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法治国家说课课件
第六课 建设法治国家 课件
![第六课 建设法治国家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2388f1f90f76c661371afd.png)
2.1 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有法可依 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有法可依
第 一 目 : 依 法 治 国 的 基 本 要 求
新 的 《机 动 车 排 放 污 染 防 治 办 法 》 有 法 可 依 ---------
2.2 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有法必依
第 一 目 : 依 法 治 国 的 基 本 要 求
第 二 目 : 维 护 社 会 主 义 法 制 的 统 一
1.崇尚法律权威 崇尚法律权威 探究活动四:认真阅读教材第70 71页 探究活动四:认真阅读教材第70~71页 “邱 某害夫案” 找出邱某害夫的背景,讨论、 某害夫案”。找出邱某害夫的背景,讨论、 思考并回答问题。 思考并回答问题。 情 理 法 , 法 为 先 邱某毒死丈夫的原因?她可以这么做吗? 邱某毒死丈夫的原因?她可以这么做吗? 处理依据是?这说明了什么? 处理依据是?这说明了什么?
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 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 ——温家宝 温家宝
3.正确理解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正确理解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第 三 目 : 树 立 社 会 主 义 法 治 理 念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民主法制、自由平等、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民主法制、自由平等、 公平正义的根本制度保证
3.正确理解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正确理解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
导入
探究活动一:阅读教材第68~ 探究活动一:阅读教材第68~69 68 页山杠爷的案例,了解情景。 页山杠爷的案例,了解情景。
目的? 出发点好=事情办得好 事情办得好? 目的? 出发点好 事情办得好? 依据? 违法侵权的表现? 启发? 依据? 违法侵权的表现? 启发?
第 二 目 : 维 护 社 会 主 义 法 制 的 统 一
中职政治 第8课建设法治中国 第一框 课件
![中职政治 第8课建设法治中国 第一框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ffd461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f7.png)
加强宪法解释工作,完善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合宪性审查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工作,维 护国家法制统一。
增强全民宪法意识和素养
加强宪法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 活动,提高全民对宪法的认知度
和认同感。
推进宪法实施实践
将宪法实施贯穿于国家政治、经济 、文化等各个领域,推动全社会形 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法治文化建设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通过多 种方式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素 养。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司法体制改革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继续深入推进,提高司法公信力和权威性。
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对于推 进法治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借鉴国际先 进经验和做法,提高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 和影响力。
加强措施
加大对侵犯人权行为的惩治力度,完善人权司法救济制度, 提高人权司法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同时,加强人 权教育和宣传,提高全社会对人权保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Part
05
全民守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树立全民守法观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树立宪法法律至上观念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全体公民应树 立宪法法律至上的观念,自觉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
政府职能转变与简政放权改革
政府职能转变
从全能型政府向有限型政府转变,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从人治型 政府向法治型政府转变。
简政放权改革
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加强事中事后监 管,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优化政府服务,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和效率。
完善行政监督体系,提高政府公信力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国家。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说课稿(2课时)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说课稿(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178a691a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ee.png)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说课稿(2课时)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主要围绕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现状以及青少年如何为法治中国建设做贡献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基本情况,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树立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为我国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法治观念,但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法治建设,提高法治素养,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现状,认识法治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法治观念,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培养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现状,法治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法治观念,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堂趣味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法治建设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激发学生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现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如何为法治中国建设做贡献,引导学生树立法治观念,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4.案例分析: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增强法治意识。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治观念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自觉遵纪守法。
6.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法治建设中国历程 + 现状 + 重要性8.说教学评价本节课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课件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289b36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dc.png)
学习目标
1、理解法治政府的内涵
2、掌握建设法治政府的措施以及法治 政府建设的意义
3、认同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增强建 设法治政府的信心,提升法治思维和法 治意识
自学指导:
认真默读课本 89--92 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 8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 又准确。如有疑问,请做出 标记,可以小声问同桌或举手问老师。
课前背诵
1、法治国家的内涵。 2、如何建设法治国家。 3、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
知识逻辑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要求 一体推进,共同建设
法治建设 目标
法治国家
法治国家 主体
法治政府
法治国家 基础
法治社会
第一框题
第二框题
第三框题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
8.2 法治政府
基本职能:
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环境保护等
练一练:以下材料分别体现了政府的哪项基本职能?
中国人民银行
为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 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 理增长,中国人民银行 适时调整存款类金融机 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宏观调控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加 强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管理, 要求坚决取缔无证生产食品 的黑窝点和黑作坊,切断非 法生产经营食品的利益链条。
(通过数字政府的建设,实 现网上办事、网上办公、数据共 享开放等)
讨论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站立讨论,4分 钟后选出小组代表回答。
题目:研究讨论法治政府的七个特征 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体现,举例说明。
二、建设法治政府
思考题3 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
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宏观层面 让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 (依法行政) 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 课件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8c651b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53.png)
难点突破
审 题
考点 题型 要求
看分答题
问题:依据材考点:科学立法(良法、建设法治国家)
题型:材料分析题中的做法类
要求:分析材料(谁,做什么,怎么做)
(1)把握材料的中心意思: 全国人大编纂《民法典》
谢 谢 您 的 聆 听!
(2)把握材料的层次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10次审议 ②通过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
③全国人大代表研读讨论
参考答案:
①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 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②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凝聚社会共识; ③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
2、材料:抖音广受民众欢迎,但有些行为让国法难容: 抖音网红带的货很多是三无产品,还出现侮辱英雄烈士的 短视频等行为。此类事件发生后,北京市网信办、市工商 局两部门针对抖音违法违规等行为启动行政执法程序,并 依法立案查处。各地普法办开通普法抖音账号,宣传法律 知识,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同时也告诫广大抖音用户应 增强法律观念,学习法律知识;更要意识到法律是成文的 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 问题:运用《凝聚法治共识》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如何 体现建设法治中国?(6分)
公民
使每一个公民成为法治的崇尚者、 遵守者和捍卫者
考4点、知怎识梳样理建设法治国家?
①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科学立法) ②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严格执法)
③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公正司法)
④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 和坚定捍卫者。(全民守法)
问题:运用《凝聚法治共识》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如何体
专题:建设法治中国 PPT教学课件(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专题:建设法治中国 PPT教学课件(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ad19963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7a.png)
专题:建设法治中国
教师:XX 日期:XX年XX月XX日
专题:建设法治中国
一、 知识梳理 二、 学以致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
知识梳理
建 夯实法治基础 设 法 治 中 国 凝聚法治共识
选择法治道路 描绘法治蓝图 法治政府 厉行法治
初中道德与法治
知识梳理:核心知识点
1.法治 2.全面依法治国 3.法治政府 4.厉行法治 5.法治与德治
初中道德与法治
知识梳理
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厉 内涵 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行
法
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治
公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 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要求 各级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初中道德与法治
知识梳理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把依法治国确
全
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面 提出
依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法
治 国
地位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道德与法治
本课小结
一、 知识梳理 二、 学以致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
知识梳理
内涵
法 治
要求
重要性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 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 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PPT课件(人教版)1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PPT课件(人教版)1](https://img.taocdn.com/s3/m/b4807167580216fc700afd5a.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 安全法》第六十二条第 一款规定,“网络食品 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 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 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 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依 法应当取得许可证的, 还应当审查其许可证”。
新闻链接:
2017年2月28日,“饿了么”宣布3月为平台的“食 品安全月”,将在全国范围开展为期31天的食品安全自 查自纠工作。3月9日,“饿了么”公布3月“食品安全月” 行动的阶段性成果。“饿了么”对平台上超过100万商家 开展飞行检查,共查出并下线违规餐厅5257家。
•
4.田家炳先生从他的亲身经历中,深 感祖国 实现四 个现代 化,首 先要有 文化知 识,因 为知识 是开拓 事业的 指路明 灯,正 如前人 所言: “太阳 给世界 带来光 明,知 识给人 类增长 财富。 ”人们 要掌握 知识离 不开学 校的培 养,所 以他的 捐资很 大部分 放在兴 学育才 上,做 了四件 善事。
•
7.圣诗的溯研究实际上必然属于宗教 文化的 范畴。 俗诗的 根则在 于世俗 文化, 尤其是 民间的 文化。 随着从 原始到 文明的 演进, 许多本 作为宗 教信仰 对象的 圣诗逐 渐向世 俗化方 向转变 ,也就 是从固 定于仪 式场合 演唱的 歌诗向 非信仰 的、文 学性的 说唱诗 转变。
•
8.有时,面对芸芸众生的世界,我常 为那些 美好的 生命和 思想, 浅吟低 唱、瑟 瑟和弦 地奉上 一曲; 而身临 那丑陋 的人生 和污浊 的灵魂 ,我只 能进行 一种自 我的人 生挣扎 和灵魂 的清洗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言论自由的限制性规 定:“没有危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言论自由”。宪法 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 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 利益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 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 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八年级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PPT)5-3
![八年级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PPT)5-3](https://img.taocdn.com/s3/m/2107a9696294dd88d1d26b53.png)
二、健全法律监督和制约机制 3.公民的监督权
批评权、建议权
途径形式: 提出批评建议、新闻报刊、来信来访……
自主学习
一、加强法制建设,树立法制观念
课件1:1.2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课件1:1.2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https://img.taocdn.com/s3/m/fbad2714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b.png)
第 10 页
课前搜集有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相关的案例
三、严格执法:推进依法行政、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第 11 页
1.依法治国,关键在政府依法行政。 2.政府必须严格执法的原因:维护法律权威和尊严,政府必须 严格执法;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严格执法。 3.严格执法的要求:要求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必须坚持规范公 正执法;必须坚持文明执法。
第 18 页
六、法治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1)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党领导 立法、党保证执法、党支持司法、党带头守法。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 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全 面依法治国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第 19 页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 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 公正有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增强司 法的公信力。
2.依宪治国
第 20 页
(1)全面贯彻实施宪法,要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
(2)全面贯彻实施宪法,要完善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3)全面贯彻实施宪法,要扎实推进国家宪法日和国家工作人
员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的活动和制度。
(4)全面贯彻实施宪法,要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弘扬宪法
精神,普及宪法知识,使全体人民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依法治国的基础和前提)
宪法及宪法相关法
精品人教版思政选修五1.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ppt课件可编辑
![精品人教版思政选修五1.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ppt课件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2d3b82b6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50.png)
2.掌握与自身日常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养成遵守法律、依法积极行使 权利和自觉履行义务的观念和习惯。
四、法治国家:坚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1.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 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2.国家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以人为本,在通过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的 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同时,高度重视通过宪法和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 自由,依法保证全体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5-
2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二三
温馨提示随着法律规定、司法体制、维护权益机制的不
断完善,我国公民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将不断得到切实尊重和全 面保障。
家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社会基础。
-7-
2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名师精讲●
内涵
领导 核心 主体
客体
依法治国作为治国的基本方略是指在治理国家的各种手段和措施中,法律具有 最重要的地位,国家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都依靠法律来调整;全体公 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的活动, 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准则和依据
-1-
2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二三
一、依法治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依法治国: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 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 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是党领 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建设法治国家 课件(精选)PPT文档共25页
![建设法治国家 课件(精选)PPT文档共25页](https://img.taocdn.com/s3/m/ac60c7d4f78a6529657d537e.png)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师生互动分析项目 应用所学积极探究 合作学习完成项目
创设情 境 导入 新课 师生互 动分析 项目 应用所 学积极 探究 合作学习 完成项目
5分钟
20分 钟
10分钟
10分钟
教材分析 说教法
说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课程资源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怎样做才能养成维护法制尊严,依法治国的习惯?
教材分析 说教法
说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课程资源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1.民主法治 2.自由法律 3.公平正义
教材分析 说教法
说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课程资源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合作学习完成项目
1.列出与自己的专业、学习、生活发生密切关系的 法律,认识自己的法律素质现状,对提高自己法 律素质制订一份切实可行的计划。 2.收集身边的法律案例,理解司法公正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 说教法
说学法 教学过程 课程资源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教学设计必须以了解学生的学情为前提,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预习空间, 在个人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学生课堂学习的目标才会明确,课堂才会实现更 多的有效注意。 2、教学环节的过渡需要一定的技巧。 3、因为施教环境和施教对象的不同,所使用的教学模式不可能适用所有的 学生。课堂讨论应尽可能使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教师应该更好地引导和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确保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教材分析 说教法
说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课程资源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说教法
评 价 目 的 说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课程资源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评价方法
1、课堂提问,现场记忆 2、创设情境,综合运用 撰写“学法、守法、用法大家谈”演讲稿,参与 演讲活动。
维护法制尊严
教材分析 说教法
谢谢各位老师的耐心聆听。
教材分析 说教法
说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课程资源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问题思考
1· 你如何理解法律权威和尊严?
2· 国家和公民个人如何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教材分析 说教法
说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课程资源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维护法制的尊严和权威
国家层面的要求: 1· 处理好情理法的关系 2· 政府依法行政 3· 司法机关公正司法
建设法治国家
说课环节
教材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 课程资源利用
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教材地位和作用
学情分析
课 程 目 标
教材分析 说教法
说学法 教学过程 课程资源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地位和作用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家规划教材。道德 是心中的法律,法律是外在的强制的道德。本单元承接前面道德的内容,并有 统领后两个单元的作用。本节课是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第六课第二目建设法 治国家,本节是一节新授课。
能力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社 会主义法律权威
教材分析 说教法
说学法 教学过程 课程资源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情感目标 遵纪守法,崇尚法治;增强 法律意识,自觉维护法律尊 严;树立法治理念
返回
教材分析 说教法
说学法 教学过程 课程资源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探究分 析——归纳总结——践行应用等环节,体现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实现“做中学,做 中教”的教学原则。 具体采用: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讲
教材分析 说教法
说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课程资源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维护法制的尊严和权威
个人特别是中职生要求: 1· 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不断增强法律意 识; 2· 积极宣传法律知识; 3· 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教材分析 说教法
说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课程资源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说教法
说学法 教学过程 课程资源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学情分析:
1、中职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与 理解能力 ,通过第一节学习,对法律有 了大致的了解 2、社会经验和知识水平欠缺,注意力 容易分散,需要增加兴趣。
教材分析 说教法
说学法 教学过程 课程资源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教材分析 说教法
说学法 教学过程 课程资源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知识目标及重难点
(1)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2)理解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意义;
(3)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
本节的重点与难点: 什么是依法治国?
教材分析 说教法
说学法 教学过程 课程资源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授法等
教材分析 说教法
说学法 教学过程 课程资源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本课教学过程中,
采用带着问题去学习——积极思考——参与讨 论——构建新知——总结应用四个环节。 具体采用:任务带动法,分组讨论法,总结提 高法。
教材分析 说教法
说学法 教学过程 课程资源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说教法
说学法 教学过程 课程资源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针对普法对中职生的重要性。利用如下课程资源。
1、昆明暴力案件 2、佘祥林冤案 3、司法腐败案件的查处等 1、以上课程资源,使理论知识与时事案例结合, 体现了德育课教学的时代性和现实性,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2、改变了德育课教学枯燥无味的特点。
教材分析 说教法
说学法 教学过程 课程资源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依法治国 建 设 法 治 国 家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政府 司法机关 民主法制 树立法治理念 自由法律 公平正义 说学法 教学过程 课程资源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前提条件 中心环节 关键重点 必要保证
教材分析 说教法
说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课程资源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议一议
两个案例给你什么启示? 两个案例判罚的依据是什么?
教材分析 说教法
说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课程资源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师生分析共同完成
什么是依法治国? 思考问题:怎样做到依法治国?
教材分析 说教法
说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课程资源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关键和 重点、违法必究是必要保证
教材分析 说教法
说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课程资源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想一想,议一议
十六字要求对包括执法机关在内全体公民都作了具体要求, 是不是大家都能遵照执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