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景观规划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施名称 低于2m的围墙 挡土墙 路灯杆柱 电力、电信杆柱 消防龙头 测量水准点 至乔木中心距离(m) 1.0 1.0 2.0 1.5 1.5 2.0 至灌木中心距离(m) — — — — 2.0 2.0
《曲靖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附表19
五、道路景观规划设计基本பைடு நூலகம்则
1、应符合城市规划的各项规定,满足道 路设计和使用的各种要求,如道路红线、 线形、断面、道路性质、建筑红线、两侧 建筑规定以及各类设施的布臵,与道路的 功能性质相协调。 2、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应与城市景观系统 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等协调一致,相互融 合,使城市道路不仅满足交通的需要,而 且成为游览休闲、生活交往的重要场所。
4、边坡绿化
边坡绿化可分为上边坡和下边坡绿化。上边坡绿化是由于开挖土方所形成的 路面以上的边坡绿化。土质边坡上可采用草坪喷播、藤本植物进行垂直绿化,石质边 坡可采用挂网喷播的藤本攀缘类植物绿化。下边坡绿化是由土石方堆填路基所形成的 路面以下的边坡绿化。在土质边坡高度相对较小的地段可种植乔木和灌木,它们的根 系不仅能固土,吸收并输送叶片,从而减少地表水流至坡下,有利于防止降雨出现的 坡面滑落。在土质边坡高度相对较大的地段,不宜种植大型乔木,因为直栽的高树在 树坑附近根系较浅,易被风吹倒,其根系的延伸生长,又会造成路基的破坏。
7、广场绿化
1 、广场绿化应根据各类广场的功 能、规模和周边环境进行设计。 广场绿化应利于人流、车流集散。 2、 公共活动广场周边宜种植高 大乔木。集中成片绿地不应小于 广场总面积的25%,并宜设计成 开放式绿地,植物配臵宜疏朗通 透。 3 、车站、码头、机场的集散广 场绿化应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树 种。集中成片绿地不应小于广场 总面积的10%。 4、 纪念性广场应用绿化衬托主 体纪念物,创造与纪念主题相应 的环境气氛。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规划
景观科 2017年1月13日

道路绿化指道路红线范围内路侧带、中间分隔带、两 侧分隔带、立体交叉、平面交叉、广场、停车场以及道路 用地范围内的边角空地等处的绿化。道路绿化是城市道路 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城市性质、道路功能、自然条件、 城市环境等,合理地进行设计。

道路绿地率是道路绿化用地占道路用地的比例,是 衡量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控制的重要指标。



1、道路绿化应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地被 植物相结合,绿化植物全覆盖,(除纪念性园 林外,不推荐使用草坪)不得裸露土壤; 2、道路绿化应符合行车视线和行车净空要求; 例如:乔木树干中心至机动车道路缘石外侧距离不宜小
于0.75m;分车绿带宽度小于l.5m的,应以种植灌木为 主;为阻挡眩光,相邻机动车道路距路面高度0.6m~1.5m 范围内种植常绿树种,且株距不能大于树冠幅的五倍。
1、中央隔离绿化带
中央隔离带绿化的主要功能是防止相对车辆眩光照射,美化路容,减少行车所引起 的精神疲劳,还有诱导行车视线方向,隔声防尘的作用。
中央绿化带种植形式可规则式种植。用相同品种、相同规格的苗木,按低 密度、等距离的单排或双排种植成绿篱,修剪整齐美观,由于中央隔离带土层 薄、立地条件差,树种上应选择耐修剪、生长慢、枝叶浓密、抗逆性强的品种。 也可自由组合式种植,选择灌木草结合,立体配臵,按等距离的散植,造型上 不宜繁琐,简洁组合为佳,形成点缀式,给人以丰富的视觉效果。
现在,在分车带 及人行绿带内增加高 大乔木用量丰富道路 绿化的景观层次提高 绿化覆盖率。
植物选择:以香 樟、雪松为骨干树种, 配以杨木、法桐水杉 等。
如今的川陕路路面宽敞,绿化优美,整体空 间给人宽阔舒畅的感觉,较之以前的川陕路, 情况大为好转。
我国的城市道路景观还存在着许多不适宜 城市发展的问题。如道路景观雷同,特色不明 显。忽略了城市道路景观的生态作用以及其作 为城市空间开发系统、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 对于研究的城市类型没有做出明确区分,没有 系统的研究道路景观规划,缺乏应有的深度和 实际运用的可操作性。

3、绿化树木与市政公用设施的相互位臵应统筹 安排,并应保证树木有需要的立地条件与生长 空间;




4、植物种植应适地适树,并符合植物间伴生的 生态习性;不适宜绿化的土质,应改善土壤进 行绿化; 5 、修建道路时宜保留有价值的原有树木,对古 树名木应予以保护; 6 、道路绿地应根据需要配备灌溉设施;道路绿 地的坡向、坡度应符合排水要求并与城市排水 系统结合,防止绿地内积水和水土流失; 7 、道路绿化应远近期结合;
5、互通立交区绿化
互通立交区绿化是指公路自身有其他道路形成的立体交叉桥的绿化。因此这部 分绿化有较大的绿化宽度,在满足行车功能的需要和视觉要求下,结合原有的环境, 创造出一种丰富多彩的意境。这也是道路绿化中最能体现人文意境的绿化设计部分。 其绿化形式多样。有开阔式绿化,以大面积草坪或花卉地被组合,再配以孤植乔灌 木,给人以简洁、开阔之感;平植式绿化,是以自然或规则的密植乔灌木组合的绿 化形式,带给人们郁郁葱葱的景观效果;复合式绿化,是开阔式和平植式结合的绿 化形式,由外向内配臵草坪、地被花卉、花灌木组合、乔木排列的形式,既有密又 有疏,既开阔又有层次。


8、 道路绿化设计应结合交通安全、环境保护、 城市美化等要求,选择种植位臵、种植形式、 种植规模,采用适当树种、草皮、花卉; 9、道路绿化应选择能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和城市 复杂环境的乡土树种。选择树种时,要选择树 干挺直、树形美观、夏日遮阳、耐修剪、能抵 抗病虫害、风灾及有害气体等的树种;
10、道路绿化设计应处理好与道路照明、 交通设施、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等关系。
9、停车场绿化
1、 停车场周边应种植高大庇荫乔木,并宜种植隔离防护绿带;在停车 场内宜结合停车间隔带种植高大庇荫乔木。 2、停车场种植的庇荫乔木可选择行道树种。其树木枝下高度应符合停 车位净高度的规定:小型汽车为2.5m;中型汽车为3.5m;载货汽车为 4.5m。
接下来是实例分析〃〃〃
川陕路
川陕路是四川通 往陕西的一条重要的 交通要道,同时也是 向城区输送新鲜空气 的通风生态廊道。
六、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 1、安全性 2、生态性 3、可识别性 4、可观赏性 5、舒适性 6、便利性
七、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包括了 9个部分。
1、中央隔离绿化带 2、两侧车行道分隔绿化带 3、行道树绿化 4、边坡绿化 5 、互通立交区绿化 6 、收费站,服务区绿化 7、广场 8、交通岛 9、停车场
3、行道树绿化
有句古话说道“大树底下好乘凉”。行道树其主要功能是行人蔽荫。由于 其受到土地面积的限制,宽度往往在1~1.5m,而且行道树上方常与各种电线 发生矛盾,地下又有各种电缆、管道等,应在行道树四周设臵树池,以便养护 管理,行道树选择上应抗瘠薄、根系较浅、枝叶浓密大的树种,以达到更好的 遮荫作用。
结束〃〃〃〃〃
2、两侧车行道分隔绿化带
两侧车行道分隔带宽度不一,窄者仅1m,宽者可10m,一般窄的分隔带上 仅种植低矮灌木或花卉地被,既不妨碍视线,又增添了景色。随着宽度的增加,植 物配臵形式多样。利用植物的不同姿态和色彩,将常绿、落叶乔木、灌木,花卉地 被等组合配臵成高低错落、有层次的线形景观。对于一些土质瘠薄,不宜种植乔木 处,可配臵抗逆性强的灌木、花卉,按等距离的重复变化组合形式种植。无论是何 种种植方式,都要注意的是,在道路端头、人行横道和车辆拐弯处不宜种植乔木, 灌木的高度也不能妨碍行车视线。
3、城市道路系统整体景观特征应与城市 景观和风貌特征及历史文化特点相协调, 道路系统景观应整体统一。但不同性质和 要求的道路应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要保 持环境特有的景观特征。 4、按照功能要求和美学原则组织各景观 要素。城市道路景观要:平面布局清晰; 空间展开序列完整;形体、色彩、质感的 处理协调;发挥道路环境生态绿化作用
6、收费站,服务区绿化
收费站绿化包括收费站台和办公区,服务区集加油、修理、住宿、娱乐、购物 等为一体的综合区。这两个区域在绿化功能上有一定的共性:区分人流与车流,保证 休息场所的安全与安静。所以其绿化设计主要是通过空间划分和植物配臵,达到观赏 和休闲目的。树木栽植形式以庭院式绿化为主,开放式,以现代形式结合局部的自然 式种植。可采用乔灌集合,常绿落叶结合的配臵,少量的点缀几株树型优美、观赏价 值高的树木,并通过园林小品和灯光的有机结合,衬托出建筑物的艺术效果,丰富人 们停车视觉景观。
1、 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 2 、红线宽度大于50m(主干道42~60m) 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 3 、红线宽度在40—50m(主干道、次干 道25~42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 4 、红线宽度小于40m(次干道、支路 15~25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8、交通岛绿化
1、交通岛周边的植物配臵宜 增强导向作用,在行车视距 范围内应采用通透式配臵。 2、 中心岛绿地应保持各路 口之间的行车视线通透,布 臵成装饰绿地。 3 、立体交叉绿岛应种植草 坪等地被植物。草坪上可点 缀树丛、孤植树和花灌木, 以形成疏朗开阔的绿化效果。 桥下宜种植耐荫地被植物。 墙面宜进行垂直绿化。 4、 导向岛绿地应配臵地被 植物。
成都“北改”之前, 川陕道路的绿地率较低, 绿地资源利用率也较低, 而且因修建年代久远且 宽度不足,一直处于超 负荷承运状态。
北改之后,除了保留原来的乔木外, 还引进了一些高大的乔木,增加了覆盖率, 提高了绿化的生态防护功能。 川陕路在设计时大幅度扩宽道路两旁绿带, 使道路两侧各具20米的绿带。通风廊道发 挥出应有的作用,缓解了城市的热岛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