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阅读(一)赏析语言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阅读(一)赏析语言特色
一、中考试题回顾:
1、2011年济南中考龙应台《焦急》【16-19题】
(17.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共6分,每小题3分)
2、2012年济南中考赵丽宏《致大雁》【17-21题】
(19.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共6分,每小题3分)
3、2013年济南中考《年集》【19-22题】
(20.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共6分,每小题3分)
4、2014年济南中考《谜题》【19-22题】
(20.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共7分,每题4分、3分)
5、2015年济南中考内测版《天色已晚》【18-21题】
(20.文中划线句子都运用了描写,请选择其中一句指出其具体方法并分析其效果。2分)
6、2015年济宁市中考《石崖上的枣树》【17-20题】
(18.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任选一个作简要赏析。4分)
7、2015年聊城市中考《素颜如雪》【16-21题】
(19.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5段划线的句子。4分)
8、2015年菏泽市中考《乡村一树寂寞红》【19-22题】
(21.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文字。4分,每小题2分)
二、设问方式
1、这篇文章在语言上有何特色?/简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2、某段从语言上看有什么特色?请举例分析。
3、分析本文的语言风格或谈谈文章的语言艺术。
4、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文中两处分别加以赏析。
三、答题思路:
㈠赏析词语或句子的表达效果
1、从手法的使用角度:
①修辞手法;
答:本句运用了...修辞手法,写出了...特点,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气势/增
加文采/感情充沛/风趣幽默,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比喻—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A比作B,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抒发了作者…
拟人--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抒发了作者…
排比--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连用三个…,使得句式整齐,节奏匀称,语势强劲,加重感情,抒发了…
夸张—这个句子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事物…的特征,强调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对比--找哥哥句子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A与B的对比,突出了…事物的…特征。
反语--这个句子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不直接说…而通过写…来说明,强烈地讽刺了…,表达了作者…
对偶—这个句子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匀称,节奏鲜明,表意凝练,表现了…
②表现手法:
③表达方式:
答题模式:本句运用了...表达方式,点明/写出/抒发/交代了...
记叙—可以使读者对人物活动和时间的发展有个清晰的了解;
描写—可以使人景物栩栩如生地再现,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议论—点明事件的意义或文章主旨,有统领全文、画龙点睛的作用;
抒情—文章更有感染力。
2、从词语的运用角度:
※寻找文中有无极富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
答:文中xx动词极富表现力,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寻找文段中有无使用一定数量的叠音词、拟声词。
答:文中使用了较多的叠音词/拟声词,如xx,使语句朗朗上口,富有音韵美。
3、从句式选用的角度:
※判断文中有无连续使用短句,或长短句结合的情况。
答:文中多使用短句,如xxx,使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长短句结合使句子错落有致,节奏富有变化。
※判断文中有无连续使用整句,或者整散句结合的情况。
答:文中多使用整句,如xxx,使得语言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增强/使整散句结合,语句波澜壮阔,既整齐和谐又富有变化,语言的灵活性增强。
※判断文中有无使用特殊句式。
答:这是…句,例如…,作用是…,表达了作者…感情。
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发思考;
反问句—加强语气;感叹句—抒发强烈的感情。
4、从人称使用的角度;
答;这段文字运用了第二人称,如xx,使语言亲切自然,富有抒情性。
㈡散文的语言风格
答题模式:本文语言具有...特点,如“....”段...(简要分析)
常见语言风格:平实自然/形象生动/含蓄委婉/清新明快/洗练简洁/绚丽飘逸/ 婉约细腻/旷达豪放/沉郁悲慨/幽默讽刺
文体的语言特点:语言的准确、简练、生动、形象;风格的幽默、辛辣、自然、简明、含蓄、深沉。
小结:答题步骤:第一步:概括特点(一两个词)
第二步:举例分析(结合文本)分析作用
第三步:指出效果(运用术语)
四、其他;
常用答题词语:平实质朴,通俗自然;清新朴素,泥土气息;
华丽典雅,字字珠玑;含蓄隽永,富有感染力;
幽默诙谐,夸张讽刺;韵律和谐,节奏明快;
准确鲜明,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