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提亚理论实录

萨提亚理论实录
萨提亚理论实录

心理健康教育理论

1490080117郭于瑶

【理论名称】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家庭重塑

【代表人物】

萨提亚

【核心思想】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是维吉尼亚·萨提亚创建的。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又称人性验证过程模型,是一种以经验人本为取向的健康治疗模式。该模式认为心理治疗的主要目标在于提升当事人的自来访者价值,整合其内外资源,帮助其做出选择,提高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实现表里一致的沟通,从家庭规则和父母的限制中培养个性化以及学习管理情绪,最终达到“身心整合,内外一致”。

萨提亚认为人具有自来访者实现的倾向,每个人都具有可以被充分发展的潜能,只要给予合适的养育条件,儿童会像种子一样,能够长成健康的成人。萨提亚逐渐拓展了自来访者价值、家庭系统等概念的内涵,并形成了沟通姿态和转化历程等核心理念。自来访者价值、家庭系统、沟通姿态三者息息相关,自来访者价值和沟通姿态是构成家庭系统的重要元素,家庭系统又是影响个体发展自来访者价值和沟通姿态的核心来源,而转化历程是自来访者价值、家庭系统、沟通姿态得以实现改变的途径。

【方法】

家庭重塑是指摆出家庭成员的典型姿态,使家庭成员历经其生活中某一特定的过程,帮助当事人重新进入到原生家庭历史和心理的矩阵之中,为当事人提供一个看待自己和父母、现在和将来的新视角,这种新视角为其带来更多可能性,并提升其责任感。家庭重塑采用雕塑的方法,将语言文字转化为行动,协助当事人描绘家庭系统的互动,使家庭成员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对不断重复的模式产生洞察。家庭规则可因此获得修正,新的行为也得到尝试的机会。

互动成分技术又称成分干预技术,关注人们在加工信息时所进行的一系列内部的精神和情绪步骤的模式或序列。该技术可以鉴别出什么是当事人已经学到的,并将以前的学习经验替换为更新、更相关、更健康的互动方式,从而达到更加完善的功能状态。在使用成分技术的过程中,当事人可以学到改变应对模式,学会表里一致的沟通,提升自来访者价值,将规则更

新为指南,降低防御。在帮助当事人坚定他们的知觉、感受、期望和渴求方面,互动成分技术无疑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

【案例分析】

案例:女性,23 岁,研一学生。放假前两个月打电话给妈妈,妈妈问了一句:“放寒假后你回不回家呢?”来访者当时的解读是:“妈妈并没有期盼来访者回去过年,甚至觉得来访者在外打工赚点钱也是好事,能减轻家里负担。”来访者已经将近一年没回家了,很想回去的,但是听到妈妈的问话,便泪流不止,感觉心灰意冷,情绪低落持续一周以上。

家谱图

在爸爸家庭这方,来访者的感觉是爷爷奶奶很清贫,爸爸的兄弟姐妹之间关系都比较正常,彼此互帮互助,但也不是特别亲密,爸爸和二姑、三姑的关系比较密切。在妈妈家庭这方,关系相对复杂许多。外婆48 岁便过世了,她和妈妈感情应该是比较好的。在从来访者有记忆起,家里和外公、大舅就没有太多过来往,虽然住的很近,但是却好像陌生人似的从不互相搭理,小时候以为大舅是很恐怖的仇人。后来慢慢长大,来访者和弟弟与他们关系缓和很多,爸妈却仍不太与他们交往,尤其是妈妈,从来不和他们说话。到现在,爸妈很少透露为什么与外公、大舅有深深的过节,他们不愿意让来访者们知道,来访者因为不敢面对或

者某些说不清的原因也不敢去揭开伤疤看清楚那些过往,所以,矛盾其实并没有解决,彼此的仇恨依然存在,却没有人有勇气重新提起来,只是选择漠视。4

家庭生活编年史状况:

1988 年,爸爸妈妈结婚,开启了并不两厢情愿的婚姻;

1990 年,来访者出生;

1991 年,爸爸患上坐骨神经痛,不仅不能养家,还需要被照顾;

1992 年,弟弟出生,因为是超生,妈妈到处躲避,罚款严重;

1993 年,爸妈与妈妈家里那边的亲戚关系破裂,现在虽有所修复,但是关系仍僵硬;1994 年,爷爷去世;

1998 年,家里新楼刚建成,妈妈生了一场大病,九死一生;

2000 年,妈妈因病再度住院,家里负债累累;

2003 年,妈妈被诊断有类风湿性关节炎,至今尚未康复;

2005 年,奶奶去世;

2008 年,来访者考入大学;

2010 年,弟弟考入大学

分析:来访者将妈妈的生存姿态定义为指责,她指责爸爸软弱,抱怨弟弟懒,抱怨弟弟花钱大手,高中之前来访者常生活在恐惧中,害怕妈妈的不开心,只要做错什么事情,第一个念头就是她要骂来访者了。妈妈表现得盛气凌人,甚至会有些不近人情,其实爸爸也说过她只会说这说那的。弟弟的姿态也是指责,他常常会对着爸妈大吼,埋怨家里种种不好,对来访者则冷嘲热讽,有时候他会很没心没肺责怪爸妈说当初就不要生他,反正什么都是姐姐好……然而,他也有性格的另一面,感情细腻,有同情心,容易心软,而且同学都很喜欢他,小学到大学他都被选做班长。

爸爸是最令来访者觉得心疼而且愧疚的,他一辈子都在为来访者们操劳。妈妈生病他不离不弃,弟弟不愿读高中时他日夜苦劝,爸爸也会关心来访者的情绪变化。他自己舍不得花钱,却不肯来访者和弟弟比别人的孩子过得差。觉得爸爸的姿态像讨好,是因为妈妈显得强势而爸爸却很温和,且处处只为他人着想。

来访者自己呢,从小到大,从来不用爸妈操心,努力学习,孝敬父母,不曾跟他们抬杠或让他们难受,只是因为觉得弟弟已经很让他们操心,不忍心让辛苦的父母分出心思来担心自己。来访者觉得自己一直都在讨好他们,压抑自己的软弱,压抑负面情绪和行为,表现得让他们觉得来访者很优秀,是家里的希望。

研究家谱图的初衷,是让来访者知道家里每个人的生存姿态给家庭造成的影响,但当所有的信息摆在来访者面前时,来访者才意识到生存姿态其实只是冰山一角,值得注意和研究的还有许多未被发掘的信息。

当一条条顺着自己的记忆写下家庭大事件时,来访者发现来访者们的家庭像是一部爸妈的苦难史。来访者似乎懂了妈妈为什么那么的看重钱财,为什么那么的节省到似乎不近人情,为什么对人的方式不够温暖。外婆因高血压突然过世时妈妈还未出嫁,下面有三个弟妹,妈妈说起外婆过世时总是像说平常事,但来访者却从这样的关系中窥见看见了她的悲伤。想到妈妈的疾病,想到病魔有可能的爆发,来访者只觉得后怕!妈妈一定是承受了太多苦难,在她病重医院,所以能借到钱的地方都问过了,许多人躲着来访者们,许多人明明有存款却装作很穷,许多人对贫穷的来访者们鄙夷……妈妈常常惦记着当年主动借钱的良婶,只要她来来访者家,就总是尽量留她吃饭,也不忘减免来访者和弟弟学费的小学校长。妈妈并不是不重感情,只是惯看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在她最困难的时候,她体验到贫穷带来的耻辱与低贱,也忍受着娘家人的冷漠,所有的这些,对她的心灵该是多大的创伤,来访者不敢想象。因此不难理解妈妈的哲学是:人家对来访者们好,来访者们就对人家好;人家对来访者们冷淡甚至有损来访者们,那来访者们就不要对他们有多好。

来访者感受到自己的自私,来访者把自己的姿态定位为讨好,其实背后隐藏着的是深深的愤怒和不满。来访者总是向往着温馨美好的家庭,觉得妈妈对来访者们的感情不深对来访者们关心不够,其实妈妈所能尽力的她都已经在做了;来访者责备她不懂为人父母,然而,她学到的又有哪些哲学呢,她尝遍了的辛酸教给她的并不是人世间的无尽美好;来访者怪她不追求上进,其实是把来访者的哲学强加于她的身上。妈妈最大的愿望就是家人都平安健康,上帝跟她开过那么多玩笑,她的哲理自有着她的生命内涵。

最后来访者发现,其实造成她失败命运的,并不是她的家庭。来访者发现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诚然,妈妈有许多地方确实表现得不好,但人又有几个真的做到完满。如果来访者自己不能把父母当作普通人来接纳,那么来访者就只能继续使用功能不良的应对模式来面对生活。

【参考文献】

[1]维吉尼亚·萨提亚等著,聂晶译.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2]维吉尼亚·萨提亚,米凯莱·鲍德温著,章晓云,聂晶译.萨提亚治疗实录.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3]维吉尼亚·萨提亚著,易春丽,叶冬梅译.新家庭如何塑造人.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4]王琪,杨帆.萨提尔家庭治疗模式评析.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8年8月第29卷第

8期总第362期

[5]杨明娟.萨提亚治疗模式简介.社会心理科学第23卷总第95期2008年第1期总第112页

[6]江雅琴,赵欣颖.基于萨提亚家庭治疗的自我剖析.社会心理科学第29卷总第159期2014年第6期总第617页

[7]陈春媛一例抑郁情绪咨询案例报告—基于萨提亚式治疗方法田.社会心理科学,2010(03):359一361.

[8]习陈丹.拿什么来拯救你,我日渐疏离的亲情—基于家庭系统疗法的自我剖析U}.心理咨询师,2012 ( 01) : 87-89.

[9]黄震宇.萨提亚家庭疗法在个案工作中的运用与反思.兰州大学

[10]杨凤,胡洁.萨提亚内部可视化技术与家庭动态图在家庭互助团体中的实践与应用.《心理技术与应用》5th Issue, 2015 ( Serial No. 21)

[11]郭章敬.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及其应用:一个中国内地的个案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

[12]武志伟.系统家庭治疗模式在个别化青少年中的应用一一基于一项个案的研究.社会工作,2012,(s);s 1-s3.

[13]刘志红.系统家庭治疗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甘肃社会科学,2008,(s);29-3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