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暮江吟》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语文四年级上册9古诗三首《暮江吟》课件(共13张PPT)

语文四年级上册9古诗三首《暮江吟》课件(共13张PPT)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爱好之情。
时间 地点 体裁
暮江吟
(唐)白居易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太阳要下山了。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一道残阳铺水中,
残月
残年
残夜
一道残阳铺水中, 夕阳照在小湖上。 阳光洒在海面上。
铺 慢慢来
洒 轻快
慢慢来
一道残阳铺水中,
暮江吟
瑟瑟:青绿色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可怜:可爱
可怜九月初三夜, 真珠:珍珠 露似真珠月似弓。
兔走触株。

却看妻子愁何在。
妻子和孩子
返景入深林。
同“影”
最是小儿亡赖,
“亡赖”同“无赖”
把露水比作珍珠, 把月亮比作弓箭。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部编版《暮江吟》PPT课件

部编版《暮江吟》PPT课件
读完了这首诗我们仿佛看到了夕阳映江 、 弯月初生 、 露珠晶莹 等几幅景象。
13
白居易的《暮江吟》写的太美了, 我们去看看诗词大会的老师们是怎样解读这首诗的。
14
视频
暮江吟
点击下一页
15
我们现在跟着白居易一起,在傍晚的时候 来到了江边,首先看到了什么?用诗句回答
16
一 道 残 阳 铺 水 中,
35
让我们跟随诗人 看看当ຫໍສະໝຸດ 的美景36视频朗诵
暮江吟
点击下一页
37
诗歌小结
暮 时间 江 地点 吟 景物
手法
暮(傍晚) 夜 江边 江面 露珠 弯月 比喻
赞描 美写 喜贴 爱切
38
同学们,这首名传千古的诗歌还 被谱成了好听的歌呢,让我们来欣 赏欣赏吧!
39
视频
暮江吟
点击下一页
我会写
暮吟
41
识字方法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是公元822(年长庆二年)白居 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当时朝廷政治昏 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 求外任。作者离开朝廷后顿感轻松惬意,于是写 下此诗。
5
6
时间
地点
7
傍晚
江边
(课文注释) 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哪个字体现了时间?
时间知道了,地点在哪里?
吟是指什么?
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
30
将什么比作了什么?
露珠
珍珠
比作
31
月亮
弯弓
比作
形容十分贴切
农历九月初三的月亮, 被称为“蛾眉月”
唐代画作中的 弯弓形状
32
33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PPT课件 省一等奖课件

《暮江吟》PPT课件  省一等奖课件

班主任: 我觉得何旋今天取得这样的成绩, 我觉得,很重要的是,何旋是土生土长的北京 二中的学生,二中的教育理念是综合培养学生 的素质和能力。我觉得何旋,她取得今天这么 好的成绩,一个来源于她的扎实的学习上的基 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我觉得特别想提的, 何旋是一个特别充满自信,充满阳光的这样一 个女孩子。在我印象当中,何旋是一个最爱笑 的,而且她的笑特别感染人的。所以我觉得她 很阳光,而且充满自信,这是她突出的这样一 个特点。所以我觉得,这是她今天取得好成绩 当中,心理素质非常好,是非常重要的。
暮江吟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唐代著名诗人。字 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 中进士后任左拾遗,后被贬为江州司马,晚 年任杭州、苏州刺史和太子少傅等职。他目 击当时日益腐朽的政治,比较接近劳动人民, 了解他们的痛苦生活。他的诗歌反映现实生 活,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人 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文字通俗易懂,流传 较广。著有《白氏长庆集》等。
语文
小魔方站作品 盗版必究
谢谢您下载使用!
更多精彩内容,微信扫描二维码获取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资源
附赠 中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高考状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许多 人的眼中,他们就如浩瀚宇宙里璀璨夺目 的星星那样遥不可及。但实际上他们和我 们每一个同学都一样平凡而普通,但他们 有是不平凡不普通的,他们的不平凡之处 就是在学习方面有一些独到的个性,又有 着一些共性,而这些对在校的同学尤其是 将参加高考的同学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上海 2006 高考 理科 状元-武亦 文
武亦文 格致中学理科班学生 班级职务:学习委员 高考志愿:复旦经济 高考成绩:语文127分 数学142分 英语144分 物理145分 综合27分 总分585分

白居易《暮江吟》古诗词PPT

白居易《暮江吟》古诗词PPT

四作者思想
哲学
白居易的现实主义讽喻诗歌中传达出多元化的哲学思想,其中包括儒释 道三教合一的思想,在前期的求学和为官生涯中,白居易受传统的儒家 思想影响,在诗歌和著作中大力推崇儒家的礼乐教化,比如《策林》 《新乐府》等诗歌,一定程度上排斥佛老思想,但同时又受佛教内外二 教的影响,并且沿袭释道安外教“救形”、内教“济神”的观点,形成 “外服儒风、内宗梵行”的特点。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以后的白居易儒家诗乐教化、诗可以怨等思想 也时有体现,但与道士、僧人的交游经历频繁,使其“栖心释梵,浪迹 老庄”的倾向愈加明显,其诗歌中多处体现坐禅、禅定、斋戒等禅宗活 动。
四作者思想
音乐
白居易的很多诗中涉及到乐器和音乐的相关内容,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音乐 思想,同时其音乐思想在政治、民族和民间等方面具有多样性。初入仕途之 际,白居易受到传统的儒家思想影响,赞同儒家的“乐与政通”的音乐观点, 认为音乐可以影响政治,并且反对奢靡民间音乐,坚持“少抑郑声”和恢复 古乐,之后在新乐府运动中提倡“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作”的音 乐思想和诗歌主张,同时在整个诗歌创作和人生履历中,白居易都坚持主张 反对当时比较流行的少数民族“胡乐”。
一诗人生平
晚年生活
唐文宗即位后拜白居易为秘书监并赐予金紫,同年九月上诞节,白居易受 诏与僧惟澄、道土赵常盈在麟德殿对御讲论。唐太和二年(公元828年) 正月,白居易转任刑部侍郎并封晋阳县男,食邑三百户。 次年白居易称病东归,在洛阳的履道里买下宅院定居,求为分司官,寻除 太子宾客,整个晚年时光都在洛阳度过。后白居易为避免受李宗闵、李德 裕朋党斗争的影响而请求担任分官,先后担任河南尹、太子宾客分司。 开成元年(公元836年),白居易被任命为同州刺史,他以生病为由推辞 不拜,之后不久被授予太子少傅,进封冯翊县开国侯。开成四年(公元 839年)冬,六十八岁的白居易中风并卧病伏枕长达几个月,之后将樊素、 小蛮等妓女放还回家,仍自为墓志,病中吟咏不辍并创作十五篇《病中 诗》。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6 古诗三首:暮江吟|语文S版 (共25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6 古诗三首:暮江吟|语文S版 (共25张PPT)
3、从“可怜”一词可以看出这首诗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 爱之情。
中心思想
《暮江吟》这首诗描写了深 秋时节,从傍晚到夜幕降临时江 上的奇丽景色,表达了作者热爱 自然美景,以及作者对暮江美景 的喜爱之情 。
拓展延伸
同样是歌颂明月,却可以用 “美”和“静”来表达。其实古 往今来,一轮明月曾让无数文人 墨客不惜笔墨,回忆一下,我们 以前学过哪些与月亮有关的古诗?
八、板书设计:


傍晚—

• 暮江吟—


夜晚—

夕阳—斜照江面 —江上美景
江水—半红半绿
露水—犹如珍珠 —景色迷人
月亮—好似弯弓
—喜爱秋色之情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再见
向你的美好的希冀和追求撒开网吧,九百九十九次落空了,还有一千次呢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游手好闲会使人心智生锈。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 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让生活的句号圈住的人,是无法前时半步的。少一点预设的期待,那份对人的关怀会更自在。榕树因为扎根于 越长越茂盛。稗子享受着禾苗一样的待遇,结出的却不是谷穗。进取乾用汗水谱烈军属着奋斗和希望之歌。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可以显出非常的 角度来看它。机会只对进取有为的人开放,庸人永远无法光顾。困苦能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骄傲,是断了引线的风筝,稍纵即逝;自卑,是剪了双翼的飞鸟,难上青 圆规的两只脚都动,永远也画不出一个圆。有困难是坏事也是好事,困难会逼着人想办法,困难环境能锻炼出人才来。只存在於蠢人的字典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 。志当存高远。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 上下而求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也,而不可夺赤。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 ,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有益。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 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合抱之木 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故能成其私。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 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 与之争。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 ,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一个实现梦想的人,就是一个成 己完全投入于权力和仇恨中,你怎么能期望他还有梦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落叶——树叶撒 弯腰拾起;与其肩负苦涩的回忆,不如走向明天,淋浴春雨梦想绝不是梦,两者之间的差别通常都有一段非常值得人们深思的距离。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 气和行动。一个人如果已经把自己完全投入于权力和仇恨中,你怎么能期望他还有梦?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最初的梦想紧 由让一切都曾失去过。谁不曾迷茫?谁有不曾坠落呢?安逸的日子谁不想有呢?如果骄傲没被现实大海冷冷拍下,如果梦想不曾坠落悬崖千钧一发,又怎会懂得要多努 执著的人拥有隐形翅膀?现在的一切都是为将来的梦想编织翅膀,让梦想在现实中展翅高飞。很多时候,我们富了口袋,但穷了脑袋;我们有梦想,但缺少了思想。、 低微,但是不可以没有梦想。只要梦想一天,只要梦想存在一天,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处境乐理知识和乐器为我的音乐梦想插上了一双希望的翅膀。长大以后,我要站在 的风采,为大家带来欢乐。没有一颗心会因为追求梦想而受伤,当你真心想要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你完成。青年时准备好材料,想造一座通向月亮的 庙宇。活到中年,终于决定搭一个棚。一个人有钱没钱不一定,但如果这个人没有了梦想,这个人穷定了。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 为事实。如果失去梦想,人类将会怎样?不要怀有渺小的梦想,它们无法打动人心。最初所拥有的只是梦想,以及毫无根据的自信而已。但是,所有的一切就从这里出 幸福,有时梦想破灭也是一种幸福。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以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在每一个想你的�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二首【第2课时】《暮江吟》白居易》课件全篇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二首【第2课时】《暮江吟》白居易》课件全篇

(2)“时鸣.春涧中”中“时鸣”的意思是( B ) A.偶尔、不时地鸣叫 B.一起鸣叫
C.时常鸣叫,叫个不停
课后作业
➢ 完成《点拨》“阅读方法练”。 ➢ 完成《典中点》“基础与提高” 。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一道残阳铺水中,
品析:“铺”形容“残阳”已接近地平线,几 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情景,“铺”字很形象, 写出了秋日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的感觉。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半江瑟瑟半江红。
理解: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表 现出残阳照射下,江面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 景象。
声鸣叫回荡在春日的山涧中。
中切换成画面;最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暮江吟》: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中,晚
霞斜映下的江水一半呈现出碧绿色,一半呈现出鲜红色。九月
初三的夜晚是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珍珠一
样晶莹剔透,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则像一把精巧的弯弓挂在空中。
1.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国学诵读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关山月》李白) 月白庭空树影稀,鹊栖不稳绕枝飞。 (《月下》陆游)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关于月的故事】 嫦娥奔月、吴刚折桂、天狗食月等。
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两首诗描写的情景。
教参考师答点案拨::《首鸟先鸣要涧》把:这在两寂首静诗没读有熟人声练的,深读山明里白,;细然碎的后桂 想花轻一轻想地每落首着诗,中夜都静得描好写像了整哪座些山景全物都是,空抓的住。了月景亮物从的东边哪的 些山头特上点升;起再来充了分,展惊醒开了合山理林的中想的象鸟,儿,将它诗们的不意时境发在出头的一脑声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梳理文意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暮江吟 人教(部编版)优秀课件

 暮江吟 人教(部编版)优秀课件








































































































怀














































语文教育出版社 五年级语文 上册
6、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暮江吟》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9古诗三首(课件)(共19张ppt)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9古诗三首(课件)(共19张ppt)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视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 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前两句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 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 庐山风景。 后两句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 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 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 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视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发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 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 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出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偏见。
雪梅 宋 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降 sāo 骚 xùn 逊 shū 输 须 费
诱降 宁死不降
逊色 不逊 输入 认输 须知 必须 费心 费力
作者介绍
卢钺,生卒年月不详。
字威节,一作威仲,闽县(今福 建福州)人。
理宗淳祐四年(1244)进士,调 建昌军学教授。景定五年(1264) 除秘书郎。度宗咸淳三年 (1267),迁著作郎。五年,棹 给事中。出知隆兴府,官终户部 尚书。
代表作有《雪梅》等多首。
雪梅 宋 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 色,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人, 难写评判文章。
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 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 段清香。

部编版《暮江吟》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暮江吟》公开课课件

问题归纳:1、外祖父为什么珍爱梅花?这表达出了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外祖父把梅花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即“最有品
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不管历尽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珍爱梅花,是让自
己保持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保持中国人的气节。这充分表达了外祖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梅花魂指的是什么?答:梅花魂包含
欧阳询字信本,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朝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
作者简介:米·伊林(1895—1953),苏联著名科普作家、工程师、儿童文学作家。致力于写作通俗科学作品,如《十万个为什么》《房间的
故事》《山与人》《人与自然》《在你周围的事物》等。
《十万个为什么》的书名是截取了英国作家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的一首小诗“五千个在哪里,七千个怎么办,十万个为什么”中的一
写作背景
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大 约是822年(长庆二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 史的途中写的。 当时朝廷政治昏暗,斗争激烈,诗人品尽了 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该诗从侧面反映出 了作者离开朝廷后轻松愉快的心情。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违者罚款。
三、日积月累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焕 三、篇章整体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由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 则嫌黑。
教学重、难点:寻找病因,不改变原意,同时以最简要的方法修改。
3.含破折号的句子:普罗米修斯——这位敢于从天上“盗”取火种的英雄,终于获得了自由。(破折号表示补充说明)
,而没有修辞手法的考查。
“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监”,表示它的发音与“监”字相近;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优质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优质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诗意: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西子湖畔这些消磨 人们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暖风把人们的 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 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 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暮江吟• (y√ín jīn)
骚• (s√āo zāo) 人
阁(gé •
g√ē)

只缘 •
(yán
yuÇn)
逊(sūn •
x√ùn)

输(sū •
sh√ū)

二、辨字组词。 墓( 墓地 ) 暮( 暮色 ) 费( 费事 ) 沸( 沸腾 )
逊( 逊色 ) 孙( 子孙 ) 峰( 山峰 ) 锋( 锋利 )
夕阳照射到的地方,江水呈现出一片红色;夕阳没有照射到
的地方,江水呈现出青绿色。
这是课后第2题哦!
课文结构
《暮江吟》
白居易
露水 月亮 景色美丽
课文主旨
《暮江吟》通过描写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时, 江边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美景,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同时从侧面表 达了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横看
横看 成岭
侧看
侧看 成 峰
远看
近看
抬 头 仰 望
低 头 俯 视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两句话是因果倒装句,先写出诗人没有看清庐山的真正 面目,然后笔锋一转说明原因:因为“我”身处庐山之中 视野太狭窄所以只能看到局部,而看不到庐山的全貌, 只有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学习目标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暮江吟》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暮江吟》教学课件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斜照
夕阳
夕阳斜照在江面上。
江水一半呈碧绿色, 一半呈红色。
碧绿色
可爱
九月初三夜是在 什么季节的夜晚?
深秋的夜晚是多 么可爱啊!
深秋的夜晚可爱 在什么地方呢?
似:好像。 真珠:即珍珠。
露似真珠月似弓
闭上眼睛欣赏体会后两句诗的美丽意境。
小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这首诗向我们勾画了夕阳西下的傍晚江 上美景,同时也描述了深秋夜晚月光下的江 边迷人的景色,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美好迷人 的境界,让我们再一次闭上眼睛回味诗中美 丽的意境。
作业
1
本次所学知识总结在归纳本上。
2
放学前完全课后练习第1、2题。
处处留心皆学问, 四时景物皆成趣!
[]
导入
暮 江唐

吟居 易
白居易是我国唐代最 著名的三大诗人之一,他 和李白、杜甫一样写下了 许多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公元822年,朝廷政治 昏暗,白居易离开朝廷后 顿感轻松惬意,在赴杭州 任 刺吏途中写下了《暮江 吟》。
这首诗的题目是《暮江吟》,我们从这个题目 中能获得哪些信息呢?
暮:日暮,黄昏时分。点明了时间。 江:点明了地点。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谢谢观 看 多提宝贵建议
下课啦!

暮江吟PPT课件4

暮江吟PPT课件4

古文识字
(吟)

低声自言自语。
/走近作者
白居易,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他一 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最为有名,其诗作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 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新知讲解
《暮江吟》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描绘了两幅幽美的画面:
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 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新知讲解
多么美丽的江景图啊象,将这幅幽美的江景图描绘出来吧!
可爱
真珠珍:珠
2、诗中作者把( 露珠 )比作( 珍珠 ),把( 月亮 )比作(

切的比喻,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形象的描写了江边美丽的月色景色,表达了诗人( 愉悦
3、晶莹的露珠还像什么?写一个比喻句。
),两个贴 )的心情。
晶莹露珠像一颗颗钻石在草茎和树叶上闪闪发亮。
/课堂总结
《暮江吟》
《暮江吟》将大自然中的两幅优美的画 面组合在一起,一幅绚烂,一幅清雅, 表达了作者远离朝廷之后轻松愉悦的心 情,同时也蕴含着他对大自然的喜爱和 赞美之情。
1、雨后却( 斜阳
),杏花零落香。 (温庭筠《菩萨蛮》)
2、浮云游子意,( 落日
)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3、( 夕阳
)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9 古诗三首之《暮江吟》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9 古诗三首之《暮江吟》公开课课件

朗读指导 9 暮江吟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详细描写 夕阳下江面的颜色,体现出诗人观察之细致, 心情之闲适,读的时候要放慢速度,把这种闲 适的心情表现出来。后两句是特写,写出了九 月初三夜露和月的样子,表达出诗人的喜爱之 情,读的时候要把这种喜爱之情体现出来。
品味诗歌 9 暮江吟
暮江吟
这首诗的题目是《暮江吟》,我们从这
书写指导 9 暮江吟
“暮”字上下宜紧凑, “艹”的横要平直。
9 暮江吟
“吟”字“口”小偏 上,“今”撇捺伸展。
9 暮江吟
mù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sè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古诗诵读 9 暮江吟
读诗,并划分节奏。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铺”字可否换成“照、射”等字?为什么? “铺”是动词,形象地写出了夕阳贴着水面
斜射的场景,非常平缓柔和,给人以亲切、闲 适之感。而其他词语很难表现出这样的意境。
半江瑟瑟半江红 在夕阳的映照下,江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句话写出了夕阳下江水的颜色,奇幻、 美妙,令人称奇。
9 暮江吟
可爱
可怜九月初三夜
“可怜”一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9 暮江吟
哪些景物让诗人觉得可爱呢?
露似真珠月似弓
露珠——真珠
月——弓
露珠 月亮
怎样的露珠、月亮让诗人觉得可爱呢?
露似真珠
月似弓
9 暮江吟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点明了 露珠和月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它们的喜 爱之情。
9 暮江吟
9 暮江吟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古诗三首》 课件(共64张PPT)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古诗三首》 课件(共64张PPT)
01 暮江吟 02 题西林壁 03 雪梅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目录
题西林壁
01 暮江吟 02 题西林壁 03 雪梅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目录
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01 暮江吟 02 题西林壁 03 雪梅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目录
苏轼(1037—1101年),字子 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 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与其父 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 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 ,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为“唐 宋八大家”之一。著有《苏东坡全集 》和《东坡乐府》等。
目录
暮江吟
01 暮江吟 02 题西林壁 03 雪梅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目录
暮江吟
暮江吟
01 暮江吟 02 题西林壁 03 雪梅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目录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 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 炭翁》《琵琶行》等。
暮江吟
01 暮江吟 02 题西林壁 03 雪梅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目录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
01 暮江吟 02 题西林壁 03 雪梅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目录
课堂练习
01 暮江吟 02 题西林壁 03 雪梅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目录
一、将古诗补充完整。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 红 )。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6 古诗三首:暮江吟|语文S版 (共24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6 古诗三首:暮江吟|语文S版 (共24张PPT)

2、诗中哪些景物说明了时间的变化? 答:诗中残阳、露、月说明了时间的变化。
3、从“可怜”一词可以看出这首诗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 爱之情。
拓展延伸
同样是歌颂明月,却可以用 “美”和“静”来表达。其实古 往今来,一轮明月曾让无数文人 墨客不惜笔墨,我们来看一下与 月亮有关的古诗。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暮:傍晚,黄昏的时候。 吟:吟咏,歌唱。
暮江吟:吟咏傍晚江边的景色。
分小组讨论:
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哪 些景物?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残阳:夕阳,快要落山的太阳。 铺: 展开,铺展。这里是斜照的意思。
瑟瑟: 碧绿的颜色。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 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露似真珠月似弓。
似:好像。 真珠:即珍珠。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人在这里把天上地上的两种景象压 缩在诗里,通过对“露”和“月”的视觉形 象的描写,创造出秋夜一派和谐宁静的意境。
这句诗的意思是:
九月初三这个夜晚是多么可爱啊,岸边草 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而升起 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
看古诗,翻译诗句
暮江吟
残阳:夕阳。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瑟瑟:碧绿
可怜:可爱。 可怜九月初三夜,的颜色。
露似真珠月似弓。 前进
一道残阳铺水中,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 太阳,铺展在江水之上。
半江瑟瑟半江红。夕阳照映下的江水一半是 碧绿色的,一半是红色的。
可怜九月初三夜,九月初三的夜晚是多么 的可爱啊!
写作背景

7511古诗二首《暮江吟》PPT课件

7511古诗二首《暮江吟》PPT课件
18
• 白居易(772年~ 846年),汉族,字 乐天,晚年又号香山 居士,我国唐代诗人
•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 形式多样,语言平易 通俗,有“诗魔”和 “诗王”之称。
19
1、读熟练
20
2、猜意思
残阳: 落山的太阳光。 铺: 映射到水中。 瑟瑟: 原义为碧色珍宝,此指碧绿色。 可怜: 可爱。
21
5
第二单元 6
新古诗学习方法
顺口溜: 初读解题知作者;细读赏析明诗意; 诵读想象悟诗情
• 1、读熟练 • 2、猜意思 • 3、提疑问 • 4、背熟练
7
鸟 鸣 涧
8
1、初读解题知作者
• 鸟鸣涧 • 鸣:鸟叫 • 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
这首诗是王维《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 皇甫岳,王维的朋友,诗人为云溪之景所醉, 连续写下了五首诗。
9
• 王维生于公元701年,字 摩诘,汉族,唐朝诗人, 外号“诗佛”。今存诗 400余首。王维精通佛学, 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 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 书,这是王维名和字的由 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 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 精通。受禅宗影响很大。
• 苏轼曾说:“味摩诘 之诗,诗中有画;观摩 诘之画,画中有诗。
才能安静的欣赏一切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
然的热爱之情。
15
16
17
初读解题知作者
• 暮江:黄昏傍晚时分的江边 • 吟:古代一种诗体
《暮江吟》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当时朝廷政治 昏暗,诗人品尽了朝官的尔虞我诈滋味,自求外任。
该诗从侧面反映出了作者离开朝廷后轻松畅快的心情。诗人在 这首诗中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 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背景
此诗大约是822年(长庆二年)白居易 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当时朝廷政治 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 味,自求外任。该诗从侧面反映出了作者离 开朝廷后轻松畅快的心情。诗人在这首诗中 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 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 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赏析
构思妙绝,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 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 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 夜色。诗句中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 也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 放情绪和个性色彩。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残阳:夕阳,快要落山的太阳。 铺: 展开,铺展。这里是斜照的意思。 瑟瑟: 碧绿的颜色。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 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2、诗中哪些景物说明了时间的变化? 答:诗中残阳、露、月说明了时间的变化。 3、从“可怜”一词可以看出这首诗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 爱之情。
• • • • • • •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想必大家意犹未尽吧。在这 里向同学们推荐一些与明月有关 的古诗。 李白《关山月》 苏轼《中秋月》 李商隐《霜月》 白居易《江楼月》……
武汉天工汽车改装: 信诺嘉捷:/ 忠博汽车培训:/ 九天药品批发网:
暮江吟 (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看注释,翻译诗句
①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 边所作的诗。吟,古代一种诗 体。 ②残阳:落山的太阳光。 ③瑟瑟:原义为碧色珍宝, 此指碧绿色 。 ④怜:可爱。 ⑤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 三 ⑥真珠:即珍珠。诗中的 真是真假的真,而并非珍珠的 珍。 ⑦月似弓:上弦月,其弯 如弓。
似:好像。 真珠:即珍珠。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人在这里把天上地上的两种景象压 缩在诗里,通过对“露”和“月”的视觉形 象的描写,创造出秋夜一派和谐宁静的意境。 这句诗的意思是:
九月初三这个夜晚是多么可爱啊,岸边草 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而升起 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
字乐天,号香山 居士,我国唐代伟大 的现实主义诗人。他 的诗歌题材广泛,形 式多样,语言平易通 俗,有“诗魔”和 “诗王”之称。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唐代著名诗人。字 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 中进士后任左拾遗,后被贬为江州司马,晚 年任杭州、苏州刺史和太子少傅等职。他目 击当时日益腐朽的政治,比较接近劳动人民, 了解他们的痛苦生活。他的诗歌反映现实生 活,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人 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文字通俗易懂,流传 较广。著有《白氏长庆集》等。
吟 残 瑟 露 怜
yí n cán sè lù lián
暮:傍晚。 吟:歌颂 。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歌朗读
暮江 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思考
1、把第一句中“一道残阳铺水中”的 “铺”改“照”,好不好?为什么?
答:不好。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 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 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 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 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 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 安闲的感觉。
一道残阳铺水中,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 太阳,铺展在江水之上。
半江瑟瑟半江红。 夕阳照映下的江水一半是 碧绿色的,一半是红色的。 可怜九月初三夜, 九月初三的夜晚是多么 的可爱啊! 露似真珠月似弓。 露水像珍珠一样,新月 像一把弯弓。
夕阳西下
暮江吟
新月东升
对大自然的 热爱之情
中心思想
《暮江吟》这首诗 描写了深秋时节,从傍 晚到夜幕降临时江上的 奇丽景色,表达了作者 热爱自然美景,热爱祖 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以及作者对暮江美景的 喜爱之情 。
句解段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诗人抓住了傍晚夕阳斜射下的江面上呈 现出的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 粼、光色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 这句诗的意思是:
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 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一半是碧绿的, 一半是鲜红的。
可爱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