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方言中的俄语借词研究的开题报告

东北方言中的俄语借词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背景

东北方言是指广义的东北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各种口音,其语言特点明显,同时也因为长时间历史渊源原因,东北地

区也有不少俄罗斯族的身影,所以便产生了一种现象,那便是关于俄语借词的使用问题。这个问题在当代的实际生活中也非常常见,因为东北地区与俄罗斯的距离并不远,所以东北地区的居民也有必要掌握一定的俄语。本次选题将会针对东北方言中的俄语

借词问题展开研究。

二、选题的意义

1.推动东北地区的语言文化交流:对于掌握俄语的东北居民来说,能够有效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推动中俄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

2.促进东北方言的发展:通过分析研究东北方言中的俄语借词,有利于更好地把握东北方言的内在规律和特点,有利于从中探索发展方向和方法,并丰富东北方言的

语言文化内涵。

3.提升语言学研究的深入:选题的研究意义在于,可以进一步探索现象背后的规律性,加深对语言文化内涵和发展趋势的理解和认识,对整个语言学领域的研究工作

有着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本次研究中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东北方言中的俄语借词,具体而言,包括了以下内容:

(1)搜集和分析东北方言中的俄语借词,分析它们在东北方言中的语言地位和

使用情况,挖掘其中的规律与特点;

(2)分析东北地区不同区域的俄语借词差异,研究东北方言中俄语借词的区域

差异;

(3)分析俄语借词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情况,探究其中的语用学特点和分布规律;

(4)分析俄语借词对东北方言的语音和语法特点产生的影响,探究语言混合对东北方言语音和语法演化的可能性。

2.研究方法

本次选题将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来进行研究:

(1)问卷调查法:通过发放问卷获取大量的数据,素材多样,能够有效地搜集到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层的人们使用俄语借词的情况。

(2)语言对比法:对不同语言单元中俄语借词进行对比研究,挖掘其中的差异和联系,探究俄语借词用法不同的原因和内在规律。

(3)统计分析法:采用基础的数学和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划分样本数据及计算相关性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四、研究的预期目标

1.探究东北方言中俄语借词的地位和使用情况,揭示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2.探究俄语借词在东北方言中的语音和语法影响,研究语言混合对东北方言语音和语法演化的可能性;

3.对东北地区的语言文化交流和研究工作有积极的影响意义,对语言学领域的探索和研究工作有着实质性贡献。

开题报告中的研究背景与现状分析

开题报告中的研究背景与现状分析【开题报告中的研究背景与现状分析】 一、研究背景 在进行科研项目之前,开题报告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开题报告的目 的是为了概述研究提出的问题、目标和方法,同时也需要对研究的背 景和现状进行充分的分析。因此,对于研究背景与现状的分析是开题 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研究背景分析 1.问题提出的背景 任何一个研究课题的提出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在进行研究项目之前,应该首先解释为什么选择该课题,并说明其在学术和实践上的重要性。通过深入分析背景,可以使读者对课题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2.前人研究的不足 在研究背景中,需要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一定的回顾。通过回顾前人 的研究,可以发现其不足之处,从而为自己的研究提供依据。此外, 在研究背景中也可以介绍前人研究的发展方向,以便更好地定位自己 的研究。 三、现状分析 1.学术领域的现状

在开题报告中,需要对所属学术领域的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这包 括对相关研究成果、学术观点和研究热点的介绍。通过分析学术领域 的现状,可以找到自己的研究空白点或者有待改进的方向。 2.实际应用的现状 不仅仅是学术领域,实际应用领域的现状也是开题报告中重要的一 部分。对于研究课题在实际应用中的现状进行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 地抓住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3.技术和政策的现状 技术和政策的发展对于研究课题的实施和推广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开题报告中,需要对相关技术和政策的现状进行分析。这不仅是为 了了解相关进展,还有助于我们判断研究课题的可行性和前景。 四、总结 通过对研究背景和现状的分析,开题报告能够更好地为后续的研究 工作奠定基础。在进行分析时,需要客观、全面地介绍和评估研究背 景和现状,确保对读者传达所需信息。同时,对于相关文献和数据的 引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以进一步证明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总之, 准确分析研究背景和现状是一份优秀开题报告的基础。 以上为开题报告中研究背景与现状分析的主要内容,希望对您有所 帮助。

开题报告模板--“不A不B”格式语义研究综述以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导师指导意见中使用的符号说明: xxx)(xxx)为修改建议。 xxx为建议删除部分。 xxx(xxx):xxx需要做出调整、加强或应该注意的地方,括弧里(xxx)是建议。 对外汉语教学中等比句式研究 一、引言 1.1缘起)和意义 我们在课堂上或与留学生日常交往的过程中,常常会听到或看到他们使用如下含有语病的句子: *你和她漂亮一样。 *我跟她不一样喜欢中国菜。 *他有你那么重50公斤。 *今年像去年这么热。 *我的游泳水平比以前差不多。 *我现在有刚来中国时非常忙。 诸如这样的句子,在以汉语为母语的人看来有些匪夷所思,但它们确实存在于留学生汉语学习的过程中,而且不仅出现在他们汉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即使到 了中高级阶段,不引起我们的 重视。很明显这些句子都属于汉语比较句中等比句式的范畴,它们或在句法方面,或在语义方面,或在语用方面没能满足特定的汉语比较句式的使用条件,因而形成了偏误。 其实,几乎在所有的对外汉语教材或为外国人学汉语而编写的语法专著中, 的,在课堂上这也是教师们讲解的重点。但留学生在这方面仍是错误百出,这就促使我们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并针对外

国留学生学习的特点,对汉语等比句式进行研究,这就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此外,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将有利于汉语比较句中等比句式的教学,使留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特殊句式,笔者期待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及教材的编写提供一些参考。 1.2研究的范围 汉语比较句有着多种不同的比较方式,有的语法书上甚至列出17种之多,还不包括一些比较句的变体,但是一般的对外汉语教材上通常都只涉及五种或六种。《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列出了六种比较句式,这六种比较句式是留学生较为常见,常用的,也是国内众多对外汉语教材里所包含的基本句式。 ) ,其中包括:1、“跟/和/同/与……一样”句,2、“跟……相 同”句,3、“跟……差不多”句,4、“像……一样”句,5、“有”字句。 1.3语料来源 本论文主要参考使用广泛的对外汉语教材及影响较大的语法著作,考虑到比较句式的学习主要集中在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所以所选的教材全部为初级汉语教材,包括口语教材和精读教材。语法著作中,《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和《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是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编写的,而《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则更加注重从本体方面进行论述。 此外,本论文也使用一些以往文献中的语料、互联网上得来的语料和研究者本人内省式的语料。一般来说,文中使用的语料都标明出处,未标明出处的皆属于最后这一类。 (这里要说明用来作分析的语料的来源。比如说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及ccl 语料库等。)

方言开题报告选题目的

方言开题报告选题目的 方言开题报告选题目的 一、引言 方言是指一种地域性语言变体,是一种特定地区或特定社群中使用的语言形式。方言的存在丰富了语言的多样性,也反映了不同地区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在当 今社会,方言的研究已经成为语言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将探讨方 言开题报告选题目的重要性及其相关考虑因素。 二、方言的研究意义 1. 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特定地区的历史、习俗、民俗等。 通过研究方言,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保护地方文化,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 语言变迁和演化的研究 方言的存在和发展反映了语言的变迁和演化过程。通过研究方言,可以探讨语 言变迁的规律和原因,对语言学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 语言教育和语言规范的参考 方言的研究可以为语言教育提供参考。了解方言的特点和使用情况,可以更好 地制定语言教学方案,提高语言教育的效果。同时,方言的研究也有助于制定 语言规范,促进语言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三、方言开题报告选题目的重要性 方言开题报告选题目是进行方言研究的第一步,选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研 究的深度和成果。选题目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兴趣和热情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言研究题目,可以提高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方言研究者来说,兴趣和热情是持续进行研究的重要动力。 2. 学术价值 选题目时需要考虑研究的学术价值。研究的题目应该是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研究价值的,能够填补学术空白或解决实际问题。 3. 数据可行性 方言研究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因此在选题目时需要考虑数据的可行性。是否能够获取到足够的语料和调查对象是选题的重要考虑因素。 4. 研究方法和技术 选题目时需要考虑研究的方法和技术。方言研究可以采用语音学、语法学、社会语言学等多种方法和技术,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技术对于研究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四、方言开题报告选题目的案例分析 以某地区的方言研究为例,假设研究者对该地区的方言特别感兴趣,希望进行深入研究。在选题目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方言的历史演变 通过对该地区方言的历史演变进行研究,可以了解方言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探讨方言变迁的原因和规律。 2. 方言的语音特点 通过对该地区方言的语音特点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方言的音韵系统和语音变化规律,为方言的分类和比较提供依据。 3. 方言的词汇和语法

东北方言中的满语借词与东北地域文化浅析

东北方言中的满语借词与东北地域文化浅析作者:张晓娜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33期 摘; 要:东北方言隶属于七大方言区之一的北方方言,其范围包括黑龙江全省、吉林全省,辽宁省大部分地区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满、蒙、赫哲、鄂温克、达斡尔等少数民族,就世代生活在这里。因此,在东北方言里还保存着很多反映当地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词语。本文将以东北方言为例,从语言与地域、语言与文化两个方面,概述东北方言中满语借词的现状,希望为进一步研究满语提供借鉴。 关键词:北方方言;东北方言;满语借词;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3--01 借词是语言中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各民族其他民族交往的产物。这些信息积淀于他们的语言之中,是具有特殊价值的“活化石”,它们的到来必然会引起文化系统的连锁反应,造成不同程度的文化演变。因此,一种语言的使用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他们世代沿袭的文化习俗,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种语言。 清军入关以前,满语是满族人唯一使用的语言,同时也是东北地区的通用语。刘志明(2007)写到,早期进入东北地区的居民多来自幽燕地区,他们的语言大多是以幽燕方言为主。到了清末民初,大量移民涌入,满人与汉人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上,有了更深层次的接触,这种接触改变了满族人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地位。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来看,汉文化占有绝对优势,且比满文化先进。但是,在满汉交融的过程中,不只是满语受到汉语影响,改变了千百年来固有的文化,汉语也通过满语丰富了自身的内涵。 1、语言与地域 满族人长期生活在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之间,这铸就了他们自由不羁、热情豪迈的性格。东北人的先祖主要靠渔猎、畜牧和骑射为生,因此产生了大量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词汇。透过东北方言,可以看出东北的自然环境、经济基础、民族构成等,它是历史人文和自然环境共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清军入关前,这里以满族为主,清朝建立政权以后,统治者采取了许多鼓励满汉融合的政策,比如联姻,满汉两族人民通过婚姻这个纽带,得到了极大的融合,满人逐渐开始学习和使用汉字,这在无形之中就造成了满语的消亡。但同时,汉语也借入了满语词汇,这些词多保留在日常口语及地名、山川河流的名称之中。比如著名的小吃沙琪玛,就是从满语演化的,至今都是许多人爱吃的美食;再比如乌拉草,早期的满族人用它编成鞋子,可以驱寒避湿,汉人学

呼伦贝尔方言词汇中的借词研究

呼伦贝尔方言词汇中的借词研究 摘要:多民族长期共同居住、文化交流,必使外来词产生于语言中。呼伦贝尔方言受蒙、满、俄罗斯等多民族语言的影响,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给汉语方言词汇注入了新鲜血液,使汉语方言表达更加丰富,也使呼伦贝尔方言词汇呈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本文从呼伦贝尔方言中的借词出发,讨论借词的语音、结构、字形形式及词义变化,试为呼伦贝尔方言词汇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呼伦贝尔方言;借词;产生;形式;变化 萨丕尔指出:“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交际的需要使说一种语言的人和说邻近语言的或文化上占优势的人发生直接或间接接触。交际可以是友好的或敌对的。可以在平凡的事物和交易关系的平面上进行,也可以是精神价值――艺术、科学、宗教的借贷或交换。很难指出有完全孤立的语言或方言”。①多种民族接触时,自然要从对方接收新事物、新概念,如果本民族的语言中没有相应的词语表达,那么一般就将对方的词语直接音译或稍加改造,成为本民族的借词。呼伦贝尔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多种民族相互交流,必然会在语言上体现出来,而语言的借用则是各民族语言丰富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呼伦贝尔汉语方言中吸取了不少其他民族的词语,形成呼伦贝尔方言的特色。一、呼伦贝尔方言中借词的产生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呼伦贝尔这独特的地理位置、经济基础、文化背景、自然环境、民族风情造就了其独特的语言特点。 呼伦贝尔市南部与兴安盟相连,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为邻,北和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国交界。呼伦贝尔境内生活着汉、蒙古、回、满、达斡尔、俄罗斯、鄂温克、鄂伦春等32个少数民族,其中汉族是呼伦贝尔市人口最多的民族。历史上,汉族虽晚于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迁入这个地区,但同样为建设呼伦贝尔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多民族杂居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在呼伦贝尔地区是多种语言并行的,自然语言接触也就频繁密切了;从地理位置看,与俄罗斯、蒙古接壤,自然与两国经济来往密切,语言自然也会相互影响。多种语言长期接触、融合、渗透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呼伦贝尔汉语方言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借词比较丰富这一语言特点,为呼伦贝尔方言词汇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呼伦贝尔方言中的借词 从呼伦贝尔方言中借词的产生原因我们不难看出,呼伦贝尔地区长期混杂居住着汉、蒙、满等多民族,他们长期交往过程中,相互之间的语言相互不断地在渗透、融合;同时地处三国边界,与蒙古国、俄罗斯有频繁交往,从外语中吸收的词语也很多。这些借词一直活跃于呼伦贝尔日常口语中,不仅丰富了呼伦贝尔方言词汇,还使呼伦贝尔方言词汇具有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工作做好了,不用整天摩挲领导了!他摩挲着折皱了的纸。这里无疑是扩大了词义,使词表义更丰富。 2.词义缩小。俄语借词“布拉吉”,在俄语中有两个义项:①各种外面穿的衣服。②连衣裙。借用到呼伦贝尔方言中只借用第二种义项,显然是词义缩小了;满语借词“隔钮”,是指各种事物的“怪”,但是借用到呼伦贝尔方言中只表示人的脾气性格的“怪”。这也是词义缩小了。 3.词义转移。在借用外民族词时,词义从指甲事物转移到指乙事物的现象。呼伦贝尔方言中的满语借词“煞楞”一词,满语中是“东西多而有条不紊”之意,而借用之后是“做事干净利落”之意。 语言是人类生活的方式和存在的方式。呼伦贝尔汉语方言中借用了大量的蒙、满、俄罗斯等民族的词,这些词不仅给汉语方言词汇注入了新的血液,同时在构词和语义上也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力,也有利于多民族情感交流,共同繁荣进步。这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多个民族相

东北方言中的俄语借词研究

东北方言中的俄语借词研究 东北方言,作为中国方言的一种,具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语言魅力。其中,俄语借词在东北方言中占有一定比重,这些借词有的源于历史事件,有的则是由于地理和贸易等原因。本文旨在探究东北方言中俄语借词的来源、使用场景及特点,并分析其意义和作用。 历史事件 在东北方言中,部分俄语借词直接源于历史事件。例如,沙俄在东北的侵略和殖民统治对东北方言产生了深远影响,留下了大量的俄语借词。如“布拉吉”一词,源于俄语,指代一种连衣裙,现在仍在东北方言中广泛使用。 由于东北与俄罗斯地理位置相近,且在历史上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因此东北方言中存在大量俄语借词。这些借词多与物质生活、交易和日常生活相关,如“苏泊”一词,源自俄语,指一种牛奶饮料,现在仍是东北方言中的常用词汇。 使用场景 俄语借词在东北方言中的使用场景多与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日常生活 相关。例如,“布拉吉”一词往往与女性服饰、时尚相关的话题在一

起;“苏泊”一词则常常在谈论食品和饮料时被提及。 俄语借词在东北方言中的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发音上的变化,二是词义上的引申和扩展。例如,“布拉吉”在东北方言中发音为“b ùlaji”,更接近俄语原音;而在词义上,“布拉吉”除了指代连衣裙外,还可引申为“各种漂亮的衣服”。 意义 俄语借词在东北方言中的存在,一方面反映了东北与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另一方面也丰富了东北方言的词汇,为表达特定的概念和情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俄语借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俄语借词的使用能够更直观地表达一些特定的事物和概念,提高了沟通的效率。例如,“苏泊”一词能够直接表达出一种特定的牛奶饮料,无需过多解释。俄语借词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的交融和语言的互动。这种文化的交融和语言的互动不仅丰富了东北方言本身,还为东北地区的社会文化生活注入了新的元素。 本文通过对东北方言中俄语借词的研究,揭示了这些借词的来源、使用场景及特点,并分析了其意义和作用。研究发现,俄语借词在东北

汉语的借词历史及研究现状综述

汉语的借词历史及研究现状综述 作者:魏荟羚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7年第7期 魏荟羚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天津300071) 摘要:借词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词汇系统,同时也为我们的思想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更新着我们的价值观念。借词的定义和分类经过几十年的探讨大致定型,但仍有学者提出不同 的见解。汉语借词借用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不间断的中华文明使大量的古代借词得以 沿用至今。尽管如此,现阶段的借词研究在语音方面仍有待探究之处。 关键字:借词;定义以及分类;音系研究 doi:10.16083/https://www.360docs.net/doc/9c19177067.html,ki.1671—1580.2017.07.043 中图分类号:H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7—0146—03 语言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新鲜的词汇不断产生。其中借词涉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了整个语言系统中规模最大,社会性、实用性最强的语言现象。借词的出现源于经济、政治、文化等的交流,因此借词的历史可谓久远,可以与整个语言的历史相匹敌。然而,到了19 世纪,才开始有学者意识到借词这一语言现象的重要性并开始着手进行研究。 一、借词的定义 在语言的自然发展过程中,语言在交流中借用其它语言中新的元素来丰富自身语言结构, 被借用的语言和文化就成为了这种语言的源头。借词指“从别的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词语”,在 现代汉语词典中,“借词”的定义等同于“外来语”,例如麦克风(Microphone)、派对(Party)等。 然而,在不同年代,不同的学者对于借词的定义也有着不同的理解。最早的异议由王力(1980)先生提出,由于“意译词”借用的是其它语言文化中的意义和概念,所涉及的是“语 素原则,认为汉字由语素创造”。而意译词仅仅是借用了语言中的文化意义,然后再在汉语中 寻找合适的汉字和结构进行再创造所得出的新词,所谓“神似而形异”,例如电脑(Computer)、酸奶(Yoghourt)等不属于借词的范畴,真正标准的借词则是三星(Samsung)、阿司匹林(Aspirin)、等。 与之相反的观点由许威汉(1992)最先提出,“意译词”不再排除在借词之外,意译词所 借用的概念来自其它语言文化的国家或地区,在借词的定义中不应该只关注语素方面的原则, 应该将眼界放宽、范围扩大,因为借词不管是借用音还是概念都是在交流中受外族或同族异区(例如东北地区和闽南地区)的语言文化影响的结果。例如超市(Supermarket)、海啸(津波つなみtunami)。 二、借词的分类 借词根据其源语言文化A与本族语言文化B相隔的距离进行分类。

略析俄语中的汉语外来词特点以及分类

略析俄语中的汉语外来词特点以及分类略析俄语中的汉语外来词特点以及分类 一、引言 美国语言学家列布龙菲尔德〔LenardBlfield〕在其名著?语言论?中指出:文化上的言语形式的借用通常总是互相的。言语形式的互相借用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最普遍的是词语的借用,俄语和汉语虽然属于不同的语系,但是双方也存在着互相交流吸收借用的情况。本文主要研究俄语中的汉语外来词,即俄语中来源于汉语的外来词,由于外来词是一个民族和另一个民族进展文化交流的见证,是文化浸透的写照。因此通过研究俄语中的汉语外来词进而理解中国社会的变化以及理解中俄两国的璀璨文化。 一种语言给另一种语言提供外来词的数量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影响的程度。俄语中的外来词除了来自古斯拉夫词语以外,主要还来自于拉丁语、希腊语和英语、法语、德语等以及突厥语等语言,这说明上述语言对俄语词汇的形成和开展产生过较大较为积极的影响。那么俄语中来源于汉语的外来词数量情况又如何呢?长期以来在语言学术界一直都有这样一种观点,也就是认为进入俄语的汉语外来词数量极少,或者认为俄语外来词中源于汉语的词语只是个别的词语 〔отдельныеслова〕。从这些观点里面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似乎说明汉语对俄语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事实果真如此吗?通过笔者翻阅大量俄语外来词词典可知,情况并非如此。 通过理解与搜集大量文献资料,首先不得不应当成认,俄语中来源于汉语中的外来词数量确实比来自于英语、法语、德语等其他西方诸多语言外来词的数量比拟少。但是在这里比拟少并不是上述所说的极少,更不是只是个别的。俄语中的汉语外来词据笔者查询外来词词典并作不完全统计有70多个,假如加上它们的派生词和新词,总数有100多个。统计的范围主要是查阅各类俄语语言词典〔包括俄汉双语语言词典〕中来源于汉语的俄语外来词。虽然数量较之于其他语言如英语法语中的汉语外来词不本文由论文联盟.Ll.搜集整理算是很多,但是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汉语对俄语的影响。 二、俄语中的汉语外来词的类型分类

语言学开题报告记录

语百学开题报告记录

作者: 日期:

1、论文(设计)题目#:近十年来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学分析 2、选题目的和意义; 目前关于网络流行语的现象研究方兴未艾,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探讨。总体来看,研究者的定量研究多于定性分析;多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和审美学的角度进行评析;对其产生的原因的认识比较全面;对其后果和影响的分析比较客观;提出的对策建议也比较理性和宽容。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对网络流行语的生成方式,使用情况等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全面,有的网络流行语研究中缺少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指导,还需要我们本着科学的态度进行认真、深入和细致的整理和研究。 选题目的:网络流行语作为流行语的一支,以独特的风格和迅猛地传播速度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力求运用语言学的理论,对网络流行语进行归纳和总结,使网络流行语在规范中发展。 选题意义:希望通过研究,使我们对网络流行语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针对网络流行语中出现的不规范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网络流行语健康发展。逐步丰 富和拓展网络流行语的研究领域,激发我们对网络流行语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3、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文献和理论观点综述: 1、研究文献: [1]曹起.网络流行语的语音变异分析[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8 ;32 . [2]陈 建伟.网络流行语研究[d].广西:广西大学,2008 . [3]陈一民.语言学层面的网络流行语解读[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11 : 96 . [4]李润生.网络词汇的造词法探析[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 . [5]伍铁平.普通语 言学概要[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 180 . [6]陈勇力.网络时代的新语言” [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3 . [7]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12 . [8]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 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 29 . [9]邓文彬.网络语言的定位与规范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01 . 2、理论观点综述: 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是现代汉语语言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它具有和其他领域的流行语一 样的基本属性,又具有独特语言学领域的特色。 关于网络流行语的问题,目前学术界有不同的界定标准。比如有的学者所言,“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发展变化都不以个体的意志为转移,是社会集体意志的产物”,这是从社会语言学的 角度论述的;还有研究者从语言中的修辞角度进行解释,网络流行语的各级语言单位在修辞手段应用上呈现出许多独到的修辞特点:有的则是从审美观点出发,指出网络流行语适应时代发展,更加迫求文明、美感和高雅。综上所述,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形式,泛指在网络传播中所应用和触及到的一切语言,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同时也引起学者的重视。 本文主要是从网络流行语的概念和发展入手,借鉴先前研究学者的经验,在语言学的基础上更加全面的对网络流行语进行归纳和总结。 五.论文的进度安排: 1. 2012年3月围绕选题收集材料。 2. 2012年4月撰写初稿。 3. 2012年5月修改完成。 主要研究内容: 一、网络流行语的概述 (一)网络流行语的概念 (二)网络流行语的发展现状 二、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原因 (一)语言的合作原则 (二)语言的经济原则

开题报告中的研究难点

开题报告中的研究难点 篇一: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开题报告 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动态: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的研究方兴未艾,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全方位研究正在不断深入。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中西方文化差异专题研究的论文也相继公开发表,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意义:中西文化承载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本选题以中西方文化差异为切入点,进行较为深入的文化对比研究,反映一个民族的礼仪、宗教信仰、风 俗习惯、饮食等特征的表现,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难点和创新点: 基本内容:本选题重在研究礼仪文化、饮食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表达方式折射出的文化差异,理论说明与实例分析相结合。 难点:如何从多个角度分析归纳总结文化差异。 创新点:将礼仪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重点加以研究。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步骤: 1.中西礼仪的差异 1.1称呼语 1.2感谢和答谢 1.3赞美 1.4节日 2.中西饮食观念得差异 2.1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2.2中西饮食方式、餐具不同2.3中西饮食性质的差异 3.中西风俗习惯的差异 3.1称谓及称呼 3.2敬语谦词 4.中西宗教信仰的差异 5.中西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 研究方法和措施: 本篇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措施是在选定课题后, 由小 组成员分工协作, 从图书馆查阅相关的书籍、 上网寻找资料和有价值 的参考文献,最后结合所学课程的相关内容做出总结。 四、研究工作进度: 1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