中肠和后肠。

其中,口器用于进食,前肠主要起储存和湿润食物的作用,中肠则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区域,后肠则负责排除未消化的废物。

二、昆虫的进食过程昆虫通过各种不同的口器类型进食。

比如,蛾类有吸管状的口器,蚜虫具有刺吸式的口器,而甲虫则使用强大的下颚破碎食物。

不同的口器适应了不同类型的食物。

进食过程中,昆虫先利用口器将食物捕获或咬碎,然后将其送入前肠进行湿润和初步消化。

部分食物质被吸收后,昆虫将剩余的食物推进到中肠进行更彻底的消化。

三、昆虫的消化和吸收过程昆虫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消化两个阶段。

内部消化是指昆虫通过分泌消化酶来分解食物内部的化学物质。

这些消化液包含不同种类的酶,例如淀粉酶用于分解淀粉,蛋白酶用于分解蛋白质。

这些酶会将食物分解为更小的分子,以便昆虫能够吸收。

外部消化是指昆虫在内部消化的同时,还通过口器分泌消化液将食物表面的物质分解为更容易消化和吸收的形式。

这种消化方式在某些昆虫中尤为常见,如蚜虫和蜜蜂。

消化完成后,昆虫的中肠会吸收可溶性的消化产物和营养物质,例如糖类、氨基酸和脂肪酸等。

这些营养物质随后会通过血液运输到体内各个细胞,以满足昆虫的能量需求和生物合成。

四、昆虫废物的排除昆虫的消化系统的最后一部分是后肠,其主要功能是将未消化的食物残渣转化为固体废物,即粪便,通过肛门排除体外。

与哺乳动物不同,昆虫的后肠不会吸收水分,因此粪便通常是干燥和固体的。

这种排泄方式可以减少水分流失并提高昆虫对环境的适应性。

总结:昆虫的消化系统是一个复杂而高效的装置,它们通过口器、前肠、中肠和后肠的协调工作,完成食物的摄取、消化和吸收过程。

观察昆虫腹部实验报告

观察昆虫腹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昆虫腹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观察昆虫腹部各器官的位置和形态。

3. 掌握昆虫腹部器官的生理功能。

二、实验材料1. 昆虫:选取一种常见的昆虫,如蚂蚁、蝴蝶、蚊子等。

2. 实验器材:解剖刀、解剖盘、显微镜、镊子、解剖针、酒精灯、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将昆虫放置在解剖盘上,用解剖刀从昆虫腹部中央切开,观察腹部器官的位置和形态。

2. 观察昆虫腹部结构:(1)观察昆虫腹部的整体形态,了解其形态特点。

(2)观察昆虫腹部的颜色、质地等特征。

(3)观察昆虫腹部各器官的位置,如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排泄系统等。

3. 解剖昆虫腹部:(1)用解剖刀将昆虫腹部器官逐一分离,观察各器官的形态和功能。

(2)将分离出的器官放在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其细胞结构和功能。

4. 实验结果记录:(1)记录昆虫腹部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2)记录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和功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昆虫腹部结构:昆虫腹部是昆虫的主要部分,负责消化、生殖、排泄等功能。

昆虫腹部呈圆柱形,由多个环节组成,每个环节内含有一定的器官。

2. 昆虫腹部器官:(1)消化系统:昆虫腹部前端为消化器官,包括口器、食道、胃、肠等。

消化系统负责将食物消化吸收,为昆虫提供能量。

(2)生殖系统:昆虫腹部后端为生殖器官,包括雌性生殖器官和雄性生殖器官。

生殖器官负责昆虫的繁殖。

(3)排泄系统:昆虫腹部两侧有排泄器官,负责排出昆虫体内的代谢废物。

3. 显微镜观察结果:(1)消化系统:显微镜下观察,昆虫消化系统的细胞结构完整,功能正常。

(2)生殖系统:显微镜下观察,昆虫生殖系统的细胞结构完整,功能正常。

(3)排泄系统:显微镜下观察,昆虫排泄系统的细胞结构完整,功能正常。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昆虫腹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昆虫腹部由多个环节组成,每个环节内含有一定的器官,如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排泄系统等。

昆虫的消化系统ppt课件

昆虫的消化系统ppt课件
成。
3、排残(排遗):由后肠完成。
精品课件
主要内容
➢ 消化道的一般构造和机能 ➢ 唾腺 ➢ 昆虫消化道的变异 ➢ 消化与吸收 ➢ 昆虫的营养生理 ➢ 择食过程及其影响因子
精品课件
1. 消化道的一般构造和机能
昆虫的消化道,主要是摄取、运送、消化食物 以及吸收营养物质,此外,还具有控制水分平 衡和排泌作用的特殊功能。
精品课件
消化脂类的一个特殊例子是一种蜡螟幼 虫,它能消化含脂、脂肪酸和烃类的蜂蜡。很多 昆虫体内,共生菌对食物内的酯和脂肪酸的消化 具有重要意义。
精品课件
4.2 影响消化酶活性的因素
昆虫消化酶活性受肠道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 ➢ 对150多种(12个目)昆虫中肠消化液进行分析,多
数昆虫的消化液PH值=6-8,较稳定。 ➢ 胃毒剂被中肠吸收,不能被中肠解毒、离解。 ➢ 苏云金杆菌的毒蛋白的释放一定要在碱性条件下,
第十一章 昆虫的消化系统
精品课件
前言
昆虫的消化系统包括一根由口到肛门, 纵贯于血腔中央的消化道,以及与消化有关的 唾腺。动物进入食物后有三个工序:
精品课件
1、物理加工:大物质→ 小物质,暂时贮存。 前肠:磨碎(口腔,
前胃) 贮存(嗉
2囊、)化学加工:大分子→ 小分子,可溶性物质。 消化吸收过程,都由中肠完
鳞翅目幼虫的消化液PH值就是8,所以效果较好。
精品课件
4.3 营养物质的吸收
昆虫对营养物质是的吸收主要发生在中肠 前部和胃盲囊中,也有在直肠部分,有主动吸收和被 动吸收两种,随着吸收作用的进行,营养物质通过肠 壁细胞进入血淋巴中。
精品课件
➢ 糖类物质的吸收
当双糖和多糖水解成葡萄糖后,葡萄糖按浓度梯度 从肠腔向血腔扩散,并迅速进入中肠周围的脂肪体,转 化为海藻糖,从而降低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此外,昆 虫还能通过吸收肠腔内水分来提高肠腔内葡萄糖的浓度, 或将血液中的葡萄糖转化为蔗糖或糖元,以保证葡萄糖 从肠腔到血腔的浓度梯度,促进葡萄糖向血腔的扩散。 但在蜜蜂等少数昆虫中,葡萄糖在血液中浓度很高,从 消化道进入血腔与主动运输有关。

昆虫的食物来源和消化系统

昆虫的食物来源和消化系统

昆虫的食物来源和消化系统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和多样化的生物类群之一,它们拥有各种各样的食物来源和独特的消化系统。

本文将以昆虫的食物来源和消化系统为主题,讨论昆虫的饮食习性、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等方面的内容。

一、昆虫的食物来源昆虫的食物来源种类繁多,它们可以分为三大类:植食性昆虫、食肉性昆虫和腐食性昆虫。

1. 植食性昆虫植食性昆虫以植物为主要食物来源。

它们可以吸食植物的花粉、花蜜、叶片、果实等不同部位。

举例来说,蝴蝶和蜜蜂以花蜜和花粉为主要食物,而蚂蚁则通过吸食植物的汁液来获取能量。

2. 食肉性昆虫食肉性昆虫主要以其他昆虫、无脊椎动物或小型脊椎动物为食。

例如,蜘蛛以捕食昆虫为生,捕食后通过消化系统将猎物转化为能量。

3. 腐食性昆虫腐食性昆虫以已死亡的植物和动物的尸体为食。

它们起到了重要的环境清道夫作用。

例如,蚯蚓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一方面净化土壤,另一方面产生有机肥料。

二、昆虫的消化系统昆虫的消化系统由口器、食道、前中肠、后中肠和后肠等部分组成。

它们通过不同的消化器官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 口器昆虫的口器形态各异,各种各样的口器适应了不同类型的食物摄取。

常见的口器类型有咀嚼型、刺吸型、切割型和卷舌型等。

例如,蝴蝶的嗅觉感受器位于口器,帮助其找到适宜的植物花蜜。

2. 食道食物经过口器后进入食道,食道是连接口器和前中肠的通道。

在食道中,食物会被润湿、分解和预处理。

3. 前中肠前中肠是昆虫消化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位之一,它负责大部分食物消化和酶的分泌。

在前中肠中,食物会被分解成更小的分子,如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被分解为单糖等。

4. 后中肠后中肠是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的地方。

在后中肠中,消化后的食物将会被吸收到昆虫的血液中,并被运送到各个器官进行利用。

5. 后肠后肠是昆虫消化系统中的最后一段,它主要用于排泄不需要的物质,如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三、昆虫的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昆虫通过特殊的酶来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昆虫的消化系统与消化行为

昆虫的消化系统与消化行为

昆虫的消化系统与消化行为昆虫作为地球上数量最多的一类生物,其生存与繁衍离不开消化系统与消化行为的支持。

昆虫的消化系统和人类等脊椎动物的消化系统有所不同,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昆虫的消化系统和消化行为。

一、昆虫的口器和摄食行为昆虫的口器形态各异,适应了不同的摄食方式。

比如,蜜蜂的口器分为咀嚼式口器和吸管式口器。

咀嚼式口器像我们人类的牙齿一样,可以将食物咀嚼成小块;吸管式口器则适合吸取花蜜等液体食物。

不同昆虫的摄食行为也有所差异。

例如,蚂蚁通过攻击其他昆虫或者觅食来获得营养;蝴蝶则通过舔取花蜜或者吸食露水等方式获取食物。

昆虫的摄食行为多样化,对于它们的消化系统来说,能够适应各种各样的摄食方式是至关重要的。

二、昆虫的消化道结构昆虫的消化道主要由前肠、中肠和后肠组成。

前肠通常是食道的组成部分,用于将进食的食物送入中肠。

中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其中包含有消化酶以及吸收营养物质的细胞。

而后肠则用于排泄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在中肠中,昆虫会分泌各种消化酶来分解食物。

不同昆虫的消化酶种类和分泌方式也各异。

例如,蝶类通过唾液中的酶来消化花蜜中的糖类物质;而蚂蚁则通过将捕获的猎物注入胃部酶来进行外消化。

三、昆虫的消化过程昆虫的消化过程可以分为外消化和内消化。

外消化指的是昆虫在摄食过程中通过分泌酶或者微生物来分解食物,然后再吸收分解后的食物。

内消化则是指食物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由其中的消化酶进行分解和吸收。

外消化通常发生在进食的第一步,昆虫会通过口器或者唾液等分泌酶来将食物部分消化。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将食物分解为更小的颗粒,方便吸收。

而内消化则发生在食物进入消化道后,昆虫的消化酶会对食物进行更彻底的分解和吸收。

四、昆虫的营养吸收昆虫的消化道表面有许多微绒毛状的结构,这些结构叫做微绒毛或者绒毛。

微绒毛的存在能够增加消化道的表面积,提高昆虫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

除了通过消化道进行营养吸收外,昆虫还有其他方式来获取营养。

昆虫的消化系统

昆虫的消化系统

(5)贲门瓣
位于前胃旳后端,由前肠末端旳肠壁向中肠前端内 褶而成,一般呈筒状或漏斗形,主要功能是使食物能够 从前肠直接输入到中肠旳肠腔,而不与胃盲囊接触,阻 止中肠内食物倒流入前肠。贲门瓣是前肠与中肠旳分界。
➢ 前肠旳功能
前肠旳主要功能是摄食、吞咽、磨碎和临时贮藏食物。
1.2 中肠旳起源、构造和功能 ➢ 起源:内胚层
➢ 后肠旳功能
(1)排残(排遗),并参加排泄作用。 (2)吸收功能。能够回收残渣中旳水及营养
物质。能够回收代谢水。
2. 唾 腺
➢ 由外胚层内陷形成旳一类多细胞腺体,开口于口腔中。 ➢ 按开口旳位置,能够区别为上颚腺、下颚腺和下唇腺3
类。下列唇腺最常见。 ➢ 鳞翅目和叶蜂等旳幼虫,下唇腺转变成丝腺,上颚腺则
(2)蛋白质
昆虫将蛋白质消化成为蛋白肽和多肽后,才干被肠 壁细胞吸收。在细胞内肽酶旳作用下,还能进一步水解 成氨基酸。消化蛋白质依托唾液与消化液中旳肽链内切 酶,这些酶与哺乳动物旳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极为 相同,一般称为类胰蛋白酶,它旳构造中所含旳—S—S 键较少。
(3)脂类
昆虫对脂类旳消化吸收,因为脂类组分比较复杂,所 以方式多样。甾醇类不经消化就能吸收,甘油三酯需要经 过酶旳作用,分解成为较小分子旳甘油单酯和游离脂肪酸, 才干被吸收。在昆虫消化道内,还具有裂解长链脂肪酸甘 油酯和短链脂肪甘油酯旳两种酯酶,以及消化磷酸酯旳磷 酸酯酶。
昆虫的消化系统
前言
昆虫旳消化系统涉及一根由口到肛门,纵 贯于血腔中央旳消化道,以及与消化有关旳唾 腺。动物进入食物后有三个工序:
1、物理加工:大物质→ 小物质,临时贮存。 前肠:磨碎(口腔,前胃) 贮存(嗉囊)
2、化学加工:大分子→ 小分子,可溶性物质。 消化吸收过程,都由中肠完毕。

昆虫消化系统组织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昆虫消化系统组织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昆虫消化系统组织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昆虫消化系统组织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为题,本文将介绍昆虫消化系统的组成部分、结构特点及其与消化功能的关联。

昆虫消化系统是由口器、食道、贮肠、中肠和直肠五部分组成。

其中,口器是昆虫摄食的器官,包括口器基部、上颚、下颚、口器鞘及舌。

食道是将食物从口器传输到贮肠的管道。

贮肠是昆虫消化系统中最大的部分,其内壁有许多折叠,增加了表面积,有助于食物的吸收和消化。

中肠是昆虫消化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位,主要用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直肠则是将未被吸收的食物和排泄物排出体外的通道。

不同种类昆虫的消化系统有所不同,但大致相同。

例如,食草昆虫的贮肠较长,以便消化纤维素等复杂碳水化合物,而肉食性昆虫的贮肠较短且肌肉发达,以便快速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

昆虫消化系统的功能包括消化、吸收和排泄。

消化是指将食物转化为可被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

昆虫的口器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食物,例如,蚜虫的口器适合吸食植物汁液,而蚂蚁的口器则适合咀嚼固体食物,如蛋白质和脂肪。

吸收是指将消化后的营养物质吸收到体内以供生命活动所需。

昆虫的贮肠内壁有许多细胞,这些细胞分泌酶和其他消化液,将食物消化为小分子物质。

这些小分子物质随后通过贮肠内壁吸收到血液中。

排泄是指将未被消化吸收的废物从体内排出,昆虫的排泄物主要为尿酸。

昆虫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

例如,昆虫的口器结构和功能与其食性有关,比如具有针状口器的蚊子可以穿刺动物的皮肤吸血,而舌状口器的蝴蝶则可以吸食花蜜。

另外,昆虫的贮肠内壁的折叠结构增加了表面积,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昆虫的中肠内壁分泌酶和其他消化液,将食物消化为小分子物质,并将这些物质吸收到血液中。

这些小分子物质可以提供昆虫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昆虫的直肠则是将未被吸收的食物和排泄物排出体外的通道,起到排泄的作用。

昆虫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与功能之间有密切的关联。

昆虫的口器、贮肠、中肠和直肠各具特点,这些结构和功能的相互配合使昆虫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食物和环境,并完成消化、吸收和排泄等生命活动。

中考生物教案昆虫的消化与排泄系统

中考生物教案昆虫的消化与排泄系统

中考生物教案昆虫的消化与排泄系统一、教学目标1.了解昆虫的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理解昆虫的食物消化和废物排泄的过程;3.掌握昆虫消化和排泄系统与人类消化系统的异同。

二、教学重点昆虫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昆虫废物的排泄方式和过程。

三、教学难点昆虫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的异同;昆虫废物的排泄过程。

四、教学过程导入:老师可通过放映昆虫的生态影片或者展示昆虫标本等教具来引起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对昆虫的好奇心,为后续的学习做铺垫。

知识讲解:1.昆虫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昆虫消化系统主要包括口器、食道、瘤胃、中肠和后肠等部分。

口器:昆虫的口器根据其取食习性的不同而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比如啮式口器、吸管式口器等。

食道:昆虫的食道连接口器和瘤胃,主要起到运输食物的作用。

瘤胃:昆虫的瘤胃是消化系统的主要部分,其中包含有利于分解食物的酶液,将食物分解为易吸收的营养物质。

中肠:中肠是昆虫的主要吸收器官,它的内壁有许多绒毛状结构,可以增加吸收面积,促进养分的吸收。

后肠:后肠主要负责排泄废物和吸收水分。

2.昆虫废物的排泄方式和过程昆虫的废物排泄主要通过气管系统和马氏管完成。

气管系统:昆虫体内的气管系统与呼吸有关,同时也是废物排泄的一种途径。

废物经过气管直接排出体外。

马氏管:马氏管是昆虫独有的排泄器官,位于昆虫体内,为昆虫的主要排泄系统。

废物首先通过马氏管被收集和浓缩,然后经过直肠排出体外。

梳理归纳:通过以上的讲解,我们可以看出昆虫的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与人类的消化系统有一定的异同。

相同之处:都包含有摄食、消化和吸收三个步骤。

不同之处:昆虫的消化和排泄系统相对简单,没有胃等器官;废物排泄主要依靠气管系统和马氏管,而非肾脏。

拓展应用:老师可以出示一些昆虫消化系统的图片和昆虫标本给学生观察,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来解读昆虫的结构,并讨论昆虫与人类消化系统的异同。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昆虫的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有了一定的了解。

昆虫的消化系统与食物吸收

昆虫的消化系统与食物吸收

昆虫的消化系统与食物吸收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动物之一,它们的成功存活与其独特的消化系统密切相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昆虫的消化系统结构以及食物吸收的过程。

一、昆虫的消化系统结构1. 咀嚼口器昆虫的消化过程始于咀嚼。

它们的咀嚼口器包括上下颚、口器舌和颚突,用于咬碎食物并将其送入食道。

2. 研磨胃昆虫的食道连接着研磨胃,该器官主要负责将食物进一步研磨成细小颗粒,以便更有效地消化。

3. 中肠中肠是昆虫消化系统的关键部分,其中有许多消化腺体。

这些消化腺体产生酶,用于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4. 吸收部位在中肠的末端,昆虫拥有许多微细的绒毛状结构,称为微绒毛。

这些微绒毛承担着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重要角色。

5. 结肠和直肠在中肠之后,昆虫的消化系统进入结肠和直肠。

结肠吸收水分和盐分,而直肠则负责排出未被吸收的废物。

二、食物吸收过程1. 酶的分泌当昆虫食用进食物时,消化腺体会释放特定的酶,这些酶可以将食物分解成较小的分子,使其更容易被吸收。

2. 营养物质吸收当食物通过研磨胃和中肠,营养物质开始被吸收。

通过微绒毛的表面积增大,昆虫能更高效地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

3. 剩余部分的处理随着食物在结肠和直肠的通过,水分被吸收,废物则被推至直肠并最终排出昆虫体外。

三、昆虫的适应性昆虫的消化系统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应性,使得它们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存活和繁衍。

1. 快速消化吸收昆虫的消化系统非常高效,能够迅速分解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这使得昆虫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足够的能量,并满足其生存和繁衍的需求。

2. 适应不同食物昆虫的消化系统可适应各种食物。

不同种类的昆虫可以根据其口器和消化酶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源,从而获得所需的营养。

3. 重要的环境角色昆虫的消化系统还可以起到环境清理的作用。

它们能够分解有机废物,如腐烂的植物和动物残骸,降解并循环利用其中的营养物质。

19昆虫的消化系统

19昆虫的消化系统

昆虫的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 ●昆虫体内的消化系统专门负责对摄入到昆虫体内的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以满足虫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包括一根自口腔末端到肛门,纵贯于血腔中央的消化道,以及与消化有关的唾腺;具消化、吸收和排泄等主要功能,并兼有调节控制体内水分和离子平衡等功能消化道唾腺昆虫的内部器官昆虫消化系统构造1.消化道:前肠、中肠和后肠2.唾腺昆虫消化系统构造前肠一般结构与功能前肠是从口到中肠的一条管状通道,在大部分昆虫中,有明显的分段现象,通常由咽喉、食道、嗉囊和前胃4部分组成昆虫消化系统构造前肠一般结构与功能咽喉:咀嚼式口器-食物的通道,刺吸式口器-咽喉唧筒,对液体食物有抽吸作用昆虫消化系统构造前肠一般结构与功能食道:食道是咽喉后方较狭长的管道,或终止于前胃,或直接延伸入中肠,一般没有特殊分化的现象,仅是食物的通道。

有些昆虫在食道后方还常常膨大形成嗦囊昆虫消化系统构造前肠一般结构与功能 嗉囊是食道后方膨大的部分,是食物暂时贮存的场所。

嗦囊的内膜一般嗉囊:食物暂时贮存的场所比较薄,常向内形成许多纵皱和横皱,使囊腔有很大的伸缩性,充满食物时可以伸展和扩大,在某些昆虫中,嗉囊具有初步消化的作用昆虫消化系统构造前肠一般结构与功能● 前胃是前肠最后端区域,也是消化道最特化的部位,具有磨碎食物和调节食物进入中肠的功能,前肠末端有1个特殊结构贲门瓣。

贲门瓣位于前胃的后端,是由前肠突入中肠前端形成的一圈环状内褶,从这张蜚蠊前、中肠交界处纵切面的图中可以明显看出其基本形态与走向。

贲门瓣的主要功能是引导前肠中的食物进入中肠,同时阻止中肠中的食物倒流进前肠● 前胃:具有磨碎食物和调节食物进入中肠的功能蜚蠊前、中肠交界处纵切面中肠的一般结构与功能 ● 中肠是消化道的第二部分,是一条前后粗细相当的管道,前端与前胃或食道相接,后端以马氏管着生处与后肠分界,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许多昆虫中肠的前端肠壁向外突出成囊状或管状的构造,称为胃盲囊,功能是增加中肠的表面积,以利于中肠消化液的分泌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还具有扩大容积和滞存共生物的作用中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昆虫消化系统构造。

储藏物昆虫的生理学—消化系统及其生理

储藏物昆虫的生理学—消化系统及其生理

第三节 消化系统及其生理
食物的消化可分为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 机械消化:即通过口器的咀嚼、前胃内刺或齿和肌肉的收缩将食物磨碎,并使食 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以及将食物不断地向消化道的后方推进。对于取食固体食物的 昆虫来说,它们都具有发达的上颚,可将固体食物研磨成粉末,有些昆虫在前胃中还 有发达的齿或刺,可将吞食到前胃中的食物进行进一步研磨。 化学消化:即在消化道分泌的各种酶的作用下,使蛋白质、脂肪、糖类等大分子 物质逐步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往往是同时进行相互配合的,但在 前肠内往往以物理消化为主,在中肠内以化学消化为主。
第三节 消化系统及其生理
(二)中肠 1.中肠的构造 中肠是一条前后粗细差异很小的管道,前面与嗉 囊或前胃相连,后面以幽门瓣与后肠为界。有些昆虫的 中肠壁上还有胃盲囊或隐窝,以增加中肠的分泌和吸收 面积。 中肠来源于胚胎发育时期的内胚层,自内向外依 次为:围食膜、肠壁细胞层、基膜、环肌、纵肌、围膜。 中肠肠壁细胞层较厚,肠壁细胞有分化;没有含几丁质 的内膜;有一围食膜;肌肉层薄,可允许小分子营养物 质、水分和无机盐通过。
第三节 消化系统及其生理
二、昆虫的消化与营养需要 与其他动物一样,昆虫也必须从周围环境中摄取所需的营养物质,才能进行正常 生活、生长、发育和繁殖。 (一)消化过程 昆虫从外界摄取的食物多数都是大分子物质,必须先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将大 分子物质分解成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后,才能通过中肠的围食膜及肠壁细胞进入血 淋巴,供虫体利用。 食物由大块的大分子物质,经过一系列作用最后分解为可被消化道吸收的小分子 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经过消化后的小分子食物透过肠壁细胞进入血淋巴的过程叫做 吸收。
第三节 消化系统及其生理
(二)中肠 2.肠壁细胞及其功能 中肠是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中肠肠 壁细胞具有分泌、消化和吸收作用。组成中肠肠壁的细 胞主要有消化细胞、原始细胞,有些种类的昆虫还有杯 状细胞。 消化细胞:通常为柱状细胞,向着肠腔的表面由 细胞膜特化成微绒毛,附着多种消化酶,如二糖酶、肽 酶等。基膜内褶增加了细胞分泌消化酶和吸收营养物质 的表而积。

昆虫的消化系统

昆虫的消化系统

第十一章昆虫的消化系统昆虫的消化道包括一根自口到肛门,纵贯于血腔中央的消化道,以及与消化道有关的唾腺。

第一节消化道的一般构造和机能昆虫消化道根据其发生和机能的不同,可分为前肠、中肠、后肠,前、中肠之间有贲门瓣,中、后肠之间有幽门瓣。

各部分的功能不同。

一、前肠的组织、区分和机能昆虫的前肠(foregut)由外胚层内陷而成,在组织上和体壁相似,由内向外分为 6 层,内膜、肠壁细胞层、底膜、纵肌、环肌及围膜。

内膜相当于体壁的表皮层较厚,对消化产物及消化酶都表现不渗透性,所以前肠没有吸收作用。

前肠从前向后可分为:1、咽喉(pharynx) 位于口之后,额神经节后方,背面有咽喉背扩肌。

咀嚼式口器中,仅是事物的通道,刺吸式口器中特化成咽喉唧筒。

2、食道(oesophagus) 咽喉后面的狭长管,可以直接伸入中肠或终止于前胃。

食物的通道。

3、嗉囊(crop) 食道后端膨大的部分,暂时储藏食物的场所,进行部分消化的场所。

4、前胃(proventriculus) 位于前肠的后端,常特化成多种形状。

原始型的为管道,并伸入中肠的前端形成贲门瓣。

前胃具有磨碎食物的功能,调节食物进入中肠。

5、贲门瓣(cardiac valve) 位于前胃的后端,由前肠末端的肠壁向中肠前端内褶而成,一般呈筒状或漏斗形,主要功能是使食物可以从前肠直接从前肠进入到后肠的肠腔,而不与胃盲囊接触,阻止中肠内食物倒流入前肠。

前肠的功能:摄取、磨碎和暂时储藏食物的功能。

二、中肠的组织、超微结构和功能1、中肠的结构与组织中肠(midgut)为管状,前端紧接前胃,后端以马氏管着生处与后肠分界。

中肠肠壁的前端,常向外突出形成囊状的胃盲囊(gastric caeca),其主要功能是增加中肠的表面积,有利于分泌消化酶和吸收营养物质,扩大容积和滞留共生物的作用。

中肠在组织上由内向外分别为:围食膜、肠壁细胞层、底膜、环肌、纵肌和围膜 6 层。

中肠组织与前肠的不同在于肠壁细胞层较厚,肠壁细胞大而呈海绵状,纵肌排列在环肌之外,肌肉层教薄,可允许营养物质、水分和无机盐渗入血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有关,肉食性昆虫的唾液中含有蛋白酶和脂肪酶; 取食花粉的只有蔗糖酶;取食种子的含有脂肪酶;吸 血昆虫的唾液中则含有阻止血液凝固的抗凝剂。 不同的昆虫有特殊的功能,例如:蚜虫,传毒。蚊子, 抗血素(吸血时使血不凝固)。胡蜂,加固剂。有些 昆虫的唾液里含有外激素。
3. 昆虫消化道的变异
取食固体食物的昆虫
特点:中肠组织与前肠的不同之处在于: (1)无完 整的内膜,只有围食膜。(2)肠壁细胞层较厚且分化。 (3)肌肉层较薄,层次相反。这些特点有利于消化吸 收的功能。
(1)围食膜
中肠的围食膜与前肠的不同。其功能有保护中肠肠 壁细胞免受食物和微生物损害的作用,并有显著的选择
性穿透功能。对消化酶和已消化的食物成分是可以通过
的,但食物中未消化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则不能通过。 此外,围食膜还具有保存消化液的功能。
(2)胃盲囊
在中肠前端,肠壁细胞向外突出,形成囊状或管状
的构造,一般2-6个。如蝗虫6个,蝼蛄2个。有的昆虫
没有。如果有,胃盲囊的着生位置可作为中肠与前肠的 分界。 胃盲囊主要功能:(1)增加中肠的消化吸收面积; 加强中肠分泌消化液。(2)有的昆虫胃盲囊特化,失
4.4 肠液流动循环理论
Berridge(1969)提出营养物质和排泄物质的液流循环 理论,包括: (1)中肠细胞的分泌循环 (2)胃盲囊的吸收循环 (3)直肠垫的吸收循环 (4)马氏管的排泄循环
4.5 营养物质的利用
食物通过消化作用后,一部分变成可吸收的养分;另一 部分则不能吸收而排出体外,可消化吸收的部分与消耗 食物的比值,称消化系数。 昆虫取食不同的食物,其消化系数不同,消化系数大的 营养价值高,但食物的营养价值还应以食物的转化率来 衡量。
组织构造 后肠的组织结构与前肠相似,只是肌肉的层 次排列同中肠的相似,即环肌在内,纵肌在外, 除直肠垫细胞外,大多数肠壁细胞都比较扁平。 与前肠的区别:内膜比前肠的薄,易被水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无 机盐渗透;肌肉的层次排列同中肠的相似。
组 成 后肠一般分为回肠、结肠和直肠3个部分。 在后肠的前端与中肠的交界处,着生有开口 进入肠腔的马氏管,在马氏管开口的前方,常有 突入肠腔内的幽门瓣。幽门瓣有控制中肠内消化
第十一章 昆虫的消化系统


昆虫的消化系统包括一根由口到肛门,纵 贯于血腔中央的消化道,以及与消化有关的唾
腺。动物进入食物后有三个工序:
1、物理加工:大物质→ 小物质,暂时贮存。 前肠:磨碎(口腔,前胃) 贮存(嗉囊) 2、化学加工:大分子→ 小分子,可溶性物质。
消化吸收过程,都由中肠完成。
3、排残(排遗):由后肠完成。
前肠的功能
前肠的主要功能是摄食、吞咽、磨碎和暂时贮藏食物。
1.2 中肠的来源、构造和功能 来源:内胚层
中肠是分泌消化酶、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 的主要部位。一般昆虫的中肠壁呈管状,前端 紧接前胃,后端以马氏管着生处与后肠分界。
组织构造
中肠在组织上也分为6层,由内向外分别为:围食膜、
肠壁细胞层、底膜、环肌、纵肌和围膜。
去上述功能。如天牛,吃木屑(粗纤维),难消化,但
有一些微生物与天牛共生,微生物的繁殖场所在胃盲囊 内。
中肠的超微结构
从超微结构看,组成中肠的细胞有4类:即柱状细 胞、杯状细胞、再生细胞和内分泌细胞。
中肠的功能
中肠的主要功能是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
和吸收养分。
1.3 后肠的组织和功能
来源:外胚层
食固体食物的昆虫中,前胃常很发达,并在外面包围有强
壮的肌肉层,内壁则有由内膜特化形成的齿状或板状突起。 前胃除有磨碎食物的功能外,还可以作为调节食物进入中
肠的活瓣并兼有过滤作用。
(5)贲门瓣
位于前胃的后端,由前肠末端的肠壁向中肠前端内 褶而成,一般呈筒状或漏斗形,主要功能是使食物可以 从前肠直接输入到中肠的肠腔,而不与胃盲囊接触,阻 止中肠内食物倒流入前肠。贲门瓣是前肠与中肠的分界。
主要内容
消化道的一般构造和机能 唾腺 昆虫消化道的变异
消化与吸收
昆虫的营养生理
择食过程及其影响因子
1. 消化道的一般构造和机能 昆虫的消化道,主要是摄取、运送、消化食物
以及吸收营养物质,此外,还具有控制水分平
衡和排泌作用的特殊功能。
各种昆虫由于取食方式和取食种类的不同,其
一般认为,虫体转化食物为体躯物质及能量的效率取决 于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含量的比率,如果一种食物中缺乏 某些营养物质,则将浪费更多养料,造成转化率的降低。
消化系数 =
(消耗食物干质量-排泄物干质量) 消耗食物干质量
Χ100%
食物转化率=
昆虫增加的体重(干质量) 消耗的食物质量(干质量)
Χ100%
5. 昆虫的营养生理
藻糖和蔗糖。由α-葡萄糖苷酶和β-葡萄糖苷酶分解。淀
粉和纤维素可在多种酶的作用下逐渐分解为单糖。
(2)蛋白质
昆虫将蛋白质消化成为蛋白肽和多肽后,才能被肠
壁细胞吸收。在细胞内肽酶的作用下,还能进一步水解
成氨基酸。消化蛋白质依靠唾液与消化液中的肽链内切 酶,这些酶与哺乳动物的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极为 相似,通常称为类胰蛋白酶,它的结构中所含的—S—S 键较少。
上附着的强大扩肌特化成咽喉唧筒,吸食时,与食窦唧
筒交替伸缩将血液抽吸入食道。
(2)食道
是咽喉后面的狭长管,可以直接伸入中肠或终止 于前胃,仅是食物的通道。
(3)嗉囊
是食道后面的膨大部分,有的昆虫其嗉囊是消化 道后端突出的一个圆球形支囊。嗉囊是暂时贮藏食物
的场所。
直翅目昆虫取食时,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即与食物一同
脂类的吸收
食物中的脂类,大多是甘油三酯,在肠腔内被水解 成游离脂肪酸、甘油二酯和甘油单酯。甘油二酯通过肠壁 细胞进入血腔,并以甘油三酯形式贮存在脂肪体内,当需 要的时候,又能以甘油二酯、甘油三酯、酯和甾醇等形式 从脂肪体中释入血腔中。胆甾醇类化合物,一般不需改变 形式,就能被昆虫的中肠直接吸收,植食性昆虫能将植物 甾醇转化为胆甾醇后再吸收。脂类的吸收和控制机制与糖 类的相似。
吞入前肠,中肠分泌的消化液也可倒输入前肠,这样
嗉囊就成为进行部分消化作用的场所。
在蜜蜂中,花蜜和唾腺分泌的酶在嗉囊中混合转变成
蜂蜜,因而嗉囊又称为蜜胃。
嗉囊对水溶液没有渗透性,但橄榄油能通过蜚蠊的嗉
囊壁,因而蜚蠊取食脂肪后,部分脂肪可被吸收。
(4)前胃
位于前肠的后端,常特化成多种形状。其原始型仅为 狭长的管道,并略微伸入中肠的前端形成贲门瓣。但在取
1.形态: 短而粗 2.前肠: 咽喉不发达
取食液体食物的昆虫
细而长 发达,唧筒
食道不发达
嗉囊发达 起变成刺 3.中肠:短的直筒 围食膜发达 胃盲囊有
发达
没有
前胃很发达,突 没有 细而长 无 无,中肠特化为滤室(刺吸式口器); 中肠的前后端和后肠的前端包埋在一 个结缔组织组成的膜内。 无
4.后肠:直肠垫发达
消化道常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
昆虫的消化道根据其发生的来源和机能不
同,可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
昆虫消化道的一般构造
1.1 前肠的组织、区分和机能 来源与构造
由于前肠是由外胚层内陷而成,因此在组织上与体壁 相似,由内向外可区分为6层,即内膜、肠壁细胞层、 底膜、纵肌、环肌及围膜。 特点:1. 内膜相当于体壁的表皮层,比较厚,其表面 生有短毛或小刺,在前胃部分特化成齿状或板状突起,
肠外消化常见于具刺吸式口器和肉食性的昆虫中。
吸食植物汁液的昆虫,依靠唾液中的多种酶类,进 行肠外消化。如植食性半翅目昆虫,唾液中含有低聚糖 酶,能够使初步消化食物中的低聚糖,然后吸入肠内做 进一步消化。吮吸韧皮部汁液的昆虫,唾液中含有糖酶; 取食叶肉和种子的含有蛋白酶和酯酶。
捕食性的昆虫,如龙虱幼虫没有唾液,依靠消化液 中的酶类进行肠外消化,它通过上颚将消化液注射到猎 物体内,短时间内猎物的组织即被消化,再由口针进行 吸取。进行类似消化方式的还见于蚁蛉、草蛉、食蚜蝇、 荧甲、步甲和虎甲等类昆虫的幼虫。
虫还能通过吸收肠腔内水分来提高肠腔内葡萄糖的浓度, 或将血液中的葡萄糖转化为蔗糖或糖元,以保证葡萄糖 从肠腔到血腔的浓度梯度,促进葡萄糖向血腔的扩散。 但在蜜蜂等少数昆虫中,葡萄糖在血液中浓度很高,从
消化道进入血腔与主动运输有关。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吸收
蛋白质通常先被消化成分子量较小的肽,再被 中肠细胞吸收,进而在细胞内分解成氨基酸,有的则 在肠腔内直接分解成氨基酸后再吸收。氨基酸的吸收 与中肠水的吸收有关,一般认为从高浓度的肠腔向低 浓度的血腔中扩散。
4. 消化与吸收
昆虫的食物范围非常广泛,从腐烂的有
机质、尸体、动植物组织以及她们的汁液和
花蜜,一直到一般认为很难消化的毛发和蜡
质等,昆虫对食物的适应性,表现在消化道
的形态结构、对食物的消化能力和营养利用3
方面。
4.1 昆虫的消化作用
昆虫的消化作用分为肠外消化和肠内消化两种方式。
肠外消化
昆虫在取食前先将唾液或消化液注入寄主体内,当 寄主组织溶解后,再吸回肠内的过程,称为肠外消化。
肠外消化还有一些特殊例子,如鳞翅目成 虫羽化时,由口腔分泌强碱性的消化液,这种
消化液能软化丝茧;绿蝇和丽蝇幼虫的排泄物
中含有蛋白酶,能使所要取食的肉类部分消化, 供其食用。
肠内消化
昆虫消化食物主要发生在中肠内,在某些昆虫中,
肠道内的共生菌也参与部分消化作用。
(1)糖类
昆虫一般不能吸收食物中的多糖和双糖,只有分解 为单糖才能被吸收利用。食物中的双糖主要有麦芽糖、海
昆虫的营养与它的取食习性、体内消化酶 系的特点以及自身生物合成能力有关,此外, 许多昆虫还与微生物如原生动物、细菌、真 菌等建立共生关系,这对昆虫消化特殊食物, 供应维生素进行中间代谢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