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伟《语文教学与多元语境》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敏.我国当代教学观的反思与重建. 课程·教材·教法,2003(5).
二、教学回归怎样的生活世界
1.与文本知识有关的生活(知识源于生活)。 2.与自身经验相关的生活(认知依赖实践)。
三、教学怎样回归生活世界(联系生活的要求)
(一)适切教学要求
教学活动与生活世界结合,应适切教学目标 和文本内容,将师生的个体经验开发为有效达成 课程目标、促进心智发展的教学资源。
——刘晓伟.语文阅读教学的语境设置.课 程·教材·教法,2008(2).
写作活动是多重对话—— 1. 作者与生活(写作客体)对话
2. 作者与自我(写作主体)对话
作文用笔说话,是和读者的对话。但就言语生 成的过程看,则是与自我的对话,是自己的言语表 达与表达意向、表达意图的对话。
——李乾明.作文教学的转型与动因.教育研究,2006 (12):66.
为尊重资料原作者和授课教师的劳动,引用 课件内容请注明出处。
——杭州师范大学原校长叶高翔
一、教学为什么要回归生活世界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 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 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
生活需要相互对话,对话需要联系个人经验。 对于师生来说,他们既是在“学习着”,也是在 “生活着”,割裂二者的联系,不仅会阻断主观 认知与客观世界的通联路径,而且也会削弱或动 摇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六年级上册)
执教: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 我们走过去,看见车夫两只手捧着脚,脚上没穿 鞋,地上淌了一摊血。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 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对照组:“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 ◎实验组(三步走): 1.你们见过“饱经风霜”的脸吗?有什么感受? 2.请发挥想象描述车夫的脸。 3.你从车夫的脸上看到了什么?
语文课,我不反对分析,我也不反对语文知 识、写作知识、阅读知识的灌输,但是,你得有 个前提。这个前提是让学生充分地体验,让学生 的生命打开以后,首先感受语文的精彩和魅 力……语文老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去感受语言文 字所承载着的思想和感情。
——王崧舟.诗意语文的教学智慧.小学语文教学,
2011.1.
儿童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包括他在其间形成的 视野、经验,以及他在周围世界里所积累的鲜明 或模糊的表象,与课堂学习的知识、能力的形成, 都是直接关联的……周围世界是儿童认知的源泉, 这个源泉应该汩汩地向课堂流 淌。我认为那是天 地赐予儿童的最珍贵的、 最美的无可替代的滋养。
(三) 解读文本环节
仅将情境创设作为导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的一个手段,这是一种工具性价值观。课堂教学情 境创设的价值功能,仅在认知层面,至少应有三个 基本功能,这就是激发学习动机、形成问题意识和 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裴娣娜.论学校语文学科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的几 个问题.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6):34-38.
自我对话——三重转化:物-感-意-言 ★《记一件难忘的事》 我认为怎样的事才会让人难忘? 我为什么忘不了这件事? 这件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当初经历这件事时我有什么感受? 今天我怎样看待这件事? 我怎样写才能让读者也觉得这件事很难忘? ……
小 结
多元语境的设置可以为阅读教学提供开放的 对话空间和思维路径。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文本呈 现的他人世界拓展至自我的生命景观,将被动认 知的习惯转化为自主探究的能力。
——李吉林.为儿童的学习:情境课 程的实验与建构.外语教学与研究
出版社,2008.3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小 结
倡导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就是注重生成体验 和激活感受,即通过创设调动主体感性积累的教 学情境,激活静态知识经验,促使个体经验与新 的知识信息互动联系,文本间接经验与主体直接 经验互补交融,让教学活动成为开放的、充满活 力的认知客观世界的过程。
强调体验,即意味着课程实施不仅是一个学 生凭借书本,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知识对象化, 以获得客观、精确的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学生 联系自己的生活,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 等直接地、直觉地感受、体味、领悟,去再认识、 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许峰华,张亚茂.过程课程观的实践诉求及其 意义.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6):15.
语言的深层意义——想说什么;
文本的语境意义——为什么说和怎么说。
1.作品是独立的存在,具有自身意义。
(1)作者的特定语境
(2)文本的内在语境 2.文本是开放的结构,容纳多元解读。
(二)生活语境
生活世界是教学活动具有生成性的基础。将个 人经验与文本世界进行个性化的联结,由此构成的 生活语境,有助于学生将文本提供的间接经验与自 我的直接经验交融,创造性地解读文本。
——刘晓伟.消解与建构——对“教学回归生活世界” 论争的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7(2).
对工具性价值的刻意追求使得教学自身游离 于生活世界之外,失去生活根基的教学活动也就 失去了生命的意义和色彩。教学活动机械化、程 式化、单一化,缺乏生气与活力,教学本身甚至 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异己力量,成为教师厌教、 学生厌学的根源。
举象就是将语言文字还原成一定的形象、印 象、意象,就是回到语文的源头活水。“举”就 是呈现,就是打开,就是让它像网页一样呈现在 学生面前。 第一,举起的是生动活泼的具体的象; 第二,所有的象都来自学生的生活体验; 第三,由于这样的象是跟学生的生活体验相 结合在一起的,于是文本的语言文字就逐渐转化 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文字,这才是学到了活的语言。 许多学生会想,但不会想象,因为“想”中没有 “象”,有“象”才能流出语言来。 举象——造境——入情——会意 ——王崧舟
语文教学专题研究(三)
语文教学与多元语境
关键词:多元语境;体验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刘晓伟
一、创设多元语境
语文教学是师生在多元语境中进行多重对话, 在语言世界里习得语文能力、获得生命体验、提高 语文素养的活动。
文本语境 (历史语境)
阅读教学
生活语境
教学语境
(一)文本语境(历史语境)
语言的表层意义——说了什么;
——张华.论我国课堂教学转型.语文教学通 讯,2009(7-8):6.
文本语境
基础 条件 途径
启发式教学
生活语境 教学语境
三种语境构成阅读教学的活动场,构成语文课 堂立体的话语空间。 文本语境具有规定性,为培养知能提供基础, 使阅读活动更具有指向性; 生活语境具有开放性,将认知领域拓展延伸, 使阅读活动更具有生成性; 教学语境具有互动性,把不同语境联结融合, 使阅读活动更具有建构性。
★梁晓声《慈母情深》(五年级上册)
很多人认为父母为孩子买 东西是理所当然的,学了这篇 课文后,请你举一个自己的例 子,说说现在的感受。 一堂好课可以让人看到自己。
(四)收束课文环节
★梁晓声《慈母情深》(五年级上册)
同学们,相信大家都能体会到,我们的母亲 同样为儿女付出了很多很多,就让我们珍惜这份 真情,心存感恩地生活吧!
——刘晓伟.语文阅读教学的语境设置.课程• 教材•教法,2008(2).
二、回归生活世界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就业准备期:我想当个好老师。
职业求生期:我能当个好老师。
职业适应期:我知道怎样当个好老师。
职业成熟期:学生要我当个怎样的好老师? 专业成熟期:我是一个好老师吗?
一堂课 = 40分钟 × 学生人数 × 成长的生命 (学生的未来人生) 每一个老师在备课上课时都应扪心自问:我 这个老师,我这门课程,我这堂课,能不能给每 一位学生的人生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二)学习词语环节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 意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过去语文教学主要是教学方法上直来直去,由言 直奔到意,由意直奔到言。看似捷径,其实是弯路。 应该“择其两端用其中”。这个“中”就是象,言 到象,象到意;反过来,意回到象,象回到言。
——王崧舟
言 言
——刘晓伟.消解与建构——对“教学回归生活世 界”论争的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7(2).
参阅文献:
○郭元祥《“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意蕴》,《全球 教育展望》2005年第9期。
○王攀峰《论走向生活世界的教学目的观》,《教育 研究》2007年第1期。 ○刘晓伟《消解与建构——对“教学回归生活世界” 论争的思考》,《课程· 教材· 教法》2007年第2期。 ○刘晓伟《语文阅读教学的语境设置》,《课程· 教 材· 教法》2008年第2期。
(二)联系生活情境
教学情境既是教学活动开展的背景,也是师生
生命活动的场景。
课堂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场所,也是学生 体验人生的地方。 ——陈钟梁《是人文主义,还是科学主义?——
语文教学的哲学思考》
(三)注重体验活动
教学活动需要感知,更需要感化。
回归生活世界就是和生活对话,就是注重体验 的生成,使认知感悟更深入更有个性。
四、教学联系生活的方式
帮助学生建立原有认知(已知)与未知领域 (新知)的链接通道(联系路径)。
(一)课文导入环节
★《我与地坛》
执教:萧山十一中周丹
师:听了这个故事感受到什么? 生:感人的母爱! 师:是啊,老牛为了孩子甘愿忍 受鞭打,让我们感动。今天我们 一起学习《我与地坛》,又能感 受一份怎样的母爱呢?
联系学生生活(学情) 生活 教学活动 生存 生活是课程教学的内容 培养学会生存的能力 是课程教学的任务 提升生命价值是课程 教学的目标
生命
教育,从生活走来,向生命走去。
(三)教学语境
教学就是老师和学生的思想、体验发生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既不同于学科知识,又不同于外部社 会,但是既与学科又与社会相联系,它处于学科 知识和社会的“第三空间”。我们教师和学生就 在这个“第三空间”展开自由创造。
周丹老师的反思——
回顾我的教学过程,感触颇深。我们常常抱 怨“语文很难教,学生不重视”,学生又认为 “语文课没味道,没意思”。语文课编排了大量 文质兼美的典范作品,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美、生 活美、精神美和语言美,语文课怎么会“没意 思”“没味道”呢? 知识传递只有伴随真挚情感才能达于心灵, 学生才乐于接受,易于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