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式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式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式

请牢记以下汉语句子结构图: (定)主+(状)谓+(定)宾 (补)

这是讲述一切语法知识的根本!

一、定语后置

我们知道,定语(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是用来限制或修饰中心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一般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这是古今汉语的共同规律。但在古汉语里,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把它放到中心词的后面,这种语法现象就称为定语后置。

形式变为:主(定)+谓+宾或者:主+谓+宾(定)

定语后置一般有标志性的词语。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把它归结为四种常见的形式:

1.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例如:

①(古)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今)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②(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今)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就为他的人民忧虑,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替他的君主担忧。

分析:

①②句中的中心词分别是“爪牙”、“筋骨”、“庙堂”、“江湖”,后置定语分别是“利”、“强”、“高”、“远”,四个“之”是定语后置句的标志,无实在意义。

2.中心词+之(而)+后置定语+者

例如:

③(古)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今)能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要吃一担粮食。

④(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惠王下》)

(今)这四种人,是天下无依无靠的走投无路的老百姓。

⑤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分析:

③④句中的中心词分别是“马”、“穷民”,后置定语分别是“千里”、“无告”,标志性的词语分别是“之……者”、“而……者”,其中的“者”相当现代汉语中联系定语和中心词的结构助词“的”。

3.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例如:

⑥(古)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

(今)村里好事的少年,养了一只蟋蟀。

⑦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

分析:

⑥句中的中心词是“少年”,后置定语是“好事”,“者”是标志性词语。

4.中心词+数量词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例如:

⑧(古)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

(今) (他)曾经送给我一只用桃核雕刻的小船。

⑨ 为人五,为窗八,……为字三十有四

分析:

⑧句中的“一”作“核舟”的定语。

另外,辨识定语后置要注意两点:一是表示领属性的定语(如“永州之野产异蛇”)不能后置,只有一般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时间、处所、数量等修饰性定语才能后置。二是要注意把定语后置和

某些表面上相类似的语言形式区别开来。例如:

⑨村中少年好事 (定语+主语+谓语+宾语)

⑩村中少年之好事者 (定语后置)

⑾村中少年之好事(主语与谓语之间加了一个结构助词“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小结:

总而言之,我们如果灵活的把握了定语后置的特点、四种常见的形式以及要注意的两点,那么,就能快速辨识定语后置这种特殊句式。

二、宾语前置

(一)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一般有两种类型:

一是动词前面有“不”“未”“毋”等否定副词的否定句,例如:

1、《石钟山记》:“古之人不余欺也。”(“不余欺也”应理解成“不欺余也。”)

2、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3、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二是以否定性无定代词作主语的否定句,例如:

1、《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2、《论语》:子曰:“莫我知也夫!”

3《韩非子》: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4、《史记》: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

(二)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一是文言文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代词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1、《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

解为“操何”。)

2、《鸿门宴》:沛公安在?

3、《韩非子》:公曰:“太师谁撞?”

4、《公羊传》:盗者孰谓?谓阳虎也。

5、《论语》:吾谁欺?欺天乎?

6、《论语》: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

二是疑问代词充当介词的宾语,一般也放在介词前面,谓介词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1、《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2、《孟子离娄下》:君谁与守?

3、《孟子梁惠王下》:君奚为不见孟轲也?

4、《墨子尚贤中》:请问天下之贤人,将何自至乎王公大人之侧哉?

(三)宾语提前加“之”、“是”复指

在古代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宾语,可以把它提到动词或介词前面,并在提前了的宾语后面加代词“是”“之”复指。

1、动词宾语提前加“之”或“是”复指。例如:

(1)寡君其罪之恐,敢与知鲁国之难?(我们君王正担心他自己的罪过,哪里敢过问鲁国的困难呢?“其罪之恐”,就是“恐其罪”,为了强调宾语“其罪”,把它提到动词“恐”的前面,并加“之”复指。)

(2)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

(3)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

(4)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商君书更法》

注意:这种动词的宾语提前加“之”、“是”复指的句法,有时

还在提前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表示范围的副词“唯”或“惟”字,构成“唯(惟)……是……”或“唯(惟)……之……”的句式。例如:(1)率师以来,惟敌是求。《左传》

(2)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荀子荣辱》

(3)现代汉语中的“唯你是问”“惟利是图”“唯亲是任”等词语,就是这种句法的遗留。

2、介词宾语提前,加“之”、“是”复指。例如:

(1)叔仲昭伯曰:“我楚国之为,岂为一人行也?”(一人,指楚康王。)(《左传》)

(四)介词“以”的宾语的提前

在古代汉语里,为了强调介词“以”的宾语,可以把宾语无条件地提到“以”字的前面,例如:

(1)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史记》

(2)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下》)

(3《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

(4)若晋君朝以入,则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则朝以死。唯君裁之。《左传》

(5)师服曰:“吾闻国家之立本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左传》)

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亚父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亚父面向南坐。”

练习:请判断以下语法现象,说出是哪种宾语前置

1、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宋濂《送东阳马生序9)

2、子何恃而往? (彭端淑《为学》)

3、不然,籍何以至此? (司马迁《鸿门宴》)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5、唯利是图

6、王问:“何以知之?”

7、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

8、余是以知之。

9、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10、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三、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说)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以表示比较强烈的感叹语气或突出疑问的重点。如: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实际上是“汝之不惠甚矣!”

2、贤哉,回也!(《论语》)

3、管子曰:“子邪,言伐莒者?”(《吕氏春秋重言》)

4、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论语颜渊》)

5、伯鱼之母死,期而犹哭。夫子问之,曰:“谁与,哭者?”(《礼记檀弓》)

6、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分析:这些感叹句或疑问句中的谓语为了突出感叹的强烈或疑问的重点,都把它们提到句子主语的前面。这些提前的谓语也可以全都回到句中原来的位置上去,不过所表示的感叹语气不如提前强烈,疑问的重点不如提前突出。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式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式 请牢记以下汉语句子结构图: (定)主+(状)谓+(定)宾 (补) 这是讲述一切语法知识的根本! 一、定语后置 我们知道,定语(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是用来限制或修饰中心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一般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这是古今汉语的共同规律。但在古汉语里,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把它放到中心词的后面,这种语法现象就称为定语后置。 形式变为:主(定)+谓+宾或者:主+谓+宾(定) 定语后置一般有标志性的词语。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把它归结为四种常见的形式: 1.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例如:①(古)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今)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②(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今)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就为他的人民忧虑,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替他的君主担忧。 分析: ①②句中的中心词分别是“爪牙”、“筋骨”、“庙堂”、“江湖”,后置定语分别是“利”、“强”、“高”、“远”,四个“之”是定语后置句的标志,无实在意义。 2.中心词+之(而)+后置定语+者 例如: ③(古)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今)能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要吃一担粮食。 ④(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惠王下》) (今)这四种人,是天下无依无靠的走投无路的老百姓。 ⑤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分析: ③④句中的中心词分别是“马”、“穷民”,后置定语分别是“千里”、“无告”,标志性的词语分别是“之……者”、“而……者”,其中的“者”相当现代汉语中联系定语和中心词的结构助词“的”。 3.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例如: ⑥(古)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 (今)村里好事的少年,养了一只蟋蟀。 ⑦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 分析: ⑥句中的中心词是“少年”,后置定语是“好事”,“者”是标志性词语。 4.中心词+数量词: 例如: ⑧(古)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 (今) (他)曾经送给我一只用桃核雕刻的小船。 ⑨为人五,为窗八,……为字三十有四 分析: ⑧句中的“一”作“核舟”的定语。 另外,辨识定语后置要注意两点:一是表示领属性的定语(如“永州之野产异蛇”)不能后置,只有一般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时间、处所、数量等修饰性定语才能后置。二是要注意把定语后置和某些表面上相类似的语言形式区别开来。例如: ⑨村中少年好事 (定语+主语+谓语+宾语) ⑩村中少年之好事者 (定语后置) ⑾村中少年之好事 (主语与谓语之间加了一个结构助词“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小结:

文言文倒装句类型

文言文倒装句类型 【篇一:文言文倒装句类型】 一、主谓倒装。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 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 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 主语前面。 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 二、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 词之后,有如下几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a 介宾倒装例:孔文子何 以谓之“文”也?“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可译为“为什么” 微斯人, 吾谁与归?“吾谁与归”是“吾与谁归”的倒装,可译为“我和谁同道呢?” b谓宾倒装例:何有于我哉?“何有”是“有何”的倒装。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时,一般放在谓语的前面。可译为“有哪一样”。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 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 宾语前置的标志。 2、文言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例:僵卧孤村不自哀“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装,可译为“不为自己感到悲哀”。“自”, 代词,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一、主谓倒装。主谓倒装也叫谓语 前置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 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 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 二、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 词之后,有如下几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 也是前置的。a 介宾倒装例: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可译为“为什么” 微斯人,吾谁与归?“吾谁与归”是“吾 与谁归”的倒装,可译为“我和谁同道呢?” b谓宾倒装例:何有于我哉?“何有”是“有何”的倒装。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时,一般 放在谓语的前面。可译为“有哪一样”。

文言文中的四种倒装句

文言文中的四种倒装句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包括四种,两个前置句和两个后置句,即宾语前置句,谓语前置句(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句子成分的位置,除了表达的特殊需要外,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的位置,在古今汉语中是一致的。就宾语来说,在一般情况下是在谓语之后。但是,在文言文中的几种特定情况下,宾语却在动词或介词之前,这已成为固定形式,这就是“宾语前置”。现代汉语中也有不少倒装句,但古代汉语中的倒装句,形式更多,格式也更固定。 一、宾语前置句 文言文中,宾语可以前置(即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的前置 表示否定的句子叫否定句,一般带有否定副词“不”“毋 (无)”“未”“弗”“勿”“否”“非”或否定动词“无”,或否定代词“莫”。 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是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的两个必要条件。 基本格式如下: [否定词+代词宾语+动词] 例: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经?郑风?蹇裳》)——你不思念我,难道没有别人思念我? [否定词+代词宾语+插入成分+动词] 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没有谁能抵御它。 [ 否定词+插入成分+代词宾语+动词] 例:莫肯之为。(《吕氏春秋?不苟》)——没有谁肯干这件事。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的前置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是疑问句中宾语前置的两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疑问句,一般要有疑问词的帮助发出疑问才能构成。疑问词分为疑问代词和疑问语气词。疑问代词有谁、孰、何、安、奚、恶、胡、曷等,疑问语气词有乎、诸、邪、哉等。

主要格式如下: [疑问代词宾语+(能愿动词)+动词](疑问代词做动词的宾语必须前置) 例: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我欺骗谁呢?欺骗天吗? [疑问代词宾语+介词] 例:何为不去也?(《苛政猛于虎》)——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 (3)一般句式中动词的代词宾语的前置 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先秦古籍里。 其特点是:代词宾语+动词 例:民献有十夫予翼。(《尚书?大诰》)——民间贤人有十个协助我。 (4)一般句式中介词宾语的前置 为了强调介词的宾语,将宾语提到介词的前面,构成宾语+介词格式。 例1: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概括它,叫做:思想内容没有邪恶的。 例2: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史记?项羽本纪》)——楚国的战士没有什么人不是用一个抵挡十个的。 以上两个例句的“一言”和“一”做介词“以”的宾语,前置以后,就突出强调宾语“一言”和“一”。 值得注意的是代词“自”做动词、介词的宾语必须前置,这是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一种情况,不多见。例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回答说:“宁可相信尺码,不相信自己(的脚)啊。” (5)宾语前置的标志——“之”“是”等 宾语提到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可以在宾语的后面加助词 “之”“是”“为”“来”“焉”等做标志。 例:何不可之有?(《左传?昭公五年》)——有什么不可? 二、谓语前置句(主谓倒装句) 按照现代汉语的语序规则,主语和谓语的次序,通常是主语在前,

文言文倒装句

文言文倒装句 倒装句有下面几种情况 一、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二、定语后置(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三、宾语前置(宾语置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复习重点) 四、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状语处在动词谓语之后)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①子耶,言伐莒者?(言伐莒者,子耶?) ②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 ③美哉室!(室美哉!) ④大哉,尧之为君也!(尧之为君也,大哉!) ⑤灼灼其华。(其华灼灼) 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 ⑦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也!“在安”,宾语前置) ⑧美哉,我少年中国!(我少年中国,美哉!) 以上例子分别体现了谓语前的三种情况:①⑦疑问句;②③④⑧感叹句;⑤⑥旧诗词合韵律。 2、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宾语前置。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 ②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肯顾我) ③我无尔诈,尔无我虞。(我无诈尔,尔无虞我) ④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时人莫许之) ⑤先生……肩举驴上,而狼未之知也。(而狼未知之也) ⑥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忌不信自)

文言文句式中的倒装句

文言文句式中的倒装句 文言文句式中的倒装句 在平日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文言文,肯定对文言文很熟悉吧?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你知道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文言文句式中的倒装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例: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3)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例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例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例3: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4)介宾结构后置 A、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例:何有于我哉?全句为于我有何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

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B、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 例:屠惧,投以骨。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扔给它。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装,介宾结构以尉首后置,可译为用将尉的头来祭祀。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可译为用文字来记述。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 文言文倒装句分类及例句 主谓倒装(谓语前置,主语后说) (1)甚矣,汝之不惠! ——汝之不惠,甚矣! 《愚公移山》 (2)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3)“汝之不惠”和“公子能急人之困”是主语,“甚矣”和“安在”是谓语。主语先说的情况多用于感叹句或疑问句。 状语和补语后置,也叫介词结构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作状语的介词结构总是放在谓语前面,起修饰限制作用,但在古汉语中,经常把这个作状语用的介词结构安置到谓语后面(即现代汉语的补语位置),而实际上起的又非补语作用。这最常见的有两种情况: ①“于”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都后置,如“战[于长勺]”;“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等;只有少数例外。 ②“以”组成的介词结构,多数后置,如“何不试之[以足]”;少数不后置,如“[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 例如: ①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请奉命于孙将军求救《赤壁之战》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虽才于世高《张衡传》

文言文倒装句常见句式解析

倒装句 现代汉语语序一般以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状语在前,动词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如果这种顺序被颠倒,就成为“倒装句”。文言文 的语序倒装主要有四种: A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在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B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候,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C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的后面。 D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 A主谓倒装。 1、渺渺兮予怀。—“渺渺”是主语“予怀”的前置谓语,译:我的心想得很远很远啊。(《赤壁赋》) B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提前: 1、何为其然也?—(何为是为何的倒装)译:为什么箫声这么悲凉呢?(《赤壁赋》) 2、而今安在哉?—(安在是在安的倒装)译:现在在哪里呢?(《赤壁赋》) 3、而又何羡乎?—(何羡是羡何的倒装)译:又羡慕什么呢?(《赤壁赋》) 4、不然,籍何以至此。—(何以是以何的倒装)译:不如此,我怎么会这 样?(《鸿门宴》) 5、今日之事何如?—(何如是如何的倒装)译:今天的事情怎么样?(《鸿门宴》) 6、客何为者?—(何为是为何的倒装)译:客人是干什么的?(《鸿门宴》) 7、大王来何操?—(何操是操何的倒装)译: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鸿门宴》) 8、沛公安在?—(安在是在安的倒装)译:沛公在哪里?(《鸿门宴》)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 1、及时相遣归。—(相遣归是遣归相的倒装)译:趁早送我回娘家。(《孔雀东南飞》

2、嬉戏莫相忘。—(相忘是忘相的倒装)译:游戏时不要忘了我。《孔雀东南飞》 3、誓天不相负。—(相负是负相的倒装)译:我指天发誓,绝不会辜负你。《孔雀东南飞》 4、好自相扶将。—(相扶将是扶将相的倒装)译:好好侍奉婆婆。《孔雀东南飞》 5、还必相迎取。—(相迎取是迎取相的倒装)译:那时一定去接你。《孔雀东南飞》 6、久久莫相忘!—(相忘是忘我的倒装)译:永远不要忘记我啊!《孔雀东南飞》 7、君既若见录。—(见录是录我的倒装)译:您既然如此惦记我。《孔雀东南飞》 8、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自意是意自的倒装)译:但是我没有料到自己能先进入关中(《鸿门宴》) 用“之”“是”把宾语提到前边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式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式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式 请牢记以下汉语句子结构图: (定)主+(状)谓+(定)宾 (补) 这是讲述一切语法知识的根本! 一、定语后置 我们知道,定语(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是用来限制或修饰中心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一般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这是古今汉语的共同规律。但在古汉语里,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把它放到中心词的后面,这种语法现象就称为定语后置。 形式变为:主(定)+谓+宾或者:主+谓+宾(定) 定语后置一般有标志性的词语。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把它归结为四种常见的形式: 1.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例如: ①(古)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今)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②(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今)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就为他的人民忧虑,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替他的君主担忧。 分析: ①②句中的中心词分别是“爪牙”、“筋骨”、“庙堂”、“江湖”,后置定语分别是“利”、“强”、“高”、“远”,四个“之”是定语后置句的标志,无实在意义。 2.中心词+之(而)+后置定语+者 例如: ③(古)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今)能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要吃一担粮食。

④(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惠王下》) (今)这四种人,是天下无依无靠的走投无路的老百姓。 ⑤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分析: ③④句中的中心词分别是“马”、“穷民”,后置定语分别是“千里”、“无告”,标志性的词语分别是“之……者”、“而……者”,其中的“者”相当现代汉语中联系定语和中心词的结构助词“的”。 3.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例如: ⑥(古)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 (今)村里好事的少年,养了一只蟋蟀。 ⑦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 分析: ⑥句中的中心词是“少年”,后置定语是“好事”,“者”是标志性词语。 4.中心词+数量词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 例如: ⑧(古)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 (今) (他)曾经送给我一只用桃核雕刻的小船。 ⑨ 为人五,为窗八,……为字三十有四 分析: ⑧句中的“一”作“核舟”的定语。 另外,辨识定语后置要注意两点:一是表示领属性的定语(如“永州之野产异蛇”)不能后置,只有一般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时间、处所、数量等修饰性定语才能后置。二是要注意把定语后置和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式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式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王─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包括四类:主谓倒装、宾语前置、介詞结构后置、定语后置。 一:主谓倒装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实际上是“汝之不惠甚矣!” 二: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无乃而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 ”,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以的宾语往往前置 如:“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三、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等。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四:介词结构后置(介词结构一般作状语)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 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 还有一种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

高考语文文言文中四类倒装句式

文言倒装句四大类型: (1)宾语前置句 (2)定语后置句 (3)主谓倒装句 (4)介词结构后置句 宾语前置句 【定义】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特定条件下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这样就形成了宾语前置。 【类型】1.疑问代词充当宾语前置 【特征】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当“谁、孰、何、曷、害、奚、安、焉、胡”等疑问代词作宾语时,要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 【实例】 (1)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译文:我欺骗谁?欺骗天吗?] (2)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译文:王者是指谁?指文王呢。] (3)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 [译文:它将要往哪里去呢?] (4)何由知吾可也? [译文:从哪里知道我可以呢?] (5)汝安从知之?(《汉书·黥布传》) [译文:你从什么地方了解他呢?] (6)胡为至今不朝也?(《战国策·齐策四》) [译文:为什么到现在还不让他上朝呢?] 【类型】2.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前置 【特征】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非、否”等等否定词。 【实例】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译文: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要担心不了解别人。] (2)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韩非子·五蠹》) [译文:我有年老的父亲,我若死了,没有谁养活他。] (3)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译文: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 (4)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译文:七十岁的老人穿绸吃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做到这样却不能成为王的,没有这种事情呢。] 【类型】3. 宾语前置时,动词和宾语之间插入“之”、“之为”、“是”、“焉”等字作标志。 【重要特征】宾语是代词时,一般只能用“之”作前置标志。后来,形成了一种凝固格式“是之谓”、“此之谓”,有时可以活译为“这叫做”。 【实例】 (1)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 [译文:姜氏有什么满足呢?]

文言文中三种倒装句

文言文中三种倒装句 1、主谓倒装(谓语前置,主语后说) (1)甚矣,汝之不惠! ——汝之不惠,甚矣! 《愚公移山》 (2)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3)“汝之不惠”和“公子能急人之困”是主语,“甚矣”和“安在”是谓语。主语先说的情况多用于感叹句或疑问句。 2、状语和补语后置,也叫介词结构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作状语的介词结构总是放在谓语前面,起修饰限制作用,但在古汉语中,经常把这个作状语用的介词结构安置到谓语后面(即现代汉语的补语位置),而实际上起的又非补语作用。这最常见的有两种情况: ①“于”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都后置,如“战[于长勺]”;“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等;只有少数例外。 ②“以”组成的介词结构,多数后置,如“何不试之[以足]”;少数不后置,如“[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 例如: ①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请奉命于孙将军求救《赤壁之战》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虽才于世高《张衡传》

③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于南亩之农夫多《阿房宫赋》 ④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以帷幕裹(之) 《赤壁之战》 ⑤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饰(之) 《张衡传》 3、介词短语倒装句 (1)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2)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 (3) 皆不可限以时月。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采草药》) (4)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崤之战》) (5)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介宾短语“于富者”置于谓语“语”之后) (6)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文言文倒装句句式

文言文倒装句句式 文言文倒装句句式1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主谓倒装 例: 甚矣,汝之不惠(甚矣)——《愚公移山》 (二)宾语前置 例: 何陋之有(有何陋)——《陋室铭》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所思何)——《木兰诗》 何苦(何)而不平——《愚公移山》 会宾客大宴(大宴宾客)——《口技》 菊之爱(菊),陶后鲜有人——《爱莲说》 莲之爱(莲),同与者何人——《爱莲说》 牡丹之爱(牡丹),宜乎众矣——《爱莲说》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之)——《送东阳马生序》 微斯人,吾谁与(谁)归——《岳阳楼记》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之)也——《满井游记》 时人莫之许(之)——《隆中对》 宋何罪之有(何罪)——《公输》 万钟于我何加(何)焉——《鱼我所欲也》 何以(何)战——《曹刿论战》 文言文倒装句句式2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例如: 《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

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可以不负戴于道路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举所佩玉抉以示之者三。《鸿门宴》《史记》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虽董之以严刑,振(震)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孰与君少长?——与君孰少长? 《鸿门宴》《史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荀子》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荀子》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韩愈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史记》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邶风?静女》《诗经》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苏轼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苏轼 柱以白壁,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晶。《柳毅传》李朝威命坐于灵虚之下。《柳毅传》李朝威 文言文倒装句句式3 (1)谓语提前句 谓语:谓语是对主语动作或状态的陈述或说明,指出做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谓语动词的位置一般在主语之后。 文言文中有的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这是句子的常式,但有时为了突出谓谏或表达某种感情,也可以把主语谓语的顺序颠倒过来。 如:甚矣,汝之不惠(慧);美矣哉,我少年中国;甚矣哉,为欺也! (2)宾语前置句 宾语:宾语,又称受词,是指一个动作(动词)的接受者。

文言文倒装句句式

文言文倒装句句式 文言文倒装句句式 文言文倒装句句式1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主谓倒装 例: 甚矣,汝之不惠(甚矣)——《愚公移山》 (二)宾语前置 例: 何陋之有(有何陋)——《陋室铭》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所思何)——《木兰诗》 何苦(何)而不平——《愚公移山》 会宾客大宴(大宴宾客)——《口技》 菊之爱(菊),陶后鲜有人——《爱莲说》 莲之爱(莲),同与者何人——《爱莲说》 牡丹之爱(牡丹),宜乎众矣——《爱莲说》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之)——《送东阳马生序》 微斯人,吾谁与(谁)归——《岳阳楼记》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之)也——《满井游记》 时人莫之许(之)——《隆中对》 宋何罪之有(何罪)——《公输》 万钟于我何加(何)焉——《鱼我所欲也》 何以(何)战——《曹刿论战》 文言文倒装句句式2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例如:

《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可以不负戴于道路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举所佩玉抉以示之者三。《鸿门宴》《史记》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虽董之以严刑,振(震)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孰与君少长?——与君孰少长? 《鸿门宴》《史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荀子》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荀子》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韩愈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史记》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邶风?静女》《诗经》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苏轼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苏轼 柱以白壁,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晶。《柳毅传》李朝威命坐于灵虚之下。《柳毅传》李朝威 文言文倒装句句式3 (1)谓语提前句 谓语:谓语是对主语动作或状态的陈述或说明,指出做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谓语动词的位置一般在主语之后。 文言文中有的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这是句子的常式,但有时为了突出谓谏或表达某种感情,也可以把主语谓语的顺序颠倒过来。 如:甚矣,汝之不惠(慧);美矣哉,我少年中国;甚矣哉,为欺也! (2)宾语前置句

文言文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如何说课 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根据。从说课的内容和性质来看,它同备课、上课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有其特具特色。这里择其主要特点作一介绍。 一、说理性 备课,可以从教案看出“怎样教”;上课,可以从课堂教学看出“怎样教”。而说课不仅要说出“怎样教”,还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要让听者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是说课区别于备课、上课,形成独有特征的主要方面。 说课要求教师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分别阐述,而且特别强调说出每一部分内容的为什么,即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知识去阐明道理。 二、科学性 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教学的矛盾和问题。教师必须遵循教学原则去设计教学程序,教材的处理、挖掘及传达程度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思想性。 三、高层次性 由于听课的对象是懂教材、熟业务并具有一定教研水平的领导和教师,所以,我们要学习先进的教改经验和教学方法,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充实说课理论依据,特别是对教材的处理,教法的选择,板书的设计,语言的推敲,比以往备课更为精心,教学结构更趋合理。 四、预见性 说课要求教师不仅讲出怎样教,还要说出学生怎样学。所以,说课者要对所教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水平、学习态度、思想状况、心理特点、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估计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会有什么困难,说出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解决的办法。说课者还要说出自己设计提问的关键问题,估计学生如何回答,教师应该怎样处理。 一、说教材 1.说教材内容 包括题目,在第几册、第几单元,单元训练重点、地位、教材的前后联系,有时还要简单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 说教材内容时可以多说,也可少说,可按上面介绍的顺序说,也可打破顺序说,要因教材而定。 2.说教材目的要求

文言文倒装句5大类型汇总

文言文倒装句5大类型汇总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式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主谓倒装 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介词结构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 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状语后置 介词“以”“于”“乎”“自”等后面带上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短语。 这种介宾短语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前边充当状语,在古代汉语中,却多数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充当补语。 初中文言文常见倒装句汇总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主谓倒装

例: 甚矣,汝之不惠(甚矣)——《愚公移山》 (二)宾语前置 例: 何陋之有(有何陋)——《陋室铭》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所思何)——《木兰诗》 何苦(何)而不平——《愚公移山》 会宾客大宴(大宴宾客)——《口技》 菊之爱(菊),陶后鲜有人——《爱莲说》 莲之爱(莲),同与者何人——《爱莲说》 牡丹之爱(牡丹),宜乎众矣——《爱莲说》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之)——《送东阳马生序》 微斯人,吾谁与(谁)归——《岳阳楼记》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之)也——《满井游记》时人莫之许(之)——《隆中对》 宋何罪之有(何罪)——《公输》 万钟于我何加(何)焉——《鱼我所欲也》 何以(何)战——《曹刿论战》 忌不自信(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三)介词结构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例: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式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式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是指句中的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完全相同,通常为了强调或突出某个词语而颠倒原有语序。根据倒装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完全倒装 谓语前置:主语+谓语+宾语 例如:孜孜焉唯进修是急。(《问说》) 宾语前置:(宾语)+谓语+(主语)+名词性偏正结构 例如: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 定语后置:中心词+之+定语+者 例如:村中少年好事者。(《聊斋志异·促织》) 介词结构(介宾短语)后置:动词+以+宾语 例如:战于长勺。(《左传·庄公十年》) 2.局部倒装 定语前置:形容词性词语+之+名词 例如: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介词结构(介宾短语)前置:之+以+名词(短语) 例如: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3.特殊倒装 主谓倒装: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例如: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宾语省略句: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例如:沛公安在?(《鸿门宴》) 状语后置:在介词结构作状语的句子中,介词结构放在句末,状语放在动词之前。例如: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

定语后置:在“之者”结构中,“之”起结构助词作用,没有实在意义,“者”起辅助性作用,放在被修饰词的后面,即定语后置。例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4.固定结构中的倒装现象 在古汉语中,有些固定结构中的词序与现代汉语不同,如“是以”结构(因此)、“虽然”结构(虽然)、“即使”结构(即使)等。例如: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唐雎不辱使命》)/ 即使一人誉之,一人毁之,然终于无誉无毁。(《进学解》) 这些倒装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已经逐渐消失,但在古汉语中却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掌握这些倒装句式对于理解古文的意思和文意至关重要。除了上述常见的倒装句式外,还有一些较为少见的倒装现象,如主谓之间有停顿的句子、省略句、判断句等,也需要适当了解。 总之,倒装句式是文言文学习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掌握这些倒装句式的规律和特点,不仅有助于理解文言文的语义和文意,也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古汉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文言文倒装句句式

文言文倒装句句式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主谓倒装 例: 甚矣,汝之不惠(甚矣)——《愚公移山》 (二)宾语前置 例: 何陋之有(有何陋)——《陋室铭》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所思何)——《木兰诗》 何苦(何)而不平——《愚公移山》 会宾客大宴(大宴宾客)——《口技》 菊之爱(菊),陶后鲜有人——《爱莲说》 莲之爱(莲),同与者何人——《爱莲说》 牡丹之爱(牡丹),宜乎众矣——《爱莲说》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之)——《送东阳马生序》 微斯人,吾谁与(谁)归——《岳阳楼记》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之)也——《满井游记》 时人莫之许(之)——《隆中对》 宋何罪之有(何罪)——《公输》 万钟于我何加(何)焉——《鱼我所欲也》 何以(何)战——《曹刿论战》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例如:

《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 “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可以不负戴于道路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举所佩玉抉以示之者三。《鸿门宴》《史记》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虽董之以严刑,振震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孰与君少长?——与君孰少长? 《鸿门宴》《史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荀子》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荀子》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韩愈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史记》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邶风?静女》《诗经》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苏轼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苏轼 柱以白壁,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晶。《柳毅传》李朝威 命坐于灵虚之下。《柳毅传》李朝威 1谓语提前句 谓语:谓语是对主语动作或状态的陈述或说明,指出做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谓语 动词的位置一般在主语之后。 文言文中有的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这是句子的常式,但有时为了突出谓谏或表达某 种感情,也可以把主语谓语的顺序颠倒过来。 如:甚矣,汝之不惠慧;美矣哉,我少年中国;甚矣哉,为欺也! 2宾语前置句 宾语:宾语,又称受词,是指一个动作动词的接受者。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 第一篇:文言文中的倒装句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何陋之有?(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或者中心词+之+定语+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3.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 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宾

短语。标志词:于、以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小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②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③德何如,则可以王矣?④何由知吾可也? ⑤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⑥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⑦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第二篇:文言文中的倒装句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 与现代汉语的区别: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定)主─(状)谓─(定)宾/补”,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一、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说)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主+谓),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变成了”谓+主” •①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公子能急人之困在安)•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美哉,我少年中国。 二、定语后置 1、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 ①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精技击之少年)②五谷者,种之美者也。(五谷是庄稼中的好种)③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千里马)④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铿然有声之石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表示定语后置。例如: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