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病及合理用药

合集下载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是指在充分分析患儿病情、药物特性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基础上,根据儿童生理、生化、药代动力学及药物毒理学等方面的特点,合理选用药物、剂量、给药途径和治疗时间,以达到治疗效果最大化、不良反应最小化、药物费用最优化的目的。

在儿科临床实践中,合理用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保证儿童的安全性:儿童的器官发育不成熟、代谢水平低,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和药效学特点与成人不同,在药物的选择、剂量、给药途径和治疗时间等方面应考虑到儿童的特殊性,以避免儿童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毒性反应。

2、提高治疗效果:儿童的病理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因此在药物的选择、剂量、给药途径和治疗时间等方面应考虑到儿童的特殊性,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

3、节约医疗资源:以合理用药为基础,能够避免因不必要的药物使用、过度的治疗或因药物不良反应而浪费医疗资源。

1、选择药物:必须根据患儿的病情、体重、年龄、生长发育水平、药物代谢能力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慎用具有一定毒性和不确定药物安全性的药物,尤其是新型药物。

2、正确计算剂量:药物的剂量应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生长发育水平、代谢能力、疾病严重程度及药物的毒性等因素进行调整,同时还需要考虑药物的给药途径以及药物能够引起的不良反应等因素,以确定合理的剂量,防止药物超剂量使用和药物滥用。

3、选择正确的给药途径:应根据儿童年龄、体重、消化吸收能力、肝、肾功能状况和患病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如鼻腔给药、口腔给药、皮下或肌肉注射等已成熟的途径,同时还应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和药效起始时间等影响给药途径选择的因素。

4、合理控制使用时间:应根据疾病的性质、病情程度和药物的药效特点等因素,掌握合适的使用时间,以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

在儿科临床实践中,儿科医生应该在治疗过程中始终把合理用药作为首要考虑因素,遵循药物治疗规范,严格把握治疗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坚持长期观察疗效并及时监测不良反应,以确保儿科临床用药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

儿童用药目录

儿童用药目录

儿童用药目录一、前言二、常见儿童疾病及用药指南2.1 上呼吸道感染2.1.1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2.1.2 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2.1.3 咽炎2.1.4 扁桃体炎2.1.5 鼻窦炎2.1.6 喉炎2.1.7 诊疗要点2.1.8 常用药物推荐2.2 肺炎2.2.1 病毒性肺炎2.2.2 细菌性肺炎2.2.3 诊疗要点2.2.4 常用药物推荐2.3 腹泻2.3.1 病毒性腹泻 2.3.2 细菌性腹泻 2.3.3 诊疗要点2.3.4 常用药物推荐 2.4 发热2.4.1 病毒性发热 2.4.2 细菌性发热 2.4.3 诊疗要点2.4.4 常用药物推荐 2.5 儿童常见皮肤病 2.5.1 湿疹2.5.2 疱疹2.5.3 汗疱2.5.4 神经性皮炎 2.5.5 诊疗要点2.5.6 常用药物推荐三、关于儿童用药的注意事项3.1 安全性3.2 剂型选择3.3 用药途径3.4 用药剂量3.5 用药时间3.6 药物相互作用四、结语一、前言儿童用药是儿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儿童疾病的增多和多样化,合理用药变得尤为重要。

本目录旨在为医生和家长提供常见儿童疾病及用药指南,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儿童用药管理。

二、常见儿童疾病及用药指南2.1 上呼吸道感染2.1.1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常见症状包括流鼻涕、打喷嚏、咳嗽、发热等。

针对不同的症状,可以选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2.1.2 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应注意抗生素的种类和剂量,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

2.1.3 咽炎咽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可根据症状选择合适的局部治疗药物,如含漱液或喷雾剂。

2.1.4 扁桃体炎扁桃体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症状包括咽痛、发热、吞咽困难等。

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剂量和疗程的控制。

2.1.5 鼻窦炎鼻窦炎是儿童常见的鼻腔感染,可以选用鼻腔冲洗剂或抗生素进行治疗。

儿科常用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儿科常用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儿科常用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儿童是我们社会的未来,他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儿科疾病,例如发热、感冒、腹泻等。

在儿科中,中成药被广泛应用于儿童的治疗中。

本文将就儿科常见疾病中比较常用的中成药进行探讨,并分享合理使用中成药的注意事项。

1.感冒感冒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中成药中常用的有板蓝根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等。

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消炎镇痛的作用,能够缓解儿童感冒时的发热、咳嗽、鼻塞等症状。

在使用中,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重合理控制剂量,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

2.发热发热是儿童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由于感染所致。

在儿科中,常用的解热药有小儿退热颗粒、小儿清热颗粒等。

这些药物能够降低儿童的体温,并缓解由于高热引起的不适感。

在使用解热药时,需要注意控制剂量和频率,以避免过量使用导致不良反应。

3.腹泻腹泻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的中成药有小儿多潘立酮颗粒、小儿复方七厘散等。

这些药物具有止泻、调节肠道功能的作用,能够缓解儿童腹泻引起的腹痛、腹胀等症状。

在使用中,需要根据腹泻的原因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严格按照医生的用药指导进行用药。

4.咳嗽咳嗽是儿童常见的症状之一,常见的儿童咳嗽中成药有小儿感冒颗粒、小儿百部止咳糖浆等。

这些药物具有平喘、止咳的作用,能够缓解儿童咳嗽引起的不适感。

在使用中,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并遵循医生的用药指导。

在合理使用中成药时1.年龄和剂量:儿童的年龄对药物的剂量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使用中成药时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选择合适的剂量。

2.药物选择:不同的中成药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和适应证有所差异,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根据疾病的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

3.用药时间:在使用中成药时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用药指导进行用药,并遵循用药时间的要求,不得擅自停药或延长用药时间。

4.不良反应:中成药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在使用中需要注意观察儿童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出现应及时就医。

儿童安全用药指南

儿童安全用药指南

胃肠道疾病
总结词
儿童胃肠道疾病需注意饮食调整和合理用药。
详细描述
对于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家长可以调整孩子的饮食,避免油腻、生冷食物。若 症状较重,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如益生菌、胃肠黏膜保 护剂等。同时,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感染病菌。
皮肤问题
总结词
儿童皮肤问题需根据不同病症选用合适 的药物。
如果出现任何不适的反应,应 立即停止用药并咨询医生。
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01
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特别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02
如果必须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应咨询医生或药师,了解药物之
间的相互作用和潜在风险。
注意食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在用药期间食用可能影
03
响药效的食物。
关注儿童的特殊体质与过敏史
如果儿童需要使用成人药物,应咨询 医生或药师,按照专业指导进行用药 。
成人药物可能含有对儿童有害的成分 或剂量,使用后可能带来严重的副作 用。
注意药物成分与副作用
了解药物的成分和作用机制, 避免使用含有已知对儿童有害 成分的药物。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特别是对 儿童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行 为异常、过敏反应等。
如果药物出现异味、变色、受潮等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 并及时咨询医生的意见。
PART 02
儿童常见病症与安全用药
感冒与发热
总结词
感冒和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的病症,需要家长及时处理。
详细描述
感冒时,家长可以给孩子服用适量的抗感冒药物,如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对于发热,如果温度不超过38.5℃ ,可以采用物理降温,如贴退热贴、温水擦浴等;若温度较高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并按医嘱使用退热药 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儿童呼吸道多重感染用药指南2024(附图表)

儿童呼吸道多重感染用药指南2024(附图表)

儿童呼吸道多重感染用药指南2024(附图表)目前临床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有: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新冠病毒、肺炎支原体,可引起甲流、乙流、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新冠病毒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等疾病,可见千儿童、免疫功能低下者等。

那么,儿童吸道多重病原体感染,如何用药呢?特殊人群如何选用呢?流感病毒感染的用药对高热、有较多合并症、全身症状明显、婴幼儿、体弱人群建议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扎那米韦等治疗。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可用甲、乙型流感病毒感染的防治。

奥司他韦可用千婴幼儿、儿童甲、乙型流感的防治,通过口服给药。

扎那米韦可用千7岁及7岁以上儿童甲、乙型流感的防治,可通过吸入方式给药。

帕拉米韦可用千新生儿、婴儿、儿童甲、乙型流感的治疗,不推荐为甲、乙型流感的预防用药,可通过静脉途径给药,用千重症流感及因怀疑或已知胃涨留、吸收不良、胃肠道出血而不耐受或吸收口服的奥司他韦、不耐受扎那米韦吸入的患儿。

药物剂豆推荐<1岁:贮8月龄治疗剂量建议3mg/(kg·次)、2次i d。

9-11月龄治疗剂量建议3.Smg/(kg 次)、2次d。

习岁:体质量<15kg治疗剂量建议30mg/次、2次奥司他韦d;体质爱15-23kg治疗剂呈建议45mg/次、2次I d;体质量24-40kg治疗剂量建议60mg/次、2次I d;体质量>40kg治疗剂量建议75mg砍、2次/d。

一般疗程为5d.治疗用药建议吸入10mg/次,2次I d,间隔约12h,疗程扎那米韦5d,重症患丿抚汗呈可适当延长。

<30d新生儿建议6mg/k g,31-90d婴儿建议8mg/k g,帕拉米韦91d一17岁儿童建议10mg/k g,1次/d,疗程1-5d,最大剂量建议600mg,重症疗程可适当延长。

特殊人群:奥司他韦不推荐用千肌酐清除率<lOmL/min、因严重肾衰竭而需定期血液透析与持续腹膜透析者。

儿科常用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消化系统继续教育

儿科常用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消化系统继续教育

儿科常用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消化系统继续教育儿科是医学的一个专业领域,主要关注儿童的健康和疾病。

在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中,消化系统疾病是较为常见的一类。

中成药作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案,具有方便、口服易咽、疗效较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儿科临床实践中。

下面将就儿科常用中成药的合理使用进行探讨。

首先,儿童消化系统药物的使用应该遵循适龄适病的原则。

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理发育和器官功能存在差异,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也有差别。

因此,儿童的组织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同,在选择药物时应该根据儿童的年龄、体质和疾病情况来进行综合评估,选择适当的药物。

其次,合理用药还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对剂量较敏感。

因此,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对儿童的体重、年龄和生理特点进行综合考虑,避免剂量过大或过小。

同时,对于含有酒精或其他不宜儿童使用的成分的药物应当慎用或避免使用。

此外,要合理地选择中成药种类。

常见的儿童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腹泻、便秘、胃食管反流、胃炎等。

对于这些疾病,儿童肠病宝颗粒、太婆素颗粒等中成药常常被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但是,针对不同病因和临床表现,选择适当的中药进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使用中成药前,医生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确立准确的病因和诊断,并根据疾病的性质选择适当的中成药。

最后,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还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手段进行综合治疗。

中成药对于改善消化系统功能、缓解症状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完全代替其他治疗手段。

对于某些病情较重、需要手术干预或其他特殊治疗措施的患儿,中成药往往只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和医生需要密切配合,遵循医嘱,合理用药。

儿童的生长发育阶段短暂而重要,对于药物的影响也较为敏感。

因此,监测患儿的病情和用药效果,注意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的发生,如果有不适,应及时联系医生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儿科常用中成药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合理使用中成药方面,需要遵循适龄适病的原则,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选择适当的中成药种类,并结合其他治疗手段进行综合治疗。

儿童常用药物及安全用药ppt课件精选全文

儿童常用药物及安全用药ppt课件精选全文

儿童药代学特点:药物的吸收
一. 婴幼儿胃酸低:3岁左右才稳定至成人水平。 二. 胃蠕动差,胃排空时间延长。6-8月后接近成人水平。 三. 婴幼儿皮肤角化层薄,吸收速率快。皮肤炎症时吸收更多。 如长期
涂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甚至可抑制肾上腺皮质;新霉素治疗烫伤可 导致耳聋;外用含有硼酸的粉剂撒于炎症部位可发生硼酸中毒等。 有些药物也易通过小儿黏膜吸收,如阿托品滴眼如不充分冲洗,易 经鼻咽黏膜吸收而中毒。 四. 静脉给药吸收速率快,肌内注射吸收不佳。皮下脂肪少,注射容量 有限,皮下注射也不适宜。 五. 直肠给药适用于呕吐婴儿或不愿接受口服给药的幼儿,但不同药物 吸收程度不同。
入糖皮质激素等治疗. 如果咳嗽时间超过8周,应考虑其他诊断
常用治疗药物:镇咳、祛痰、平喘药
三、例如:儿童支气管哮喘
哮喘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目前我国儿童哮喘的总体控制水平尚不理想,这与 哮喘儿童家长对疾病的认知不足、临床医师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关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
➢ 肛门注射或口服地西泮是一种紧急的处理措施, 在发热开始给予0.4— 0.5 mg/kg~一次,如发热持续 8 h可重复,一般地西泮限制应用2次,
只有在特殊临床 情况下才考虑在首次应用地西泮24 h后应用第3次。
常用治疗药物:镇静、抗惊厥药物
➢ 应立即置患儿于侧卧位以防止呕吐物吸入,适当吸氧,立即静脉缓 慢注射地西泮,没有建立静脉通道则可选用咪达唑仑 0.1~0.2mg/kg(最大量为5mg/次)肌肉注射,或 0.2~0.3mg/kg(最大量为7.5mg/次)滴鼻或滴入口腔黏膜。如 果抽搐持续不止则可应用苯巴比妥负荷量20mg/kg(新生儿为 15~25mg/kg)在5~10min 缓慢静脉推注,苯巴比妥是维持治疗 的首选药物。

《儿科合理用药》课件

《儿科合理用药》课件

05 儿科合理用药的监管与政 策
儿科合理用药的监管体系
药品监管机构
01
负责制定和执行儿科药品监管政策,确保儿科药品的安全性和
有效性。
医疗保健机构
02
在儿科合理用药方面承担重要责任,需确保药品使用符合相关
规定和标准。
家庭和患者
03
应了解儿科合理用药的知识,遵循医生指导,不擅自更改用药
方案。
儿科合理用药的政策与法规
药物治疗方案制定
根据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用药方 案。
儿科疾病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药物选择
根据疾病种类和严重程 度选择合适的药物。
用药剂量与频次
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 免超量或不足。
联合用药
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用药观察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药 物反应,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04 儿科药物的合理选择与使 用
患者教育
向家庭和患者普及儿科合理用药知识,提高公众对药品使用的认 知。
药品信息传播
规范药品广告和宣传,确保提供准确、全面的药品信息。
06 儿科合理用药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儿童感冒的药物治疗
总结词
感冒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药物治疗需谨慎。
详细描述
感冒是儿童常见的疾病,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对于轻微感冒,建议采用多喝水、休息等非药物治疗。若症状较 重,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抗组胺药等,避免使用抗菌药物。同时,应关注药物的副作用和 相互作用,确保用药安全。
以增加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儿科药物的剂量与用药频次
剂量选择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体表面积等,计算合适的药物剂量,确 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是指在儿科临床实践中,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疾病特点、药理学特点和临床用药经验,科学合理地选择药物、掌握用药原则和方法,以达到安全、有效、经济、便利的目的。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是保障儿童健康的重要环节,也是儿科医生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本文将从药物的选择、用药原则和方法等方面,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一、儿科用药特点儿童与成人相比,生理功能不完善,代谢机制和器官发育尚不成熟,因此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均存在着差异。

一般来说,儿童对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比成人低,对于特定药物代谢酶系统的活性比成人低,所以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比成人长,药物在组织器官内的浓度高,对于药物的不良反应更为敏感。

儿童的生理情况和疾病特点也和成人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儿科临床实践中,必须全面考虑儿科用药的特点。

二、药物选择原则1. 安全性原则:在选择药物时,必须优先考虑药物的安全性,避免对儿童产生不良反应。

对于儿童来说,生理机能不成熟、对药物代谢能力差,可能出现药物代谢速度慢、半衰期延长、毒性药物蓄积等问题。

在选择药物时,应当尽量避免对儿童造成不良影响的药物。

2. 有效性原则:在选择药物时,必须考虑药物的疗效。

儿科患者年龄小、生理机能不完善,对于某些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存在差异,对于一些药物的疗效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

在选择药物时,必须全面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合理选用能够对儿童发挥良好疗效的药物。

3. 方便性原则:在选择药物时,必须考虑药物的制剂形式、服用方式等对儿童的适应性。

对于儿童来说,可以选择药物口服溶剂、颗粒剂或儿童专用的药片、糖浆剂等形式,便于儿童的使用和适应。

4. 经济性原则:在选择药物时,必须充分考虑药物的价格和儿童家庭的经济实力。

在保证药物疗效的前提下,应当尽量选择价格合理的药物,减轻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

三、用药原则和方法1. 根据患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用药物:在临床实践中,儿科医生必须全面考虑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地选药。

儿童常见病及合理用药常识

儿童常见病及合理用药常识

儿童常见病及合理用药常识摘要:按国际惯例,18周岁以下均属于儿科治疗范围,而按我国儿科学教科书定义,治疗范围是14周岁以下儿童。

从出生到儿童期结束,是儿童机体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时期,特别容易患各种疾病。

儿童患病大多为以下几种:如感冒,发热,腹泻,咳嗽等。

适当了解一些用药方法,症状轻时在家里用药治疗。

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本文只提供儿童期家庭治疗的一些方法,仅供家长参考,选择。

关键词:儿童常见病;合理用药;家庭护理;一、儿童生理病理特点儿童与成年人在生理、病理方面有很大差别,儿童的各种器官及生理功能处于生长发育、逐渐成熟时期,由于儿童(特别是新生儿、婴幼儿)的解剖、生理特点以及对药物的反应性和耐受性等方面与成人比有明显差别,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善,药物解毒的酶系统、代谢系统均未发育成熟,肝、肾的解毒和排毒功能以及血脑屏障的作用也都不健全,所以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以及药效学特点对于儿童来说都异于成人。

儿童新陈代谢旺盛,代谢产物排泄快,对水、电解质调节能力差,对药物的敏感性高于成人。

而且儿童多有病情较急、变化快的特点,用药更需及时确切。

二、儿童常见疾病及对策2.1感冒常由病毒、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等感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肺内感染,并常伴有头痛、发热、鼻塞、喉痛及全身疼痛等症状。

首先要通过化验确定感染的病菌类型对因治疗,并根据感冒体征对症治疗。

如果是一般的伤风感冒,用些抗病毒的药就可以,如:大青叶合剂、双黄连、银黄冲剂、病毒灵(吗啉胍)、板蓝根冲剂、金刚烷胺、抗病毒口服液、抗感解毒冲剂等。

只要不合并细菌感染,就不要用抗菌素。

2.2咳嗽首先要弄清情况,如有无痰液、痰量多少、黏不黏。

更重要的还要查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然后合理使用止咳药与化痰药。

咳嗽有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作用,儿童呼吸道较窄,发炎时黏膜肿胀,分泌物较多,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因此在呼吸道感染时应多使用祛痰药,少用镇咳药,因为使用镇咳药后不利于痰液排出,可能会加重感染。

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合理用药ppt课件

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合理用药ppt课件
3
2
1
4
中药制剂具有退热、消炎、抗菌、抗病毒和提高免疫力等综合治疗效果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 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每包含对乙酰氨基酚0.1g,盐酸金刚烷胺0.04g,人工牛黄4mg,咖啡因6mg,马来酸氯苯那敏0.8mg。辅料为:蔗糖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缓解三大症状,治疗儿童感冒发热
产品成分
药理作用
三大症状
01
小剂量主要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可抑制B细胞转化成浆细胞的过程,减少抗体生成,抑制体液免疫。
04
减少T淋巴细胞、单核嗜酸性细胞的数目,降低免疫球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能力。
02
(二)免疫抑制作用
(三) 抗毒素作用
糖皮质激素可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减少应激刺激所引起的缓激肽、前列腺素等的产生量,还能减轻内毒素对机体的损害。
体温39℃以上的高热容易引起儿童惊厥,6个月以下儿童在发热时因病情变化快,都应及时治疗。
药物退热效果不好或用药退热后不到两小时体温又超过39℃时也应采用物理方法降温。
当孩子体温超过38.3℃,但精神萎靡不振,烦躁和呈现痛苦时应予治疗。
3个月内的婴幼儿应慎用药物退热,宜多用物理方法退热。
药物退热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效,在孩子体温突然超过40℃时应先立即采用物理方法退热。
04
(四)抗休克作用
(五)其他-解热作用
GCs可直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降低其对致热原的敏感性,又能稳定溶酶体膜而减少内热原的释放,而对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等具有良好退热和改善症状作用。不作为常规退热剂。
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比较
类别
药物
对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亲和力
水盐代谢 (比值)
糖代谢(比值)
疱疹性咽峡炎(疱疹)

药店儿科常见疾病治疗及用药手册(2)

药店儿科常见疾病治疗及用药手册(2)

药店儿科常见疾病治疗及用药手册目录一、7大类小儿常见病诊断及40种用药方案大全 (2)二、儿童感冒不宜服用这些中成药! (17)三、小儿咳嗽的诊断及关联用药 (20)四、儿童常见发热、咳嗽的OTC用药 (24)五、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与用药指导 (29)六、药店人最易忽视的!儿童退热用药宜忌! (37)七、小儿腹泻的9种用药治疗方案与调理保健11招 (41)八、儿童单纯性肥胖专业解决方案 (44)九、最易误判的儿童常见病 (49)十、儿童锌缺乏症 (53)十一、这四种方法卖儿科用药,有几个妈妈能拒绝? (54)十二、药店常见100种儿科用药口味大全 (60)十三、千万别给宝宝用错药!药店接待顾客销售三大案例 (66)一、7大类小儿常见病诊断及40种用药方案大全小儿处于生理和代谢过程迅速变化的阶段,对药物具有特殊的反应,小儿发育可分为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

出生28天内为新生儿期,出生后一个月至一岁为婴儿期,三至十二岁为儿童期。

以下是儿童常见病症及其用药和注意事项:一、诊断要点::感冒又称上感,90%由病毒感染引起,即急性的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主要症状有流鼻涕、鼻塞、打喷嚏、咽部不适,并伴有咳嗽发热。

一般轻症感冒在三至四天内即可自愈,重症感冒有时高烧可达数天。

二、治疗:(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

(2)局部治疗:如,高热用降温贴。

(3)药疗:退热栓。

三、病因:(1)病原体主要侵犯鼻、咽、扁桃体及喉部而引起炎症。

生物学方面:细菌感染白细胞增多。

(2)呼吸道局部免疫功能低下。

(3)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时常忧虑。

(4)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寒冷刺激。

(5)受凉、淋雨。

(6)社会环境因素:公共集会增多,病毒感染易流行。

四、鉴别诊断:(1)流行性感冒:传染性强,明显流行性,起病急,全身症状重,眼结膜充血,而鼻咽部症状轻。

普通感冒与流行性感冒区别:普通感冒30%~50%是由鼻病毒引起的,任何季节都可以发病,特点是散发性,不引起流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特点是具有流行性,流感的发病季节多在晚秋和冬天,流感的症状非常典型,一发病即出现高烧,常达39℃以上,伴有肌肉酸痛、头痛、咽痛、乏力;而普通感冒则鼻塞流涕明显,也可发烧,但体温不会太高,头痛、咽痛、咳嗽比较轻微。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是指在儿科临床工作中,根据患儿的病情、生理发育特点和药物特性等因素,合理选择药物种类、用药途径、剂量和疗程,以达到治疗效果最佳、药物不良反应最小的治疗原则。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是维护儿童健康和生命的重要保障。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需根据患儿的生理发育特点进行选药和调整用药方案。

儿童是由新生儿到成人的过渡性群体,他们的生理发育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药物的代谢、排泄和耐受等方面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

儿科医生在用药时,需要调整用药的剂量、频次和用药途径等,使药物能够充分发挥治疗作用,同时又能减少对儿童的不良影响。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需重视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儿童对药物的代谢能力较差,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毒性反应的敏感度较高。

在儿科用药中,必须强调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避免使用对儿童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需结合患儿的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

儿科临床工作中,患儿的病情往往比较复杂多样,不同病种的治疗也各有特点。

在用药时,必须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个体化用药,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需注重家长和患儿的用药指导和监测。

在儿科用药中,家长应起到重要作用,他们需要根据医生的嘱咐,合理给予患儿药物,并对患儿的用药过程进行监测和记录。

儿科医生也需要对患儿的用药过程进行跟踪监测,随时调整用药方案。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强调多学科合作。

儿科用药过程中,需要与其他相关专业进行密切配合,包括药师、临床药学、临床微生物学、感染科、皮肤科、急诊科、呼吸科、心内科、消化内科、儿童青少年精神专科、骨科、儿科、小儿外科等,共同致力于最终使宝宝得到彻底的治疗。

每逊之神,肩负着用药观念和道德标准。

只有遵循正确的用药原则,才能保证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是保障儿童健康和生命的重要保障。

医务人员应当充分了解儿童生长和发育的规律以及儿童对药物代谢、药理学特征,保障儿童药物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小儿感冒治疗及合理用药

小儿感冒治疗及合理用药

小儿感冒与肺炎的关系感冒与肺炎在症状上都有些相似,家长要注意区别,例如:小儿感冒时,一般精神状态较好,能玩。

小儿患肺炎时,精神状态不佳,常烦躁、哭闹不安,或昏睡,抽风等。

一测二看三听,三步分清两疾病“一测”,是指测体温。

小儿肺炎大多发热,而且多在38℃以上,并持续2-3天以上不退,如用退热药只能暂时退一会儿。

小儿感冒也发热,但以38℃以下为多,持续时间较短,用退热药效果也较明显。

“二看”,主要看以下四个方面:(1)看咳嗽呼吸是否困难。

小儿肺炎大多有咳嗽或喘,且程度较重,常引起呼吸困难。

感冒和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或喘一般较轻,不会引起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表现为憋气,两侧鼻翼一张一张的,口唇发紫,提示病情严重,切不可拖延。

(2)看精神状态。

小儿感冒时,一般精神状态较好,能玩。

小儿患肺炎时,精神状态不佳,常烦躁、哭闹不安,或昏睡,抽风等。

(3)看饮食。

小儿感冒,饮食尚正常,或吃东西、吃奶减少。

但患肺炎时,饮食显著下降,不吃东西,不吃奶,常因憋气而哭闹不安。

(4)看睡眠。

小儿感冒时,睡眠尚正常,但患肺炎后,多睡易醒,爱哭闹;夜里有呼吸困难加重的趋势。

“三听”,是指听孩子的胸部。

由于小儿的胸壁薄,有时不用听诊器用耳朵听也能听到水泡音,所以家长可以在孩子安静或睡着时在孩子的脊柱两侧胸壁,仔细倾听。

肺炎患儿在吸气末期会听到“咕噜”、“咕噜”般的声音,称之为细小水泡音,这是肺部发炎的重要体征。

小儿感冒一般不会有此种声音。

经过上述的一测、二看、三听,如果出现其中大部分情况,即应怀疑小儿得了肺炎,应及早到医院就医。

小儿肺炎护理有讲究小儿肺炎多是由受凉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发展而成,因此以下几点提请父母们特别关注:1、初春为感冒流行季节,尽可能少带小儿去公共场所。

2、如果自己的孩子已感冒或咳嗽,并出现以下一种或几种情况,应及时找医生:呼吸比平时加快,每分钟多于60次(小于2个月的宝宝),或50次(2-12个月的孩子),或40次(1-4岁的孩子);呼吸声音粗大;呼吸有间断;吸气时胸廓凹陷;鼻翼扇动;发出哼哼声;不能喝任何液体,一喝就呛;皮肤呈青紫色。

儿童用药特点和常用药的合理使用

儿童用药特点和常用药的合理使用

儿童用药特点和常用药的合理使用儿童用药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疾病时,通过合理、安全的方式使用药物来治疗和缓解病症。

儿童用药相较于成人用药具有一些特点,包括药物选择的限制、用药剂量的不同、药物副作用的风险等。

合理使用儿童药物是确保儿童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措施。

儿童用药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药物选择的限制:儿童用药受到药物选择的限制,因为儿童对药物的代谢、吸收和排泄等生理机能都与成人不同,所以许多成人常用药物在儿童中不宜使用或剂量需调整。

2.用药剂量的不同:与成人相比,儿童的机体比例小,所以儿童用药时需要根据体重和年龄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剂量。

对于特殊疾病或特殊人群,如早产儿、低体重儿等,用药剂量更加复杂。

3.药物副作用的风险:儿童用药时,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风险。

由于儿童机体发育尚未成熟,免疫系统和代谢系统不完善,因此儿童更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药物过敏、中毒和永久性损伤等。

针对儿童用药的特点,合理使用儿童药物的几个原则和常用药物有以下几点:1.确定适用症和药物选择:在使用儿童药物之前,需要准确确定疾病的诊断和适应症。

儿科药物的选择应遵循儿童用药指南和标准化治疗方案。

常用儿童药物包括退热药、抗菌药物、维生素等。

-退热药:儿童常见的发热疾病包括感冒、发烧等,可以选用扑热息痛、布洛芬等退热药物。

但是需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的剂型和合理使用剂量,避免药物过量使用和过度依赖。

-抗菌药物:儿童用药中常用的抗菌药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但是应该谨慎使用,避免滥用抗生素,因为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性问题。

在选择抗生素时,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病原菌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药物种类和剂量。

-维生素:儿童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所以维生素的合理补充对儿童成长发育非常重要。

常用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等,但是使用时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生理状况来确定合适的剂量。

2.合理控制药物剂量:儿童用药时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和病情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药物剂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常见病及合理用药
据调查统计,我国患病儿童人口比例占总患病人口的20%,药物治疗作为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正确地用药往往会在治疗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药物有防治疾病的有利方面,也有产生不良反应的不利方面,因此对待药物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使用不当易引起许多严重的不良后果,且由于儿童与成人相比生理病理特点有很大差别,药动学及药效学差异都很大。

因此,如何正确指导儿童合理用药成为医药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和神圣职责。

1儿童生理病理特点
儿童与成年人在生理、病理方面有很大差别,儿童的各种器官及生理功能处于生长发育、逐渐成熟时期,由于儿童(特别是新生儿、婴幼儿)的解剖、生理特点以及对药物的反应性和耐受性等方面与成人比有明显差别,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善,药物解毒的酶系统、代谢系统均未发育成熟,肝、肾的解毒和排毒功能以及血脑屏障的作用也都不健全,所以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以及药效学特点对于儿童来说都异于成人。

儿童新陈代谢旺盛,代谢产物排泄快,对水、电解质调节能力差,对药物的敏感性高于成人。

而且儿童多有病情较急、变化快的特点,用药更需及时确切。

2儿童常见疾病及对策
2.1感冒常由病毒、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等感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肺内感染,并常伴有头痛、发热、鼻塞、喉痛及全身疼痛等症状。

首先要通过化验确定感染的病菌类型对因治疗,并根据感冒体征对症治疗。

如果是一般的伤风感冒,用些抗病毒的药就可以,如:大青叶合剂、双黄连、银黄冲剂、病毒灵(吗啉胍)、板蓝根冲剂、金刚烷胺、抗病毒口服液、抗感解毒冲剂等。

只要不合并细菌感染,就不要用抗菌素。

一般呼吸道感染常为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可以使用青霉素类的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阿莫仙),头孢氨苄颗粒剂作为青霉素的代用品,由于不需作过敏皮试,口服方便,肠道吸收好,副反应发生率低,常用于细菌性感染。

支原体感染常用红霉素类,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对各种细菌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2.2咳嗽首先要弄清情况,如有无痰液、痰量多少、黏不黏。

更重要的还要查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然后合理使用止咳药与化痰药。

咳嗽有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作用,儿童呼吸道较窄,发炎时黏膜肿胀,分泌物较多,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因此在呼吸道感染时应多使用祛痰药,少用镇咳药,因为使用镇咳药后不利于痰液排出,可能会加重感染。

因此,对于小儿咳嗽,只要不是过于频繁、剧烈的咳嗽,切莫盲目止咳,过早使用止咳药。

2.3哮喘哮喘是一种发生于呼吸道的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如果没有继发或并发细菌感染,一般不主张使用抗生素,即使是重度哮喘患儿,只要不发热、没有肺炎,也不应使用抗生素。

以抗哮喘性炎症药物为主,辅以支气管舒张药物及
抗过敏药物,可控制95%以上患儿的症状。

吸入激素疗法是目前治疗哮喘的首选方法,在医生的指导下,这种治疗是无害和安全的,因为吸入的激素只是作用于气道局部,并且激素的吸入量比口服或静脉注射的用量要少得多。

2.4发热一般健康人的体温约为37℃,高于37℃则为发热,发热是人体必要的保护机制。

幼儿大脑发育尚未完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薄弱,因此,孩子一有病就发热。

发热可能由于感冒、扁桃体发炎、麻疹、肺炎、脑膜炎、局部感染、药物反应、风湿热等多种病因引起。

发热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体征,滥用退热药很容易造成假象,掩盖症状,使疾病难以诊断。

小儿发热时应查明原因,再作对症治疗或病因治疗。

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从而有利于小儿的正常成长发育,且退热药副作用大,如果小儿体温不超过38℃,一般不需要用退热药,在治疗中密切观察就行。

当然,小儿体温过高,如达39℃或以上就会严重影响孩子健康,且可发生惊厥、抽搐等,这种情况下,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可用退热药,如安乃近、氨基比林、布洛芬等,中药新血丹、紫血丹等降温都不错。

同时采用物理降温法,如酒精擦澡、冰袋镇头等。

2.5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维生素A、D缺乏,钙、铁、锌缺乏较常见。

应经检验查明缺乏类型及原因,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补充,切不可不经诊断滥补。

2.6胃肠道疾病呕吐、便秘、腹泻等是儿童常见病。

儿童便秘应先调整饮食,可吃些蜂蜜、水果、蔬菜等等,在十分必要的时候才使用缓泻剂。

儿童腹泻发病率较高,治疗时也应该先调整饮食,控制感染,补充液体。

一般不主张使用止泻药,因为使用止泻药后虽然腹泻可以得到缓解,但是可以加重肠道毒素吸收甚至发生全身中毒现象。

消化道感染常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可使用二代头孢菌素如西力欣等。

2.7皮肤疾病常见的有皮炎、湿疹、药疹等。

应查明原因,切断过敏源,并给以外用膏剂治疗,必要时适当口服脱敏药。

如非甾类乳膏治疗小儿湿疹;盐酸西替利嗪治疗两岁以上室内或室外儿童过敏患者。

因儿童角质层薄,药物吸收好,儿童在使用外用药时应避免大面积大剂量长期使用。

3滥用药物及不良后果
擅自滥用药物及一些错误服药方法常会使药效降低或药物过量,造成儿童急性或蓄积性药物中毒,滥用补药会使孩子出现肥胖或性早熟等不良反应,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造成终身残疾。

3.1滥用抗生素现象最为常见,造成的后果也较严重如: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二重感染及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如长期使用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会对听神经造成影响,引起眩晕、耳鸣,甚至耳聋;使用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8岁以内的孩子,特别是新生儿,服用四环素、土霉素容易引起牙齿变黄,并使牙釉质发育不良;18岁以下儿童用喹诺酮类药容
易造成蓄积而损害肾功能,也可影响软骨发育引起关节病变,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强力霉素可影响小儿骨骼正常生长,且易沉淀在牙组织中导致牙釉质发育不良;新生儿应用红霉素会增高肥厚性胃幽门狭窄的发病率;小儿大剂量用磺胺药易致中毒或消化道出血,即使严格掌握剂量也可产生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及眩晕,较为敏感的小儿还会诱发药物疹、药物热及腹痛,严重者可出现过敏及呼吸困难,同时磺胺药在尿液中的溶解度较低,特别是在酸性尿液中能生成一种溶解度更低的物质结晶析出,而出现尿液有结晶、排尿困难以及血尿。

研究还表明:该药还能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影响了正常的大肠杆菌合成维生素B族,使小儿出现食欲不振、口角炎、神经炎等;青霉素可致严重的过敏性休克;抗生素滥用引起鹅口疮及真菌性肠炎且较难用药物控制。

3.2随意加大药量药物剂量越大对人体毒性也越大,如有些退烧药对儿童的呼吸中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意增加退烧药量引起儿童虚脱、休克。

3.3儿童使用成人药物首先剂量难以把握,有些非儿童专用药物剂型,家长无法计算准确用药量而影响药效。

更重要的是小儿与成人不仅是体重不一样,更有诸多生理、病理方面的差别,并非成人剂量适当减少即可,有的药就属于禁用和慎用之列,尤其是小儿肝、肾等脏器发育不完善,酶系统未建立,药物代谢产生不良反应,重者可致残甚至丧命。

如解热镇痛药扑热息痛用于成人治疗感冒发烧,3岁以内小儿禁止服用,因其对小儿的肝肾脏有害。

另外成人剂型一般不适合儿童服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