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D盆腔炎性疾病

合集下载

盆腔炎性疾病(培训课件)(共44张PPT)

盆腔炎性疾病(培训课件)(共44张PPT)
痛的疾病; 为性活泼的年轻女性或者具有性传播疾病〔
STD〕的高危人群; 可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PID的诊断
2.附加标准
〔1〕口表温度超过38.3oC;
〔2〕 宫颈或阴道异常黏液脓性分泌物;
〔3〕阴道分泌物生理盐水涂片见到大量白细胞
〔4〕血沉加快;
〔5〕C反响蛋白水平升高;
〔6〕实验室检查证实有宫颈淋病奈瑟菌或沙眼
PID的诊断
2006年美国CDC〔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推荐PID诊断标准如下:
1.最低诊断标准 〔1〕宫颈触痛或 (2) 子宫压痛或 〔3〕附件区压痛
PID的诊断
假设符合三项最低诊断标准中的一项 同时有下生殖道感染的征象 那么诊断PID的特异性明显增加
PID的诊断
可根据最低诊断标准进行治疗: 患者出现下腹痛,并可以排除其他引起下腹
PID的治疗
PID治疗方法:主要为抗生素药物治疗,必 要时手术治疗。
关键是通过联合用药及时治疗多种病原微 生物。
所有的治疗方案必须对淋病奈瑟菌、沙眼 衣原体及厌氧菌有效。
PID的治疗
抗生素的选择:
经验 广谱
及时 个体化
PID的治疗
经验用药
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较为合理。
但通常需在获得实验室结果前即给予抗生素治疗。
此方案对以厌氧菌为主的感染疗效较好,常用于 治疗输卵管卵巢脓肿。
静脉给药注意
临床病症改善后继续静脉给药至少24h,继续口服
克林霉素450mg,4次/日 , ×14 或;
多西环素100mg,口服,1次/12h ×14。
对输卵管卵巢脓肿的患者:
用多西环素〔或米诺环素〕加甲硝唑或多西环 素〔或米诺环素〕加克林霉素。
PID的治疗

pid盆腔炎的名词解释

pid盆腔炎的名词解释

pid盆腔炎的名词解释PID盆腔炎是指盆腔内多种生殖系统感染的综合症状,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

PID的全称是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是一种侵袭性的感染,可以波及到子宫、输卵管、卵巢和盆腔其他结构,严重时甚至可导致不孕。

在医学上,盆腔炎一般是继发于性传播感染,如淋病、衣原体、支原体等,或者是通过宫腔操作感染。

当宫颈、白带或尿道的细菌感染进入盆腔,炎症就会波及到盆腔其他结构,形成PID。

不过,还有一些非感染性因素,如宫内节育器使用不当、产后感染等,也可引起盆腔炎。

PID盆腔炎的症状包括下腹痛、发热、白带异常等。

下腹痛是PID的主要症状,其特点是多数持续性、隐痛或胀痛感,并往往是双侧性的。

疼痛可以在月经前加剧,性交后加重,胃肠问题也可能出现,如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等。

发热是因为细菌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体温可达到38度以上。

如果PID合并了阴道或宫颈感染,可以导致白带的颜色和质地异常,如黄色、恶臭等。

PID盆腔炎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医生通常会询问病人的性史、月经情况、避孕措施等,以及检查病人的腹部是否有压痛等。

实验室检查一般包括白细胞计数、尿道分泌物培养、盆腔B超和核磁共振等。

PID的确诊还需要通过腹腔镜检查,从病变部位取得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检查。

治疗PID盆腔炎的主要目标是消除炎症、预防复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一般来说,医生会根据病情给患者开具药物方案,如抗生素、抗炎药等。

治疗期间需要患者避免性行为,以免加重炎症或引起复发。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PID患者都需要住院治疗,只有病情比较严重或合并并发症时,才会选择住院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在康复期间应该注意饮食、休息等,避免劳累和过度疲劳。

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正确使用避孕措施,避免不洁性行为。

对于已经治愈的PID患者,也要定期复查,预防复发。

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建议,定期接受妇科检查,能够早期发现病变,及时处理,减少不良后果。

盆腔炎性疾病

盆腔炎性疾病
手术 4.脓肿、包块形成,在抗感染基础上手术 5.后遗症治疗以中药治疗为主,内服外治相结合
五、其他治疗
1.中药保留灌肠 2.中药离子导入 3.穴位注射
血常规:
血WBC ↑ 血沉↑ C反应蛋白↑
白带常规+培养 B超:盆腔积液,肿块。
三、PID的诊断标准 (2010年美国CDC诊断标准)
基本标准:宫颈举痛、宫体压痛、附近区压痛 附加标准:
T>38.3℃ 宫颈或异常粘液性阴道脓性分泌物 阴道分泌物湿片出现大量白细胞 红细胞沉降率↑ 血C-反应蛋白↑ 宫颈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
一、定义
盆腔炎性疾病(PID)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 炎症,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 巢脓肿、盆腔腹膜炎(CDC2006) ,其中最常见的是 输卵管炎
好发于生育期妇女,初潮前、绝经后很少发病 分为急性、慢性两种,后者称为急性盆腔炎后遗症 好发于性生活频繁或性乱者,或产后、术后,近年发
初始治疗往往根据经验选择抗生素 及时抗生素治疗可以避免不良后遗症的产生 治疗早期合理应用抗生素,覆盖混合感染的病原体
具体:
一般感染、体征轻: 口服抗生素 严重感染:静脉用药、联合用药
时间:2周
如48~72h体温不降,中毒症状明显腹腔镜探查治疗 感染控制后,脓肿形成
子宫内膜异位 症
卵巢非赘生性 囊肿
长期慢性疼痛,可有反复 急性发作,低热,经行、 性交、劳累后加重
渐进性痛经,性交痛,经 前肛门坠胀,病程长,非 经期一般不痛,经期则腹 痛难忍
无盆腔炎病史,可无症状
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 肿块呈腊肠形,囊性,与周围 粘连,不活动 宫骶韧带结节,触痛;一侧或 腹腔镜检查可确诊 两侧卵巢囊性包块

第三节 盆腔炎性疾病

第三节  盆腔炎性疾病

第三节盆腔炎性疾病盆腔炎性疾病(PID)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结缔组织炎及盆腔腹膜炎。

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

盆腔炎性疾病多发生在性活跃期妇女。

盆腔炎性疾病未能彻底治愈可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以及炎症反复发作。

以往将PID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慢性盆腔炎大致相当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中医古籍无盆腔炎性疾病之名。

根据其临床表现,可散见于“热入血室”、“带下病”、“月经不调”、“妇人腹痛”、“癥瘕”、“不孕”、“产后发热”等病症中。

一、急性盆腔炎【病因病机】本病多因经期、产后、流产后及宫腔内手术后,摄身不慎,湿热毒邪乘虚内侵,客于冲任胞宫,与气血相搏结,邪正交争所致。

常见病因病机分型有热毒壅盛、湿热瘀结。

(一)热毒壅盛经期、产后、流产后或手术损伤,体弱胞虚,房室不洁,邪毒内侵,客于胞宫,滞于冲任,化热酿毒,致高热腹痛。

(二)湿热瘀结经行产后,余血未净,湿热内侵,与余血相搏,冲任脉络阻滞,瘀结不畅,则瘀血与湿热内结胞宫、胞脉,滞于少腹,则腹痛带下,缠绵难愈。

【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1.病史分娩、流产、经期及宫腔内手术等期间有感染史。

2.症状常见症状为下腹痛、发热、带下增多。

严重者可有寒战、高热、头痛。

若有腹膜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若有脓肿形成,可出现排尿困难、尿频,或腹泻、里急后重和排便困难。

3.检查(1)妇科检查下腹部肌紧张、压痛、反跳痛;阴道充血,大量脓性分泌物,穹窿触痛明显,饱满;宫颈充血、水肿,脓性分泌物从宫颈口流出,举痛明显;宫体略大,有压痛,活动受限;子宫两侧压痛明显,可触及包块,压痛明显;脓肿形成且位置较低时,可扪及后穹窿或侧穹窿饱满且有波动感。

(2)辅助检查①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血沉加快,>20mm /h。

宫颈管分泌物涂片及培养可查见病原体。

②B超检查提示盆腔内有炎性渗出,或有炎性包块。

盆腔炎性疾病(2015修订版)

盆腔炎性疾病(2015修订版)

三、手术治疗
2.手术方式: 可根据情况选择经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手术范 围应根据病变范围、患者年龄、一般状况等全面 考虑。原则是以切除病灶为主。年轻妇女应尽量 保留卵巢;对年龄大、双侧附件受累或附件脓肿 屡次发作者,可行子宫全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 术;对极度衰弱的危重患者须按具体情况决定手 术范围。若盆腔脓肿位置低、突向阴道后穹隆时 ,可经阴道切开引流。
(1)口腔温度≥38.3℃; (2)子宫颈或阴道脓性分泌物; (3)阴道分泌物显微镜检查有白细胞增多; (4)红细胞沉降率升高; (5)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 (6)实验室检查证实有宫颈淋病奈瑟菌或沙眼衣原体感染。大多数PID 患者都有子官颈脓性分泌物或阴道分泌物镜检白细胞增多。如果宫 颈分泌物外观正常,并且阴道分泌物镜检无白细胞,则诊断PID的可 能性不大,需要考虑其他可能引起下腹痛的病因。如有条件,应积 极寻找致病微生物,尤其是与STI相关的病原微生物。
4. 静脉给药D方案:林可霉素剂量0.9g/8h,静脉滴注;加用硫酸庆大霉素,首次负荷剂量为(2 mg .kg-1 . 8h-1),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维持剂量1.5 mg.kg-1.8h-1; 两种药物均可采用每日 次给药。
二、PID的治疗
(二)非静脉药物治疗 1. 非静脉给药A方案:头孢曲松250mg,肌内注射,单次给药;或
和异位妊娠)的形成,保证妇女健康,针对女性下腹痛的处理具有实用价值。但
在临床应用时,尤其是面对急性下腹痛患者,应该注意排除外科或妇产科的其他
急症后,方可给予抗菌药物治疗。
1.下腹痛的诊断
2.1. 症状:下腹疼痛,性交痛,痛经。
3.2. 体征:下腹触痛、肌紧张、反跳痛;子宫颈举痛;子宫颈分泌物异常、 出血;发热。

妇产科常见病 妇科常见疾病 盆腔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临床诊疗课件)

妇产科常见病 妇科常见疾病 盆腔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临床诊疗课件)
腹膜外,可行腹膜外切开引流。
第三节 盆腔炎性疾病
PID——治疗 中医药治疗
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如银翘解毒汤等。
尤其对抗生素治疗后、慢性盆腔痛、盆腔炎性包块等患者
性伴侣治疗
治疗期间避免无保护性交,对性伴侣进行检查和治疗
随访
对于抗生素治疗的患者72小时内随诊,明确有无临床症状改善, 如无症状好转,建议住院治疗,进一步评估治疗方案。
PID——治疗
住院治疗方案:抗菌药物治疗
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应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用, 但结果未出来以前,可根据感染情况判断可能的病原体,联合 用药。
♥ 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甲硝唑或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 +甲硝唑
♥ 克林霉素或林可霉素+氨基糖苷类 ♥ 喹诺酮类+甲硝唑 ♥ 青霉素+四环素类
第十六章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
第三节 盆腔炎性疾病
PID——治疗
住院治疗方案: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 药物治疗无效:盆腔脓肿形成,(48~72h,体温持续不降),患者中
毒症状加重或包块增大
• 脓肿持续存在:输卵管积脓或输卵管卵巢脓肿(TOA),经积极治疗肿
块未消失(2~3周),但已局限化
• 脓肿破裂:突然出现腹痛加剧、高热、寒战、恶心、呕吐、腹胀;中毒
第三节 盆腔炎性疾病
PID——治疗
原则 •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利于保护输卵管功能。 • 针对易感病原体,联合选用最有效的抗菌素。 • 剂量和疗程要足。 抗生素治疗原则:经验性、广谱、及时及个体化。
第三节 盆腔炎性疾病
PID——治疗
门诊治疗指征及方案
患者一般情况好,症状轻,能耐受口服抗生素,并有随访条 件者 ➢ 常用方案: • 氧氟沙星400mg bid(或左氧氟沙星500mg qd),po+甲硝唑

盆腔炎性疾病

盆腔炎性疾病

体征
全身检查——急性病容,体温升高,心率加快。
腹部检查—— 下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腹胀、肠鸣音减 弱或消失,合并肝周围炎时,肝区有压痛。
盆腔检查——
阴道:可见脓性臭味分泌物; 宫颈:充血、水肿,可见脓性分泌物自
宫颈口流出,宫颈举痛,后穹窿
有触痛(是否饱满);
宫体:稍增大,压痛,活动受限;
脓肿持续存在:病情好转,包块控制2-3周,仍未消失。 脓肿破裂:突然腹痛加重,寒战、高热、腹膜炎症状。
❖ 手术方式:
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 手术范围根据病变范围、年龄、一般状况等全面考虑
性伴侣治疗
✓ PID患者出现症状前60d内接触过的性伴侣应进行检 查和治疗。
✓ 无论PID患者分离出的病原体如何,均应建议患者 性伴侣进行STI检查和治疗。(由淋病奈瑟菌或沙眼 衣原体感染引起的PID患者的男性伴侣无症状)。
宫颈内膜外移是生理现象,不需治疗,仅做细胞学筛查。 宫颈内膜外移合并感染时需要治疗,药物治疗效果差,物理治疗效
果好。
其他病理类型
✓ 宫颈息肉:
摘除后需做病理检查,有恶变可能; 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是近年来治疗宫颈病变的新方法,可发现小的宫颈管
息肉,能切掉基地及其所附着的浅肌层,有效避免复发。
分类
✓ 按照临床发病过程分类
盆腔炎性疾病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 按照病原体类型分类
特异性感染(包括淋球菌、结核分枝杆菌和支原 体及沙眼衣原体所致的炎症)
非特异性感染(病原体及病因均无特异性)
病原体
✓ 几乎所有PID的病原体都是通过阴道而感 染宫颈并上行的。
✓ PID的病原体主要有三类:
需氧菌 厌氧菌 性传播感染病原体(STI)

盆腔炎性疾病妇女护理操作常规要点

盆腔炎性疾病妇女护理操作常规要点

盆腔炎性疾病妇女护理操作常规要点一、定义盆腔炎性疾病(pelvicinflammatorydisease,PID)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

二、治疗原则(一)控制炎症主要为及时、足量的抗生素治疗。

(二)手术治疗适用于输卵管积脓或输卵管卵巢脓肿者。

(三)综合性治疗包括中西药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同时注意增强机体抵抗力。

三、护理(一)评估要点1.健康史及相关因素了解患者年龄、性生活史,宫腔内手术史、产后、流产后有无感染史,有无下生殖道感染、经期卫生不良及个人卫生情况等。

2.症状体征(1)急性盆腔炎性疾病:①起病时下腹疼痛,呈持续性,活动后加重,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

②腹膜炎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

③月经期发病可使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④脓肿形成时可有下腹包块及局部压迫刺激症状。

⑤典型体征呈急性病容,体温升高,下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⑥妇科检查:阴道黏膜充血,脓性分泌物自子宫颈口外流。

子宫颈抬举痛,子宫体略大、压痛、活动受限,输卵管增粗并有压痛,如为输卵管卵巢脓肿,可触及包块。

(2)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多表现为不孕、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痛或盆腔疾病反复发作等症状。

3.辅助检查了解血常规、腹腔穿刺、妇科B型超声检查等阳性结果。

4.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患者常因突发的疾病、未知的诊断及治疗,特别是需要手术治疗而感到紧张和恐惧,若其配偶或主要家属不在身边,多感到无助和绝望。

未婚女性可能担心疾病对婚姻、性生活及生育的影响,已婚尚无子女的患者可能担心影响正常生育。

(二)护理措施1.用药护理(1)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

(2)按医嘱及时、准确给予抗生素治疗,保证用药时间、给药途径及药量准确。

(3)合理安排药物输入的先后顺序,保证药液在体内的有效浓度,并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

2.对症护理(1)卧床休息,取半卧位,有利于脓液积聚于子宫直肠陷凹使炎症局限。

盆腔炎性疾病的的诊断及治疗

盆腔炎性疾病的的诊断及治疗

★治疗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并去半卧位以 利炎症及脓液局限于盆腔低位。
抗生素治疗:全程、足量、广谱。 若患者症状轻时可用,氧氟沙星400mg口服, 每日2次,或左氧氟沙星500mg口服,每日1 次,同时加服甲硝唑400mg,每日2~3次, 连用14天。

妇炎净片、妇炎康片、妇炎康胶囊、金鸡 片、妇科千金片、康复炎胶囊、妇乐颗粒、 花红片、金鸡胶囊、盆炎清栓、妇炎净胶 囊(处方药)、黄藤素软胶囊(处方药)。

体征:体温达39℃以上,心率增快,下腹部 有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阴道充血,有 大量脓性分泌物。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 高,宫腔分泌物或血培养可找到致病菌。
★鉴别诊断

急性阑尾炎:一般无妇科感染病史,腹痛 多由脐周开始,然后转移局限于右下腹, 麦式点压痛反跳痛明显。 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有停经史,少量 不规则阴道流血,体温一般不高,腹痛为 突感下腹一侧撕裂样疼痛。
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断及治 疗
赵静
盆腔炎

女性内生殖器官(子宫、输卵管和卵巢) 及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称 盆腔炎(PID)。临床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 种。
急性盆腔炎
病因: 产后、流产后感染 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 经期及产褥期卫生不良 周围器官的炎症直接蔓延
★诊断要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多为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 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演变所致,也 可慢性起病,病情反复所致。
病史
有盆腔炎反复发作史,有生产、流产、 妇 科手术、经期不洁等病史,或邻近器官的 炎症病变。
症状

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有时可有低热,易 感疲乏。部分患者可有神经衰弱症状,如 精神不振、失眠等。

妇产科盆腔炎性疾病患者诊断与护理

妇产科盆腔炎性疾病患者诊断与护理

妇产科盆腔炎性疾病患者诊断与护理妇产科盆腔炎性疾病(PID)是指女性盆腔内的生殖器官发生感染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它包括输卵管炎、卵巢炎、子宫内膜炎和盆腔腹膜炎等。

PID的主要病原体是性传播感染(STI)中的淋菌和衣原体,以及其他细菌,如大肠埃希菌等。

一、患者的诊断1.客观症状患者通常会出现下腹部疼痛、不适或压迫感,发热,痛经增加等症状。

他们还可能会出现尿频,性交疼痛,不规则阴道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加等。

2.病史询问医生需要询问患者的性伴侣史、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3.检查医生会进行相关的妇科检查,包括阴道镜检查,宫颈检查和妇科B超等,以确定炎症范围和病情。

4.化验和实验室检查医生通常会要求患者进行血液和尿液检查,以及盆腔分泌物培养和STI相关检查,以确定病原体和感染的种类,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如果需要,医生还可以进行输卵管通液试验或腹腔镜检查。

二、患者的护理1.细菌感染的治疗PID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来消除感染。

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医生会选择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生素。

在接受治疗期间,患者应坚持按时服药,并完成整个疗程,以防止病原体的耐药性和复发。

2.症状的缓解患者可以通过冷敷下腹部来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此外,避免过度劳累和性交也有助于减轻症状。

3.定期随访和复查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以确保病情好转和感染完全清除。

医生可能会密切关注患者的生活习惯和卫生条件,并提供相应的建议。

4.性伴侣的治疗由于PID的主要病原体是性传播感染,患者的性伴侣也需要接受相应的治疗,以防止感染复发。

患者应与性伴侣一起就诊并接受治疗。

5.预防复发为了预防PID的复发,患者应注意性行为卫生,避免性行为感染,同时也要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

总结起来,对于妇产科盆腔炎性疾病的患者,早期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同时,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个人的生活卫生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疾病的复发。

此外,性伴侣的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以防止感染的传播和复发。

妇产科中医优势病种盆腔炎性疾病诊疗方案

妇产科中医优势病种盆腔炎性疾病诊疗方案

妇产科中医优势病种盆腔炎性疾病诊疗方案一、概述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是妇科常见病,指女性上生殖道感染引起的一组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和盆腔腹膜炎。

性传播感染的病原体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是PID的主要致病微生物。

一些需氧菌、厌氧菌、病毒和支原体等也参与PID的发生。

引起PID的致病微生物多数是由阴道上行而来的,且多为混合感染。

延误对PID的诊断和治疗都有可能导致PID后遗症如输卵管因素不孕和异位妊娠等。

祖国医学过去尚无盆腔炎性疾病的病名,而将此病归于“腹痛”、“带下”、“瘕”等范畴。

中医病名:腹痛病,带下病,瘕病;西医诊断:盆腔炎性疾病。

二、诊断【西医诊断标准】PID的临床表现各异,因此其诊断通常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决定。

1.PID诊断的最低标准:在性活跃女性及其他存在性传播感染风险者,如排除其他病因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应诊断PID并给予PID经验性治疗:(1)子宫压痛;(2)附件压痛;(3)子宫颈举痛。

下腹疼痛同时伴有下生殖道感染征象时,诊断PID的可能性增加。

2.PID诊断的附加标准:(1)口腔温度≥38.3℃;(2)子宫颈或阴道脓性分泌物;(3)阴道分泌物显微镜检查有白细胞增多;(4)红细胞成降率升高;(5)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6)实验室检查证实有子宫颈淋病奈瑟菌或沙眼衣原体感染。

3.PID诊断的特异性标准:(1)子宫内膜活检显示有子宫内膜炎的组织病理学证据;(2)经阴道超声检查或MRI检查显示输卵管管壁增厚、宫腔积液,可伴有盆腔游离液体或输卵管卵巢包块;(3)腹腔镜检查见输卵管表面明显充血、输卵管水肿、输卵管伞端或浆膜层有脓性渗出物等。

【中医辨证分型】1.热毒炽盛证经行或产生邪毒侵袭,伤及胞宫络脉,邪正相争,营卫失和而致本病。

证见:高热寒战,全身疼痛,下腹剧痛拒按,带下增多,色黄味臭,质粘稠,口干不欲饮,大便秘结,小便黄赤,溲痛不畅,舌红苔黄腻厚,脉滑数。

盆腔炎性疾病(整理).ppt

盆腔炎性疾病(整理).ppt
➢ 手术:腹腔镜手术
;.;
12
;.;
13
一、概述
➢ 近几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认为慢性盆 腔炎的术语并不恰当,从病灶的细菌培养结果显示, 所谓的慢性盆腔炎再次发作,实际上是又一次盆腔炎 的发作
➢ 主要病变为组织破坏,广泛粘连,增生及疤痕形成
;.;
14
➢ PID的后遗症复发机率
➢ 不孕不育:20%~30%,不孕的发生率与盆腔炎发作次数 有关
➢ 异位妊娠:是正常妇女的8~10倍,与盆腔炎发作次数 有关
➢ 慢性盆腔痛:20%,往往发生于PID急性发作后的4~8周
;.;
15
➢ 盆腔炎反复发作:约25%再次发作
➢ 1.由于PID造成的输卵管组织结构的破坏,局部防御机能 减退
➢ 2.若患者处于同样的高危因素,可造成盆腔炎的再次感 染导致反复发作
;.;
1
一、定义
盆腔炎性疾病(PID)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 炎症,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 巢脓肿、盆腔腹膜炎(CDC2006) ,其中最常见的是 输卵管炎
➢ 好发于生育期妇女,初潮前、绝经后很少发病 ➢ 分为急性、慢性两种,后者称为急性盆腔炎后遗症 ➢ 好发于性生活频繁或性乱者,或产后、术后,近年发
➢ 特异标准:
➢ 子宫内膜活检证实子宫内膜炎 ➢ 阴超、MRI 提示为输卵管增粗,输卵管积液,伴或不伴有盆腔积液,
输卵管卵巢肿块,或腹腔镜检查盆腔炎性疾病征象。
;.;
10
四、鉴别诊断
➢ 宫外孕 ➢ 流产 ➢ 卵巢囊肿蒂扭转 ➢ 黄体破裂 ➢ 急性阑尾炎
;.;
11
五、治疗
➢ 原则:抗感染治疗--需要覆盖混合感染的病原体

2022年盆腔炎性疾病诊疗指南

2022年盆腔炎性疾病诊疗指南

2022年盆腔炎性疾病诊疗指南英文回答: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PID)。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PID) is a bacterial infection of the female reproductive organs, including the uterus, fallopian tubes, and ovaries. It is most commonly caused by sexually transmitted bacteria, such as Chlamydia trachomatis and Neisseria gonorrhoeae.PID can cause a wide range of symptoms, including:Pelvic pain.Lower abdominal pain.Fever.Chills.Nausea.Vomiting.Abnormal vaginal discharge.Painful urination.Painful intercourse.If left untreated, PID can lead to serious complications, such as:Infertility.Ectopic pregnancy.Chronic pelvic pain.Abscess formation.Diagnosis.The diagnosis of PID is based on a combination of symptoms, physical examination findings, and laboratory tests.Symptoms: As mentioned above, PID can cause a wide range of symptoms. However, 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not all women with PID will experience symptoms.Physical examination: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may reveal tenderness in the lower abdomen, cervix, or uterus. There may also be discharge from the cervix or vagina.Laboratory tests: Laboratory tests can help to confirm the diagnosis of PID. These tests may include:Chlamydia and gonorrhea tests: These tests can detect the presence of Chlamydia or gonorrhea bacteria in the cervix or vagina.Blood tests: Blood tests can reveal elevated whiteblood cell counts, which may indicate an infection.Ultrasound: An ultrasound can be used to visualize the uterus, fallopian tubes, and ovaries. This can help to identify any abnormalities, such as abscesses or fluid collections.Treatment.The treatment for PID typically involves antibiotics. The choice of antibiotic will depend on the type of bacteria that is causing the infection. In most cases, antibiotics will be given orally. However, if the infection is severe, antibiotics may be given intravenously (IV).In addition to antibiotics, other treatments may be necessary to relieve symptoms and prevent complications. These treatments may include:Pain relievers.Bed rest.Heat therapy.Sitz baths.Prevention.There are several things that women can do to help prevent PID, including:Get vaccinated against Chlamydia and gonorrhea: The HPV vaccine can help to protect against HPV, which can increase the risk of PID.Practice safe sex: Use condoms every time you have sex to help prevent the spread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bacteria.Get regular pelvic exams: Regular pelvic exams canhelp to detect and treat any underlying health conditions that may increase the risk of PID.中文回答:盆腔炎性疾病(PID)。

妇科盆腔炎性疾病诊疗常规

妇科盆腔炎性疾病诊疗常规

妇科盆腔炎性疾病诊疗常规【概述】盆腔炎性疾病(PID)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

【诊断】1. 临床表现:因炎症轻重及范围大小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轻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

(1)常见症状: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

(2)妇科检查:宫颈举痛、宫体压痛或附件区压痛。

阴道及宫颈口脓性分泌物。

宫旁组织增厚或触及肿块。

2. PID的诊断标准(2006年美国CDC诊断标准):(1)最低标准:宫颈举痛或子宫压痛或附件区压痛。

(2)附加标准:体温超过38.3℃(口表);宫颈或阴道异常粘液脓性分泌物;阴道分泌物0.9%氯化钠溶液涂片见到大量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升高;血C反应蛋白升高;实验室证实的宫颈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阳性。

(3)特异标准:子宫内膜活检组织学证实子宫内膜炎;阴道超声或核磁共振检查显示输卵管增粗,输卵管积液,伴或不伴盆腔积液、输卵管卵巢肿块,以及腹腔镜检查发现PID 征象。

最低标准提示在性活跃的年轻女性或者具有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若出现下腹痛、并可排除其它引起下腹痛的原因,妇科检查符合最低诊断标准,即可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附加标准可增加诊断的特异性,若宫颈分泌物正常并且镜下见不到白细胞,PID的诊断须慎重。

特异标准基本可诊断PID,腹腔镜诊断PID的标准包括:输卵管表面明显充血;输卵管壁水肿;输卵管伞端或浆膜面有脓性渗出物。

3. 病原体检测:可取宫颈分泌物、剖腹探查或腹腔镜手术时采取感染部位的分泌物送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

【鉴别诊断】急性盆腔炎须与急性阑尾炎、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或破裂等急症相鉴别。

【治疗】主要为抗生素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1. 门诊治疗:患者一般状况好,症状轻,有随访条件。

常用方案:①氧氟沙星400mg 口服,每日2次;左氧氟沙星500mg口服,每日1次。

同时加服甲硝唑400mg,每日2~3次,连用14日。

最新:女性盆腔炎性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完整版)

最新:女性盆腔炎性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完整版)

2024女性盆腔炎性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要点(全文)摘要盆腔炎性疾病(PID)好发于性活跃期的女性,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属女性常见疾病。

研究表明,部分PID患者所使用的抗生素已耐药,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率较纯西医疗法高,且大大降低复发率。

因此,规范使用抗生素,形成更加有效安全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对PID患者的诊疗及预后至关重要。

近期,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中医妇科、西医妇科、中西医结合妇科、循证医学等多学科背景的专家团队,编写了女性盆腔炎性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旨在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减轻疾病负担。

1、诊断1.1 诊断标准PID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需依靠最低诊断标准、附加标准和特异标准。

1.1.1 最低诊断标准在性活跃期的女性及具有性传播疾病的高危女性中,若出现下腹部疼痛,并排除其他病因,且妇科检查出现子宫体压痛,或子宫颈举痛,或附件区压痛,就应诊断为PID并给予经验性治疗。

1.1.2 附加标准除最低标准外,以下一项或多项附加标准可提高最低诊断的特异性。

(1)口表温度≥38.3℃;(2)宫颈或阴道可见异常黏液脓性分泌物或宫颈触血;(3)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可见大量白细胞;(4)红细胞沉降率升高;(5)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6)实验室证实的子宫颈淋病奈瑟菌或沙眼衣原体阳性。

如果子宫颈分泌物正常,且阴道分泌物镜检无白细胞,则应慎重诊断PID,应考虑引起下腹痛的其他原因。

1.1.3 特异性标准(1)子宫内膜组织活检,提示有子宫内膜炎;(2)经阴道超声或MRI检查提示输卵管增粗、输卵管积液、可伴有盆腔积液、输卵管卵巢包块;(3)腹腔镜检查见输卵管表面充血、输卵管水肿、输卵管伞端或浆膜层有脓性渗出物等。

1.2 证候诊断1.2.1 热毒炽盛证主症:下腹灼痛拒按,高热恶寒,甚或寒战,带下量多,色黄如脓,味臭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义
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以 同时累及几个部位,以输卵管炎、 输卵管卵巢炎最常见。
盆腔炎性疾病多发生性活跃期、 有月经的妇女,初潮前、绝经后后 或未婚妇女很少发生盆腔炎性疾病 ,若发生盆腔炎性疾病也往往是邻 近器官炎症的扩散。
年龄
高危因素
不良性行为
下生殖道感染
宫腔内手术
经期卫生不良
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
盆腔炎性疾病再次急性发作
急性盆腔炎性疾病:下腹痛伴

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重者高

热、寒战、头痛、食欲不振。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低热、

乏力,不孕、异位妊娠、慢性盆
腔痛或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
妇科检查可发现宫颈举痛或子 宫压痛或附件压痛等。
治疗原则及时、足量的抗生素治疗 Nhomakorabea必要时手术 治疗。绝大多数盆腔炎经恰当的抗菌治疗 能彻底治愈,如不能彻底清除致病菌或治 疗不能足量足疗程,容易引起后遗病变。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者,多采用综合性 治疗方案控制炎症,缓解症状,增加受孕 机会。
防治 后遗症
指导 随访
健康
护理
心理
教育
要点
护理
对症 护理
执行 医嘱
Thank you
Power Design
目录
定义 高危因素 临床表现 治疗原则
定义
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 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 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 炎。
盆腔炎性疾病若未能及时、彻底治疗 、可导致上生殖道感染后遗症(不孕、 输卵管妊娠、慢性腹痛等),称为盆腔 炎性疾病后遗症,从而影响妇女的生殖 健康,且增加家庭与社会经济负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