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防护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特点
潜伏期: 平均6-7周 (2-26周) 急性疾病 (黄疸): 轻度 (<20%) 病死率: 低
年龄相关
慢性感染: 60%-85%
慢性肝炎: 10%-70% 硬化: <5%-20% 慢性肝病死亡率: 1%-5%
Logo
丙肝的传播特点
• 丙肝病毒离开人体之后能存活多久? • 1:1000 甲醛(福尔马林)处理 6 小时也可使 血清传染性丧失。 • 37 度、96 小时, • 60 度、10 小时, • 100 度、5 分钟,其传染性消失。 • 丙肝病毒对有机溶济敏感。 • 血制品中的丙肝病毒可用干热 80 度 72 小时 • 丙肝主要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 一般接触不传染丙肝 • 丙肝患者接触的物品不会传播丙肝病毒
3、正规的医院进行拔牙, 口腔治疗、注射、针刺治疗。 16
Logo
如何避免血液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
4、不到消毒不严格 的理发店、美容院理 发、美容和纹身。 5、刮脸刀和牙刷不 要互相借用。 6、救护流血伤员时, 要做好防护措施。
17 Logo
预防艾滋病的十条基本知识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
存在于病人体内。 • 而绝不存在于自然界。因为所有的病毒有一个共性 就是必须在人体细胞这个载体里才能存活。 • 离开细胞载体,就很快死亡。 • 病毒不能单独生存。
Logo
Logo
艾滋病的定义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艾
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所引起的一种传播迅速、 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其医学全称是“获得 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获得性——后天得到的,而不是遗传的 免疫缺陷——人体的免疫系统严重受损 综合征——患者多个系统受到损害
Logo
Logo
Logo
梅毒
梅 毒 ( syphilis) 是 由 梅 毒 螺 旋 体 ( treponema pallidum) 引起的主要通过性接触或血液传播, 侵犯多系统多脏器的全身性慢性传染病。
Logo
暗视野梅毒螺旋体
梅 毒
Logo
梅毒
梅毒螺旋体属厌氧微生物,煮沸、 干燥、肥皂水及一般消毒剂均可 短期内将其杀死。 耐寒力强。
血源性传播疾病及常见 传染病的防护
黄菊茹
Logo
什么是血源性传染疾病
• 血源性传染疾病: • 就是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包
括临床输血、共用注射器、医疗过程 中的体液交换(包括患者用过的针头 刺破皮肤)等。 • 典型血液传染疾病: • 艾滋病、乙肝、丙肝、梅毒。
Logo
血源性传染疾病的致病特性
• 所有的病毒只能在三级实验室的培养基中生存或者
氯酸钠,0.5%碘伏,0.2-0.5%
过氧乙酸
• 眼睛,粘膜:冲洗
Logo
紧急报告
• 向所在单位有关领导报告 • 向当地疾控中心(防疫部门)
报告
• 及早报告,作好处理,做好保
密工作
Logo
Logo
第二节 乙型肝炎
HBV形态与基因结构
HBV属于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ridae)正肝DNA病毒属 电镜:3种形态
Logo
第二节 乙型肝炎
自然史
HBV感染后结局:病毒清除 病毒携带 病情迁延,慢性化
Logo
第二节 乙型肝炎
流行过程
传 染 源 乙肝病人:急性乙肝和慢
性乙肝 HBsAg携带者
Logo
第二节 乙型肝炎
传播途径 医源性传播 母婴传播 经血传播 性接触传播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Logo
第二节 乙型肝炎
共用办公用品、学习用具、农具等
一般生活接触
共同进餐、拥抱、握手、礼节性接吻, 游泳;共用马桶、浴盆、衣服、被 褥、钞票等
蚊虫叮咬、咳嗽、打喷嚏
Logo
如何避免血液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
1、绝对不可尝试吸毒;已 有毒瘾的人必须立即戒毒; 暂时戒不掉的也不要公用注 射器吸毒。
2、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如 果确实需要输血,必须使用 安全血源,提倡自体输血。
Logo
AIDS病人:是指HIV感染者,经一定的潜
伏期后,免疫系统受到HIV的严重破坏,并 出现各种严重的继发性感染或肿瘤时的患者。
是危害大、病死率高的严重传染病。
目前无治愈药物和有效疫苗,但已有较好治疗
方法。
采取积极措施,可以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流行。
Logo
艾滋病病毒(HIV)特征
艾滋病复制速度快,主要破坏具有免疫功 能的CD4+ T淋巴细胞。 主要存活于HIV感染者及病人的 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 渗出液中。 变异能力特强。 HIV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常温可存活数小时到数 天。100℃20分钟可完全灭活、干燥以及常用消毒药品均可杀灭。
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毒抗体
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人、艾滋病毒感染者
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内容。
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
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Logo
哪些人需要接受艾滋病咨询和检测

有过不安全性行为者(如婚外性行为、多 性伴、男男同性性行为) 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者 既往有偿卖血者(到非法采血点卖血)
Logo
第二节 乙型肝炎
抵 抗 力
较强,对低温、干燥、紫外线均有耐受性
自然条件
停留于物品表面1周保持感染性
37℃下30d抗原性稳定
pH=2时6h、60℃时10h
或100℃下10min感染性消失,但仍有抗原性
70%乙醇不能灭活
煮沸30min/121℃高压20min/ 160℃干热2h等可灭活、 0.1%KMnO4/2%戊二醛 /0.5%过氧乙酸/5%次氯酸钠可消毒 Logo
Logo
梅毒
• 梅毒病人的血液: • 在体外多久后没有传染性取决于血液所处的环
境的温度: • 梅毒螺旋体对寒冷抵御力强, • 0-4℃可存活1~2天.3天后失去传染性, • 这就是血站血液采集后需要在4度放置3天再发 往临床的原因,
Logo
梅毒
• 在干燥的环境中和阳光直射下迅速死亡,在潮 • • • • • • • •
滋病病毒不能在空气里生存。
• 2.如果病毒生活在小面积体液中,1—2分钟体液干涩凝
固,病毒随之失活。
• 3.如果病毒生活在大面积体液中,可存活数小时甚至
更久。 • 在室温下,液体环境中的HIV可以存活15天
• 被HIV污染的物品至少在3天内有传染性。
Logo
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共同工作、劳动
• HIV是世界上最脆弱、传播条件最苛刻的病毒之一 • 一般情况下,HIV离开赖以生存的人体内的体液就
会失活、无法复制和感染。
• 即使是携带HIV的体液离开了人体内部的环境,暴
露于外界环境当中(空气、水、阳光等等),也难 于
Logo
HIV对化学消毒剂的敏感性

粉、 • HIV对化学消毒剂也非常敏感 • 2%戊二醛、 • 4%福尔马林、35%异 浸泡10分钟 丙醇、0.5%来苏水 • 0.3%过氧化氢 即可灭活HIV。 500mg/L含氯消毒剂 等 但紫外线不能灭活HIV
Logo
湿的器皿和毛巾上可生存数小时, 39℃,4小时死亡。 40℃失去传染力,3小时死亡。 48℃可生存30min, 60℃仅生存3~5min。 100℃1min立即死亡。 苍白梅毒螺旋体暴露在空气中不超过五分钟就 死亡, 这也是为什么归为性病, 因为通过主要通过性传播。
Logo
化学因素
• 70%的酒精、10%漂白
HIV温度的敏感性
• 液体中的HIV加热到56度10分钟 • 即可灭活。 • 如果煮沸,可以2分钟灭活; • 如果是针头沾上被感染的血液, • 血液会在10秒钟之内凝固,病毒也随之死亡

Logo
HIV的致病性
• 1.如果病毒脱离体液暴露在空气中,会瞬间被杀死,爱
Logo
生活注意什么?
Logo
乙肝患者生活禁忌
绝对禁酒。 避免从事降低免疫力的活动。
禁忌Hale Waihona Puke Baidu怒和忧郁。
禁忌乱用药物。
禁忌过食,特别是过多食肉和糖类。
Logo
Logo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定义
• • • •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 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 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 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 • 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
Logo
• 3. 加强对公众进行宣传教育,使大家能够充分
了解HCV传播的方式以及易感染人群;要教育静 脉吸毒者,使其了解不洁注射的危害,避免与 他人任何方式的血液接触;对护理人员、养老院 工作人员进行宣传教育,提高防止HCV传播的 意识;对可能与HCV传播相关的各行业工作人员 ,包括卫生事业管理人员、社会工作者和心理 医生等进行宣传教育,发动大家共同关注、处 理与HCV传播有关的社会问题、医学问题;
人群易感性
对HBV普遍易感 易感性一般随年龄 而
接种乙肝疫苗是降低人群易感性的重要措施
Logo
第二节 乙型肝炎
预防策略与措施
采取免疫预防为主、防治兼顾的综合 措施 优先保护新生儿和重点人群
强化乙肝疫苗预防接种
落实儿童乙肝疫苗免疫规划 新生儿以外人群乙肝疫苗预防接种
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宣传教育,增强防治意识 管理传染源
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与艾滋病人及艾滋病毒感染者做日常生活和工作
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毒。
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
病的根本措施。
正确使用安全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
病、性病的危险。
Logo
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 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
乙肝五项分析
指标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 诊断
大三阳,急性或慢性现症感染,传染性 强 小三阳,有无传染性应结合HBV DNA 检测结果 急性肝炎早期,传染性强
+
+
+
+ +
+
+
结 果
+ + +
+ + + + +
既往感染,有无传染性需结合HBV DNA 感染恢复期,有免疫力,无传染性 ①窗口期,抗-HBs即将出现; ②HBV感染已过 ①注射疫苗后;②遥远的过去有过HBV 感染
Logo
Logo
丙肝的预防措施

1. 加强对献血员和器官移植供者的抗-HCV 筛查,所有献血员和器官供者必须经过抗HCV筛查阴性才可以献血或捐献器官;所有用来 制造血液制品的血浆,血液必须保证无HCV污 染;
Logo
• 2. 在医疗机构大力推行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
的介入检查和治疗用品在用后必须销毁;对非一 次性的介入性检查治疗器械、腔镜应彻底清洗 、严格消毒;对于静脉药瘾者,可以提供安全清 洁的注射器,同时对药瘾者积极治疗,解除其 对药品的依赖;
• •

怀疑接受过不洁输血,使用过未经严格消 毒的注射器或可刺破皮肤的器械的人员
Logo
哪些人需要接受艾滋病咨询和检测

有破损的皮肤粘膜,不慎接触到被艾滋 病病毒污染的血液、体液的人。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配偶、子女


艾滋病高发地区的孕产妇
Logo
局部紧急处理
• 局部压,挤,冲,洗 • 局部消毒:70%酒精,0.2%次
图23-2
Logo
图23-3
乙型肝炎(HBV)
• 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的
传染性疾病。 • 乙肝病毒在体外不能进行复制,它主要生存在 乙肝病人体内,它的复制在病人的肝脏内进行 ,通过复制,乙肝病毒可在病人休内大量繁殖 ,这形成了一个会传染疾病的传染源.
Logo
乙型肝炎(HBV)
• 乙肝病毒在37°C可存活7天 • 56°C6h煮沸10分钟 就可灭活。 • 100%不可能存活的。
Logo
• 4.降低性传播的危险性,确保
健康安全的性行为生活; • 5. 讲究个人卫生,避免共用剃 须刀和牙刷等卫生用品;
Logo
梅毒
• 6. 尽可能降低母婴传播的危险性,分娩时减少
胎露的监测,缩短破膜后分娩时间有助于降低 母婴传播的危险性。HCV阳性母亲所生婴儿应 在出生后2~6月间检查两次HCV RNA或/及 15月时检查抗-HCV,在出生后15个月内检测 抗-HCV阳性都有可能是来自于母体。
Logo
艾滋病传播的必要条件
• 必须经破损皮肤或粘
膜进行体液交换才会 被感染
Logo
艾滋病传染源
• 只有艾滋病感染
者和病人才能将 病毒传染给他人。
Logo
在成人中HIV传播的比率
• 异性传播71%、 • 同性恋传播15%、 • 静脉吸毒者7%、 • 血液传播5%、

其他原因不明者2
Logo
HIV的生存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