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布鲁纳认知一发现学习理论.doc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800字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c02bc97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3d.png)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800字关于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精选4篇范文,字数为800字。
布鲁纳认为学习理论是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对学生自信心和学习成绩的提升和对学习方向能力的提升。
布鲁纳认为学习理论是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可以说是一个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关于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精选4篇范文,字数为800字。
布鲁纳认为学习理论是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对学生自信心和学习成绩的提升和对学习方向能力的提升。
布鲁纳认为学习理论是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可以说是一个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布鲁纳认为学习理论是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对学生自信心和学习成绩的提升和对学习方向能力的提升。
布鲁纳认为学习理论是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可以说是一个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首先,在学习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发表见解。
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可以有机会对所学内容进行学习,有利于学习能力提高。
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进行自己的思考、探究,并通过交流、提问等活动来获取知识的形成过程。
通过对学生自学过程进行观察、交流、探究,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
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讨论,让学生通过自学,进行自我探究,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与自我反思,有效地提高自学与思考能力。
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合作,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可以进行自己的学习反思和小组成员的自我评价。
最后,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小组学习,以小组学习引入学习内容。
这样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自学,既能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己进入学习内容中,又能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进入学习方式中,进入学习过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的状态。
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优质文档
![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优质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ea4435c5ee06eff9aff80771.png)
二 发现学习—发现学习,就是要用探究的技巧去发现科学的基本定理。
(一)发现学习模式
布鲁纳所说的 发现学习,并不只限于发现人类尚未发现的事物,而是指学生 通过自己独立地阅读书籍和文献资料,独立地思考而获得对于学习者来说是新 知识的过程。他指出,发现不仅是发现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还包括用自己的 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
表征或表征系统,是人们知觉和认识世界的一套规则。布鲁纳认为,在人 类智慧生长期间,经历了三种表征系统的阶段。
(一)动作表征 (二)映像表征 (三)符号表征
(一)动作性表征(又称表演式再现表象)
动作表征 即指通过动作认知事物,它由一系列适合于得到某种结果的行 动 构成,具有高度操作性的特点。 这一阶段大致相当于皮亚杰的感觉运动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通过作用于 事物而学习表征它们。以后能通过合适的动作反应再现过去的事物。在他 们最初生长的几年中要解决这样一些问题,如怎样爬、走路、玩玩具,一 般地利用身体影响周围环境。在这个时期,儿童通过做和通过看别人做什 么而学习。告诉他怎么做,只有在儿童也能做出这个动作并看到别人也做 出来时才有帮助。这个阶段,动作将从内部再得到再现(这就是所谓再现 表象的意思)。
引导儿童发现二次方程式的因式分解的规律例子
(二)发现学习的过程
布鲁纳之所以强调学生的发现行为,这首先应归因于他对教学目标的看法。 他认为,教学目标在于:我们应当尽可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科学内容,我们 还应当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且自动的思想家;这样的学生当他在正规学校 的教育结束之后,将会独立向前迈进。为此他提出应区分讲解式教学与假设 式教学。当采用讲解式教学时,步调与作风,主要由作为讲解者的教师决定, 学生不过是听者罢了。当采用假设式教学时,教师与学生便处于合作状态。 学生不是静坐在椅子上的听者,而是投入系统的阐述中,有时还可在其间担 任主要角色。 布鲁纳认为学习、了解一般的原理原则固然重要,但尤其重 要的是发展一种态度,即探索新情境的态度,作出假设,推测关系,应用 自己的能力,以解决新问题或发现新事物的态度。
布鲁纳认知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知学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fd6cfecec8d376eeaeaa3189.png)
布鲁纳认知学习理论一、布鲁纳的生平及著作杰洛姆.希摩尔.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 1915-)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
1941年取得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适值二战期间,他到法国战区担任美军心理学专家工作。
1945年回到哈佛,1952年成为哈佛的心理学教授,1960~1972年担任哈佛认知研究中心主任。
之后接受英国牛津大学之聘,担任该校实验心理学教授,同时任教于纽约大学社会研究新学院(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兼任该校纽约人文研究所的研究员。
目前是纽约大学心理学研究教授,兼法学院资深研究员。
1960年出版的《教育的历程》(The Process of Education,五南出版)一书,将皮亚杰(Jean Piaget)认知结构的发展阶段理论引介到教室教学实境。
这段期间他还有几本有关认知发展和教育方法的名著:《论认知》(On Knowing, 1962)、《教学论》(Towards a Theory of Instruction,五南出版)等等。
其它著作也很多,不胜枚举。
他最著名的主张是:「任何题材都可以在任何发展阶段教予任何一个孩童」,也是当时课程改革运动中最具影响力的教育思想之一。
到1980年代末期,他的思想发生重大的转折,而开始倡导结构发展论之外另一种以文化论(culturalism)为基底的心理学,发表了几本代表作:《实作的心灵,可能的世界》(Actual Minds, Possible Worlds, 1986)、《意义的行动》(Acts of Meaning, 1990)以及本书(1996)。
1987年因「理解人类心灵的毕生贡献」而获颁国际巴尔仁奖(International Balzan Prize)。
二、认知学习理论的背景(一)布鲁纳的认知心理学思想布鲁纳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是把新学得的信息和以前学习所形成的心理框架(或现实的模式)联系起来,积极地构成他的知识的过程。
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501207d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b.png)
基础。
0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未来的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主动探
索和发现问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05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的挑战与批评
对理论的挑战
实证支持不足
尽管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具有其独特的见解,但在实证研究方面缺乏足够的支持, 其理论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螺旋式课程设计
布鲁纳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因此课程内容应该按照学 生的认知发展阶段进行设计,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课程体系。
对教育实践的影响
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引导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强调学科知识的重要性
布鲁纳认为学科知识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掌握。
该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新知识并将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通过积 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促进知识的理解和长期记忆。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对于教育实践、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布鲁纳的背景和贡献
布鲁纳是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他在20世纪50年 代提出了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成为当时教育心理学领域的 重要突破。
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 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 录
• 引言 •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概述 •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 •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应用 •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挑战与批评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强调知 识的学习和认知结构的构建。
第五章认知学习理论
![第五章认知学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1ac0139fe518964bcf847cf1.png)
概念同化--定义形式给学习者呈现, 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有关概念理解新概念
3)命题学习(proposition learning):学习由概
念组成的句子的意义 如:老虎会吃人
二、按照新旧观念的概括水平的不同及其联系的 方式,他提出三种同化模式
• 1、下位学习 • 又称为类属学习,是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
三、组织学习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1、逐渐分化原则
• 即首先应该传授最一般的、包摄性最广的观 念,然后根据具体细节对它们逐渐加以分化, 这样可以为每个知识单元的教学都提供理想 的固定点,即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的先前知 识。
• 2、整合协调原则
• 对学生认知结构中现有要素重新加以组合。 整合协调是在意义学习中发生的认知结构逐 渐分化的一种形式。
• 奥苏贝尔强调,研究者必须消除对接受学习 的误解。他认为,接受学习未必就是机械的, 它可以而且也应该是有意义的学习;发现学 习也未必就是有意义的,它同样可能是机械 的。
• 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活动可以沿着认知 表征方式的发展顺序来展开,把动作性表 征、映象性表征和符号性表征这三种不同 的经验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987654321 12 3456789
发现学习的实例: 代数的交换率
发现学习的四点作用:
1:提高智力的潜力,学习者自己提出解决问 题的探索模型,学习如何对信息进行转换和 组织,使他能超越于该信息。
一、 认知表征理论
• 认知表征:人类会通过知觉将外在事物、 事件转换成内在的心理事件。布鲁纳认为, 认知生长(或者说智慧生长)的过程就是 形成认知表征系统的过程。认知表征系统 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的阶段。
• 表征、认知结构、图式、再现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综述及其思考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综述及其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3132377312b3169a451a4e8.png)
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和教育改革家布鲁纳,引领世纪年代教育改革,构建了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而认知—发现学习理论是布鲁纳学习理论地核心,对我们今天地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学习有着深刻地启示.关键词:布鲁纳;奥苏贝尔;认知心理学派;发现学习;认知结构一、布鲁纳教育理论产生地历史背景二战以后,美苏进入“冷战”.年,苏联地人造卫星上天,给美国人以强烈震撼.面对人才培养难以适应未来发展需要地现实,美国教育界开始反思其教育中存在地问题.为此,美国于年颁布《国防教育法》,决定增加教育拨款,培养科技人才.不久又召开了伍兹霍尔会议,讨论中小学课程改革问题.这一系列地事件,为结构主义教育思潮地兴起奠定了政治背景.此外,世纪以来,以杜威“儿童中心主义”为指导地美国教育,已积结了许多弊端,也导致了教育质量地下降.因此,建立一种高质量地、重智育地教育新体系,已成当时美国教育改革地必然选择.布鲁纳地教育理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发现法学习地理论基础认知—发现学习是布鲁纳学习理论地核心,几乎成了布鲁纳地代名词.为了创建该理论,布鲁纳研究了大量地相关课题,如知觉归类、概念形成、思维、动机等等.知觉归类理论和概念形成地假设考验说是认知—发现学习地理论基础.在知觉理论中,布鲁纳强调了三点:知觉地选择性、知觉是对课题地归类、个体地期待与需要决定类别地可接受性.从中可以看出,布鲁纳很重视知觉过程中主体积极、主动地建构过程.以人工概念为材料,布鲁纳深入研究了人类概念形成地一般过程,总结出种策略:同时性扫描、计时性扫描、保守性聚焦和博弈性聚焦(聚焦策略:这种策略将首次获得地肯定例证中地部分属性作为初始假设,然后经过验证剔除无关地属性,逐步聚焦到关键属性.若每次验证仅选一种属性,则称为保守性聚焦;若每次验证选两种或以上属性,则称为博弈性聚焦.扫描策略或部分策略:这种策略将首次获得地肯定例证中地全部属性作为初始假设,若将所有可能地假设都同时保存在记忆中,并逐一排除错误假设,为同时性扫描;若每次试验中只采取一种假设,并逐一验证,则称为继时性扫描.).在上述理论指导下,布鲁纳提出:学习地实质是一个人把同类事物联系起来,并把它们组织成赋予它们意义地结构.学习即认知结构地组织和再组织.知识地学习就在学生地头脑中形成各学科地知识结构.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地主要思想、发现学习是学习知识地最佳方式.布鲁纳认为,学习知识地最佳方式是发现学习.所谓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地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对于发现学习,布鲁纳地界说是十分宽泛地,他认为:“不论是在校儿童凭自己地力量所作地发现,还是科学家努力于日趋尖端地研究领域所作出地发现,按其实质来说,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都不过是把现象重新组织和转化,使人能超越现象再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新地领悟而已.”、发现学习地特点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具有如下特点:()发生较早.学龄前儿童获得初级概念地主要手段就是通过对具体事物归类而发现概念地一般属性.发现学习是概念形成地典型方式.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发现学习地内容是尚无定论地实际材料,而不是现成地结论,必须是独立地分析事物地各种属性和联系,发现其中地规律和原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学习地过程较为复杂.学生面临实际材料,并没有现成地方法可以照套,而是需要学生自己对材料所提供地信息加以重新组织、转换,使之与已有地认知结构发生联系,将新地发现纳入认知结构中或重构已有地认知结构.整个过程要经过复杂地独立思考、发现、整合内化等诸多环节,有时候可能还须反复实验,多次转换.然而,正是因为这种复杂性、探索性,发现学习能够更好地激发和培养个人主动探精神,学习者成为自主独立地思考者、学习者与问题解决者,更快地适应社会要求.基于上述特点,布鲁纳论证了发现学习地四个优点: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提高智慧前能.发现学习能够影响学生,使之成为一个知识建构主义者,能够按照一种促使信息迅速地用于解决问题地方式去获取信息.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培养内在动机.通过发现学习,培养了学生用自我奖赏,即以发现作为奖赏而自行进行学习地动机和自主掌握知识结构地优胜动机即自信心.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学会发现地试探法.学习者只有通过练习解决问题和努力于发现,方能学会发现地试探方法.()有助于记忆地保持和提取.布鲁纳认为,学生储存地信息只有经过合理地组织,才能得到最准确地保持,有明确结构地材料便于检索,有利于提取.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另外,发现学习地基本程序一般为:创设发现问题地假说——对假说进行验证——做出符合科学地结论——转化为能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四、对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地简单评价布鲁纳对学习理论地研究重点放在学生获得知识地内部认知过程和教师如何组织课堂以促进学生“发现”知识地问题上,强调学生学习地主动性,强调学习地认知过程,重视认知结构地形成,注重学习者地知识结构、内在动机、独立性与积极性在学习中地作用,对学习理论地发展作出了突出地贡献.他地认知—发现学习是当代认知派学习理论地主要流派之一.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然后,有不少人对该理论也提出异议和批评.同是认知心理学派地代表人物奥苏贝尔指出发现学习有其自身地限制: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发现学习就其内容而言,不都是有意义地,有时可能是机械地.学生解决问题时,有时不用所涉及地原理、原则,他们只按记住地问题类型和操作符号指示地程序来完成操作任务,这纯属机械发现学习.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一切真知未必都需要自我发现.一个人完全靠自我发现学习一切东西,既无此必要,也是不可能地.()解决问题地能力并非教育地首要目标.学生如不花足够地时间去掌握一门学科内容地话,他们不论怎样“善于”解决问题,仍将解决不了涉及运用这些知识内容地重要课题.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发现法并非传授学科内容地首要方法.发现法地缺点在于过于太费时间,因此,它不应作为学生课堂学习地首要方法.是在学习任务困难,学习者处于认知发展地具体阶段,或虽处在认知发展地抽象阶段,但缺乏有关学科领域地知识基础时,可以考虑“安排”和“设计”这种发现式学习方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人们对发现理论也提出下列几方面地意见:第一,过于强调学生地“发现”,夸大了学生地学习能力,放弃了教师地系统讲授,忽视了知识学习地特殊性,忽视了知识地学习即知识地再生产过程与知识地生产过程地差异.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二,人们指出,发现法运用范围有限,从学生主体来看,真正能够用发现法学习地只有极少数学生;从科学领域来看,发现法只适合自然科学地某些知识地教学,对于文学、艺术等以情感为基础地学科是不适合用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三,发现法耗时过多,不经济,不宜于需要在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一定数量地知识和技能地集体教学活动;第四,发现学习适合小学和中学低年纪学生,因为他们主要以概念形成方式获得概念.对于中高年级学生而言,他们获得概念地方式主要是概念地同化,因此他们学习知识地主要方式也不是发现学习,而是接受学习.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最后,布鲁纳地学习理论非常重视概念和原理地学习,但只对人工概念地形成进行了系统地实验研究,而对原理方面地研究至今还是一片空白.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五、现实意义及启示尽管布鲁纳地学习理论存在不足,但却在诸多方面引发了思考.布鲁纳地理论提示人们:教育过程是一个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并重地过程,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知识、技能和智力三者之间地关系.通过提倡发现学习地方法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地能力,并认为在发现学习中应使用一定地策略.这样,布鲁纳就把知识、技能和智力统一起来,为探索三者地关系作出了杰出地贡献.因此,发现学习理论将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内涵及运用[资料]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内涵及运用[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4dd133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49.png)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内涵及运用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 J.S.Bruner) 提出的。
他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认识过程。
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 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 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一、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一)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布鲁纳非常强调和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他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认识过程。
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 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己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 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在布鲁纳看来, 认知结构是指由人过去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概括的一般方式或经验所组成的观念结构。
认知结构可以看成编码系统, 它的主要成分有“一套感知的类目”、“比较抽象的概念”、“主观臆测或意象”。
学习就是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 并认为一切知识都是按编码系统排列和组织的。
这种各部分存在联系的知识, 使人能够超越给定的信息,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因此, 他十分重视认知结构在学习中的作用, 认为认知结构可以给经验中的规律性以意义和组织, 并形成一个模式。
认知结构的形成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新知识的重要内部因素和基础。
(二)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新知识的获得是与己有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发生联系的过程, 是主动认识、理解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 新知识同己有知识有各种各样的关系可能同学生的己有知识相违背, 或相替代, 或者是先前知识的重新提炼。
通过“同化”或“顺应”使新知识纳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转化是对新知识的进一步分析和概括,使之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以适应新的任务,并获得更多和更深刻的知识。
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查, 通过评价可以核对我们处理知识的方法是否适合新的任务, 或者运用得是否正确。
评价通常包含对知识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 而这常常需要经过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解读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2eeb936577232f60ddcca1b3.png)
布鲁姆
四组
一、简介
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 1915— )美 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对认 知过程进行过大量研究,在词 浯学习、概念形成和思维方面 有诸多著述,对认知心理理论 的系统化和科学化作出一贡献。 1962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 杰出科学贡献奖,1965年当选 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好处:
1)懂得基本原理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 2)把知识以类别结构的形式储存更为有效和长久 3)领会基本原理和观念,使迁移更容易 4)掌握基本原理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 5)理解学科基本原理可以促进儿童智慧的发展
5、发现学习是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
• 布鲁纳认为,学生在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同时, 还要掌握学习该学科的基本方法,其中发现的方 法和发现的态度是最为重要的,他认为,学习知 识的最佳方式是发现学习。
不足之处
1、不但忽视了知识学习活动的特殊性,而且忽视了知识的学 习即知识的再产生过程与知识的生产过程的差异。 2、布鲁纳认为“任何科目都可以按某种正确的方式适合任何 年龄的任何儿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学生的能力,实 际的不可能实现的。其教学理论不太适合与人文学科的学习。 同时,忽视应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结果导致只培养了少数 “拔尖”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使教育质量大面积下降, 最终导致他的教育改革失败。 3、布鲁纳的发现法耗时多,不经济,不适宜需要在短时间内 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集体活动。同时,他把学生的学习发 现混同于科学家的科学发现,没有认识到二者的本质区别。
谢谢
• 2.强调直觉思维;直觉思维的形成过程一般不是靠言 语信息,尤其不靠教师指示性的语言文字。直觉思维 的本质是映象或图像性的。所以,教师在学生的探究 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防止过早语言化。 与其指示学生如何做,不如让学生自己试着做,边做 边想。
(完整版)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
![(完整版)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2d19a285bb68a98270fefa70.png)
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产生背景:1947年至1991年美国和苏联两个“大国”为争夺世界霸权,两国及同盟国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冷战。
这期间,其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代理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太空战争、外交竞争的“冷”方式进行。
1957年10月4号,前苏联把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消息迅速传遍全球,各国为之震惊,世界各大报刊都在显要位置用大字标题报道:《科技新纪元》《苏联又领先了》《俄国人又打开了通往宇宙的道路》等。
前苏联的这一巨大科技进步使美国上下一片震惊,对美国提出无情挑战。
美国的科学家、政治家们等开始思考:美国为何不能像苏联一样出现高精尖人才和更多数量的科学家?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和思考,终于找到问题根源—教育。
在这之前,在美国教育界处于主流思想地位的是杜威的教育思想。
关于杜威,他主要的教育思想及弊端主要有:1.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儿童的生活是指儿童当前的生活,是指“儿童的生长要素”,即游戏、讲故事、观察和手工等,除此之外的许多日常生活中的东西他却避而不谈。
2.学校即社会。
杜威认为学校是社会的雏形,儿童在学校不是准备进入社会参加社会生活,而是在学校的生活就应该是儿童当前的社会生活。
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这一认知抹杀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区别,按照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系统的理论功底。
3.从做中学,强调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书本式教材的统治地位。
这一思想片面强调直接经验,否定间接经验;片面强调感性知识,忽视了理性知识。
把系统科学知识的教学与实践对立了起来。
认识到教育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1958年9月2号,美国总统亲自批准颁布了《国防教育法》,把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到和国防一样的高度。
美国教育界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教育改革,主要着眼于课程的改革,加强学科科目的教学,培养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1959年9月,美国科学院邀请35位科学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汇集一堂,共同讨论中小学课程改革问题。
布鲁纳担任了这次大会的主席,会后他起草了总结报告,以《教育过程》的书名发表。
布鲁纳、奥苏贝尔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奥苏贝尔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71ae6361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b1.png)
• 有意义学习的标准(biāozhǔn) • 新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否具有实质性联系 • 新旧知识之间是否能形成非人为的联系 • 实质性联系指新符号或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观念能与学习
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建 立内在,而不仅仅是字面上的联系, • 非人为性的联系指新符号或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和原有的 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的是符合人们所理解的逻辑联 系,而不是一种任意附加上去的联系 p115 • 例子
第十一页,共28页。
现实教育(jiàoyù)意义
在教学方面,布鲁纳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与论断: 1、布鲁纳指出:“……一门学科的课程应决定于对组成这门学科结构
(jiégòu)的基本原理的最基础的理解。”毕竟,没有了有基本组织原则的 知识,建构意义将是不可能的。布鲁纳提出,除非课程的组织能促进结 构(jiégòu)(编码系统)的形成,否则课程学习将会很困难。它不会得到 迁移,回忆起来也将很不充分。 2、布鲁纳告诉教育者,“……任何科目都能以平等的形式教给任何儿童”。 许多人已经找住了这个大胆断言的缺陷所在,他们指出,某些概念对年 纪较小的儿童来说过于困难。基于此,布鲁纳认为最佳的教学顺序是先 呈现较为具体的内容,最后使用符号。
5、布鲁纳对发现的课堂所提出的建议也包括一个呼吁,那就是教师应该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尽可能多的辅助手段(视听教材、具体或象征的模型、 多媒体的信息源与灵感源)。这些辅助手段给学生提供了直接经验或替 代经验,因而促进了概念(gàiniàn)的形成。
第十三页,共28页。
对布鲁纳学习理论的评价 贡献 布鲁纳推动了教育心理学从行为主义向认知心理学的转
第十六页,共28页。
奥苏伯尔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他指出了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之间的区别。 所谓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适当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e7b880b90029bd64783e2c83.png)
2 提出假设
3 上升到概念
4 应用
(三)发现学习的特点
在布鲁纳看来,学生的心智发展,虽然有些受环 境的影响,并影响他的环境,但主要是独自遵循 他自己特有的认识程序的。教学是要帮助或形成 学生智慧或认知的生长。他认为,教育工作者的 任务是要把知识转换成一种适应正在发展着的学 生的形式,而表征系统发展的顺序,可作为教学 设计的模式。由此,他提倡使用发现学习的方法。 他认为发现学习有以下特征:
布鲁纳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 育家,是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 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和进行动物实验研究的刺激反 应论者不同,布鲁纳十分关注学 校教育和学生的学习问题,强调 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在数学上的 应用。
三.主要著作有:
《教育过程》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1960)、 《论认知》(1962)、 《教学论探讨》(1966)、 《教育的适合性》(1971) 《思想之研究(A Study of Think) 》(1956,与人合作) 《认知生长之研究》 (1966) 《超越所给的信息》 (1973) 《儿童的谈话:学会使用语言》 (1983) 《心的探险(1984) 》等。
当采用讲解式教学时,步调与作风, 主要由作为讲解者的教师决定,学 生不过是听者罢了。当采用假设式 教学时,教师与学生便处于合作状 态。学生不是静坐在椅子上的听者, 而是投入系统的阐述中,有时还可 在其间担任主要角色
布鲁纳认为学习、了解一般的原理原则固然 重要,但尤其重要的是发展一种态度,即探 索新情境的态度,作出假设,推测关系,应 用自己的能力,以解决新问题或发现新事物 的态度。 发现学习过程一般分为4个阶段
参考文献
*布鲁纳发现学习的特征 张公社—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2-6-12 期刊)
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75d65781eb91a37f1115c36.png)
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布鲁纳的学习理论是旨在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理论,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获得发现的经验和方法。
其目的是让学生尽量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现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教学一、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是典型的以结构主义为背景的学习理论。
他认为学校只教授现成的科学结论是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学校教育中应以学科结构代替结论性的知识。
所谓学科结构就是一门给定的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相互关系。
知识结构的价值在于简化信息,产生新命题,促进知识的迁移。
最佳的知识结构是以一定学科现代发展水平而确定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的,把该学科的大量知识加以组织,使之系统化、结构化,并与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认知结构的核心是类别编码系统;学生的知识学习是一个类别化的信息加工活动,是自己主动形成知识的类目编码系统的过程。
学习过程是一个类目化活动,指人们根据原有的类目编码系统,把新的信息纳入原有结构;或形成新的在目编码系统(类似于皮亚杰的“同化”和“顺应”)。
掌握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对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学习最适宜采取发现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的基本结构。
“发现”就是用自己的头脑去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
发现学习中的“发现”是一种“再发现”,而学生的再发现与科学家的再发现仅在程度上存在差别,因为它们本质上都是一种“领悟”或“顿悟”。
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就是通过学生的探索,自下而上地由具体、特殊的类目,上升到包括水平高的类目编码系统。
当然,他认为,促进学生学习的真正动力是认知兴趣,这是最直接、最稳定、最活跃的学习动机。
布鲁纳认为,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时,不是去发现各类事物的分类方式,而是创建分类方式,藉此简化认识过程,适应复杂的环境。
布鲁纳的认知 发现学习理论与教学改革
![布鲁纳的认知 发现学习理论与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ddc27f2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4f.png)
此外,布鲁纳还强调课程设计的重要性。他主张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挑 战学生思维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他还提倡跨学科学 习,认为这有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知识,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实践案例
以下是几个实践案例,展示了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 理论:
1、科学课程:在科学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让他们 自己发现并理解科学原理。例如,通过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学生可以了解光合作 用和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通过动手做小实验,学生可以深刻理解物理和化学现 象的本质。
四、总结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对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理论强 调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和发现学习的重要性,提倡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培 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教育实践中,这一理论已经被广泛运用 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发现学习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 终身学习的习惯,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布鲁纳的认知—— 发现学习理论将继续在教育改革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内容二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在幼儿 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幼儿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身心发展具有关键性影响。 在幼儿教育中,如何有效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是教育者的焦点。本次演示将以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为基础,探讨 该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最后,教师对幼儿们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 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如“再仔细地观察一下实验结果,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通过上述实践案例可以看出,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有助于培养幼儿主动探究的欲望、提高其认知能力,同时形成性评价也为教师提 供了及时反馈和指导的机会,有助于优化教学实践。
布鲁纳发现学习论
![布鲁纳发现学习论](https://img.taocdn.com/s3/m/fa3a502dbd64783e09122b99.png)
不足 1、布鲁纳的学习理论较为松散,概念使用也不 布鲁纳的学习理论较为松散, 松散 统一,这给我们理解他的理论带来一定的困难。 统一,这给我们理解他的理论带来一定的困难。 2、布鲁纳的教学理论过于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 布鲁纳的教学理论过于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 忽视知识内容的教学。 忽视知识内容的教学。结构主义 教学论难以推 广。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对于自然科学的学 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 习可能是有效的, 习可能是有效的,而不太适合于人文学科的学 习。 3、他认为“任何科目都可以按某中正确的方式 他认为“ 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儿童” 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儿童”,这其实是不可能 的。
④强调信息提取
布鲁纳认为,人类记忆的首要问题不是贮存, 布鲁纳认为,人类记忆的首要问题不是贮存, 而是提取。尽管这从生物学上来讲未必可能, 而是提取。尽管这从生物学上来讲未必可能, 但现实生活要求学生这样。 但现实生活要求学生这样。因为学生在贮存信 息的同时, 息的同时,必须能在没有外来帮助的情况下提 取信息。提取信息的关键在于如何组织信息 在于如何组织信息, 取信息。提取信息的关键在于如何组织信息, 知道信息贮存在哪里和怎样才能提取信息。 知道信息贮存在哪里和怎样才能提取信息。而 学生如何组织信息,对提取信息有很大影响。 学生如何组织信息,对提取信息有很大影响。 如果学生亲自参与发现事物的活动, 亲自参与发现事物的活动 如果学生亲自参与发现事物的活动,必然会用 某种方式对它们加以组织, 某种方式对它们加以组织,从而对记忆具有最 好的效果 。
4、布鲁纳的发现法把学生的学习发现混同于 科学家的科学发现, 科学家的科学发现,在智力活动上只强调学生 与科学家的共同性而不明确各自的特殊性 不明确各自的特殊性。 与科学家的共同性而不明确各自的特殊性。实 际上,学生的学习发现是一种再发现过程 再发现过程, 际上,学生的学习发现是一种再发现过程,科 学家的科学发现是一种原发现过程 原发现过程, 学家的科学发现是一种原发现过程,两者不但 有程度上的不同,而且有本质的区别。 有程度上的不同,而且有本质的区别。 5、他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完全放弃了知识 他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完全放弃了知识 的系统讲授,而以发现教学来代替,夸大了学 的系统讲授,而以发现教学来代替,夸大了学 生的学习能力,忽视了知识学习活动的特殊性, 生的学习能力,忽视了知识学习活动的特殊性, 忽视了知识的学习即知识的再生产过程与知识 忽视了知识的学习即知识的再生产过程与知识 的产生过程的差异 。
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学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38e6212e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48.png)
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学习理论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一结构论或认知一发现说。
1学习观(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布鲁纳认为,学习活动首先是新知识的获得。
新知识可能是以前知识的精练,也可能与原有知识相违背。
获得了新知识以后,还要对它进行转化,我们可以超越给定的信息,运用各种方法将它们变成另外的形式,以适合新任务,并获得更多的知识。
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查,通过评价可以核对我们处理知识的方法是否适合新的任务,或者运用得是否正确。
因此,评价通常包含对知识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2.教学观(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由于布鲁纳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所以他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态度和方法。
他认为,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容易掌握整个学科的具体内容,就容易记忆学科知识,就能促进学习迁移,促进儿童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并可提高学习兴趣。
(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①动机原则。
所有学生都有内在的学习愿望,内在动机是维持学习的基本动力。
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分别是好奇内驱力(即求知欲)胜任内驱力(即成功的欲望)和互惠内驱力(即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的需要)。
②结构原则。
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③程序原则。
教学就是引导学习者通过一系列活动,有条不紊地陈述一个问题或大量知识的结构,以提高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转化和迁移的能力。
发现学习理论(0)
![发现学习理论(0)](https://img.taocdn.com/s3/m/dc3f21ef524de518964b7df7.png)
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概述一.认识布鲁纳罗杰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
他于20世纪50年代末创立了发现法,并用它指导美国各州的教学改革,在实践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二.布鲁纳关于学习的理论思想(一)学习的实质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让学生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也就是说人是积极主动地选择知识的,是记住知识和改造知识的学习者,而不是一个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者。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管采取的形式怎样,个人的学习,都是通过把新得到的信息和原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去积极地建构新的认知结构的。
(二)学习的过程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着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这三种过程是:新知识的获得(所谓新的知识是指与已往所知道的知识不同的知识,或者是已往知识的另一种表现方式。
新知识的获得过程是它与已有的知识发生联系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主动地接受和理解的过程)、知识的转化(新知识的转化是对新的知识进行加工改造,并形成新的认知结构,适应新的任务的过程)、知识的评价(评价是指对新知识的一种检验与核对,看自己的理解与概括是否正确,能不能正确地应用),这三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新认知结构的过程。
三.学习的方法---发现学习布鲁纳认为,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是发现学习。
所谓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
主要特征:1.强调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
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
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要记住教师和教科书上所讲的内容,而是要学生参与建立该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
所以,布鲁纳强调的是,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
2.强调直觉思维布鲁纳的发现法还强调学生直觉思维在学习上的重要性。
(直觉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仅依据感知迅速地对问题答案作出判断,猜想、设想,或者在对疑难百思不得其解之中,突然对问题有“灵感”和“顿悟”,甚至对未来事物的结果有“预感”“预言”等都是直觉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鲁纳认知一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1915一),美国当代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主要研究知觉、思维以及儿童心理发展问题。
主要著作有《思维之研究》(1956)、《教育过程》(1960)、《教学理论探索》(1966)、超越给予的信息:认识心理学研究》(由他的学生杰里米·安吉林选编)。
这三本著作和~本论文集包含了他最主要的思想。
下面将结合他对认知发展与表征系统、归类与知觉理论、编码系统、概念的获得等问题的看法,阐述他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学习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在西方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的著作中,对“认知结构”一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
在布鲁纳的著作中,所谓认知结构,就是表征(fepfeseflt。
non,也译为“再现表象”)。
实际上,表征或表征系统,是人们知觉和认识世界的一套规则。
在人类智慧生长期间,有三种表征系统在起作用,这就是“动作表征、肖像表征和符号表征”———即通过动作或行动、肖像或映象,以及各种符号来认识事物。
这三种表征系统,实质上是三种信息加工系统。
它既包括着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也包括着与这些知识经验相联系的活动方式。
每个人包括儿童在内,一直在连续不断地使用这三种表征系统,凭借它们来认识世界。
事实上,这种认知结构一经建立,就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的内部因素。
它是理解新知识的基础,也是对新的信息进行加工的依据。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的知识经验进行加工改造并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在学习中,新的知识经验不是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就是引起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改组(顺应),从而产生新的认知结构。
这个过程不是被动地产生的,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
(二)认知学习过程包含着同时发生的三个过程。
布鲁纳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
学生的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1)获得新信息;(2)转换信息,使其适合于新的任务;(3)评价、检查加工处理信息的方式是否适合于该任务。
所谓新的知识是指与已往所知道的知识不同的知识,或者是已往知识的另一种表现方式。
新知识的获得过程是它与已有的知识发生联系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主动地接受和理解的过程。
新知识的转化是对它的进一步的加工,使之成为认知结构的有机构成部分并适应新的任务的过程。
评价是指对新知识的一种检验与核对,看自己的理解与概括是否正确,能不能正确地应用。
简而言之,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就是对新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
(三)强调对各门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
布鲁纳认为,任何知识都可以用一种简单明了的形式呈现出来,使每个学生都能理解。
任何一门学科也都有它的基本的知识结构。
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掌握该门学科基本的知识结构,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或编码系统。
他指出,教学不能逐个地教给学生每个事物,最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一套概括了的基本原理或思想。
这些原理或思想构成了理解事物的最佳的认知结构。
教学的任务就在于让学生形成这种认知结构。
为此,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把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学习放在中心地位上。
无论是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活动的进行,都应侧重于让学生掌握一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他还列举了学习和掌握基本结构的五大优点:①如果学生知“道了一门学科的基本结构或它的逻辑组织,学生就能理解这门学科;②如果学生了解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有助于学生把学习内容迁移到其他情境中去;③如果教材的组织形式具有很强的内在知识结构性,将有助于学生记忆具体的知识细节;④如果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经验和对知识结构的合适的陈述,即便是年幼儿童也能学习高级的知识,从而缩小初级知识和高级知识之间的差距,
便于从初级知识向高级知识的过渡;⑤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四)强调基础学科的早期学习。
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的基本结构或基本概念、原理和法则,“都能够用在智力上是诚实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儿童。
”所谓诚实的方式,是指教材的形式、内容和教法要适合于儿童智力发展的水平。
他强调,“不必奴性地跟随儿童认知发展的自然过程。
向儿童提供挑战性但是适当的机会,会使发展步步向前,也可以引导智慧的发展”。
因此,他主张对基础学科的早期学习,关键在于发现既能答得了,又能使之前进的、难易恰当的问题。
(五)提倡发现法教学。
所谓发现法,是指设置一定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地探究和发现事物的特性、原理和原则的教学方法。
布鲁纳说:“无论在哪里,在知识的最前哨也好,在三年级的教室也好,智力的活动都相同。
一位科学家在他的书桌上或实验室里所做的,一位文学家、评论家在读一首诗时所做的,正像从事类似活动而想要获得理解的任何其他人所做的一样,都属于同一类活动。
其间的差别仅在程度上,而不在性质上。
”因此,对于学习物理知识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和物理学家的认识活动的性质是相同的。
如果能像物理学家的认识活动那样来学习物理学,会容易一些。
物理学家能够发现的规律,学生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获得。
他认为,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也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
下面是对发现法特征的分析:
1、强调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领域,让学生试着做,边做边想,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
2、强调直觉思维在学生学习上的重要性。
他认为,直觉思维是采用跃进、超级和走捷径的方式来进行的,其本质是映象或图象性的,一般不靠言语信息。
小学生的学习需要也有可能使用直觉思维,所不同的只是问题的程度不同,但问题的性质与科学家面临的问题性质是一样的。
教师要帮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形成丰富的表象,防止过早语言化。
3、重视形成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或把外部动机转化成内部学习动机。
他认为好奇心是
“学生内部动机的原型”。
4、强调信息提取。
他认为,人类记忆的首要问题不是贮存,而是提取。
提取信息的关键在于如何组织信息,知道信息贮存在哪里和怎样才能提取信息。
所以学生如何组织信息,对提取信息有很大的影响。
而学生亲自参与发现事物的活动,必然会用某种方式对它们加以组织,从而对记忆具有最好的效果。
通过对发现法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发现法具有四种显著的效果:①有利于提高智慧的潜能;②能促使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的转化,提高对学习材料的内在兴趣,增强发现的自信心;③能学会发现的试探方法。
布鲁纳说:“人们只有通过提出问题和努力于发现,方能学会发现的试探方法。
”④有助于增强记忆。
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在西方国家有很大的影响。
它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认知结构的作用;注意内在兴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较之联结理论,它更能说明人类学习的特点和规律。
他提倡的发现法教学和他重视学习的主动性的观点也是一致的。
虽然,布鲁纳并不是发现法的创始人,但他更注意发现法的理论依据,使之更具有科学的基础。
但是,他所提倡的发现法教学和国外按照他的理论所进行的教学改革实验,大都在进行了一两年之后,先后宣布失败,其原因是值得大家认真探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