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1例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1例护理【关键词】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140-01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也称慢性guillain-barré综合征,是慢性进展或复发性周围神经疾病[1]。

cidp发病率低,国内报告占gbs的1.4%-4.7%。

男女发病率相似,各年龄均可发病,儿童罕见。

临床特点:①起病隐袭,多无前驱因素。

病初迅速进展与aidp相似,发展至4周后慢性征变得明显,进展期数月至数年,平均3个月,起病6个月内无明显好转。

自然病程包括阶梯式进展、稳定进展和复发-缓解等三种形式。

②表现与guillain-barré综合征相似,如对成分布的肢体远端及近端无力,自远端向近端发展,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肌受累较少(11%),可出现构音障碍(9%),吞咽困难(9%),面神经麻痹(2%)。

大多数患者运动与感觉障碍并存,可有疼痛、痛觉过敏、深感觉障碍及感觉性共济失调,走路蹒跚,容易踩空。

肌萎缩较轻,部分患者可较严重。

少数病例可有horner征、原发性震颤、阳痿(4%)和尿失禁(2%)等。

2012年3月13日我科收治了1例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患者,经积极治疗护理,患者康复出院。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61岁。

因双下肢麻木6月,双上肢麻木5月,四肢乏力1月
余来院就诊。

为进一步治疗,收治入院。

入院时,神志清,双上肢肌力ii级,双下肢肌力iii级,四肢肌张力正常。

四肢针刺觉明显减退。

2012-2-15 emg+ncv:周围神经较广泛损害,脱髓鞘损害为主。

2012-3-3 腰穿:脑脊液压力100mmh2o,蛋白0.85g/l,细胞数1个。

2012-3-15予以甲强龙冲击治疗,四肢乏力症状无好转。

2012-3-23 予以静脉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并予以奥克抑酸,丹参酮活血,恩经复及辅酶q10营养神经治疗。

治疗后,患者已能下床行走,四肢肌力iv级,予2012年4月5日出院。

2 观察与护理
2.1 肢体活动障碍患者神经肌肉受累引起肢体肌力下降,活动障碍。

护理时应先对病人患肢的活动能力进行评估,与病人共同制定护理计划。

将患肢置于功能位,防止足下垂、爪形手等后遗症。

及时协助和督促病人进行功能锻炼,根据病情在床上被动运动→床上主动活动→床边活动→下床活动的次序进行,做到强度适中,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被动运动的幅度由小到大,由大关节到小关节;按摩应以轻柔缓慢的手法进行。

注意活动时需有人陪护,防止受伤。

同时配合针灸、理疗等,促进肢体功能恢复[2]。

2.2 感知改变由于患者周围神经脱髓鞘病变引起感觉传导通路损害。

可每天用温水擦洗感觉障碍的身体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感觉恢复。

经常给病人做知觉训练,如用纸、毛线等刺激浅触觉、温水刺激温度觉、用针灸刺激痛觉等。

注意给病人肢体保暖,但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宜超过50℃,
以防烫伤。

2.3 心理护理由于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有慢性进展性,复发性的特点,患者常常会出现焦虑,灰心,担心疾病预后,担心拖累家人的想法。

护理人员应对病人的恐惧表示理解,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

耐心向病人解释疾病的过程、治疗和预后、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而家庭成员应参与共同努力缓解病人的恐惧心情,如陪伴,转移注意力的交谈等。

并对患者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的鼓励。

2.4 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的吞咽情况,发音,肢体活动度及末梢感觉。

积极听取病人主诉。

2.5 预防并发症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肢体肌力下降及出汗多,皮肤潮湿应预防褥疮的发生。

由于肢体肌力下降,活动障碍,应警惕防止发生跌倒等意外伤害。

3 小结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是慢性进展或复发性周围神经疾病。

护理人员应掌握其疾病特点,加强病情观察,灵活应用专科知识,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邹碧容,主编.内科护理学.第1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
[2] 戴宝珍,陶祥龄.护理常规.第1版。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