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先秦“民本”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先秦“民本”思想
内容摘要:先秦“民本”思想是一种古老的政治理念。它发端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成熟于战国,是中国古代史上一座特殊的政治思想宝库,孕育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尽管其不可避免的具有一定时代的局限性,但其中闪耀的光辉思想却是不可磨灭的。它深刻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近两千余年的历史发展。直至今天,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其从形成、发展到走向成熟的过程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关键字:民本思想萌芽发展成熟
先秦“民本”思想是一种古老的政治理念。它发端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成熟于战国,是中国古代史上一座特殊的政治思想宝库,孕育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中华民族近二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对其形成、发展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一、先秦“民本”思想的萌发。
商周时期是“民本”思想的萌发阶段。早期的人类认为神灵是社会的根本,神灵创造了一切,是人类的主宰。在那个时代里,统治阶级也总是利用人们对神崇拜心理为自己的统治编织合理依据,甚至提出“尧舜受命于天而王天下”。人们对神灵无限崇拜,不过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逐渐显现,“民本”思想也在这时开始萌发。《尚书》记载:“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我民明威。”“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治民祗惧,不敢荒宁。”“唯王王子子孙孙永保民”等等,这些都是关于民本思想的论述。不过,当时的民本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敬德保民”思想的提出,纵观《尚书.周书》,我们可以发现其思想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要体察民情,上不滥费,下无过取。提出统治者要知道“稼穑之艰难”,才能“保惠于庶民”。第二,要关注和救济弱者。“无胥戕,无胥虐,至于敬寡,至于属妇,合由以容。”
这是说,这就要求统治者不能残害人民,虐待人民,对于鳏寡孤独之人和贱妾,要能够包容。第三,要正确对待民众的过失,重在教育。第四,要法先王且慎用刑罚。要求统治者在执法过程中,做到“惟官,惟反,惟内,惟货,惟求,其罪惟均”,加强对执法者的行为约束,防止徇情枉法、滥用刑罚,殃及无辜。《周书》如此强调“民本”思想是因为周初的统治者在商、周王朝的更替过程中,亲眼目睹了这一政权变更的全过程,尤其是“牧野之战”,殷纣军队七十万人阵前倒戈,成为商纣灭亡的直接原因。历史和现实促使统治者对民众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根据时代特征来看,当时的“民本”思想也只局限于少数开明的统治者阶层对于民心向背在政权更替中作用的认识,没有也不可能成为当时的主流社会思潮。
二、先秦“民本”思想的发展。
春秋时期先秦“民本“思想进一步发展。春秋时期逐渐进入了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的公室和卿大夫之间,以及卿大夫互相之间,经常发生争夺权位和财富的斗争。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社会动荡,各种矛盾日渐激化,在这些斗争中,民众的向背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他们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治国方案,为秦汉以后的封建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这时期“民本”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集中体现在《左传》对民本思想的各种具体描述:首先,它注意到了利民、恤民的重要性,强调“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其次,强调民本与礼义的有机融合。呈现出统治者为了将民本思想现实化,求助于制度建构的理性化倾向。第三,在民与神的关系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倡导民本位的思想,认为“民,神之主也。”“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这些开明思想是对当时社会存在的反映。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在这一时期对“民本”思想作出了很好的阐释。孔子继承了周公及春秋诸贤的思想理论,并把它们加以完善化系统化,在“仁”的基础上,提出了“为政以德”的德政学说。“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而“仁”的主要内容就是“爱人”。孔子在《中庸》中也提出:“仁者人也”。孔子这里所说的人是包括奴隶和平民在内的。孔子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主张把劳动者作为人看待的第一位思想家。他认为:首先,要尊重人,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要帮助民立、民达。“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其次,要使民富。“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这里的庶指人口众多,其中大部分是自由民,特别是奴隶。孔子认为,民富与君富是紧密相连的,“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只有民富,才能君富。孔子从“仁者爱人”的立场出发,认为对百姓不仅要“庶之”、“富之”而且还要“教之”。他首创私学,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有教无类”的口号,使学在官府下移到民间,并进一步提出“学而优则仕”,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使平民百姓不仅可以受教育,而且可以做官,这是孔子“仁者爱人”的体现,是实现“民本”思想的有效途经,也使“民本”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三、先秦“民本”思想的成熟。
先秦“民本”思想发展到战国时期已经逐步走向成熟阶段。当时的时代特征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无论是此时托管晏之名而明确概括出的法家化的“民本”提法,还是道家基于悲天悯人而形成的淡化政府权力的“民本”思想,都显示出“民本”思想的多角度展开和全方位推进。但直接把民本思想推向巅峰的是儒家的孟子和荀子,尤其得力于孟子。他继承和发展了《尚书》及春秋以来的民本思想,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本”思想体系。其思想更加强调民众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提出“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并将君与民放在政治天平上去权衡,得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结论。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第一次深入阐发了“忧民之忧”以及“与民同乐”的思想。他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