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单元第12课《诗经二首—关雎》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雎》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赋、比、兴的手法,感受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2、反复诵读诗歌,感知诗歌大意,把握全诗主旨。
3、培养学生正确理解纯洁爱情,提高审美情趣,理解温柔敦厚的民族性情,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学习重点
了解比、兴的手法,感受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纯洁爱情,提高审美情趣,理解温柔敦厚的民族性情,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说的就是不阅读《诗经》,你就不懂得怎样去说话。那么,同学们你们读过《诗经》了解《诗经》吗?
今天,我们就学习其中的一篇《关雎》,来感受几千年华夏文明的吟唱!(板书课题)
二、预习交流
1.朗读诗歌,圈点诗歌中的生字词。
雎鸠.( ) 窈窕
..()逑.( )
荇.( ) 寤寐
..()芼.( )
2.词语解释。
(1)重点词语。
①关关;
②洲:
③窈窕:
④逑:
⑤寤寐:
⑥思服:
⑦悠哉悠哉:
⑧芼:挑选。
(2)词类活用。
①琴瑟友.之()
②钟鼓乐之()
(3)古今异义。
左右流.之()
3.用现代汉语写出《关雎》一诗的意思。
4.《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到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经》分为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十五国风”,共160篇,为当时15个诸侯国的,风格清新质朴,民歌情调浓厚,多出自底层人民之于。“雅”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共105篇,分为“大雅”和“小雅”,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享,以为主。“颂”是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内容以为主,共40篇。
《诗经》大多数作品是作者以自己的生活为素材,进行具体逼真的表达,很少有幻想、夸张的内容,“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其基本表现手法为“”。
“赋”:的意思。
“比”:就是比,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兴”:
《诗经》的诗体格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时而重章叠句、反复咏唱。其语言生动传神,并时常运用叠字、双声、叠韵等手法。
三、合作探究
(一)朗诵指导。
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做诵读指导。
第一节雎鸠合鸣于河之洲上,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这一节用舒缓平正之音,领起全篇,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第二节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急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第三节写想象求而得之的喜悦。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
(二)整体感知。
1.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白己的语言来描述。
2.这首诗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请具体分析。
3.全诗共三个小节,每小节讲的内容是什么?
(三)主旨探究。
4.《关雎》这首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四)写法探究。
5.《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关雎》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6.《关雎》这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这就叫重章叠句。运用这种方式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
四、拓展延伸
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春秋]孙武《》: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一[春秋]左丘明《》: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孔子《》:我国第一部记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一[春秋]左丘明
五、达标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雎鸠.( ) 窈窕
..( ) 逑.( )
荇.( ) 寤寐
..( ) 芼.( )
2.文学常识填空。
《诗经》是我国,收录了从到时期的诗歌篇,也称《》,分为三个部分,表现手法有三种。
3.名篇名句默写。
(1)《关雎》中统摄全诗的句子是:。
(2)《关雎》中以“”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
4.拓展阅读。
静女
《诗经·邶风》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⑦。
爱④而不见,搔首踟蹰④。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⑤。
彤管有炜⑥,说怿⑦女美。
自牧⑧归⑨荑⑩,洵⑾美且异⑿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①姝:美丽。②城隅:城角。③爱:同“菱”,隐藏。④踟蹰:犹豫徘徊。⑤彤管:红色的管子,或谓红色箫笛一类管乐器。⑥炜:鲆明有光的样子。⑦说怿:喜爱。⑧牧:郊外田野。⑨归:赠送。⑩荑:初生的细嫩茅草。⑾洵:诚然,确实。⑿异:特殊。
(1)“搔首踟蹰”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2)“说怿女美”是单纯表达男主人公对彤管的喜爱吗?
六、布置作业
背诵《关雎》。
七、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