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养保健食品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摘要:中国健康食品产业发展既有巨大成就,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中国健康食品产业尽管10年前规模很小,经过多年快速发展,2005年全国销售额已经达到1200亿元。这个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是规模小、质量差、寿命短,多头管理、监管滞后、执行不力,虚假宣传、炒作概念、市场信任度差。但是,中国健康食品产业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根据专家预测,在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和管理更新的推动下,“十一五”期间中国健康食品产业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0%,到2010年全国销售额将达到2380亿~2780亿元。
关键词:中国;健康食品;产业发展;展望
一、现状喜中有忧
目前,世界各国关于营养健康产业的含义不完全一致,有两种产业分类法比较有代表性。一种是以各国立法为依据的分类标准,把膳食补充剂和功能食品作为营养健康产业的组成部分。另一种分类是《营养商务杂志》(NBJ)提出的,即把营养健康产业看成是膳食补充剂、功能食品、天然/有机农产品和个人护理品四个行业的综合。我国的营养健康产业与第一种分类法比较接近,但有自己的特点,它包括营养补充剂产业、健康功能食品产业、强化食品产业、富营养食品产业。在营养健康产业中认同度最高的是膳食补充剂和健康功能食品。从产业规模看,健康功能食品
和膳食补充剂的总量最大,全世界年销售额都超过600亿美元。2005年,中国营养健康食品产业估计销售额为1200多亿人民币,其中:营养素及营养素补充剂约为150亿元,健康功能食品约为350多亿元,强化食品约为220亿元,奶类及新型豆制品等富营养食品约为550亿元。
中国营养健康食品产业起步晚、基数小、成长快,已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市场品牌的认同度有所提高。①健康功能食品产业经过几番周折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我国健康食品的发展历史,由20世纪80年代的“无知阶段”(以三株、中华鳌精等产品为代表),到90年代的“过热阶段”(以脑黄金、脑白金等产品为代表),随着对脑黄金等违法违禁产品的查处和打击,健康食品一度处于“低谷时期”。现在触底反弹,开始回升,正向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只有100多家企业,年产值16亿元,现在企业有2000多家,产值增长20多倍,产品也由第一、二代进入到第三代。②营养素及营养素补充剂发展迅速,其中维生素C、E、D3在世界上占有垄断优势。③营养强化食品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国民的关注。④牛奶和新型豆制品的营养健康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但是,从总体上看,中国的营养健康食品产业还存在不少的问题:①规模小,质量差,寿命短。以健康功能食品为例,呈现典型的“一小”、“二多”、“三低”、“四短”的现象。绝大多数企业的生产规模小;企业数量多、产品重复多;产品科技含量低、管理水平低、开发能力低;企业寿命短,
既使是一些名噪一时的知名企业,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年”,于是“太阳”落山了,“巨人”倒下了,“三株”枯萎了,“飞龙”落地了……。②多头管理,监管滞后,执行不力。中国没有专门的营养健康食品的监督法规和条例,相关的监管被分成四个部分,都管都不管,执行起来问题比较多。③虚假宣传,炒作概念,市场信任度差。健康功能食品历来是假冒伪劣的“重灾区”,一些企业的虚假、夸大宣传和概念炒作,导致消费者对整个营养健康食品产业产生了信任危机。
二、前景无限光明
据专家预测,中国营养健康食品产业在“十一五”期间将会走上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将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发展,2010年预计产值将达到2380亿~2780亿元。主要依据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市场拉动
1、经济成长带动消费升级。权威部门普遍认为,如果不出现大的意外,未来5年,中国GDP增速可保持在8%以上。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人们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可用于营养健康食品的支出也将逐步增加。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超越了世界上所有国家,但中国消费者平均用于健康品方面的花费只占其总支出的0.07%,全国城乡人均健康食品消费支出仅为每年31元。而欧美国家消费者健康品的花费占其总支出的2%。我国健康品花费是美国的1/17、日本的1/12。这说明中国健康食品市场发展潜力巨
大。
2、人口城市化创造巨大的需求。2004年中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40%,到2010年保守估计将达到45%。人口城市化带动生活方式变化,为营养健康产业发展拓展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3、消费观念变化拉动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健康知识的普及,与膳食相关的慢性非传染疾病造成的危害不仅被国家、社会关注,也引起了普通消费者的注意。在美国,85%的国民食用膳食补充剂,1/3的人愿意采用天然食品疗法维持身体健康,68%的人选择以各种自助形式包括营养食品、强化食品等来预防感冒。世界卫生组织已经采用“健康寿命”指标来评价国民的健康状况,营养产业发育最好的日本国民平均健康寿命为82岁,居191个国家排名的首位。这使营养产业的发展超出了产业发展的架构,与一国人力资源的增长关系密切。因此,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营养健康产业规模继续扩大是完全可以预期的。据PNDC调查,我国38.8%的城市居民有营养健康消费经历,80.73%的城市居民对营养素有所了解。营养消费观念的形成,将成为拉动营养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4、老人和儿童市场快速成长。据PNDC调查,42.5%的中国家庭最关心老人和孩子的营养状况。目前我国每年新生婴儿的数量为2000万,0~3岁的婴儿共计7000万人,对高质量儿童食品的需求迅速增长。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34亿,据分析,在今后较长时期内,还将持续以年均约3.2%的较快速度
增长。这一人群对营养和健康的关注会拉动相应的营养产品市场。
5、“亚健康”人群迅速增长的需求。“亚健康”人口的比率越来越大,约占人口总数的70%以上,亚健康人群对营养产业的发展是一个新的推动。“大病住医院,小病上药店,无病先健康”,随着“送礼送健康,花钱买健康”时尚的流行,许多人开始明白了一个道理:健康投资可以得到最大的回报。古人说:“上医治末病”,得了病以后也是“三分治,七分养”。大科学家爱迪生说:“未来的医生不再给病人药物,而是引导病人关注人类结构、饮食的保养,以及疾病的引起和预防”。国家“九五”攻关完成的研究项目表明,在疾病预防工作上投资1元钱,就可以节省8.5元的医疗费和100元的抢救费用,收到“个人少受罪,家庭少受累,节省医药费,回报全社会”的效果。这一“营养健康经济学”的观点,对于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对于每个人、每个家庭也特别重要。
(二)科技推动
新技术、新科学、新信息手段是营养健康产业发展的三股推动力。营养健康产业的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加工工艺、新的质量控制标准、新的科学证据揭示新的营养成分及健康功能,需要新的信息手段把营养健康信息传递给广大消费者。因此,新技术、新科学、新信息手段堪称营养健康产业发展的三股推动力。营养健康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是营养学、食品工业学、食品学、医学和化学进步的结果,具有研发先导的特征。目前,在生物技术、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