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井示功图图谱
(完整)抽油机井示功图分析
下步措施: 控气
或调整防冲距
(3)、供液不足: 特点: 其卸载线与气体影响的卸载线相比较,陡而直 下步措施: 间开、优化生产参数或注汽
供液不足
(4)、泵漏失对示功图的影响特点: 游动凡尔漏失: 上冲程悬点载荷不能及时上升到最大值,使加载变缓, 上冲程后半冲程悬点载荷提前卸载
工作筒内衬套乱
结论
1、示功图分析影响因素多,需要结合油井实际生产 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2、示功图分析为管杆优化设计和提高抽油机系统效 率提供参考。
3、抽油机示功图分析是油水井分析的依据,有助于 我们有针对性提出日常科学管理措施。
4、示功图分析结合综合评价软件可实现油井智能化 控制。
2 、抽油机采油系统的工作流程
系统工作时, 电动机通过皮带和减速 器带动曲柄作圆周运动, 曲柄通过连杆机 构的游梁, 以支架上的轴承为支点做上下 摆动, 通过驴头把游梁前端的往复摆动转 变为悬点的上下往复运动, 悬点带动抽油 杆柱、抽油泵柱塞做上下往复直线运动, 实现机械采油。
当活塞上行时, 活塞上的游动阀关闭, 泵筒上的固定阀打开, 井筒中的油液进入 泵筒, 同时柱塞之上的一部分液体排入地 面输油管线, 活塞下行时, 游动阀打开, 固 定阀关闭, 活塞之下抽油泵泵筒内的液体 进入油管内, 如此循环工作, 井液就源源不 断地被采出。
kN kN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m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m
整改措施:(1)对地层能量不足的井, 要选择合理地 工作制度, 如调小生产参数, 换小泵, 也可采取间隙 抽油的管理方式。(2)根据油层实际条件, 也可以采 取压裂或酸化油层, 提高油层供液能力的方法。
抽油井功图诊断与分析
W72-191井2008年10月6日诊断诊 断正常,最大载荷86.8KN,日产液30吨, 液面井口。
W72-191井2008年11月11日诊断 断脱,最大载荷25.3KN,日产液0吨,套 压1MPa,液面288米。2008年11月13 日上作业发现第63根抽油杆本体断。
抽油杆断脱后的悬载荷 实际上是断脱点以上抽油杆柱重量,只是 由于磨擦力的存在,才使上下载荷不重合,图形的位置取决于断脱的 位置。功图特征为黄瓜条形状。
W179-5打水前后功图变化
W179-5打水前测试的功图
W179-5打水2方后20分钟测试的功图
活塞部分脱出工作筒的典型特征为提前卸在载,主要原因是活 塞在上现成最后的过程中活塞脱出工作筒,提前卸载。W138-22 井2007年10月5日诊断为活塞部分脱出工作筒,最大载荷78.9KN, 套压2MPa,液面1922m,日产液2.2吨为增载线右上有一凸出尾巴,这是因为光杆上余多 时,在上行程最大时挂驴头振动所致。NW33-66井2008年8月12 日诊断为上挂,最大载荷90KN。
并通过连续跟踪打水前后的功图变化来确定有效沉没度的实际范围。
W269-7打水前后功图变化
W269-7打水前测试的功图 W269-7打水1方后15分钟后测试的功图
W269-7再打水2方后10分钟后测试的功图 W269-7再打水2方后15分钟后测试的功图
W269-7打水1方后28分钟后测试的功图
W269-7再打水2方后20分钟后测试的功图
11、下碰
下碰功图特征为卸载线左下角有凸出尾巴,同时在增载线上有凹 性上,这是抽油杆受压缩短的现象。W79-19井2008年2月3日诊 断为碰泵,最大载荷87.1KN,上提防冲距后正常。
12、上部油管漏
典型示功图详解大全ppt课件
进入油管的液体会从漏失处
漏入油管、套管的环形空间,
使作用于悬点上的液柱载荷
减小,不能达到最大理论载 A
荷值,(如右图所示)。
C
D S
20
3、漏失影响的示功图
(3)油管漏失的示功图
P
通过示功图根据下式可计 算出漏失位置:
B
h
L h C ql'
式中 :
q
' l
-活塞全部面积上每米液柱重量
kN/m
B
现波浪线。
充不满程度越严重,则卸 载线越往左移。(如右图2、 3所示)
A
3 21
D´
C
D S
10
3、漏失影响的示功图
(1)排出部分漏失 P
上冲程时,泵内压力降 低,柱塞两端产生压差,使
B
柱塞上面的液体经过排出部
分的不严密处(阀及柱塞与
衬套的间隙)漏到柱塞下部
的工作筒内,漏失速度随柱
塞下面压力的减小而增大。
大,而且原油粘度越大,幅度变化越
B
大;示功图的四个角较理论示功图圆
滑。
形成原因:稠油因其粘度大,所以
流动摩擦阻力增加,因此上行时光杆
载荷增加,下行时光杆载荷减小。另
外由于油稠使阀球的开启、关闭滞后 A
现象明显,致使增载、减载迟缓,所
以增载线和卸载线圆滑。
C
D S
29
C
D S
5
1、气体影响示功图
P
下冲程时,气体受压缩,泵
内压力不能迅速提高,卸载变 慢,使排出阀滞后打开( D')
B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泵的余隙越大,进入泵内 的气量越多,则DD′线越长
抽油井示功图的分析及应用ppt课件(共36张PPT)
抽油井示功图的分析及应用
第二部分 理论示功图的特征分析
6.计算充满系数的地面示功图〔图 7)
图7中柱塞的有效行程可以在图 中冲程曲线段上量出,而泵的充满部分可 以在下冲程曲线中量得。确定泵的充满系 数即AE/BC〔小于1),泵的排出系数即 AE/AC=充满部分/光杆冲程。
图7 计算充满系数的地面示功图
抽油井示功图的分析及应用
第四部分 实测地面示功图图例分析
②游动凡尔漏失的示功图
图13为实测游动凡尔漏失的 示功图。
图13 游动凡尔漏失时的示功图
排出部分漏失包括:排出阀球与阀座配合不严;活塞与泵的衬套配合 不当;或长期磨损使间隙变大;阀尔罩内积有脏物、砂、蜡,使阀球 起落失灵等原因造成的漏失。这类功图的特点是:卸载线与增载线陡, 图形的左下角变尖,右上角变圆。当漏失特别严重时,增载线、卸载 线和最大载荷线便构成了一条向下方弯曲的圆滑弧线。
抽油井示功图的分析及应用
第四部分 实测地面示功图图例分析
通过对所测近1000余份定向井有效功图进行收集、整理、归类,并结全油 井的生产资料、动液面、泵深、单井日产液量、泵效、含水等资料,对上述资料 进行全面细致地分析,筛选出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功图,对井下抽油泵的工况进行 综合分析,及时、准确地发现抽油泵在抽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指导生产。现 将陇东油田的几种常见实测示功图进行介绍。
抽油井示功图的分析及应用
第四部分 实测地面示功图图例分析
第四部分 实测地面示功图图例分析 该井出油不好,固定凡尔漏。 受砂影响的示功图上明显见到“小牙齿〞形的不规则齿状,深井泵寿命短,免修期短。
③双凡尔漏失 2、示功图概念:示功图是由载荷随位移的变化关系曲线所构成的封闭曲线图。
国内目前所用的理论示功图〔图2)
抽油机井示功图汇总
状。其曲率半径越大,泵效 越低,表明油套环空内泡沫 段高,油层脱气严重,沉没 压力偏小,泵充满程度差。 成因分析∶石油是聚集在一 起的油气混和物,在抽汲过 程中或多或少总有气体进入 泵内。
理论示功图 实测示功图
典型示功图分析
气锁现象:
如果气体大量进入泵筒, 上冲程时气体膨胀,全部占 满柱塞让出的容积,固定凡 尔打不开。下冲程时,气体 压缩,但压力仍低于游动凡 尔上部压力,游动凡尔也打 不开,所以这种情况下双凡 尔均打不开,柱塞运动对气 体压缩和膨胀,泵不排油, 这种现象称为“气锁”。
成因分析∶如果油管的丝扣 连接处未上紧,或因油管被 磨损,腐蚀而产生裂缝和孔 洞时,进入油管的液体会从 这些裂缝和孔洞及未上紧处 重新漏入油管套管间的环形 空间,导致油井减产。
理论示功图 实测示功图
典型示功图分析
当抽油井“油管漏失”时,我们应采取 以下措施: 1、漏失不严重时可适当调快冲次(如果 因杆管偏磨造成的油管漏失则不可以调 快冲次); 2、漏失严重的需要小修作业修复。
理论示功图
实测示功图
典型示功图分析
解决的方法: 当抽油井“吸入部分漏失”时,我们应采 取以下措施:
1、由于砂、蜡影响造成吸入部分漏失的, 可以采取碰泵或洗井进行解决。
2、以上措施无效时就应进行小修作业换 泵来解决了。
抽油机井示功图共72页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抽油机井示功图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抽油机井示功图..
2)下冲程 柱塞下行,固定阀在重力作用下关闭。泵
内压力增加,当泵内压力大于柱塞以上液柱压 力时,游动阀被顶开。 柱塞下部的液体通过游动阀进入柱塞上部, 使泵排出液体。 泵排出的条件: 泵内压力(排出压力)高于柱塞以上的液柱 压力。
B-下冲程
理论示功图
静载荷作用下的理论示功图 悬点所承受的载荷: (1)抽油杆柱载荷,Wr (2)作用在柱塞上的液柱载荷,W1 (3)沉没压力(泵口压力)与井口 回压在上冲程中造成的悬点载荷 方向相反,相互抵消。
理论示功图
实测示功图
解决的方法:
当抽油井“供液不足”时,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注水,补充地层能量,从而提高油井地层 供液能力; 2、合理下调冲次; 3、根据地层供液,在作业时换小泵、加深泵挂 深度。 4、高压泵车洗井,解决近井地带堵塞。
典型示功图分析
4.油管漏失 图形特点∶开抽时泵功图图 形正常,停抽后上行线比前 面低一段载荷,功图面积明 显减小。 成因分析∶如果油管的丝扣 连接处未上紧,或因油管被 磨损,腐蚀而产生裂缝和孔 洞时,进入油管的液体会从 这些裂缝和孔洞及未上紧处 重新漏入油管套管间的环形 空间,导致油井减产。
油机悬点的往复运动通过抽油杆传递给井下 柱塞泵。
相同点
用抽油杆将地面动 力传递给井下泵
图
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井口驱动头的旋
转运动通过抽油杆传递给井下螺杆泵。
游梁式抽油机井有杆泵采油是目前我国最广泛应用的 采油方式,大约有80%以上的油井采油采用该举升方式。
有杆泵采油
典型杆驱往复泵抽油系统 典型杆驱螺杆泵抽油系统
抽油装置示意图
主要内容
泵工作原理 理论示功图 典型示功图分析 总结
泵的工作原理
抽油机井实测功图分析
20
40
30
10
20
0
10
0
0.5 1 1.5 2 2.5 3 m
0.5
1
1.5
2
2.5 m3
双凡尔漏失不出实测功图
kN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5
1
1.5
22.5 3 mkN60504030
20
10
0
0.5
1
1.5
2
2.5 3
m
特点:没有增载线和卸载线,功图面积小,功图载荷照比原 载荷下降;产量下降或不出,液面上升。
1
1.5
2
2.5 3 m 0
0.5
1
1.5
2
2.5 3 m
气体影响实测示功图
典型案例(一)
抽油杆断脱示功图
kN 40
30
抽油杆底部断脱示功图
20
kN 40
30
抽油杆上部断脱示功图
20
10
10
0
0.5
1
1.5
2
2.5 3
m0
40 kN
0.5
1
1.5
2
2.5 m
30
20
抽油杆中部断脱示功图
10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是供液不足或气体影响。
左下角:分析光杆在下死点时出现的问题, 如固定阀的漏失情况等。
抽油机井实测功图分析
kN
kN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m
抽油机示功图辨析(超全)
.
六、抽油杆断脱的示功图
特征描述 :抽油杆断脱后 , 上行程悬点载荷为断脱点以上抽油杆柱的重力,下 冲程的悬点载荷为断脱点以上抽油杆柱在液体中的重力。 因此示功图位于理论 最小载荷线的下方,图形呈“黄瓜状”。
.
七、带喷井的示功图
喷势强、油稀带喷的示功图
喷势弱、油稠带喷的示功图
.
八、排出部分漏失漏失影响的示功图
.
活塞与泵筒间隙漏失
特征描述 :活塞与泵筒间隙漏失。由于活塞 与衬套之间磨损、间隙过大,造成漏失。 在 上行时液体从中漏失 ,光杆负载减小,使右 上角呈现斜坡, 缺少一块面积。
.
九、吸入部分漏失的示功图
特征描述 :
❖下行程开始时,由于吸入部分漏失,使泵内压力上升缓慢,游动阀打开迟缓,悬 点卸载缓慢。且右下角缺失
使悬点载荷增加;下行程时,流动阻力的 A
方向向上,使悬点载荷减小。稠油井的最 大和最小载荷线振动要比结蜡井小,但两 种示功图都会出现肥大。
.
C
D S
十六、油层出砂影响的示功图
特征描述 :油井出砂多为压裂后下泵。 油井出砂,使活塞阻卡,上下行程会出 现振动载荷,光杆负荷在很短时间内发 生急剧变化 ,负荷线上呈现不规则的 锯齿尖锋。
.
二、气体影响示功图
特征描述: 上行程:泵内气体膨胀,使泵内压力不能很快降低,造成固定阀推迟打开,增载缓 慢。 下行程:泵内气体被压缩,使泵内压力增加缓慢,游动阀推迟打开,卸载缓慢。图 形右下角缺失,卸载线是一条圆弧,该圆弧圆心在下面。沉没度较低,泵效低于 40% 。
.
三、充不满影响的示功图
特征描述 : 上行程:示功图正常,只是泵筒未充满。 下行程:由于泵筒未充满且液面低,开始悬点载荷不降低,只有当活塞碰到液面时 才开始卸载,右下角缺失一部分,随抽油时间增长缺口增大。卸载线有一明显拐 点,卸载线基本上与理论示功图的卸载线平行。下行程线与上行程线平行。示功 图出现刀把现象,充满程度越差,刀把越长。这种井产量不高,泵效低于40%。
抽油机井实测示功图分析及井下故障判断
举例:某井62毫米油管 毫米油管, 毫米泵 泵深800米, 毫米泵, 举例:某井 毫米油管,56毫米泵,泵深 米 7/8英寸抽油杆 , 冲程 米 , 原油密度 英寸抽油杆, 英寸抽油杆 冲程3米 原油密度0.95, 含水 , 80%,示功图力比 毫米, ,示功图力比2000牛/毫米,减程比 :60,作 牛 毫米 减程比1: , 该井理论示功图。 该井理论示功图。 解:f杆=3.8 cm2,g杆=27.3 N/m;设m、n分别为 ; 、 分别为 力比和减程比。 力比和减程比 。 则 m=2000, n=1/60。 由已知条件 , 。 得D=0.056m,S光=3000 mm,L=800m,f管=11.657 , , , cm2 , f 活 =5.62/4*3.14-3.8=20.82 cm2 , ρ=950*0.2+1000*0.8=990 kg/m3 , P 杆 =g 杆 * L=800*27.3=21840N , P 液 = ( F 活 - f 杆 ) Lρ= (20.82-3.8)800*990*10=13480N )
图中的上冲程曲线呈阻尼曲线特征,左边波的幅度大,向右波幅减小; 图中的上冲程曲线呈阻尼曲线特征,左边波的幅度大,向右波幅减小;下 冲程振动曲线也是阻尼曲线,从右向左波幅变小, 下冲程阻尼曲线相平行, 冲程振动曲线也是阻尼曲线,从右向左波幅变小,上、下冲程阻尼曲线相平行, 波幅呈相反方向。 波幅呈相反方向。
实际上金属是有弹性,会“形变”的,因而使增载过程和卸载过程都不是直 实际上金属是有弹性, 形变” 上直下,而是受力后伸长,卸载后缩短,都是倾斜着上下, 上直下,而是受力后伸长,卸载后缩短,都是倾斜着上下,与位移过程成线性的 线段。这一变形过程是由于抽油杆伸长和油管缩短、 线段。这一变形过程是由于抽油杆伸长和油管缩短、抽油杆缩短和油管伸长所造 成的。 成的。
抽油井示功图
cba为下冲程,cd为减载线,c点为上死点,游动凡尔和固定凡 尔均关闭; D点,游动凡尔打开,固定凡尔关闭;活塞开始下行; Da线为活塞下冲程。 注意:1.各点的位置和凡尔开关情况;
2.各条线的含义; 3.平行四边形面积为深井泵做功的大小。 3.绘制理论示功图的步骤(见讲稿) (1)制作坐标
12
2.油井不出油。
抽油杆断脱位置:
L断=
h断 h
L
19
7.活塞遇卡的示功图
特征:上冲程中,在卡点前,悬点 加载缓慢(斜率小);卡点后,加 载较快(斜率大);
下冲程正好相反,示功图上出 现两个斜率段。
20
8.漏失对示功图的影响 (1)排出部分漏失
特征:加载滞后,减载提前;
左下角变尖,右上角变圆,图形向右移。
16
4.油稠时的示功图 (1)抽稠油正常时,油稠阻力大→P上 ,P下 。图3-40 (2)油稠充不满时,此时的示功图是充不满与油稠阻力
大的叠加, 如图3-41。
17
5.连抽带喷井的示功图——图3-42 此时泵效接近1或大于1。
特征:1.图形呈水平狭窄条带环行; 2.油井出油。
18
6.抽油杆断脱的示功图 特征: 1.图形呈水平狭窄条带环行;
卸载线较气体影响的卸载线陡而直。
充满系数:
AD1
AD
泵效为: = AD1
S
充不满所降低的泵效:
' = D1D
S
15
3.气体对示功图的影响—图3-39
泵的充满系数:
= AD '
泵效: AD
特征:减载过程变缓,右上角呈刀把形; 加载过程也变缓。
= AD '
S
气体使泵效降低的值:
油井实测示功图解释大全
六、解释抽油机井理论示功图A-驴头位于下死点 D点卸载终止点 C-驴头位于上死点AB-增载线 CD-卸载线B-吸入凡尔打开,游动凡尔关闭点增载终止点λ+λ-冲程损失(抽油杆伸长及油管缩短之和)D-固定凡尔关闭,游动凡尔打开点BC-活塞冲程上行程线也是最大负荷线AD- 下行程线也是最小负荷线 B1C-光杆冲程OA-抽油杆在液体中重量 AB1-活塞以上液柱重量ABCD-抽油泵所做的功七、实测示功图的解释(1)图1为其它因素影响不大,深井泵工作正常时测得的示功图。
这类图形共同特点是和理论示功图的差异不大,均为一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2)图2为供液不足的典型示功图。
理论根据:活塞下行时,由于泵内没有完全充满,游动凡尔打不开,当活塞下行撞击到液面游动凡尔才打开,光杆突然卸载。
该图的增载线和卸载线相互平行。
(3)图3为供液极差的典型示功图。
理论根据:活塞行至接近下死点时,才能接触到液面,使光杆卸载,但由于活塞刚接触到液面,上冲程又开始,液体来不及进入活塞以上,所以泵效极低。
(4)图4为气体影响的典型示功图。
理论根据:在活塞上行时,泵内压力降低,溶解气从石油中分离出来,由于气体膨胀,给活塞一个推动力,使增载过程变缓。
当活塞下行时,活塞压缩泵内气体,使泵内压力逐渐增大,直到被压缩的气体压力大于活塞以上液柱压力时,游动凡尔才能打开。
因此,光杆卸载较正常卸载缓慢。
卸载线成为一条弯曲的弧线。
(5)图5为“气锁”的典型示功图。
所谓“气锁”是指大量气体进入泵内后,引起游动凡尔、固定凡尔均失效,活塞只是上下往复压缩气体,泵不排液。
(6)图6为游动凡尔漏失的典型示功图。
当光杆开始上行时,由于游动凡尔漏失泵筒内压力升高,给活塞一个向上的顶托力,使光杆负荷不能迅速增加到最大理论值,使增载迟缓,增载线是一条斜率较小的曲线。
卸载线变陡,两上角变圆。
(7)图7为游动凡尔失灵,油井不出油的典型示功图。
图形呈窄条状,整个图形靠近下负荷线。
(8)图8为固定凡尔漏失的典型示功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抽油井示功图图谱
1、考虑弹性的理论示功图
2、冲程损失
增载线越长,冲程损失越大,它与泵挂深度有关系。
3、考虑惯性和振动的理论示功图
①实际上抽油杆是有弹性会“形变”的。
②ab 段为增载线(是受力后伸长);bc 段为上行过程。
③cd 段为卸载线(卸载后缩短);da 为下行过程
④ab 和cd 都是倾斜着上下,与位移过程成线性的线段。
⑤理论示功图的特征:ab ∥cd 、
bc ∥
da
3.2振动大后产生下倾现象。
冲数越快,动载也越大。
3.3地面平衡轻,下冲程平衡块向下运动,井下负荷轻,动载增大,下行程曲线阻尼特征较明显,振幅大;平衡重后与之相反。
3.4二级振动示功图图形
抽油杆上、下运动时就会发生二级振动。
这种示功图图形在左下方和右上方(即在冲程:下死点和上死点处)经图形的右上方会有一个“结”出现。
这是抽油杆杆柱受力换向与杆柱弹性作用下造成的。
由于弹性振动传递快,而杆柱与油管和液体摩擦等因素造成滞后,影响曲线的形状而产生扭结。
冲次:4-6
冲次:4-5 平衡轻示功图
平衡轻示功图
4、抽油机所承受最大载荷主要为抽油杆自重+液柱载荷+振动惯性载荷。
对同一口井杆柱自重与振动载荷是相同的,液体由于含气不同,井液密度不同,因此含气量越大,液柱载荷越小,相对最大悬点载荷越小,功图上下行程线相距越窄,功图面积越小。
反之越大。
功图a 相对密度为0.4 功图b 相对密度为0.6 功图c 相对密度为0.9 功图d 相对密度为1.1 4.1
5、抽喷理论功图
由于抽喷井井液梯度小,上下行程距离短。
图形特征为近于水平状,很少有大的振动波,图形两端曲线近于平行(有增载和卸载特征),喷势较大的井,两端还有圆形面积,属于抽油过程中接近上,下死点时速度慢,喷势容易顶开游动阀球,相当于阀常开,也给下行柱塞以托力而减载。
6、有气体影响的理论示功图
含气井由于抽油泵筒内存在大量气体,抽油杆下行时没有立刻卸载,而是首先压缩泵筒内气体,造成缓慢卸载特征,下行曲线为凸圆弧曲线特征。
气体影响越大,圆弧的曲率半径越大。
该曲线特征为上、下曲线没有明显的“阻尼”状,而是呈“小牙齿”状的不规则、不重复的示功图
6、1油井气锁实测功图
气体影响更加严重时会发生“气锁’而不出抽,气锁特征为到下死点后才完全卸载,没有下行程直线段。
总体为双弧线曲线特征。
7、游动凡尔漏失理论功图
固定凡尔漏失理论功图
固定凡尔漏失与游动凡尔漏失曲线特征相反,它是下冲程减载缓慢,曲线右下部分有圆形缺损,有时左下角也呈圆形缺损,若是固定阀漏失严重,下部行程曲线则呈圆形(图中黑实线)形状。
随着漏失加剧,则弧线向上偏移,最小载荷增减。
泵功图与地面功图图形相似。
双凡尔漏失
双凡尔漏失图形特征是游动凡尔漏失与固定凡尔漏失图形的迭加,随着漏失量的增加,同时图形曲线向中
固定阀漏失实
固定阀完全漏失实
8、抽油杆断脱理论功图
抽油杆断脱图形为窄条状,两端呈尖角而无平行,最小载荷低于最小理论载荷。
而电流曲线为弯月状,
10、油管漏失理论功图
图形上下平行线距离变小(面积缩小,载荷减少) ,最大载荷减小,漏失量与减小的面积相同,完全漏失图形就呈窄条状。
最大载荷低于正常最大载荷,而最小载荷高于正常最小载荷。
11
进油通道堵死实测示功图
抽油杆断脱
油管漏
固定阀卡死
以上几种图形相似的功图区别一是在地面功图载荷上。
二是对比井下泵功图载荷,断脱泵功图载荷低于0,为负值,油管漏载荷低于正常载荷,固定阀卡死和通道堵死载荷始终处于泵最大载荷,其载荷特征与地面载荷相似。
12、供液不足理论功图
由于地层不供液,泵筒内充不满,下行程开始无法卸载,至液面后开始卸载,图形呈刀把状,随供液能力下降,卸载线由右向左偏移。
地面功图与井下功图相似。
13、柱塞卡死功图
图形为斜形向上的“黄瓜状”示功图,属于柱塞卡死在泵筒内不动,上,下冲程只是拉伸收缩杆柱 ,油井不出油。
14、井下碰泵功图
井下碰泵功图在下冲程末端(左下角)有突出尾巴,主要是硬碰后载荷突卸造成的。
井下功图与地面功图相似。
15、柱塞脱出工作筒
这主要针对管式泵,功图加载线正常,载上冲程中段载荷突降,载荷仅到最小载荷
16、井下上挂
井下上挂图形与碰泵图形相反,它是上冲程末端(右上角)有一突出的小尖角,其余图形正常。
井筒内挂:其图形在上冲程过程中有向上突出尖角,不在末端
光杆上碰
摩阻大:图形在上冲程末端呈垂线段,加载正常,诊断泵功图有直线切角。
柔性杆:整体图形较圆滑,加载线较长,但整体相对两线相互平行,井下功图与地面功图相
似。
17、失真图形一是载荷很平直,呈直线,载荷无变化;二是载荷反向,有载荷交叉现象;三是载荷不大,但整体图形向上倾。