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护坡生态化设计技术研究
堤防工程护坡生态化设计技术分析论文
堤防工程护坡生态化设计技术分析【摘要】:生态护坡不仅具有传统护坡的功能。
而且还融入了景观、文化和生态等多方面内容,从而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在对生态护坡自然效应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生态护坡的设计原则,介绍了目前主要的生态型护坡技术。
【关键词】:堤防生态护坡设计技术中图分类号: tv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提高,水利工程建设历史上给人以”傻、大、黑、粗”的形象也随着科学的进步正在向生态水利、生态工程上发展,且很多地区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防洪工程中的堤防护坡是一项量大面广的基础设施,通过技术创新,来选择和确立兼顾防洪、生态和节约的工程护坡形式,是水利工程设计和防洪建设的一大课题。
人们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条件下,对生态护坡的要求越来越高。
防洪工程生态护坡建设应树立“尊重自然、恢复自然”的理念,使护坡工程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本文将针对堤防工程生态护坡的自然效应,分析堤防工程生态设计的原则以及几种常见的设计技术。
一、堤防工程生态护坡的自然效应1、生态边坡的环境效应生态边坡植被可以有效地降低气、光、尘的污染,创造适宜的交通和生活环境,主要影响有:(1)护坡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同时还能稀释和吸收周围大气中的有害气体;(2)护坡植物具有有效吸收刺耳噪声和多方位反射太阳光等功能;(3)护坡植物能有效地吸附尘埃,吸收汽车尾气;(4)护坡植物可以调节公路周围的小环境气候条件;(5)增加行车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2、生态边坡的水文效应生态边坡对降雨冲蚀的控制:(1)拦截作用:护坡植物及其残余物可以吸收降雨雨滴冲击地面的能量,降低雨水到达坡面时的速度和体积,从而降低降雨滴溅、分解土体颗粒的能力;(2)缓冲作用:边坡植被的茎杆和树叶可以提高坡体的表面刚度,减缓雨滴下落的速度;(3)渗透作用:边坡植物及其残余物有利于保持坡体土的多孔性和渗透性,从而减轻雨水的破坏。
水利工程施工中护坡工程施工分析与研究
水利工程施工中护坡工程施工分析与研究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也得到了兴建,并呈现出规模化、生态化、现代化的趋势。
护坡工程作为水利工程中的重点工程,能够保护边坡治理,防止出现边坡和坡面质量通病,提升了整体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保障了施工效果。
因此,我们应对护坡工程中的施工技术进行思考和应用,以推动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
本文探讨了水利工程施工中护坡工程施工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护坡工程;施工方法1水利工程中护坡工程的意义水利工程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和减少水土流失情况的发生,就必须做好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护坡工程建设。
护坡工程主要是指为了防止边坡受到冲刷,而在边坡周围进行各种铺砌及栽植作业。
它的主要功能则是可以抗风化、抗冲刷,并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边坡的承载压力。
其次是抗滑能力也较好,通常情况下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刚性自重式挡土墙;二是柔性自重式挡土墙;三是锚拉式挡土墙。
这三种形式各有其侧重,所以要针对不同的水利工程护坡进行合理施工技术规划,这样才能提升整个水利工程护坡的重要性,并使得充分发挥效用。
2护坡工程常用施工技术2.1齿槽土方开挖、混凝土浇筑依测量放样点采用人工开挖、人工修整成型。
齿槽混凝土按设计30m分段,采用JZ-D350移动式拌合机在堤顶拌制,滑槽下料入仓,插入式振捣器振实,人工抹面压光的方式连续浇筑。
要求:(1)齿槽土方开挖必须准确成型,不允许超、欠挖;(2)齿槽测量施工放样时,应根据坡脚地形尽量使齿槽平顺、顺直,走向与堤顶外边线平行;(3)齿槽混凝土施工严格按水工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及有关设计要求执行。
2.2混凝土预制块生产和铺设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实施混凝土预制块生产时,必须要根据实际工程量的要求以及施工期限进行,并将预制块分两个预制场进行生产,在每个预制场中分配相应数量的钢模,配置混凝土的属性为干硬性,通过随浇随拆的方式生产预制块。
水利工程生态护坡设计_2
水利工程生态护坡设计发布时间:2023-03-16T00:35:38.371Z 来源:《城镇建设》2023年1期作者:汪家鹏[导读] 现如今,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在水利工程中,生态护坡设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汪家鹏浙江四维水利设计有限公司,浙江省温州市325100摘要:现如今,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在水利工程中,生态护坡设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河道整治是影响整个河道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传统护坡采用混凝土结构护坡,其破坏生态环境,从而也就影响了生态建设。
因此,必须采用生态护坡结构,既可以防止河流滑坡,还可以促进城市生态建设,又可以改善河流水质。
近些年来,人们对生态建设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城市河道边坡防护设计与建设。
城市河道护坡多为混凝土结构,容易对生态环境和生物造成严重破坏,从而影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针对生态护坡采取一定措施,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河道建设的良性发展。
基于此,文章就水利工程生态护坡设计工作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利工程;生态护坡;设计引言当前,连锁护坡砖、生态混凝土、土工格室及传统护坡砖等生态护坡技术使用较为广泛,主要原因在于此类生态护坡技术施工简便、造价低、开孔率高,但是此类生态护坡却存在较大的土壤流失弊端。
在全面分析现有生态护坡技术优劣势的基础上,受到水平条、山区梯田等工程形式的启发,通过“坡改平”技术将水利工程坡面划分成若干水平面,在保证护坡工程土壤稳定的同时,有效控制坡面土壤流失。
1水利工程中生态化护坡设计的重要作用降低环境与水利工程之间的矛盾。
通过生态化的护坡设计,能够减少不良因素的影响,满足水利工程建设和后期维护需求,并在施工结束后,让周围生态环境中的植被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尽快恢复,美化周围环境。
减少施工成本。
生态护坡设计的诞生,能够满足水利工程的发展需求,有效降低工程中的施工成本。
同时植被还能够发挥出相应的缓冲与截流作用,通过生态化的设计方法,能够在原有施工基础上,降低对于周围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减少水流对于土壤的侵蚀与冲刷。
水利工程中护坡技术的研究分析_1
水利工程中护坡技术的研究分析发布时间:2022-05-20T01:13:05.555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2月3期作者:刘志杰[导读]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特别是水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刘志杰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水利局马站水利服务中心山东临沂 276400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特别是水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要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同时重视水利工程的护坡工程施工技术,水利工程施工应结合现场施工环境,采用多种施工技术方法,同时要加强水利护坡的生态化建设,减少水土流失,维持生态平衡,为创造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做贡献。
关键词:水利工程;护坡技术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升,为此需要在进行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保护好周边的生态环境。
边坡防护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能够促进工程现场的生态环境尽快恢复。
在水利工程中使用生态护坡技术时,还应该充分结合水利工程项目的特殊性,严格遵照相关规范进行设计,提高边坡防护能力,让水利工程项目能够实现持续发展。
1、护坡施工技术研究 1.1.齿槽土方开挖、砼浇筑在水利工程中,进行护坡施工时,齿槽土方的挖掘是其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施工环节。
实际施工中通常需要根据测量放样点来进行土方的开挖和修正,主要采取人工的方式。
对于齿槽砼的施工,设计中有详细的要求,必须严格依照设计要求实施分段施工。
尤其要注意的是,避免发生欠挖的情况,确保齿槽土方成型的准确性。
此外,还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如坡脚的地形特征,进行齿槽测量施工放样。
对于齿槽也有一定的要求,即平顺和顺直,确保齿槽的走向和堤顶外边线相平行。
齿槽砼的施工在护坡施工中是比较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到后续工序的施工质量,因此要确保齿槽砼的施工质量,这与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认真严谨的施工是分不开的。
1.2坡面修整及砂石垫层铺筑为了使混凝土预制块砌筑的坡面平整度和规定要求相符,应采用人工拉线进行坡面的休整,以实现修整效果。
水利防洪工程中生态护坡建设
水利防洪工程中生态护坡建设的探讨【摘要】:水利防洪工程建设中,防洪工程作为抵御洪水的主要屏障,对工程建设质量的要求至关重要,其中生态护坡的建设更是整个工程的关键。
在水利防洪工程建设中,如何抓好质量工作,对工程的开展和工程的按期完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水利防洪工程;生态坡;建设中图分类号:tv8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引言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是一个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发展生态水工学及开发生态水工技术,应该在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解决生态建设技术问题。
水利工程建设各单位要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工艺,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努力创建优质工程,不断提高工程质量。
一、生态护坡的含义1、生态护坡生态护坡是利用植被进行坡面保护和侵蚀控制的综合性边坡绿化生态工程技术,它是运用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植物学等学科知识对水利工程边坡或坡体进行维护加固、形成由植物或工程材料共同组成的综合型护坡体系。
生态护坡应是“既满足河道体系的防护标准,又利于河道系统恢复生态平衡”的系统工程。
在保证坡体强度、安全稳固性和耐久性能的同时,兼顾水利工程环境效应和生物效应,以达到一种土体和生物相互涵养,适合生物生长的自然状态。
生态扩坡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即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安全改善自然系统,又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较少改变河道生物栖息环境,对环境污染小,能够有效降低坡体孔隙水压力,缓解降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坡体环境的护坡功能。
生态植物护坡的种类目前我国试验推广的生态护坡种类主要有:土工材料复合种植基护坡、植被护坡、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和水泥生态种植基护坡,以及栽藤和在框架内植草护坡等几大类。
要正确选择适合本地自然条件的类型就需要明确生态护坡的本质和特点,把握生态护坡的生长习性。
根据不同的边坡土质条件,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
水利工程生态修复护坡方案
水利工程生态修复护坡方案一、前言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生态修复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护往往会带来生态环境破坏,尤其是护坡工程对土壤、植被及动植物生态系统的破坏更为严重。
因此,对水利工程进行生态修复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对水利工程生态修复护坡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对生态修复的意义进行探讨,其次对生态修复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分析说明,最后结合具体案例对生态修复护坡方案进行具体规划。
二、生态修复的意义1.生态环境的保护护坡工程建设破坏了原有的植被和生态系统,带来了土壤流失、水土流失等问题,危害生态环境。
而生态修复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恢复植被、土壤和水资源,保护和改善水利工程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
2.维护土壤和水资源水利工程的护坡工程往往导致土壤侵蚀和水资源破坏,而生态修复可以通过植被的恢复和土壤保护措施,减缓土壤侵蚀和水资源的损失,保护土地和水资源。
3.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修复可以促进水利工程所在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通过恢复植被和水资源,可以为当地提供资源支持,同时也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生态修复的原则和方法1.原则(1)生态原则。
在护坡工程设计施工中,必须坚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原则。
任何设计和施工都必须服从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变化规律,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2)以生态为本。
水利工程护坡工程生态修复应以生态系统为基础,根据不同的生态特征和环境条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保障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综合治理。
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应采取综合的治理方法,包括植被恢复、土壤保育、水土保持等手段,使水利工程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2.方法(1)植被恢复。
对护坡工程建设过程中破坏的植被进行恢复,选择耐盐碱、耐干旱、抗风蚀的植物进行种植,恢复原有的植被类型,并逐步形成具有生态功能的生态植被系统。
(2)土壤保育。
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越来越多,对水利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水利建设不仅要发挥作用,还要保护生态环境。
需要不断完善河流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减少河流护坡水土流失,提高水利建设与生态建设理念的融合性。
因此,在河道生态护坡施工过程中,要科学把握施工要点,控制护坡施工工艺,提高河道生态护坡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水平,促进河道生态护坡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流生态;护坡施工技术1水利工程河流生态护坡技术介绍1.1河流生态护坡技术介绍河流生态护坡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流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不仅能使河流护坡与周边环境相互融合,还能起到很大的观赏作用,同时减少河流周边的水土流失问题。
目前国内常见的河流生态护坡有网格型生态护坡、土工材料生态护坡、植物固土护坡、植被铺设护坡、土工材料和草皮生态护坡等多种。
1.2河流生态护坡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价值1.2.1生态功能价值河流生态护坡技术具有生态功能,将护坡与河流植被连接起来,构成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
此外,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也缓解了水利建设对水域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提高了河道周边植被覆盖率,促进了河道水域周边生态系统的良好发展。
1.2.2防洪抗旱功能价值河流生态护坡技术在防洪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也是河流生态护坡施工技术最重要的任务和功能。
洪水发生时,河道护坡植被根系可以充分发挥其蓄水功能,储存洪水,减少洪峰水量,减少洪水造成的危害。
在枯水期,生态护坡中植被根系的蓄水作用也可以缓解河道的干涸。
1.2.3景观功能的价值河流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对河流周边环境的协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因此,需要根据场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其发展的植被品种,同时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实现河流生态系统与周边生态系统的有效连接。
在促进河流周边生态系统均衡发展的同时,也要保证周边景观的观赏性,弱化人工痕迹,使自然生态系统均衡发展[2]。
水利工程项目护坡生态化设计之我见
水利工程项目护坡生态化设计之我见摘要:水利工程是一类重要的基础性水利设施,为工农业生产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生产与生活用水,于此同时,还具有发电、养殖以及防洪的功能。
但是,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的需要会出现边坡被开挖的现象,导致出现较多的裸露边坡面,从而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
采用植物护坡等生态化护坡措施,除了可以稳定边坡,预防水土流水,而且还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目的。
因此,水利工程项目采用生态化护坡是一大发展趋势。
本文主要介绍了什么是生态化护坡,然后就水利工程项目护坡生态化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项目;护坡生态化设计;对策abstract: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s a kind of important basic water conservancy facilities, provide the production and living water for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people’s daily life, at the same time, also has the power, breeding and flood control function.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due to construction needs will be the phenomenon of slope excavation, resulting in more bare slope, which may be the emergence of the phenomenon of serious soil erosion. use of plant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slope protection measures, in addition to thestability of the slope, the prevention of the loss of water and soil, but also beautify the environment play a purpose. therefor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using the ecological slope protection is a major trend.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what is the ecological slope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slope protection design for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analysis.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ecological slope protection design; countermeasure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水利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水利工程不仅可以为工农业提供用水,为人们的生活提供生活用水,而且还具有防洪、发电以及养殖的功能。
水利工程护坡生态化设计方法及必要性陈步青
水利工程护坡生态化设计方法及必要性陈步青发布时间:2021-06-01T13:06:43.78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作者:陈步青1 庞圣2[导读] 摘要:护坡是为防止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的统称。
1嘉兴市水文站浙江省嘉兴市 314000;2嘉兴市水利水电勘察设计研究院浙江省嘉兴市 314000摘要:护坡是为防止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的统称。
在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水利工程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防洪排涝、输送水源,而且还可以满足生态环保需求。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堤防护岸施工属于一项关键技术,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选择土壤材料、清理堤基、堤身填筑、铺料施工、堤坝压实等工序,并结合实际情况来对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进行选择,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势,而且还可以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
关键词:水利工程;护坡;生态化;设计方法;必要性引言在传统的城市河道治理工作中,通过修建河道护坡的方式,能够对城市河道进行有效的整治,提高城市的防洪抗涝(改为排涝)能力。
但是与此同时,很容易伴生一些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例如水土流失以及水域面积减小等情况。
为解决传统城市河道整治工作中存在的生态矛盾问题,需要尽快引入新型的生态护坡设计,确保城市河流畅通。
利于周边生态环境,助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生态护坡的基本功能首先是固岸。
生态护坡中一般会选择根系发达,能在水环境中快速生长的植物。
由于此类植物根系较为发达,可以起到锚固表层松散土体的作用,从而能提高边坡的抗滑力,减少土体流失。
一般而言,生态护坡的整体结构和植物种植密度均经过了精细化计算,植物之间的根系彼此缠绕,从而形成了庞大的根系网络,根系网络则将边坡土体整合在一起,确保了土体的整体稳定性。
一般而言,草本植物和灌木类植物可以在浅层区域起到良好的固岸效果,而乔木类植物才能够起到影响深层土体的目的。
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摘要:近年来,我国绿色生态发展成效显著,水利工程也在向生态环保方向发展。
为了改善水利工程流域的生态环境,研究了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的施工技术。
首先分析了河道生态护坡的作用和施工原理,然后以河道生态护坡施工为例,从测量放线、土方开挖、石笼网、土方回填、竹条铺设、铺装种植等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的角度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1河道生态护坡的作用1.1防洪防涝生态护坡不仅具有优化生态系统的功能,还承担着防洪的功能,这也是护坡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当城市发生洪涝灾害时,生态护坡可以保留部分水源,在一定程度上干扰河道内的水循环。
从抗渗和蓄水的角度来看,植被类型的选择非常关键。
应选择根系发达的植物,以保证植物在水流冲击下的稳定性,从而增强根系对土壤的固定作用。
1.2减少环境污染过去,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加快经济建设,大多数项目采用了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许多建设工程忽视了环境保护。
比如水利工程建设破坏了很多地区的水体和海岸生态环境,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可持续治理。
为了减少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应重视河道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这种技术见效快,效果明显,可以落实环保工作,促进水利工程建设。
1.3具有观赏价值生态河道护坡的建设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程度密切相关,这对护坡的美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生态护坡建设过程中,要结合当前自然环境的特点和基础工作要求,提高生态环境修复能力。
护坡工程选择植被时,应紧密联系当前水文地质、自然气候、地理位置等因素,科学选择植物种类,保证植物成活率,使生态护坡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提高生态护坡的观赏价值。
1.4生态功能生态河道护坡是将植被和护坡工程紧密结合的工程,目的是保护生态河道系统,完成河道向两岸陆地的过渡。
河流中有大量的动植物,其中一些生活在河岸和大坝上,而传统的护坡工程无法满足这些动植物的生活需求。
生态护坡为这些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和栖息地,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增强了水环境的生态多样性[4]。
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摘要:传统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往往是以经济效益为先,而对生态效益不够关注,因此生态环境所面临的问题十分严峻。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水利工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保障水利工程质量,才可以促进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
河道治理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采取科学的河道治理措施,才能保障水利工程发挥正常的灌排和防洪等作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引言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河道治理工作属于重要的一部分。
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够重视河道治理工作,因为我国水利工程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相关政策制度也不够完善。
1河道治理现状分析1.1生态保护意识不强,河道水质污染严重在河道治理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由于居民生态保护意识不强而造成的河道水质污染现象。
在附近居民正常生产生活中,将产生的废水及垃圾随意倾倒在河道内,还有一些企业也同样将废水、废渣排入河道,若不及时对这些污染物进行处理,将会产生有害微生物,破坏河道生态平衡,影响河道水质安全。
虽然河道自身具备一定的净化能力,但如果污染物超过其最大净化量范围时,就会威胁到生态环境的安全,甚至危及生物链,给人类带来不可预估的灾难。
1.2维护管理工作不到位,降低河道整体治理效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逐步提高,对周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河道的维护管理工作。
但我国河道维护管理工作通常流于形式,在项目施工完成后,相关部门人员对河道管理缺乏重视和专业管护,导致后期治理资金缺乏,影响水利工程的顺利开展。
河道管理工作不到位将会产生许多问题,比如河道被随意挖掘及占用,成为城市发展中的牺牲品,以及在人口聚集区附近的河道容易受到人为污染,致使水体富营养化降低河道治理效果,影响城市形象。
2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2.1合理规划整治方案,加强河道治理监管每个流域的地形、气候及水利工程建筑物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开展河道治理工作前,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整治方案,项目规划人员应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综合考虑河道多样性和上下游状况,正确掌握河道的区域功能和总体功能之间的联系,实地调查河道治理区域的自然、人文及社会因素,进行精准化治理方案规划,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水利工程河道治理项目,例如,自然风景区的河道在治理中应综合考虑保留自然原始特征;山区、水库区的河道治理应将地质安全放在首位,谨防自然灾害的发生;生态公园区的河道治理应保持公园生态休闲的特点,充分体现其游玩性。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中的生态护坡设计方案_2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中的生态护坡设计方案发布时间:2022-05-27T07:09:52.697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3期37卷作者:高凤竹[导读]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高凤竹内蒙古若禹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024000摘要: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不可替代的基础资源。
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和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河道护坡是综合了景观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综合研究领域,生态护坡较传统护坡有更大的实际优势,基于传统护坡的种种不足与局限性,生态护坡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必然性,正在逐渐成为中国实际护坡工程的首选。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中的生态护坡设计方案。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水土保持中图分类号:TV861文献标志码:A引言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的出台,越来越多的行业在发展的同时,加强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程度和相关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通过对其行业生产流程进行优化升级,以提高行业整体生产流程的环保性,促进行业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生态护坡技术是在以往传统的护坡方法的基础上,对原来的技术进行改进,并且加入生态化的元素。
因此,如何实现护坡工程全面生态化,结合前沿理论探索发展新型护坡技术仍是当前的重点。
1生态护坡原理早期我国对于边坡的防护,都是生态不可逆的,存在大量使用混凝土浇筑,砌石堆积等方式的护坡。
这对周围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使得附近的生物物种减少。
所以生态护坡是公路边坡以及渠道边坡的最适合且最经济的方式。
生态边坡是利用一系列的工程结合植物种植,对边坡进行加固处理,并且恢复原来的自然状态。
这种技术,通过植物根系的相互作用,对土壤进行加固,避免水土流失,植物的茎叶能够有效地避免雨水冲刷,保证土壤表面的稳定性。
水利工程生态护坡,水土保持设计技术研究
水利工程生态护坡,水土保持设计技术研究发布时间:2022-06-01T07:35:21.495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10期作者:张茜朱培戎[导读] 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在不断提高,因此对其质量也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施工时,生态环境也不能被忽视。
在水利工程中,边坡防护技术可以快速恢复周边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
因此,为了水利工程可以继续发展,提升其防护能力,使用生态护坡、水土保持,加强水土保持技术需要考虑此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
郑州黄河河务局惠金黄河河务局河南省郑州市 450045摘要: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在不断提高,因此对其质量也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施工时,生态环境也不能被忽视。
在水利工程中,边坡防护技术可以快速恢复周边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
因此,为了水利工程可以继续发展,提升其防护能力,使用生态护坡、水土保持,加强水土保持技术需要考虑此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水土保持、设计技术1水利工程生态护坡、水土保持,加强水土保持的内涵对于水利工程来说其主要作用就是维护生态安全,在21世纪科学技术飞速的发展,水利工程技术也不断的改进创新。
水利工程护坡、水土保持要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洪水到来的时候可以进行防洪,同时要在护坡、水土保持上种植一些根系发达的植物,可以固土保持土壤的水分。
另外科学技术飞速的发展,我们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要注意选择符合生态的植物,让大自然更加和谐。
对于水利工程的周围区域,我们可以搭建一个生态圈,在生态圈内种植乔木、灌木、各种花草形成植物系统,还要布置鱼塘等设施养育、养虾,形成良好的循环生态。
这种新型的方式突破了传统方式的弊端,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节约资源,在大自然出现灾难的时候,如洪水、干旱可以进行灌溉或者防洪。
除此之外,该方式还能控制水土流失,让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水利工程并不是破坏自然,而是发挥人类社会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自然规律进行发展,这种方式不但节约成本同时具有更好的效果。
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摘要: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考虑生态性与安全性,修筑河道生态护坡优势在于增加地表植被覆盖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促进地表水循环、防洪抗洪,也能够完善河流生态系统、保护生态多样性。
河道生态护坡还能够提高生态环境的修复能力,促进河道交通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1 生态护坡功能定位尽管目前生态护坡技术运用广泛,但还是一门比较新型的边坡防护的技术,对其概念与功能定位还没有一个比较一致的提法。
有学者初步定义生态护坡为一种在滑坡等自然力量或人为力量形成的裸露边坡上,多种学科综合交融,利用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来增强边坡的稳定性,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能减少因人为工程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的水利工程边坡。
有学者认为生态护坡是要综合考虑“水环境、水资源、水景观、水安全”,满足护坡最基本的功能以外,要充分考虑其生态效益,采用新型的护岸材料的边坡工程。
本文认为生态护坡的概念不仅仅指在护岸边上种植植物,它应该是一个系统的含义。
首先其应该承载着防洪排涝的功能,保证岸坡的稳定性与可用性。
其次,是一个开放的,动态平衡的系统,与外界保持着物质交换,能量传递,有着完整且复杂的食物链,维持整个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是一个集“稳定性、生态性、亲水性、景观性”为一体的新型岸坡。
生态护坡的功能定位上保留了重要的稳定性,调节流速功能,还增加了生态性的基础元素,既保留护坡的基本作用,又增加生态方面的意义。
水生植物的种植既可以加筋锚固又能增加水流阻力,有效降低流速,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河道的防洪能力。
故在河道防洪能力计算、生态护坡的设计中,对植物河道类型的水流阻力进行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水生植物主要是通过自身的茎叶刚度、高度、直径等影响河道的糙率系数,进而使得流速降低生态护坡建造应该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兼顾流域的生态平衡条件,制定因地制宜的可行规划与措施。
坚持生态化的理念,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执行护坡的基本功能,还能促进流域的生态环境发展与周边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生态化、城市化的和谐发展,维持植物生境与动物栖息地的良好质量并改善人们居住环境的健康形态。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应用要点分析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应用要点分析摘要:水利工程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工程,为完善水利工程的整体性能,建设生态型水利工程,相关人员将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应用在水利工程中。
为保障水利工程河道区域生态护坡建设的可靠性,发挥其防洪、减少生态污染的功能优势,应明确各类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制订科学的水利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方案。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应用要点1生态护坡概述1.1生态护坡的基本定义生态护坡是联合应用工程结构和植物后所构建的具有水土保持、边坡防护、景观绿化等作用的护坡体系。
生态护坡由基体、护坡层、植被层等结构组成,其中,基体是用于承载植被根系发育、护坡层的边坡体,护坡层则是防护基体、改善植被层生长条件的护坡结构,植被层则是生长在护坡上的人工植被。
城市化发展中,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生态护坡已经成为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阶段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河道护坡的首选方式。
在此背景下,水利工程建设中,在河道护坡设计时,相关人员应从工艺方法、施工材料、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控,尝试用土工材料、绿色植物代替传统护坡结构,同步提升河道护坡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1.2生态护坡的基本功能(1)基于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相关人员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设计生态护坡,科学调控河道内的水流,同时利用生态护坡区域的众多植被抵挡洪水冲击。
(2)高温条件下,生态护坡区域的植物具有释放水分的功能,有助于预防河道干旱风险。
(3)生态护坡是水利工程建设中平衡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生态型的护坡结构可帮助各地区减少空气污染、水源污染,逐步改善河道周围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的修复。
(4)河道周围所建设的生态护坡工程,其结构中包含大量的植被,相关人员在设计水利工程护坡结构时,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具有美化作用的植被,美化河道及周围环境。
2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2.1土工材料型生态护坡土工材料型护坡属于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常见施工技术,是利用碎石型种植土壤和喷塑型金属网格建造生态护坡的主体结构,使生态护坡基于复合型种植基,有效强化抗腐能力。
水利工程建设的绿色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
水利工程建设的绿色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水利工程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水资源的合理调配、防洪减灾以及能源供应等方面都发挥着关键作用。
然而,在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等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设计理念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愈发受到重视。
本文旨在探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绿色设计与实施策略,以实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水利工程建设中绿色设计的重要性水利工程建设通常会对周边的自然环境产生较大影响,如改变河流的生态流量、破坏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导致水土流失等。
绿色设计理念的引入,可以在满足水利工程功能需求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同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水利工程绿色设计的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在设计过程中,将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置于首位,充分考虑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采取相应的保护和补偿措施。
2、资源节约原则优化工程布局和结构,减少土地占用和材料消耗,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
3、整体性原则将水利工程视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综合考虑其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关系,实现工程与自然的有机融合。
4、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优势。
三、水利工程绿色设计的要点1、选址与布局科学合理地选择工程地址,避开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区。
在布局上,尽量减少对河道、湿地等自然地貌的改变,保持水系的连通性。
2、水工建筑物设计采用新型的环保材料和结构形式,如生态混凝土、生态护坡等,减少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同时,优化建筑物的形状和尺寸,降低水流阻力,减少能源消耗。
3、生态流量保障通过计算和分析,确定合理的生态流量,设置专门的生态流量泄放设施,确保河流在工程运行期间仍能维持基本的生态功能。
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_1
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发布时间:2022-06-22T03:36:01.296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第27卷4期作者:马兰花[导读] 生态护坡是一种耦合植物和工程应用的护坡形式,它在除了保证传统护坡的基本功能正常运行外,还可以起到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加强生态美学性,调节水位,保护生态系统等作用。
马兰花身份证号码:43052419740704****摘要:生态护坡是一种耦合植物和工程应用的护坡形式,它在除了保证传统护坡的基本功能正常运行外,还可以起到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加强生态美学性,调节水位,保护生态系统等作用。
因为传统河道护坡长期以来主要关注的是边坡的稳定性与防洪防涝,多采用硬化混凝土河道、修建混凝土护堤等措施。
这类护坡造价成本高昂、景观性不强,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于是兼顾岸坡稳定性与生态性的生态护坡理念应运而生,并且逐渐应用到工程建设中。
生态护坡更加尊重生态自然规律,充分发挥了护坡工程在维持生态稳定中的作用,在恢复自然生境、增加生物多样性方面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生态护坡在实际工程中也存在部分局限性,强度有限,坍塌、滑坡、植被成活率低等问题依然存在。
国内外目前对生态护坡的研究和应用着重于生态材料的选择和应用、工程的架构形式、植被根系的加固机理等方面,对于其生态性方面的深入研究、工程运行后期的情况研究相对较少。
因此,如何实现护坡工程全面生态化,结合前沿理论探索发展新型护坡技术仍是当前的重点。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1生态护坡研究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缺乏因地制宜的生态材料在生态护坡工程建设中,使用合适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这对后续工程的实用性、耐久性和稳定性有着重大影响。
目前,许多工程仍采用浆砌片石骨架护坡和框架梁生态护坡,以达到美观效果。
这些项目实施后,植被成活率较低,成本较高,经济不强,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
此外,在边坡防护工程建设中,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合成材料,这将对水质和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水利工程护坡生态化设计技术研究
水利工程护坡生态化设计技术研究
生态化护坡设计,其核心思想是依托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保持原始环境的基本地形和地貌特征,以最小限度干扰周围生态环境为目标,减少建筑物对环境的破坏,实现符合生态保护、环境友好的设计方案。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手段,旨在优化护坡工程设计,提升其治理效果,并实现生态保护和自然环境恢复的目的。
此外,生态化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包括自然环境因素、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护坡工程技术内容、施工及后期管理。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工程类型和地形条件,以及所涉及的地质和土地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以达到最佳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生态化护坡工程在设计中,可以选用多种植物种类,例如各种草本、灌木、树种等。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考虑采用悬崖绿化、采用植被覆盖等技术手段,优化植被分布,提高植被覆盖率。
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排水设施、导流渠道、渗滤槽等,以达到更好的雨水收集和排放效果,完善水文地质条件,为后期维护管理提供一定的技术保障。
虽然生态化护坡工程的实施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因素,但却是具有较高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一种设计方案。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实施,可以达到一定的预防和治理效果,降低工程建设带来的环境压力,为城市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在未来的实践过程中,生态化护坡设计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在此背景下,在加强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方面持续推进,将为其更好地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新的机遇。
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的运用
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的运用2江苏水工建设有限公司江苏海门 226100摘要:近几年,人们环保意识不断提高,我国在生态化和绿色化方面发展取得了不错成绩,人们也提高了对生态化发展和建设内容的重视,主要体现在房屋、道路桥梁、水利工程等多个方面。
在各项内容中,人们尤其重视水利工程河道生态化建设,这主要是因为水利工程与人们生命健康和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
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的运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运用引言水利工程属于民生工程,可以维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可以保障经济建设水平,可以可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合理布局,利用针对性的施工技术,保障水利工程的稳定性。
在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利用合适的护坡手段,可以提升水利工程质量,促进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工程发展现状在水利工程建设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加强河道生态护坡技术的研究力度是提高河道生态湖泊技术应用水平的重要内容。
我国对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的研究比较晚。
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充分吸取其他国家优秀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对植物进行充分应用形成自然堤岸,然后将木材和石材作为河堤的保护进行利用,能够提高河道护坡施工过程中的生态效益。
而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在河道护坡施工过程中除了要表现出生态护坡的设计理念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强生态护坡施工与河道景观的和谐统一,确保河道生态护坡系统的整体性以及协调性。
因此,在开展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研究过程中,要注意保障天然河道护坡,同时要防止河道护坡施工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在生态护坡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护坡工程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以及统一性,才能够促进河道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2河道生态护坡在水利工程中应用的作用2.1生态功能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生态护坡进行应用,可以有效将河道护坡中的植被通过岸堤实现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完善的河道生态体系,这能够在陆地和水域间形成一个良好的过渡区间。
关于护坡生态化设计的探讨
关于护坡生态化设计的探讨摘要: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
为了积极地应对当前水利工程的生态问题的大力呈现,推动护坡工程在水利工程工作中的作用的发挥,国家逐步实施了对传统护坡地进一步建设,并推动了护坡建设生态化的实现。
水利工程的护坡实现生态化建设,不仅能够切实地推动水利工程的顺利运行,还可以为生态环境保护发挥一定的作用,是当今时代极为有益的一项工程。
本文从水利工程护坡的生态化设计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护坡生态化的相关理论,谈论了推动护坡的生态化设计有效开展的相关设计原则,希望能够为护坡的生态化建设起到一定的助益。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设计abstract: the ecological slope protection is a comprehensive engineering mechanics, soil science, ecology and botany and basic knowledge of the subject on the slope or the slope support, form the combination of plants and plant or engineering slope protection slope protection technology of the system. in order to actively respond to the current ecological problems of present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promote slope protection engineering play a role in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work, the country graduallyimplement the further 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slope protection, and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ecological slope protection construction.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slope protection of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not only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run smoothly, can also play a role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s a project in today’s age is very good.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design of slope prote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ecological slope protection, and discuss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to promote the ecological design of slope protection related design principle, hope to have some help for the build of ecological slope protection.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ecological slope protection; design.中图分类号:u41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水利工程作为国家极其关键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国家要推动水利工程作用的发挥,还必须积极地做好水利工程的护坡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工程护坡生态化设计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19-02-22T09:49:01.95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作者:肖晓光[导读] 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国家非常重视大力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工程的护坡建设能够有效降低山坡被雨水的冲刷腐蚀。
广东珠荣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610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在工业社会中愈发重要,水利工程是工业发展中的一个基础性设施。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避免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在水利工程的建设项目中,护坡工程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水利工程的护坡生态化设计对于防止水土过分流失,保持生态平衡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护坡生态化设计;技术
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国家非常重视大力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工程的护坡建设能够有效降低山坡被雨水的冲刷腐蚀,能够防止风化坡面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
因此,不难看出,优质的护坡工程,将是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在这人与自然矛盾日益尖锐的环境下,护坡生态化设计必须加紧提上议程。
一、护坡生态化的意义
1、保护坡面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
由于水利工程的实施,对于土地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不可挽回的,护坡生态化则可以有效地缓解水利工程建设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令两者趋于和谐,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护坡生态化建设通过植被来稳固土面,对坡道以及附近的土地进行有效地天然防护,稳固自然环境,也能够很好地解决抗洪防涝,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在护坡生态化建设的环节中,通过天然植被与水利工程相结合,利用树木保护坡面,防止坡面被水侵蚀,有效地起到保护坡面的作用。
护坡生态化设计的开展,不仅仅能够保护坡面,更能对坡面进行美化,在坡面上种植植被,制造良好的天然景观。
同时,植被保护坡面不受自然灾害侵扰,还能够对坡面上的水土进行养护,使坡面的生态型得到稳固,增强了坡面土地的利用性。
2、提高水利工程经济效应
护坡生态化建设不仅可以通过覆盖植被来加强生态保护,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工程的成本。
利用植被保护了坡面的生态平衡,有效地预防了水土流失,并且将水流的侵蚀控制到了最低,这样的做法可以节省非常多人工治水的成本。
投入降低了,自然可以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应与生态效应
二、护坡生态化的原则
护坡生态化的设计应该是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提高水利工程的生态效应为首要目标。
所以,护坡生态化建设的设计原则应当遵循以现实为基准,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配置,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创新。
不同的环境下对应的建设方案也会有所不同,设计者应按照水利工程实施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坡面生态化设计。
1、应符合国家与政策要求
在进行护坡生态化设计时,应该充分相应国家政策的相关要求,在进行规划设计时,考虑到能源消耗、污染治理等多种因素。
设计者还应该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目标,对于该水利工程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有良好的规划。
2、应具备创新思维
设计者对于护坡生态化建设的设计思路可以适当拓宽,不局限于一处生态环境保护,可以将周边的生态环境建设一同考虑进来。
设计者在维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开阔思维将成本降至最低,有效进行资源的最优分配。
三、护坡生态化技术分析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道路越来越宽广,在护坡生态化技术的研究上也出现了很多值得参考的建设形式,不同的建设技术可以应用在不同的土地环境中。
多样化的技术也给设计者们带来了选择上的难题,有些技术对于沿海坡面具有很大局限性,有些技术稳固性强但是效果不佳,本文就其中三种护坡生态化技术进行来分析思考:
1、土木工程材料固土种植基护坡技术
固土种植基护坡技术是一种使用土工的合成材料,做成固土种植基来防护坡面的技术,这种技术是护坡生态化设计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技术。
固土种植基防护的优点是其防护性能高,极为稳定,并且由于土木混合使得稳固性非常好。
土木混合油分为两种模式:一是土工单元固土种植基,二是土工网垫固土种植基。
两种种植基护坡技术的区别在于土工单元固土种植基是使用譬如聚乙烯等材料通过热熔来形成单元格,再向单元格中种植植被进行固土;而土工网垫固土种植基则是利用可拉伸的网状物通过热熔形成网垫,再进行种草护土。
两种技术都具有极强的稳固性,能够有效固定植被,保护坡面。
但是局限在于,此种技术不适合水边的坡面,在出现暴雨、洪水等灾害时防护性能就会降低。
2、植被混凝土护坡技术
大面积地种植植物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可以固土保沙,稳定坡面生态环境还具有很高的观赏性,所以近年来植被混凝土护坡技术得到了大多数设计者的青睐。
植被混凝土护坡技术使用了防水材料、混凝土、缓释材料等多种材料,将多孔混凝土铺在地表上之后,在铺上一层表层土,这两种材料的互相作用可以使得生长在上面的植物吸收到充分的营养,给植物提供空间,使得植物大面积生长。
而保水材料能够有效地保存土地中的水分,给植物提供水分的滋养。
相比起固土种植基护坡技术,植被混凝土护坡技术更能够抵挡住雨水的侵蚀与冲击,所以这种技术被广泛用于边坡护防建设中。
3、铺设绿化带护坡技术
铺设草皮、绿化带等是一种比较传统、方便的防护措施。
人工草皮主要是由植物纤维、无纺布、尼龙等地表吸附力极强的工布构成,主要做法是将人工草皮铺设在坡面上,由于人工草皮质地较硬,铺设草皮护坡技术主要运用在坡度较缓、土质柔软的坡面。
绿化带护坡技术由于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等优势,在实际护坡生态化建设中运用极为广泛。
但是由于人工草皮后期修护工作比较困难,草皮质地轻,很容易被洪水冲走,导致坡面防护效果不够好。
结语
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水利工程功不可没,但大力开发水利工程的同时也使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所以做好护坡生态化建设极为重要。
护坡生态化建设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使水利工程建设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趋于平衡。
并且生态护坡建设的顺利开展,还能够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响应了国家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水利工程设计者们需要加强对护坡生态化设计的研究,还要充分考虑护坡工程与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和谐统一,有效维护水利工程建设区的水生态链,增加江河等建设区的自我协调净化能力。
参考文献:
[1]于巍巍.水利工程护坡生态化设计技术[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6,44(02):46-47+116.
[2]王冲.生态护岸在河道整治中的分析及应用[J].建筑科技,2017(17):367.
[3]舒楠.水利工程护坡生态化设计技术分析[J].区域治理,2018(08):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