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语用学研究
2021语音、词汇、语用角度探讨语言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范文1
![2021语音、词汇、语用角度探讨语言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范文1](https://img.taocdn.com/s3/m/c2f949d63968011ca20091a9.png)
2021语音、词汇、语用角度探讨语言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范文 摘要: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 不同民族、地区的人们在进行交际过程中会产生文化冲突与交际障碍。
从语音、词汇、语用三个方面分析语言符号体现的文化认知差异, 对实现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质量具有现实意义和积极影响。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语音; 词汇; 语用; 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会通过在语音、词汇、句法、语用等各种形式对文化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以在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 了解对方的语言特点是至关重要的。
语言是跨文化交流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事实上, 目前在中国的很多大学里, 跨文化交流本身就是外语系学生的一门必修功课。
本文将从语音、词汇、语用等三个角度探讨语言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一、语音 由于语言结构的不同,不同语言中语音所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 由此产生了千变万化的语言现象, 这些都对跨文化交流造成了严重的障碍。
比如说,中文当中有大量的绕口令、藏头诗、同音异义字、谐音、平仄等语言现象, 这些都很难通过翻译来为其他语言的使用者所理解。
比如, 汉语中的谐音双关语几乎就不可能翻译, 如《红楼梦》第五回中的双关语“空对着, 山中高土晶莹雪”, “雪”字为谐音双关, 指“薛宝钗”的“薛”;比如说中国人都熟悉的《静夜思》, 在翻译成英文的时候, 也很难体现出其中的平仄。
另外, 外国人之所以很难欣赏中国的相声, 原因也就在于不同文化的人很难欣赏相声艺术中的谐音、讽刺、绕口令等要素。
表1静夜思的平仄规律 二、词汇 词汇作为语言的材料,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 尤其应当选择恰当的词汇来进行语言表达, 所以理解词汇差异是进行跨文化交流的一个关键。
关于词汇的问题,本文主要将不同语言中的词汇关系总结为五种情况: (一)重合词汇 重合词汇,就是指不同文化中那些无论是字面意思还是引申意思都完全相同的词汇。
词汇语用充实的顺应性研究
![词汇语用充实的顺应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c3d08e75ef7ba0d4a733bb2.png)
应 、顺 应的动态性和顺应 的意识 突显性三个方 面 ,探讨
词 汇语 用充实 的顺应性特征 。
一
、
词汇语用充 实和顺应理论研究综述
1 词 汇语 用 充 实 与 词 汇 语 用 学 .
词 汇语 用学是语言学 中一个 发展 迅速 的分支 ,其研 究对象是语 言层面上规约 的词义 ( 面意义 ) 字 在实 际使
境 因素 ,去推知获取某 一词汇在交际 中的语境 意义 。 词汇语用学 (eia pama e )已对 此课题进 行了 1 c rg t s xl i
多方面的阐释 。但 目前 该学科的理论基础来 源依然过于
单一 。 冉永平 张新红 2 0 顺 应理论将 言语交 际视为 ( 0 7)
一
( 5)Mayi a "e a地 adi , i e a e e a r s S ̄ l O a y av lt j wl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s o , ,
中的心理世界 、社 交世界和 物理世界进行 顺应 ,动 态地考虑顺 应对 象和顺应 功能 以生成话语意 义,并且在 顺应过程
中存在着 高低 不同的意识 突显程度。 关键词 :词 汇语 用充 实;顺应理论 ;语境
中图分类号 :H0 0 文献标识码 :A 3
话 语理解等信息处 理不是一个简单 的信息 编码与解
用 中变化 的过程 。 Wi o 0 4 1 如语 用收缩指词汇被 ( l n20 : ) s
就交际 目的而言 ,说话人通 常关 注的是 与原 型相 近的泛 化意义 ,而非精确信息 。 许多语用学 和哲学理论 曾将 收缩和扩充视作 截然不
用于表达 比其 编码意义更具体 的含义 ,即被限定用 于表 达某个特定 的所 指。根据辞典释义 ,某一 词语或结构所
英语语言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英语语言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089055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b1.png)
英语语言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英语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英语这一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语用等各个方面。
通过对英语语言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英语语言的结构和规律,为英语教学和翻译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分析英语语言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希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学习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英语语言学研究现状1.语音学英语语音学是研究英语语音的音韵结构和音变规律的科学,主要包括英语元音、辅音、重音、语调等方面的研究。
目前,语音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音韵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方面,包括对不同语音现象的规律性和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以及利用实验方法进行声学和听觉研究。
2.语法学英语语法学是研究英语句法结构和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的学科,主要包括短语结构、句法规则、语义角色等方面的研究。
目前,语法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句法理论和语义角色的分析上,包括对不同句法现象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以及对句子成分之间关系的分析和总结。
3.词汇学英语词汇学是研究英语词汇的构词规律和语义特征的学科,主要包括词汇分类、词义、词缀等方面的研究。
目前,词汇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义的语义结构和语用功能的分析上,包括对不同词汇现象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以及对词汇分类和词义关系的分析和总结。
4.语用学英语语用学是研究英语语言使用的原则和规律的学科,主要包括语言交际、语篇分析、语用推断等方面的研究。
目前,语用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用推断和语言交际的分析上,包括对不同语用现象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以及对语言交际和语篇分析的分析和总结。
5.教育语言学英语教育语言学是研究英语语言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学科,主要包括英语教学法、英语教学评价、英语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目前,教育语言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英语教学法和教育评价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包括对英语教学理论的探讨和实证研究,以及对英语教学管理和评价的分析和总结。
二、英语语言学研究发展趋势1.跨学科研究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英语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越来越密切,包括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等。
3.简析“词汇学”“语法学”“语用学”三者之间的区别。
![3.简析“词汇学”“语法学”“语用学”三者之间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b81eaf57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24.png)
3.简析“词汇学”“语法学”“语用学”三者之间的区别。
“词汇学”、“语法学”和“语用学”都是语言学的重要学科,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语言。
1. 词汇学:词汇学主要是研究词汇的构成和意义,包括词的分类、词的形态结构、词的语义和词语的搭配等方面。
词汇学关注的是单词的用法和意义,是一种静态的研究方法。
2. 语法学:语法学主要是研究语法结构和规则,包括句子成分、句型、时态、语态等方面。
语法学关注的是单词之间的关系和句子的结构,是一种动态的研究方法。
3. 语用学:语用学主要是研究语言的使用情境、目的、效果和意义,包括会话结构、语言交际行为、意义的构建和理解等方面。
语用学关注的是语言的应用和交际功能,是一种实用性的研究方法。
总之,“词汇学”研究的是语言的词汇,不关心语言使用的具体情境,而“语法学”研究的是语言的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更关注语言结构和形态;而“语用学”则研究的是语言在具体情境中的使用和作用,注重语言交际和语言意义的构建与理解。
词汇语用学研究管窥
![词汇语用学研究管窥](https://img.taocdn.com/s3/m/c8e42f2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5f.png)
词汇语用学研究管窥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单位,学习语言的重要课程之一就是词汇学习。
学者们从不同
角度对词汇语用进行研究,以深入了解其规律和运用方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析词
汇语用的研究成果。
一、词汇语义和搭配
词汇语义是指词汇所表达的含义和概念,是词汇学习的基础。
语言学家建立了许多词
汇分类模型,如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位词等,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词汇。
二、词汇语用和上下文
词汇语用是指词汇在上下文中的运用方式。
同一个词汇在不同上下文中表达的含义和
语气可能会不同。
语境对于词汇的语义和语用产生重要影响,阅读或听取时根据上下文可
以理解词汇的真正含义。
三、汉语词汇语用的研究
汉语是一种表意文字,形体与意义的联系不如拼音文字直接。
因此,汉语词汇语义和
语用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特点。
汉语词汇的多义性很强,许多词语在不同上下文中的含义会发生变化,这就增加了词
汇学习者的学习难度。
阅读时,可以通过上下文暗示和词语搭配来理解词汇的语义。
同时,由于汉语词语的音节组合方式不同于英语等拼音文字,汉语词汇搭配的规律也有所不同,
需要加强学习和积累。
汉语词汇语用的研究也是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如成语的结构和运用、诗歌中的象征
意义等等,都是该领域的研究方向之一。
通过研究汉语词汇语用,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汉语
语言的规律和特点,为语言学习和教学提供更好的帮助。
总之,词汇语用是语言学习和运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通过深入研究词汇语义、搭配
和上下文等方面,可以更好地掌握语言,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
我国的语用学研究
![我国的语用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805c0ba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4.png)
我国的语用学研究一、概述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语言在实际使用中的意义和功能。
在我国,语用学的研究历史悠久,早在古代的经典文献中,就可见对语言运用、语境理解、交际策略等语用学核心问题的探讨。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语用学在我国的系统研究和发展则是在近几十年里逐渐兴起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外交流的增多,我国语言学界开始广泛接触并引进国际语用学的理论和方法,推动了语用学在国内的快速发展。
语用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语言交际中的语境理解、言外之意、会话含义、言语行为等。
在我国,语用学研究者们结合汉语的特点和中华文化的背景,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同时,语用学在我国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展,不仅涉及到日常的语言交际,还广泛渗透到教育、广告、法律、外交等多个领域。
我国的语用学研究在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如何更好地结合汉语特点和文化背景进行语用学研究,如何推动语用学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等。
未来的语用学研究需要继续深化理论探索,拓展应用领域,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语言交际和社会发展。
1. 语用学的定义与重要性语用学是语言学、哲学和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语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如何受到语境的影响,以及人们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
它关注的是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旨在揭示语言使用者在交际过程中的意图和目的。
语用学的重要性在于,它弥补了传统语言学研究的不足。
传统语言学主要关注语言的结构和规则,而语用学则强调语言的使用和理解。
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人们往往并不是单纯地表达语言成分和符号单位的静态意义,而是通过语境来传递更丰富的信息。
要真正理解和恰当使用一门语言,仅仅懂得发音、词汇和语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掌握语用学的知识。
语用学的研究内容涵盖了语言的多个方面,包括指示、预设、言语行为、会话分析等。
通过研究这些内容,语用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在实际交际中的作用,以及人们如何通过语言来表达意图、传递信息和进行交流。
词汇语用学研究
![词汇语用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bda1b9f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02.png)
词汇语⽤学研究词汇语⽤学研究语⽤学是当代语⾔学研究中⼀个蓬勃发展的领域,不仅表现在语⽤⼀语⾔研究和社交⼀语⽤研究的⽇渐深⼊,⽽且表现在它与相邻学利的不断交融。
如今,跨⽂化语⽤学、语际语⽤学、社会语⽤学、认知语⽤学、发展语⽤学、临床语⽤学等交义学利领域已为⼈们所熟知。
语⽤学的发展还尤其表现在它与语⾔学核⼼分⽀学利⼀语法学/句法学、语义学、词态学等之间的联姻。
词汇语⽤学(Lexical pragmatics)正是这种联姻的⼀个产物。
2000年7⽉,在匈⽛利布达佩斯召开的第7届国际语⽤学⼈会⼘有⼀个专题讨论组,共有8位学者参与了⼀场有关词汇语⽤学的研讨,与会论⽂后来由匈⽛利学者夫妇L. Nemeth和K. Bihok汇编出版,在导⾔中他们明确称词汇语⽤学为“⼀门新的语⾔学科" , 2003年岁末在我国⼴东外语外贸⼈学召开的第8届语⽤学研讨会上,著名学者、关联理论创始⼈之⼀的Deldre Wilson教授做了题为Relevance, word mea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lexical pragmatic、的发⾔,指出词汇语⽤学是语⾔学领域中⼀个迅速发展的分⽀”。
2004年1⽉8⽇⾄11⽇在美国波⼠顿举厅了的美国第78届语⾔学年会上,著名语⽤学家、耶鲁⼈学教授Lawrence Horn做的题为Lexical pragmatics: Grice and beyond的演训被视为“语⾔学的前沿动态”。
作为⼀个新兴领域,词汇语⽤学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国内迄今还没有涉及此课题的专门研究或介绍。
为此,本⽂旨在向国内同⾏介绍国外词汇语⽤学研究的总体状况(第2 .3部分),并通过反思现有研究成果,就如何进⼀步推动本领域的研究提出⼉点建议(第4部分)。
2词汇语⽤学的由来与界定词汇语⽤学研究最初可以追溯到McCaw ley( 1978).但⽐较系统的研究应该说是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
词汇语用学研究范文
![词汇语用学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8c3d9ca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c.png)
词汇语用学研究范文
词汇语用学研究的核心概念包括义项、义义关系和词汇搭配。
义项是词汇的基本语义单元,它表示词汇在语境中所具有的意义。
一个词汇可能有多个不同的义项,而每个义项又可能与其他词汇形成不同的义义关系,如同义、反义、上下义、属于关系等。
词汇搭配研究则关注词汇在语境中的固定搭配和语用搭配,即词汇与其他词汇组合的习惯性用法。
词汇语用学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考察、语料分析和实证研究。
通过对语言材料的收集和分析,研究者可以发现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规律和意义演变过程。
此外,一些实证研究也可以通过实验和统计手段来验证词汇语用学的理论假设。
语用课题研究报告
![语用课题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00b0d9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27.png)
语用课题研究报告语用课题研究报告摘要本篇报告对语用学领域的一个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对语用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回顾和分析,进一步探讨了该问题的实质和影响因素。
最后,我们提出了一些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和建议,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1. 绪论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关注语言使用背后的意义和交流中的效果。
它研究语言的使用方式、意图、影响以及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等方面。
而语用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研究不同语境中的语言交际现象,即人们在特定场景下如何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和理解。
在具体的语用研究中,我们选择了一个有代表性的课题进行探讨:语用词汇的使用。
语用词汇是指在特定语境中具有特殊指称功能的词汇,常常用于情感表达、演讲和说服等目的中。
它们可以有效地传达说话者的意图,影响听众的理解和态度。
2. 相关理论综述在研究语用词汇的使用之前,我们首先回顾和分析了一些相关的语用学理论。
2.1. 会话合作原则会话合作原则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框架,它由美国语言学家格里斯下庞德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
根据会话合作原则,交流双方在对话过程中一般会遵循以下四个原则:•言外之意原则:说话时有意义地表达隐藏的信息;•表达明确原则:用准确和清晰的方式表达信息;•排除歧义原则:尽量避免产生歧义;•言简意赅原则:用简洁的方式表达想要传达的信息。
这些原则对于理解语用词汇的使用方式和目的非常重要。
2.2. 社会语用学社会语用学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关注语言和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
社会语用学认为,语言使用背后的意义和效果与社会文化因素密切相关。
在研究语用词汇的使用时,社会语用学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语言行为的社会和文化因素。
3. 语用词汇的使用基于以上理论框架,我们分析了语用词汇的使用方式和影响因素。
3.1. 语用词汇的分类根据其功能和使用场景,语用词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表达感情的词汇:例如“开心”、“难过”等;•动态调整情感的词汇:例如“鼓励”、“冷静”等;•态度表达的词汇:例如“喜欢”、“反对”等;•演讲和说服中使用的词汇:例如“事实”、“证据”等。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学研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11e01a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c6.png)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学研究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的学科,它不仅仅关注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单元,更关注语言在实际交际中的使用。
对于学习语言的人来说,掌握语用学知识常常能使他们更加流利地进行交流。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学的研究显得更加重要,因为不同人群根据文化、国籍、社会背景等的不同,会在交流时产生各种误解和不适,导致交际的失败。
因此,本文将以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学研究为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语用失误语用失误是跨文化交际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使用的目的和方法都可能会影响交流的质量。
比如在西方文化中,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是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
但在一些亚洲国家,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被视为礼貌和谦虚。
如果西方人在和亚洲人进行交流时不了解这一点,他们就有可能会被误解为不尊重对方,从而产生交流失败的情况。
此外,语用失误还有经常出现的场景,在跨文化交际中尤其需要注意。
比如在商务交际中,礼物的传递常常会牵扯到一些文化差异。
在中国,拿到礼物后,礼物的包装和收纳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在日本,打开礼物的包装则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如果不知道这一点,就可能会产生失礼的情况。
另外,在国际商务应酬中,饮酒也是一种常见的交际方式。
但在一些穆斯林国家,饮酒被视为不合适的行为。
如果不注意礼仪,就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二、语用转换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转换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能。
语用转换是指将原文化中使用的语言习惯进行调整,以适应新文化中的语言习惯。
实际上,语用转换要求我们不仅要熟悉本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了解目标文化的语言并与之适应。
例如在中国的文化习惯中,尊重长辈、敬重师长是极其重要的。
而在美国,相较于中国,这种做法就显得不那么突出了。
如果中国人以向长辈询问意见的方式与美国人交往,就有可能会被视为自命不凡或侵犯他人隐私。
在这样的情境中,中国人需要了解美国文化,适应美国人的交际方式,以便于正确的交流。
三、语用规则语用规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为了达到交流目的而遵循的规则。
试析当今词汇语用学研究的不足
![试析当今词汇语用学研究的不足](https://img.taocdn.com/s3/m/fb6691661eb91a37f1115c2b.png)
21 0 0年 1月
重 庆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Jun l f h r qn o eeo d ct n o ra o 0 g igC l g f u a o C i l E i
Vo .3 1 No 1 2 .
J n ay,01 aur 2 0
试析 当今词 汇语用学研究 的不足
延 不仅 被语 用 收缩 , 且 被语 用 扩充 为 f 而 临时原 子 概 念 : 些不 是 皇室 家族 的成员 但傲 慢 娇气 的女性 的 那
要 探讨 短 语 如 何 作 为 话 语 理 解 中 语 用 加 工输 入 的 内容 。与词 汇输 入 不 同 , 短语 输 入 涉及 的是 复杂 概
王 茂
( 庆教 育学 院 外 语 系 , 庆 4 0 6 ) 重 重 0 07
摘要 : 当今 词 汇 语 用 学研 究 的 不足 在 于 只 考 虑 了词 汇 原 子概 念 , 能解 释 词 汇 概 念 的 外 延 出现 完 全 变 化和 短 语 不 层 面的 缺 省 成分 现 象 。 为此 , 文探 讨 复 杂 概 念 的 临 时 概念 构 建 和 短 语 层 面 的缺 省 成 分 的语 用充 实。 本 关键词 : 语 ; 短 复杂 概 念 ; 汇 语周 学 ; 用充 实 词 语 中图分类号: 3 H0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8 6 9 ( 0 0 0 — 0 3 0 10 — 3 0 2 1 )1 0 9 — 4
收 稿 日期 :0 9 0 ~ 0 2 0— 9 1
作 者 简 介 : 茂 (9 7 ) 女 , 王 1 7一 , 重庆 教 育 学院 外 语 系 , 师 , 讲 四川 外 语 学 院硕 士 , 究方 向 : 用 学 、 知 语 言 学 。 研 语 认
词汇语用学及语用充实
![词汇语用学及语用充实](https://img.taocdn.com/s3/m/bc812741bceb19e8b9f6ba1b.png)
词汇语用学及语用充实摘要语用充实是一种词汇语用现象,指言语交际者充分调用语境将语言使用中的各种不确定性词义加以确定化的语用认知过程。
话语理解中词语可起到语用触发语的功能,引导人们进行以语境为基础的语用收缩与语用扩充。
词义及其所指范围的扩大、延伸或缩小都涉及寻找最佳关联信息的语用充实,而不是静态的原型意义或语码信息的直接再现。
这说明词语与结构的使用和理解是一个以语境为基础的语用一认知问题,而不单是语义问题。
关键词词汇语用学;语用松弛;语用扩充;语用收缩引言在日常语言交际中,很多词语或结构所传递的信息往往不是其自身编码的字面意义,也不同于其原型意义或原型概念。
在语言选择与使用中,人们创造新词、合成新词,或直接借用其它语言中的词语与用法;更突出的现象是,使用中的词语、结构可能出现近似用法、略约用法、喻式用法(如隐喻、明喻、夸张、借代等),而非严式的刻意用法,比如追求词语的原型意义;在话语理解时,人们可以在未知精确词义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语境因素去推知、获取某一词语或结构在交际中的语境信息,这在话语理解中很常见。
我们认为,类似现象的产生多源于使用中的词语和结构在特定语境中的语用化现象。
对此,心理语言学、词汇学、语义学及语言哲学等有不同解释。
一、原型语义学语义学是以研究意义为核心的语言学分支,词义、结构义、语义关系等是讨论的焦点,其中也涉及概念、类属、语义范畴,但主要是在偏离语境因素的条件下进行原型语义的阐释。
原型语义学主要源于维特根斯坦有关语义范畴的家族相似性原理。
在维氏(1996)看来,语义范畴是由相似关系所维持的内在结构,也即语义范畴中各成员之间的联系是有理据的。
以Rosch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家在语义原型论(prototype theory)中指出,词义以原型范畴的形式而存在,其中范畴由原型和边缘构成,原型是每一类事物或事件中最典型或最具代表性的个体,而边缘则由非典型的个体构成。
有学者将原型视为语义表征的最佳方式。
语言学中的语言研究和语言学习
![语言学中的语言研究和语言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e8d10f7e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19.png)
语言学中的语言研究和语言学习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学科,它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有研究语言的音、韵、调、音位、语法、词汇、语义、语用等方面。
在这些方面,语言学家们在世界上所有语言中都会寻找规律和共性。
语言学的研究与应用非常广泛,包括文学、教育、翻译和政治等领域。
其中,语言学对语言的研究和语言习得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
一、语言学中的语言研究1. 语音学语音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语言的音素、音节、音变、音位等方面。
语音学家们还会通过研究语音学原理来发展语音合成技术、声音识别技术等。
2. 语法学语法学主要研究语言的句子结构、句法、语素的使用规则等。
语法学家们通过研究语言中的句法规律,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3. 语义学语义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学科。
语义学家们主要研究语言的意义,探讨语言中的表达方式与上下文的关系,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4. 语用学语用学是对语言使用规则的研究,它研究的是在不同语境下语言的运用。
好的语用学研究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理解各种不同的语用现象,为人们有效地运用语言提供指导。
二、语言习得除了对语言的研究以外,人们还需要学习一种或多种语言,这就涉及到了语言习得这一概念。
语言习得是指人们学会一种语言的过程,从初学者到流利使用这种语言的成长过程。
1. 儿童语言习得儿童语言习得是从出生到青少年时期进行的长期学习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通过模仿和语言环境接触来习得语言。
这个过程中,家庭、教育机构、媒体等环境因素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成人语言学习相比于儿童语言习得,成人语言学习更加艰难。
成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语言系统和思维方式,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新的语言。
但是,如果人们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语言学习并不会太难。
对于成人语言学习者来说,自学、课程学习和语言环境接触三个途径是最为常见和有效的方法。
自学可以通过书籍、网络课程、在线短视频等途径进行。
课程学习可以参加语言学校或教育机构提供的课程。
语言学结构及应用研究
![语言学结构及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cb33f48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ca.png)
语言学结构及应用研究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学科,主要关注语言的结构以及它们在人类社会中的应用。
语言学的研究涵盖了词汇、语法、语音学、语用学等多个方面,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本质和它在人类交流中的作用。
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语言结构。
语言结构包括词汇和语法。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通过词汇可以表达思想、意图和情感。
语法则规定了词汇如何组合成句子和表达意义。
语言结构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语言的组织方式,以及为什么不同语言具有不同的结构。
另一个研究方向是语音学。
语音学研究语言的语音和语音习得。
语音是指人们发出和听到的语音声音,它们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元素。
语音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语音之间的差异,以及人类是如何通过语音唤起特定含义的。
此外,语用学也是语言学的重要分支。
语用学研究语言在特定语境下的使用和理解,探讨语言和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
语用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言语行为和交际目的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如何通过语境来传达更准确的意义。
除了研究语言的结构,语言学也关注语言在人类社会中的应用。
语言在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人类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主要工具。
语言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语言在社会中的功能,包括表达意思、建立关系、传递信息等。
此外,语言学也可以应用于翻译、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为人类提供更好的语言技术。
总之,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学科,通过研究语言的结构和应用,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本质和它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
语言学的研究对于促进语言交流、改善语言技术等方面有重要意义,也对于我们认识人类语言能力的本质有着重要的启示。
访谈节目主持人语言的语用学研究
![访谈节目主持人语言的语用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0856349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c.png)
访谈节目主持人语言的语用学研究一、本文概述《访谈节目主持人语言的语用学研究》这篇文章旨在对访谈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进行深入的语用学分析。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在实际交际中如何被使用和理解的科学,它关注语言的实际运用、语境、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对语言理解和表达的影响。
访谈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语言运用不仅影响节目的氛围和效果,还直接关系到与嘉宾和观众的沟通效果。
本文将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探讨访谈节目主持人语言的运用特点、策略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
本文首先将对访谈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进行描述性分析,揭示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如口语化、互动性、即时性等。
运用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如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等,分析主持人在节目中如何运用语言策略来构建和谐的访谈氛围,促进与嘉宾的有效沟通。
本文还将探讨访谈节目主持人语言运用的社会文化因素,如文化背景、社会习惯、媒体规范等,分析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主持人的语言选择和表达。
通过对访谈节目主持人语言的语用学研究,本文旨在揭示其语言运用背后的深层机制,为访谈节目的主持人培训、节目制作以及语言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同时,本文也期望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对语用学在广播电视领域应用的关注和研究。
二、访谈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特点访谈节目主持人作为节目的灵魂,其语言表达方式对节目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作用。
本节将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访谈节目主持人在语言使用上的特点。
语言的得体性:访谈节目主持人在语言选择上要求得体,既要符合节目的风格,也要尊重被访者的身份和情感。
他们需根据不同的访谈对象和情境,灵活运用正式或非正式的语言,以达到最佳的沟通效果。
语言的互动性:访谈节目的核心在于主持人与被访者之间的互动。
主持人需运用恰当的语言技巧,如提问、反馈、引导等,来激发被访者的谈话兴趣,推动访谈的深入进行。
语言的策略性:访谈节目主持人常运用各种语言策略,如暗示、幽默、夸张等,来调节访谈氛围,处理敏感话题,以及引导被访者表达真实想法。
语言学知识点汇总
![语言学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f651dee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ac.png)
语言学知识点汇总语言,作为人类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其研究领域广泛且深入。
语言学就是对语言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它涵盖了众多的知识点,从语音、语法到语义、语用,从语言的历史演变到不同语言之间的比较,从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到语言的习得和教学。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语言学的知识世界。
一、语音学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物理特性和人类发音器官如何产生语音的学科。
语音的物理特性包括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
音高决定了声音的高低,比如汉语中的声调就是通过音高的变化来区分意义的。
音强则影响声音的响亮程度,例如重音在很多语言中都有着重要的语法和语义作用。
音长指声音的持续时间,像日语中元音的长短就可能导致词义的不同。
音色使得我们能够区分不同的声音,比如元音和辅音就具有不同的音色特点。
人类的发音器官包括肺、气管、喉头、声带、口腔、鼻腔等。
通过这些器官的协同作用,我们发出各种不同的语音。
例如,元音是在发音过程中气流不受阻碍而发出的音,而辅音则是气流在某个部位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
了解语音学的知识,对于语音的识别、语音合成以及语言教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音系学音系学关注的是语言中的语音系统和语音模式。
它研究语音在特定语言中的组合规则和分布规律。
例如,在英语中,“th”这个音的发音有清辅音θ和浊辅音ð之分,它们在单词中的出现是有一定规则的。
音系学还研究音位,音位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比如,在汉语普通话中,“爸”bà和“怕”pà,“b”和“p”就是两个不同的音位。
音系规则也是音系学的重要内容,比如同化、异化、弱化等。
同化是指一个音受到相邻音的影响而变得与其相似,异化则是为了避免发音上的相似而产生的变化,弱化则常常导致某些音在快速或非重读音节中变得不那么清晰。
三、语法学语法学研究语言的结构规则,包括词法和句法。
词法关注词的构成和形态变化。
例如,英语中的名词有复数形式的变化,动词有时态、语态、人称和数的变化。
语义学与语用学界面研究——词汇语用学研究重点议题概述
![语义学与语用学界面研究——词汇语用学研究重点议题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dbd0851779563c1ec5da718d.png)
问题等词汇语用学研究领域的重点议题 。 为语言学者
未来 的研 究 理清 思 路 . 开 拓研 究 视 角 。
二、 国 外 词汇 语 用 学研 究概 述
词汇语用学研究的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
( 一) 非 典 型性
词 汇语用学 是根 据显著 性 ( G i o r a ) 和 关 联 性
国外 语 用学 的研 究 起 始 于 Mc C a w l e y . 但是 对 该 理
词 汇语 用 学 的研究 涉及 词 汇 学 、 语 义 学 和语 用 学
学 的 B l u n t e r教 授 在 文 章 中 最 早 提 出 “ L e x i e a l
等学科 , 是一 门全新 的语用学分支学科 , 该学科在本
世 纪发 展 十 分迅 速 。二 十世 纪 八 十 年代 末 期 , 德 国著
2 0 1 7年第 1 期
福 建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1 1 8
境结合起来 . 通过非典型的方式来研究词汇的意义
例 如 下 面 的 四个 句子 : ( a ) 天 空 上飘 着 朵 朵 白云 。 ( b ) 大哥 我 是 白道 上 的人 。 ( C ) 这 篇文 章 是 白话 文 。 ( d ) 我 就 是 白丁一 个 。
是在 一个 完 全 静止 的状 态下 的研 究 。然 而 , 语 言 的使
学者 G r i e e 提 出 的会话 原 则 ,词 汇 的 正确 理解 是 在 原
阶段 , 我国对 于此项 问题 的研究也仅有二十余年 的时
间, 相 关研 究 成 果也 多 以理论 引介 为 主 。 因此 , 本 文 在 简 要 回顾 国 内外 词 汇 语 用 学 研 究 的性 质 特 点 的 基 础 上, 重 点 通 过 语 言 使 用 中的 实 例 , 探 讨 汉语 和 英 语 中
词汇语用学框架下的名词形容词化现象研究
![词汇语用学框架下的名词形容词化现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f3a4f4db307e87101f69621.png)
摘
要 :在词 汇语用学框架下, 以 语用松散和语用充实为理论视角 ,分析 汉语 中名词形容词化现象的类型及
产 生理 据,为名词形容词化现象提供 词汇语用 学视 角的合理阐释 ,进一步探讨其对应用语言学领 域的启 示。
关键词 :名词形容词化;语用松散 ;语用充 实
中图分类号 :H 3 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 — 152 1)604 -3 0 99 1(0 10 -0 50
T e n ls f h d t i t no u o e es et e f h ay io e jci s i f A s t A e vao No nf m t rp ci r h P v o
Le i a a m a i s x c lPr g tc
、
名词形容词化研究现状
国内学界对名词用作形容词 ,特别是 “ 副词+ 名词 ”结 构 ,曾做过深入的研究 。从初 始阶段集 中讨论 “ 副词+ 名词 ”
结 构 的语 法 合 法 化 ,逐 渐 过 渡 到 从 句 法 、语 义 、语用 、认 知
( rg t oees pama co sn s)【。他把这种现象概括为两种情况 : il
是某一词语或结构本身存在笼统、模糊或含糊 ,从而 出现
程度、等级或范 围的可伸缩性 ,给所在话语的信息理解带来
不确定性,为此 听话人需要付 出更多的理解努力 ;二是具有
语义精确的词语 或结构出现信息理解 的偏离, 即偏离语 . 原
型或语义编码,类似 的可 能选项构成一个语用集合;或 出现 接 近于语义原型或语义编码的选项 , 它们也构成一个语用集
LI o, U n Ta X Fa g ( ol e f oeg a g ae, h i nv r t o Fnn e n cn mi , eg u2 3 3 , hn) C l g F rinL n ug sAnu iesy f iac d o o c B n b 3 0 0C ia e o U i a E s
语用意义的词汇语用学解析-英语论文-语言学论文
![语用意义的词汇语用学解析-英语论文-语言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33f9ef4964bcf84b8d57b5b.png)
语用意义的词汇语用学解析-英语论文-语言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1. 引言语用意义的确定取决于特定的语用交际环境,表现为语境语用化现象。
在话语理解过程中词语可起到语用触发语(pragmatic triggers)的作用,能引导语用者进行以语用环境为基础的语义语用选择。
语义及其所指范围的缩小、扩大或延伸都需要寻找语用意义的最佳关联。
因此,语言交际是一个以语境为基础的语用认知问题,而不只是语义、词法或句法问题。
语用意义的获取和研究应是多角度、多层次和跨学科的,对语用意义进行词汇语用分析是可能和必要的。
词汇语用学和语用意义研究的相互补充更有利于语言学的发展完善。
笔者将以词汇语用学理论为基础,对语义语用凸显倾向和话语词项共现(co-occurrence)的词汇语用理据关联进行尝试性探索,以冀对语用意义的研究有新的启示。
2. 词汇语用学词汇语用学是在其学科自身发展过程中参照语用学和词汇学的目标、理论与方法进行词汇语用研究中衍生出来的分支学科。
它是语用学,但又不同于经典的语用学研究。
语用学理论的研究主要基于社会交往和认知角度的两条理论线索。
前者主要涵盖Austin 和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Grice 的会话含意理论,Leech 等的礼貌原则,Horn 的两原则,Levinson 的新格氏理论,Vers-chueren 的顺应论,Harbemas 的规范语用学等;而后者则主要包括Sperber Wilson 的关联理论和Kasher 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徐盛桓2007: 6)。
就现有的语用研究而言,词汇语用学研究尚未取得很成熟的成果或形成很完善的模式,且缺乏语际间的对比分析与词汇语用比较。
冉永平(2005: 343-350)认为,最新的语用学研究趋势和词汇语用的可探讨领域表明,词汇语用学的研究已具备充足的依据。
Blutner(1998: 115-162)把词汇语用学定义为试图系统解释语言应用中不确定性词义(under-specification of lexical items)的语用现象及其语用加工的研究。
词汇语用意义的分类研究
![词汇语用意义的分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bd58215fad6195f312ba628.png)
,
他 ( 92 认 为 , 19 ) 一个 词汇 的意义 可 以分为语 言意 义和 语
用意义两大类 , 的语 用 意义是 同词 的语 言意义 相对举 的。 词
他认 为 词 的 语 用 意 义 可 以定 义 为 : 用 运 用 者 在 ~ 定 语 用 目 语
的支配下 , 在语 言运用过 程 中 , 以语境 或上 下文作 为参 照 物
中进行 调 整 的过 程 。她 把词 汇的 语 用 意义 分 为 词 义扩 大 ( raeig 和词义缩小 ( arwn ) 大类 , 认 为词 义 的 bodnn ) nr ig 两 o 并
扩 大 或 缩 小 属 于相 同 的 认 知 过 程 。
不可 回避 的重 要问题 。词汇语 用 意义到 底如 何分类 才 能更
( ) l n的分类研究 二 Wio s Wio l n是关联理论 的创 始人之一 , 的(0 3 词 汇语 用 s 她 20 )
词 汇语用学( e c r mac ) L  ̄ M Pa t s 是上个 世纪九 十年代迅 g i 速发展起 来的一门新的学科 , 属于语用 学的研究 范畴 。它专 门研究语 言( 词汇 ) 编码 意义在实际交际 中的不 同用法 , 即在 实 际交 际中不 同于编码 意义 的用法 ( l n2 0 。在 词汇 Wio 0 3) s 语用学 的研究 过程 中, 对词 汇语 用意义 的分 类是学者 们遇到
汇 意 义 同所 需 的语 用 意 义 正 好 是 相 反 的 , 语 是 其 典 型 ; 反 增
词义缩 小和词义的扩大相反 , 在语言使 用中词的意 义 指 涉及一个 比词 的编码 意义更小的意义 , 是对其编码 意义的一
种缩小 。 ( )Al otr d n . 3 ldc s r k o 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汇语用学研究语用学是当代语言学研究中一个蓬勃发展的领域,不仅表现在语用一语言研究和社交一语用研究的日渐深入,而且表现在它与相邻学利的不断交融。
如今,跨文化语用学、语际语用学、社会语用学、认知语用学、发展语用学、临床语用学等交义学利领域已为人们所熟知。
语用学的发展还尤其表现在它与语言学核心分支学利一语法学/句法学、语义学、词态学等之间的联姻。
词汇语用学(Lexical pragmatics)正是这种联姻的一个产物。
2000年7月,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召开的第7届国际语用学人会卜有一个专题讨论组,共有8位学者参与了一场有关词汇语用学的研讨,与会论文后来由匈牙利学者夫妇L. Nemeth和K. Bihok汇编出版,在导言中他们明确称词汇语用学为“一门新的语言学科" , 2003年岁末在我国广东外语外贸人学召开的第8届语用学研讨会上,著名学者、关联理论创始人之一的Deldre Wilson教授做了题为Relevance, word mea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lexical pragmatic、的发言,指出词汇语用学是语言学领域中一个迅速发展的分支”。
2004年1月8日至11日在美国波士顿举厅了的美国第78届语言学年会上,著名语用学家、耶鲁人学教授Lawrence Horn做的题为Lexical pragmatics: Grice and beyond的演训被视为“语言学的前沿动态”。
作为一个新兴领域,词汇语用学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国内迄今还没有涉及此课题的专门研究或介绍。
为此,本文旨在向国内同行介绍国外词汇语用学研究的总体状况(第2 .3部分),并通过反思现有研究成果,就如何进一步推动本领域的研究提出儿点建议(第4部分)。
2词汇语用学的由来与界定词汇语用学研究最初可以追溯到McCaw ley( 1978).但比较系统的研究应该说是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
据查.文献中最先使用“词汇语用学”( lexical pragmatic)这一术语进行研究的是德国洪堡特大学Blutner教授。
他先后单独或与他人合作发表了一批文章.对词汇语用学进行了初步的界定.并开展了一系列个案研究(Blutner 1998a, 1998b, 2002, 2004; Blutner et al 1996; Blutner & Solstad 2001; Solstad & Blutner 2001)。
此外还有一些零星的研究.如Lascarides & Copestakc (1998).Mercer(2000).Packard(2003)。
词汇语用学研究一开始隶属于语用学与语义学的跨面研究范畴.目前开展得可谓如火如茶.代表性成果如Elsevier出版推出的由Jaszezolt与Turner共同主编的Current Research in Semantics/Pragmatics Interface系列.迄今已经出版了14本专著或论文集。
其中.与词汇语用学直接有关的著作包括Nemcth & Bibok(200l)和Leezenberg 2001年著的Contexts of Metaphor。
作为语用学的一个分支领域,词汇语用学试图解决词汇语义学(lexical semantics)难以解决的一系列问题。
词汇语义学从真值条件角度对词汇的语义问题做静态的研究。
词汇语用学试图对与词汇的语义不明确( semantic underspecification)问题密切联系的语用现象做出系统的、解释性的说明(Blutner 1998b)。
从理论背景角度看,词汇语用学研究得益于多种语用理论。
一个主要途径似乎是依据Grice 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或者借用规约含义(Conventional implicature)的概念(认为词汇的完全理解就是在原来的语义分析基础上通过引入规约含意来扩大原有词汇信息),或者借用会话含意(Conventional implicature)的概念(认为话语理解中会话含意的构建可以克服字面意义和话语理解之间的的差距)。
基于会话含意机制的词汇语用学认为:词项的表征具有语义上的不明确性,理解语义不明确的词汇需要结合语境和百科知识进行了必要的语用充实(pragmatic strengthening)。
这此观点表明,语法与语用在词汇理解方面的分上可以避免把词汇的不同解读归于歧义现象,也可避免求助于强制性解释机制(coercion mechanisms)。
鉴于现代语义学理论倾向于动态的、认识论的、非中调性的做法,第一条途径(即基于规约含意的做法)就显得多余。
相反合理利用会话含意机制却可以解决词汇语义分析所不能解决的许多问题。
Blutner最近在运用会话含意机制的基础上又引入优选论加以研究,很有启发意义。
研究词汇语用学的另一条理论途径是借鉴Spenser & Wilson(1986/1995)提出的关联理论。
根据Wilson (2003)的定义.词汇语用学研究词汇的字面意思在使用过程中的调整过程,涉及收窄、近似、喻化等。
参照关联理论,我们可以不再将诸如收窄、近似、喻化等词汇理解看作是不同的认知过程,相反可以认定它们之间的共同特性,即基于最佳关联假定,通过调整语境提取相关百科信息从而获得预期的理解。
关于词汇语用学研究的性质和特点Blutner( 1998a)提出了四个论断:论断一:词汇语用学采用非组合性原则(Lexical Pragmatic is nor compositional) 词汇语义学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组合性原则,即整体的意义是由其组成部分的意义组合而来。
词汇语用学认为组合原则是不成立的,因为我们不可以将一个合成表达分解成一些概念成分,并通过这此成分共同决定整个表达的解释。
词汇语用学的要义在于将组合语义学(compositional semantics)和会话含意一般推理机制结合起来,后者决定了词汇语用学的非组合性质(所有关于会话含意的论述都具有非组合性特点)。
量原则(Q-Principle 和信息原则(I-principle) (Atlas & Levinson 1981: Horn 1984) 在解释话语时都是采用“整体的”( holistic)的观点。
信息量、复杂性、概率等概念都是非组合性的,不是与词汇或短语的组成部分一一对应的。
基于信息充实的引证推理(abductive Inference)机制也是非组合性的。
论断二:词汇语用学的一个关键在于采用非表征手段(Lexical pragmatics crucially involves non-representational means)Blutner (1998a)指出,尽管难以判断词汇语用学的解释是基于组合机制(combinatorial system),对组成部分按先后顺序进行处理)还是连通机制connectionist mechanism)对寸组成部分采取平行处理), 但可以肯定的是既然需要使用诸如显著性、信息量、关联性、使用频率等概念解释话语中的词汇意义,就表明词汇语用分析有必要使用非表征手段.论断三:词汇语用学的另一个关键在于在解释中运用经济原则(Lexical pragmatics crucially involves economy principles).经济原则的关键作用在于决定非表征性参数如何控制表征性因素的选择和抑制。
根据Zipf ( 1949) ,言语交际中有两股对立的力量一种是合一的力量(force of unification).或称为“说话人经济原则”( Speaker’s economy)当于Horn后来提出的R-principle).另一种是分化的力量(force of diversification).或“听者经济原则,'(Auditor’ s economy)(相当于Q-principle)。
两种对立的经济追求始终处于冲突状态,这一特性使我们可以确定关于特定词汇或短语的解释假定。
论断四:词汇语用学必须解释会话含意什么时候可以取消.什么时候不可以取消( Lexical pragmatics has to explain when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s are cancelable and when not).可取消性是不是会话含意的一个必要条件?Grice 指出可取消性并不适合所有种类的会话含意,基于质准则获得的含意就是一个例外。
Blutner (1998a)认为,语用学与语义学的界限不可以通过可取消性条件来划分.对于词汇语用学在语言学框架内的位置及其与相关学利之间的关系.Horn ( 2002)用下图进行了合理清晰的梳理并通过对uir的研究给予了佐证:3研究课题迄今为止,词汇语用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形容词的语用属性(Lahav 1989, 1993; Blutner 1998a, 1998b, 2002; Blutner et al 1996; Solstad & Blutner zooy;语用畸形(Blutnur 1998a, 2002, 2004);词汇阻遏现象(McCawlcv1978; Blutner 1998b);词义调整Lascarides & Copestake 1998; Wilson 2003);词缀的语用特性(Horn 2002);标记语的语用功能( Fischer 2000) ;语用与词汇内部意义之间的关系(Packard 2003),等等。
限于篇幅,我们下面就其中一此专题的研究作简要的介绍.3.1关于形容词语用属性的研究根据词汇语义学中的组合原则,一个词项在它所处的不同短语中应该表达差不多相同的意思。
例如,Brown Cow,用集合论的表达方式说,是由两个集合组合(交集)而来的:一个集合是所有棕色的东西,另一集合是所有的牛。
两个集合的交集构成了这个形容词+名词的表达式的意思。
但是,不是任何形容词+名词的表达式都可以这样分析。
Lahav ( 1993: 76)发现:要说一头牛是褐色的(brown),这头牛至少大部分外表是褐色的(尽管其眼睛、内部器官等不必如此)。
一个褐色的晶体却必须里外都是褐色。
说一本书是褐色的只需它的封面人部分是褐色的即可,而不必内页也是褐色的,而要说一份报纸是褐色的,就必须要求其所有版面都是褐色的。
当然,褐色的物体具有相同的一点,即其显著部分是褐色的,但这并不是以确定一个物体是否是褐色的。
应用“褐色的”这一谓词(predicate)还需要其他某个条件,而这个条件因其修饰对象的变化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